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 鈉及其重要化合物2課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冊化學課件_第1頁
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 鈉及其重要化合物2課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冊化學課件_第2頁
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 鈉及其重要化合物2課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冊化學課件_第3頁
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 鈉及其重要化合物2課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冊化學課件_第4頁
高考化學一輪總復習 鈉及其重要化合物2課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冊化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第一節(jié)鈉及其重要化合物考向一鈉、氧化鈉、過氧化鈉考向一鈉、氧化鈉、過氧化鈉 【通考點通考點融會貫通融會貫通】 1.1.鈉與溶液反應的分析方法鈉與溶液反應的分析方法(1)(1)鈉與水、酸反應的實質都是與鈉與水、酸反應的實質都是與H H+ +的反應。的反應。(2)(2)金屬鈉與可溶性鹽溶液反應的思維模板金屬鈉與可溶性鹽溶液反應的思維模板: :2.Na2.Na2 2O O2 2的強氧化性與還原性的強氧化性與還原性從元素化合價角度分析從元素化合價角度分析NaNa2 2O O2 2的性質的性質(1)Na(1)Na2 2O O2 2表現(xiàn)強氧化性的表現(xiàn)強氧化性的5 5個實例個實例NaNa

2、2 2O O2 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1,易得到一個電子形成易得到一個電子形成-2-2價價, ,故表現(xiàn)為強氧化性。故表現(xiàn)為強氧化性。NaNa2 2O O2 2與與SOSO2 2的反應的反應:Na:Na2 2O O2 2+SO+SO2 2=Na=Na2 2SOSO4 4。NaNa2 2O O2 2與與FeClFeCl2 2溶液的反應溶液的反應: :能將能將FeFe2+2+氧化成氧化成FeFe3+3+, ,得到得到Fe(OH)Fe(OH)3 3沉淀。沉淀。NaNa2 2O O2 2與與H H2 2S S的反應的反應: :能將能將H H2 2S S氧化成單質硫。氧化成單質硫。

3、NaNa2 2O O2 2與與NaNa2 2SOSO3 3溶液的反應溶液的反應: :能將能將 氧化成氧化成 。NaNa2 2O O2 2與品紅溶液的反應與品紅溶液的反應: :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與酚酞與酚酞溶液反應溶液反應: :能使酚酞先變紅、后褪色。能使酚酞先變紅、后褪色。23SO24SO(2)(2)遇遇KMnOKMnO4 4等強氧化劑時等強氧化劑時, ,表現(xiàn)出還原性表現(xiàn)出還原性, ,氧化產(chǎn)物為氧化產(chǎn)物為O O2 2。(3)(3)遇遇COCO2 2、H H2 2O O、H H+ +則發(fā)生自身的氧化還原反應。則發(fā)生自身的氧化還原反應?!就碱}通考題觸類旁通觸類旁通】 角度角度

4、1 1鈉的化學性質鈉的化學性質1.(20191.(2019臨川模擬臨川模擬) )將將11.5 g11.5 g鈉、鈉、9 g9 g鋁、鋁、28 g28 g鐵分鐵分別投入別投入200 mL 1molL200 mL 1molL-1-1的鹽酸中的鹽酸中, ,下列分析結果正確下列分析結果正確的是的是 ( () )A.A.鈉與鹽酸反應最劇烈鈉與鹽酸反應最劇烈, ,產(chǎn)生的氣體最多產(chǎn)生的氣體最多B.B.鋁與鹽酸反應的速率僅次于鈉鋁與鹽酸反應的速率僅次于鈉, ,但產(chǎn)生的氣體最多但產(chǎn)生的氣體最多C.C.鐵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比鈉多鐵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比鈉多D.D.反應結束時產(chǎn)生的氣體一樣多反應結束時產(chǎn)生的氣體一

5、樣多【解析解析】選選A A。根據(jù)。根據(jù)2Na+2HCl=2NaCl+H2Na+2HCl=2NaCl+H2 2,2Al+ 6HCl=2AlCl2Al+ 6HCl=2AlCl3 3+3H+3H2 2,Fe+2HCl=FeCl,Fe+2HCl=FeCl2 2+H+H2 2,假設金屬全部參加反應假設金屬全部參加反應, ,消耗鹽酸的物質的量分別是消耗鹽酸的物質的量分別是0.5 mol0.5 mol、1 mol1 mol、1 mol,1 mol,實際投入鹽酸的物質的量為實際投入鹽酸的物質的量為0.2 L0.2 L1 molL1 molL-1-1=0.2 mol,=0.2 mol,顯然固體過量顯然固體過量,

6、 ,鹽酸不足鹽酸不足, ,但金屬鈉還能與水反應產(chǎn)生氫氣但金屬鈉還能與水反應產(chǎn)生氫氣, ,因此金屬鈉產(chǎn)生的因此金屬鈉產(chǎn)生的氫氣量最多氫氣量最多, ,金屬鈉金屬性強于鋁和鐵金屬鈉金屬性強于鋁和鐵, ,因此金屬鈉和因此金屬鈉和酸反應最劇烈。酸反應最劇烈。2.(20192.(2019成都模擬成都模擬) )某同學利用下列裝置探究某同學利用下列裝置探究NaNa與與COCO2 2反應的還原產(chǎn)物反應的還原產(chǎn)物, ,已知已知PdClPdCl2 2+CO+H+CO+H2 2O=Pd(O=Pd(黑黑色色)+CO)+CO2 2+2HCl+2HCl。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A.中發(fā)生反

