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際金融 名詞解釋 1外匯(廣義靜態(tài)):廣義靜態(tài)外匯是指一國擁有的外幣資產。具體而言,外匯是指外幣以及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能用來清算國際收支差額的資產。2外匯(狹義靜態(tài)):狹義靜態(tài)外匯是國際支付的手段。具體地說,是指以外國貨幣表示的可直接用于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的支付手段。3自由外匯:自由外匯又稱自由兌換外匯、多邊外匯,是指不需要外匯管理當局批準,就可以自由兌換成其它貨幣,或者向第三者辦理支付的外國貨幣及支付憑證。4即期外匯:即期外匯又稱為現(xiàn)匯,是指外匯買賣成交后在兩個營業(yè)日內辦理交割手續(xù)的外匯。5遠期外匯:遠期外匯又稱為期匯,是指外匯買賣雙方按照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辦理交割手續(xù)的外匯。6匯率:匯率就
2、是外匯的價格,也叫做外匯行市或兌換率,它是將一國貨幣折算成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者說是一國貨幣用另一國貨幣表示的“價格”,也可以說是兩國貨幣進行兌換的比率。7基本匯率:基本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基準貨幣之間的匯率,又稱基礎匯率、中心匯率或關鍵匯率。8即期匯率:即期匯率又稱現(xiàn)匯匯率,是指在外匯市場上,買賣雙方成交后,在兩個營業(yè)日內辦理交割手續(xù)所使用的外匯匯率。9實際匯率:實際匯率又稱真實匯率,是用兩國價格水平、財政補貼或稅收減免對名義匯率加以調整后的匯率。10鑄幣平價:以兩種金屬鑄幣含金量之比得到的匯價被稱為鑄幣平價。鑄幣平價是金幣本位制度時期的匯率決定基礎。11法定平價:紙幣所代表的金量之比就是法定
3、平價。法定平價是金塊本位和金匯兌本位制度下匯率的決定基礎。12國際收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國居民與其非居民之間的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tǒng)的貨幣記錄。13國際借貸:指一國在一定時點上對外債權(或資產)與對外債務的總和。14經常賬戶:是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賬戶,它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qū))與其他國家(或地區(qū))之間實際資源的轉移。常賬戶又包括貨物、服務、收益和經常轉移四個子項目。15資本和金融賬戶:是指對資產所有權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間流動行為進行記錄的帳戶,它包括資本帳戶和金融帳戶兩項。16直接投資:指一經濟體居民對另一經濟體居民的企業(yè)以獲得持久性利益為目的的投資,其主要特征是投資者對另一經濟體企業(yè)
4、的經營管理活動擁有有效的發(fā)言權,投資者可以對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施加相當大的影響。17證券投資:又被稱為間接投資(Indirect Investment),它是指一經濟體居民對另一經濟體各種有價證券的購買和售賣。18儲備資產:又稱官方儲備(Official Reserve),它是指一國貨幣當局為彌補國際收支赤字和維持匯率穩(wěn)定而持有的在國際間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對外資產。19周期性失衡:指由于世界各國經濟所處經濟增長周期的階段不同所引起的國際收支失衡。20貨幣性失衡:指因一國價格水平、利率、匯率等貨幣性原因的變動而造成的國際收支失衡。21外匯緩沖政策:指一國貨幣當局運用官方儲備的變動或臨時向外籌措資金來抵
5、消國際收支失衡造成的超額外匯需求或外匯供給。22需求管理政策:指政府運用緊縮性或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通過收入效應、利率效應和相對價格效應對國際收支失衡加以調節(jié)。23 外匯管制:(我國習慣上稱外匯管理)是指一國政府為了實現(xiàn)國際收支平衡、維持本幣匯率和國內經濟的穩(wěn)定,授權國家貨幣金融管理當局或其他國家機關,對外匯收支、買賣、借貸、轉移以及國際間的結算、外匯匯率和外匯市場等實行的管制。24 匯率管制:就是一國采取一些限制性的政策措施干預匯率變動。匯率管制又有直接管制和間接管制兩種方式。25貨幣自由兌換:也叫貨幣的可兌換,是指在外匯市場上,能自由地用本國貨幣購買(兌換)某種外國貨幣,或用某種外國貨幣
