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2017年高考語文真題匯編考點10詩歌鑒賞_第1頁
【語文】2017年高考語文真題匯編考點10詩歌鑒賞_第2頁
【語文】2017年高考語文真題匯編考點10詩歌鑒賞_第3頁
【語文】2017年高考語文真題匯編考點10詩歌鑒賞_第4頁
【語文】2017年高考語文真題匯編考點10詩歌鑒賞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考點 10 詩歌鑒賞2017新課標全國卷乙卷(I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歐陽修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無嘩戰(zhàn)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鄉(xiāng)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1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 分 )()A 詩的第一句寫出了考場肅穆而又怡人的環(huán)境,襯托出作者的喜悅心情。B 第三句重點在表現(xiàn)考生們奮勇爭先、一往無前,所以把他們比作戰(zhàn)士。C.參加禮部考試的考生都由各地選送而,道德品行是選送的首要依據(jù)。D 朝廷對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材。E.作者承認自己體弱多病的事實,表示選材工作要依靠其

2、他考官完成。解析: 選 BE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 B 項,古代行軍時士卒口中銜著枚(一種器具 ), 以防喧嘩。 詩歌的第三句用 “ 銜枚 ” 形容考生肅靜的狀態(tài),不是寫考生的奮勇爭先。 E 項,詩歌的尾聯(lián)是作者自謙的話,表現(xiàn)了他對同僚的諄諄囑托,不是說作者自己就是體弱多病。2 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 (6 分 )答: 解析: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表達技巧、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卮饐栴}可以從詩歌描寫的內(nèi)容和使用的手法入手分析。這句詩可以拆分為 “ 下筆 ”“ 春蠶食葉聲 ” 兩部分,思考兩者的聯(lián)系可知,詩句使用了比喻的

3、修辭手法,用 “ 春蠶食葉聲” 比喻考生下筆寫字的聲音,以此表現(xiàn)作者的喜悅之情;作者用“ 春蠶食葉聲” 反襯考場的安靜,是動中見靜的方法。答案:用春蠶食葉描摹考場內(nèi)考生落筆紙上的聲響,生動貼切;動中見靜,越發(fā) 見出考場的莊嚴寂靜;強化作者充滿希望的喜悅之情。2017新課標全國卷甲卷(II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送子由使契丹蘇軾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應夢武林春 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C注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 “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 ”。后入

4、吐蕃會盟,酋長 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 “彼李揆,安肯邪? ”1.本詩尾聯(lián)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行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本聯(lián)用李揆的典故準確貼切,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聲名卓著,與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遼闊,人才濟濟,豪杰輩出,即使卓越如蘇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從李揆的故事推斷,如果蘇轍承認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蘇軾告誡蘇轍,作為大國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E.蘇軾與蘇轍兄弟情深,此時更為遠行的弟弟擔心,希望他小心謹慎,平安歸。解析:選BD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

5、。B項,“即使卓越如蘇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錯,D項,“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 ”錯,這兩項都是從 蘇軾要求弟弟蘇轍謙虛處世的角度分析的。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及注釋可知,蘇軾用這個典故是 出于對弟弟的安全的考慮,告誡他要小心謹慎,希望他平安歸。2.本詩首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6分)答: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的能力。答案:表現(xiàn)了詩人曠達的性格。蘇軾兄弟情誼深重,但詩人遠在杭州,與在京城的蘇轍已 是天各一方。這次雖是遠別,詩人表示也不會作兒女之態(tài),悲傷落淚。2017新課標全國卷丙卷(田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一篇長

6、恨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 世間富貴應無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紳,即詩中的“老元” “短李”。李紳身材矮小,時稱 “短李”。長恨:指作者的長詩長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諷喻組 詩秦中吟。正聲:雅正的詩篇。 伏:服氣。1 .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 .長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夠作為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對白居易的詩歌進行模仿,這從側(cè)面說明了白詩較高的創(chuàng)作水準。C.白居易在詩中稱呼李紳為“短李”,也隱含著不太認可李紳詩歌創(chuàng)作的意思。D.作者堅信自

7、己必將因文學成就而名揚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當時是否得到認可。E.在詩的最后兩句中,白居易稱,自己新編出的詩集可以成為自我炫耀的資本。解析:選CD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C項,白居易在詩中稱呼李紳為“短李”是一種戲謔,沒有不認可李紳的詩歌創(chuàng)作的意思。D項,這首詩透露出作者對自己現(xiàn)實境況的無奈和自嘲,說明作者還是想得到當世的認可的。2 .請從“戲贈”入手,結(jié)合全詩,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6分)()答: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題目要求從“戲贈”入手分析詩歌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所以不僅要體會其表層情感,還要體會作者“戲贈”背后的微妙心思。詩歌首聯(lián),寫作者的詩歌成就

