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考試題庫_第1頁
機械設計考試題庫_第2頁
機械設計考試題庫_第3頁
機械設計考試題庫_第4頁
機械設計考試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螺紋連接第 3頁共41頁選擇題1. 當螺紋公稱直徑、牙型角、螺紋線數(shù)相同時,細牙螺紋的自鎖性能比粗牙螺 紋的自鎖性能A 。A.好B.差C.相同D.不一定。2. 在螺栓連接中,有時在一個螺栓上采用雙螺母,其目的是CoA.提高強度B.提高剛度C.防松D.減小每圈螺紋牙上的受力。3. 螺栓的材料性能等級標成6.8級,其數(shù)字6.8代表AoA.對螺栓材料的強度要求B.對螺栓的制造精度要求C.對螺栓材料的剛度要求D.對螺栓材料的耐腐蝕性要求4. 受軸向工作載荷的緊螺栓連接中,螺栓受到的總拉力F0與預緊力F'、殘余預緊力F"和工作拉力F之間的關系為BoA. F F FB.CbC.Fo F

2、F0F0 FFCB Cm5. 當鉸制孔用螺栓組連接承受橫向載荷或旋轉力矩時,該螺栓組中的螺栓D oA.必受剪切力作用B.必受拉力作用C.同時受到剪切與拉伸D.既可能受剪切,也可能受到擠壓作用6. 螺栓強度等級為6.8級,則螺栓材料的最小屈服極限近似為AB. 6 MPaD. 0. 8 MPaA. 480 MPaC. 8 MPa7.下列四種螺紋中,自鎖性能最好的是BoA.粗牙普通螺紋B.細牙普通螺紋C.梯形螺紋D.鋸齒形螺紋8. 用于聯(lián)接的螺紋多為普通螺紋,這是因為普通螺紋CA、傳動效率好;B、防振性能好;C、牙根強度高,自鎖性能好;D、自鎖性能差。9. 當常拆裝的兩個被聯(lián)接件加工成一個通孔一個盲

3、孔時,宜采用BA、螺栓聯(lián)接;B、雙頭螺柱聯(lián)接;C、螺釘聯(lián)接;D、緊定螺釘聯(lián)接。10. 當兩個被聯(lián)接件不太厚,便于加工成通孔時,宜采用A 。A、螺栓聯(lián)接;B、雙頭螺柱聯(lián)接;C、螺釘聯(lián)接;D、緊定螺釘聯(lián)接。11. 對于普通螺栓聯(lián)接,在擰緊螺母時,螺栓所受的載荷是D 。A、拉力;B、扭矩;C、壓力;D、拉力和扭矩;二、填空題12.12. 在螺紋聯(lián)接中最常用的螺紋牙型是三角形螺紋。13. 采用凸臺或沉頭座孔作為螺栓頭或螺母的支承面是為了減小和避免螺栓受附加彎曲應力15.普通螺栓連接的凸緣聯(lián)軸器是通過摩擦力矩傳遞轉矩的;鉸制孔螺栓連接的凸緣聯(lián)軸器是通過剪切與擠壓傳遞轉矩的。16.按照平面圖形的形狀,螺紋

4、分為三角形螺紋、梯形螺紋和鋸齒形螺紋等。17. 普通三角形螺紋的牙型角為 60度。而梯形螺紋的牙型角為30度18. 常用連接螺紋的旋向為右旋三角形螺紋包括普通 螺紋和 圓柱管 螺紋兩種19.20.判斷題1.4. 簡述螺栓組連接的四種典型受載情況。4 分)2. 在螺紋聯(lián)接中,采用加高螺母以增加旋和圈數(shù)的辦法對提高螺栓的強度并沒有多少作用。( V )3. 一般連接螺紋常用粗牙螺紋。(V )4. 普通螺紋多用于聯(lián)接,梯形螺紋多用于傳動。 ( V )5. 為了提高受軸向變載荷螺栓聯(lián)接的疲勞強度,可以增加螺栓剛度(x )6. 橫向載荷的鉸制孔精配螺栓聯(lián)接,螺栓的抗拉強度不需要進行計算。(V )四、 簡答

5、題1. 簡述螺紋連接為什么要防松及放松方法。( 4 分)答:在沖擊、振動或變載荷的作用下,螺旋副間的摩擦力可能減小或瞬間消失, 這種現(xiàn)象多次重復后, 就會使聯(lián)接松脫。 在高溫或溫度變化較大的情況下, 由于 螺紋聯(lián)接件和被聯(lián)接件的材料發(fā)生蠕變和應力松弛, 也會使聯(lián)接中的預緊力和摩擦 力逐漸減小,最終導致聯(lián)接失效。因此螺紋聯(lián)接需要防松。放松方法:摩擦防松,機械防松,破壞螺紋副的相對轉動放松(永久放松)。2. 簡述提高螺紋連接強度的措施。 ( 4 分)答: 1,降低影響螺栓疲勞強度的應力幅; 2,改善螺紋牙間載荷分配不均的現(xiàn)象; 3, 減小應力集中和避免附加彎曲應力; 4,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藝方法。3

