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練習韓語_第1頁
翻譯練習韓語_第2頁
翻譯練習韓語_第3頁
翻譯練習韓語_第4頁
翻譯練習韓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 、翻譯的定義翻譯是“把已說出或寫出的話的意思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的活動?!敝袊蟀倏迫珪?#183;語言卷這是一種高度的概括,是為大眾所下的定義?!胺g是把一種語言的語言產物,在保持內容方面,也就是意義不變的情況下,改變?yōu)榱硪环N語言產物的過程?!薄胺g就是接受語言復制出與原語言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體?!薄胺g是兩種語言代碼的轉換?!薄胺g是雙語交際的中介手段。”翻譯比較完備的定義:翻譯是兩個語言社會之間的交際過程和交際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進本語言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進步,它的任務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現(xiàn)實世界的邏輯映象或藝術映象,完好無損地從一種語言中移注到另一種語言中去。 二、翻譯的性質

2、翻譯決非一件輕而易舉的工作,而是本身具有獨特的規(guī)律和方法的科學,同時也可以說是一種“再創(chuàng)作”的藝術。首先談翻譯的科學性。我們這里所說的“翻譯”,指的是“翻譯過程”。我們稱它為科學,是因為它有自己的規(guī)律。就韓漢互譯這個過程或行為來講,只有基本上掌握了它們的特點和異同,翻譯起來才會得心應手。發(fā)現(xiàn)了兩種語言的特點和異同,也就自然會找到其內在規(guī)律和聯(lián)系,從而也就必然會歸納出一些切實可行的翻譯方法和技巧。由此可見,翻譯的確是有其獨特規(guī)律的科學,與語言學、語法學、修辭學等學科有關的科學。其次談翻譯的藝術性。關于翻譯的藝術性,有些人尚無應有的認識。我們時常聽到“翻譯比創(chuàng)作容易”之類的說法。創(chuàng)作的確是不容易的

3、,作者必須體驗生活、收集素材還必須具有概括的能力和表達的技巧,塑造出成功的典型,才能寫出好作品。譯者也同樣必須具備應有的條件,并嚴格遵循一定的科學程序,字斟句酌地進行推敲琢磨,才能譯好一個作品,才能保全原作的藝術價值。翻譯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創(chuàng)作和翻譯各有要求,很難說孰難孰易。1954年在全國文學翻譯工作會議上郭沫若也指出:“翻譯是一種創(chuàng)作性的工作,好的翻譯等于創(chuàng)作。它并不比創(chuàng)作容易?!北摂?,應該像魯迅在集外集拾遺·新的世故中所說的那樣,“創(chuàng)作難,翻譯也不易。”他還說過:“翻譯是再創(chuàng)作?!逼障=鹨灿蓄愃埔娊?,認為翻譯創(chuàng)作的目的是“再現(xiàn)”藝術作品。根據(jù)上述兩部分論證,

4、我們完全有理由來說,翻譯的確有其科學性和藝術性。譯文之所以有優(yōu)有劣,關鍵就在于:譯者除開具備有關兩種語文的應有修養(yǎng)和堅實基礎這個前提之外,是否掌握了翻譯的規(guī)律、方法和“再創(chuàng)作”的藝術技巧,換句話說,也就是在于是否掌握了翻譯的科學性和藝術性。三、翻譯的種類翻譯按其處理的材料,大體可分為文學翻譯和非文學翻譯兩大類。文學翻譯包括小說、詩歌、散文、戲劇、電影等;非文學翻譯包括論文、書信、科技資料、商務文件、新聞報道、廣告等。翻譯按其使用的工具來劃分,可分為用本民族語言做工具來翻譯外語的;用外語做工具來翻譯本民族語言的;用現(xiàn)代語言做工具翻譯古代語言的。翻譯按其工作興致來劃分,科分為口譯、筆譯、機器翻譯。

5、翻譯按其結果來劃分,可分為對等翻譯和非得等翻譯。非對等翻譯是為滿足特殊需要而做出的節(jié)譯、譯大意、編譯等(韓東吾,1994)四、翻譯的標準:翻譯標準是翻譯活動必須遵循的準繩,是衡量譯文質量的尺度,也是翻譯工作者應該努力達到的目標。翻譯標準是翻譯理論的核心問題。在翻譯中,忠實與通順是一個矛盾統(tǒng)一體的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割裂。忠實是翻譯的首要問題,因而使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翻譯中要首先解決好。通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第二位的,但在實踐中決不可只顧忠實而忽視了通順,二者必須“統(tǒng)籌兼顧”。達到這個基本標準并不容易,在翻譯過程中要考慮眾多因素,首先要正確處理忠實與通順的關系,其次要正確處理內容與形式

