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學專業(yè)課程《心理學》綜合練習試題A卷附解析_第1頁
2022年大學專業(yè)課程《心理學》綜合練習試題A卷附解析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頁共 10 頁2022 年大學專業(yè)課程心理學綜合練習試題A 卷附解析考試須知:1 考試時間:150 分鐘,本卷滿分為 100 分。2、請首先按要求在試卷的指定位置填寫您的姓名、準考證號等信息。3、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線內(nèi)答題,否則不予評分。姓名:_W 口考號: _W評卷人一、填空題(共 1010 小題,每題 2 2 分,共 2020 分)1、 認知心理學認為,問題解決是一系列有 _指向性的_ 操作過程。2、 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jīng)驗的 _ 和_ 。3、 情緒和情感作為人反映客觀世界的一種形式,具有、_和_功能。4、 氣質是個體心理活動的 _的_特征。5、 有意后注意是在 _ 基

2、礎上產(chǎn)生并與目的任務相聯(lián)系,但又不需要 _的注意。6、人的能力形成和發(fā)展,主要是因素和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7、凱爾曼認為,態(tài)度形成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認同和。8、個性是指一個人的整個心理面貌,它是 _和_的總合。9、 性格的情緒特征主要有:情緒強度特征、 _ 、_ 特征和主導心境特征。10、 表象具有 _和_特點,它是介于感知和思維的中間環(huán)節(jié)過度階段。得分評卷人二、選擇題(共 2020 小題,每題 1 1 分,共 2020 分)1、根據(jù)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jīng)活動類型學說,強、平衡、不靈活的類型是()A. 不可遏制型B. 活潑型C. 安靜型D. 抑郁型2、 由認知、情感、意向三個因素構成的、比較持久

3、的個人的內(nèi)在心理傾向是。()A. 從眾A.氣質第 2 頁共 10 頁B. 服從C.定勢D.態(tài)度3、人類主要的社會性動機是()A. 饑餓動機和干渴動機B. 成就動機和交往動機C. 好奇動機和探索動機D. 探索動機和操弄動機4、不愛與人交往、有孤獨感,動作顯得緩慢、單調、深沉的特征屬于()A. 膽汁質B. 多血質C. 黏液質D. 抑郁質5、生活中所謂的“愛屋及烏”、“厭惡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種知覺印象的效應?( )A. 首因效應B. 暈輪效應C. 近因效應D. 刻板效應6、 短時記憶的信息容量為()組塊A. 92B. 72C. 52D. 637、屬于人的心理發(fā)展特點的是( )A.集中性與分散

4、性B連續(xù)性與階段性C. 平衡性與差異性D. 方向性與可逆性第3頁共 10 頁8、表現(xiàn)在人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的比較穩(wěn)定的獨特的心理特征的總和是()B. 性格C. 興趣D. 能力9、 ()在深度上對學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細致研究。A. 普通心理學B. 心理、發(fā)展心理學C. 理論心理學D. 生理心理學10、當人們在交談中提到“黃山”時,頭腦中出現(xiàn)迎客松的形象,這是()A. 知覺B. 重現(xiàn)C. 表象D. 想象11、 心理健康教育的靈魂和根基是()A. 全體性B. 科學性C. 主體性D. 發(fā)展性12、 在非對抗性態(tài)度的條件下, 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他人的心理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使之產(chǎn)生一致性,稱為()A.

5、從眾B順從C. 暗示D. 模仿13、個性心理特征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A. 認知過程B. 情感過程A.氣質第 2 頁共 10 頁C. 意志過程D. 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14、智力分布呈常態(tài)分布就是指()A.人與人之間在能力上沒有明顯的個別差異B. 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數(shù)C. 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數(shù)D. 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數(shù)15、不少大學生戀愛態(tài)度呈現(xiàn)輕率化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A. “不求天長地久,但求曾經(jīng)擁有”B“愛人只有一個,情人可以多個”C.主觀學業(yè)第一,客觀愛情至上D“兒女情長,英雄氣短”16、 屬于大學教師的教育能力的是()A. 班級管理能力B. 心理輔導能力C. 敏銳的思維

6、能力D. 教學的能力17、 根據(jù)言語描述或圖形示意,在人腦中形成相應新形象的過程是()A. 有意想象B. 隨意想象C. 創(chuàng)造想象D. 再造想象18、 學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體現(xiàn)了外部動機的理論。A. 正強化B. 負強化C. 獎懲D間接強化19、 社會刺激和個體社會行為之間的中介過程是()A. 社會心理第5頁共 10 頁B. 社會知覺C. 社會態(tài)度D. 社會歸因20、 心理輔導教師對來訪者模棱兩可或意義隱藏的語句給予進一步詳細敘述的技術屬于第6頁共 10 頁A.澄清技術B.具體化技術C.提問技術D.面質技術得分評卷人三、名詞解釋(共 8 8 小題,每題 2 2 分,共 1616 分)1 性

7、格:2、知覺:3、情景記憶:4、人格:5、意識:6、情緒情感:7、問題解決:3、注意:得分評卷人四、判斷題(共 1010 小題,每題 1 1 分,共 1010 分)1()動機越強,則學習效率越高。2、()差別感覺閾限越大,則差別感受性越強。3、()相比較而言,多血質的人比抑郁質的人要聰明。4、 ()虛幻的想象是不受客觀現(xiàn)實制約的。5、 ()“印度狼孩”卡瑪拉的故事說明了社會生活實踐在人心理產(chǎn)生中的制約作用。6、()人的特殊能力發(fā)展水平的高低取決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7、()不管想象的內(nèi)容如何荒誕,但它們的組成部分還是取材于客觀現(xiàn)實,因此想象是我們知覺的翻版或重復。8、()印度狼孩“卡瑪拉”事件

