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設計_第1頁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設計_第2頁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設計_第3頁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設計_第4頁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第十二冊第五單元第19課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設計同心縣第三小學 楊雪蓮一、教材分析千年夢圓在今朝這篇課文是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片略讀課文。這一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科學精神。本文敘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xiàn)飛離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夢想所進行的不斷的嘗試和追求,重點記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航天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在廣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軍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號”的發(fā)射成功,標志著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載人航天的千年夢想終于實現(xiàn)了。文章熱情贊揚了中國航天工作人員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了解中國航

2、天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和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經過,從中體會中國航天人所體現(xiàn)的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學習默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在事實的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作方法。二、學情分析這篇課文內容比較淺顯,六年級學生基本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能夠理清課文條理,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閱讀科技內容的作品時,要注意體會作品中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學習本課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以課程標準為指導,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確定如下教學目標。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

3、2、從具體事例中體會到現(xiàn)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3、學習作者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方法 四、教學重點: 1、培養(yǎng)學生默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 2、了解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 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經過。體會到現(xiàn)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五、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六、教學設計思想: 圍繞教學重點和難點,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是觀看錄像,激發(fā)學生情感。二是質疑課題,確定學習目標。此環(huán)節(jié)意在培養(yǎng)學

4、生就文章題目提問的本領,達到以學定教的目的。三合作交流,理清“夢圓”過程。四是品讀句段,感悟科學精神。這是本課的重點所在,采取學生自主學習,在探究交流的過程中注重方法的滲透,以達到自主操作閱讀過程的目的。為突破重難點,采用出示課件的形式,使學生在品讀語言文字的基礎上獲得感官上的滿足,以達到情感上的共鳴。五是配樂朗讀,拓展延伸主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繼承和發(fā)揚航天人的光榮傳統(tǒng)。七、媒體設計思路: 課前教師根據教學需要,精心制作了課件,首先播放神五飛天的實況錄像,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然后現(xiàn)場將質疑梳理后 展示給大家,以此引領學習過程。在交流感悟的過程中,適時出示文章重點

5、語段文稿,加深學生對航天工作者默默奉獻精神的感悟。在拓展主題環(huán)節(jié)適時播放炎黃飛天夢配樂演示文稿,以及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發(fā)射的相關圖片。再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八、課前準備:1、學生準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學習字詞。搜集中國以及世界載人航天飛行的有關資料2、教師準備:研讀教材,解讀文本,查閱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相關資料。根據需要制作多媒體課件,下載“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的實況錄像、配樂朗讀的輕音樂以及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發(fā)射的相關圖片。九、課時安排: 1課時十、教學過程: (一)、 觀看錄像,激發(fā)學生情感。1.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激情導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點,在我國九泉

6、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州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10月16日6時23分,飛船在環(huán)繞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大地。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 2現(xiàn)在請同學們觀看這壯觀的一幕,看后談談你的感受。3.看著這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4學生自由發(fā)言。5、教師小結:現(xiàn)在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一起去追尋數(shù)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板書課題)【設計意圖:觀看實況錄像,不僅讓學生感受飛船發(fā)射的壯觀場面,而且給學生傳達兩個信息,一是我國的航天技術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7、二是祖國未來的發(fā)展要靠年輕一代。激發(fā)學生情感,提高學習興趣?!浚ǘ①|疑課題,確定學習目標。1、 板書:千年夢圓在今朝,(帶著激動自豪的感情齊讀) 2、 質疑:看著課題,說說通過預習,你想提什么問題?3、梳理問題,確定目標。4、課件出示:(數(shù)千年來的中華飛天夢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xiàn)的?作者要告訴我們什么?)【設計意圖:從課題中捕捉信息,培養(yǎng)學生提問題的能力,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三)、合作交流,明確“夢圓”過程。1、 默讀課文,思考這兩個問題,同時老師建議大家邊讀邊勾畫,覺得自己力量單薄,可以互相合作。2、 交流匯報(1)學生匯報交流問題,師板書:古代產生夢想、明代萬戶飛行、1970年人造衛(wèi)