7、應可以是中發(fā)生反應可以是NaNa2 2COCO3 3+H+H2 2SOSO4 4=Na=Na2 2SOSO4 4+H+H2 2O O+CO+CO2 2B.B.中濃硫酸的目的是干燥中濃硫酸的目的是干燥COCO2 2C.C.實驗時實驗時,中石英玻璃管容易受到腐蝕中石英玻璃管容易受到腐蝕D.D.步驟步驟的目的是證明還原產(chǎn)物是否有的目的是證明還原產(chǎn)物是否有COCO【解析解析】選選A A。為為COCO2 2的發(fā)生裝置的發(fā)生裝置, ,實驗儀器為啟普實驗儀器為啟普發(fā)生器的簡易裝置發(fā)生器的簡易裝置, ,適合于反應物為塊狀固體和液體適合于反應物為塊狀固體和液體混合不加熱混合不加熱, ,而而NaNa2 2COCO

8、3 3為粉末狀固體為粉末狀固體,A,A項錯誤項錯誤; ;由于金由于金屬鈉能與水反應屬鈉能與水反應,中濃硫酸的目的是吸收中濃硫酸的目的是吸收COCO2 2中水蒸中水蒸氣氣, ,即干燥即干燥COCO2 2,B,B項正確項正確; ;石英玻璃管主要成分為石英玻璃管主要成分為SiOSiO2 2, , 中生成的中生成的NaNa2 2COCO3 3在高溫時能與在高溫時能與SiOSiO2 2反應反應:Na:Na2 2COCO3 3+SiO+SiO2 2 Na Na2 2SiOSiO3 3+CO+CO2 2,因此石英玻璃管容易受到腐蝕因此石英玻璃管容易受到腐蝕, ,C C項正確項正確; ;根據(jù)題干信息根據(jù)題干信

9、息,PdCl,PdCl2 2溶液能與溶液能與COCO反應反應, ,產(chǎn)生產(chǎn)生黑色沉淀黑色沉淀, ,因此步驟因此步驟的目的是證明還原產(chǎn)物是否有的目的是證明還原產(chǎn)物是否有CO,DCO,D項正確。項正確。高溫高溫=3.(20193.(2019海南高考節(jié)選海南高考節(jié)選) )金屬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實金屬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如下表驗步驟及現(xiàn)象如下表: :步驟步驟現(xiàn)象現(xiàn)象將一小塊金屬鈉在燃燒匙中將一小塊金屬鈉在燃燒匙中點燃點燃, ,迅速伸入盛有迅速伸入盛有COCO2 2的集的集氣瓶中。充分反應氣瓶中。充分反應, ,放置冷卻放置冷卻產(chǎn)生大量白煙產(chǎn)生大量白煙, ,集氣瓶集氣瓶底部有黑色固體產(chǎn)生底部有黑

10、色固體產(chǎn)生, ,瓶壁上有白色物質產(chǎn)生瓶壁上有白色物質產(chǎn)生在集氣瓶中加入適量蒸餾水在集氣瓶中加入適量蒸餾水, ,振蕩、過濾振蕩、過濾濾紙上留下黑色固體濾紙上留下黑色固體, ,濾液為無色溶液濾液為無色溶液為檢驗集氣瓶瓶壁上白色物質的成分。取適量濾液為檢驗集氣瓶瓶壁上白色物質的成分。取適量濾液于于2 2支試管中支試管中, ,向一支試管中滴加向一支試管中滴加1 1滴酚酞溶液滴酚酞溶液, ,溶液變?nèi)芤鹤兗t紅; ;向第二支試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向第二支試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溶液變渾濁。據(jù)溶液變渾濁。據(jù)此推斷此推斷, ,白色物質的主要成分是白色物質的主要成分是_(_(填標號填標號) )。A.NaA.Na2

11、 2O OB.NaB.Na2 2O O2 2 C.NaOHC.NaOHD.NaD.Na2 2COCO3 3為檢驗黑色固體的成分為檢驗黑色固體的成分, ,將其與濃硫酸反應將其與濃硫酸反應, ,生成的生成的氣體具有刺激性氣味。據(jù)此推斷黑色固體是氣體具有刺激性氣味。據(jù)此推斷黑色固體是_。本實驗中金屬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本實驗中金屬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窘馕鼋馕觥康渭臃犹芤旱渭臃犹芤? ,溶液變紅溶液變紅, ,說明生成物溶液說明生成物溶液呈堿性呈堿性, ,加入澄清石灰水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變渾濁溶液變渾濁, ,該沉淀為碳酸該沉淀為碳酸鈣鈣, ,故白色物質的主要成分為故

12、白色物質的主要成分為NaNa2 2COCO3 3。黑色固體加入。黑色固體加入濃硫酸濃硫酸,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則黑色固體與濃硫酸發(fā)則黑色固體與濃硫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氧化還原反應, ,有有SOSO2 2生成生成, ,黑色固體為黑色固體為C C。金屬鈉。金屬鈉與與COCO2 2反應反應, ,生成碳酸鈉和生成碳酸鈉和C,C,化學方程式為化學方程式為:3CO:3CO2 2+4Na+4Na 2Na 2Na2 2COCO3 3+C+C。答案答案: :D DC C3CO3CO2 2+4Na+4Na 2Na2Na2 2COCO3 3+C+C角度角度2 2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性質氧化鈉

13、和過氧化鈉的性質4.4.下列有關下列有關NaNa2 2O O2 2的說法正確的是的說法正確的是( () )A.NaA.Na2 2O O2 2屬于堿性氧化物屬于堿性氧化物B.NaB.Na2 2O O2 2中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中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1111C.NaC.Na2 2O O2 2與與COCO2 2反應時反應時,Na,Na2 2O O2 2是氧化劑是氧化劑COCO2 2是還原劑是還原劑D.D.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過量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過量NaNa2 2O O2 2粉末并振蕩粉末并振蕩, ,溶液由溶液由無色變紅又變無色無色變紅又變無色【解析解析】選選D D。堿性金屬氧化物是與水反應只生成相。堿性金屬