6、的關系,再次要正確處理克己意識和創(chuàng)造意識的關系。我國譯界最具代表性的說法有:一、1898年嚴復在天演論“譯例言”中提出的“信、達、雅”標準;二、1935年魯迅在題未定草中提出“凡是翻譯,必須兼顧兩面,一當然力求其易解,一則保存著原作的豐姿”;三、1951年傅雷在高老頭·重譯本序中提出的“神似”說“以效果而論,翻譯應當像臨畫一樣,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四、1964年錢鐘書在林紓的翻譯一文中提出“化境”說。在國外的譯論中,引證得最多的是等值標準和等效標準。等值標準不但要求譯文與原文思想內容等值,而且要求語言形式上的等值。等效標準所追求的目標是;譯文讀者能和原文讀者同樣順利地獲得相同或

7、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原文精神、具體事實、意境風格等。五、翻譯的原則翻譯的原則有以下三個:第一,忠實于原文。重視與原文就是要把原文中所敘述的現(xiàn)象、事物、道理以及敘述時所表露的立場、思想感情等完整而準確地用譯文表達出來。第二,明白通順。明白通順就是指譯文要符合語言規(guī)范,避免逐詞死譯、生搬硬套,避免文理不通的現(xiàn)象。第三,保持原文風格。保持原文風格是指把原文具有的民族色彩、時代色彩、一個人的藝術特點如實的復現(xiàn)于譯文。六、翻譯的特點翻譯具有依賴性,從翻譯的地位來看,它只能依賴原文(原語)。沒有原文(原語)就沒有翻譯。原文(原語)是翻譯賴以生存的根據(jù)。翻譯具有中立性。從翻譯的立場來看,譯者不能以自己的好惡

8、來改變原文。原作者、譯者、讀者有各自的立場。譯者應在原作者和讀者之間保持中立的立場。翻譯具有傳達性。從翻譯的目標來看,譯者應確切完整地傳達原作的信息內容與風格,達到與原文(原語)同樣的藝術境界。傳達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翻譯的客觀效果。翻譯具有客觀性。原作的信息內容在譯者的眼里有些是正確的,有些是片面的,甚至是謬誤的。譯者不應該只譯出“正確的”而略去“片面的”,甚至是“謬誤的”,而應該客觀地對待原文(原語),并如實地翻譯。翻譯具有理解性。不理解原文就無從翻譯。理解是翻譯的前提,譯文是譯者理解的結果,有的人把理解簡單化,只滿足于詞表,而不去研究更深層的含義,結果出現(xiàn)了誤譯。因此不能理解,就不能翻譯

9、。翻譯具有雙重性。譯者應該熟練地掌握原語與譯語及其文化。不懂得原語原文化就無法理解原文(原語)所表現(xiàn)的信息內涵與風格特色。七、翻譯的過程翻譯的過程,大致分為理解階段、表達階段和校對階段。在翻譯實踐過程中,理解是表達的前提,表達是理解的具體化、深刻化。理解階段:理解原文是整個翻譯過程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表達階段:表達翻譯結果常見的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校核階段:校核是對理解和表達質量的全面檢查,是糾正錯誤、改進譯文的極好時機,且不可認為是多余之舉。八、翻譯的技能熟練、得體地運用各種翻譯技巧、方法,順利完成理解表達任務的能力,即謂翻譯技能。這是在翻譯活動涉及的兩種語言間進行交流、交際的一種

10、能力。 翻譯的技能可概括分解為以下五個方面:第一,領悟力。能領悟原語全部語義信息,全面、徹底理解原文內容形式結合的精微底蘊。第二,表達力。能以合格而完美的譯語或目的語來表達原語的語義信息、修辭色彩。第三,適應力。能據(jù)語言社會功能來調整譯文文體、句式、詞語,即做到“文求適體,體貌相稱”。第四,對答能力。口譯技能訓練的重點。第五,應付能力。能以種種變通手段,將原語中有、但譯語中無的概念、名稱、表達法等,加以最大限度的轉化再現(xiàn)。九、翻譯的技巧翻譯技巧,即翻譯方法,能使具有概括性、指導性、基礎性的翻譯原理具體化、條理化、實施化,在對比研究不同語言體系在語言文字單位上普遍的、典型的特點和差異的基礎上,利