8、星上天、2003年神州飛船飛天,(2)歷時數(shù)千年,中華民族的載人航天夢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實現(xiàn)的,真可謂( 課件出示:千年夢圓在今朝呀!) 齊讀3、瀏覽板書,總結寫法時間順序【設計意圖:默讀課文,與文本對話,自主感悟,合作交流,明確“夢圓”過程。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感悟科學精神做好鋪墊?!浚ㄋ模?、品讀句子,感受科學精神1.中華名族飛天夢的實現(xiàn)是一帆風順的嗎?你從哪里看出的?(1)指名讀句子。(2)課件出示:盡管遭受了無數(shù)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堅定而執(zhí)著的炎黃子孫卻始終沒有放棄飛離地球的努力。 (3)分析如何讀好這個句子,然后指名讀、齊讀。(4)分析句子的作用:承接上文,用萬戶的火箭飛行失敗說明中華民族在追求

9、遨游太空的夢想并非一帆風順的,遭遇了很多失敗和挫折;啟示下文,說明中華民族并沒有因為失敗而放棄飛天的夢想,而始終堅定執(zhí)著,不斷努力。 (5)總結。這就是: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課件出示)2、過渡:在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中華民族孕育了千年的飛天夢實現(xiàn)了,此時,全世界都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他返回大地時說了三句話,概括了他21小時的太空之旅。(1)課件出示 “飛船飛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驕傲?!保?)假如你是楊利偉,請你以他的語氣來說。(3) 楊利偉簡單的三句話表達了什么意思? (4)課件出示:簡單的三句話,對無數(shù)參與航天工程建設的人們作出了崇

10、高的評價沒有他們的辛勤努力,就不會有這飛行正常、使人感覺良好的飛船,就不會有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3、是的,神州五號的成功發(fā)射楊利偉功不可沒,哪些默默奉獻的幕后工作者更是令人敬佩,你從那寫句子感受到。(1)學生在文中找句子。(2)指名讀。(3)課件出示: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程,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fā)射任務,而參與這項工程的協(xié)作單位,則多達三千多個。實驗的精細與艱難,要求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夜以繼日地苦戰(zhàn)攻關。(4)分析:一千一百多個、三千多個、夜以繼日(5)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板書)4、為了神舟五號的成功發(fā)射,有多少人忘我工作,默默奉獻。他們付出的是時間,是智慧,甚至是

11、生命。請大家有感情的朗讀文中的這段話。(1)課件出示: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工廠車間;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住進醫(yī)院;有的年輕人雖然風華正茂卻華發(fā)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與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 (2)自由朗讀。(3)指名讀。(4)師生合作讀(5)感受到什么精神默默奉獻(板書)5、同學們一個英雄的背后往往還站著無數(shù)的英雄,你知道嗎課件出示 為了保證“神舟五號”的成功發(fā)射,科學家們共設計了20種救生方案保證航天員安全,針對飛船系統(tǒng)的故障對策有139個,8位科學家未見飛天身先死,這些科學家有的倒在出差的火車上,有的犧牲在實驗室,他們努力了數(shù)十年卻沒能看到飛天成

12、功的壯麗場景。讓我們再次深情地朗讀這段話。6、課件出示 引讀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幾代人的執(zhí)著追求,以及數(shù)十年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終于在今天變成了美好的現(xiàn)實。讓我們高聲的向全世界宣告: 千年夢,今朝圓了!【設計意圖:高年級語文教學要避免面面俱到的瑣碎分析,要抓住重點,針對教材特點,針對教材所承擔的語文教育任務,圍繞中心問題展開討論。此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語言文字的工具性出發(fā),在理解詞句段的基礎上導引學生領悟語言文字背后的情感內涵、思想內涵,實現(xiàn)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浚ㄎ澹?、配樂朗讀,拓展延伸主題。1、 解放軍作家蔡桂林在飛天夢圓后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寫下了炎黃飛天夢一詩,齊讀、配樂 2、 時至今日,富有激情與魄力的炎黃子孫面對成功并沒有止步,而是有更高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