6、購買(兌換)本國貨幣。26資本外逃:是指由于恐懼、懷疑或為規(guī)避某種風險和管制所引起的資本向其他國家的異常流動。27貨幣替代:是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國內對本國貨幣的幣值穩(wěn)定失去信心或本國貨幣資產收益率相對較低時,外幣在貨幣的各個職能上全面或部分地替代本幣發(fā)揮作用的一種現(xiàn)象。28匯率制度:又稱匯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是指一國貨幣當局對本國貨幣匯率水平的確定、匯率變動方式等問題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規(guī)定。29 固定匯率制度:是指政府用行政的或法律手段確定、公布、維持本國貨幣與某種參考物之間固定比價的匯率制度。30浮動匯率制度:是指匯率水平由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決定,政
7、府沒有義務對匯率進行干預的匯率制度。31自由浮動:又稱清潔浮動(Clean Floating),它是指政府或貨幣當局對外匯市場不進行任何干預,完全聽任外匯供求關系影響匯率變動的浮動匯率制度。32管理浮動:又稱骯臟浮動(Dirty Floating),它是指政府或貨幣當局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使匯率朝著有利于本國利益方向變化的浮動匯率制度。33盯住浮動:是指一國貨幣與某一種外國貨幣或幾種外國貨幣保持固定匯率關系。因此,它又可以分為盯住單一貨幣浮動和盯住一攬子貨幣浮動。34單獨浮動:是指一國貨幣不同任何外國貨幣有固定比價關系,其匯率只根據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和政府干預的程度自行浮動。35爬行盯住制:是
8、指匯率可以作經常性地、小幅度地調整。這種匯率制度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該國有維持某種平價的義務;二是這一平價可以經常性地、小幅度地調整(例如調整2%3%)。36廣義的匯率目標區(qū)制:泛指將匯率浮動限制在一定區(qū)域內(例如中心匯率即平價上下各10%)的匯率制度。37貨幣局制:是指在法律中明確規(guī)定本國貨幣與某種外國可兌換貨幣保持固定的交換率,并且對本國貨幣的發(fā)行作特殊限制以保證履行這一法定義務的匯率制度。38國際結算:是指國際間由于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軍事等方面的交往或聯(lián)系而發(fā)生的以貨幣表示的債權債務的清償行為或資金轉移行為。39票據:廣義的票據泛指一切有價證券和各種憑證,包括匯票、本票、支票、股票
9、、倉單、提單、債券等等。狹義的票據是指以支付金錢為目的的債權有價證券,是由出票人簽發(fā)的,無條件約定由自己或委托他人在一定日期支付確定金額的流通證券。40匯票:英國票據法給匯票下的定義是:“匯票是由出票人向另一人簽發(fā)的,要求即期、定期或在可以確定的將來時間,向某人或其指定人或來人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的書面命令”。41本票:英國票據法關于本票的定義是:“本票是一個人向另一個人簽發(fā)的,保證于見票時或定期或在一個可以確定的將來時間,對某人或其指定人或來人支付一定金額的無條件書面承諾”。42支票:英國票據法關于支票的定義是:支票是以銀行為付款人的即期匯票。詳細地說,支票是銀行存款客戶向其開立賬戶的銀行發(fā)出
10、的,授權該銀行向某人或其指定的人或持票人即期支付一定金額的無條件書面支付命令。43匯款:是指在不同國家或地區(qū)間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轉移資金,也就是說某一銀行(匯出行)應其客戶(匯款人)的委托,將一定貨幣額轉移至其海外分行或代理行(解付行),指示其付款給某一指定人或公司(收款人或受益人)的一種結算方式。44托收:是委托收款的簡稱。它是債權人(出口商)簽發(fā)匯票及或單據,委托銀行通過它的分行或代理行向國外債務人(進口商)代為收款的一種結算方式。45信用證:系指一家銀行(開證行)應客戶(申請人)的要求和指示或以其自身的名義,在與信用證條款相符的條件下,憑規(guī)定的單據:向第三者(受益人)或其指定人付款
11、,或承兌并支付受益人出具的匯票,或授權另一家銀行付款,或授權另一家銀行議付”。46背書:是指持票人在票據背面簽字交付給受讓人以實現(xiàn)票據權利轉讓的行為,使被背書人成為票據的持票人。47承兌:指遠期匯票的付款人在匯票上簽字表示同意出票人的命令到期付款的行為。48追索:是持票人在票據被拒付時,向其前手請求償還票據金額及其他法定款項的行為。持票人的這種權利在法律上稱為追索權,又稱償還請求權。49即期外匯交易:又稱現(xiàn)匯交易,指外匯交易雙方按當天外匯市場的即期匯率成交,并在交易日以后第二個工作日(T+2)進行交割的外匯交易。50遠期外匯交易:是指買賣雙方按外匯合同約定的匯率,在約定的期限(成交日后第二個工