14、氧化物是與水反應只生成相應價態(tài)的堿應價態(tài)的堿, ,或與酸反應只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或與酸反應只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Na,Na2 2O O2 2與酸反應生成鹽、水、與酸反應生成鹽、水、O O2 2, ,不屬于堿性氧化物不屬于堿性氧化物,A,A項錯項錯誤誤;Na;Na2 2O O2 2中陰、陽離子分別為中陰、陽離子分別為 、NaNa+ +, ,個數(shù)比為個數(shù)比為12,B12,B項錯誤項錯誤;Na;Na2 2O O2 2與與COCO2 2反應時反應時,Na,Na2 2O O2 2既作氧化劑又既作氧化劑又22O作還原劑作還原劑,C,C項錯誤項錯誤;Na;Na2 2O O2 2與水反應生成與水反應生成NaO

15、HNaOH和和O O2 2, ,因此因此溶液先變紅溶液先變紅, ,又因為又因為NaNa2 2O O2 2具有強氧化性具有強氧化性, ,因此能使溶液因此能使溶液褪色褪色,D,D項正確。項正確。5.(20195.(2019泉州模擬泉州模擬) )在溶液中加入過量在溶液中加入過量NaNa2 2O O2 2后仍能大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量共存的是( () )A. A. 、BaBa2+2+、ClCl- -、 B.KB.K+ +、Si Si 、Al Al 、 C.FeC.Fe2+2+、MgMg2+2+、SCNSCN- -、ClCl- -D.NaD.Na+ +、 、 、I I- -4NH3NO23O2O24SO3

16、HCO23SO【解析解析】選選B B。在溶液中加入過量。在溶液中加入過量NaNa2 2O O2 2后后, ,反應后生成反應后生成NaOHNaOH和和O O2 2, ,溶液呈堿性。溶液呈堿性。A A項中項中 不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C;C項項中中FeFe2+2+、MgMg2+2+不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D;D項中項中 不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 ,且且 、I I- -易被氧化易被氧化, ,也不能大量共存。也不能大量共存。4NH23SO3HCO6.6.關于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敘述正確的是關于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過氧化鈉和氧化鈉均具有強氧化性過氧化鈉和氧化鈉均具有強氧

17、化性B.B.溶于水后溶于水后, ,所得水溶液的成分相同所得水溶液的成分相同C.NaC.Na2 2O O中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中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12,12,而而NaNa2 2O O2 2中陰、陽離中陰、陽離子的個數(shù)比為子的個數(shù)比為1111D.D.均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不同的鹽均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不同的鹽【解析解析】選選B B。過氧化鈉具有強氧化性。過氧化鈉具有強氧化性, ,氧化鈉無強氧氧化鈉無強氧化性化性, ,故故A A錯誤錯誤; ;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 ,過氧化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 ,水溶液的成分相同水溶液的成分相同, ,

18、故故B B正確正確;Na;Na2 2O O由鈉離子和氧離子構成由鈉離子和氧離子構成, ,陰陽離子個數(shù)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比為12,12,而而NaNa2 2O O2 2是由鈉離子和過氧根離子是由鈉離子和過氧根離子 構成構成, ,陰、陽離子的個數(shù)比也為陰、陽離子的個數(shù)比也為12,12,故故C C錯誤錯誤; ;氧化鈉與二氧化鈉與二22O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成碳酸鈉和氧氣, ,生成的鹽相同生成的鹽相同, ,故故D D錯誤。錯誤?!炯庸逃柧毤庸逃柧殹?.(20191.(2019贛州模擬贛州模擬) )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溫度

19、下, ,向飽和氫氧化鈉向飽和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過氧化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過氧化鈉, ,充分反應后恢復到原充分反應后恢復到原溫度溫度, ,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A.溶液中有晶體析出溶液中有晶體析出,Na,Na+ +數(shù)目變小數(shù)目變小B.B.有氧氣放出有氧氣放出,Na,Na+ +數(shù)目增加數(shù)目增加C.NaC.Na+ +數(shù)目變小數(shù)目變小, ,溶質的質量不變?nèi)苜|的質量不變D.D.溶液中溶液中NaNa+ +數(shù)目不變數(shù)目不變, ,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nèi)苜|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解析解析】選選A A。過氧化鈉和水發(fā)生。過氧化鈉和水發(fā)生:2Na:2Na2 2O

20、O2 2+2H+2H2 2O= O= 4NaOH+O4NaOH+O2 2,消耗水消耗水, ,飽和的燒堿溶液中有飽和的燒堿溶液中有NaOHNaOH析出析出, ,溶液中溶液中NaNa+ +數(shù)目減少數(shù)目減少, ,但反應后仍為飽和溶液但反應后仍為飽和溶液, ,溶液的溶液的pHpH不變不變, ,溶液中溶液中c(Nac(Na+ +) )不變不變;A.;A.有晶體析出有晶體析出,Na,Na+ +數(shù)目減數(shù)目減少少, ,故故A A正確正確;B.;B.有氧氣放出有氧氣放出,Na,Na+ +數(shù)目減少數(shù)目減少, ,故故B B錯誤錯誤; ; C.NaC.Na+ +數(shù)目減少數(shù)目減少, ,溶質的質量減小溶質的質量減小, ,

21、故故C C錯誤錯誤;D.;D.溶液中溶液中NaNa+ +數(shù)目減少數(shù)目減少, ,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nèi)苜|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 ,故故D D錯誤。錯誤。2.2.下列關于鈉及鈉的氧化物的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下列關于鈉及鈉的氧化物的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金屬金屬NaNa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層能保護內(nèi)層金屬不被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層能保護內(nèi)層金屬不被空氣氧化空氣氧化B.B.等質量的兩塊鈉與足量氧氣分別在加熱條件下和常等質量的兩塊鈉與足量氧氣分別在加熱條件下和常溫條件下充分反應失去電子的數(shù)目一樣多溫條件下充分反應失去電子的數(shù)目一樣多C.C.足量足量NaNa2 2O O2 2投入酚酞溶液中投入酚

