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學2014年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專升本考試大綱_第1頁
吉首大學2014年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專升本考試大綱_第2頁
吉首大學2014年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專升本考試大綱_第3頁
吉首大學2014年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專升本考試大綱_第4頁
吉首大學2014年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專升本考試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吉首大學2014年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專升本考試大綱一、考試時間專業(yè)基礎課為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三門合考,共120分鐘,滿分100分。二、課程考核要求與知識點無機化學部分第二章 化學基礎知識1、識記:(1)氣體的狀態(tài)方程式;(2)混合氣體分壓定律;(3)飽和蒸氣壓;(4)理想氣體;(5)液體的沸點和凝固點。2、理解: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3、應用: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第三章 化學熱力學初步1、識記:(1)體系和環(huán)境;(2)狀態(tài)和狀態(tài)函數(shù);(3)過程和途徑;(4)體積功;(5)熱力學能;(6)熱力學第一定律;(7)功和熱;(8)可逆途徑;(9)恒容(壓)反應熱;(10)反應熱;

2、(11)熱焓;(12)生成熱;(13)燃燒熱;(14)熵;(15)熱力學第三定律和標準熵;(16)吉布斯自由能。2、理解:(1)吉布斯自由能判據(jù);(2)標準生成吉布斯自由能。3、應用:(1)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應用;(2)反應焓變對反應方向的影響;(3)標準生成熱的應用。第四章 化學反應速率1、識記:(1)反應速率的定義及其表示方法;(2)碰撞理論;(3)過渡狀態(tài)理論;(4)活化能;(5)摩爾反應熱;(6)質(zhì)量作用定律;(7)反應的分子數(shù)和反應級數(shù)。2、理解:(1)碰撞理論與過渡態(tài)理論;(2)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3)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4)速率常數(shù)。第五章 化學平衡1、識記:(1)化學

3、反應的可逆性;(2)化學平衡;(3)經(jīng)驗平衡常數(shù);(4) 標準平衡常數(shù)。2、理解:(1)平衡常數(shù)與化學反應的程度;(2)濃度、溫度和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3、應用:(1)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2)化學反應等溫式。第六章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1、識記:(1)電子的波粒二象性;(2)海森堡測不準原理;(3)電子云的概念;(4)幾率密度和電子云;(5)原子軌道;(6)主量子數(shù);(7)角量子數(shù);(8)磁量子數(shù);(9)自旋量子數(shù);(10)能量最低原理、保里原理、洪特規(guī)則;(11)原子半徑;(12)電離能;(13)電子親合能;(14)元素的電負性。2、理解:(1)波函數(shù)和原子軌道;(2)電子排布三原則和近

4、似能級圖、元素周期律;(3)四個量子數(shù)的物質(zhì)意義、取值規(guī)律和合理組合;(4)原子的電子層結構與元素的分區(qū);(5)周期表中元素原子半徑、有效核電荷、電離能、電子親和能和電負性的變化規(guī)律3、應用:(1)元素周期表;(2)電子排布式判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有關性質(zhì)。第七章 化學鍵理論概述1、識記:(1)離子鍵;(2)離子鍵的特點;(3)離子的電子層構型;(4)離子半徑;(5)離子晶體;(6)共價鍵及其特點;(7)雜化與雜化軌道;(8)等性雜化與不等性雜化;(9)雜化軌道理論;(10)鍵、鍵、鍵長、鍵角、鍵能、鍵的極性、偶極矩、色散力、誘導力、取向力、范德華力、氫鍵;(11)金屬鍵。2、理解:(1)

5、鍵的離子性與元素電負性的關系;(2)雜化軌道理論;(3)分子的極性;(4)分子軌道理論。(4)金屬鍵理論。3、應用:利用化學鍵、分子間力、氫鍵和晶體類型說明物質(zhì)的有關性質(zhì)及遞變規(guī)律。第八章 酸堿解離平衡1、識記:(1)解離度;(2)同離子效應;(3)解離平衡常數(shù);(4) 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5)鹽的水解;(6)水解度;(7)溶液的pH值;(8)離子強度;(9)活度;(10)鹽效應;(11)質(zhì)子酸堿定義。2、理解:(1)解離度與解離平衡常數(shù);(2)水解平衡常數(shù);(3)影響鹽的水解因素;(4)酸堿質(zhì)子理論。3、應用:(1)解離度與解離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2)一元弱酸和弱堿溶液的pH計算;(3)水解度和

6、水解平衡的計算。 第九章 沉淀溶解平衡1、識記:(1)溶度積常數(shù);(2)溶解度;(3)溶度積原理。2、理解:(1)鹽效應對溶解度的影響;(2)同離子效應對溶解度的影響。3、應用:(1)沉淀生成、溶解和轉(zhuǎn)化的計算。第十章 氧化還原反應1、識記:(1)氧化數(shù)、化合價的概念; (2)原電池、電極、電極電位、原電池的電動勢的概念;(5)(Nernst)方程;(6)電解;(7)元素電勢圖;(8)自由能-氧化數(shù)圖。2、理解:(1)電極電位的產(chǎn)生原理;(2)標準電極電位的意義;(3)電池電動勢與化學反應吉布斯(Gibbs)自由能的關系。3、應用:(1)電極溶液中各物質(zhì)濃度對電極電位的影響;(2)電極電位的能

