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理專題一地圖一、 等高線的判讀等高線(英語:Contour line)指的是地形圖上高程相等的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在等高線上標注的數字為該等高線的海拔高度。等高線按其作用不同,可分為首曲線、計曲線、間曲線與助曲線四種。除地形圖之外,等高線也見于俯視圖、陰影圖等形式。用于海、湖泊的等高線,稱為等深線。等高線圖示指的是地形圖上高程相等的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在等高線上標注的數字為該等高線的海拔高度。等高線按其作用不同,可分為首曲線、計曲線、間曲線與助曲線四種。除地形圖之外,等高線也見于俯視圖、陰影圖等形式 。特征:(1)位于同一等高線上的地面點,海拔高度相同。(2)在同一幅圖內,除了懸崖以外,
2、不同高程的等高線不能相交。在圖廓內相鄰等高線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因此地面坡度與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成反比,相鄰等高線水平距離愈小,等高線排列越密,說明地面坡度越大;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愈大,等高線排列越稀,則說明地面坡度愈小。因此等高線能反映地表起伏的勢態(tài)和地表結構的特征。2 起源等高線狀態(tài)以等高線法顯示地貌,啟迪于等深線。1728年荷蘭工程師克魯基最先用等深線法來表示河流的深度和河床狀況,后來又把它應用到表示海洋的深度。1729年庫爾格斯首次制作等深線海圖,再后來才應用到陸地上表示地貌的高低起伏形態(tài)。1791年法國都朋特里爾繪制了第一張等高線地形圖,裘品-特里列姆用等高線表示了法蘭西領域
3、的地貌。18世紀末葉至19世紀初,等高線逐漸開始用于測繪地形圖中。19世紀后半葉,等高線法沖破不易識別的阻礙,取得公認。此后,等高線法才成為大比例尺地形測圖顯示地貌的基本方法。4 特性(1)同一等高線上任何一點高程都相等。(2)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差相等。等高線的水平間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緩或陡。(3)等高線都是連續(xù)、閉合的曲線。(4)等高線一般都不相交、不重疊(懸崖處除外)。(5)等高線在圖紙上不能直穿橫過河谷堤岸和道路等。( 6) 水流方向垂直于等高線。坡形判斷1 ) 同一條等高線上的點高程相等;2 ) 等高線為閉合曲線,不在圖內閉合就在圖外閉合,因此在圖內,除遇房屋、道路、河流等地物符號而
4、外,不能中斷;3 ) 除遇懸崖等特殊地貌,等高線不能相交;4 ) 等高距相同的情況下,等高線越密,即等高線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陡,反之,等高線越稀,即等高線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緩;5 ) 等高線遇山脊線或山谷線應垂直相交,并改變方向。5 相關例題讀下面的等高線示意圖,已知a > b,讀圖回答第1-3題:1、有關M、N兩處地形的正確敘述是( )M為山坡上的洼地 N為山坡上的洼地 M為山坡上的小丘 N為山坡上的小丘A、 B、 C、 D、2、若b海拔高度為200m,a海拔高度為300m,則M、N處的海拔高度為( )200<M<300 300<M<400 100<N
5、<200 200<N<300A、 B、 C、 D、3、若圖中閉合等高線的高度同為a或同為b,則M、N處的地形可能( )同為洼地 同為小丘 同為緩坡 一處為小丘,一處為洼地A、 B、 C、 D、【解題】由于a>b,故M處的閉合等值線為大,N處的閉合等值線為小,按照“大的更大,小的更小”的理解:1、M處中間高四周低,故為小丘,N處中間低,四周高,故為洼地。選C。2、同樣的理解得到300<M<400、100<N<200,故選C。3、如果兩閉合等值線同為a或同為b,意即同時符合“大的更大”或同時符合“小的更小”,故同為小丘或同為洼地。選A。6 線圖判讀1
