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官學中國古代官學教育是指中央朝廷直接舉辦和管轄的、旨在培養(yǎng)各種統(tǒng)治人才的學校系統(tǒng)。中央官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是同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jīng)濟相適應、并為之服務的。一、中央官學教育:(一)中央官學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衰落: 是同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的發(fā)展變化相適應并為其服務的。雖有西周“學在官府”之說,但由朝廷設立中央官學正式創(chuàng)始于漢朝。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紛亂,官學時興時廢。及至唐朝,中央官學繁盛制度完備,發(fā)展到頂峰。南宋以后官學逐漸走下坡路。封建社會后期,中央官學逐漸衰敗,實際上成了科舉制度的附庸,名存實亡。清末,中國古代官學完全被西方的學堂和學校教育所取代。(二)中央官
2、學教育可分為下列幾種類型:1、最高學府太學和國子監(jiān):漢代特別重視發(fā)展官學,重點是太學。自漢武帝元朔五年(公無前124)創(chuàng)太學設置博士弟子50 名,至成帝時增至3000 人,最多時增至3 萬余人。漢代太學規(guī)模之宏大,世界罕見。隋文帝設國子寺,煬帝時改名國子監(jiān),是中國設立專門教育管理機構之始,一直延續(xù)到清代。太學和國子監(jiān)是封建王朝培養(yǎng)人才的主要場所,在辦學育人、繁榮學術、發(fā)展科舉取士等方面,都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在中國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茖W校 :東漢末年創(chuàng)立的鴻都門學,南朝的史學、儒學、玄學,唐宋明三代分別創(chuàng)辦的書學、算學、律學、醫(yī)學、畫學、武學等,都屬于培養(yǎng)某種專門人才而設立
3、的專門學校。此外,還有研究科學、玄學,如唐朝咒禁學(注:屬醫(yī)學,學習道教、佛教、的治病方法,達到“以咒禁祓除邪魅”的醫(yī)療效果,以巫術為醫(yī)術也是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崇玄學(唐統(tǒng)治者尊崇道教,從中央到地方均設立崇玄學,習道德經(jīng)、莊子、列子等道家經(jīng)典著作),都屬于特殊的專門學校。3、貴族學校: 東漢的四姓小候學,唐朝的弘文館,宋代的宗學、諸王官學及內(nèi)小學,明代的宗學,清代的旗學、宗學等等,都屬于以貴族子弟為教育對象的貴族學校。 4、短期學校: 在封建社會中央官學系統(tǒng)中,有少數(shù)學校,既不是高等學府,又不屬于專科學校,更不是貴族學校,而是君王或執(zhí)政大臣暫時開設時間短促無制度系統(tǒng)的學校,故稱為短期學校。如宋
4、代的外學(又名辟雍)、廣文館、四門學等都屬這類短期學校。另外宋朝中央政府在京都設立的普通國立小學,也屬于中央官學的范圍之內(nèi)。二、地方官學:中國古代的地方官學自西漢景帝時文翁(約前180-120 )在蜀郡設學官開始。漢武帝對文翁設學官甚為贊許,并詔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至漢平帝時地方官學體制開始確立。按制度規(guī)定,郡曰學,縣道邑侯國曰校,鄉(xiāng)曰庠,聚曰序。學校名稱由此而來。東漢出現(xiàn)了“學校如林,庠序盈門”(班固兩都賦)的局面。魏晉南北朝地方官學衰廢,“空有建學之名,而無弘道之實”。唐代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盛世”,其前期教育事業(yè)空前發(fā)展,地方官學繁盛。自天寶安史之亂后,即告衰廢。宋遼金時期,除遼金亦設有
5、地方學校之外,宋代地方官學在學校經(jīng)管方面設置主管地方教育的行政官員,各路置提學事司,掌管州縣學政,是我國正式建立地方教育行政機構之始。元代地方官學制度比較完備,在各路府州縣內(nèi),均有相應學校,但是事實上有名無實,并未普遍設立。明代早在明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初,即全國諸府州縣設立府州縣學,村設立社學(設在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地區(qū),以明間子弟兒童為教育對象的一種地方官學),最盛時期,全國共計有學校1700 余所。清代基本上沿習明代學校的規(guī)模。第二節(jié)中國古代私學在古代中國社會中,私學是與官學相對而存在的,并在中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謂私學 ,是指不由政府主持、不納入國家學校教育制度之內(nèi),由個人或社會集團主持、
6、經(jīng)營、管理的教育活動。它既包括沒有固定場所的游動四方的私人講學,也包括以一位學術大師為核心的私學集團,當然還包括有著固定場所的正式的私學類型。一、中國私學的產(chǎn)生: 中國古代私學教育產(chǎn)生于春秋時期,其中以孔丘的私學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深遠。春秋戰(zhàn)國是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歷史轉變時期,教育也隨著經(jīng)濟政治的變更而發(fā)生了劇烈的變化,即由“學在官府”變?yōu)椤皩W在四夷”,私學就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應運而生的。由于士這一階層中的人為誰服務就代表那個階級的利益,且他們的學說會傳承體系也各不相同,所以產(chǎn)生了各種學派林立與諸子爭鳴的局面。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四大學派。在學術上各家互有長短,相反相成。其中