12、作日以后的某一日期)進行交割的外匯交易。51套匯交易:又稱地點套匯,它是指利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兩種貨幣間匯率的不一致,以低價買入,同時以高價賣出某種貨幣,以謀取利潤的一種外匯交易。52直接套匯:也稱為雙邊套匯(Bilateral Arbitrage)或兩地套匯(Two-Point Arbitrage)、兩角套匯,它是指利用同一時間兩個外匯市場之間存在的匯率差異進行套匯。53間接套匯:又稱多邊套匯(Multilateral Arbitrage)或交叉套匯(Cross Arbitrage),它是指利用同一時間至少三個外匯市場上的匯率差異,進行賤買貴賣,從中賺取匯率差的行為。54套利交易:又稱利息
13、套匯,它是利用兩國市場的利率差異,把短期資金從利率低的市場調到利率高的市場投放,以賺取利息差額收入的外匯交易活動。55非拋補套利:是指不采取套期保值措施的套利交易。56拋補套利:套利者在把資金從甲地調入乙地以獲取較高利息的同時,還通過在外匯市場上賣出遠期的乙國貨幣以防范風險。57掉期交易:又稱調期交易,是指在外匯市場上買進或賣出一種貨幣的同時,賣出或買進同等金額的該種貨幣,但買進或賣出的交割日期不同。58擇期交易:是遠期外匯交易中的一種較為特殊的形式。它是指買賣雙方在訂立合約時,事先確定了交易的價格、數量和期限,訂約人可以在這一期限內的任何一個營業(yè)日,按照約定買進或賣出約定數量的外匯。59外匯
14、期貨:也稱貨幣期貨,它是指在有形的交易市場,通過結算所的下屬成員清算公司或經紀人,根據成交單位、交割時間標準化的原則,按約定價格購買與出賣遠期外匯的一種業(yè)務。60賣出套期保值:又稱空頭套期保值,是指利用賣出外匯期貨合約的方式降低套期保值者在現(xiàn)匯市場上因外匯匯率下跌而帶來的風險。61買入套期保值:又稱多頭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利用買入外匯期貨合約的方式降低套期保值者在現(xiàn)貨市場上因外匯匯率上升而產生的風險。62期權:也稱選擇權,是指在約定的期限內,按照事先確定的執(zhí)行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貨幣或某種金融工具契約的權利。63外匯期權交易:是指外匯期權合約購買者向出售方付出期權費后,即可在有
15、效期內享有按執(zhí)行價格(也稱協(xié)定價格)和金額履行或放棄買賣某種外幣權利的交易行為。64看漲期權:也叫買權,指期權持有者(買方)向期權出售者(賣方)支付期權費后,在一定期間內有權利但不負義務按執(zhí)行價格向期權出售者購買一定數量的某種貨幣。65看跌期權:也叫賣權,指期權持有者向期權出售者支付期權費后,在一定期間內有權利但不負義務按執(zhí)行價格向期權出售者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貨幣。66雙向期權:是買方同時買進了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購買這種期權可以使買方獲得在未來一定期限內根據合同所確定的價格買進或賣出某種外匯的權利。67實值期權:又稱有利價期權(對期權的買方而言),它是指看漲期權的執(zhí)行價格低于即期市場匯率,或
16、看跌期權的執(zhí)行價格高于即期市場匯率。這種期權的買方若行使權利一定獲利。68平價期權:是指期權合約的執(zhí)行價格等于即期匯率的期權。69虛值期權:又稱不利價期權(對期權的買方而言),對于看漲期權來說,是指合約執(zhí)行價格高于即期匯率的期權;對于看跌期權來講,是指合約執(zhí)行價格低于即期匯率的期權。這種期權的買方若行使權利一定發(fā)生虧損。70金融互換:指交易雙方按照預先約定的匯率、利率等條件,在一定期限內,相互交換一組資金,以達到規(guī)避風險或投機的目的。71貨幣互換:是指以一種貨幣表示的一定數量的資本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利息支付義務,與另一種貨幣表示的相應的資本額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利息支付義務進行相互交換。72利率
17、互換:是交易雙方將同種貨幣資產或者債務按不同形式的利率進行交換,即在約定期限內,雙方按不同的方式計算利息,互相交換。73貨幣利率交叉互換:是指一種固定利率的貨幣與另一種浮動利率的貨幣互換的交易,或者說是不同貨幣的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的互換。74外匯風險:一般是指由于未曾預料的匯率變化而導致的資產、負債、收入和支出的本幣價值的變化。75交易風險:是指企業(yè)在以外幣進行計價、收付的國際經濟交易中,在從合同簽訂到債權、債務得到清償這段時間里,由于匯率波動而引起的應收外匯資產與應付外匯債務本幣價值變動的可能性。76會計風險:又稱折算風險或轉換風險,主要指企業(yè)在將資產負債表上以功能貨幣計值的項目折算成報告貨