6、. 螺栓組連接的設計應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4 分)答: 1. 連接接合面的幾何形狀通常設計軸對稱的簡單幾何形狀; 2. 螺栓的布置應使 各螺栓的受力合理; 3.螺栓的排列應有合理的間距,邊距; 4. 同一螺栓組中,螺栓 的材料,直徑和長度用相同; 5 分布在同一圓周上的螺栓數(shù)目應取成偶數(shù); 6.工藝 上保證被連接件,螺母和螺栓頭部的支承面平整,并與螺栓軸線相垂直。答: 1,受橫向載荷的螺栓組連接; 2,受轉矩的螺栓組連接; 3 ,受軸向載荷的螺 栓組連接; 4 ,受翻轉力矩的螺栓組連接。5. 簡述螺紋連接的基本類型及各自應用場合。 (4 分)答: 1,螺栓連接:用于被連接件不太厚和兩邊有足夠

7、的裝配空間的場合;2,雙頭螺柱連接:適用于結構上不能采用螺栓連接且需要經常裝拆時的場合;3,螺釘連接:多用于受力不大,不需要經常裝拆的場合; 4,緊定螺釘連接:用于固定兩個零 件的相對位置,并傳遞不大的力或轉矩的場合。6. 按扭轉強度條件進行軸的計算的應用場合是什么?(4 分)答:這種方法是只按軸所受的扭矩來計算軸的強度,如果還受有不大的彎矩時, 則用降低許用扭轉切應力的辦法予以考慮。 這種計算方法簡便,但計算精度較低。 它主要用于下列情況: 1)傳遞以轉矩為主的傳動軸; 2 )初步估算軸徑以便進行 結構設計; 3 )不重要的軸。五、 分析計算題( 10 分)第 5 頁共 41 頁、亠六、1.

8、結構題分)5a16用彈簧墊圈采20mm 的'角頭 鋼板,M16的鉸制孔螺4分)是鉸制孔螺栓連接接那個解:鉸制孔螺栓連接(2分)第 7頁共 41頁©作2(6 分)TT3解i h0/a七3BOOBO輪轂連接第 6頁共41頁評分標準:螺栓位置(2分) 鉸制孔用螺栓連接(4分)表示F選擇題C 上的A 輪轂鍵槽底面B 軸的鍵槽底面C 一對鍵的接觸面D.鍵的側面4.花鍵連接的主要缺點是D.對軸削弱平鍵,16 X 70A 圓頭E.鍵高X軸徑F.鍵寬X鍵長G.鍵高X鍵長6.對中性好、常用于軸端為錐形表面連接中的鍵是C.切向鍵切向鍵聯(lián)接的斜度是做在A.應力集中B.成本高C.對中性與導向性差5.

9、平鍵標記:鍵B16 X 70 GB1096-79 , B 表示CB 單圓頭C.方頭 D 鍵寬X軸徑A.普通平鍵B.半圓鍵如圖連接面受轉矩 更為合理,并在右,利用四個螺栓完成連接栓組7. 采用兩個平鍵聯(lián)接時,一般設在相隔D 。A. 0 °B . 90 °C . 120 ° 135 ° D . 1808. 設計鍵連接時,鍵的截面尺寸b X h通常根據(jù)C 由標準中選擇A. 傳遞轉矩的大小B. 傳遞功率的大小第 11頁共 41頁D.軸的長度C. 軸的直徑9. 在同一軸段上,若采用兩個平鍵時,一般設在D的位置。A、同一母線;B、相隔90 ° ; C、相隔

10、120 ° ; D、相隔18010. 一般采用B加工B型普通平鍵的鍵槽。A、指狀銃刀;B、盤形銃刀;C、D、車刀。11. 普通平鍵聯(lián)接的主要用途是使軸與輪轂之間C 。A、沿軸向固定并傳遞軸向力;C、沿周向固定并傳遞轉矩。12.設計鍵連接時,鍵的截面尺寸A、傳遞轉矩的大小C、軸的直徑B、安裝與拆卸方便;b X h通常根據(jù)C由標準中選擇B、傳遞功率的大小D、軸的長度八、填空題1. 軸上零件的周向固定常用的方法有鍵連接花鍵連接、銷和過盈配合。2. 導向平鍵的工作面是鍵的兩側面,導向平鍵連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工作面的過渡磨損。3. 平鍵的長度通常由輪轂長一由軸徑 確定。4鍵的剖面尺寸是由軸徑

11、確定的,而鍵長是由輪轂長 確定的。5. 圓柱銷和圓錐銷的作用有定位、傳遞橫向力和轉矩和安全保護三種。6. 普通平鍵的工作面是兩側面,其主要失效形式為工作面被 壓潰 ,其剖面尺寸 b*h是木 軸徑來選擇的。7. 單圓頭平鍵(C型)用于軸的端部。8. 在平鍵聯(lián)接中,靜聯(lián)接應校核擠壓 強度;動聯(lián)接應校核耐磨性 強度9. 在平鍵聯(lián)接工作時,是靠鍵 和 鍵槽側面的擠壓傳遞轉矩的。10. 花鍵聯(lián)接的主要失效形式,對靜聯(lián)接是齒面的壓潰,對動聯(lián)接是磨損。九、簡答題11. 與平鍵對比,花鍵連接的優(yōu)點有哪些? (4分)答:鍵齒數(shù)較多且受載均勻,故可承受很大的載荷;因鍵槽較淺,對軸,轂的強度削弱較輕;軸上零件與軸的

