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間舞教學大綱設計_第1頁
民族民間舞教學大綱設計_第2頁
民族民間舞教學大綱設計_第3頁
民族民間舞教學大綱設計_第4頁
民族民間舞教學大綱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用標準文檔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大綱一、課程名稱:中國民族民間舞二、課程性質及設置目的1、課程性質及設置目的:該課程是舞蹈專業(yè)基礎訓練必修課程,通過“動感、動勢、動律”,遞進式引導學生對民間舞蹈的認知,讓學生了解各舞種來源的歷史成因,掌握不同民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2、課程基本要求知識要求:掌握四個民族(漢、藏、蒙、維)五個舞種的基本動律、動作,了解其文化成因。技能要求:要求技能上從單一組合訓練到綜合性的風格組合,循序漸進把握其風格特點。3、教學目標:掌握單一元素動作訓練,逐漸遞進至綜合組合訓練,進一步把握其風格性。 通過不同舞種的學習,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

2、及表現(xiàn)力,以達到外在形體運動的協(xié)調和內在精神氣韻的和諧。4、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關系:民族民間舞課是整個教學體系中的主干課程,它同舞蹈基訓課、古典舞身韻課共同構建了舞蹈專業(yè)課程的基本框架,共同承擔了培養(yǎng)舞蹈表演人才的任務。5、教學方法與手段:口傳身授法、多媒體教學法三、課程內容及考核目標 主要課程內容第一學期 藏族 第一單元 動律訓練(1-4周)1、學習目的與要求:本單元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基本體態(tài),初步掌握顫膝動律與腳下的打點配合,以及上身被動跟隨重心晃動的規(guī)律,初步了解屈伸動律的松弛柔和。2、教學重點:顫動律 屈伸動律3、教學難點:膝蓋的松弛與腳下動作的配合 屈伸動律中抻韌性的把握 藏族舞蹈“

3、一順邊”的運動方式的把握4、教學內容:屈伸動律訓練 顫動律訓練5、授課方法與手段:口傳身授法,多媒體教學法6、作業(yè)形式:課下復習鞏固組合內容,學生分組練習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觀摩和課堂所學內容相關的視屏資料第二單元 步伐訓練(5-8周)1、學習目的與要求:本單元在顫動律和屈伸動律訓練基礎上,形成步伐的重心移動,帶動上身的松弛運動,通過各種步伐的掌握,加強屈伸動律在藏族舞蹈動作中的重要性,下肢的靈活自如運用。2、教學重點:準確把握各種步伐的動作要領。 下肢步伐與上身、手臂的配合運用。3、教學難點:膝部的屈伸與腳下步伐的統(tǒng)一 不同步伐體現(xiàn)的韻律感,流暢性以及動作之間的銜接規(guī)律。4、教學內容:撩步訓練

4、 踮步訓練5、授課方法與手段:口傳身授法、多媒體教學法6、作業(yè)形式:課下復習鞏固組合內容,學生分組練習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觀摩和課堂所學內容相關的視屏資料第三單元 風格性組合(9-12周)1、學習目的與要求:本單元屬于綜合提高階段,學生在把握基本動作基礎上更高層次上體會藏族舞蹈的風格,以達到上下肢動作的協(xié)調配合及腿部的敏捷性,要求學生具有表演層面。2、教學重點:了解藏族不同地區(qū)的風格特點 熟練掌握不同風格動作的要求3、教學難點:嫻熟動作基礎上的表現(xiàn)力 手和腳、頭配合的協(xié)調性4、教學內容:“卓 ”風格性組合 “依”風格性組合 “牧區(qū)”風格性組5、授課方法與手段:口傳身授、多媒體教學法、比較法6、作

5、業(yè)形式:課下復習鞏固組合內容,學生分組練習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觀摩和課堂所學內容相關的視屏資料第四單元 綜合復習(1315周)1、學習目的與要求:本單元是復習鞏固,通過一學期的學習,讓學生全面多方位的對所學內容加以復習,消化,練習,強化,對所有單一元素訓練的掌握和了解融入風格性組合中,使學生達到更好的應用技能,展示更好的學習效果。2、教學重點:了解藏族舞蹈的風格特點 熟練掌握每一個動作元素3、教學難點:復習所有組合 每個組合特點把握的準確度,每個組合所體現(xiàn)出的訓練目的 全面把握藏族舞蹈的風格特點4、教學內容:復習所有所學組合5、授課方法與手段:口傳身授法,比較法6、作業(yè)形式:課下復習鞏固組合內容

