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要點之擔保物權_第1頁
民法要點之擔保物權_第2頁
民法要點之擔保物權_第3頁
民法要點之擔保物權_第4頁
民法要點之擔保物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一章、擔保物權第一節(jié)、擔保法概述債權擔保的必要性來自于其性質與效力。債權為請求權,不能直接支配債務人的人身或者財產,只能借助于債務人履行債務的行為(自愿履行或強制履行),才能使債權得到實現(xiàn)。然而,債務能否適當履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債務人所擁有的財產狀況,即責任財產。為了促使債務人,履行債務,保障債權及時得到實現(xiàn),現(xiàn)代大陸法系的民法均承認債權的擔保制度,主要包括人的擔保和物的擔保。廣義上的債的擔保,包括狹義的債的擔保與債的保全。狹義的債的擔保,即本部分所稱“擔?!保ㄈ吮?、物保和金錢擔保。1) 人保:除債務人財產之外,又附加了債務人以外的第三人的一般財產作為債權實現(xiàn)的總擔保。包括:保證、

2、連帶債務人以及并存的債務承擔。擔保法上僅指保證。2) 物保:以債務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財產作為抵償債權的標的,作為債權人之債權優(yōu)先受償?shù)膶ο?、包括:抵押權、質押權、留置權和法定優(yōu)先權,擔保法上指前3種。3) 金錢擔保:于債務之外交付一定數(shù)額的金錢,該金錢的得失與債務履行與否聯(lián)系在一起,包括:定金、押金、保證金。擔保法指定金。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總則】第一條-第五條一、關于總則部分的解釋第一條-第十二條(一)擔保的從屬性1) 成立的從屬性擔保為主債存在或將來存在而存在2) 變更的從屬性主債內容的變更,擔保內容也隨之變更。但也有例外。3) 效力上的從屬性主債權無效,擔保隨之無效4) 消滅上的從屬性主

3、債權消滅的,擔保關系隨之消滅5) 訴訟上的從屬性a) 訴訟當事人某一主債權有擔保的,當事人之間發(fā)生訴訟的,擔保人同主債務人一并成為共同被告。(擔保法解釋F128)b) 管轄主合同與擔保合同發(fā)生糾紛起訴的,依主合同確定管轄地法院(擔保法解釋F129)6) 范圍、強度上的從屬性物權法F1737) 移轉上的附從性擔保法F22(二)擔保合同的成立方式F931) 在主合同中訂立擔保條款2) 在主合同之外單獨訂立書面的擔保合同3) 擔保人向債權人發(fā)出的具有擔保性質的信函、傳真,債權人接受的4) 保證人在主合同中以保證人身份簽字上述方式中前三種,適用于保證、抵押、質押、定金合同。第四種方式單獨適用于保證合同

4、。所有擔保合同都是要式合同。(三)擔保無效及其法律責任無效的情形各個擔保合同均有其無效的個性理由,但也有共性的理由。下面是共性理由(情形):1) 主體國家機關、公益法人的保證人資格與物保的財產范圍受到嚴格限制(擔保法解釋F3)2) 標的以法律、法規(guī)禁止流通、不可轉讓的財產設定的擔保(擔保法解釋F5)3) 特別情形如違反公司法F1434) 對外擔保的特殊規(guī)定擔保法解釋F6所列的5種情形無效擔保的責任擔保合同無效,擔保人當然不再承擔擔保合同所載明的擔保責任。但有關過錯當事人要根據(jù)相應過錯承擔民事責任,此種責任是合同法F58規(guī)定的“締約過失責任”,具體情形:1) 主合同有效而擔保合同無效的 ,又分兩

5、種情況(擔保法解釋F7)a) 債權人無過錯的,擔保人、債務人對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b) 債權人、擔保人均有過錯的,擔保人責任限額是債務不能清償部分的1/22) 主合同無效而導致?lián):贤瑹o效的,又分兩種情況(擔保法解釋F8)a) 擔保人無過錯的,擔保人免責b) 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責任限額為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1/33) 無效擔保合同之擔保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后,仍可向債務人相應追償(擔保法解釋F9)(四)反擔保概念第三人(擔保人)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時,由債務人或另外一個第三人向擔保人提供的擔保,擔保的對象是擔保人向債權人承擔擔保后,擔保人不能向債務人追償時,由反擔保(第三人)負責清償該追償