12、對中性好,導向性好。12. 簡述花鍵聯(lián)接的優(yōu)缺點(4分)。答:優(yōu)點:鍵齒數(shù)較多且受載均勻,故可承受很大的載荷;因鍵槽較淺,對軸,轂的強度削弱較輕;軸上零件與軸的對中性好,導向性好。缺點:需要專門的設備加工,成本較高13. 如何選取普通平鍵的尺寸 b x h x L?( 4分)答:bxh按軸的直徑d由標準選定,鍵的長度 L值一般可按輪轂的長度而定, 鍵的長度一般略短于輪轂的長度,所以長度L應符合鍵的標準長度系列值。14. 簡述普通平鍵的類型、特點和應用。(4分)答:普通平鍵用于軸轂間無軸向相對滑動的靜連接,按其端部形狀分為圓頭(A型),平頭(B型)和單圓頭(C型)三種。采用圓頭或單圓頭平鍵時,軸

13、上的鍵 槽用端銑刀銑出, 軸上鍵槽端部的應力集中較大,但鍵的安裝比較牢固。 采用平頭平鍵時,軸上的鍵槽用盤銑刀銑出,軸的應力集中較小, 但鍵的安裝不牢固,需要用螺釘緊固。單圓頭平鍵用于軸伸處,應力較少,輪轂上的鍵槽一般用插刀或拉 刀加工而成。十、分析計算題(10分帶傳動第 17頁共 41頁C。B.初拉力F0太小D.傳動過載B.帶的線速度D.帶的松邊拉力B.提高帶的壽命D.使帶具有一定的初拉力C。B.帶在帶輪上出現(xiàn)打滑D.帶的彈性變形不符合虎克定律D決定B.大帶輪直徑十一、 選擇題15. 帶傳動在工作時產生彈性滑動,是由于A. 包角a太小C. 緊邊與松邊拉力不等16. 選取V帶型號,主要取決于A

14、A. 帶傳遞的功率和小帶輪轉速C. 帶的緊邊拉力17. 帶張緊的目的是D。A.減輕帶的彈性滑動C.改變帶的運動方向18. 帶傳動不能保證準確的傳動比,其原因是A.帶容易變形和磨損C.帶傳動工作時發(fā)生彈性滑動19. 中心距一定的帶傳動,小帶輪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A.小帶輪直徑C.兩帶輪直徑之和D. 兩帶輪直徑之差Felim 與初拉力0之間的關系為C 。A.F elim2Fo e v /(e v1)B.F elim2F0 (e 'FFC.elim2F0 (ef v 1) / (e fv1)D.elim2F0 (e f帶傳動傳遞的極限有效拉力v20.若忽略離心力影響時,剛開始打滑前,F(xiàn)1) /

15、 ev如果張緊的目的是為了保持一定的初張力F0,則張1) /( e v 1)21.采用張緊輪的帶傳動,緊輪一般應放在松邊位置上。如果張緊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加小帶輪的包角a 1 ,則張緊輪應放在松邊B的位置上A.內側靠近小帶輪C.外側靠近大帶輪B.外側靠近小帶輪D.內側靠近大帶輪22. V帶傳動主要依靠B傳遞運動和動力。A、帶的緊邊拉力;B、帶和帶輪接觸面間的摩擦力;C、帶的預緊力;23. 帶傳動工作時產生彈性滑動是因為B 。A、帶的預緊力不夠;B、帶的緊邊和松邊拉力不等;C、帶繞過帶輪時有離心力;D、帶和帶輪間摩擦力不夠。24. V帶傳動設計中,選取小帶輪基準直徑的依據(jù)是A 。A、帶的型號;B

16、、帶的速度;C、主動輪轉速;D、傳動比25. 帶傳動打滑總是A 。A、在小輪上先開始;B、在大輪上先開始;C、在兩輪上同時開始。26. 在一般傳遞動力的機械中,主要采用 C傳動。A、平帶;B、同步帶;C、V帶;D、多楔帶。27. 帶傳動正常工作時不能保證準確的傳動比是因為A、帶的材料不符和胡克定律;B、帶容易變形和磨損;C、帶在帶輪上打滑;D、帶的彈性滑動。十二、 填空題28. 帶傳動中,帶的彈性滑動是帶傳動的固有 特性,是 不可避免的;而打滑則是可以避免。29. 傳動帶所能傳遞的最大有效圓周力Fmax與 初拉力 、包角 、摩擦系數(shù)等因素有關,它們的值越大,F(xiàn)max就越大。430. 帶傳動的最

17、大有效拉力隨預緊力的增大而增大,隨包角的增大而增大,隨摩擦系數(shù)的增大而增大,隨帶速的增加而減小。31. 帶傳動中,帶每轉一周受拉應力 應力和彎曲應力作用,最大應力發(fā)生在 帶的緊邊進入小帶輪處 。32. V帶輪有實心式、 孔板式、腹板式和橢圓輪輻式四種典型結構形式。33. 帶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疲勞斷裂和打滑。十三、判斷題34. V帶傳動一般是多根帶同時工作,因而與平帶相比,其優(yōu)點之一是傳動中某根帶疲勞損壞后可單獨更換。(X )35. 帶傳動的彈性滑動是由帶的預緊力不夠引起的。(X )36. 在帶傳動中,傳動帶的最大應力發(fā)生在帶開始繞入主動輪的那一點處。(V )37. 帶的工作應力中,由離心力引起