22、酞溶液中, ,溶液變紅溶液變紅D.D.在在NaNa2 2O O2 2與與COCO2 2的反應中的反應中1 mol Na1 mol Na2 2O O2 2參加反應參加反應, ,有有2 2 mol emol e- -轉移轉移【解析解析】選選B B。NaNa在空氣中極易被氧化在空氣中極易被氧化,A,A錯誤錯誤; ;等質量等質量的鈉無論生成氧化鈉還是過氧化鈉失去電子的數(shù)目相的鈉無論生成氧化鈉還是過氧化鈉失去電子的數(shù)目相同同,B,B正確正確; ;足量足量NaNa2 2O O2 2投入酚酞溶液中投入酚酞溶液中, ,溶液先變紅后褪溶液先變紅后褪色色,C,C錯誤錯誤; ;根據(jù)根據(jù)NaNa2 2O O2 2與與

23、COCO2 2的反應的反應,1 mol Na,1 mol Na2 2O O2 2參加反參加反應應, ,轉移轉移1 mol e1 mol e- -,D,D錯誤。錯誤。考向二考向二NaNa2 2O O2 2與與H H2 2O O、COCO2 2反應的有關規(guī)律反應的有關規(guī)律 【通考點通考點融會貫通融會貫通】 1.Na1.Na2 2O O2 2與與H H2 2O O、COCO2 2反應的規(guī)律反應的規(guī)律(1)(1)先后順序先后順序一定量的一定量的NaNa2 2O O2 2與一定量的與一定量的COCO2 2和和H H2 2O(g)O(g)的混合物的反的混合物的反應應, ,可看作可看作NaNa2 2O O2

24、 2先與先與COCO2 2反應反應, ,待待COCO2 2反應完全后反應完全后,Na,Na2 2O O2 2再與再與H H2 2O(g)O(g)發(fā)生反應。發(fā)生反應。(2)(2)反應規(guī)律反應規(guī)律電子轉電子轉移關系移關系當當NaNa2 2O O2 2與與COCO2 2、H H2 2O O反應時反應時, ,物質的量關系為物質的量關系為2Na2Na2 2O O2 2O O2 22e2e- -,n(e,n(e- -)=n(Na)=n(Na2 2O O2 2)=2n(O)=2n(O2 2) )氣體體積氣體體積變化關系變化關系若若COCO2 2、水蒸氣、水蒸氣( (或兩混合氣體或兩混合氣體) )通入足量通入

25、足量NaNa2 2O O2 2, ,氣體體積的減少量是原來氣體體積氣體體積的減少量是原來氣體體積的的 , ,等于生成氧氣的量等于生成氧氣的量,V=V(O,V=V(O2 2)= V)= V1212固體固體質量質量變化變化關系關系COCO2 2、水蒸氣分別與足量、水蒸氣分別與足量NaNa2 2O O2 2反應時反應時, ,固體相當固體相當于吸收了于吸收了COCO2 2中的中的“CO”CO”、水蒸氣中的、水蒸氣中的“H H2 2”,”,所所以固體增加的質量以固體增加的質量m=28 gmolm=28 gmol-1-1n(COn(CO2 2), ), m(Hm(H2 2O)=2 gmolO)=2 gmo

26、l-1-1n(Hn(H2 2O)O)2.Na2.Na2 2O O2 2與與H H2 2O O、COCO2 2反應的拓展反應的拓展 由于由于NaNa2 2O O2 2和和H H2 2O O反應固體增重的質量相當于等物反應固體增重的質量相當于等物質的量的質的量的H H2 2的質量的質量,Na,Na2 2O O2 2和和COCO2 2反應固體增重的質量相反應固體增重的質量相當于等物質的量的當于等物質的量的COCO的質量。根據(jù)該規(guī)律可以拓展并的質量。根據(jù)該規(guī)律可以拓展并衍生出以下規(guī)律衍生出以下規(guī)律: :(1)(1)當某無機物氣體為當某無機物氣體為COCO或或H H2 2或或COCO、H H2 2的混合

27、物時的混合物時, ,該該氣體氣體( (或氣體混合物或氣體混合物) )燃燒后所得氣體或混合氣體燃燒后所得氣體或混合氣體(100 (100 以上以上) )通過足量的通過足量的NaNa2 2O O2 2時時,Na,Na2 2O O2 2固體增重的質固體增重的質量為該氣體量為該氣體( (或氣體混合物或氣體混合物) )的質量。的質量。(2)(2)當某有機物的組成滿足當某有機物的組成滿足(CO)(CO)x x(H(H2 2) )y y時時, ,該有機物燃該有機物燃燒后所得氣體燒后所得氣體(100 (100 以上以上) )通過足量的通過足量的NaNa2 2O O2 2時時,Na,Na2 2O O2 2固體增

28、重的質量為該有機物的質量。固體增重的質量為該有機物的質量?!就挤ㄍ挤ㄒ煌ò偻ㄒ煌ò偻ā?1.1.變形化學式法分析變形化學式法分析NaNa2 2O O2 2與與H H2 2O O、COCO2 2的反應的反應根據(jù)根據(jù)2Na2Na2 2O O2 2+2H+2H2 2O=4NaOH+OO=4NaOH+O2 2,Na,Na2 2O O2 2固體變化固體變化為為:Na:Na2 2O O2 2 2NaOH Na 2NaOH Na2 2O O2 2HH2 2,Na,Na2 2O O2 2增重的質量增重的質量等于等于H H2 2的質量。的質量。根據(jù)根據(jù)2Na2Na2 2O O2 2+2CO+2CO2 2=2

29、Na=2Na2 2COCO3 3+O+O2 2,Na,Na2 2O O2 2固體變化為固體變化為: : NaNa2 2O O2 2 Na Na2 2COCO3 3 Na Na2 2O O2 2CO,NaCO,Na2 2O O2 2增重的質量等于增重的質量等于COCO的質量。的質量。2.2.燃燒通式法分析燃燒通式法分析NaNa2 2O O2 2與與H H2 2O O、COCO2 2的反應的反應有機物有機物C Cx xH Hy yO Oz z完全燃燒完全燃燒:C:Cx xH Hy yO Oz z+(x+ )O+(x+ )O2 2 xCO xCO2 2+ + H H2 2O O。(1)(1)固體質量

