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唐山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書(式樣)流轉合同編號:鑒證編號:甲方(轉出方)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乙方(受讓方)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經甲乙雙方自愿、協商同意,簽訂本合同。一、流轉方式。二、流轉的土地及地上附著物序號座落地名面積(畝)四至用途地上附著物123合計三、流轉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四、流轉費標準及支付時間每年每畝元,共計元。如以糧食結算,每年每畝公斤(糧食名稱),乙方于每年的月日前向甲方支付。五、甲方的權利義務1、有權向乙方收取土地流轉費。2、不得干預乙方依法進行的生產經營活動。3、。六、乙方的權利義務1、依法經營流轉的土地,不得擅自改變土地用途。2、按時向甲方支付流轉
2、費。3、。七、變更或者解除的條件八、違約責任如一方違約,由違約方向對方支付違約金元,給對方或者發(fā)包方造成損失的,依法予以賠償。九、解決糾紛的辦法如雙方發(fā)生糾紛,先由鄉(xiāng)政府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由縣農業(yè)承包合同仲裁委員會予以仲裁。十、雙方約定的其他條款1、在土地流轉期內,如流轉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占用后,甲乙雙方分配安置補助費或者占用費的辦法:。2、土地流轉期滿后,乙方投資形成的地上附著物的處理辦法:。3、。十一、本合同(轉讓合同除外)自甲乙雙方簽字之日起生效;是轉讓合同的,由甲乙雙方簽字、發(fā)包方同意并蓋章之日起生效。(雙方約定到鄉(xiāng)政府鑒證后方可生效的,自鑒證之日起生效)。十二、本合同一式五(六)
3、份,甲乙雙方各執(zhí)一份,發(fā)包方、鄉(xiāng)政府及土地流轉機構各存一份(流轉期限在五年以上的,需另交一份,并由鄉(xiāng)鎮(zhèn)集中每半年向當地綜合檔案館移交,由檔案館妥善保管)。發(fā)包方意見甲方代表人年月日(蓋章)年月日鑒證機關(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乙方代表人年月日年 月 日 (蓋章)土地流轉機構年月日(蓋章)合同書填寫說明1. 合同第一條中流轉方式是指轉讓、轉包、出租、互換、入股中的一種。實行轉讓形式流轉的,在流轉合同期內,由乙方同發(fā)包方確立土地承包關系,甲方與發(fā)包方的承包關系即行終止;實行互換方式流轉的,互換雙方均取得對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喪失原土地承包經營權;實行轉包、出租、入股形式流轉的,甲方與發(fā)包方原確立的承包關系不變;2. 合同第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TAT-PEG-Cy3-生命科學試劑-MCE-8780
- O-Methylcassythine-生命科學試劑-MCE-5707
- 1-2-Distearoyl-3-palmitoyl-rac-glycerol-1-2-Stearin-3-palmitin-生命科學試劑-MCE-3544
- 2025年度解除競業(yè)限制協議通知范本及注意事項
- 二零二五年度版果園承包合同:果業(yè)人才培養(yǎng)與引進合作協議
- 二零二五年度2025年度自愿調解協議書-知識產權侵權糾紛調解協議書
- 2025年度共享汽車使用權授權管理協議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賃合同終止及換房新約
- 施工現場管理的方法
- 高效記憶小學英語詞匯的秘訣
- 2024化工園區(qū)危險品運輸車輛停車場建設規(guī)范
- 工地試驗室質量手冊
- 信息資源管理(馬費成-第三版)復習重點
- 郵輪外部市場營銷類型
- GB/T 42460-2023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去標識化效果評估指南
- 05G359-3 懸掛運輸設備軌道(適用于一般混凝土梁)
- 工程與倫理課程
- CKDMBD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及骨代謝異常
- 潮汕英歌舞課件
- 田字格模版內容
- 第一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框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