18、的離心拉應力在帶的各截面上都一樣。(X )38. 帶傳動設計,當小帶輪包角經驗算不合格時,可以適當增加中心距或減少傳 動比來滿足。(V )簡答題39. 試分析影響帶傳動所能傳遞最大有效圓周力Fmax的主要因素。(4分)40. 試分析帶傳動所能傳遞最大有效拉力Fmax的主要影響因素。(4分)答:帶傳動所能傳遞最大有效拉力 Fmax的主要影響因素有:1,初拉力,2,小帶 輪包角;3,摩擦系數(shù);增大初拉力,增大小帶輪包角,增大摩擦系數(shù)可以提高傳動的最大有效拉應力十四、分析計算題(10分)十五、 選擇題41.與齒輪傳動相比較,鏈傳動的優(yōu)點是A.傳動效率高C.承載能力大鏈傳動D 。B. 工作平穩(wěn),無噪聲

19、D. 能傳遞的中心距大42. 在一定轉速下,要減輕鏈傳動的運動不均勻性和動載荷,應D 。A增大鏈節(jié)距和鏈輪齒數(shù)B.減小鏈節(jié)距和鏈輪齒數(shù)C. 增大鏈節(jié)距,減小鏈輪齒數(shù)D.減小鏈條節(jié)距,增大鏈輪齒數(shù)43. 兩輪軸線不在同一水平面的鏈傳動,鏈條的緊邊應布置在上面,松邊應布置在下面,這樣可以使B 。A. 鏈條平穩(wěn)工作,降低運行噪聲B.松邊下垂量增大后不致與鏈輪卡死C.鏈條的磨損減小D.鏈傳動達到自動張緊的目的44. 鏈傳動設計中,選中心距為C可認為是最合適的。(P為鏈節(jié)距)A. (10 20) PB. (20 30) PC. (30 50) PD. (50 80) P45. 鏈傳動作用在軸和軸承上的載

20、荷比帶傳動要小,這主要是因為C 。A. 鏈傳動只用來傳遞較小功率B. 鏈速較高,在傳遞相同功率時,圓周力小C. 鏈傳動是嚙合傳動,無需大的張緊力D. 鏈的質量大,離心力大46. 鏈條的節(jié)數(shù)宜采用B。A、奇數(shù);B、偶數(shù);C、5的倍數(shù);D、10的倍數(shù)。47. 在一定轉速下,要減輕鏈傳動的運動不均勻和動載荷,應D。A、增大鏈節(jié)距和鏈輪齒數(shù);B、減小鏈節(jié)距和鏈輪齒數(shù);C、增大鏈節(jié)距,減小鏈輪齒數(shù);D、減小鏈條節(jié)距,增大鏈輪齒數(shù)。48. 與齒輪傳動相比,鏈傳動的優(yōu)點是D 。A、傳動效率高;B、工作平穩(wěn),無噪聲;C、承載能力大;D、能傳遞的中心距大。49. 為了限制鏈傳動的動載荷,在鏈節(jié)距和小鏈輪齒數(shù)一定

21、時,應限制AA、小鏈輪的轉速;B、傳遞的功率;C、傳動比;D、傳遞的圓周力。十六、填空題50. 決定套筒滾子鏈傳動承載能力的主要參數(shù)是鏈節(jié)距;鏈傳動的運動特性是指運動的不均勻性和 動載荷 。51. 若不計鏈傳動中的動載荷,則鏈的緊邊受到的拉力由有效圓周力離心拉力和一懸垂拉力三部分組成。52. 按鏈傳動的用途,套筒滾子鏈和齒形鏈屬于傳動鏈。53. 在滾子鏈的結構中,內鏈板與套筒之間、外鏈板與銷軸之間采用 過盈配合,滾子與套筒之間、套筒與銷軸之間采用間隙 配合。54. 多排鏈傳動的排數(shù)不宜超過 4 排,其原因是多排受力不均勻。55. 鏈傳動的平均傳動比恒定,而瞬時傳動比是變化的。56. 鏈傳動中,

22、小鏈輪的齒數(shù)越多,則傳動平穩(wěn)性越好 。57. 鏈傳動瞬時傳動比表達式是:平均傳動比表達式是:i=z2/z1。58. '十七、 判斷題24.多邊形效應是鏈傳動的固有特性,形成鏈傳動的規(guī)則性振動。( V )十八、一二簡答題|i jI59. 鏈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 (4分)答:1,鏈條的疲勞損壞;2,鏈條的鉸鏈磨損;3,鏈條鉸鏈膠合;4,鏈條過載 拉斷。60. 鏈傳動有哪些優(yōu)缺點?(4 分) 答:優(yōu)點:鏈傳動具有傳動功率大,傳動中心距大,結構簡單,制造和使用精度 要求不高,成本低;能夠在高溫,多塵,油污等惡劣環(huán)境中工作的優(yōu)點;缺點:瞬時傳動比不恒定,傳動中產生沖擊和噪聲,高速傳動平穩(wěn)性

