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測試題含答案_第1頁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測試題含答案_第2頁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測試題含答案_第3頁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測試題含答案_第4頁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測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測試題之邯鄲勺丸創(chuàng)作一:選擇題:1 .汽車進行剎車試驗,若速率從 8 m/s勻減速至零,須用時間1 s ,按 規(guī)定速率為8 m/s的汽車剎車后拖行路程不得越過 5.9 m ,那么上述剎車 試驗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規(guī)定()A.拖行路程為8 m ,符合規(guī)定B .拖行路程為8 m ,不符合規(guī)定C.拖行路程為4 m ,符合規(guī)定D.拖行路程為4 m ,不符合規(guī)定2 .一個以初速度v0沿直線運動的物體,t秒末速度為vt ,如圖所示,則關(guān) 于t秒內(nèi)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V和加速度a說法中正確的是()- v V- V0 VA. vB. v ' C . a恒定D. a隨時間逐漸減小3 .下列

2、關(guān)于自由落體運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A兩個質(zhì)量不等,高度分歧但同時自由下落的物體,下落過程中任何時 刻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B兩個質(zhì)量不等,高度相同,先后自由下落的物體,通過任一高度處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C所有自由落體運動,在第1s內(nèi)的位移數(shù)值上一定等于g/2D所有自由落體的位移都與下落時間成正比4 .沿同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甲、乙兩物體,已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這說明A甲的速度比乙快B甲的速度比乙大C甲的速度變更比乙快D甲的速度變更比乙大5 .若汽車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致,當加速度減小時,則()A.汽車的速度也減小B.汽車的速度仍在增大C.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靜止D.當加速度減

3、小到零時,汽車的速度達到最大6.關(guān)于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 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重的物體的g值大B.同一地點,輕重物體的g值一樣大C. 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樣大D. g值在赤道處小于在北極處7.為了測出樓房的高度,讓一石塊從樓頂自由落下(不計空氣阻力),測出下列哪個物理量就可以算出樓房的高度()A.石塊下落到地面的總時間 B.石塊落地前的瞬時速度C.石塊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 D.石塊通過最后一米位移的時間二:填空題:(共2題,每小題0分,共0分)1 .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計時器使用的是50 Hz的交變電流。隨著小車的運動,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取 A B、C D

4、E五個計數(shù)點,在兩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中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測得的距離如圖2所示(單位為cm),則小車的加速度為 m/s2。2 .一質(zhì)點繞半徑為 R勺圓周運動了一圈,則其位移大小為,路程是,若質(zhì)3點運動了 i4周,則其位移大小為,路程是,運動過程中最大位移是,最 大路程是。三:實驗題:(共1題,每小題0分,共0分)1.利用打點計器研究一個約1.4 mW的商店卷簾窗的運動,將紙帶粘在卷簾底部,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隨簾在豎直面內(nèi)向上運動.打印后的紙帶如圖所示,數(shù)據(jù)如表格所示,紙帶中 AR BG CD每兩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0 s,根據(jù)各間距的長度,可計算出卷簾窗在各間距內(nèi)的平均速度v平均,可以將v平均

5、近似地作為該間距中間時刻的即時速度v.(1)請根據(jù)所提供的紙帶和數(shù)據(jù),繪出卷簾窗運動的v-t圖線.(2) A諼的加速度為 m/s2 , AKS的平均速度為m/s.四:計算題:(共2題,每小題0分,共0分)1 .火車剎車后7 s停下來,設(shè)火車勻減速運動的最后1 s內(nèi)的位移是2m ,則剎車過程中的位移是多少米?2 .一滑塊由靜止開始,從斜面頂端勻加速下滑,第5s末的速度是6m/s。求:(1)第4 s末的速度;(2)頭7 s內(nèi)的位移;(3)第3 s內(nèi)的位移。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10題,每小題2分,共20分)【解析】在速度圖象中,圖線下方包抄的面積值暗示位移的大小,圖線 的切線斜率暗示物體的加速度

6、。從圖象中可知,實際圖線下方包抄的面積大于梯形下方包抄的面積,所以有 t秒內(nèi)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v>v v因曲線的切線斜率逐漸減小,所以加速度a隨時間逐漸減小7.ABCD (由石塊落地最后1s位移,可求得最后1s的平均速度,此平均速 度就是落地前0.5s的瞬時速度,再求落地速度即可求出樓房高度)。二:填空題:(共2題,每小題0分,共0分)【解析】注意圖中所給數(shù)據(jù)都是從 A點開始的,首先須轉(zhuǎn)換一下數(shù)據(jù),求 出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再根據(jù) s= aT2,統(tǒng)一單位后代入數(shù)據(jù)解 得:a=2m/s2。2.0 2 兀 R <2 R772兀R2R 2兀R三:實驗題:(共1題,每小題0分,共0分

7、)四:計算題:(共2題,每小題0分,共0分)1 .解析: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可以看做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 速直線運動的逆過程,這樣按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來處理將更為 簡捷。當然本題也可以用圖象法解決。解法I :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可以看做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逆過程,火車減速運動的最后1s內(nèi)的位移,相當于加速運動的第 1s內(nèi)的位移。由 x1:x=1:72=1:49 得x=72X2m=98m解法II :由解法I可知,火車減速運動最后1s內(nèi)的平均速度就是其逆過程的第0.5s末的瞬時速度,所以v05 v 2m 2m/s由v05 at1 知,加速度 a v0 2m/s 4m/s2

8、,所以x -atf 4m/s2 (7s)298mA ,1s.t1 0.5s22' , 解法III :火車的v-t圖象如圖所示,它與時間軸所圍成的面積就是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由圖象可知,陰影部分的三角形與大三角形相似,所以它們所圍面積之比等于它們對應(yīng)邊的平方之比,所以有 x/x1=(7/1)2=49 。故x=49x1=98mi答案:98m2.解析:根據(jù)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比例關(guān)系求解(1)因為 v1:v2:v3: =1:2:3:,所以 v4:v5=4:5第4s末的速度為44v5 6m/s 4.8m /s(2) x vt得前5s內(nèi)的位移為:v56x5 t 5m 15m2255因為 x1:x2:x3= 12:22:32 所以 x5:x7=52:72227715 一x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