18、幣計值,或將記賬貨幣折算成報告貨幣計值時,由于匯率變動而可能產生的損失或收益。77經濟風險:又稱經營風險,指意料之外的匯率變化對企業(yè)未來的收益或現(xiàn)金流量的本幣價值產生影響的可能性。78保付代理:簡稱保理,又稱應收賬款讓售,它是出口商在以延期付款方式出口商品后,把外幣應收賬款賣斷給專門承購應收賬款的財務公司等保理機構,提前收進外匯貨款,然后由保理機構負責向進口商索取貨款。79福費廷:又稱倉買,它是指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設備貿易中,出口商把經過進口商承兌的、期限在半年以上的遠期匯票無追索權地向出口商所在地的銀行或大金融公司貼現(xiàn),以便提前獲得資金。80出口信貸:是一國為了支持和擴大本國大型機械設備、成套
19、設備、大型工程項目等的出口,由本國銀行向本國出口商或外國進口商(或進口商銀行)提供的利率較低的一種中長期優(yōu)惠貸款。包括買方信貸和賣方信貸。81廣義的國際金融市場:是指在國際范圍內進行資金融通、證券買賣及相關的金融業(yè)務活動的場所,由經營國際間貨幣信用業(yè)務的一切金融機構所組成。它是國際貨幣金融領域內各種金融商品交易市場的總和,包括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和金融期、貨期權市場等。82狹義的國際金融市場:僅指從事國際資金借貸和融通的市場,僅包括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83在岸國際金融市場:也稱傳統(tǒng)的國際金融市場,是從事市場所在國貨幣的國際借貸,并受市場所在國政府政策與法令管轄的金融市場。84
20、離岸國際金融市場:是新型的國際金融市場,又稱境外市場,它是指非居民的境外貨幣存貸市場?!半x岸”不是地理意義上的概念,而是指不受任何國家國內金融法規(guī)的制約和管制。85外匯市場:是指從事外匯買賣或兌換的交易場所,或是各種不同貨幣彼此進行交換的場所,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86歐洲美元:是存放于美國境外的外國銀行及美國銀行的海外分行的美元存款;或是存儲在美國以外銀行以美元為面值并以美元支付的存款。87歐洲貨幣:又稱境外貨幣、離岸貨幣,是在貨幣發(fā)行國境外被存儲和借貸的各種貨幣的總稱。88歐洲貨幣市場:是一種以非居民參與為主的以歐洲銀行為中介的在某種貨幣發(fā)行國國境之外,從事該種貨幣借貸或交易的市場,又
21、稱離岸金融市場。89歐洲債券:是在某貨幣發(fā)行國以外,以該國貨幣為面值發(fā)行的債券。90金融創(chuàng)新:是指金融領域內部通過各種要素的重新組合和創(chuàng)造性變革所創(chuàng)造或引進的新事物。91票據發(fā)行便利:即短期票據包銷,它是貸款承諾的一種形式,是銀行與客戶之間的循環(huán)融資保證協(xié)議。92遠期利率協(xié)議:是利率的遠期合同,這是雙方當事人為避免利率波動風險而簽訂的特別協(xié)定。在協(xié)定中雙方當事人同意在一個特定的未來日期中以參考利率和名義本金額為基礎交換一定金額的貨幣。93金融衍生工具:一些由基礎金融資產價值、金融指數、匯率或利率衍生出來的合約被稱為金融衍生工具,或稱為金融衍生產品。94金融工程:是將工程思維引入到金融領域,綜合
22、地利用各種工程技術方法,包括設計、開發(fā)與實施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金融工具與金融手段,并且對金融問題構造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方案。95貨幣市場:又稱短期資金市場,是經營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資金借貸業(yè)務的市場。96資本市場:又稱長期資金市場,是經營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長期資金及其信用工具的資金借貸場所。97國際資本流動:是指資本從一個國家或地區(qū)轉移到另一個國家或地區(qū)。98直接投資:指一國企業(yè)或個人將資金投入另一國的企業(yè)或在另一國新建生產經營實體的行為。99間接投資:也稱為證券投資指投資者通過在國際證券市場上以購買外國政府和企業(yè)發(fā)行的中長期債券或購買外國企業(yè)發(fā)行的僅參加分紅的股票方式進行的投資。100外債: 一國的