11、用各種翻譯轉換法(包括移位、替換、加詞、減詞等)準確、完整傳達話語信息。它著重解決的是具體翻譯轉換上技術、技藝、藝術上的問題。翻譯理論專著或教材中對技巧的處理一般按兩條線索分別或結合進行歸納:一是按原語的詞類、句型等語法范疇及慣用法系列等,梳理翻譯表達的技巧、方法;另一是按對原文信息、形式進行翻譯表達的方法,而在分合、增減、反正、順逆、去留存變、直譯形神等辨證關系上,對翻譯手法進行分類。在處理同一原文材料時,可采取不同翻譯技巧,亦可并用幾種手法,如邏輯順序法、時間順序法與提前處理、留后處理的并用;同樣的譯法處理,也可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歸類;同時,在兩種文字互譯時,分合、增減、反正、提前-留后等相

12、反相關的辨證手法具有可逆性,即相同信息內容的文字,由甲種文字譯為乙種文字時若以融合、減詞等為好,則由乙種文字譯為甲種文字時當以析義分解、增詞等為宜。翻譯是科學又是藝術,對于技巧,理論著作、教材不能囊括翻譯實踐中的所有情況,具體問題還須具體對待,翻譯者不但要靈活運用已有的技巧,而且要善于創(chuàng)造新的技巧,以使譯文傳意達旨,形神兼?zhèn)洹?. (,) , . 22 k , , . 80% . . 200500 . . . . 2744 “” . 1950 . 1915 , 1708 . . . , , .韓國位于亞洲大陸最東端。以兩大江(圖們江,鴨綠江)為分界線,與中國,俄羅斯相鄰。國土總面積約22萬平方

13、公里。國土大小與新西蘭,意大利,英國相似。韓國多丘陵,丘陵地形約占全國國土的80%。但是韓國的丘陵地形并不高。約有一半的丘陵是200500米低緩山坡,在丘陵周邊有許多山谷和溪流,比較適合水田耕作。大部分韓國的村落周邊都有丘陵,在山下有許多農家,農家前面有水田和旱田。在韓國地圖上,可以看到較高的山大多位于東部和北部。主要河川則是由東部往西部和南部入海。朝鮮半島第一高山是白頭山(長白山),高度約2744米,在白頭山山頂上有一個聞名世界的湖泊,被稱為“天池”。韓國的第一高山是位于濟州島上的漢拿山(1950米)。第二高山為智異山(1915米),雪岳山(1708米)是第三高山,以風景如畫著稱。韓國的平原

14、主要分布于西部和南部,如上所述,韓國東部和北部地形較高,主要河川大多由此往西部和南部入海,沿岸就有很多平原。這些平原地區(qū)生產的代表性農作物有大米,大麥,大豆等。 . 3-5 ,6-8 ,9-11 ,12-2 . . . . 6 7 . 30 . .韓國四季分明。大體上3月-5月是春天,6月-8月為夏天,9月-11月是秋天,12月-2月是冬天。春天多風,但氣候較暖和。寒冷的冬天一過,氣候漸暖,百花齊放,很多人到郊外游玩。夏天多雨且炎熱。6月底到7月底是梅雨季。梅雨季結束后,就迎來30度以上的高溫天氣,這時很多人就會到山中或海邊避暑。 . . . 10 11 . . . 10 . .韓國的秋天氣候

15、宜人,秋高氣爽。韓國人稱秋天是天高馬肥的季節(jié),也就是天空高闊遼遠,馬匹膘肥健壯的意思。另外,秋天非常適合讀書,故又被稱為讀書的季節(jié)。一到10月底,從北部開始楓葉漸漸紅起來,到了11月,韓國全國各地就成為了五彩斑斕的“童話世界”。許多人都會到山上或田野里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冬天下雪,寒風凜冽。氣溫低至零下,有時還會降到零下10度以下。但冬季一下雪也是滑雪的最佳季節(jié),所以也有不少人到滑雪場享受冬季的快樂。 . 1948 8 15 . 4 . .韓國式大韓民國的簡稱。韓國成立于1948年8月15日。韓國的國旗是太極旗,白底,旗中央為太極圖案四周配以四卦。韓國的國花是木槿,木槿象征著韓國人堅忍不拔的精神

16、。 5003 49% 2447 . 8% . . 100 10 . .韓國的人口總數(shù)約達5003萬,其中約有2447萬居住在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內,約占人口總數(shù)的49%。韓國原本是農業(yè)社會,隨著經濟發(fā)展,農村人口往都市遷移,現(xiàn)在農村人口不及全國人口的8%。最近到韓國的外國人急速增加,在韓外國人超過100萬名,其中結婚移民女性超過10萬名。因此現(xiàn)在也有很多人認為韓國社會正逐步進入多文化社會。 . , -, .如今韓國實現(xiàn)了政治民主化,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和社會的穩(wěn)定,但目前韓國社會仍然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如南北韓關系,貧富差距,城鄉(xiāng)差別,環(huán)境問題,教育問題等。最近隨著韓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和多文化社會,面臨的問題也隨之增加。 144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