30、的變化固體質量的變化NaNa2 2O O2 2增重的質量為增重的質量為x mol COx mol CO與與 mol Hmol H2 2的質量之和的質量之和, ,即即28x+y28x+y。yz42點燃點燃 y2y2當當28x+y=12x+y+16z28x+y=12x+y+16z時時, ,即即x=zx=z時時, ,固體質量增重的質量固體質量增重的質量等于有機物的質量等于有機物的質量; ;當當28x+y12x+y+16z28x+y12x+y+16z時時, ,即即xzxz時時, ,固體質量增重的質量固體質量增重的質量大于有機物的質量大于有機物的質量; ;當當28x+y12x+y+16z28x+y12x

31、+y+16z時時, ,即即xzxx+ x+ 時時, ,即即zxzx時時, ,反應后產(chǎn)生的氫氣反應后產(chǎn)生的氫氣的體積大于原氧氣的體積的體積大于原氧氣的體積; ;xy24xy24xy24yz42yz42當當 x+ x+ 時時, ,即即zxzx時時, ,反應后產(chǎn)生的氫氣反應后產(chǎn)生的氫氣的體積小于原氧氣的體積。的體積小于原氧氣的體積。xy24yz42【通考題通考題觸類旁通觸類旁通】 角度角度1 1NaNa2 2O O2 2與與H H2 2O O、COCO2 2反應的先后順序反應的先后順序1.(20191.(2019永州模擬永州模擬)1 mol)1 mol過氧化鈉與過氧化鈉與2 mol2 mol碳酸氫鈉

32、碳酸氫鈉固體混合后固體混合后, ,在密閉容器中加熱充分反應后得到固體在密閉容器中加熱充分反應后得到固體產(chǎn)物和氣體產(chǎn)物和氣體, ,所得氣體物質是所得氣體物質是 ( () )A.OA.O2 2、H H2 2O O B.OB.O2 2、COCO2 2C.OC.O2 2D.OD.O2 2、H H2 2O O、COCO2 2【解析解析】選選A A。根據(jù)反應式。根據(jù)反應式:2NaHCO:2NaHCO3 3 Na Na2 2COCO3 3+CO+CO2 2+H+H2 2O,2NaO,2Na2 2O O2 2+2H+2H2 2O=4NaOH+OO=4NaOH+O2 2,2Na,2Na2 2O O2 2+2CO

33、+2CO2 2=2Na2Na2 2COCO3 3+O+O2 2; ;根據(jù)計量關系根據(jù)計量關系, ,可知可知2 mol NaHCO2 mol NaHCO3 3生成生成COCO2 2和和H H2 2O O各各1 mol,Na1 mol,Na2 2O O2 2只有只有1 mol,1 mol,故其恰好和故其恰好和COCO2 2反應生反應生成成NaNa2 2COCO3 3和和O O2 2, ,加熱充分反應后排出的氣體為加熱充分反應后排出的氣體為O O2 2、H H2 2O O。2.2.在密閉容器中在密閉容器中, ,加熱等物質的量的加熱等物質的量的NaHCONaHCO3 3和和NaNa2 2O O2 2的

34、的固體混合物固體混合物, ,充分反應后充分反應后, ,容器中的固體剩余物是容器中的固體剩余物是( () )A.NaA.Na2 2COCO3 3和和NaNa2 2O O2 2B.NaB.Na2 2COCO3 3和和NaOHNaOHC.NaOHC.NaOH和和NaNa2 2O O2 2D.NaOHD.NaOH、NaNa2 2O O2 2和和NaNa2 2COCO3 3【解析解析】選選B B。設碳酸氫鈉、過氧化鈉的物質的量都。設碳酸氫鈉、過氧化鈉的物質的量都是是2 mol,2 mol,則則2 mol2 mol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1 mol1 mol二氧化二氧化碳、碳、1 mol1

35、 mol水、水、1 mol1 mol碳酸鈉。碳酸鈉。1 mol1 mol二氧化碳與二氧化碳與1 mol1 mol過氧化鈉反應生成過氧化鈉反應生成1 mol1 mol碳酸鈉和碳酸鈉和0.5 mol0.5 mol氧氣氧氣,1 mol,1 mol水與水與1 mol1 mol過氧化鈉反應生成過氧化鈉反應生成2 mol2 mol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鈉和0.5 mol0.5 mol氧氣氧氣, ,所以最終的固體產(chǎn)物是碳酸鈉和氫氧化所以最終的固體產(chǎn)物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鈉。鈉。角度角度2 2NaNa2 2O O2 2與與H H2 2O O、COCO2 2反應的有關規(guī)律反應的有關規(guī)律3.3.過氧化鈉可作為氧氣的來源。常

36、溫常壓下二氧化碳過氧化鈉可作為氧氣的來源。常溫常壓下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反應后和過氧化鈉反應后, ,若固體質量增加了若固體質量增加了28 g,28 g,反應中有反應中有關物質的物理量正確的是關物質的物理量正確的是( (NA 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 () )選項選項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鈉碳酸鈉轉移的電子數(shù)轉移的電子數(shù)A A1 mol1 mol2 2NA AB B22.4 L22.4 L1 mol1 molC C106 g106 g1 mol1 molD D106 g106 g2 2NA A【解析解析】選選C C。由上述關系由上述關系, ,不難得出不難得出C C項正確項正確;

37、B;B項中未指明標準狀況項中未指明標準狀況, ,錯誤。錯誤。 【加固訓練加固訓練】1.200 1.200 時時,11.6 g CO,11.6 g CO2 2和水蒸氣的混合氣體與足量和水蒸氣的混合氣體與足量的的NaNa2 2O O2 2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加了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加了3.6 g,3.6 g,則原混合氣則原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是體的總物質的量是( () )A.0.125 molA.0.125 mol B.0.25 molB.0.25 molC.0.5 molC.0.5 molD.1 molD.1 mol【解析解析】選選C C。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 ,生成生成