6、、數值大?。浩皆汉0?00米以下,地面廣闊平坦,起伏很??;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小于100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較緩和;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200米,非常陡;高原: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2、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緩。3、形狀特征:山頂: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盆地或洼地: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如果沒有數值注記,可根據示坡線來判斷:(示坡線為垂直于等高線的短線)山脊: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低處。等高線從高往低突,就是山脊.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等高線從低往高突,就是
7、山谷.鞍部:正對的兩山脊或山谷等高線之間的空白部分。緩坡與陡坡及陡崖:等高線重合處為懸崖。等高線越密集處,地形越陡峭。反之,等高線越稀疏處,坡度越舒緩。 臺地是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于鄰近低地、頂面基本平坦似臺狀的地貌。由于構造的間歇性抬升,使其多分布于山地邊緣或山間。有人認為臺地是高原的一種。根據成因可分為構造臺地、剝蝕臺地、凍融臺地等。根據物質組成又可分為基巖臺地、黃土臺地、紅土臺地等。4、等高線與溫度:等高線每上升100米,溫度降低0.6。(即海拔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6,只作為參考,并無決定性)7 表示方法在表示小山頂、小洼地、小鞍部等地貌形態(tài)時,可縮短其實部和虛部的尺寸。在等高線比較
8、密的等傾斜地段,當兩計曲線間的空白小于2mm 時,首曲線可省略不表示。等高線遇到房屋、窯洞、公路、雙線表示的河渠、沖溝、陡崖、路堤、路塹等符號時,應表示至符號邊線。在等高線比較密的等傾斜地段,當兩計曲線間的空白小于2mm 時,首曲線可省略不表示。等高線遇到房屋、窯洞、公路、雙線表示的河渠、沖溝、陡崖、路堤、路塹等符號時,應表示至符號等潛水位線:類似于等高線,它是潛水位相等的點連成線,線數值反映地勢高低,潛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等高線地形圖中,等潛水位線密處流速快,反之則慢;等潛水位線與河流、湖泊相交時,其數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高度。1 基本內容1將潛水位線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成的線稱作等
9、潛水位線。隨地形起伏而起伏。1、判斷地勢的高低潛水位的高低起伏與地表地勢的高低起伏基本一致,但潛水位要平緩得多。等潛水位線2、判斷潛水的流向垂直等潛水位線,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3、判斷河流的流向潛水水位隨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關),可根據圖中等潛水位線的數據遞變(遞增或遞減)順序判斷出地勢高低,河流都是由高處向低處流,可知河流流向。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遞減方向一致。4、判斷潛水的流速等潛水位線越密集,潛水流速越快;等潛水位線越稀疏,潛水流速越慢。不同地圖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5、計算潛水的埋藏深度某地的潛水埋藏深度等于該地的等高線值(或范圍)減去等潛水位線值(或范圍)。6、判斷潛水與河水的補給關
