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板生產流程簡述_第1頁
電路板生產流程簡述_第2頁
電路板生產流程簡述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電路板生產流程概述電路板的主要功能是:零件組裝、完成互連。制前工程設計者或買板子的公司,將某一料號的全部圖形轉變成Gerber File,經由Modem調變及解調器,俗稱數據機直接傳送到PCB制造者手中,然後從其自備的 CAM中輸出,再配合鐳射繪圖機Laser Plotter 的運作,而得到鉆孔、測試、線路 底片、綠漆底片等具體作業(yè)資料,使得PCB制造者可立即從事生產。1. 內層板發(fā)料依制前所排定每一料號之內層尺寸大小,由裁切機以最佳利用率為準則,選擇三種基板尺寸之一種來進行裁切。內層板基板尺寸如下:36.5*48(930*1230mm) 40.5*48(1030*1230mm) 42.5*4

2、8(1070*1230mm)2. 磨邊其作用是:將板子四邊磨光滑;保護菲林;防止刮傷滾輪。3. 內層鉆孔四層板以上有內鉆流程者4. 磨刷將板子置於磨刷機內,使板子與機臺內之尼龍刷或不織布刷接觸,產生 磨擦,在板子的表面形成刷痕,再經高壓水洗,吹乾出料。目的是粗化表面防止人為指紋印殘留,及去除板面氧化與油脂,增大表面積,使油墨能與板面緊密結 合,以利後續(xù)制程。5. 內層涂布濕膜曝光顯影涂布第一道 5um 加熱 50-70。C 600-800rpm第二道 12-15um 加熱 100-110。C 1100rpm曝光是利用UV光經由底片正片照射內層板上之感光性油墨,使之產生聚 合反應而硬化。曝光室溫

3、度、濕度、能量、吸真空時間均要注意,A0I光學檢查儀可檢查菲林底片。使用顯影液NS2CO將不用的單體油墨去掉,留在板子上未被顯影掉的是照到 UV光硬化之油墨線路,至此,內層油墨線路成形。6. 先蝕刻後去膜將板子置於蝕刻機內,噴嘴噴灑酸性蝕銅液CuCb丨來咬蝕暴露在表面的銅線路,再水洗之,再放入去膜機內由鹼性去膜溶液NaOH噴灑去除銅線路上之乾膜,則乾膜底下之銅線路裸露出來,則銅線路成形。蝕刻原理: Cu+2HCI+HO=2HO+CuC2所謂內層板就是將底片的正片圖形,以印刷法或乾膜技術在薄基板銅面 上完成正片阻劑,再直接蝕刻除去不要的銅而成的。內層板完成直接蝕刻後,需 使用鹼性剝除液將線路上的

4、乾膜或油墨除去,再經烘乾後繼續(xù)做完品質檢驗或檢 修,需做自動光學檢驗 AOI丨之後才能進入氧化制程。7. 黑化 Black Oxide Treatment 內層板面所得到之裸銅線路必須還要再做氧化處理及徹底洗凈乾燥後才能進 行疊合與壓合。這種銅面的氧化處理膜因為是黑色的,故一向通稱為黑氧化處理。 對多層板而言其作用有: a. 增加導體外表與樹脂接觸的表面積,增強二者間的附 著力,避免在後續(xù)使用中發(fā)生分層; b. 增加銅面對已高溫流動性樹脂之濕潤性, 使樹脂有能力伸入氧化膜中各死角處,而在硬化後展現(xiàn)更強勁的抓地力; c. 在裸 銅表面上產生一層致密的鈍化層,以阻絕高溫下液態(tài)樹栺中銨類銅面的影響。

5、黑 化的主要步驟有:酸性或鹼性清洗、微蝕、酸性沖洗、微鹼中和、氧化處理、後 清洗及乾燥 ?8. 疊合疊合現(xiàn)場的室溫要控制在 20+2 C,相對濕度應在 50+5%且要維持其無塵室在十 萬級之塵量。人員須穿著連身之抗靜電服裝,戴罩帽、手套、專用布鞋等,進入 室內前要先經空氣吹浴 30秒。膠片自冷藏庫取出及剪裁後應先置於室溫乾箱中, 至少穩(wěn)定 24 小時才能進行疊合。完成疊置的板材要在 1小時以內上機壓合,否則 可能會因吸水而造成壓合板的白角、白邊、或氣泡等缺陷。 在疊板過程中,四層板使用 1片內層板,六層板使用 2片,八曾板使用 3片,中 間以膠片作為黏合及絕緣材料,外層再覆蓋銅箔。9. 壓合分