6、,學生分組練習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觀摩和課堂所學內容相關的視屏資料 第二學期 東北秧歌、蒙族東北秧歌:第一單元 動律訓練(1-2周)1、學習目的與要求:本單元要求學生初步掌握東北秧歌的基本體態(tài)、動律特征,以腰發(fā)力的上下、前后、劃圓動律。2、教學重點:上下動律、前后動律、劃圓動律在不同舞姿上的運用3、教學難點:以腰發(fā)力的運動方式4、教學內容:動律組合5、授課方法與手段:口傳身授法,多媒體教學法6、作業(yè)形式:課下復習鞏固組合內容,學生分組練習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觀摩和課堂所學內容相關的視屏資料第二單元 步伐訓練(3-5周)1、學習目的與要求:本單元以訓練東北秧歌特有步伐為主,準確掌握膝部稍屈,身體略前

7、傾的基本體態(tài)和出腳急,落腳穩(wěn),胯部上提的基本動律,使學生了解到東北秧歌音樂“一拍緊催一拍”的節(jié)奏特點,同時將手巾花的運用和步伐的協(xié)調配合融為一體,展現(xiàn)東北秧歌的“美勁兒”。2、教學重點:踢步的快出,慢轉移重心 手巾花的熟練把握 培養(yǎng)學生以情帶動的表演3、教學難點:手巾花的運用與步伐的配合4、教學內容:踢步組合訓練 手巾花組合訓練 頓步組合訓練 走場組合訓練5、授課方法與手段:口傳身授法、多媒體教學法6、作業(yè)形式:課下復習鞏固組合內容,學生分組練習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觀摩和課堂所學內容相關的視屏資料第三單元 綜合復習(6周)1、學習目的與要求:本單元綜合復習前面所學的內容,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貫穿

8、東北秧歌“穩(wěn)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風格特點。2、教學重點:復習所有組合 提高表現(xiàn)力3、教學難點:熟練掌握動作與動作的銜接處理 以情帶動的美感特征4、教學內容:復習組合5、授課方法與手段:示范教學、講述重點、動態(tài)糾正和靜態(tài)糾正、理論結合實踐6、作業(yè)形式:整理課堂筆記,課下復習鞏固組合內容,學生分組練習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觀摩和課堂所學內容相關的視屏資料蒙族:第一單元 基礎訓練(7-14周)1、學習目的與要求:本單元以蒙古族舞蹈的體態(tài)、肩部訓練、手腕、臂部、步伐的訓練,使學生從腳下的靈活敏捷,到膝部的屈伸控制,肩部的松弛自如,臂部與腕部的柔韌優(yōu)美得到全面系統(tǒng)的訓練,要求從有節(jié)奏的呼吸到外在的體態(tài)動

9、勢以展示蒙古族舞蹈典雅、優(yōu)美、灑脫的舞蹈風格。2、教學重點:了解蒙古族舞蹈的體態(tài)特征 熟練掌握肩部、腕部、臂部的動作要領 掌握各種步伐,與上身動作協(xié)調配合3、教學難點:呼吸的運用帶動動作的起伏變化 肩部的松弛自如,展現(xiàn)出其力度、韌性、彈性、靈活性 蒙古族舞蹈體態(tài)在組合里的運用4、教學內容:體態(tài)組合 肩部組合 腕組合 柔臂組合胸背組合馬步組合 5、授課方法與手段:口傳身授法,多媒體教學法6、作業(yè)形式:課下復習鞏固組合內容,學生分組練習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觀摩和課堂所學內容相關的視屏資料第二單元 風格性訓練(15-16周)1、 學習目的與要求:本單元在前面單元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根據學生能力,將盅碗筷子

10、這些風格性組合訓練有選擇性的教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技巧性,將道具的使用與身體韻律融為一體,加強學生對蒙古族舞蹈的風格性把握。2、教學重點:了解筷子、盅碗的使用方法 熟練的掌握筷子、盅碗在動作韻律中的運用 提高學生綜合能力3、教學難點:綜合表演能力4、教學內容:筷子組合 盅碗組合5、授課方法與手段:口傳身授法、多媒體教學法6、作業(yè)形式:課下復習鞏固組合內容,學生分組練習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觀摩和課堂所學內容相關的視屏資第三學期 膠州秧歌、維族膠州秧歌:第一單元 基礎訓練(1-4周)1、學習目的與要求:本單元主要訓練膠州秧歌的“三道彎”體態(tài),及腳下的步伐,以達到抬重、落輕、走飄,行動起來扭斷腰的風格

