小學古詩教學研討-教育文檔資料_第1頁
小學古詩教學研討-教育文檔資料_第2頁
小學古詩教學研討-教育文檔資料_第3頁
小學古詩教學研討-教育文檔資料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古詩教學研討古詩中華文學藝術中的一支奇葩, 它博大精深, 燦若繁星,千百年來,以其精湛的語言,深邃的意境而膾炙人口、吟唱千古,滋潤了無數(shù)代中國人。它的內容包羅萬象,無所不有,這些都是先人智慧的結晶、經驗的總結、情感的沉淀。然而,由于古詩中所描寫的景物、 事件、人物與學生生活的年代有較大的距離,學生們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它們的內涵。 現(xiàn)在交流幾點教學方法:一、了解作者、歷史背景,促進理解。許多古詩的創(chuàng)作與作者的身份及歷史背景有相當關聯(lián), 了解這些以后,有利于幫助學生對古詩意思的理解。如曹植寫的七步詩,據(jù)古書記載曹丕因為嫉妒弟弟曹植,害怕他跟自己爭奪王位,就命令他在走七步的短時間內寫出一首詩來,

2、如寫不出來,就要用殘酷的刑罰來處治他。這首詩就是曹植在七步之內寫成的,詩人發(fā)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憤的責問。反映出封建統(tǒng)治集團內部互相排擠斗爭的故事。 了解這些歷史背景更有助與學生理解詩的意思。二、創(chuàng)設情景,啟發(fā)想象感受古詩的畫面美。詩歌充 ?M了詩情畫意,詩不離畫,畫可賦詩。詩與畫之所以能夠相通,是因為兩者都具有色彩美、結構美、韻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詩本身就是一幅畫,根據(jù)詩的內容去畫畫,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是在古詩教學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如:楓橋夜泊一詩,詩人首先寫,月亮已落山,霜霧滿天的深秋之夜, 傳來幾聲烏鴉歸巢的啼叫,更增添了幾分深夜人靜的氣氛。江岸上是火紅的楓樹,江面上是漁火

3、點點。面對此情此景,離家在外的詩人想到秋天來了,夜已深,鳥歸巢,自己還飄泊不定,流浪異鄉(xiāng),不禁秋愁滿懷,難以入眠。后兩句寫江面上傳來寒山寺沉悶的鐘聲,聲聲入耳,一方面烘托出夜深人靜,另一方面更加重了詩人心中的愁苦之情。這首詩主要從所見所聞描寫楓橋夜景,聲色并見,中間用一“愁”點染,詩中那愁思滿腹的形象活靈活現(xiàn)。這首詩情景描寫真切,畫面清新,因而歷來傳誦,甚至使得楓橋和寒山寺也因此名揚天下。在學這首詩時,我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把詩句變成一幅優(yōu)美的風景畫,在學生動手繪圖以后, 我再引導學生體會詩句的意思,讓詩句在學生面前立體化起來、活起來,并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把詩句沒有寫出而生活中有的

4、聲音動態(tài)想象出來,極大地豐富了畫面,使學生能感受到詩中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的畫面美,幫助學生更好的加深了對詩的理解。三、探求意蘊,理解古詩的哲理美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不少古詩, 既充滿著詩情畫意, 又閃耀著哲理的光輝。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它給人們以啟迪的哲理是:對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觀察和了解,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再如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边@是一首古今傳誦的寫春景的名詩。然而,只要我們深入思索,就能悟到這樣一個哲理: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壓制它都

5、是不可能的。根據(jù)哲理詩的特點, 要使學生理解古詩的哲理美, 教師在教學中應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一就是藝術形象與哲理的關系。 哲理是藝術形象的靈魂, 而藝術形象則是哲理的軀殼。 哲理總是因形而生,因此,教師應啟發(fā)學生由形探求詩中的意蘊,理解詩的哲理美。如王之渙的 登鸛鵲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痹诮虒W時,我先讓學生感受到詩中所描繪的祖國萬里河山的壯麗景色, 再引導學生理解蘊含于景色描寫之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深刻哲理。 二是情與理的關系。不少古詩往往通過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如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彼粌H抒

6、發(fā)了詩人無限的憤慨和同情勞動人民的真摯情感,而且道出了一個真理:人類社會的物質財富,都是勞動人民辛勤勞動而創(chuàng)造的。 在教這首詩時, 既要引導學生體會詩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詩中情理交融的哲理美。四、反復誦讀,悟出詩情。短小精練、節(jié)奏優(yōu)美、形象生動、內蘊幽遠的古詩是積累審美經驗的絕佳材料。 通過誦讀古詩可以提高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能力,進而增加其藝術修養(yǎng)。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讀對于小學古詩教學來說應該尤為重要。 一首詩,首先要將它讀通,這是基礎。 然后在理解詩句大致內容的基礎上讀出感情, 這是重點,也是古詩課堂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教學梅花時,我反復引導學生吟誦,學生就很自然地聯(lián)想出了“墻角”、

7、“梅花”是身入逆境中的品行高潔之士, 并將凌寒怒放理解為一個人頑強的斗爭精神的象征, 由此受到堅強意識的教育。這種教育不是概念的、外在的、強加的,而是形象的、內在的。五、合理運用“擴”、“說”、“補”、“挪”的方法理解詩意。“擴”就是要把詩人本來高度濃縮了的語句加以擴展, 使詩句本來的意思具體化。如:“遙知兄弟登高處”中的“遙知”,這一詞就必須擴展開來, 解釋為“遙遠地知道”。 這樣把詞意擴展開來,學生也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說”因為古詩“古”, 所以就有古今差異較大的字義、 詞義和古今不同的語法現(xiàn)象。 在講解時要把這些不同點向學生講清楚。如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8、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边@里的“可憐”我在教學時向學生講明它不是“憐憫”“同情”的意思,而是作“喜愛”講。通過這樣詳細的分析,學生自然容易掌握了?!把a”成份省略是古詩中常見的現(xiàn)象,碰到這種現(xiàn)象, 只要把省略了的成份補起來, 學生就會不講自通了。 如:張志和的漁歌子一詩中“青箬笠, 綠蓑衣。”這里就省略了主語誰, 誰“斜風細雨不須歸”這樣補上以后,學生就容易接受和理解了?!芭病奔础芭矂印闭{整句子的順序。 講解古詩時, 要把因對仗、協(xié)韻、平仄等而倒置了的語序按現(xiàn)代漢語的語言習慣重新調整,調整以后再解釋就容易多了。 如辛棄疾的西江月中的“七八個星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這一句話, 我在教學時進行顛倒詞序講解 _“天外七八個星星,山前兩三點雨”學生一聽就明白了,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