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北針的使用_第1頁
指北針的使用_第2頁
指北針的使用_第3頁
指北針的使用_第4頁
指北針的使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圖和指南針的用法使用指南針,可使地圖和實際地形的方位一致,探知現(xiàn)在你所在的地點和尋找的目的地的方位。 指南針務必水平地拿著,而且要遠離以下列舉的各種物品,才可避免磁針發(fā)生錯亂:指南針應離鐵絲網10米,高壓線55米,汽車和飛機20米,以及含有磁鐵如磁性容器等10米。利用指南針探知現(xiàn)在所在位置的步驟:使實際地形和地圖方向一致。在地圖上找出二個可看出的目標物。將指南針的進行線(或長邊)朝向其中的一個目標物找到圓圈配合箭號和指針(北)相吻合。不改變圓圈的方向將其放在地圖的北方位置。指南針的長邊之尖端吻合地圖上的目標物。當圓圈的箭號和磁北線延線畫一條直線。針對另一目標依照同樣的方法進行。兩條線的交錯處

2、即是現(xiàn)在所在位置。用指南針探知前進的方向使連結現(xiàn)在位置和目的地的直線吻合指南針的進行線(長邊)。圓圈的箭號和磁北線平行(箭號在地圖的上邊部分)。將指南針從地圖上拿開,拿在身體前面。扭轉身體直到箭頭和指針重疊。再重疊進行線的方向此即等于地圖的目標方向。65式指北針使用指南一、用途六·五式指北針是測定方位、距離、水平、坡度(俯仰角度)、高度、行軍間速度及測繪簡單地圖的一種簡易測量器材,為便于夜間使用,在其各相應部位上涂有夜光粉。二、結構簡單介紹儀器主要由羅盤、里程計兩部分構成,如(附圖1)。羅盤部分有提環(huán)(l),度盤座(2),在度盤座上劃有兩種刻線、外圈為360度分劃制,每刻線為1度。內

3、圈為6000(密位)分劃制,圓周共刻300刻線每刻線線值為20(密位),內有磁針(3),測角器(4),俯仰角度的分劃單位為度每刻線為25度可測量俯仰角度士60度。里程計部分主要由里程分劃表、速度時間表(8)、測輪(9)、齒輪指針等組成。里程分劃有l(wèi):50000,l:100000兩種比例尺刻度值。1:100000比例尺每刻線相應代表1公里。l:50000每刻線相應代表0.5公里可與具有相應比例或成倍比例的地圖配合使用。速度時間表分劃有外側表盤上有13、15、17、19、21、23、25公里/小時,內側表盤上有10、14、16、18、20、22、24、30公里小時。(以V代表),共15種速度。時間

4、刻度中每一刻線相應代表5分鐘(V25為10分鐘)。儀器的側面有測繪尺,兩端為距離估定器。估定器兩尖端長12.3毫米,照準與準星間長為123毫米即為尖端長的10倍。三、使用方法(一)測定方位1、測定現(xiàn)地東南西北方向(1)打開羅盤儀使方位指標“”對準“”;(2)轉動羅盤儀待磁針指北端對準“”后,此時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在方位玻璃上就可直接讀出現(xiàn)地東、南、西、北方向。2、標定地圖方位標定地圖方位就是利用羅盤,使地圖上的方位和現(xiàn)地方位一致(1)打開儀器,調整度盤座,使方位指標“”對準本地區(qū)的磁偏角度數(shù);(2)以測繪尺與地圖上的真子午線或座標縱線(即東、西圖廓的內圖廓線)相切;(3)轉動地圖,使磁針北端

5、指向“O”,則地圖上的方位和現(xiàn)地方位完全一致。3、測定磁方位角A測定圖上目標的磁方位角(1)用指北針精確標定地圖并保持地圖不動;(2)將測繪尺與所在點和目標點的連線相切,調整度盤座,使指標“”對準“O”刻劃線;(3)待磁針靜止后,其北端所指度盤座上的刻度即為所在點至目標點的磁方位角數(shù)值。B測定現(xiàn)地目標的磁方位角(1)打開儀器,使方位指標“”對準“O”并使反光鏡與度盤座略成45°;(2)用大拇指穿入提環(huán),平持儀器,由照準經準星向被測地目標瞄準;(3)從反光鏡中注視磁針北端所對準度盤座上的分劃即為現(xiàn)地目標的磁方位角數(shù)值。(二)測量距離1、用測繪尺直接量算圖上距離2、用里程計量讀圖上距離(

