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魚品種圖解_第1頁
中國金魚品種圖解_第2頁
中國金魚品種圖解_第3頁
中國金魚品種圖解_第4頁
中國金魚品種圖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金魚品種圖解一.獅子頭金魚獅 子 頭 中國各地名稱也不一致,有稱之為虎頭的,尤以獅子頭名稱最為恰當。該品種清代已經出名,在欽定古今圖書集成、閩南物產志等書中都有記載。它身體短壯,頭部著生有肥厚肉瘤,特別發(fā)達,從頭頂一直包向兩頰,眼與嘴均陷于肉內,酷似一頭威風凜凜的雄獅,有健壯美感。它和虎頭乍一看上去有些相似,實際上有個最明顯的區(qū)別,虎頭沒有背鰭,而獅子頭有。二.虎頭金魚虎頭型決大多數為蛋種品種,也有一小部分會出現全鰭的返祖現象。虎頭型金魚出現于清代晚期,由蛋種金魚演化而來,是目前較受歡迎的高檔金魚品種之一,其形象憨態(tài)可拘,逗人喜愛。 由于地域培養(yǎng)方式以及審美角度的不同,目前虎頭金魚的主要風

2、格呈現出三大流派,以北京王字虎頭為代表的傳統(tǒng)虎頭,以武漢貓獅為代表的貓獅虎頭,以福州壽星為代表的壽星虎頭。四.望天金魚. .望天出現于1870年,是龍井魚眼球上轉,背鰭消失形成的,又稱朝天眼,朝天龍,望天眼等,望天之所以會眼睛朝天,一說是由于基因突變而來,一說是由于在清朝宮廷采用深缸飼養(yǎng),金魚做缸觀天而產生的演化-傳說清朝宮廷將其飼養(yǎng)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在上方開一小孔,日久天長,代代相傳而形成了著一奇特色相.由于望天,朝天都包含有仰望天子之意,因此在清代宮廷中,望天金魚曾是最得寵的品種之一五水泡金魚在各種金魚特征變異中,尤以眼睛的變異最為豐富,龍睛、望天、水泡都是以眼睛的奇特而著稱的金魚品種,這其

3、中又以水泡眼最為獨特。水泡眼在京津兩地,舊時的叫法是轱轆線眼、托眼。在金魚的眼球下方,與眼眶連接處,各著生一個半透明的水泡,水泡的外部由皮質薄膜包裹著淋巴液,隨著魚齡的增長,水泡會逐漸變大,如同金魚的頭部頂著兩只圓圓的氣球。并且水泡迫使眼球向上轉。形成望天的形狀,猶如受到委屈的表情,討人憐愛,別具情趣。品種由來:水泡金魚又名水泡眼金魚,是出現較晚的一個品種。六珍珠金魚珍珠金魚,因其鱗片石灰質沉淀,鱗片外凸,形似珍珠而得名。其花色主要有黑、藍、紅、白、紫、五花及各種組合色。最初珍珠金魚分為皮球珍珠和橄欖珍珠兩類,以其體型特點形似皮球和橄欖而得名。后來隨著市場需求變化,現在見到的珍珠主要以皮球珍珠

4、為代表,橄欖珍珠已比較少見 皮球珍珠鱗金魚(簡稱皮球珍珠)是從普通珍珠鱗金魚中優(yōu)選出來的品種。珍珠鱗金魚的鱗片頗具特色,由于含有較多石灰質,飽滿有如珍珠,因此得名。中國雖為金魚故鄉(xiāng),但珍珠鱗的變異最早發(fā)現的卻是在鄰邦印度,有關珍珠鱗的由來還有一段野史。1817年,一艘三桅帆船“科西多” 號從廣州出發(fā),攜帶有大批金魚及魚缸,到達印度后,留下了部分金魚,其余運至葡萄牙。有趣的是,我國金魚傳到印度后,因受環(huán)境氣候影響,變異成“大紅珍珠”。在普通鱗片上,因含有石灰質中央凸起,邊緣色深中間色淺,看上去有如顆顆珍珠,極富立體美感。清朝慈禧太后重修圓明園時,印度“大紅珍珠”作為禮品回贈給中國,可惜,第一批到

5、達北京后全部死亡;在第二批送來后,當時兩廣總督李鴻章私自留下一部分給了任廣州海關總監(jiān)的女婿任思九。任思九將這些“大紅珍珠”秘養(yǎng)在上海的虹口花園,被認為是珍品。次年,有愛好者買通了他家的傭人,將附在水草上的魚卵偷了出來,孵出了“大紅珍珠”。又過了一年,將這些“大紅珍珠”和五彩金魚雜交,培育出“五花珍珠”。所謂五花是體色兼具白、藍、黑、紅、黃五色,色彩斑斕最為好看。七蝶尾金魚是龍種金魚中的一種。蝶尾以江蘇如皋等地出產最為著名,近年來,福州地區(qū)還出現了新種蝶尾,體形上兼具琉金之背峰,尾鰭則較一般蝶尾為小,這就更適合從側面觀賞了,有趣的是,蝶尾于問世之處就是小尾,后來才逐漸發(fā)展為大尾的。八琉金金魚 屬

6、文種金魚類。主要特征是:頭后部明顯向上弓曲,頭尖。腹部肥大,身體略呈三角形。根據中國陳幀教授(1955年),日本松井佳一(1934年)和熊谷孝良(1978年)的記載: 中國金魚最早引入日本的時間約為1502年或1620年(明朝),從當時的貿易港口福建泉州運到日本;以后又經貿易港口多次運往日本的港口,據伍惠生(1997年)紀述:這個品種是17721778年由臺灣傳人日本的,本類型金魚稱為琉金,現為日本暢銷的品種之一,紅白色的琉金最受飼養(yǎng)者的歡迎。早在1596年,張謙德的朱砂魚譜就有過記載。九龍睛金魚這種類型金魚的眼睛和傳說中“龍”的眼睛相似,即眼球向兩側凸出眼眶之外,因此得名。自古以來,龍睛魚被視為正宗金魚,深受中國金魚愛好者的喜愛,日本稱它為:“中國金魚”。最早出現龍睛魚的時間約為1592年前后,在屠隆的考盤徐事(1592年前后)中記述“第眼雖貴于紅凸,然必泥此,無全魚矣”說明在1592年前,現在叫“龍睛”的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