23、國際債務或外債是指在任何給定的時刻,一國居民所欠非居民的以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為核算單位的具有契約性償還義務的全部債務。101投機性沖擊:國際投機性資本在較短時間內突然進行大規(guī)模買空、賣空等交易,并通過影響其他資產持有人的信心,導致市場價格高度不穩(wěn)定,以創(chuàng)造獲取高額利潤的機會,這種突發(fā)性的擾動市場的行為即投機性沖擊。102貨幣危機:從廣義上看,一國貨幣的匯率變動在短期內超過一定幅度就可以稱之為貨幣危機。就狹義來說,貨幣危機是指市場參與者對一國的固定匯率失去信心的時候,通過外匯市場拋售等操作導致該國固定匯率制度崩潰、外匯市場持續(xù)動蕩的事件。103跨國公司:又稱國際公司或多國公司,它是指由兩個或兩個
24、以上國家的經濟實體所組成,并從事生產、銷售和其他經營活動的國際性大型企業(yè)。104國際儲備:是一國貨幣當局為平衡國際收支、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穩(wěn)定以及應付緊急需要而持有的在國際間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可自由兌換的資產。105外匯儲備:是指成員國貨幣當局持有的流動性較高的自由外匯資產,而不是政府持有的一切外幣資產。106特別提款權:是基金組織分配給成員國的一種用來補充現(xiàn)有儲備資產的手段,是成員國在基金組織的賬面資產。107國際清償力:是指一個國家在不影響本國經濟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平衡國際收支逆差及維持匯率穩(wěn)定的總體能力。108國際貨幣制度:又稱國際貨幣體系,它是對國際間各種交易支付所作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
25、對此所確定的原則、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機構。概括地說,它是使國際本位貨幣在國際間得以順利流通的一種規(guī)范。109價格鑄幣流動機制:是由英國經濟學家大衛(wèi)·休謨在1752年提出的,即當一國國際收支不平衡時,會引起該國匯率的變化,進而引起黃金的輸出入,而黃金的流動又會使該國銀行準備金發(fā)生變動,而銀行準備金的變動將引起國內貨幣數量的變化,從而影響國內物價,物價的變動又會導致進出口變動,最后糾正國際收支的不平衡。110布雷頓森林會議:1944年7月,44個同盟國家的300多名代表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鎮(zhèn)召開的聯(lián)合國貨幣金融會議上通過了以美國懷特計劃為主要框架的國際貨幣基金協(xié)定和國際復興開發(fā)銀
26、行協(xié)定,總稱為“布雷頓森林協(xié)定”,從而建立起了布雷頓森林貨幣制度。111“特里芬難題”: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認為美元黃金本位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自身存在著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即美元供應與美元信用的矛盾。美國作為儲備貨幣發(fā)行國而面臨的這種進退維谷的境地,被稱為“特里芬難題”。“特里芬難題”可以看成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內在原因。112“美元荒”:戰(zhàn)后初期的“美元荒”是指資本主義各國普遍缺乏美元用以支付大量的對美貿易逆差的狀況。113“美元泛濫”:20世紀50年代后期的“美元泛濫”是指資本主義各國的美元儲備不斷增加而出現(xiàn)的美元過多的現(xiàn)象。114一價定律:是指當貿易是開放的,并且交易
27、費用為零時,同樣的貨物無論在何地銷售,其價格必然相同。115. 開放經濟條件中的一價定律:是指在自由貿易條件下,同一種商品在世界各國以同一貨幣表示,其價格是一樣的。簡言之,就是同一種商品在世界范圍內賣同樣的價格。用公式表示為: =e 116購買力平價:是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117絕對購買力平價:是指在某一時點上,兩國的一般價格水平之比決定兩國貨幣的交換比率,又稱絕對購買力平價。118相對購買力平價:購買力平價的相對形式說明的匯率變動的根據。它將匯率在一段時期內的變動歸因于兩個國家在這一段時期中的物價水平或貨幣購買力的變化。換言之,在一段時期內,匯率的變化是與同一時期兩國物價水平的相對變化成正