6、責任,或就第三人、債務人之特定財產進行優(yōu)先受償(擔保法F4、物權法F171.2方式1) 反擔保人為債務人的有:抵押、質押2) 反擔保人為第三人的有:保證、抵押、質押3) 特別提示:定金、留置不可為反擔保方式效力1) 反擔保人的權利義務,依相應的擔保合同而定2) 債權人與反擔保人之間不存在任何合同關系,故債權人不得主張對反擔保人的權利第三節(jié)、擔保物權原理擔保物權是與用益物權相對應的他物權,指的是為確保債權實現(xiàn)而設定的,以直接取得或支配特定財產的交換價值為內容的權利我國法上的擔保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押權與留置權。物上代位權物上代位權指擔保物權的效力不僅及于擔保物本身,而且及于擔保物的變異物、賠償金、

7、補償金以及保險金等代位物。換言之,若擔保物滅失,設于其上的擔保物權也隨之滅失,但因抵押物滅失所獲得的賠償金等,應當作為擔保財產,擔保物權人仍對之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物上請求權物上請求權是指抵押權等擔保物權設定后,若擔保人或第三人的行為致抵押物價值貶損的,擔保權人可對擔保人、第三人行使物上請求權,請求其停止侵害、恢復原狀、消除危險、排除妨害等。價值性即擔保物權以標的物的價值確保債權的清償為目的,以就標的物取得一定的價值為內容,此與用益物權以標的物的使用價值為內容形成鮮明對比。不可分性擔保法解釋F71、72、95、1101) 抵押物一部分滅失,殘存的部分仍擔保債權全部2) 抵押物被分割的,每個分得人分

8、得的部分抵押物仍擔保債權全部3) 債權一部分消滅的,未消滅部分仍對抵押物全部行使權利4) 債權被分割的,每個分得人分得的部分債權仍對抵押物全部行使權利5) 抵押權設定后,抵押物價值上揚,債務人無權減少擔保物;抵押物價值下跌,債務人無義務補充擔保優(yōu)先受償權1) 實現(xiàn)條件a) 須抵押權有效存在b) 須有債務已屆清償期、債務人不履行的事實2) 實現(xiàn)方法協(xié)議方式/訴訟方式3) 價格確定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4) 在實現(xiàn)過程中,另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a) 抵押物的價值高于原價值,高出部分應返還給抵押人;若低于,不足部分轉為一般債權,仍由債務人負責清償(擔保法解釋F51)b) 由于抵押權人享有優(yōu)先

9、受償權,故若抵押人破產,則抵押財產不計入破產財產,抵押擔保范圍內的債權也不計入破產債權(企業(yè)破產法F109、110)5) 擔保范圍物權法F173:如果沒有明確約定,擔保物權的擔保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其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保管擔保財產和實現(xiàn)擔保物權的費用6) 存續(xù)期間抵押權為他物權,故不適用訴訟時效,但有存續(xù)期間。物權法F202,即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內行使,逾期法院不予保護流押(質)條款【無效】流質是指在意定擔保物權(抵押、動產質押)合同中,雙方約定,若債務人到期不履行債務,擔保物的所有權直接轉移為債權人所有。為防止不利于抵押人,故而無效。物權法F186、F211、擔保法F40

10、、F66、擔保法解釋F57:1) 流質條款無效,不影響擔保合同其他條款的效力。所以,“流質條款無效”的含義是視為擔保合同中無此條款,抵押權實現(xiàn)方式仍可以折價、拍賣、變賣方式進行。2) 流質與事后抵押人、抵押權人折價而使抵押權人取得抵押物所有權是兩碼事。3) 流質與事后在抵押物拍賣、變賣中,抵押權人通過參與拍賣、變賣而取得抵押物所有權是不同的。第三人的追償權依據(jù)擔保法F57、F72,意定擔保人為第三人時,擔保物權實現(xiàn)后,第三人可向債務人追償。此時,第三人為債務人的普通債權人。又依據(jù)擔保法解釋F108,在留置權善意取得的場合下,留置物被執(zhí)行的,該物的所有權人也可以向債務人追償擔保物權的消滅擔保法F