7、斯特(Nernst)方程;(3)電極電勢的應用。第十一章 配位化學基礎1、識記:(1)配位化合物;(2)中心離子(或原子);(3)配位體;(4)配位數(shù);(5)配離子的電荷;(6)簡單配位化合物;(7)螯合物; (8)穩(wěn)定常數(shù)和不穩(wěn)定常數(shù);(9)逐級穩(wěn)定常數(shù); (10)螯合效應;(11)結構異構;(12)立體異構;2、理解:(1)配合物的命名;(2)配合物的價鍵理論;(3)配合物的晶體場理論;(4)影響配位化合物穩(wěn)定性的因素??荚囶}型及分值分布填空(6分);選擇(8分) ;判斷(5分);簡答(6分);計算(10分)考試教材吉林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宋天佑、程鵬等編,無機化學(上冊),北京:高

8、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第二版)。分析化學部分第1章 緒 論1、識記:分析化學的定義、分類、任務和作用2、理解:定量分析過程;滴定分析的幾種滴定方式;滴定分析對化學反應的要求;基準物質(zhì)和標準溶液。3、運用:滴定分析中的計算。第3章分析化學中的誤差與數(shù)據(jù)處理1、識記: (1)測量誤差的表征-準確度和精密度;(2)誤差的表示方法-誤差和偏差;(3)誤差的來源和分類-系統(tǒng)誤差和隨機誤差;(4)頻率分布、正態(tài)分布、隨機誤差的區(qū)間概率。2、 理解:有效數(shù)字;隨機誤差的分布規(guī)律。3、運用:(1)平均值的置信區(qū)間;(2)可疑值的檢驗;(3)少量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處理;(4)提高分析結果準確度的方法。第5章 酸

9、堿滴定法1、識記: (1)酸堿質(zhì)子理論;(2)離子強度對pH值的影響;(3)緩沖溶液,緩沖容量;(4)酸堿指示劑;(5)酸的濃度和酸度;(6)強酸、強堿滴定曲線,弱酸及弱堿的滴定曲線。2、理解:(1)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原理及變色范圍;(2)分析濃度和平衡濃度;(3)酸堿溶液中各型體的分布。3、運用:(1)各種溶液酸堿度的計算;(2)緩沖溶液的配制;(3)酸堿中各型體的濃度計算;(4)酸堿滴定法的應用。第6章 絡合滴定法1、 識記: (1)絡合滴定方式及其應用;(2)絡合滴定法的特點;(3)EDTA的性質(zhì)和應用;(4)主反應和副反應;(5)副反應系數(shù);(6)條件穩(wěn)定常數(shù);(7)常用金屬離子指示劑。

10、2、 理解:(1)金屬離子指示劑的作用原理及選擇;(2)絡合滴定的基本原理;(3)絡合滴定曲線。3、 運用:(1)絡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2)提高絡合滴定選擇性的途徑;(3)絡合滴定方式及其應用;(4)終點誤差公式及應用。第7章 氧化還原滴定法1、識記: (1)氧化還原反應的特點;(2)條件電位及其影響因素;(3)氧化還原反應的速度;(4)高錳酸鉀法;(5)重鉻酸鉀法;(6)碘量法。2、理解:(1)氧化還原反應平衡常數(shù)及反應的程度;(2)滴定曲線;(3)常用指示劑及其作用原理。3、運用:(1)氧化還原滴定的預處理;(2)氧化還原滴定結果的計算。第8、9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1、識記: (1

11、)重量分析法對沉淀形成的要求;(2)沉淀形式和稱量形式;(3)影響沉淀純度的主要因素;(4)沉淀條件的選擇;(5)莫爾法;(6)佛爾哈德法;(7)法楊司法。2、 理解:(1)同離子效應;(2)鹽效應;(3)酸效應和配位效應。3、 運用:(1)沉淀的溶解度計算;(2)沉淀滴定法。第10章 吸光光度法1、識記: (1)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光度測量誤差及條件的選擇。2、理解:偏離比爾定律的原因。3、運用:根據(jù)朗伯比爾定律進行相關計算??荚囶}型及分值分布選擇題(8分);填空題(6分);簡答題(6分);計算題(10分)教材 武漢大學主編  分析化學(第五版)有機化學部分第一章 有機化學

12、的研究內(nèi)容和對象,有機化合物的一般特點,有機反應的基本類型。第二章 烷烴的化學性質(zhì),烷烴的結構特點,烷烴的系統(tǒng)命名法,烷烴的同系物和同分異構體。第三章 單烯烴的結構特點,單烯烴的化學性質(zhì);單炔烴的結構特點,單炔烴的化學性質(zhì);共軛二烯烴的1,4-加成。第四章 環(huán)烴的構象和性質(zhì);芳香烴的結構特點和化學性質(zhì),苯環(huán)上取代基的定位規(guī)律;親電反應歷程。第五章 物質(zhì)的旋光性;分子的對稱性、手性和旋光性;構型的表示方法;含一個手性碳的化合物,含兩個手性碳的化合物。第六章 單鹵代烴的結構特點和化學性質(zhì);親核取代反應歷程;親核取代和消除反應的關系。第八章 醇的結構特點和化學性質(zhì);酚的結構特點和化學性質(zhì);醚的結構特點和化學性質(zhì);重要的醇、酚、醚。第九章 醛的結構特點和化學性質(zhì);酮的結構特點和化學性質(zhì)。第十章 羧酸的結構特點和化學性質(zhì);羧酸衍生物的結構特點和化學性質(zhì)。第十一章 羥基酸的結構特點和化學性質(zhì);羰基酸的結構特點和化學性質(zhì);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機合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