10、系方法1:首先,作出河流兩岸的潛水流向;然后,依據潛水的流向進行判斷。若潛水的流向向河流匯合,則潛水補給河水若潛水的流向向河流分開,則河水補給潛水(河流補給潛水) (潛水補給河流)方法2:依據等潛水位線的凹凸關系判斷河流流經處,若等潛水位線是高處凸向低處,則河流補給潛水河流流經處,若等潛水位線是低處凸向高處,則潛水補給河流7、合理布置取水井和排水溝為了最大限度地使?jié)撍魅胨团潘疁袭數葷撍痪€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時,取水井(或排水溝)應布置在潛水匯流并且埋藏較淺處;當等潛水位線由密變疏時,取水井(或排水溝)應布置在由密變疏的交界處,并與等潛水位線平行(注意不是垂直)。8、閉合狀況,判斷人類對等
11、潛水位線的影響(1)中心潛水位低,地下水開采過多(2)中心潛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2 相關知識1潛水是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之上的水。2潛水的補給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對潛水補給最有利的自然條件是降雨歷時長,強度不大;地形平緩;地表植被良好。河、湖水補給:河、湖水位高于潛水面時,河、湖水補給兩岸潛水。反之,潛水補給河湖水。黃河下游為單向補給(因為是地上懸河,故河水補給地下水)。3潛水特點:有自由水面;在重力作用下潛水從地勢高處向低處滲流;埋藏較淺,水量不穩(wěn)定;水質易受污染。4潛水涉及的相關概念:水位指水體的自由水面在某地某時高出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潛水的自由表面稱潛水面;潛水面的絕對標高稱為潛水
12、位;潛水面距地面的距離稱為潛水埋藏深度。等潛水位線5等潛水位線:等潛水位線類似于等高線,它是潛水位相等的點連成線;等潛水位線數值反映地勢高低,潛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等高線地形圖中,河流形成于山谷處并由地勢高出流向地勢低處,潛水流向垂直于等潛水位線,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潛水位線密處流速快,反之則慢;等潛水位線與河流、湖泊相交時,其數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高度;一、潛水的埋藏深度潛水的埋藏深度是指地面到潛水面的垂直距離。因為等高線的數值代表該線上各點對應的地面海拔高度,等潛水位線的數值代表該線上各點對應的地下潛水面的海拔高度,因此,任一地點潛水的埋藏深度即是當地等高線數值和等潛水位線數值
13、的差值。二、潛水的流向潛水是一種重力水,它的流動性主要是因受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其在流動時總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且沿最大坡度方向流動。因此有:潛水的流向總是垂直于等潛水位線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三、潛水的流速因為潛水是一種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其自由水面稱潛水面,所以潛水的流速取決于潛水面坡度的陡緩。在同一幅等潛水位線圖中,等潛水位線越密集的地方,潛水面坡度越陡,潛水流速越快;等潛水位線越稀疏的地方,潛水面坡度越緩,潛水流速越慢。四、河流水與潛水的相互補給關系對于河流與等潛水位線的分布有如圖三種基本關系。根據河流與等潛水位線的分布特點可以判斷河水與潛水的補給關系。在A圖中河床兩側潛水位高于河流水位
14、,潛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兩側的潛水補給河水;在B圖中河床兩側潛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潛水,因此河水補給兩側的潛水;在C圖中,河流右岸潛水面高于河面,左岸潛水面低于河面,因此河流右岸潛水補給河水,左岸河水補給潛水。五、取水點(即水井)位置的選擇選擇水井位置時,要依據以下三條:水井位置應選在地下水埋藏較淺的地點。水井位置應選在潛水匯集區(qū)。水井位置應選在潛水匯水面積較大的地點。在解決此問題時,首先要判斷潛水的埋藏深度,其次標出潛水的流向,以確定潛水的匯集區(qū)和各地點匯水面積的大小,最終確定取水點(即水井)的最佳位置。六、人類活動對潛水的影響潛水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內即可恢復更新,屬于可再