38、O O2 2的質量的質量為為11.6 g-3.6 g=8 g,n(O11.6 g-3.6 g=8 g,n(O2 2)= =0.25 mol,)= =0.25 mol,根根據(jù)據(jù)NaNa2 2O O2 2與與H H2 2O(g)O(g)、COCO2 2反應的物質的量的關系可知反應的物質的量的關系可知COCO2 2和和H H2 2O(g)O(g)的物質的量之和為的物質的量之和為0.25 mol0.25 mol2=0.5 mol2=0.5 mol。18 g32 g mol2.2.下列物質均為下列物質均為a g,a g,將它們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chǎn)物將它們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chǎn)物全部通入到足量的過氧化鈉固體

39、中全部通入到足量的過氧化鈉固體中, ,則過氧化鈉固體則過氧化鈉固體增重為增重為a ga g的是的是( () )COCOH H2 2CHCH4 4HCHOHCHOCHCH3 3COOHCOOHHCOOHHCOOHA.A.B.B.C.C.D.D.【解析解析】選選C C。H H2 2、COCO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2H2H2 2+O+O2 2 2H2H2 2O,2NaO,2Na2 2O O2 2+2H+2H2 2O=4NaOH+OO=4NaOH+O2 2;2CO+O;2CO+O2 2 2CO 2CO2 2, , 2Na2Na2 2O O2 2+2CO+2CO2 2=2Na=2Na2 2

40、COCO3 3+O+O2 2, ,由反應方程式可知由反應方程式可知, ,過氧過氧化鈉增加的質量即為化鈉增加的質量即為H H2 2、COCO的質量。因此只要是的質量。因此只要是COCO或或H H2 2或它們的氣體或化學組成符合為或它們的氣體或化學組成符合為(CO)m(H(CO)m(H2 2)n,)n,則過則過氧化鈉固體增重質量等于原物質的質量氧化鈉固體增重質量等于原物質的質量, ,則符合則符合, ,點燃點燃=點燃點燃=而而HCHOHCHO可以改寫成可以改寫成COHCOH2 2, ,CHCH3 3COOHCOOH可以改寫成可以改寫成(CO)(CO)2 2(H(H2 2) )2 2, ,HCOOHH

41、COOH可以改寫成可以改寫成COCO2 2HH2 2, ,故符故符合合, ,不符合不符合, ,符合。符合??枷蛉妓徕c與碳酸氫鈉考向三碳酸鈉與碳酸氫鈉 【通考點通考點融會貫通融會貫通】 1.1.依據(jù)圖象特點判斷溶質成分的方法依據(jù)圖象特點判斷溶質成分的方法向某溶液向某溶液(Na(Na2 2COCO3 3、NaHCONaHCO3 3或或NaOH)NaOH)中中逐滴加入鹽酸逐滴加入鹽酸, ,消耗消耗HClHCl的物質的量與的物質的量與產(chǎn)生產(chǎn)生COCO2 2的物質的量的關系如圖所示的物質的量的關系如圖所示: :(1)(1)若若OA=0,OA=0,則溶液中所含溶液為則溶液中所含溶液為NaHCONaHCO

42、3 3, ,涉及反應的涉及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離子方程式為 +H+H+ +=CO=CO2 2+H+H2 2O O。(2)(2)若若OA=AB,OA=AB,則溶液中溶質為則溶液中溶質為NaNa2 2COCO3 3, ,涉及的離子反應涉及的離子反應為為OA +HOA +H+ += ,= ,AB +HAB +H+ +=CO=CO2 2+H+H2 2O O。23CO3HCO3HCO3HCO(3)(3)若若OAAB,OAAB,OAAB,則溶液中溶質為則溶液中溶質為NaOHNaOH、NaNa2 2COCO3 3, ,涉及的離涉及的離子反應為子反應為OAOHOAOH- -+H+H+ +=H=H2 2O, +H

43、O, +H+ += ,= ,AB +HAB +H+ +=CO=CO2 2+H+H2 2O O。23CO3HCO3HCO2.2.碳酸鈉含量的測定方法碳酸鈉含量的測定方法(1)(1)氣體法。氣體法。測定測定原理原理NaNa2 2COCO3 3+H+H2 2SOSO4 4=Na=Na2 2SOSO4 4+H+H2 2O+COO+CO2 2依據(jù)依據(jù)COCO2 2的體積確定的體積確定NaNa2 2COCO3 3的物質的量的物質的量, ,進而確進而確定純堿中定純堿中NaNa2 2COCO3 3的含量的含量實驗實驗操作操作向向m gm g純堿樣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純堿樣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準確測量準確

44、測量產(chǎn)生產(chǎn)生COCO2 2氣體的體積為氣體的體積為V mL(V mL(標準狀況標準狀況) )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處理處理純堿樣品中純堿樣品中NaNa2 2COCO3 3的質量為的質量為 molmol106 gmol106 gmol-1-1= g= g。則純堿樣品中。則純堿樣品中NaNa2 2COCO3 3的質量分數(shù)為的質量分數(shù)為 100%= %100%= %V22 400106V22 400106Vg22 400m g53V112m(2)(2)沉淀法。沉淀法。測定測定原理原理NaNa2 2COCO3 3+BaCl+BaCl2 2=BaCO=BaCO3 3+2NaCl+2NaCl依據(jù)依據(jù)BaCOBaCO3

45、3沉淀的質量沉淀的質量, ,確定確定NaNa2 2COCO3 3的物質的量的物質的量, ,進而確定純堿中進而確定純堿中NaNa2 2COCO3 3的含量的含量實驗實驗操作操作先將先將m gm g純堿樣品溶于水配成溶液純堿樣品溶于水配成溶液, ,向溶液中加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入過量的BaClBaCl2 2溶液溶液, ,經(jīng)過濾、洗滌、干燥得經(jīng)過濾、洗滌、干燥得BaCOBaCO3 3沉淀的質量為沉淀的質量為n gn g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處理處理純堿樣品中純堿樣品中NaNa2 2COCO3 3的質量為的質量為 106 gmol106 gmol-1-1= g= g則純堿樣品中則純堿樣品中NaNa2 2COCO3 3