7、創(chuàng)立儒家學派的孔丘雖在政治上持守舊態(tài)度,但在整理文化遺產(chǎn)和創(chuàng)辦私學方面卻是功垂千秋的??浊鹗侵袊糯慕逃遥瑩碛腥У茏?、七十二賢人門生,培養(yǎng)了大批掌握文化知識的人才??浊馂榇淼娜寮抑匾暯逃粤?jīng)為教科書;詩文學課,書政治課,易數(shù)學課,精選文庫禮道德倫理課,樂音樂藝術美學課,春秋歷史課。 孔子不愿講怪力神亂很少談宗教內(nèi)容。以孔丘為首的儒家私家學不重視生產(chǎn)知識和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傳授,實為儒家教育不足之處,對中國古代文化產(chǎn)生了長期的消極影響。孔丘教學態(tài)度認真,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卷”,并創(chuàng)造了一套以培養(yǎng)自覺性為中心的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如注意個性差異,善于啟發(fā)誘導,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
8、習與行動相結合等等。所以,從辦私學教育時間之長久,從事私學活動精力之集中、私學教育經(jīng)驗之豐富、對后世影響之深遠來說,是其他任何學派的私學所不及的。與他同時還有墨家,代表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者的利益,注重科學技術教育。墨儒并稱,成為春秋時代的顯學。二、中國私學的發(fā)展: 秦代采納丞相李斯的建議頒“禁私學令”,否定教育的作用,違背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實為秦二世而速亡的原因之一。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今文經(jīng)學為官學,但是并不禁止私學。于是古文經(jīng)學面為由私人傳授的私學,到東漢末年已取得了壓倒官學的地位,如馬融、鄭玄等古文經(jīng)學大師的私學學生多達千人以上。漢代尤其重視師傳家法,皆由孔丘以來的私學培養(yǎng)而成。古文經(jīng)學講究
9、名物訓詁,注重考證,后世名之為“漢學”。漢代私學在組織形式上可分為“蒙學和精舍”(精廬)兩種。前者是小學程度的書館、學館,屬啟蒙教育;后者為專攻經(jīng)學的經(jīng)館精舍、精廬等,屬提高教育。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學衰頹,私學卻呈現(xiàn)繁榮局面,名儒聚徒講學仍占重要地位,學生人數(shù)上百人或計千人屢見不鮮。這個時期的私學教學內(nèi)容突破了傳統(tǒng)的儒學,還包括玄學、佛學,道教、以及科學技術等。梁代周興嗣編輯了影響深遠的蒙學讀物千字文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成為家庭教育的代表作。五經(jīng)、論語、千字文等教材還傳入日本。唐代私學遍布城鄉(xiāng),制度不一,程度懸殊,既有名士大儒,如顏師古、孔穎達在任官之前,均是私學教師,“以教授為業(yè)”、“以教授為務
10、”,一代名儒劉焯、國子學博士尹知章,不仕尹知章,不仕歸田后均在家鄉(xiāng)教授生徒;另一方面也有村野啟蒙識字的私立小學。三、中國私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唐代以后,宋元明清私學教育,一方面是書院制度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形成私學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蒙學教育主要是私人設立的學塾、村學和蒙學,啟蒙教材宋代有百家姓、三字經(jīng),以及以后編的千家詩、雜字。等到明清朝代,學塾有坐館或教館(即有錢人聘請教師在家教授子弟的蒙學)、家塾或私塾(即教師私人以教書為業(yè),在家收徒教授的蒙學)、村塾或村學(即一般工商業(yè)者或農(nóng)民集資興建的蒙學)、義學或義塾(即由地方宗族設立或熱心教育的知名人士捐資設立的蒙學)等四種形式。盧梭的教育思想: 法國教
11、育家盧梭(1712-1778) 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1755) 、社會契約論(1762)、愛彌兒 (1762) 等。一、教育要順應自然盧梭認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須遵循自然,順應人的自然本性。他在愛彌兒開卷即寫道," 出自造物主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變壞了。"" 如果你想永遠按照正確的方向前進,你就要始終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 因此,盧梭反對那種不顧兒童的特點,干涉并限制兒童自由發(fā)展,違背兒童天性的傳統(tǒng)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順應自然的思想。在盧梭看來,人所受的教育,來源不外3 種,或 &