6、冷壓與熱壓,先利用真空壓合機在高溫高壓下進行熱壓,壓合成所需之多層 板,再進行冷壓,防止板彎板翹,如有板彎板翹,鉆孔時會導致對位不準而鉆偏 孔等影響。使用真空壓合機目的是:降低壓力、減少流膠,避免銅皮棱線直接壓在玻纖上, 盡量保持較多的樹脂量,提高樹脂 /玻璃之比值R/G,抑低板材相對透電率。10. 銑靶、鉆靶 利用銑靶機,掃除遮蓋靶孔之銅箔與貼紙。壓合完成後的板子,經修整板邊後,再放在另一部“ X光專用鉆機”上,以X光透視外層銅皮而找到內層四角原留的四 個銅墊,經過機臺的計算及補償後,即鉆出三個工具孔以供後來上鉆床全面鉆孔 之用,其中之一是防呆用途。11. 撈邊、磨邊12 出貨檢查13. 烘

7、烤 其目的是:穩(wěn)定板子的漲縮性及消除內應力。14. 鉆孔 以工程部之資料傳輸到鉆孔機電腦上,針對不同料號之內層板,進行鉆孔之行為。 使得客戶可插零件及貫通各層間之線路。15. 化學銅P.T.H鍍通孔與一次銅全板鍍黃銅為使雙面板上下層導通或多層板之內層與外層板面導通。一銅槽電流密度設定16-18ASF、時間為21-23分鐘、溫度為25+2。C鍍銅厚度為 250-350u ” 。16. 磨刷17. 外層乾膜曝光顯影 經由壓膜機之高溫滾輪軟化乾膜後在內層板緊密地壓上乾膜謂之壓膜。 乾膜即感光乳劑,上面有一層透光膠膜 Mylar 。18. 外層出料檢查 顯影完之出料做全檢,包含是否顯影不凈等。19.

8、電鍍二銅線路鍍銅二銅鍍銅時間為 55-60 分鐘。二銅後做切片實驗。20. 電鍍純錫 其作用是:保護銅線路。防止進行蝕刻時蝕刻液攻擊線路,造成斷路或線路不完 整。21. 先去 膜後蝕刻再剝錫剝膜槽溫度設定50+5 C,剝錫槽溫度設定40+5。C,蝕刻速度設定為5-7米/分鐘。22. 清洗吹乾 為外層線路制程之最後一道手續(xù),利用含微酸之化學液噴灑板子,以抗氧化,再 水洗之,防止前制程之化學藥水殘留,而後吹乾烘乾,避免板子因殘留水份產生 氧化之不良影響。23. 中檢測試24. 磨刷與微蝕25. 防焊印刷綠漆曝光顯影為防止板子線路氧化、臟物,在板子雙面表面采取機印之方式印上濕膜感光性油 墨,然後預烤

9、,以便曝光時板子上之油墨不沾染底片;再靜置 15-20 分鐘,然後 曝光,曝光後靜置15-20分鐘,顯影、蝕刻、UV烘烤、最後要後烤。目的是將顯 影完之板子再烘烤一次,增強綠漆之硬化程度,使之更堅固,不易刮傷。26. 電元件板邊連接點俗稱金手指其流程為:貼藍膠貼住金手指以外板面、磨刷、水洗、微蝕、水洗、活化、 鍍鎳、水洗、活化、鍍金、回收、水洗、烘乾、清洗、貼紅膠貼住金手指、 壓膠。27. 文字印刷指電路板成品表面所加印的文字符號或數字。其作用是: a. 便利廠商插件時確認位置,為零件轉移指示方向; b. 使我們在成型 後確認料號不致弄錯。網板是先涂滿液態(tài)感光油墨,加文字底片曝光,水洗顯影、烘

10、烤硬化而制成。采用機印方式印刷。印刷後要進行油墨烘烤。文字油墨分熱硬化與 UV感光硬化兩種。28. 噴錫按客戶要求做,亦可做全面金或 Entek 其作用是:增加零件的焊接性能。其流程是:脫脂、雙水洗、微蝕、水洗 *4、風乾、浸助焊劑 Flux 、噴錫、冷 卻、熱水洗、磨刷、水洗 *6 、烘乾。29. 成型將經濟性生產大板子PAL分割成小片板子PCS。30. 斜邊 Bevelling 如果板子有金手指,則需倒斜邊以利插卡用。指金手指的接觸前端,為方便進出 插座,特將其板邊兩面的直角緣線去掉,使成 30-45 0的斜角。倒角 Chamfer 在電路板的板邊金手指區(qū),為了使其連續(xù)接點的插接方便,不但要在板邊前緣完 成切斜邊的工作,還要將板角或方向槽口的各直角也一并去掉,稱為倒角。31. V-CUT一片板子內含數片更小之板子,使客戶能在插件時更具經濟效益,則需走32. 成品清洗因銑床成型殘留之粉塵,需清洗,使後面測試更順利。33. 成檢成品測試與成品外觀檢查成品外觀檢查事項有: 1. 尺寸規(guī)格:有無撈邊不良、板摔壞現(xiàn)象; 2. 彎曲變形; 3.版本是否正確;4.文字印刷有無模糊、印歪、印反;5.PAD SMD有無氧化、幵/ 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