6、l)先將紅色指針歸“O”;(2)平持儀器、把里程計測輪輕放在起點上,沿所量取的路線向前滾動至終點;(3)根據指針在比例尺上所指的刻線,即可直接讀出相應的實地距離。例如在1:50000地圖上由甲點量至乙點,儀器表面上1:50000比例尺指的是14個刻線,則甲乙兩點間的實地距離為7公里。若在1:100000地圖上量得14個刻線、則甲乙兩地的距離為14公里。另外,與有相應比例的(如1:25000)或成倍比例(如1:20000及1:500000)的地圖也可經換算量讀之。圖二位置3、用距離估定器概略測定現(xiàn)地目標的距離。儀器上距離估定器兩尖端的間隔為照準與準星間距離的110,利用相似三角形關系就可測定現(xiàn)地

7、目標的距離。(1)已知兩目標(物體)與所在點的距離,求此兩目標(物體)之間的間隔,可用下列公式:兩目標之間的間隔兩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XI10打開儀器用眼緊靠照準瞄準目標,如兩目標(物體)恰好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所夾?。ㄈ绺綀D(2)又已知兩目標點與所在點之間的距離為100米,則兩目標點間的間隔為100X11010米。其余可按此方法計算。此外,前方兩目標(物體)間的間隔、不一定恰好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所夾住、而小于或大于其間隔時,可采用下列公式:兩目標點間的間隔兩目標與所在點間的距離X110X兩目標所占兩尖端間隔的倍數(shù)例:已知兩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為100米,測得兩目標間的間隔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間隔

8、的710,則兩目標間間隔為:100X110x7107米。同樣若兩目標間的間隔為距離信定器兩尖端間隔的1.5倍、則兩目標間的間隔為:100X110X1.515米。(2)已知物體的寬度或兩目標之間的間隔,求目標與所在點間的距離,可用下列公式計算: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已知目標的間隔X10例:已知前方兩目標間的間隔為12米,正好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所照準,則目標點與站立點間的距離為:12x10120米。此外,已知目標的間隔,但在瞄準時,小于或大于距離估定器兩尖端的間隔,可用下列公式:目標的實際間隔X10目標與所在點的距離目標占距離估定器兩尖端間的間隔的倍數(shù)注:用距離估定器測定現(xiàn)地目標距離的方法是簡便的,

9、但精度不高。(三)行軍時間及速度計算用儀器上的速度時間表,在量取里程的同時,可測定行軍所需要的時間或在規(guī)定時間內的行軍速度、其方法如下:l、行軍時間計算:打開儀器,使里程表指針歸零(表盤紅線上)。在求出到達目的地里程的同時,速度時間表便按照1:100000比例尺里程、指出按13、15、17、19、21、23、25公里小時(外測表,順時針讀數(shù))及10、14、16、18、20、22、24、30公里小時、(內側表,逆時針讀數(shù))速度行軍各所需時間若為在l:50000比例尺地圖上所量得里程,則用手指輕撥測輪,使里程減半,指針所指示的速度和時間即為所求。例如:在1:50000比例圖上量得距離為40公里若按

10、“V20”速度走完全程,求所需時間。首先將指針撥至1:50000比例尺的20公里處,在V20圈內指針所指即為所求。若規(guī)定的速度為表上沒有顯示之速度,則找出有倍率關系的速度,乘以倍率求得時間,如每小時行軍速度為5公里、量得里程為30公里,求時間,便可讀:“V10”為3小時,由于“V10”是V5的2倍即將得數(shù)乘2或撥測輪使指針指示60公里處讀V10得6小時,再如“V6”時可讀“V18”,將得數(shù)乘3或撥測輪使指針指示90公里處讀“V18”得5小時,余類推。(注意:以上計算均未包括行軍休息,調整及道路量取時的坡度和彎曲系數(shù)等,在組織行軍時,應在表上加入有關數(shù)據)。2、行軍速度計算,在求出到達目的地里程

11、的同時,根據要求到達的時限,便可依速度時間計算表選擇規(guī)定時限內的適當速度(注意:若為1:50000比例尺的里程應將規(guī)定時限加倍進行選擇)作為行軍速度。(注意:在求行軍速度時,同相應加入有關行軍數(shù)據再進行計算)(四)測定斜面的坡度(俯仰角度)打開儀器,使反光鏡與度盤座略成45度,側持儀器,沿照準、準星向斜面邊瞄準、并使瞄準線與斜面平行、讓測角器自由擺動,從反光鏡中視測角器中央刻線所指示俯仰角度表上的刻度分劃,即為所求的俯仰角度(坡度)。(五)測量目標概略高度已知目標(物體)與所在點之間的水平距離,先測定目標的俯仰角,再查高度表(見附表1)即可得知目標的高度。其方法如下:1、由地圖上或用距離估定器