23、較差,只能 使用于平行軸間傳動,不宜使用于高速或載荷變化較大等場合的缺點。61. 鏈傳動有哪些優(yōu)缺點?(4分)F2等于多少? ( 4分)F,離心力Fc,懸垂拉力Fy62. 鏈在傳動中的主要作用力有哪些?松邊拉力 答:鏈在傳動中的主要作用力有:有效圓周拉力 松邊拉力F2=Fc+Fy十九、分析計算題(10分)圓柱齒輪二十、 選擇題63. 一減速齒輪傳動,主動輪1用45號鋼調質,從動輪用 45號鋼正火,貝陀們第25頁共41頁齒面接觸應力的關系是B擇時,應使B 。A.兩者硬度相等C.大齒輪硬度高于小齒輪硬度軟齒面B. 小齒輪硬度高于大齒輪硬度D. 小齒輪米用硬齒面,大齒輪米用64.在一般工作條件下,式

24、為B。齒面硬度HB < 350的閉式齒輪傳動,通常的主要失效形A.輪齒疲勞折斷B.齒面疲勞點蝕C.齒面膠合D.齒面塑性變形A. H1H2B. H1H2C. H1H265.設計一對減速軟齒面齒輪傳動時,從等強度要求出發(fā),大、小齒輪的硬度選66.對于齒面硬度w 350HBS的閉式鋼制齒輪傳動,其主要失效形式為 B.齒面磨損A.輪齒疲勞折斷C.齒面疲勞點蝕D.齒面膠合Co67. 一對標準漸開線圓柱齒輪要正確嚙合,它們的必須相等。A. 直徑dB. 模數(shù)mC. 齒寬bD. 齒數(shù)z68.設計閉式軟齒面直齒輪傳動時,選擇齒數(shù)Z1,的原則是A. ZI越多越好B. ZI越少越好C. Z1 > 17,

25、不產生根切即可 強度的前提下,齒數(shù)選多些有利D. 在保證輪齒有足夠的抗彎疲勞69.下列齒輪參數(shù)中,對齒形系數(shù)YF沒有影響的是A.齒數(shù)B.變位系數(shù)C.齒頂高系數(shù)D.壓力角E.模數(shù)。70.在一般工作條件下,齒面硬度HB < 350的閉式齒輪傳動,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為A.輪齒疲勞折斷B. 齒面疲勞點蝕C.齒面膠合D.齒面塑性變形71. 在圓柱齒輪傳動中,輪齒的齒面接觸疲勞強度主要取決于A、模數(shù);B、齒數(shù);C、中心距;D、壓力角。72. 齒輪的齒面疲勞點蝕經常發(fā)生在A、靠近齒頂處;B、靠近齒根處;C、節(jié)線附近的齒頂一側;D、節(jié)線附近的齒根一側。73. 保持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中心距不變,增大模數(shù)m

26、,則AoA、輪齒的彎曲疲勞強度提高;B、齒面的接觸強度提高;C、彎曲與接觸強度均可提高;D、彎曲與接觸強度均不變。74.其他條件不變,將齒輪傳動的載荷增為原來的4倍,其齒面接觸應力 _B_oA、不變;B、增為原應力的2 倍;C、增為原應力的4倍;D、增為原應力的16倍。75.在圓柱齒輪減速器中,一般小齒輪的寬度biA 大齒輪的寬度 b2 oA、大于;B、小于;C、等于。76.在下面的各種方法中,A不能提高齒輪傳動的齒面接觸疲勞強度。A、直徑d不變而增大模數(shù);B、改善材料;C、增大齒寬b ;rD、增大齒數(shù)以增大 d。二-一、填空題77.直齒圓錐齒輪的強度可近似按齒寬中點處的當量圓柱齒輪強度進行計

27、算78.對于開式齒輪傳動,雖然主要失效形式是齒面磨損,但目前尚無成熟可靠的計算方法,故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這時影響齒輪強度的主要幾何參數(shù)是模數(shù)79.在一般機械中的圓柱齒輪傳動,往往使小齒輪齒寬bi大于大齒輪齒寬b2;在計算齒輪強度時,工作齒寬 b應取大齒輪齒寬b280. 對于硬齒面閉式齒輪傳動,其齒面接觸承載能力較高,故通常先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進行設計,然后校核齒面接觸疲勞強度。81. 比較成熟和常用的齒輪設計依據(jù)和計算方法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和齒根彎曲疲勞強度。82. 鍛造齒輪結構形式包括齒輪軸、整體式和腹板式 等。二十二、判斷題83. 齒輪的動載系數(shù)是考慮主、從動齒輪嚙合振動產生的內部