15、生資源。人們只要合理開采就可保證永續(xù)利用。但如果人類不合理地開采,則會引發(fā)一些環(huán)境問題,如過度開采地下潛水、開采速度超過潛水的自然補給和恢復速度,就會引起潛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區(qū)。地下水漏斗區(qū)即是指地下水位明顯低于周圍地區(qū),潛水面呈現漏斗狀曲面的地區(qū),如圖。更為嚴重的是,超采地下水還會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傾斜或倒塌,如果在沿海地區(qū),還會引發(fā)海水倒灌、地下水變咸等。等溫線:(isotherm)圖上溫度值相同各點的連線稱為等溫線。17991804年,德國洪堡在廣泛考察南北美洲和亞洲內陸的基礎上,揭示了自然界各種現象之間的聯系,提出借助氣象要素平均值可闡明氣候規(guī)律性,創(chuàng)造了用等溫線表示平均氣溫的
16、制圖方法。1817年繪制了世界是第一幅等溫線圖。1 判讀方法等溫線的判讀有以下幾個方法:作圖法在等溫線分布圖上任意畫一條直線(代表一條緯線),與其中任何一條等溫線相交,滿足“在同一緯度上”這一條件。然后,在緯線上任取兩點,比較出這兩點的溫度高低,再結合題干條件,推出問題的結論。凸向法根據等溫線彎曲部位的凸向特點,總結出解答此類問題的“高低規(guī)律”。即所謂“高”,是指等溫線的彎曲部位向高值方向凸出,即每一條等溫線彎曲的凸出部分指向等溫線數值遞增的方向,這時彎曲所示部位為低值(相對)區(qū)域?!暗汀眲t與“高”相反,即等溫線彎曲部位向低值凸出,彎曲所示部位為高值(相對)區(qū)域。即“凸高為低,凹低為高”。直射
17、點法事實上,海陸間氣溫高低是隨季節(jié)變化的,與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相關。結合等溫線凸向特點,可以找出一個共同的規(guī)律:“點北陸凸北,點北海凸南;點南陸凸南,點南海凸北”?!包c”即太陽直射點,它是判別南、北半球的冬、夏半年的基本點。這個規(guī)律的意義是:當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時,為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大陸等溫線向北凸出,北半球海洋等溫線向南凸出,南半球與此相反;當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時,為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大陸等溫線向南凸出,北半球海洋等溫線向北凸出,南半球與此相反。2 分布(1)如果等溫線向低緯凸出,該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qū)低;若該地區(qū)在陸地上則是:冬季大陸,地勢較高;若該地區(qū)在海洋上則是:夏季海洋,寒
18、流經過。(2)如果等溫線向高緯凸出,該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qū)高;若該地區(qū)在陸地上則是:夏季陸地,地勢較低;若該地區(qū)在海洋上則是:冬季海洋,暖流經過。(3)如果等溫線平直,表明下墊面性質單一(如南半球400600的等溫線較平直,說明該地區(qū)海洋面積大,性質均一)。(4)等溫線呈閉合曲線的地區(qū),受地形影響,形成暖熱或寒冷中心。一般規(guī)律等溫線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氣溫相同各點的連結。任意一條等溫線上的各點溫度都相等。表示同一時間等溫線水平分布狀況的地圖,叫做等溫線圖。等溫線稀疏,則各地氣溫相差不大;等溫線密集,表示各地氣溫相差懸殊;等溫線平直,表示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較少;等溫線彎曲,表示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很多;
