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大氣、水、地殼練習題_第1頁
高三地理大氣、水、地殼練習題_第2頁
高三地理大氣、水、地殼練習題_第3頁
高三地理大氣、水、地殼練習題_第4頁
高三地理大氣、水、地殼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氣、水、地殼小測試 丙 甲丁乙讀下圖,回答17題。1若此圖表示熱力環(huán)流,則:A甲處氣溫比乙處低 B甲處氣壓比乙處高 C丙處氣壓比甲處低 D丙處氣壓比丁處低 2若此圖代表“三圈環(huán)流”中的中緯環(huán)流圖,則:A甲是副熱帶高氣壓 B乙處多鋒面雨C甲處為極鋒 D乙處有熱力原因形成的高氣壓帶3若此圖代表海陸間循環(huán),則:A甲處是陸地,乙處是海洋 B乙處的降水量小于蒸發(fā)量C代表徑流輸送 D代表地表蒸發(fā)和植物蒸騰4若此圖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環(huán)流,則: A該地為北太平洋溫帶、副熱帶海域 B代表秘魯寒流C丙處有大漁場 D代表千島寒流5若此圖為地質(zhì)循環(huán)示意圖,甲為巖漿,乙為變質(zhì)巖,則:A丁代表巖漿巖 B丙代表沉積巖C代

2、表變質(zhì)作用 D代表重熔再生作用6若此圖為濱海地區(qū)海陸風模式圖,甲為陸地,乙是海洋,則圖中所示情況是:A白天的海風 B夜里的陸風 C甲處為動力低壓 D氣流較氣流濕潤7若此圖為北印度洋的大洋環(huán)流圖,則:A加爾各答吹東北風 B開普敦進入多雨季節(jié)C我國主要受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 D亞歐大陸等溫線向南突出讀巖層地質(zhì)界線和等高線示意圖,回答89題。8. 該圖,從地貌形態(tài)和地質(zhì)構造角度來看分別屬于:A. 山脊向斜 B. 山脊背斜 C. 山谷向斜 D. 山谷背斜9. 對該地的敘述正確的是:A. 如圖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結果 B. 如圖地貌主要是內(nèi)力作用的結果C. 在該圖中能夠找到化石的是C巖層 D. 該地適合建

3、設大型水庫讀右圖,完成1011題。10. 圖中數(shù)碼所對應的地質(zhì)構造正確的是:A. 是背斜,是地壘 B. 是地塹,是地壘C. 是斷層,是地塹 D. 是向斜,是背斜11. 若甲、乙兩處都有地下水,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 按埋藏條件,甲處為承壓水 B. 甲處地下水運動可能由低處向高處滲流C. 乙處的直接補給水源是大氣降水 D. 水量較穩(wěn)定、水質(zhì)較好的是乙處 讀下圖,回答1213題。12安德烈從莫斯科(東三區(qū))乘飛機,經(jīng)過3小時飛行,于當?shù)貢r間2004年1月17日2時到達某國甲城(如圖所示)。飛機起飛時莫斯科時間是:A16日23日 B17日2時 C17日5時 D17日8時13圖中反映出該國海岸非常

4、曲折,有眾多的島嶼和深入內(nèi)陸的狹長海灣。形成這種海岸特點的最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蝕B板塊擠壓C冰川侵蝕D地殼下陷E讀下列“某河道示意圖”,回答1416題。14某港務局擬在圖中ABCD四處河段建設港口,最好的選擇是:AA處 BB處CC處 DD處15下列城市中,影響其形成的主要區(qū)位因素與圖中E城最為相似的是:A北京 B華盛頓C天津 D香港16某勘探隊在河床上采樣的沉積物標本,自上游到下游獲取的沉積物應該是:A砂、粘土、粉砂、礫石 B礫石、砂、粉砂、粘土C粘土、粉砂、砂、礫石 D粉砂、砂、礫石、粘土讀圖,回答1718題。17右圖中甲處的地質(zhì)構造是:A背斜 B向斜C地壘 D地塹18甲處構造的形成及其上

5、部缺失的地質(zhì)過程是:水平擠壓 水平拉伸 地殼上升地殼下降 外力侵蝕 外力沉積A BC D下圖是某地區(qū)的等高線圖,讀圖完成1920題。19該地區(qū)的盛行風是: A東北風 B東南風C西北風 D西南風20我國下列地形區(qū)中,最可能有此種地貌分布的是: A云貴高原 B塔里木盆地C珠江三角洲 D黃淮平原讀“地質(zhì)構造示意圖”,回答2123題。21圖中地層和、巖石按形成過程由老到新的次序排列依次為 A B C D22圖中最有可能儲存石油的是A處 B處 C處地下某處 D處地下某處23處巖石最有可能是A板巖 B大理巖 C玄武巖 D砂巖讀下圖中四種地貌景觀圖,回答2426題。24上述四種地貌景觀形成過程中,能量主要來

6、自于地球內(nèi)部的是:ABCD25上述四種地貌景觀的成因,與巖石的性質(zhì)、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密切相關的是:ABCD26地貌景觀典型分布的地區(qū)依次是:A青藏高原、東歐平原、云貴高原、新西蘭北島B云貴高原、渭河平原、準噶爾盆地、夏威夷群島C喀斯特高原、東非大裂谷、黃土高原、亞平寧半島D云貴高原、河西走廊、山東半島、臺灣下圖表示的是四種地貌景觀。讀圖回答2728題。 27表示花崗巖地貌景觀的是:Aa圖 Bb圖 Cc圖 Dd圖28a圖地貌景觀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沉積作用 B湖泊沉積作用 C冰川侵蝕作用 D流水溶蝕侵蝕作用29板塊相對移動而發(fā)生碰撞擠壓形成了: A東非大裂谷 B喜馬拉雅山 C大西洋

7、D紅海30日本多地震是由于: A位于亞歐大陸與太平洋的交界處 B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接觸帶上 C火山活動強烈 D多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質(zhì)災害CCCCC ABDCD DDCAC BBACB BCBDA BCDBBCCCCC ABDCD DDCAC BBACB BCBDA BCDBBCCCCC ABDCD DDCAC BBACB BCBDA BCDBBCCCCC ABDCD DDCAC BBACB BCBDA BCDBBCCCCC ABDCD DDCAC BBACB BCBDA BCDBBCCCCC ABDCD DDCAC BBACB BCBDA BCDBBCCCCC ABDCD DDCAC BBACB BCBDA BCDBBCCCCC ABDCD DDCAC BBACB BCBDA BCDBBCCCCC ABDCD DDCAC BBACB BCBDA BCDBBCCCCC ABDCD DDCAC BBACB BCBDA BCDBBCCCCC ABDCD DDCAC BBA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