12、quot;受之于自然 " ,或 "受之于人 " ,或 " 受之于事物 " 。他說,"我們的才能和器官的內(nèi)在發(fā)展,是自然的教育;別人教我們?nèi)绾卫眠@種發(fā)展,是人的教育 ;我們對影響我們的事物獲得良好的經(jīng)驗,是事物的教育。"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聯(lián)系的。如果在一個人身上這3 種不同的教育互相沖突的話,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 ;如果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趨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達到他自己的目標,而且生活得很有意義。盧梭還進一步分析:"在這3 種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決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
13、面能夠由我們決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們能夠真正地加以控制的。" 因此,應該以自然的教育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從于自然的教育,使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趨于自然的目標,才能便兒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盧梭所說的 "自然 " 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因此,"自然教育 " 就是服從自然的法則,順應兒童天性發(fā)展進程,促進兒童身心自然發(fā)展的教育。盧梭強調(diào)說:"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在他看來,如果以成人的偏見加以干涉,剝奪兒童應有的權利,結果只會打亂自然的次序,破壞自然的法則,從根本上毀壞兒童。盧梭
14、認為順應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為人最重要的自然權利就是自由。盧梭聲稱 :"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夠得到的東西,只做他喜歡做的事情,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這個原理應用于兒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種教育原理。 " 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兒童的自由,讓兒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動的可能和條件,并在教學過程中采取自然的、-2精選文庫自由的教學方法以適應兒童的身心發(fā)育水平和個別差異。二、教育要培養(yǎng)"自然人 "盧梭認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自然人 " ,即完全自由成長、身心調(diào)和發(fā)達、能自食其力、"不受傳統(tǒng)束縛、能夠適應社會生活的一代新人
15、。這種"自然人 " ,從小就被訓練盡可能地自食其力,既沒有永遠求助于人的習慣,也沒有向人夸耀的習慣;能夠對事物進行觀察、判斷、獨立的思考和分析;從小就以自然為師獲得許多經(jīng)驗,而不以人為師;身體和頭腦同時都得到鍛煉,不僅身體健壯,而且頭腦聰明,富有見識。這種"自然人 " ,是生活在社會中的自然人,是能夠盡到社會職責的社會成員,而不是回到原始社會的沒有文化的人,也不是脫離現(xiàn)實的野蠻人。應該看到,盧梭所憧憬的“自然人 " 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傳統(tǒng)(等級、階段、職業(yè))的束縛,按本性發(fā)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夠自食其力,具有獨立性;第三,具有社會適
16、應性,能夠承當社會責任;第四,體腦發(fā)達,身心健康,具有獨立思考能力。三、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齡特性從教育要 " 順應自然 " 的原則和教育要培養(yǎng)" 自然人 " 的目的出發(fā),盧梭強調(diào)指出,教育應該要注意兒童的年齡特性。根據(jù)年齡階段的分期,盧梭提出,在不同時期所進行的教育是不同的。1、在嬰兒期,主要是進行體育。這一時期,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兒童身體的健康發(fā)育。因為健康的體魄是智慧的基礎,是兒童接受自然的教育的條件。盧梭主張應該讓嬰兒在鄉(xiāng)村環(huán)境下自然地生長,注意嬰兒對于食物的自然選擇能力。他反對用襁褓去束縛嬰兒,更反對對嬰兒嬌生慣養(yǎng),指出要" 鍛煉他們的