28、比的。119資本套利:當各國利率存在差異時,投資者為了獲取較高的收益,愿意將低利率貨幣投向利率較高的國家,以套取利差收益,這就是國際間的資本套利。很顯然,這種由于套利而引起的資本流動必然會對匯率產生影響。120拋補套利:在套利活動中,如果投資者為了避免匯率對自己的不利變動,利用遠期外匯合同進行套期保值,這就是所謂的拋補套利。121非拋補套利:如果投資者在套利活動中相信匯率的變動會對自己有利,不采取套期保值措施,這就是所謂的非拋補套利。122固定借貸和流動借貸:國際借貸分為固定借貸和流動借貸兩種,前者指借貸關系已形成,但未進入實際支付階段的借貸,后者指已進入支付階段的借貸。123粘性價格:是指短
29、期內商品價格粘住不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水平會逐漸發(fā)生變化直至達到其新的長期均衡值。124匯率超調:匯率對外部沖擊做出的過度調整,即匯率預期變動偏離了在價格完全彈性情況下調整到位后的購買力平價匯率,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匯率超調。125價格鑄幣流動機制:也稱“休謨機制”。其基本思想是:在金本位制下,國際收支均衡的恢復,完全用不著人為的政策干預,在價格機制和黃金(鑄幣)流動機制的自發(fā)作用下,國際收支會自動趨于均衡。126馬歇爾勒納條件:公式|ex+ |em1就是著名的馬歇爾勒納條件。它說明當進出口的供給彈性都趨于無窮大時,只要一國的進出口需求彈性系數的絕對值之和大于1,本幣貶值就能夠改善貿易收支狀況
30、。127J曲線效應:一般而言,即使在馬歇爾勒納條件成立的情況下,從貨幣貶值到貿易收支改善之間也存在一個時滯,這種現(xiàn)象被命名為J曲線效應。128商品貿易條件:所謂商品貿易條件(用“”表示)是指以同種貨幣表示的出口價格指數與進口價格指數之比,用公式表示為: 129 外貿乘數:公式 中的 就是開放經濟下的外貿乘數,它表示在開放經濟條件下,有效需求的變動使國民收入成倍變動的倍數。130哈伯格條件:|ex+ |em1 + m就是哈伯格條件。它說明當進出口的供給彈性都趨于無窮大時,只要一國的進出口需求彈性系數的絕對值之和大于1加邊際進口傾向,本幣貶值才能夠改善貿易收支狀況。131內部均衡: 內部均衡要求一
31、國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國內價格水平的穩(wěn)定,即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和價格穩(wěn)定。在實踐中,有些國家的政府也將經濟增長和公平分配納入內部均衡目標。132外部均衡:是指一國既沒有陷入國際收支逆差危機而使得將來無法清償外債,也沒有由于過度的國際收支順差而使他國陷入這種境地,簡言之,就是實現(xiàn)國際收支均衡。133米德沖突:英國經濟學家詹姆斯·米德在1951年指出,在固定匯率制度下,由于放棄了匯率政策工具,政府只能主要運用影響社會總需求的政策來調節(jié)內外部均衡。這樣在開放經濟運行的特定區(qū)間,便會出現(xiàn)內外部均衡難于兼顧的情形即內外部均衡目標的沖突,這一沖突被稱為“米德沖突”。134支出變更政策:又稱支出調整型政策、
32、支出增減政策或需求調整政策、需求變更政策、需求增減政策,它是指政府通過實施緊縮性或擴張性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來改變社會總需求或總支出水平和國民經濟總水平,進而實現(xiàn)內外部均衡。135支出轉換政策:又稱需求轉換政策或支出轉移政策,它是指在不改變社會總需求或總支出水平的前提下,通過改變需求或支出的方向,即對外國商品和服務與本國商品和服務的需求結構或支出結構,以實現(xiàn)內外部的均衡。支出轉換型政策主要包括匯率政策與直接管制政策。136直接管制政策:是指政府對經濟交易實施的直接行政控制。直接管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支出轉換型政策中的直接管制屬狹義的直接管制,它包括外匯管制和貿易管制,是通過關稅、配額、許可證制度來
33、控制進出口。137丁伯根法則:荷蘭計量經濟學家丁伯根于1952年提出的關于經濟政策目標和經濟政策工具之間關系的“經濟政策理論”被稱為“丁伯根原則或法則” 。他指出,要實現(xiàn)幾種獨立的政策目標,至少需要相互獨立的幾種有效的政策工具。也就是說,一國所必須使用的有效政策工具數目至少要和所想要達到的獨立的政策目標數目一樣多。如果目標多于工具,只有在偶然的機會下才能同時達到所有目標。138蒙代爾分配法則:蒙代爾提出以貨幣政策實現(xiàn)外部均衡目標、以財政政策實現(xiàn)內部均衡目標的政策指派方案,被稱為蒙代爾的政策分配法則。139不可能三角:在20世紀60年代初,弗萊明和蒙代爾認為:貨幣政策獨立性、匯率穩(wěn)定和資本自由流
34、動三個目標不可兼得,一國政府最多只能同時實現(xiàn)其中的兩個目標。這一結論被后人稱為蒙代爾“不可能三角” (Impossible Triangle) ,又稱“三元悖論”,或開放經濟的“三難選擇”。140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又稱ISLMBP模型或MF模型。該模型說明,由于實行浮動匯率制,貨幣政策在改變實際產出上極為有力,而財政政策是完全軟弱無力的。141斯旺曲線:或稱“斯旺圖形”( Swan Diagram),由澳大利亞經濟學家斯旺于1955年提出。按照斯旺對“丁伯根原則”,將政策工具分為支出變更政策和支出轉換政策,并試圖通過這兩個政策工具的相互配合,以同時實現(xiàn)內外部均衡的目標。斯旺用二維圖形的方式對一