28、附加動載荷對齒輪載荷的影響系數(shù)。為了減小內部附加動載荷,可采用修緣齒。(v )84. 一對相嚙合的齒輪,若大小齒輪的材料、熱處理情況相同,則它們的工作接觸應力和許用接觸應力均相等(X )_85. 齒輪輪轂寬度應該比與之相配合的軸段長度長2-3mm,是為了實現(xiàn)零件軸向的可靠定位。(v )86. 一對嚙合齒輪的大、小齒輪的齒面接觸應力一般是不相等的。( X )87. 一對嚙合齒輪的大、小齒輪的齒根彎曲應力一般是相等的。( X )88. 直齒錐齒輪的強度計算是在輪齒小端進行。( X )二十三、 簡答題89. 簡述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和開式齒輪傳動的設計準則。 ( 4 分) 答:齒輪傳動失效形式有:齒體

29、失效包括 1,彎曲疲勞失效; 2,過載折斷; 3,彎 曲塑性變形;齒面失效包括 1,齒面點蝕和齒面剝落; 2,齒面嚴重磨損; 3,齒面 膠合; 4 齒面塑性流動。開式齒輪傳動的設計準則: 齒面磨損是其主要失效形式, 通常借用齒根彎曲疲勞 強度進行設計,再將計算確定的模數(shù)增大 10% 的辦法,來考慮磨粒磨損對輪齒強 度的削弱的影響,而無需校核接觸強度。90. 試述齒輪傳動的設計準則。 ( 4 分)答:( 1 )軟齒面閉式齒輪傳動:通常先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進行設計, 然后校核 齒根彎曲疲勞強度。 ( 2)硬齒面閉式齒輪傳動:通常先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進行 設計,然后校核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3)高速

30、重載齒輪傳動,還可能出現(xiàn)齒 面膠合,故需校核齒面膠合強度。( 4 )開式齒輪傳動:目前多是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進行設計,并考慮磨損的影響將模數(shù)適當增大(加大 1015% )91. 齒輪傳動中的載荷系數(shù) K為四個系數(shù)的乘積,K=K aKvKbKa,分別說明Kv和Kp的名稱及引入該系數(shù)是為了考慮哪些方面的影響。(4分)答:動載系數(shù) KV 考慮齒輪制造精度, 運轉速度對輪齒內部附加動載荷影響的系 數(shù);齒向載荷分布系數(shù)K p考慮沿齒寬方向載荷分布不均勻對齒面接觸應力影響的系 數(shù)。92. 齒輪傳動中的載荷系數(shù) K=K aKvK«Kp,分別說明Kv和K p的名稱及引入該系數(shù)是為了考慮哪些方面的影響

31、。( 4 分)93. 齒輪傳動中的載荷系數(shù) K=K aKvKaKp,分別說明Ka和Ka的名稱及引入該系數(shù)是為了考慮哪些方面的影響。( 4 分)答:使用系數(shù) KA 考慮由于齒輪嚙合外部因素引起附加動載荷影響的系數(shù);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 K a考慮同時嚙合的各對輪齒間載荷分配不均勻影響的系數(shù)。第 # 頁共 41 頁二十四、分析計算題(10分)蝸輪蝸桿二十五、選擇題94.在蝸桿傳動中,當需要自鎖時,應使當量摩擦角B蝸桿導程角A.小于B.大于C.等于95.蝸桿直徑系數(shù)q = AA. q=dl/mC. q=a/dlB. q=dl mD. q=a/m96.在蝸桿傳動中,當其他條件相同時,減少蝸桿頭數(shù)zi,則

32、CA.有利于蝸桿加工C.有利于實現(xiàn)自鎖97.蝸輪常用材料是CA. 40CrC. ZCuS nl0P198.在潤滑良好的條件下,為提高蝸桿傳動的嚙合效率,B.減少蝸桿頭數(shù)D.增大蝸桿直徑系數(shù)A.減小齒面滑動速度u sC.增加蝸桿頭數(shù)Z199. 用D計算蝸桿傳動比是錯誤的A. i= 3 1 / 3 2C. i= n / n2100. 蝸桿傳動中較為理想的材料組合是A.鋼和鑄鐵C.銅和鋁合金B(yǎng).有利于提高蝸桿剛度D.有利于提高傳動效率B. GCrl5D. LYI2可采用的方法為CZ1qB. i= Z2 / Z1D. i= d 1/ d 2B。B.鋼和青銅D.鋼和鋼第31頁共41頁101.在蝸桿傳動中

33、,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增加蝸桿直徑系數(shù)q,將使傳動效率 B 。A、提高;B、減??;C、不變;D、增大也可能減小。102.用D 計算蝸桿傳動比是錯誤的。1 2 ;B、i=A、i= 3 / 3Z2 / Z1 ;C、i= n / 門2 ;D、i= d 1/ d2 0103.在蝸桿傳動中,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增加蝸桿頭數(shù)Z1,則滑動速度A。A、增大;B、減?。籆、不變;D、增大也可能減小。104.蝸桿直徑d1的標準化,是為了 D 。A、有利于測量;B、有利于蝸桿加工;C、有利于實現(xiàn)自鎖;D、有利于蝸輪滾刀的標準化。二十六、填空題105. 阿基米德蝸桿傳動的正確嚙合條件是一蝸桿軸向模數(shù)=蝸輪端面模數(shù)=標準模