11、52、F58、F88、物權法F177、F2401) 主債權消滅的2) 擔保權實現(xiàn)的3) 債權人放棄擔保物權的4) 擔保物毀損滅失且無代位物的5) 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F170- F178第四節(jié)、抵押權(一)抵押物不可抵押的財產1) 國有/集體土地所有權2) 集體土地使用權,但有兩個例外a) 以招標、拍賣、公開協(xié)商等方式取得的“四荒”(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土地承包經營權b) 以鄉(xiāng)(鎮(zhèn))、村企業(yè)廠房抵押的,占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并抵押3) 公益性法人的公益設施4) 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爭議的財產5) 依法被查封、扣押的財產6) 依法被確認為違法、違章建筑的(擔保法解釋F48)可以抵押的財

12、產法定不可抵押財產以外的財產都可用于抵押。物權法F180-183,規(guī)定了5個具體問題:1) 正在建造的樓,船等抵押2) 房地產抵押3) 動產浮動抵押4) 農作物抵押(二)抵押權的生效關于抵押合同的生效與抵押權的獲得物權法F15、F187-1891) 不論是不動產還是動產抵押合同,均為要式合同,雙方在合同書上簽字或者蓋章,即成立并生效,除非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如附有條件或者期限(物權法F15)。換言之,抵押權合同本身不需要辦理登記;后來的物權登記辦理與否,并不能反過來影響合同的效力。(區(qū)分原則)2) 不動產抵押、動產浮動抵押合同生效后的效力就體現(xiàn)在:抵押人必須依約辦理抵押登記,否則將構成

13、違約;其他動產抵押合同生效后的效力則體現(xiàn)在:抵押人有依約定辦理抵押登記的義務,否則也構成違約。3) 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后,不動產抵押權成立即生效,效力是:債權人始對該不動產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物權的區(qū)分原則.區(qū)分了不動產抵押合同與不動產抵押權的生效要件,使得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的界限清晰下來。登記的效力物權法F187-1891) 對于不動產抵押,登記是強制性的,不動產抵押權的生效采登記要件主義2) 對于動產浮動抵押,登記不是強制性的,但僅為抵押權的對抗要件,即集合動產抵押的生效采意思主義3) 對于其他的動產(包括在建的船舶、飛行器)抵押,登記是自愿性質的,為抵押權的對抗要件,即動產抵押的生效采意思主義

14、(三)抵押權的效力范圍抵押登記的公信力與對抗效力物權法F199同一財產上為兩個以上的債權人設立抵押的,其清償順位是:A先登記的優(yōu)先于后登記的;B已經登記的優(yōu)先于未登記的;C都未登記的.或者同時登記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所擔保的債權范圍擔保法F46、物權法F173A有約定的從約定;B無約定的,推定為全部,包括:主債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實現(xiàn)抵押權之費用抵押物的范圍1) 是否及于從物(擔保法解釋F63)a) 凡設定前,即為抵押物之從物的,及于從物b) 前種情形下,抵押物、從物分屬不同于所有的,不及于從物2) 是否及于孳息(擔保法F47)a) 原則上不及于b) 例外情形及于,詳見“抵押權人的

15、權利”3) 是否及于土地上的新增房屋(擔保法F55)a) 不及于b) 但可將新增房屋與原抵押房產一同拍賣,抵押權人不得就新增房屋的賣款主張優(yōu)先受償。(四)抵押人的權利義務占有、使用、收益權處分權1) 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物(有限制的轉讓)2) 轉讓抵押物,抵押人應盡兩個義務a) 經過抵押權人同意(物權法F191、擔保法F49)b) 告知受讓人(告知受讓人的依據(jù)是合同法F150的權利瑕疵擔保義務.物權法并未提到此)3) 轉讓后的后果A經過抵押權人同意,合同有效,所有權轉移。對所得價款抵押權人可主張兩項權利:提前清償或提存(即受讓人有滌除權)B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A)登記的