46、的質量分數(shù)為的質量分數(shù)為 100%= 100%= 100%100%1n g197 g mol106n197 106ng197m g106n197m【通考法通考法一通百通一通百通】 從定性到定量分析鈉的碳酸鹽與鹽酸反應的圖象從定性到定量分析鈉的碳酸鹽與鹽酸反應的圖象1.1.向向NaNa2 2COCO3 3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2.2.向向NaHCONaHCO3 3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3.3.向等物質的量的向等物質的量的NaNa2 2COCO3 3、NaHCONaHCO3 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入鹽酸4.4.向等物質的量的向等物質的量的NaOHNaO

47、H、NaNa2 2COCO3 3混合物中逐滴加入鹽混合物中逐滴加入鹽酸酸【通考題通考題觸類旁通觸類旁通】 角度角度1 1Na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的性質比較的性質比較1.(20191.(2019衡陽模擬衡陽模擬) )下列有關下列有關Na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比較中比較中, ,不正確的是不正確的是( () )A.A.熱穩(wěn)定性熱穩(wěn)定性:Na:Na2 2COCO3 3NaHCONaHCO3 3B.B.相同溫度下相同溫度下,0.1 molL,0.1 molL-1-1鹽溶液的鹽溶液的pH:NapH:Na2 2COCO3 3NaHCONaHC

48、O3 3C.C.等質量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放等質量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量出氣體的量:Na:Na2 2COCO3 3NaHCONaHCONaHCO3 3【解析解析】選選D D。相同溫度下。相同溫度下,0.1 molL,0.1 molL-1-1鹽溶液分別鹽溶液分別與與0.1 molL0.1 molL-1-1HClHCl反應的劇烈程度反應的劇烈程度:Na:Na2 2COCO3 3NaHCO(124.0-112.0),18=18 g(124.0-112.0),固體實際固體實際減少質量偏小減少質量偏小, ,說明說明NaHCONaHCO3 3完全反應完全反應,Na

49、OH,NaOH有剩余。則有剩余。則8418=m(NaHCO8418=m(NaHCO3 3)(124.0-112.0),)(124.0-112.0),解得解得m(NaHCOm(NaHCO3 3)= )= 56.0 g,m(NaOH)=124.0 g-56.0 g=68.0 g,C56.0 g,m(NaOH)=124.0 g-56.0 g=68.0 g,C項正確。項正確。124.04084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 【教材教材固本通源固本通源】 【通探究通探究融會貫通融會貫通】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1.1.利用熱穩(wěn)定性不同利用熱穩(wěn)定性不同: :2.

50、2.利用和酸反應生成氣體的速率不同利用和酸反應生成氣體的速率不同( (相同條件下相同條件下):):3.3.利用陰離子不同利用陰離子不同: :4.4.利用溶液的酸堿度不同利用溶液的酸堿度不同: :【通好題通好題觸類旁通觸類旁通】 1.1.純堿和小蘇打都是白色晶體純堿和小蘇打都是白色晶體, ,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將它們區(qū)分開來找到。若要在家中將它們區(qū)分開來, ,下面的方法中可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行的是( () )A.A.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質量的樣品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質量的樣品, ,分別加入等體積的分別加入等體積的白醋白醋, ,觀察反應的劇烈程度觀察反應的劇烈程度B.B.

51、分別用干凈鐵絲蘸取樣品在煤氣爐的火焰上灼燒分別用干凈鐵絲蘸取樣品在煤氣爐的火焰上灼燒, ,觀察火焰顏色觀察火焰顏色C.C.將樣品溶解將樣品溶解, ,分別加入澄清石灰水分別加入澄清石灰水, ,觀察是否有白色觀察是否有白色沉淀沉淀D.D.分別放在炒鍋中加熱分別放在炒鍋中加熱, ,觀察是否有殘留物觀察是否有殘留物【解析解析】選選A A。碳酸鈉與酸反應分步進行。碳酸鈉與酸反應分步進行, ,首先反應產(chǎn)首先反應產(chǎn)生碳酸氫鈉和氯化鈉生碳酸氫鈉和氯化鈉, ,然后是碳酸氫鈉與酸反應產(chǎn)生然后是碳酸氫鈉與酸反應產(chǎn)生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 ,產(chǎn)生氣體產(chǎn)生氣體, ,而碳酸氫鈉中加入而碳酸氫鈉中加入酸

52、立即放出氣體酸立即放出氣體, ,所以根據(jù)反應放出氣體的快慢就可所以根據(jù)反應放出氣體的快慢就可迅速得到判斷迅速得到判斷,A,A正確正確; ;純堿和小蘇打都是鈉鹽純堿和小蘇打都是鈉鹽, ,焰色反焰色反應火焰都為黃色應火焰都為黃色, ,所以無法區(qū)別二者所以無法區(qū)別二者,B,B錯誤錯誤; ;二者都能二者都能與氫氧化鈣溶液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碳酸鈣白色沉淀與氫氧化鈣溶液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碳酸鈣白色沉淀, ,無法無法區(qū)別它們區(qū)別它們,C,C錯誤錯誤; ;碳酸鈉穩(wěn)定碳酸鈉穩(wěn)定, ,受熱不分解受熱不分解, ,碳酸氫鈉碳酸氫鈉不穩(wěn)定受熱分解產(chǎn)生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不穩(wěn)定受熱分解產(chǎn)生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 ,也有固也有固體殘留