19、等溫線是東西走向,表示溫度因緯度而不同,以緯度因素為主;等溫線和海岸線平行,表示氣溫因距海遠近而不同,以距海遠近因素為主。在地圖上找出同一時間內氣溫相同的點,并連接成線,連接后的線就是等溫線。不同地域的等溫線彎曲程度也不同。等溫線密集,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氣溫差別小。等溫線向高緯突出,說明高溫地區(qū)廣;等溫線向低緯突出,說明低溫地區(qū)廣。等溫線與緯線平行,說明受緯度影響突出。等溫線與海岸平行,說明受海洋影響顯著。等溫線與山脈走向平行或高原邊緣平行,說明受地形影響明顯,或垂直變化大。等溫線呈封閉狀曲線,如線內氣溫高,可判斷為盆地;如線內氣溫低,可判斷為山地。疏密程度一般情況,等溫線密集,溫差較大
20、;等溫線稀疏,溫差較小。(1)冬季等溫線密集,夏季等溫線稀疏。因為冬季各地溫差比夏季大。(2)陸地等溫線密集,海洋等溫線稀疏。因為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及陸地表面形態(tài)復雜多樣,形成陸地溫差比海洋大。(3)溫帶地區(qū)等溫線密集,熱帶地區(qū)等溫線稀疏。這是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qū)的溫差比全年高溫的熱帶地區(qū)大造成的。(4)等高線密集的地方,氣溫溫差大。(5)等高線稀疏的地方,氣溫溫差小。特點等溫線平直表示影響氣溫的因素單一,如等溫線與緯線平行,說明影響氣溫的因素是太陽輻射。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由于氣溫影響因素的多樣性,除太陽輻射外,還有洋流、地面狀況、大氣環(huán)流等,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從而使等溫線發(fā)生彎曲變形。
21、一月份大陸上等溫線向南凸,海洋上等溫線向北凸。等溫線彎曲分布有“高高低低”規(guī)律,即氣溫高,等溫線向高緯凸出;氣溫低,等溫線向低緯凸出。反之等溫線向高緯凸出,氣溫偏高;等溫線向低緯凸出,氣溫偏低。中國1月份0等溫線東部大致與秦嶺-淮河一致,西部沿青藏高原東南部邊沿明顯地向低緯凸出,青藏高原氣溫比同緯度地區(qū)低;4等溫線在四川盆地向北彎曲,8等溫線在云貴高原向北彎曲,即向高緯彎曲,說明冬季氣溫較中國同緯度地區(qū)偏高。根據氣溫分布的特點來分析影響的因素。1)、判讀規(guī)律:等溫線數值:(氣溫無論一月,還是七月,都是由低緯向兩極遞減。數值自南向北遞減北半球;數值自北向南遞減南半球。等溫線疏密:等溫線密集氣溫差
22、異大;等溫線稀疏氣溫差異小。2)等溫線的彎曲分布規(guī)律:等溫線向高緯突出表明氣溫比同緯高等溫線向低緯突出表明氣溫比同緯低(“高高低低”規(guī)律)等溫線平直下墊面性質單一。(如南半球400-600處的等溫線較平直,說明海洋面積大,性質均一。如果是僅根據陸地上的等溫線,那么根據氣溫數值判斷;對于海陸等溫線,拿北半球來說,如果陸地等溫線向北凸,而海上等溫線向南凸,則為北半球的夏季,相反,則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如果陸地等溫線向北凸,而海上等溫線向南凸,則為南半球的冬季,相反,為夏季;(等溫線向高緯彎曲,則該地氣溫比同緯度的其他地方高,向低緯彎,則溫度低)一、緯度因素緯度位置決定了獲得太陽輻射的多少,同緯
23、地區(qū)獲得的太陽輻射相同,緯度越低獲得的太陽輻射越多。受此影響,在南北半球,無論7月或1月,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因此可根據等溫線圖中等溫線的南北遞變情況,可判定圖示區(qū)域所在的南北半球。等溫線數值由南向北遞減為北半球,反之為南半球。即“北增為南、南增為北”。歸結起來就是:緯度位置低、氣溫高:緯度位置高、氣溫低。既由太陽輻射決定,等溫線大致呈東西走向,與緯度大致平行。二、海陸因素陸地受熱快,散熱也快;海洋受熱慢,散熱也慢。受其影響,夏季,陸地氣溫高于同緯度海洋氣溫;冬季,陸地氣溫低于同緯海洋。因此,等溫線在海岸地帶發(fā)生著季節(jié)性的彎曲變化,變化情況如圖1、圖2所示(圖中虛線為等