34、數(shù)、蝸桿軸向壓力角=蝸輪端面壓力角=20 °和 導程角和螺旋角等值同向。106. 蝸桿傳動中,蝸桿分度圓柱上的螺旋線升角應等于蝸輪分度圓上的螺旋角,且兩螺旋線方向應 同向。107. 蝸桿傳動中,蝸輪的輪緣通常采用青銅、蝸桿常采用 鋼 制造,這是因為減摩耐磨性好。108. 為了蝸桿傳動能自鎖,應選用單 頭蝸桿109. 阿基米德圓柱蝸桿傳動的中間平面是指通過蝸桿軸線并垂直于蝸輪軸線的平面。110. 在蝸桿傳動中,蝸桿頭數(shù)越少,則傳動的效率越低,自鎖性越 好 ,111. 在蝸桿傳動中,蝸輪螺旋線的旋向與蝸桿螺旋線的旋向應該相同 。112. 阿基米德蝸桿和蝸輪在中間平面相當于直齒條與斜齒輪相

35、嚙合。因此蝸桿的軸向模數(shù)應與蝸輪的端面 模數(shù)相 二十七、判斷題113. 蝸桿傳動的正確嚙合條件之一是蝸桿端面模數(shù)和蝸輪的端面模數(shù)相等。(x )114. 在蝸桿傳動中比| 中,蝸桿頭數(shù) 相當于齒數(shù),因此,其分度圓直徑。卅x )115. 蝸桿傳動的正確嚙合條件之一是蝸桿與蝸輪的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同。(V )116. 選用蝸輪、蝸桿材料時應考慮配對使用。( V )117. 一般只對蝸輪輪齒進行強度計算是因為| 蝸桿、蝸輪材料和齒形原因(V )二十八、簡答題118. 蝸桿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為什么?(4分)答:蝸桿傳動類似螺旋傳動,效率低,相對滑動速度較大,發(fā)熱量大,易產生膠合和磨損,主要失

36、效形式有齒面膠合,點蝕,磨損和輪齒折斷。119. 說明閉式蝸桿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與設計準則。(4分)答:主要失效形式有:齒面膠合和點蝕;其設計準則是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同時然后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進行校核,在選擇許用應力時適當考慮膠合的影響,應進行熱平衡計算】十九、I分析計算題(10分)120.如圖示蝸桿斜齒輪傳動,已知蝸桿為左旋,轉向如圖示,蝸桿di= 64mm (q=8) , zi=2 , Z2=42 ,蝸桿輸入轉矩 Ti=38000N mm ,m=8mm,蝸桿傳動效率=0.75。( 10 分)1)2)線方向;3)畫出蝸輪的轉向;(2分)欲使II軸的蝸輪2和齒輪3的軸向力抵消一部分,決定

37、斜齒輪(4分)分別求出蝸桿、蝸輪上各力的大?。?分)3、4的螺旋I 勿庇0.75 - 380()0=5l 00N-mm£ 蠢7 47溷000“、8)«11875N 盤*=聘=2 x 598500(8翼位)u 35631=耳tan2(P * 1297N121.圖示傳動中,蝸桿傳動為標準傳動:m=5mm , di=50mm , zi=3 (右旋),Z2 = 40 ;標準斜齒輪傳動: mn=5mm , 不計摩擦/蝸桿主動,試求I:Z3=20 , Z4=50,要求使軸II的軸向力相互抵消,(10 分)1)斜齒2)渦輪和齒輪曲旋轉方向。o3)螺旋角的大小。|( 6分)n11112Jj

38、 |LKjifl i JIL Fd1 a "«l【Mb'to/2KX/ nil/IILT.ir :aufei.21S I 31 .>ohK偏!i-j"I,-T.j i1B *U11 ff *L IW *hSx0q第22頁共41頁31(1 J/% 4心柯* A gW)H1 SL1 fillWflixi ' f 1第37頁共41頁122.圖示為一標準蝸桿傳動,蝸桿主動,轉矩T1 = 25N.m,蝸桿軸向模數(shù)m=4mm ,壓力角 = ,頭數(shù)z1 = 2,直徑d仁40mm,蝸輪齒數(shù)z2 = 54,傳動的嚙合效率 =0.75,試確定:(10 分)L =

39、xOJ55O625N m* 1 1 ) * * *dt e 40mm A = 4 > 54 二 216mmIT2 必 5000.s 二 125ON -卜 d 402人 h 506250r丄-丁-i<<)7 CM Fr 甲鼻 mi(TI+ id.216tana = 46875 Uan2Q9=l706N= A123.手動起重卷筒用蝸桿傳動,=1, z2 = 40, D = 140mm ,200N (忽略軸承摩擦)(10測得中心距L=100mm,當量摩擦系數(shù),.模數(shù)m為5mm, z1V=0.18,手推力£F1)在圖中畫出起吊重物時手柄轉向、蝸輪所受三個分力方向,以及蝸輪齒

40、 旋向。2)此機構能否自鎖?為什么?3)能起吊重物的重量 W是多少?4)計算蝸輪上三個分力的大小。kinIIIIItIIIII4IIIIII*IIII=亠IIItoII111X三十、 選擇題124. 轉軸承受 C;心軸承受A.扭矩B.彎矩125. 軸環(huán)的用途是 B 。A 作為加工時的軸向定位C 提高軸的強度B 。C.扭矩和彎矩B 使軸上零件獲得軸向定位D提高軸的剛度126.當采用軸肩定位軸上零件時,零件軸孔的倒角應 徑。A軸肩的過渡圓角半A 大于C.大于或等于127.當軸上零件要求承受軸向力時,軸向力較大。B.小于D 小于或等于采用 A來進行軸向定位, 所能承受的A.圓螺母B.彈性擋圈C.緊定

