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災害常識_第1頁
泥石流災害常識_第2頁
泥石流災害常識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泥石流災害常識20XX年7月在X省丹巴特大泥石流災難發(fā)生后,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專家考察后認為, 造成這次泥石流災難除不可抗拒 的自然力氣外,一個主要原因是當地民眾的泥石流防災意識特別 薄弱,自我保護和自救能力太差。邛山二村等幾個村寨競建筑在大面積的泥石積累地上;村寨距溝口4.2公里,泥石流在這 4.2公里運動過程中有珍貴的 20分鐘避災時間。然而由于缺乏通訊 設備而無法聯(lián)系,使溝口的村民和旅游者來不及撤離;有的人還順著泥石流前進的方向避讓而致使厄運難逃。丹巴泥石流災難又一次提示我們, 應大力開展以泥石流、滑 坡為主的山地災難的科普教育, 加強游客的防災減災意識, 提高 民眾的自我保護和自救能力。

2、山地災難來勢兇狠、威力無比,遠比洪水來得突然,也更加慘烈。所以,遠離災難、避開險境是最好的防災方法。前往山區(qū) 溝谷旅游,一定事先要了解當地的近期天氣實況和將來數日的天 氣預報及地質災難氣象預報。 游客應盡量避免大雨天或連續(xù)陰雨 天前往這些景區(qū)旅游。如恰逢惡劣天氣,寧可蒙受經濟損失、調整旅游路線,也不可貿然前往。地質專家告知我們,泥石流、滑坡、崩塌的發(fā)生也有跡可循。 坡度較陡或坡體成孤立山嘴或為凹形陡坡、坡體上有明顯的裂縫、坡體前部存在臨空空間、 或有崩塌物,這說明曾經發(fā)生過滑坡或 崩塌,今后還可能再次發(fā)生;河流突然斷流或水勢突然加大,并夾有較多柴草、樹木,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的轟鳴或悶雷般

3、的聲音,溝谷深處突然變得昏暗,還有稍微震驚感,這些跡象都能確認溝谷上游已發(fā)生泥石流。假如在山區(qū)旅游時,不幸遇上泥石流,游客不要慌張,必需遵循規(guī)律采取以下應急避險措施:依據各種現象推斷泥石流發(fā)生之后應馬上逃逸,選擇最短最安全的路徑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跑,切忌順著泥石流前進方向奔跑;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層厚的凹處;不要上樹躲避,因泥 石流可掃除沿途一切障礙;避開河(溝)道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又低的凸岸;不要躲在陡峻山體下, 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 塌的發(fā)生;長時間降雨或暴雨漸小之后或雨剛停不能立刻返回危 急區(qū),泥石流常滯后于降雨暴發(fā);白天降雨較多后,晚上或夜間親密留意雨情,最好提前轉移、撤離;人們在山區(qū)溝谷中游玩時, 切忌在溝道處或溝內的低平處搭建宿營棚。游客切忌在危巖四周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巖突生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巖。在山區(qū)旅游,除了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外,夏季雷電 災難、冬季冰雪災難等都對游客的人身安全構成威逼。遇到泥石流如何脫險:1 .沿山谷徒步時,一旦遭遇大雨,要快速轉移到四周安全的 高地,離山谷越遠越好,不要在谷底過多停留。2 .留意觀看四周環(huán)境, 特殊留意是否聽到遠處山谷傳來打雷 般聲響,如聽到要高度警惕,這很可能是泥石流將至的征兆。3 .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 盡可能避開有滾石和大量積 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溝底部扎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