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總復習》課時訓練01 機械運動_第1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課時訓練01 機械運動_第2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課時訓練01 機械運動_第3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課時訓練01 機械運動_第4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課時訓練01 機械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訓練(一)機械運動(限時:40分鐘)|基礎達標|一、選擇題1.林紅利用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測量同一個物體的長度,4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分別為2.35 cm、2.36 cm、2.63 cm、2.36 cm,則測量結果應記為()a.2.36 cmb.2.357 cmc.2.35 cmd.2.4 cm2.2019·內(nèi)江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前句描述的運動物體和后一句的參照物分別是()a.青山竹排 b.竹排青山c.竹排竹排 d.青山青山3.2019·益陽兩列火車并排停在站臺上,你坐在車廂中向另一列車車廂觀望。突然,你覺得自己的列車緩慢向東運動。則下列運動情況不可能

2、發(fā)生的是()a.自己的車向東運動,另一列車沒有運動b.自己的車沒有運動,另一列車向西運動c.兩列車都向東運動,但自己車的速度較快d.兩列車都向西運動,但另一列車的速度較慢4.2018·臨沂 在體育測試過程中,以下選項正確的是()a.跳遠測試時,必須選用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進行測量b.小明在50 m測試中看到旁邊的看臺向后運動,選取的參照物是跑道c.小明50 m測試的成績是7 s,則他的平均速度為6.25 m/sd.1000 m測試中小明的平均速度為5 m/s、小亮的成績是240 s,小明更快5.2019·樂山如圖k1-1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

3、知該物體()圖k1-1a.在020 s時間內(nèi)的速度比在3040 s時間內(nèi)的速度大b.在整個40 s時間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c.在整個40 s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 m/sd.在2030 s時間內(nèi)物體的速度為40 m/s6.2019·深圳甲、乙兩物體,同時從同一地點沿直線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s-t 圖像如圖k1-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k1-2a.24 s內(nèi)乙做勻速直線運動b.4 s時甲、乙兩物體的速度相等c.04 s內(nèi)乙的平均速度為2 m/sd.3 s 時甲在乙的前方二、填空題7.2018·廣東 如圖k1-3甲所示,圓形物體的直徑是cm;如圖乙所示,停表的讀數(shù)為s。&#

4、160;圖k1-38.2019·連云港如圖k1-4是某個實驗小組利用頻閃照相機每隔0.1 s拍攝一次所得到的物體和刻度尺的頻閃照片,黑點表示物體的像。由圖可知,物體在ab段的路程為cm,平均速度為m/s。 圖k1-49.2019·岳陽岳陽三荷機場于2018年12月26日正式通航,為我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小明和他爸爸坐飛機從岳陽出發(fā)到青島旅游,坐在飛機上的小明相對于飛機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岳陽距青島的航線長約為1400 km,飛機飛行約2 h后安全降落,則飛機飛行的平均速度約為km/h。 10.林紅一家雙休日駕車外出郊游,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林

5、紅同學觀察了一下里程表表盤,如圖k1-5甲所示,此時汽車的行駛速度為km/h;汽車行駛了24 min后,里程表表盤如圖乙所示,那么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約為m/s。(最后一空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圖k1-511.2019·婁底世界上時速最快的真空超導磁懸浮直道試驗線于2018年底在四川建成,試驗線安裝在一條特制的真空管道里,測試時可以將單人乘坐的列車模型加速到400 km/h。某次測試時,用時2.8 s,通過140 m距離將列車模型加速至360 km/h,加速過程中列車模型的平均速度是m/s,把管道設計成真空是為了。 12.2018·常州某列高鐵的時刻表

6、如下表所示。從上海至北京的全程時間為h,全程平均速度是km/h。高鐵站臺安全黃線與站臺邊緣的距離大于普通火車站臺,這是因為。乘客發(fā)現(xiàn):放置在過道內(nèi)的行李箱突然自行向車頭方向移動,此時列車正在(選填“減速”“勻速”或“加速”)前行。 圖k1-6車站到達時刻發(fā)車時刻里程/km上海09:000南京10:0010:15295濟南12:1512:30912北京13:30135013.2018·煙臺甲、乙兩小車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k1-7所示,甲車的速度為,5 s時兩車相距。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運動。 圖k1-714.如圖k1-8所示是一輛汽車在