17、體格,便他們能夠忍受酷烈的季節(jié)、氣候和風雨,能夠忍受饑渴和疲勞"。2、在兒童期,主要是進行感覺教育。這一時期兒童的身體活動能力和語言能力都發(fā)展了,他們的感覺能力也發(fā)展了,但還不適宜進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識方面的教育。應該指導兒童鍛煉及發(fā)展各種感覺器官,積累豐富的感覺經(jīng)驗,為下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在感覺教育上,盧梭指出首先是發(fā)展觸覺,其次是發(fā)展視覺,最后是發(fā)展聽覺。盧梭提出了感覺的具體方法,并把游戲、繪畫、唱歌等活動看作是感覺教育的最好途徑;此外,還提出應加強兒童的體育鍛煉,以促進感覺能力的發(fā)展。由于兒童的理智還處于睡眠狀態(tài),因此,不要強迫兒童去讀書。盧梭認為,在兒童根本不喜歡讀書的時
18、候,讀書對他們是無用的。寧愿讓兒童一個字也不識,也不便他們?yōu)榱藢W到一些學問而把其他有用的東西都犧牲了。在紀律教育方面,盧梭反對體罰,也不贊成口頭說教。他提出,當兒童犯了錯誤和過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或處罰他們,而讓兒童在同自然的接觸中,體會到自己所犯的錯誤和過失帶來的自然后果。這就是教育史上著名的人自然后果法 "。3、在少年期,主要是進行智育和勞動教育。由于兒童已經(jīng)受到良好的體育和感覺教育,因而己經(jīng)具備了進行智育和勞動教育的條件。盧梭認為, 智育的任務不在于傳授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而在于發(fā)展兒童獲得知識的能力,激發(fā)他們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兒童不能學習一切東西,只需要學習應該學習的東西。
19、他說: " 真正有益于我們幸福的知識,為數(shù)是很少的,但是只有這樣的知識才值得一個聰明的人去尋求,從而也才值得一個孩子去尋求,因為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培養(yǎng)成那樣的聰明人??傊?,問題不在于他學到的是什么樣的知識,而在于他所學的知識要有用處。"在智育的方法上,盧梭主張讓兒童通過實地觀察,在大自然中獲得知識;強烈反對讓兒童靠死記硬背去掌握書本知識,甚至提出 " 以世界為惟一的書本,以事實為惟一的教材 " 。他還指出,成人對兒童的指導要少,不要教給兒童正確的答案,而應該讓兒童自己去獲得,引導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盧梭對勞動和勞動教育也非常重視。他指出,勞動是每個自由人
20、的社會義務,只有靠勞動而生活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 ; 勞動教育的任務是使兒童通過勞動學會適應各種工具以及相關技術,鍛煉身體,發(fā)展人的心靈。盧梭最推崇手工勞動,認為它最自由,最近于自然狀態(tài),最獨立,不受他人束縛??傊?,盧梭希望兒童能夠" 像農(nóng)民那樣勞動,像哲學家那樣思想"4、在青年期,主要是進行道德教育。由于青年人處于激動和熱情的階段,需要用道德準繩的力量加以調(diào)節(jié),指導他們處理好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道德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是培養(yǎng)善良的情感、正確的判斷和堅強的意志。盧梭指出,應該通過各種善行練習,即通過道德的實踐來培養(yǎng)兒童堅定的意志。同時,他指出,應把道德教育放在城市中進行
21、。-3精選文庫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 (1891-1946 年 )是中國現(xiàn)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時又是堅定的民主戰(zhàn)士和大眾詩人。他畢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業(yè)和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活動,不僅在當時國統(tǒng)區(qū)、老解放區(qū)有很大影響,而且也影響到國外。毛澤東贊揚他是 "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 。周恩來評價他是 " 一個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 " 。宋慶齡也贊頌他是 "萬世師表 "。一、關于" 生活教育 " 的思想" 生活教育 " 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
22、的理論體系,最初是以鄉(xiāng)村教育的形式出現(xiàn)的,后來陶行知將其作為一種與傳統(tǒng)教育、舊教育、富人教育相對立的新教育和窮人的教育。1、 "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 " 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 "?陶行知指出 :"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
23、。他還指出," 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yè)"可見, "生活即教育 "的基本含義 :第一, "生活即教育 "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chǎn)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第二," 生活即教育 " 與人類社會現(xiàn)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 " 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2、 " 社會即學校 ""社會即學校 " 是陶行知 "