24、溫線,T1、T2位于北半球,T1>T2;T3、T4位于南半球,T3>T4)。提示:7月,陽光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為夏季,同緯地區(qū)陸地氣溫高于海洋,陸地等溫線向北凸向高緯(低溫區(qū));此季節(jié)南半球為冬季,同緯度陸溫低于海溫,陸地等溫線向北凸向低緯(高溫區(qū))。由圖看出,7月份,無論南、北半球,陸地等溫線在海岸帶附近均向北凸出,可簡記為“點北陸北”(即陽光直射點在北半球時,全球陸地等溫線向北凸出)。1月,陽光直射點在南半球,北冬南夏,全球陸地等溫線則在海岸帶附近向南凸出(北半球凸向低緯高溫區(qū),南半球凸向高緯低溫區(qū)),可簡記為“點南陸南”。無論7月或1月,海洋等溫線彎曲方向與陸地相反。記住
25、了這八字口訣,就可快速解答關于由等溫線彎曲狀況判讀海陸分布或季節(jié)的問題。歸結起來就是:三、地形因素在陸地上,等溫線彎曲狀況深受地勢、地形的影響,具體表現為:1.地勢越高,氣溫越低。在非閉合等溫線圖上,地勢高處等溫線的度數要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qū)低,地勢低處等溫線的度數要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qū)高。2.地勢較陡地帶,氣溫垂直差異大,等溫線密集;平緩寬闊地帶,氣溫垂直差異小,等溫線稀疏。3.山丘或山峰區(qū)氣溫比周圍較低,等溫線表現為一組內小外大的閉合曲線,越向中心處,等溫線的數值越小。盆地或洼地氣溫比周圍較高,等溫線表現為一組內大外小的閉合曲線,越向中心處,等溫線的數值越大。山地的閉合等溫線疏,表示山坡緩;山
26、地的等溫線密,表示山坡陡。4.山脊地帶地勢相對兩側較高,氣溫較低,等溫線凸向高溫值方向(海拔較低處)。山谷或河流(谷)沿線地勢相對兩側較低,氣溫較高,等溫線凸向低溫值方向(海拔較高處)。5.綿延較長的山脈明顯影響著等溫線的伸展狀況。在山脈沿線兩側,等溫線表現為連續(xù)數條等溫線大體沿等高線平行延伸。在南北走向的山脈帶(如安第斯山脈)地區(qū),由于山地海拔高,氣溫低于同緯兩側較低地帶,故等溫線表現為連續(xù)數條等溫線凸向低緯高溫地帶,彎曲部分的連線為山脈走向。東西走向的山脈帶(如秦嶺),等溫線大體也呈東西延伸,海拔較高處等溫線呈扁平閉合曲線狀。歸結起來就是:地勢高、氣溫低,等溫線向高溫方向突出;地勢低,氣溫
27、高,等溫線向低溫方向突出等溫線大致與等高線平行四、洋流因素洋流對沿海氣候的影響比較明顯,暖流由低緯流向高緯,增溫增濕;寒流則由高緯流向低緯,降溫減濕。因此,暖流經過的海區(qū)等溫線向高緯(低值等溫線)凸出,寒流經過的海區(qū)等溫線向低緯(高值等溫線)凸出,并且寒、暖流的流向與等溫線的凸向大體一致。歸結起來就是:同緯度沿海地區(qū):受暖流影響氣溫高些;收寒流影響氣溫低些。等溫線彎曲的程度略有不同。五、氣流運動寒潮、干熱風等冷暖氣流對年均溫或月均溫等溫線的水平分布影響較小,但明顯影響著日均溫等溫線的空間分布狀況。在日均溫等溫線圖中,冷氣流流經區(qū),氣溫較低,等溫線凸向高值等溫線;熱氣流流經區(qū),氣溫較高,等溫線凸
28、向低值等溫線。氣流流向(風向)與等溫線凸向一致。在冷暖氣團相遇的鋒面地帶,氣溫變化大,等溫線密集;被冷氣團或暖氣團單一氣團控制的地區(qū),氣溫相對穩(wěn)定,等溫線相對稀疏。六、下墊面狀況土壤、植被、水面、地面硬化程度及質地影響氣溫的高低。七、人類活動人類活動也影響著局部氣溫的變化,進而影響著局部小區(qū)域等溫線的分布狀況。在這些局部地區(qū),等溫線大都呈閉合曲線,為局部較冷或較暖中心。比如,水庫區(qū)夏季氣溫比周圍偏低,冬季則偏高;大城市地區(qū)“熱島效應”明顯,氣溫比周圍郊區(qū)偏高等等。3 作用應用判斷南北半球利用等溫線數值變化判斷南北半球,即向北等溫線數值降低為北半球,向南等溫線數值降低為南半球。判斷季節(jié)和海陸分布
29、利用同緯度海陸間等溫線凸向規(guī)律來判斷季節(jié)或海陸分布。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陸上的等溫線向南(低緯)凸出,海洋上則向北(高緯)凸;7月份(夏季)大陸上的等溫線向北(高緯)凸出,海洋上則向南(低緯)凸。南半球正好相反。判斷洋流的性質及流向(1)等溫線向低值彎曲:洋流由水溫高處流向水溫較低處,即由低緯流向高緯為暖流。(2)等溫線向高值彎曲:洋流由水溫低處流向水溫較高處,即由高緯流向低緯為寒流。(3)等溫線彎曲的方向即為洋流的流向。分析等溫線的走向及影響因素(1)等溫線與緯線方向基本一致,呈東西延伸,說明影響該地氣溫的主要因素是太陽輻射。等溫線向低緯凸出,該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qū)低;等溫線向高緯凸出,該