35、國如何通過支出變更政策和支出轉換政策的配合來同時實現(xiàn)內外部均衡進行了分析,“斯旺圖形”也由此而得名。 購買力平價理論由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于1922年1914年后的貨幣與匯率理論中提出,又稱3P理論。該理論認為:兩國貨幣的交換實質上是兩國貨幣所代表的購買力的交換,即匯率是兩國貨幣在各自國家中所具有的購買力的對比。該理論的理論基礎是“一價法則”(同一種商品在統(tǒng)一的市場中應當有相同的價格)。其假設條件是:兩國只生產貿易商品,且兩國生產的同類產品同質、不存在任何國際貿易障礙、不存在資本流動、充分就業(yè)。包括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兩種形式。絕對購買力平價的基本內容:兩國貨幣匯率等于兩國一般價格水平
36、之比。相對購買力平價的基本內容:匯率的變化與兩國物價水平的相對變化成正比,或兩種貨幣匯率變化百分比等于同一時期兩國國內價格變化的百分比之差,即匯率的變動率等于兩國通貨膨脹率之差。對購買力平價理論的評價:一、貢獻:1它是從貨幣的基本功能角度分析貨幣的交換問題,符合邏輯、易于理解;2購買力平價所涉及的一系列問題都是匯率決定中非常基本的問題,是匯率理論的核心問題;3購買力平價被普遍作為匯率的長期均衡標準而被應用于其他匯率利率分析中。二、不足:1、假設前提與實際不符。導致理論與實際存在偏差。2、忽視了國際資本流動的存在及其對匯率的影響;3、忽視了非貿易品的存在及其影響;4、忽視了貿易成本和貿易壁壘對國
37、際商品套購所產生的制約;5、在計算購買力平價時,編制各國物價指數在方法、范圍、基期選擇等方面存在諸多技術問題。利率平價理論該理論闡釋了匯率與利率之間的密切關系,凱恩斯在1923年的貨幣改革輪中首次系統(tǒng)提出了遠期差價決定的利率平價理論。后來,艾因齊格進一步提出動態(tài)利率平價的“交互原理”該理論認為:當本國利率低于他國時,投資者為獲得較高收益會將其資本從本國轉移到他國,以套取利息差額。但能否達到目的,必須以兩國貨幣匯率保持不變?yōu)榍疤釛l件,如果匯率發(fā)生對其不利的變動,則不僅不能獲得收益,還會遭受損失。投資者為避免損失而在遠期外匯市場上按遠期匯率將其在他國所得收益賣為本國貨幣,并將此收益同在本國投資所得
38、收益進行比較。這種對比的結果,便是投資者確定投資方向的依據。兩國投資收益存在差異,形成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直到通過利率的調整,兩國的投資收益相等時,這種國際間的資本流動才會結束。評價:一、貢獻:利率平價理論堅持了匯率與利率間的必然聯(lián)系,對遠期外匯市場實踐作出了較完整的理論總結 二、不足:1、沒有將交易成本估算在內2、是以外匯市場必須高度發(fā)達完善為前提的3、套匯套利資金的供給彈性并不是無限大的4、市場參與者全是套匯套利者 ,與實際不符5、只解釋了某些特定條件下匯率變動的原因,而未能說明匯率的決定的基礎6、忽略了利率結構的影響。國際收支的彈性分析法彈性論是一種紙幣流通制度下的國際收支理論。它是由英
39、國經濟學家馬歇爾提出,經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夫人和美國經濟學家勒納等的發(fā)展而形成。它研究在收入不變的條件下,匯率變動對于一國國際收支的影響。它假定沒有國際資本流動,國際收支被簡化為貿易收支。 基本思想:匯率變動通過國內外產品之間、本國生產的貿易品(出口品和進口替代品)與非貿易品之間相對價格變動影響一國的進出口供給和需求,從而作用于國際收支。假設:只考慮在進出口市場上匯率變化的影響而假設其他條件不變;所有貿易商品的供給彈性為無窮大;沒有資本流動,國際收支等于貿易收支;最初貿易是平衡的,匯率變化很小。結論:彈性分析法認為,只有當進口商品的需求彈性和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絕對值之和大于1,貶值才能改善貿易
40、收支,這就是馬歇爾勒拿條件。如果等于1,則國際收支狀況不受影響,如果小于1,這匯率貶值反而會使本國國際收支狀況進一步惡化。評價:一、利: 彈性論糾正了本幣貶值一定會改善本國的貿易收支的看法,指出了只有在一定的進出口彈性的條件下,本幣貶值才有改善貿易收支的作用和效果。二、缺陷:1彈性理論的滯后-“J曲線”效應2它把國際收支簡化為貿易收支,不考慮資本流動因素,這和現(xiàn)代意義上的國際收支相距甚遠。3它假定收入不變,供給彈性無窮大,經濟保持充分就業(yè),這和經濟運行的實際不符。4它是一種局部均衡的靜態(tài)分析。國際收支的吸收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又稱吸收論,它是由西德尼·亞歷山大在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上于