24、生活教育 " 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命題。陶行知認為自有人類以來,社會就是學校,如果從大眾的立場上看社會是大眾唯一的學校,生活是大眾唯一的教育。統(tǒng)治階級、士大夫為何不承認此,是因為他們有特殊的學校給他們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對這種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 "社會即學校 " ,以此來推動大眾的普及教育 。陶行知提出 "社會即學校 ",在于要求擴大教育的對象、學習的內(nèi)容,讓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 我們主張'社會即學校 ',是因為在'學校即社會 '的主張下,學校里的東西太少,不如反過來主張'社會即
25、學校 ',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學生、先生可以多起來。" 陶行知提出 " 社會即學校 " 的主張和 "生活即教育 " 一樣,也在于反對傳統(tǒng)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相脫節(jié)、相隔離。他認為" 學校即社會,就好象把一只活潑的小鳥從天空里捉來關在籠里一樣。它要以一個小的學校去把社會所有的一切東西都吸收進來,所以容易弄假"。而且這種教育在 " 學校與社會中間造成了一道高墻" ,把學校與社會生活隔開了。陶行知提出" 社會即學校 " 是"
26、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 ,是要拆除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高墻," 把學校里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里去"。3、 " 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 " ,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 教學做合一 " 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xiàn)象之說明,即教育現(xiàn)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 " 教學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 。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須在田里學,在田里
27、教。在陶行知看來, "教學做合一 " 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jù)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jù)做方法," 事怎樣做便傅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diào)要親自在 " 做 " 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值得指出的是:"教學做合一 " 的 "做 " 與杜威 " 從做中學 " 的 " 做" 是有區(qū)別的。首先,陶行知所說的 " 做 " 是指 " 勞力上勞心 " ,反對勞力與勞心脫節(jié)。其次這個 " 做" 亦是 " 行是知之始 "的 " 行 "。陶行知指出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445-2025電子商務平臺適老化通用要求
- GB/T 45444-2025社區(qū)電商平臺提貨點管理指南
- 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文獻檢索與學術前沿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東華理工大學《偉大的紅樓夢》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幼兒安全教育:煙花炮竹
- 一杯水壓力管理
- 小學一年級安全知識
- 手動叉車安全操作規(guī)程
- 抗生素分級管理使用
- 護理專業(yè)知識小講堂
- 馬凡氏綜合征與妊娠
- 導游資格-政策與法律法規(guī)考點知識點總結歸納3-第一篇-第二章-憲法基本知識(一)
- 專題34 送東陽馬生序(含答案與解析)-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之文言文對比閱讀(全國版)
- 中職教育二年級上學期《現(xiàn)代物流綜合作業(yè)-22配送車輛及路線選擇》教學課件
- 支持企業(yè)建設中試平臺實施方案
- 《永遠永遠愛你》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歷史試卷真題(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 DLT 572-2021 電力變壓器運行規(guī)程
- 醫(yī)院進修申請表
- 紙品代理經(jīng)銷協(xié)議
- 營養(yǎng)風險篩查與評估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