12、,求得所在地與欲測目標(如山頂、煙囪、塔尖等)的水平距離。2、側持儀器、沿照準、準星向目標頂端瞄準,讓測角器自由擺動,看清測角器刻線所指示的俯仰角度值。3、查看高度表(附表1)或用米位公式計算即可得知高度。例:已知測點至被測物水平距離為100米,用儀器測得俯仰角度為30°然后查高度表,在100米橫格對準30°豎格,查得被測物高度為57.74米。四、儀器的維護與保養(yǎng)1、放置儀器不要靠近鐵磁性物質以免損耗磁性。2、不可用測繪尺敲打物體,以免影響測量精度。3、反光鏡勿扭彎,以免影響瞄準和看讀分劃,表面要保持光潔,不要用臟布、手去揩擦。4、儀器不用時應關閉。放入盒中。注意不要碰撞。

13、定向越野的技能-國際定向越野圖與指北針的使用熟練地掌握使用國際定向越野圖與指北針的各種方法,在定向越野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認識越野圖是為了正確地使用越野圖,因此,在學習定向越野技能的階段,必須選擇最合適的場地、用較多的時間去進行使用越野圖與指北針的訓練。下述內容中,有的是屬于最基本的和必須通過反復練習熟練掌握的,有的則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先選擇一兩種最適用的方法進行訓練,以便收到觸類旁通、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習效果。標定地圖標定地圖就是為了使越野圖的方位與現(xiàn)地的方向相一致。這是使用越野圖的最重要的前提。1概略標定 越野圖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當我們在現(xiàn)地正確地辨別了方向之后,只

14、要將越野圖的上方對向現(xiàn)地的北方,地圖即已標定。 這種方法簡便迅速,是定向越野比賽中最常用的方法。2利用磁北線(MN線)標定 先使透明式指北針圓盒內的定向箭頭“”朝向地圖上方,并使箭頭兩側的平行線與越野圖上的磁北線重合(或平行),然后轉動地圖,使磁針北端對正磁北方向,地圖即已標定。3利用直長地物標定 利用直長地物(如道路、土垣、溝渠、高壓線等)標定地圖,首先應在圖上找到這段直長地物,對照兩側地形,使圖與現(xiàn)地各地形點的關系位置概略相符,然后轉動地圖,使圖上的直長地物與現(xiàn)地的直長地物方向一致,地圖即已標定。4利用明顯地形點標定地圖當你位于明顯地形點上,并已從圖上找到該地形點的位置(即自己所在的站立點

15、)時,可以利用明顯地形點標定地圖。方法是:先選擇一個圖上與現(xiàn)地都有的遠方明顯地形點(目標),然后轉動地圖,使圖上的站立點至目標的連線與現(xiàn)地的站立點至目標的連線相重合,此時地圖即已標定。對照地形對照地形,就是要通過仔細的觀察,使圖上和現(xiàn)地的各種地物、地貌一一“對號入座”,即相互對應。對照地形在定向越野比賽中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在站立點尚未確定時只有正確地對照地形,才能在圖上找出正確的站立點位置;二是在站立點已經確定,需要變換行進方向時只有通過對照地形,才能在現(xiàn)地找到已選定的最佳行進路線。 對照地形一般應先標定地圖,然后根據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對照方法:1. 在站立點尚未確定前: 首先應概略地標

16、定地圖,然后迅速地觀察一下周圍,記清最大或最有特征的地物、地貌的大概方位與距離,并從圖上找到它們,此時站立點的位置即可概略地確定。若想較精確地確定,則需按下節(jié)中所介紹的方法去做。 2. 在站立點已經確定之后: 同樣首先應概略地標定地圖,然后從圖上查明自己選定的運動路線上近前方兩側的特征物,同時記清他們的大概方位與距離,并將它們在現(xiàn)地辨別出來,然后再前進。 如果因為地形太復雜,如山丘重疊、形狀相似等,不易進行對照,可以先采用較精確的方法標定地圖,然后用帶刻度尺的指北針的長邊切站立點和特征物,并沿這條直長邊向前瞄準,則特征物一定在此方向線上。如此方法還不能解決問題,應變換對照位置,或者登高觀察和對

17、照。 在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進行現(xiàn)地對照地形,都必須特別注意觀察和對照地形的順序與步驟問題。現(xiàn)地對照地形的順序一般是:先對照大而明顯的地形,后對照一般地形;由近及遠,由左至右;有點及線,由線及面;逐段分片,有規(guī)律地進行對照。在步驟方面,首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是要保持地圖方位與現(xiàn)地方位的一致,然后再根據不同需要進行下面的步驟。確定站立點 熟練地掌握在圖上確定站立點的各種方法是學習使用地圖的關鍵。對于這些方法,除了要記住它們各自的步驟、要領,尤其重要的是要學會根據不同情況,對他們進行選擇使用和結合使用。 1直接確定 當自己所處位置是在明顯地形點上時,只要從圖上找出該地形點,站立點