16、抵押權有對世效力,受讓人已無善意取得的可能。B)未經抵押權人同意,未登記的抵押權,對已經占有抵押物的受讓人無對抗效力。!4) 轉讓行為無效的,抵押人(出讓人)與受讓人的關系處理A抵押人(出讓人)與受讓人的轉讓合同有效,出讓人向無過錯的受讓人負違約責任。(五)抵押權人的權利保全抵押物擔保法F51、物權法F1931) 抵押人的行為可能致抵押物價值減損的,抵押權人有權請求停止該行為2) 抵押人的行為已經致抵押物價值減損的,抵押權人有權請求恢復原價值,或者相應地補充擔保3) 否則,抵押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提前清償債務4) 但是,非因抵押人行為致抵押物價值減損的,抵押權人不能行使上述權利,只能對抵押人因此

17、獲得的賠償金行使物上代位權(擔保法F51)實際上,第1、2、3項講的即是保全抵押物的權利;第4項講的是抵押風險。特殊情形下的收取孳息權擔保法F47、物權法F1971) 原則上,抵押人收取抵押物孳息,因抵押權人不占有抵押物。但符合以下條件時,抵押權人可通知孳息交付義務人將孳息交付給自己。條件是:a)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fā)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xiàn)抵押權的情形b) 抵押物已被法院依法扣押2) “收取”并非“取得孳息所有權”,而指惟抵押權人控制了孳息,才可能對該孳息主張優(yōu)先受償權。而未行使優(yōu)先受償權之前,應認為孳息應歸抵押人所有。3) 抵押權人收取孳息的功用及順序:a) 先抵收取孳息的費用b) 用于優(yōu)

18、先受償權利的存續(xù)期間物權法F202,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內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法院不予保護。(區(qū)別于擔保法解釋F12.2)(六)抵押權的實現(xiàn)及其與其他權利的關系1、與執(zhí)行權的關系依擔保法解釋F55,已設抵押權的財產,后被財產保全或執(zhí)行的,不影響抵押權的效力,即抵押權執(zhí)行權。2、與租賃權的關系物權法F1901) 先租賃,后抵押的,抵押權實現(xiàn)后,適用“買賣不破租賃”規(guī)則(擔保法F48、擔保法解釋F65)2) 先抵押,后租賃的,抵押權實現(xiàn)后,不適用“買賣不破租賃”規(guī)則(擔保法解釋F66)3) 第2項情形下,承租人的損失如何承擔,又分兩種情況:a) 若訂立租賃合同時抵押人已將抵押事實告知

19、承租人,則承租人自己承擔損失b) 若未告知承租人,抵押人承擔承租人的損失3、與所有權的關系依擔保法解釋F68,抵押期間,抵押物依法被繼承、贈與的,抵押權不受影響。4、房地產抵押實現(xiàn)中的幾個特殊問題1) 與土地出讓金的關系依擔保法F56,拍賣劃撥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所得價款,在依法繳納相當于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款項后,抵押權人才開始優(yōu)先受償。2) 與新增房屋的關系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后新增的建筑物不屬于抵押權物,但在實現(xiàn)時應當(擔保法F55)一并處分,新增建筑物所得的價款不能由抵押權人優(yōu)先受償。3) 土地所有權的性質與用途不得改變(物權法F201)土地承包經營權、鄉(xiāng)鎮(zhèn)、村辦企業(yè)的廠房等建筑物占用范圍內的

20、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未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與土地用途。5、動產浮動抵押的抵押財產確定依照F196,設定集合動產抵押的,抵押財產確定方式有四:1) 債務履行期屆滿,債權未實現(xiàn)2) 抵押人被宣告破產或者被撤銷3) 當事人約定的實現(xiàn)抵押權的情形4) 嚴重影響債權實現(xiàn)的其他情形(七)最高額抵押特征擔保法F591) 擔保的債權具有將來發(fā)生性2) 擔保的債權具有不確定性3) 抵押權一般先于擔保的債權而成立,但此前已經存在的債權也可以協(xié)議轉入擔保的債權特殊規(guī)則1) 在擔保物權確定前,部分債權轉讓的,最高額抵押權不隨之轉讓(物權法F204);須注意的是,擔保法F61規(guī)定“主合同債權不得轉讓”