8、說明了社會現(xiàn)實與生活實踐在人心理發(fā)展中的重要性。9、()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明的是氣質的穩(wěn)定性特征。10、 ()復述是短時記憶保持的重要機制。第7頁共 10 頁得分評卷人五、簡答題(共 6 6 小題,每題 4 4 分,共 2424 分)第8頁共 10 頁1 為什么說人的心理的實質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的主觀映象?2、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3、什么是印象形成中的認知偏差?什么是歸因過程中的歸因偏差?4、有哪些動機理論?請分別敘述之。5、簡述創(chuàng)造性思維及其特征。6、教師的情緒與情感的及其作用。得分評卷人六、論述題(共 1 1 小題,每題 1010 分,共 1010 分)1 什么是問題解決,舉例分析影

9、響問題解決的因素?第 7 頁 共 10 頁第10頁共 10 頁參考答案一、填空題(共 1010 小題,每題 2 2 分,共 2020 分)1、目的認知2、保持 再現(xiàn)(或回憶和再認)3、 適應環(huán)境影響和調節(jié)認知活動信息傳遞的功能4、穩(wěn)定動力5、 有意注意意志努力6、遺傳環(huán)境7、服從內(nèi)化& 個性心理傾向性個性心理特征9、情緒穩(wěn)定性特征情緒持久性10、直觀形象性概括性二二、選擇題(共2020 小題,每題 1 1 分,共 2020 分)1、C2、D3、B4、D5、B6、B7、B& B9、C10、C11、B12、C13、D14、B15、A16、D17、D18 C19、 A20、 A三、名

10、詞解釋(共 8 8 小題,每題 2 2 分,共 1616 分)1、性格:是指個體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態(tài)度和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的個性心理特征。2、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映。3、情景記憶:是指個人以親身經(jīng)歷的、 發(fā)生在一定時間和地點的事件或情景為內(nèi)容的記憶。4、人格:人格是構成一個人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了一個區(qū)別 于他人的穩(wěn)定而統(tǒng)一的心理品質。5、 意識:心理反應具有不同的形式, 意識是心理反應的最高形式,是人類特有的心理現(xiàn)象。廣義的意識是作為直接經(jīng)驗的個人的主觀印象,表現(xiàn)為知、情、意的統(tǒng)一。6、情緒情感:是指人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體驗及相

11、應的行為反應。7、問題解決:是指問題解決者尋找操作系列以達到預定目標的心理活動過程。第11頁共 10 頁8、注意: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四、判斷題(共 1010 小題,每題 1 1 分,共 1010 分)3、錯4、錯5、對8、對9、對10、 對五、簡答題(共 6 6 小題,每題 4 4 分,共 2424 分)1、答:客觀現(xiàn)實是人的心理活動內(nèi)容的源泉;社會生活實踐對人的心理起制約作用;心理是客觀現(xiàn)實的主觀映象; 心理是客觀現(xiàn)實的能動反映。2、影響人際吸引有:外貌、能力、鄰近、相似、互補、性格。3、不同信息在人的印象形成過程中的作用所存在著的差異,有些信息在印象形成中十分重要,甚至能

12、改變對他人的整體印象。在形成對他人的印象時,并不是等量齊觀地看待每個信 息,而是注重其核心品質,以點帶面?;顒诱邇A向于把自己的行為歸因于外部因素,而觀察者則傾向于把行為歸因于活動者個體方面的因素。人在對他人行為歸因時很少考慮外部因素,而主要關心活動者的屬性或特點促使他產(chǎn)生該行為的。4、本能理論:它認為人的活動與行為是先天就內(nèi)在安排好的。驅力理論:它強調驅力在個體行為激起中的作用,認為動機是由驅力、習慣和誘因共同 決定的。誘因理論:動機的誘因論轉向外部,強調外界誘因在個體行為激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關注外界刺激、獎賞、目標等如何引導個體行為的發(fā)生。認知失調理論:人的認知、包括思想、信仰和態(tài)度等的

13、不一致會產(chǎn)生動機。不一致導致 人減少或消除某種不一致的行為,也就是說人的社會認知過程是一個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 衡的動態(tài)過程。自我效能理論:自我效能是指個體認知到如何應付具體情境的能力。自我效能判斷在動機的確定與維持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當個體對目標的實現(xiàn)有高的自我效能判斷時, 就會保持高的動機;缺少有關目標進展的信息或低的自我效能認知都會使人放棄努力。5、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創(chuàng)造出新的思維成果 的思維活動。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特征:(1)由想象表象的參與(2 )發(fā)散性思維和輻合性思維的共同作用,使思維具有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3)遠距離聯(lián)想的能力6、(一)教師

14、情緒與情感的親切功能,可促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師生關系是影響學生發(fā)展、成長的重要人際關系,教師能夠激發(fā)學生生活、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樂于親近老師,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健康發(fā)展。(二)教師情緒與情感的理解功能,可引起學生心理上的共鳴。第12頁共 10 頁老師利用自己情緒與情感的感染力向學生提出要求,會使學生感到親切與善意,就易于 為他們所接受,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 r(三)教師情緒與情感的遷移功能,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感情“投射”至悻生的心靈上,會喚起學生相應的情感,使學生產(chǎn)生 對老師的親切感、信任感,進而把對老師的愛遷移到他所教授的課上。(四)教師情緒與情感的內(nèi)化功能,可使學生效法老師。模仿是青少年學習的一種有效方式,而積極的情感能夠促進他們進行模仿學習。六、論述題(共 1 1 小題,每題 1010 分,共 1010 分)1、問題解決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認知操作過程。運用新穎獨特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