30、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qū)高。(2)等溫線大體與海岸線平行,說明影響該地氣溫的主要因素是海陸分布。(3)等溫線與等高線平行或與山脈走向、高原邊緣平行,說明該地氣溫是受地形起伏的影響。5、根據等溫線的分布情況,計算某地海拔高度。在對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其變化系數為0.6oC/100米。6、判斷溫差的大?。阂话闱闆r下,不論時空,等溫線密集,溫差較大,反之,溫差較小。從世界和我國氣溫分布特征可知:冬季等溫線密,夏季等溫線稀。因為冬季各地溫差較夏季大。溫帶等溫線密,熱帶地區(qū)等溫線稀。因為溫帶地區(qū)的氣溫差異大于終年高溫的熱帶地區(qū)。陸地等溫線密,海洋等溫線稀。因為陸地表面形態(tài)復雜,海洋的熱容量大,所以陸地
31、的溫差大于海面等降水量:在地圖上,將同一時間里降水量相同的各點連接起來的線,就稱之為等降水量線。有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線在地圖上,將同一時間里降水量相同的各點連接起來的線,就稱之為等降水量線。1 定義一般是指在地圖上,將同一時間里降水量相同的各點連接起來的線,由等降水量線組成的地圖,就是等降水量線圖。它是研究一個地區(qū)同一時段不同地方的降水分布規(guī)律和特點的重要工具。等降水量線根據反應的時段不同,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分別反應微觀,中觀,宏觀的降水狀況。2 意義降水分布差異其意義是看,等降水量線密集處,說明降水的地區(qū)分布差別大。反之,等降水量線稀疏處,說明降水的地區(qū)分布差別小。海陸影響等降水量線大致與海岸線平行,且自沿海向內陸遞減,說明降水量受海陸因素影響明顯??膳袛嗟匦巫饔玫冉邓烤€大致與山脈走向平行,說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脈)影響大。山脈迎風坡,降水量大;山脈背風坡,降水量小??膳袛鄡汝懙匦蔚冉邓烤€呈封閉曲線,且降水少,再結合地理位置看,說明地形地勢起作用,或者深居內陸位置。可判斷洋流影響其依據是暖流流經的沿岸地區(qū),降水增多,寒流流經的沿岸地區(qū),降水減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服裝店裝修發(fā)包合同
- 2025年度養(yǎng)豬場生物安全防控體系建設合同
- 2025年度勞動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及離職員工離職證明及離職手續(xù)辦理指南
- 2025年度建筑勞務施工節(jié)能減排合作協議
- 2025年度分紅股收益分配與權益變更協議
- 2025年度數據保密審計與保密合同
- 2025年度公司免責的旅游服務合作協議
- 2025年度創(chuàng)業(yè)公司股權激勵及轉讓協議
- 2025年網絡游戲行業(yè)發(fā)展現狀分析:網絡游戲國內用戶規(guī)模不斷擴大
- 崗位晉升申請書
- 2024年成人高等教育學士學位英語水平考試大綱
- 職業(yè)技術學院《酒店財務管理》課程標準
- 【蘇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級下冊8.1《認識自主可控》教案
- MIL-STD-202-211-2020美國美軍標準
- 《假性動脈瘤》課件
- JBT 14682-2024 多關節(jié)機器人用伺服電動機技術規(guī)范(正式版)
- 診所校驗現場審核表
- DL-T 572-2021電力變壓器運行規(guī)程-PDF解密
- 教科版四下科學《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解讀(新教材解讀)
- 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02(全國卷新教材)(含答案與解析)
- JB-T 14509-2023 反滲透海水淡化設備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