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的測定——水溶性維生素的測定_第1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維生素c的測定水溶性維生素的測定 ,又稱抗壞血酸、抗壞血病維生素,為水溶性的維生素。它是一種不飽和的多羥基化合物,以內酯形式存在,在2位與3位碳原子之間烯醇羥基上的氫可游離h十,所以具有酸性。自然界存在還原型和氧化型兩種抗壞血酸,都可被人體利用。它們可以相互改變,但當氧化型(dhvc)一旦生成二酮基古洛糖酸或其他氧化產物,則活性喪失。維生素c主要食物來源為新奇蔬菜與水果,如西蘭花、菜花、塌棵菜、菠菜、柿子椒等深色蔬菜和花菜,以及柑橘、紅果、袖子等水果含維生素c量均較高。野生的莧菜、苜蓿、刺梨、沙棘、獼猴桃、酸棗等含量尤其豐盛。維生素c難溶于脂肪,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酸性,對酸穩(wěn)定,遇堿或遇熱

2、極易破壞,具有較強的還原性,易氧化,銅鹽可促進其氧化。 測定維生素c的辦法有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2,4一二硝基苯臍比色法、熒光法、高效液相色譜法等。 一、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 具有烯醇式分子結構的抗壞血酸分子具有還原性,在中性或弱酸性條件下能定量還原2,6一二氯靛酚染料為無色。此染料在中性或堿性溶液中呈藍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紅色。盡頭時,稍過量的2,6一二氯靛酚使溶液展現(xiàn)微紅色。按照染料消耗量即可計算出樣品中還原型抗壞血酸的含量。 樣品中維生素c含量按照下列公式計算: x=t(v-v0)/m(5/100)100 式中:x樣品中維生素c的含量,mg/l00g; t1ml染料溶液(2,6一二氯

3、靛酚溶液)相當于維生素c的質量,mg; v滴定樣液時消耗染料溶液的體積,ml; vo滴定空白時消耗染料溶液的體積,ml; m樣品的質量,g。 解釋及注重事項如下。 (1)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測定的結果為食品中的還原型l一抗壞血酸含量,而非維生素c總量。此法是測定還原型l一抗壞血酸最簡便的辦法,適合于大批果蔬,但對紅色果蔬不太相宜。 (2)維生素c在酸性條件下較穩(wěn)定,故樣品處理或浸提都應在弱酸性環(huán)境中舉行。浸提劑以偏磷酸(hp03)穩(wěn)定維生素c效果最好,但價格較貴。普通可采納2草酸代替偏磷酸,價廉且效果也較好。 (3)測定維生素c時,應盡可能分析新奇樣品,在不發(fā)生水分及其他成分損失的前提下,樣

4、品盡量搗碎,研磨成漿狀。需特殊注重的是:研磨時,加入與樣品等量的酸提取劑以穩(wěn)定維生素c。 (4)全部試劑應用新奇重蒸餾水配制。 (5)測定過程中應避開溶液接觸金屬、金屬離子。 (6)樣品勻漿在100ml容量瓶中,可能浮現(xiàn)泡沫,可加入戊醇2一3滴消退之。同時作空白試驗,消退系統(tǒng)誤差。 (7)囫圇操作過程應快速,滴定開頭時,染料溶液應快速加入直至紅色不立刻消逝,而后盡可能一滴一滴地加入,并不斷搖動三角瓶,至粉紅色15s內不消逝為止。樣品中某些雜質還可以還原染料,但速度較慢,故滴定盡頭以浮現(xiàn)紅色15s不褪色為盡頭。 二、2,4一二硝基苯肼法 總抗壞血酸包括還原型、脫氫型和二酮基古洛糖酸。樣品中還原型

5、抗壞血酸經活性炭氧化為脫氫抗壞血酸,再與2,4一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紅色的脎,按照脎在硫酸溶液中的含量與總抗壞血酸含量成正比,舉行比色定量。 樣品中抗壞血酸含量按照下列公式計算: x=(v)/mf(100/1000) 式中:x樣品中抗壞血酸含量,mg/100g; 由標準曲線得“樣品氧化液”中總抗壞血酸的濃度,g/ml; v試樣用1草酸溶液定容的體積,ml; f樣品氧化處理過程中的稀釋倍數; m樣品的質量,g。 解釋及注重事項如下。 (1)苯肼比色法簡單受共存物質的影響,特殊是谷物及其加工食品,須要時可用層析法純化。 (2)試驗過程應避光操作。 (3)硫脲可庇護抗壞血酸不被氧化,且可協(xié)助脎的形成。

6、終于溶液中硫脲的濃度應全都,否則影響色度。 (4)試管從冰水中取出后,樣品中因糖類的存在會造成色彩逐漸加深,故必需計時,30min后及時比色。 三、熒光法 樣品中還原型抗壞血酸經活性炭氧化為脫氫抗壞血酸后,與鄰苯二胺(opda)反應生成有熒光的喹喔啉。其熒光強度與抗壞血酸的濃度在一定條件下成正比,以此測定食品中抗壞血酸和脫氫抗壞血酸的總量。 脫氫抗壞血酸與硼酸可形成復合物而不與opda反應,以此排解樣品中熒光雜質產生的干擾。 樣品中抗壞血酸及脫氫抗壞血酸總含量按照下列公式計算: x=(v)/mf(100/1000) 式中:x樣品中抗壞血酸及脫氫抗壞血酸總含量,mg/100g; 由標準曲線查得或由回來方程算得的樣品溶液濃度,g/ml; v熒光反應所用試樣體積,ml; f樣品溶液的稀釋倍數; m樣品的質量,g。 解釋及注重事項如下。 (1)試驗所有過程應避光。 (2)活性炭用量應精確,其氧化機理是基于表面吸附的氧舉行界面反應,加入量不足,氧化不充分;加入量過高,對抗壞血酸有吸附作用。試驗證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