18、即可確定。這是一種在行進中,特別是奔跑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是,采用直接確定法的困難在于:在緊張的進程中,怎樣才能很快地發(fā)現(xiàn)可供利用的明顯地形點?當同一種明顯的地形點互相靠近的時候,這樣才能夠正確地區(qū)別他們,防止“張冠李戴”? 可以稱得上是明顯地形點的地物主要有: 單個的地物; 現(xiàn)狀地物的拐彎點、交叉點(呈“十”字形)、交匯點(呈“丁”字形)和端點; 面狀地物的中心或者有特征的邊緣。 可以稱得上是明顯地形點的地貌主要有: 山地、鞍部、洼地; 特殊的地貌形態(tài):陡崖、沖溝等; 谷地的拐彎、交叉和交匯點; 山脊、山背線上的轉折點、坡度變換點。2利用位置關系確定當站立點位于明顯地形點附近時,可以采用位置關

19、系法。 利用位置關系法確定站立點主要是依據兩個要素,一是站立點至明顯點的方向,二是站立點至明顯點的距離。在地形起伏明顯的地方,還可以結合高差情況進行判定。3利用“交會法”確定 當站立點附近無明顯地形點時,可以利用“交會法”確定站立圖3-17利用90°法確定站立點點。按不同情況,它又可以具體分為90°法、截線法、后方交會法和磁方位角交會法。這些方法的優(yōu)點是:不需要判斷或測量距離也能確定出較為準確的站立點位置,這對于初學者學習、鞏固使用越野圖的訓練是很有意義的。但是,它們中的一些方法,要么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才能運用,要么就是步驟繁瑣,費時費力,因此在定向越野比賽中一般較少使

20、用。90°法當待測點位于線狀地形(包括道路、溝渠、山背線、谷底線、坡度變換線等)上時,如果在與運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能夠找出一個明顯地形點,那么確定站立點就簡單得多:線狀地形符號與垂直方向線的交點即為站立點。 截線法 當待測點位于線狀地形上,但在其與運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沒有明顯地形點,可以采用此法。其步驟是: 標定地圖;在線狀地形的側方選擇一個圖上與現(xiàn)地都有的明顯地形點; 利用指北針的直長邊緣(也可用三棱尺、鉛筆等)切于圖上明顯地形點的定位點上(為便于操做可插一細針),然后轉動指北針,使其直長邊照準該地形點; 沿指北針的直長邊向后畫方向錢,該方向線與線狀地形符號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

21、圖上的位置。連線法 當待測點位于線狀地形上,同時待測的位置恰好是在某兩個明顯地形點的連線上,可以利用這種方法確定站立點。后方交會法、磁方位角交會法 這兩種方法只在下述情況下使用,即在待測點上無線狀地形可利用, 而且地圖與現(xiàn)地相應地都有兩個以上的明顯地形點。 后方交會法通常要求地形較開闊,通視良好。其工作步驟如下:在圖上找到選定的方位物之后,標定地圖;然后按照截線法的步驟分別向各個方位物瞄準并畫方向線,圖上方向線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如圖3-20。 圖320 利用后方交會法確定站立點 磁方位角交會法 既可以在地形開闊時使用,也可以在叢林中使用。但是,在叢林中需要攀爬到便于向遠方觀察的樹上或其他物體上

22、進行。其步驟如下:選擇圖上和現(xiàn)地都有的兩個明顯地形點,并用指北針分別測出至該兩地形點的磁方位角; 標定地圖。 將所測磁方位角圖解在地圖上。圖解磁方位角時,要先轉動指北針的分度盤,讓指標分別對正所測的方位角值,再將指北針的直長邊分別切于圖上被照準的兩個地形點符號并轉動指北針;待磁針與定向箭頭重合后(參見圖329),分別沿直長邊描畫方向錢。兩方向線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利用地圖行進是定向越野的基本運動方式,它有賴于運動員對前面所述各種專項技能的綜合運用。換句話說就是,學習辨別方向,識別越野圖以及標定地圖,對照地形確定站立點,都是為了能夠熟練地利用地圖行進。因此,在實踐中要根據地形情況,個

23、人特點,選擇下述對自己最適合的一兩種方法,反復練習,融匯貫通,以便在比賽時不降低或少降低運動速度的情況下,始終正確地行進在自己選定的路線上,順利到達目的地。 記憶法 一般要按行進的順序,分段地記住路線的方向、距離、經過的地形點、兩側的輔助(參照)物。通過記憶,應該使自己具備這樣一種能力:現(xiàn)地的情景能夠不斷地與記憶的內容“迭影”、印證,即“人在地跑,心在圖上移”。 拇指輔行法 先明確自己的站立點和將要運動的路線,到達目標,然后轉動地圖(身體要隨之轉動),使地圖與現(xiàn)地的方向一致,并用拇指壓于站立點一側,再開始行進。行進中要根據自己所到達的位置,不斷移動姆指,轉動地圖,保持位置、方向的連慣性與正確性。借線法 當檢查點位于線狀地形或其附近時,可以采用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