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到高中銜接重要知識點復習總結(物理).doc_第1頁
初中到高中銜接重要知識點復習總結(物理).doc_第2頁
初中到高中銜接重要知識點復習總結(物理).doc_第3頁
初中到高中銜接重要知識點復習總結(物理).doc_第4頁
初中到高中銜接重要知識點復習總結(物理).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高銜接重要知識點總結(物理)專題初高中物理研究對象及方法的比較初中高中研究對象具體的個體標量、一維空間(初中速度即速率)抽象的一般規(guī)律矢量、一維空間(力、速度等可非共線)研究方法觀察模仿類比思辨常見方法觀察與實驗法物理模型法猜想與控制變量法類比方法數(shù)學圖像法整體與隔離法轉(zhuǎn)換法動態(tài)思維法極限分析法構建模型法【例1】(初中)獵人用弓箭水平射擊同一高度的樹上的猴子,正當這個時候猴子發(fā)現(xiàn)了獵人,在弓箭射出的瞬間,它從樹上跳下,但猴子在空中卻被弓箭射中了,為什么 ?(提示:用參照物思考)(高中)A小球離地面高為 H,以速度v水平拋出,此時與 A處于同一高度的小球 B點自由落體。(不考慮空氣阻力)(1)

2、若兩小球間水平距離很遠,求A小球落地時的水平射程 Xo (2 )若小球拋出點間距小于 Xo,求兩小球是否會在空中相撞(3 )若小球拋出點間的距離很大(>>Xo )兩小球每次落地后都會反彈,每次反彈時豎直方向上的速度大小都不變(方向改變),求兩小球最終是否會在空中相撞?(4 )若已知兩小球間水平間距為 S,且2Xo>S>Xo , B 小球改為以速度 V2從地面豎直上拋,若廠、H碰撞發(fā)生在B上升階段”求 V2的取值范圍;若發(fā)生在 B下降的階段,V2的取值范圍又是什 么從以上兩題我們可以看出 初高中物理研究問題的異同: 初中物理根據(jù)已發(fā)生的事件或過程探討結論和規(guī)律一一由物到理

3、高中物理更加抽象,根據(jù)已知原理,判斷運動過程,由理至物 初中物理一般傾向于定性分析得出結果;高中物理較嚴謹,需定量分析判斷(可能會有分情況討論) 初中物理研究一般為單對象、單過程、平衡態(tài);高中物理研究一般為單對象或多對象,單過程或多過程,平衡態(tài)或非平衡態(tài) 高中物理與數(shù)學結合的更加緊密。對數(shù)學思維要求要高;但注意,每一種用數(shù)學思維解決的題,都對應著一種簡單解法,這種簡單解法就是利用物理規(guī)律,跳過數(shù)學,直接判 斷狀態(tài)、過程,得出 關系計算結果。這就是高中物理的一一物理思維 初高中物理解決問題的方法異同:平衡態(tài)和非平衡態(tài)下公式定理的適用性不同,所以,一味的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公式在高中物理中是行不通的

4、。解題時”要注意分析運動”根據(jù)狀態(tài)和過程尋找因果關系。高中課業(yè)壓力重,老師沒有時間帶領學生總結模型和知識點!注意自己總結知識點和解 題思,培養(yǎng)各種狀態(tài)、各種過程的解題思路 ,培養(yǎng)物理思維。注意:題海戰(zhàn)術對培養(yǎng)解題思維和物理思維無用! !學習內(nèi)容的比較:初中知識1.機械運動:重點學習了勻速直線框架運動。2 .力:包括重力、彈力、摩擦力,二力平衡條件,同一直線二力合 成,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3 .密度4 .壓強,包括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氣 壓強。5 .浮力6 .簡單機械:包括杠桿、滑輪、 功、 功率。7 .光:包括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 射折射、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8 熱學:包括溫度、內(nèi)能高中1 .力