21、,這一絕對化規(guī)定已被物權法F204廢止2) 最高額抵押權實現(xiàn)時,若實際發(fā)生的債權余額高于最高限額的,以后者為限優(yōu)先受償,超過部分為一般債權;若實際發(fā)生的債權余額低于最高限額的,以前者為限優(yōu)先受償3) 擔保債權確定前,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變更擔保債權內容的,但不能對其他抵押權人不利(物權法F205)擔保物權確定途徑物權法F20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抵押權人的債權確定:1) 約定的債權確定期間屆滿2) 沒有約定債權確定期間或者約定不明確,抵押權人或者抵押人自最高額抵押權設立之日起滿二年后請求確定債權3) 新的債權不可能發(fā)生4) 抵押財產被查封、扣押5) 債務人、抵押人被宣告破產或者被撤銷6) 法律規(guī)定債

22、權確定的其他情形最高額質權物權法F222規(guī)定,當事人也可以就動產設立最高額質權,并參照適用最高額抵押權的規(guī)則(八)共同抵押概念又稱聚合抵押或總括抵押,是指為擔保同一個債權而在數(shù)項不動產、動產或權利上設定的抵押權特征(1)擔保的是同一債權,(2)多人,抵押物(3)數(shù)個抵押權擔保同一債務種類1、分配式共同抵押指數(shù)個不動產、不動產用益物權或動產對被擔保債權進行分配,各自擔保一定的債權額。各抵押人與債權人在抵押合同中明確約定各抵押財產所擔保的債權額,否則為連帶式 共同抵押。 2、連帶式共同抵押數(shù)個抵押物對被擔保債權不分配擔保額,都擔保全部債權的實現(xiàn)。債權人可以選擇抵押物中的一個或幾個實行抵押權。擔解,

23、物沒規(guī)定 (1)債權人必須先就債務人提供的抵押財產為換價并受償,否則,其他抵押人有權在債務人提供的抵押物的價值范圍內請求減輕或免除其承擔的擔保責任。(2) 不足部分再由其他抵押人的抵押財產受償。(3)第三人或連帶債務人之一,可對其他未被拍賣的抵押物享有抵押權,以擔保其追償權的實現(xiàn)。共同抵押與財團抵押的區(qū)別共同抵押財團抵押連帶債務抵押權數(shù)量通說為:多個一個團體,成立一個抵押權無知識產權不包括包括連帶性物權關系的物的連帶債權關系的人的連帶物F179- F207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抵押】第三十三條-第六十二條三、關于抵押部分的解釋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三條第五節(jié)、質押權質權是指為擔保債權的履行,債務人

24、或第三人將其動產或權利移交債權人占有,以成立的擔保物權。質權是一種動產物權,對不動產不能設立質權。此外,權利也可以成為質權的標的,稱權利質權。權利質權是為擔保債權清償,就債務人或第三人所享有的權利設定的質權。權利質權除一些特殊問題外,準用動產質權的規(guī)定(擔保法F81)。因此權利質權是一種準質權。(一)動產質權的生效基本原理物權法F212規(guī)定:“質權自出質人交付質押財產時設立”,其含義是:1) 動產質押權合同為要式合同,雙方在合同書上簽字或者蓋章,即成立并生效,除非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如附有條件或者期限(物權法F15)2) 合同生效后的效力就體現(xiàn)在債權人有權請求出質人依約交付質物否則將構

25、成違約3) 出質人交付質物時,質押權成立即生效,債權人始對質物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即動產質權的生效采交付要件主義。質物交付是動產質權的生效要件,而非動產質押合同的生效要件。關于交付的理解1) 何為交付物權法F23包括:現(xiàn)實交付、簡易交付、指示交付、占有改定2) 強行性規(guī)范強調:交付作為動產質押的生效要件,屬于法律的強行性規(guī)定,依照物權法定主義的要求,不允許當事人作另外的約定,否則無效。例如,如果出質人代質權人占有質物的,質押權不生效。3) 先占有后返還質權人占有質物后又返還給出質人的,其質權不得對抗第三人(擔保法解釋F87)4) 約定與交付不一致質押物約定與移交不一致的,以后者為準(擔保法解釋F8