53、物體殘留物, ,所以無法區(qū)分二者所以無法區(qū)分二者,D,D錯誤。錯誤。2.(20192.(2019銀川模擬銀川模擬) )有兩個無標簽的試劑瓶有兩個無標簽的試劑瓶, ,分別盛分別盛有有NaNa2 2COCO3 3、NaHCONaHCO3 3固體。有四位同學為鑒別它們采用固體。有四位同學為鑒別它們采用了以下不同方法了以下不同方法, ,其中可行的是其中可行的是( () )A.A.分別將它們配制成溶液分別將它們配制成溶液, ,再加入澄清石灰水再加入澄清石灰水B.B.分別將它們配制成溶液分別將它們配制成溶液, ,再加入再加入NaOHNaOH溶液溶液C.C.分別將它們配制成溶液分別將它們配制成溶液, ,再進

54、行焰色反應再進行焰色反應D.D.分別加熱分別加熱, ,再用澄清石灰水檢驗是否有氣體產(chǎn)生再用澄清石灰水檢驗是否有氣體產(chǎn)生【解析解析】選選D D。A A、加入澄清石灰水、加入澄清石灰水,Na,Na2 2COCO3 3、NaHCONaHCO3 3都都會生成沉淀會生成沉淀,A,A項錯誤項錯誤;B;B、分別將它們配制成溶液、分別將它們配制成溶液, ,再再加入加入NaOHNaOH溶液溶液,Na,Na2 2COCO3 3、NaHCONaHCO3 3都沒有明顯現(xiàn)象都沒有明顯現(xiàn)象,B,B項錯項錯誤誤;C;C、分別將它們配制成溶液、分別將它們配制成溶液, ,再進行焰色反應再進行焰色反應, ,都有都有鈉元素鈉元素,

55、 ,現(xiàn)象一樣現(xiàn)象一樣,C,C項錯誤項錯誤;D;D、分別加熱、分別加熱, ,再用澄清石再用澄清石灰水檢驗是否有氣體產(chǎn)生灰水檢驗是否有氣體產(chǎn)生, ,有氣體產(chǎn)生的是有氣體產(chǎn)生的是NaHCONaHCO3 3固固體體,D,D項正確。項正確。3.3.由由NaNa2 2O O2 2、NaNa2 2COCO3 3、NaHCONaHCO3 3、NaClNaCl中某幾種組成的混中某幾種組成的混合物合物, ,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鹽酸有氣體放出。將氣體通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鹽酸有氣體放出。將氣體通過足量的過足量的NaOHNaOH溶液溶液, ,氣體體積減少一部分。將上述混氣體體積減少一部分。將上述混合物在空氣中加熱時合物在空氣

56、中加熱時, ,有氣體放出有氣體放出,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NaNa2 2COCO3 3、NaClNaClB.B.混合物中一定有混合物中一定有NaNa2 2O O2 2、NaHCONaHCO3 3C.C.無法確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無法確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HCONaHCO3 3D.D.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Na2 2O O2 2、NaClNaCl【解析解析】選選B B。加入足量的鹽酸有氣體放出。加入足量的鹽酸有氣體放出, ,氣體通過氣體通過足量的足量的NaOHNaOH溶液溶液, ,體積減少一部分體積減少一部分,

57、,說明產(chǎn)生的氣體為說明產(chǎn)生的氣體為COCO2 2和和O O2 2的混合氣體的混合氣體, ,可以確定一定含有可以確定一定含有NaNa2 2O O2 2, ,而而Na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中至少含有一種。根據(jù)混合物在空氣中加熱中至少含有一種。根據(jù)混合物在空氣中加熱時時, ,有氣體放出有氣體放出, ,可以確定一定含有可以確定一定含有NaHCONaHCO3 3, ,因此因此NaNa2 2COCO3 3、NaClNaCl不能確定是否含有。不能確定是否含有。4.4.實驗室有一包白色固體實驗室有一包白色固體, ,可能含有可能含有NaNa2 2COCO3 3、NaHCONaHC

58、O3 3和和NaClNaCl中的一種或多種。下列根據(jù)實驗事實得出的結論中的一種或多種。下列根據(jù)實驗事實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正確的是( () )A.A.取一定量固體取一定量固體, ,溶解溶解, ,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CO2 2, ,若觀若觀察到有晶體析出察到有晶體析出, ,說明原固體中一定含有說明原固體中一定含有NaNa2 2COCO3 3B.B.取一定量固體取一定量固體, ,溶解溶解, ,向溶液中加入適量向溶液中加入適量CaOCaO粉末充粉末充分反應后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分反應后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說明原固體中一定說明原固體中一定含有含有NaNa2 2COCO3 3C.

59、C.取一定量固體取一定量固體, ,溶解溶解, ,向溶液中滴加適向溶液中滴加適AgNOAgNO3 3溶液溶液, ,觀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說明原固體中一定含有說明原固體中一定含有NaClNaClD.D.稱取稱取3.80 g3.80 g固體固體, ,加熱至恒重加熱至恒重, ,質量減少了質量減少了0.620 g0.620 g。用足量稀鹽酸溶解殘留固體用足量稀鹽酸溶解殘留固體, ,充分反應后收集到充分反應后收集到0.880 0.880 g g氣體氣體, ,說明原固體中僅含有說明原固體中僅含有Na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解析解析】選選A A。NaNa

60、2 2COCO3 3溶液和溶液和COCO2 2可以反應生成可以反應生成NaHCONaHCO3 3, ,NaHCONaHCO3 3的溶解度小于的溶解度小于NaNa2 2COCO3 3, ,所以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所以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CO2 2, ,觀察到有晶體析出觀察到有晶體析出, ,說明原固體中一定含有說明原固體中一定含有NaNa2 2COCO3 3, ,A A項正確項正確;NaHCO;NaHCO3 3溶液的溶解度較小溶液的溶解度較小, ,向其飽和溶液中向其飽和溶液中加入加入CaO,CaO,會使得會使得NaHCONaHCO3 3晶體析出晶體析出, ,故不一定含有故不一定含有NaNa2 2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