7、10 s內(nèi)的v-t圖像,由圖像可知,從第2 s到第4 s的過程中,汽車的速度(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汽車在第5 s時的速度為m/s;汽車在第5 s和第6 s這兩秒時間里共前進了m。 圖k1-8三、實驗探究題15.2019·宜昌小明同學用圖k1-9甲的裝置探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他將小車從斜面頂部a處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從a滑到斜面底部c處的時間t1=2.6 s;再次將小車從a處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從a滑到斜面中點b處的時間t2=1.8 s。圖k1-9(1)通過小明的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8、0;(2)小明想測量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應該將小車從(選填“a”或“b”)處由靜止釋放,并在b處開始計時,在c處停止計時。 (3)物體運動的情況還可以通過另一種辦法即時測定、顯現(xiàn)出來。位置傳感器利用超聲波測出不同時刻小車與它的距離,計算機就可以算出小車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圖乙所示。屏幕圖像如圖丙所示,橫軸為時間,縱軸為速度,通過圖像可以看出小車在斜面上滑下時是做(選填“勻速”或“加速”)運動的;小車到達坡底時的速度為m/s。 四、計算題16.便捷的交通與互聯(lián)網(wǎng)給人們出行帶來很大的方便。某天,王爺爺帶小孫子駕車到萍鄉(xiāng)北站,然后乘高鐵去南昌參觀滕王閣。8:2

9、0開車出發(fā),并看到路邊如圖k1-10所示交通標志牌,此刻王爺爺吩咐小孫子通過鐵路12306網(wǎng)站查詢列車時刻表,如下表所示。求:車次萍鄉(xiāng)北開南昌西到運行距離g134608:3809:40240 kmg169208:4910:05240 kmg148109:1110:31240 km(1)在交通正常情況下,依據(jù)以上信息并通過計算,爺孫倆最快能趕上哪一車次。(2)該趟高鐵運動的平均速度為多少。圖k1-10|自我挑戰(zhàn)|17.2019·眉山為了督促司機遵守限速規(guī)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設置了固定測速儀。如圖k1-11所示,汽車向放置在路中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兩次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fā)出

10、信號到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5 s,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4 s。若測速儀發(fā)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0.9 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 m/s,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圖k1-11a.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170 mb.汽車兩次接收到信號時位置相距34 mc.在該測速區(qū)內(nèi),汽車的速度是18.9 m/sd.在該測速區(qū)內(nèi),汽車的速度是20 m/s18.2019·廣西北部灣經(jīng)濟區(qū)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1)小球從a處沿斜面由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如圖k1-12所示,小球在做(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

11、動,小球受力(選填“平衡”或“不平衡”)。 圖k1-12(2)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m/s,cd段的路程為m。比較ab與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選填“>”“<”或“=”)vbc。 路程運動時間平均速度經(jīng)過某點時的速度sab=0.3 mtab=0.5 svab=0.6 m/svb=1.2 m/ssbc=0.9 mtbc=0.5 svbc= vc=2.4 m/sscd=tcd=0.5 svcd=3 m/svd=3.6 m/s(3)為進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繪制出了v-t圖像,如圖k1-13所示,假設斜面足夠長

12、,小球從a處滾下,經(jīng)過2 s到達e點(圖中未畫出),則該小球經(jīng)過e點時的速度為m/s。 圖k1-13(4)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經(jīng)過路程sae中點時的速度為v1,經(jīng)過時間tae中點時的速度為v2,則v1(選填“>”“<”或“=”)v2。 【參考答案】1.a解析在4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中,2.63 cm與其他數(shù)據(jù)差別太大,故2.63 cm為錯誤數(shù)據(jù),應舍去;物體的長度為l=2.35cm+2.36cm+2.36cm32.36 cm。故a正確。2.c解析“小小竹排江中游”中的“游”是指竹排的運動;“巍巍青山兩岸走”中的“走”是青山的運動,是以竹排為參照物的,故選c。3.d解析自己

13、的車向東運動,另一列車沒有運動,則以另一列車為參照物,覺得自己的列車緩慢向東運動,故a可能發(fā)生;自己的車沒有運動,另一列車向西運動,則以另一列車為參照物,覺得自己的車緩慢向東運動,故b可能發(fā)生;兩列車都向東運動,但自己車的速度較快,則以另一列車為參照物,覺得自己的列車緩慢向東運動,故c可能發(fā)生;兩列車都向西運動,但另一列車的速度較慢,則以另一列車為參照物,覺得自己的列車應該向西運動,故d不可能發(fā)生。4.d解析跳遠測試時,不能選用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進行測量;小明在50 m測試中看到旁邊的看臺向后運動,是選取自己為參照物;小明50 m測試的成績是7 s,則他的平均速度為v=st=50m7s7