26、9)5) 是否及于從物質權是否及于從物,以從物本身是否交付為準(擔保法解釋F91)a) 原則上及于從物b) 但從物未隨同質物轉移占有的,則質權不及于從物(二)動產質權的善意取得擔保法解釋F84構成要件1) 出質人對出質物無處分權2) 出質人合法占有出質物3) 該出質物為動產4) 質權人善意(不知出質人無處分權)5) 質押合同已成立,質物已交付效力1) 質權人取得動產質權2) 質權人行使質權后,因此給質物所有人造成的損失,由出質人承擔(三)動產質權人的質權占有權1) 質權人占有質物,區(qū)分為直接占有與間接占有2) 非因質權人過錯而喪失占有的,質權人可以對不當占有人提起占有之訴,請求包括(擔保法解釋

27、F87.2):a) 停止侵害b) 恢復原狀c) 返還原物孳息收取權物權法F2131) 質押合同如無相反約定,質權人有權收取質物孳息2) 該孳息所有權仍屬出質人,“收取”并非“所有”之義3) 收取孳息的目的在于控制孳息,以方便對其主張質權4) 該孳息應首先抵充收取孳息而生的費用,余者用于質押,再余者返還出質人保全質權擔保法F70、物權法F216質押期間,非因質權人原因而質物價值有減損可能且足以危害質權的,質權人可提出如下請求:1) 出質人補充擔保2) 否則,提前變賣、拍賣原物3) 與出質人協(xié)議將拍賣、變賣款用于提前清償或提存轉質權1) 何為轉質轉質指質權人于質權存續(xù)期間,以其占有的質物為第三人設

28、定質權,以擔保自己的債務。其特征:a) 質權人合法享有質權b) 質權人因為前一質權而合法占有質物c) 目的是為了擔保自己的債務而非他人債務d) 債權人為第三人而設定轉質權2) 轉質效力a) 承諾轉質:即經原出質人同意的轉質,有效。效力在于:轉質權所擔保債權范圍以原質權所擔保債權為限轉質權優(yōu)于原質權b) 責任轉質:即未經原出質人同意的轉質,無效。效力在于:質權人對因轉質而生的損害負賠償責任(物權法F217)(四)動產質權人的義務1、妥善保管質物擔保法F69、物權法F2151) 因保管不善已經發(fā)生質物毀損的,質權人負賠償責任2) 因不能妥善保管,有致質物毀損可能的,出質人有以下權利a) 要求質權人

29、提存該質物b) 提前清償債權而返還質物c) 注意:此出質人并無權利因此請求解除質押合同2、不作為義務擔保法解釋F93、物權法F214在質權期間,不得擅自使用、出租、處分質物;否則,給出質人帶來損害的,應負賠償責任3、及時行使質權的義務物權法F220:1) 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后,出質人可以主動請求質權人及時行使質權;質權人不行使的,出質人得直接請求法院變現(xiàn)質物;2) 出質人已經主動請求,因質權人怠于行使質權造成損害的,質權人負責賠償4、返還質物物權法F219、擔保法F71在債務人清償了債務,或者出質人提前清償了所擔保的債權的場合下,質權人應返還質物。這是質權人不同于動產抵押權人的一個義務。(五)權

30、利質權1、生效規(guī)則有價證券1) 5類債權證券(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和2類物權證券(倉單、提單),原則上以交付權利憑證為質權生效要件,即生效采交付要件主義。2) 作為例外,無權利憑證的,以出質登記為生效要件,即生效采登記要件主義3) 背書作為對抗要件:以票據(jù)(匯票、支票、本票)出質的,應背書記載“質押”字樣(公示方法),否則,無公信力,不得對抗第三人(擔保法解釋F98);以公司債券出質沒有背書記載“質押”字樣的,不得對抗公司與第三人(擔保法解釋F99)基金份額、股權1) 均以法定機構的出質登記為質權生效要件,即生效采登記要件主義;2) 此處的“股權”包括了有限公司的股權與股份公司的股

31、權可轉讓的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以法定機關的出質登記為生效要件,即生效采登記要件主義應收賬款物權法新增,以信貸征信機構的出質登記為生效要件,即生效采登記要件主義2、權利質權的特殊規(guī)則1) 權利出質后轉讓、許可使用的禁止與限制擔保法F78、F80、物權法F225-228a) 有價證券一旦出質,再轉讓者無效(擔保法解釋F101)b) 其余權利(基金份額、股權、知識產權、應收賬款)一旦出質,非經當事人雙方協(xié)商同意的,均不得轉讓、許可使用;協(xié)商同意轉讓、許可使用的,所得價款應當用于提前清償或提存,以維護質權人利益。2) 有價證券禁止轉質有價證券出質后,再質押的,無效(擔保法解釋F101)3) 有價證券可以