41、1952年提出的。從國民收入和總需求的角度,系統(tǒng)研究貨幣貶值政策效應的宏觀均衡分析。該理論建立的基礎是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分析。吸收分析法把一國的出口和進口分別列為該國收入和支出總流量的組成部分,認為一國的國際收支就是該國的總收入和總支出之差,即總收入和相等,表現(xiàn)為國際收支平衡;總收入大于總支出表現(xiàn)為國際收支逆差;總收入小于總支出表現(xiàn)為國際收支順差。吸收分析論認為,通過貶值調節(jié)貿易收支,在非充分就業(yè)和充分就業(yè)的條件下其作用是不同的,在非充分就業(yè)時,貨幣貶值將使該國出口商品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下跌,出口增加,使閑散資源流向出口產品生產部門,進一步擴大出口,從而改善國際收支。在充分就業(yè)時,意味著沒有閑
42、置資源可供出口產品增產,因而不可能通過擴大出口來改善貿易收支逆差。課件,吸收分析論側重匯率變更的收入效應。即貨幣貶值只有在促使出口收入增加或支出減少時,才能發(fā)揮其積極效應。評價:一、貢獻:吸收論運用一般均衡方法從宏觀角度把國際收支同國內經濟聯(lián)系起來進行分析,為實施通過國內經濟的調整來調節(jié)國際收支奠定了理論基礎。二、缺陷:1、沒有考慮國際間的資本流動對國際收支的影響;2、收入、吸收和貿易收支是相互影響的,吸收論只考慮了一個方面,忽視了另外一個方面;3、吸收論假定生產要素轉移沒有限制,也沒有考慮相對價格的影響,而在事實上,貶值后,貿易品和非貿易品的相對價格會發(fā)生變化,導致資源的重新分配;4、吸收論
43、沒有考慮其他國家對本國國際收支的影響。國際收支的貨幣分析法貨幣分析法是在20世紀60年代后隨著貨幣主義學派的興起而提出的,其代表人物為約翰遜、弗朗克爾等。主要內容:當貨幣供給由于國內信貸總量D的緊縮和擴張而小于或大于貨幣需求時,國際儲備量R就顯然會出現(xiàn)增加或減少,使貨幣供給等于貨幣需求。結論:1、國際收支盈余或赤字是一國貨幣市場供求存量失衡的反映,國際收支從根本上說是一種貨幣現(xiàn)象;2、對于實行固定匯率制的小國來講,貨幣當局無法控制本國的貨幣供給;3、一國國際收支赤字的根源在于國內信貸擴張過大,故調節(jié)國際收支的對策是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4、國際收支是一種貨幣現(xiàn)象,實際因素對國際收支的影響需經由貨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腫瘤的異質性護理
- 設計規(guī)劃方案
- 如何組建一支高效的團隊
- 地圖兒童美術課件
- 2025年全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7A
- 2025年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5A
- 2025管理人員崗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高清版
- 2025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突破訓練
- 2025年企業(yè)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完整
- 2025年企業(yè)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輕巧奪冠)
- 老年衰弱的護理措施
- 廣東省深圳市2024年中考化學二模試卷(含答案)
- 展覽行業(yè)中的數據驅動營銷策略研究
- 改革開放簡史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北方工業(yè)大學
- 兒童胰島素注射部位選擇及輪換的循證護理實踐
- DRG疾病分組培訓
- 全國第三屆職業(yè)技能大賽(CAD機械設計項目)選拔賽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重慶市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生物試卷含答案
- 航空物流智慧航空物流管理系統(tǒng)設計與實施
- UL498標準中文版-2019插頭插座UL標準中文版
- 【MOOC】頸肩腰腿痛中醫(yī)防治-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