14、.14 m/s;1000 m測試中小亮的速度為v'=s't'=1000m240s4.17 m/s,小于小明的速度,所以小明更快。故選d。5.c解析在020 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40 m,則此時間內(nèi)速度為v1=s1t1=40m20s=2 m/s,此過程中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3040 s內(nèi)做的也是勻速直線運動,此時間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80 m-40 m=40 m,則速度為v2=s2t2=40 m10 s=4 m/s,可知物體在020 s時間內(nèi)的速度比在3040 s時間內(nèi)的速度小,故a錯誤。由圖像可知,物體在2030 s時間內(nèi)處于靜止狀態(tài),速度為0,所以物體在40

15、s內(nèi)不是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d錯誤。整個40 s時間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80 m,則此時間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為v=st=80m40 s=2 m/s,故c正確。6.c解析由s-t圖像可知,甲一直保持勻速直線運動,乙是先勻速直線運動后靜止;24 s內(nèi),乙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a錯誤。4 s時甲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乙處于靜止狀態(tài),速度不同,故b錯誤。04 s內(nèi)乙運動的路程是8 m,則平均速度為v=st = 8 m4 s = 2 m/s,故c正確。3 s 時,乙運動的路程是8 m,甲運動的路程是6 m,則乙在甲前方,故d錯誤。7.1.201408.7.500.15解析由圖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 mm,

16、則物體在ab段運動的路程為s=7.50 cm;再結合題意可得,物體在ab段運動的時間t=0.1 s×5=0.5 s,則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為v=st=7.50cm0.5s=15 cm/s=0.15 m/s。9.靜止700解析小明坐在飛機上相對于飛機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故小明是靜止的;飛機的平均速度v=st=1400km2h=700 km/h。10.8027.8解析由題圖甲可知,汽車的速度為80 km/h;由題圖甲與題圖乙可知,汽車行駛的路程s=768 km-728 km=40 km,則汽車的平均速度v=st=40km0.4h=100 km/h27.8 m/s。11.50消除空氣阻力對列

17、車運動的影響12.4.5300高鐵車速大于普通火車,空氣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減速解析由題中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上海發(fā)車時刻為9:00,到達北京時刻為13:30,則從上海至北京的全程時間為t=4.5 h;全程的里程為s=1350 km,則全程的平均速度v=st=1350km4.5h=300 km/h;高鐵站臺安全黃線與站臺邊緣的距離大于普通火車站臺,這是因為高鐵車速大于普通火車,空氣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放置在過道內(nèi)的行李箱突然自行向車頭方向移動,是由于此時列車正在減速前行,而行李箱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會向車頭方向移動。13.0.2 m/s0.5 m西解析由題圖結合公式v=st可得v甲=1.6

18、m8s=0.2 m/s,v乙=1.2m12s=0.1 m/s。兩車同時同地向東行駛,5 s后兩車相距s=s甲-s乙=v甲t-v乙t=0.2 m/s×5 s-0.1 m/s×5 s=0.5 m。由于v甲>v乙,故以甲車為參照物時,乙車向西運動。14.增大306015.(1)小于(2)a(3)加速0.816.解:(1)t=sv=30km60km/h=0.5 h,則他們8:50才能到達車站,最快能趕上g1481車次。(2)列車運行時間t'=10:31-9:11=1 h 20 min=43 h,則v'=s't'=240km43 h=180 km

19、/h。17.d解析由題可知,第一次發(fā)出的超聲波經(jīng)過0.25 s與汽車相遇,第二次發(fā)出的超聲波經(jīng)過0.2 s與汽車相遇。所以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距離s1=vt1=340 m/s×0.25 s=85 m,故a錯誤。第二次發(fā)出的超聲波與汽車相遇時,汽車距測速儀距離s2=vt2=340 m/s×0.2 s=68 m,所以在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行駛的路程為s車=s1-s2=85 m-68 m=17 m,故b錯誤。測速儀每隔0.9 s發(fā)一次超聲波,第一次發(fā)出的超聲經(jīng)0.25 s與汽車相遇,說明汽車與第一次的超聲波相遇時,再過0.65 s,測速儀發(fā)出第二次超聲波。第二次超聲波發(fā)出后,經(jīng)0.2 s與汽車相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