8、;頷聯(lián),寫自己的詩歌被元稹模仿、讓李紳服氣。詩歌的前兩聯(lián) 表現(xiàn)作者對自己詩歌創(chuàng)作成就的自得。頸聯(lián),是作者的牢騷話,表現(xiàn)了自己在當世不被重 用,體現(xiàn)了作者的不平與無奈;尾聯(lián),表現(xiàn)作者對自己詩歌新編成集的欣喜。由此可以看 出,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有兩種:一是作者對自己詩歌成就的自得,一是作者對不能被當世重 用的無奈和自嘲。答案:詩人戲謔友人,夸耀自己,通過詼諧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出對文學成就的自得;詩 歌并非全是戲言,也透露出一絲對自己現(xiàn)實境況的無奈與自嘲。2017北京卷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問題。曉行巴峽王維際曉投巴峽,馀春憶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眾雞鳴。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1行。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

9、方語,鶯為故國聲。 賴多山水趣,稍解別離情。注釋:1樹杪:樹梢。1 .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巴峽鄉(xiāng)邑旭日東升,眾雞鳴唱,晴朗的江邊一個女子在浣洗。8 .水國鄉(xiāng)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橋,行人走在橋上,如在樹顛。C.詩人登高遠眺,萬畝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過,分外澄明。D.詩人在暮春之際到巴峽,山水之趣寬解著詩人的離愁別緒。解析:選C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叭f畝良田”錯誤?!熬奔词芯?,此處指山城住戶?!叭f井”指千家萬戶。2. “人作殊方語,鶯為故國聲” 采用這一寫作手法的一項是 (3分)(A.欲暮黃鵬嚷,傷心玉鏡臺。B.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C.蒼鳩鳴竹間

10、,兩兩自相語。D.殷勤報春去,恰恰一鶯啼。聯(lián)中,鳥雀之聲傳遞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下列詩句)(王昌齡古意)(晁補之吳松道中)(張耒感春)(楊萬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解析:選B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A項,用黃鵬婉轉(zhuǎn)的叫聲反襯抒情主人公內(nèi)心的悲涼。B項,用“雁聲”體現(xiàn)歲暮途遠的悲涼,表達詩人強烈的思鄉(xiāng)情感。C項,以“蒼鳩鳴”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到的喜悅之情。D項,用“鶯啼 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3 .同樣是描繪山峽,曉行巴峽與下列詩句相比,在運用意象、抒發(fā)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酈道元水經(jīng)注)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

11、峽氣蕭森。(杜甫秋興八首)答: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思想情感的能力。意象方面,應注重分析詩歌描寫的具體內(nèi)容。王維的詩使用了晴江、浣女、朝日、雞鳴、水國、舟市、山橋、萬井、鶯啼 等意象;酈道元的詩使用了三峽、猿鳴等意象,杜甫的詩使用了玉露、楓樹、巫山、巫峽 等意象。情感方面,王維的詩歌主要表達了詩人對沿途所見所聞的喜愛之情,并通過寫山 水之趣,寬解詩人的離愁別緒;酈道元和杜甫的詩歌,主要通過描寫悲涼的景色,表達詩 人的惆悵、悲苦之情。參考答案:曉行巴峽:所用的“晴江” “浣女” “朝日” “雞鳴” “水國” “萬井” 等意象,顯示了巴峽水鄉(xiāng)的祥和,色調(diào)明麗,詩人置身其中,雖有淡淡的思鄉(xiāng)之

12、情,情感 卻并不悲苦。對比詩句:所用的“猿鳴” “玉露” “楓樹”等意象,顯示了巫峽的蕭瑟陰森,色調(diào) 凄冷,情感悲苦。4 .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6分)本詩描繪的是巴峽風俗,而陶淵明歸園田居描繪的則是田園風光,其詩云:。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本詩寫到了登高望遠,王勃滕王閣序中也有登高望遠的語句:“披繡間,俯雕本詩與辛棄疾菩薩蠻同為記游之作,辛詞云:“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解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曖,墟;(2)曠,纖;(3)鵬,去。,?!冰N。答案: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纖其駭矚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鵬鵑2017山東卷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8分)早上五盤嶺

13、岑參平旦驅(qū)駟馬,曠然出五盤。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蒼翠煙景曙,森沉云樹寒。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棧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注唐代宗大歷元年(766)春,岑參作為僚屬隨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杜鴻漸入蜀平亂,途經(jīng)五盤嶺時作。五盤嶺:秦、蜀交界處峻嶺,其山道曲折盤旋,故名。出五盤:攀越五盤山道登上山巔。(1) “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中的“斗” “攢”兩字,生動傳神,所寫景物特征鮮 明,請作簡要分析。(4分)答: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答案:“斗”字,描寫兩岸崖石聳峙欲錯,猶如兩獸相斗,凸顯了江崖陡峭、崢噪 之勢?!皵€”字,描寫群峰相連,層次莫辨,仿佛聚在一