41、螺釘128.軸上零件周向固定目的是為了保證軸能可靠地傳遞運動和轉矩防止軸上零件與軸產生相對轉動、下面哪種固定方式是軸上零件的周向固定方法A.套筒B.圓錐面C.平鍵連接129.下列軸向固定方式中不能承受較大的軸向力的是CA.軸肩B.軸環(huán)C.螺釘鎖緊擋圈D.圓螺母130.工作時只承受彎矩,不傳遞轉矩的軸,稱為AA、心軸;B、轉軸;C、傳動軸;131.按彎曲扭轉合成計算軸的應力時,要引入系數(shù)D、曲軸。a,這是考慮CA、軸上鍵槽削弱軸的強度;B、合成正應力與切應力時的折算系數(shù);C、正應力與切應力的循環(huán)特性不同的系數(shù);D、正應力與切應力方向不同。132. 根據(jù)軸的承載情況, A的軸稱為轉軸。A、既承受彎

42、矩又承受轉矩;B、只承受彎矩不承受轉矩;C、不承受彎矩只承受轉矩;D、承受較大軸向載荷。133. 對于受對稱循環(huán)的轉矩的轉軸,計算當量彎矩時,a應取 C 。A、0.3 ;B、0.6 ;C、1 ; D、1.3。三十 、 填空題 134. 軸上需車制螺紋的軸段應設_退刀槽 槽,需要磨削的軸段應設亠砂輪越程槽。135. 當軸上的鍵槽多于一個時,應使各鍵槽位于同一直線 ;與滾動軸承想相配的軸頸直徑應符合滾動軸承內孔直徑標準。136. 當軸上零件要求承受軸向力時,采用圓螺母來進行軸向定位與固定,所能承受的軸向力較大。137. 在軸徑的初步估算中,軸的直徑是按抗扭強度確定的。138. 為便于零件的裝拆、定

43、位,一般機械中的軸都設計成階梯軸 形狀。139. 按彎曲扭轉合成計算軸的應力時,折合系數(shù)a是考慮應力循環(huán)特性差異影響的系數(shù)。三十二、判斷題140. 軸肩可分為定位軸肩和非定位軸肩,后者高度無嚴格規(guī)定。(V )三十三、簡答題141. 以框圖形式說明轉軸的設計過程。(4分)巳知計算一杜的料植1計廠ITfeid討蚪第27頁共411穆-敵直&粉仙訟計稅療柜S3142. 提高軸強度常用措施有哪些?( 4 分)答: 1 ,合理布置軸上傳動零件的位置(可以有效改善軸的受力情況);2,合理設計軸上零件的結構; 3,合理設計軸的結構; 4 合理改善軸的表面質量。143. 軸的結構主要取決于哪些因素?(

44、4 分) 答:軸在機器中的安裝位置及形式; 軸上安裝的零件的類型、尺寸、 數(shù)量以及和軸 聯(lián)接的方法; 載荷的性質、 大小、方向及分布情況; 軸的加工工藝等。 設計時, 必須針對不同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144. 按扭轉強度條件進行軸的計算的應用場合是什么?(4 分)答:這種方法是只按軸所受的扭矩來計算軸的強度,如果還受有不大的彎矩時, 則用降低許用扭轉切應力的辦法予以考慮。 這種計算方法簡便,但計算精度較低。 它主要用于下列情況: 1)傳遞以轉矩為主的傳動軸; 2 )初步估算軸徑以便進行 結構設計; 3 )不重要的軸。三十四、 結構題( 5 分)145. 寫出實現(xiàn)軸上零件軸向固定的5 種方法,并畫

45、出相應的結構圖。解:(評分標準:每種方法各 2 分:文字說明 0.5 分,畫出結構圖 1.5 分,總 分 8 分)答: 1,軸肩與軸環(huán); 2,套筒; 3,圓螺母; 4 圓錐形軸頭; 5 軸端擋圈; 6,彈 性擋圈; 7 緊定螺釘;第 # 頁共 41 頁齒輪用油滴滑,軸承用脂潤146.下1改正建議;31)不必TVs號計的錯誤。要求: 4用序號標注設計錯誤處;錯誤,并用文字提出圖為斜齒輪、軸、軸承組合結構 該結在圖中改正。TTJJAT1、左、右內圈高度;A y-1邊軸承端蓋均無調整墊片鍵過長;齒輪輪轂3過與其配合的軸段的長度的長度圈固定錯誤,軸肩高過2、左邊I1 - 2h;6、邊軸承端蓋與軸要留有間歇的軸端作成階梯裝扌牡;9兩端的軸承要設有擋油環(huán)軸,便于工、聯(lián)軸器沒套筒高度高過右邊軸承內圈的高度 右邊軸承端蓋與軸間要有密封圈I8、和右端軸承相L |*八|p"l£r-r + cilJ 7|第Zr Q29頁共41頁Lriw1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