32、提前變現(xiàn)有價證券的兌現(xiàn)(債權證券)或者提貨(物權證券)日期先于主債權到期的,質權人有權兌現(xiàn)或者提貨,由此占有的價款、貨款應與出質人協(xié)議,用于提前清償或提存(擔保法F77、物權法F225)F208- F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質押】第六十三條-第八十一條四、關于質押部分的解釋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六條第六節(jié)、留置權留置權是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財產,在債務人逾期不履行債務時,有留置該財產,并就該財產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A糁脵嗄艘坏湫偷姆ǘ〒N餀?。與質押權、抵押權不同,留置權是在符合一定的條件時,基于法律的規(guī)定而產生的,而非依當事人的協(xié)議。(一)留置權的適用范圍物權法對留置權的適用范圍采用

33、了開放式立法的態(tài)度。F230、F232:1) 只要符合留置權的法定構成要件,債權人就可以主張留置權2) 放松企業(yè)間的留置權的產生要件要求3) 留置權所擔保的對象不再被限制在合同債權,而包括所有的債權類型,當然也不再限制合同的類型4) 更顯著的變化是,規(guī)定除非法律規(guī)定不得留置以及當事人約定不得留置,只要符合留置權的產生要件,均可主張留置權。(二)留置權的構成要件積極要件1) 標的物是動產2) 須債權人合法占有債務人的動產3) 須債權已屆清償期4) 須債權的發(fā)生與動產的占有基于同一法律關系消極要件1) 對動產的占有不是基于侵權行為2) 行使留置權不違背公序良俗3) 債權人行使留置權與其承擔的義務或

34、者合同的特殊約定不相抵觸(擔保法解釋F111)(三)留置權的善意取得構成要件擔保法解釋F1081) 符合留置權的一般要件2) 債權人占有的動產為債務人無權處分3) 債權人為善意(不知債務人無處分權)效力1) 債權人取得并可行使留置權2) 動產所有人的損失由債務人承擔(四)留置權的可分性與不可分性可分性擔保法F85、物權法F233若留置物為可分物,則債權人有義務留置與債務金額相當價值的動產不可分性擔保法解釋F110留置物為不可分物的,留置權人可就留置物的全部行使留置權(五)留置權人的權利1) 留置標的物2) 收取留置物的孳息3) 保管留置物費用請求權4) 優(yōu)先受償權(不少于2個月的寬限期)a)

35、當事人可在合同中自由約定寬限期,但該寬限期不得少于2個月。凡約定寬限期的,寬限期過后,債權人無須通知,即可直接行使留置權(擔保法解釋F113)b) 未約定寬限期的,債權人須在主債權屆滿后,確定一個至少2個月的寬限期,并通知債務人履行;寬限期過后仍未履行的,才可行使留置權。c) 債權人未盡第2項通知義務而直接變現(xiàn)留置物的,應負賠償責任。d) 雖然未到寬限期屆滿,但債務人可以請求留置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間屆滿后行使留置權;留置權人不行使的,債務人可以請求法院直接變現(xiàn)留置物(物權法F237)(六)留置權人的義務1) 妥善保管留置物,否則,造成留置物毀損的,對債務人負賠償責任(擔保法F86)2) 不作為義

36、務:留置期間,不得使用、出租、處分留置物(擔保法解釋F114)(七)消滅原因擔保法F88、物權法F177、240,留置權消滅原因有六:1) 主債權消滅的2) 留置權實現(xiàn)的3) 留置權人放棄留置權的4) 留置物毀損滅失且無代位物的5) 債務人另行擔保并被債權人接受的6) 留置權人喪失對留置物的占有的7) 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八)物保與人保的競存關系類型物保與人保并存于一個債權時,如何實現(xiàn)人保(保證責任)與物保(優(yōu)先受償權)責任,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實踐問題。關系類型:1) 債務人提供的物保與保證并存2) 另一第三人提供的物保與保證并存?zhèn)鶆杖颂峁┑奈锉Ec保證并存擔保法F28、物權法F176、擔保法解釋F381) 先執(zhí)行物保,次執(zhí)行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