14、起,刻畫了峰巒密集、 重疊之態(tài)。(2)蜀道歷以艱險著稱,為什么詩人卻說“不覺蜀道難”?請結(jié)合全詩,談談你的理解。(4分)答:解析:本題考查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答案:詩人入蜀是為報知己,為平蜀亂,雖然途中山巒重疊、險灘暗藏,但不覺艱 險。詩人登上山頂后,心曠神怡,因此所觀之景雖奇險但他感覺富有情趣。2017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秋興陸游白發(fā)蕭蕭欲滿頭,歸三見故山秋。醉憑高閣乾坤連,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戰(zhàn)鐵衣空許國,五更畫角只生愁。明朝煙雨桐江岸,且占丹楓系釣舟。注連:狹窄。1 .根據(jù)中間兩聯(lián),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答: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

15、。讀題:“中間兩聯(lián)”指出答題范圍?!案爬ā闭f明不需聯(lián)系具體詩句。思路:“病入中年日月遒”是說自己人到中年,整日與病為伍;“百戰(zhàn)鐵衣空許國”說自己一心報國,但報國無門;“五更畫角只生愁”是說聽聞五更天吹響的軍號愁腸百結(jié),說明戰(zhàn)事未寧。整合以上信息作答即可。答案:壯志難酬,懷抱未展;中年多病,時光日迫;國土淪喪,戰(zhàn)事未寧。2 .簡要賞析尾聯(lián)的表達效果。(5分)答: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賞析詩句表達效果的題目,應先明確詩句使用了何種手法,描寫了什么內(nèi)容,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巴┙边\用典故,這兩句的意思是說自己報國無門,只能想象自己將在煙雨迷蒙的桐江岸邊,駕一葉 扁舟,

16、在煙雨中垂釣的畫面。這表現(xiàn)了作者歸隱的想法和寄情于漁的情懷。答案:以“丹楓”照應“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將煙雨垂釣的畫面,表達了自己 隱逸的愿望,也暗含無奈和苦悶之情。2017浙江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8分)采地黃者白居易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 。采之將何用?持以易糧糧。凌 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攜朱門家,賣與白面郎。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愿易馬殘粟, 救此苦饑腸!注地黃:玄參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藥。插:通“鐳”。鐵鍬。1 .本詩前八句敘寫 ,后六句敘寫 ,反映了中唐時期悲慘的社會現(xiàn)實。(2分)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答案:采地黃 賣地黃(2分

17、)2.這首詩的敘述與對比手法特色鮮明,試作賞析。(6分)答: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答案:敘述:以采地黃者的口吻敘述,雖無一字怨語,讀卻愈覺辛酸。以時間順序敘述事情發(fā)展過程,層層深入,脈絡分明,給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從頭到尾都是 客觀敘述。詩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動聲色卻滲透自己的愛憎之情。對比:朱門與農(nóng)家、 白面郎與采地黃者、肥馬食地黃與采地黃者饑腸無食等對比,揭露了貧富差距。著重突 出“人不如馬”,加強了對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鋒芒更加犀利。(6分)2017天津卷閱讀下面的宋詩,按要求作答。(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檻臨溪上綠陰圍,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斷橋人獨立,水涵幽樹鳥

18、相依。 清游始覺心無累,靜處誰知世有機。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風斜月釣舟歸。注徙倚:徘徊,流連不去。(1)第二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畫面?(2分)答:(2)簡析第三聯(lián)所表現(xiàn)的詩人心境。(3分)答:(3)尾聯(lián)運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法,任選一種加以簡析。(3分)答:解析:(1)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的能力。描繪畫面是一種分析景物形象的題型,回 答時要找出詩中的景物(意象),概括景象(意境)的特點。第二聯(lián)的意象有落日、斷橋、人、 溪水、幽樹、鳥,人景相融,呈現(xiàn)出一派寧靜和諧的氛圍特點。(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思想情感的能力。詩歌的抒情方式有兩類,一類是直接 抒情,一類是間接抒情。本題所分析的第三聯(lián)屬于直接抒情。詩人因為“清游”感覺到“心無累”,因為“靜處”忘記了 “世有機”。詩人此時陶醉其間,超然物外,心境恬淡,閑 適自在。(3)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本題要求考生任選一種藝術(shù)手法賞析詩歌尾 聯(lián)。藝術(shù)手法是指詩人在塑造形象、創(chuàng)設意境、表達思想情感時所運用的特殊的手法,包 括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藝術(shù)構(gòu)思等。這首詩中除了第三聯(lián)直抒胸臆,其他三 聯(lián)都側(cè)重于寫景。但尾聯(lián)寫景,不同于前兩聯(lián),“待”字表明尾聯(lián)不是對眼前實景的描寫, 而是想象的虛景,以虛代實,呈現(xiàn)出了一種清幽閑逸的意境?!疤幪幘罢Z皆情語”,尾聯(lián)亦是景中寓情,情景交融,通過描繪“夜深同徙倚,秋風斜月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