11、特點,腳下的擰碾,促進膝部的粘勁兒,帶動腰部的扭勁兒和手臂的抻勁兒,從而體現(xiàn)膠州秧歌的明快、舒展、富于韌勁的舞姿和細膩、潑辣的情感。2、教學重點:把握“扭”在膠州秧歌中形成的體態(tài)和動作發(fā)力點 體現(xiàn)“抻”、“韌”的身體內在力量控制3、教學難點:小臂8字走勢,手推翻腕的有機配合 快發(fā)力,慢延伸的運動方式的把握 手絹、扇子道具的運用與身體的協(xié)調配合4、教學內容:正丁字擰步組合 倒丁字碾步組合提擰步組合走場組合5、授課方法與手段:口傳身授法,多媒體教學法6、作業(yè)形式:課下復習鞏固組合內容,學生分組練習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觀摩和課堂所學內容相關的視屏資料第二單元 綜合組合訓練(5-8周)1、學習目的與要求

12、:本單元在丁字步伐訓練基礎上進行綜合性組合訓練,運用膠州秧歌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動作,加以變化,學生從節(jié)奏、動律、風格全面把握其風格特點,做到靜中有動,線條流暢,動作飽滿、干凈。2、教學重點:腳下的“擰”、“碾”,是自下而上的動作發(fā)力點 上下身的協(xié)調配合3、教學難點:以腳下的運動為支點,帶動腰上的扭,形成“擰”、“碾”的動律 手臂動作與腳下的協(xié)調配合4、教學內容:綜合型組合訓練5、授課方法與手段:口傳身授法、多媒體教學法6、作業(yè)形式:課下復習鞏固組合內容,學生分組練習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觀摩和課堂所學內容相關的視屏資料 維族:第一單元 動律訓練(9-10周)1、學習目的與要求:本單元以訓練學生維族舞

13、蹈體態(tài)、動律特征為主,以達到“挺拔而不僵”的體態(tài)要求,在此訓練中,學生要立腰、拔背、挺胸、昂首,“點顫搖身”動律,要求學生在保持體態(tài)的基礎上自下而上的運動路線,且膝部有控制、有彈性的動律。2、教學重點:掌握維族舞蹈的基本體態(tài) 把握自下而上的螺旋式的點顫搖身動律3、教學難點:點顫搖身動律兩側發(fā)力平均而沒有動感。 點顫搖身動律和手的配合4、教學內容:動律組合5、授課方法與手段:口傳身授、多媒體教學法、比較法6、作業(yè)形式:課下復習鞏固組合內容,學生分組練習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觀摩和課堂所學內容相關的視屏資料第二單元 步伐訓練(1114周)1、學習目的與要求:本單元是步伐訓練,通過維族舞蹈特有的步伐,訓

14、練學生腳下靈活,節(jié)奏準確,維族舞蹈的節(jié)奏與動作多符點,體現(xiàn)在腳下則需要在節(jié)奏準確的基礎上步伐靈活善變,兩者缺一不可,同時膝部有控制的內在彈性,手臂在舞姿變化中的控制能力和手腕靈活運用能力與步伐配合運用,全面把握維族舞蹈的動作動勢。2、教學重點:“微顫而不竄”,步態(tài)平穩(wěn)中帶有內含的起伏。 “腳下不離散”,腳下幅度小,很少離散開,但上身動作幅度要大。3、教學難點:腳下步伐跟膝部的微顫動律的融合 在步伐運動過程中體態(tài)的保持4、教學內容: 三步一抬組合 墊步組合 進退步組合 跺移步組合 滑沖組合5、授課方法與手段:口傳身授法,比較法6、作業(yè)形式:課下復習鞏固組合內容,學生分組練習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觀摩

15、和課堂所學內容相關的視屏資料第三單元 風格性訓練(1516周)1、學習目的與要求:本單元是綜合性的組合訓練,強調學生在基礎組合訓練基礎上把握維族舞蹈的風格性,節(jié)奏多符點是形成舞蹈風格動律的重要因素,通過賽乃姆和多朗奇克提曼不同節(jié)奏型舞蹈訓練,已達到學生對維族舞蹈的全面把握。2、教學重點:熟練掌握不同節(jié)奏型舞蹈風格 綜合表演能力3、教學難點:動作與動作的銜接轉換 每個組合特點把握的準確度,每個組合所體現(xiàn)出的訓練目的 奇克提曼節(jié)奏型的把握4、教學內容:綜合表演性組合5、授課方法與手段:口傳身授法,比較法6、作業(yè)形式:課下復習鞏固組合內容,學生分組練習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觀摩和課堂所學內容相關的視屏資料四、學時分配:本課程共開設三個學期第一學期,15周,每周6學時,共90學時 (藏族共15周) 第二學期,16周,每周6學時,共96學時 (東北秧歌6周,蒙族10周) 第三學期,16周,每周8學時,共128學時 (膠州秧歌8周,維族8周) 五、課程考核方式:要求學生熟悉掌握所有組合內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