5、學:主要研究力和運動的關系。重點學習牛頓運動定律和機械能。t匕如 說我們要研究游樂場中的翻滾過山車是什么原理。再如,我們要研究要用多大速度把一個物體拋出地球去,能成為一顆人造衛(wèi)星?2 .熱學:主要研究分子動理論和氣體的 熱學性質(zhì)。3 .電學:主要研究電場、電路、磁場和電磁感應。重點學習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和電磁感應定律。初中電學假定電源兩極電壓是不變的;局中 電學認為電源電極電壓是變化的。這說明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內(nèi)容加深加寬,由走性分析變?yōu)楦嗟淖吡糠治?,9.電路的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能、電功 學習邁上一個新的臺階z同學們要有10.磁場、感應電流克服困難的思想準備4.學:主要研究光的傳播規(guī)律和光

6、的本性。5.原子物理:主要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組成與(教科版)變化。物理?,請注意,高一時不要放松學習!高一上學期:必修1必修1所含內(nèi)容遠遠多于初中物理所學全部內(nèi)容專題二、描述機械運動的物理量初中知識要點回顧1 ?參照物(人教版)要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 .要選走一個標準物體做參照,并事先假走這個物體是不動 的.這個 選定的標準物體叫做參照物。相對于參照物。某物體的位置改變了,我們就說它是運動的.位置沒有改變。我們就說它是靜止的.2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通常簡稱為運動。3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是不同一個物體運動與否的判斷與參照物的選取有關。對不同

7、的參照物,同一物體的運動的描述可能的。為描述簡單?通常取地面或地面上靜止的物體為參照物。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4 . 速度物體運動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經(jīng)過的路程越長?它的速度就越快; 物體經(jīng)過相 同的路程,所花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快。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計算公式: v 二 s/t其中:z表示路程z單位:米(m); t表示時間.單位秒(s); v表示速度,單位:米存少(m/s)。國際單位制中 . 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 符號為 m/s 或 m s3 交通運輸中常用千米每小時做速度的單位符號為 km/h 或 km h

8、 _1 z 1 m/s=3.6 km/h, v=s/t z 變形可得 : s 二 vt. t= s/v高中對接知識精讀0?質(zhì)點(理想化的研究對象)(1)質(zhì)點的定義: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不考慮物體的大小和形狀,這時 , 我們突出物體具有質(zhì)量 "這一要素,把它簡化為一個有質(zhì)量的點 /稱為質(zhì)點 ( mass point). 于是 , 對實際 物體運動的描述,就轉(zhuǎn)化成對質(zhì)點運動的描述?(2) 一個物體能否看作質(zhì)點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個物體能否看作質(zhì)點 , 定要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 要看其大小、形狀在所研究的問題中起的作用而定?例如:一列火車從北京開往上海,在計算運行時間的時候,可以忽略列

9、車的長度,把它視為質(zhì)點;但是同樣這列火車,要計算它通過黃河鐵路大橋所需時間時,則必須考慮列車的長度,不可把列車視為質(zhì)點 .1 . 相戒運動物體相對于其他物體的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 mechanical motion ) ,簡稱為運動?車輛的行駛,機器的運轉(zhuǎn)是機械運動;樹葉搖擺,雄鷹振翅也是機械運動;河水流動、風( 空氣的流動)等等,只要是物體間相對位置發(fā)生變化,都是機械運動2 ?參考系(1)運動的相對性:自然界的一切物體都處于永恒的運動之中,絕對靜止的物體是不存在的?就此意義而言,我們說運動是絕對的?但是,描述某一個物體的位置及其隨時間的變化,卻又總是相 對于其他物體 而言的.這就是運動

10、的相對性(2 )參考系的定義:要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首先要選定某個其他物體做參考,觀察物體相對于這個“其他物體"的位置是否隨時間變化,以及怎樣變化?這種用來做參考的物體就叫做參考系(referenee frame ),初中課本中提到的參照物也就是這里的參考系?(3 )參考系的選擇: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參考系可以任意選擇 ?但是,選擇不同的p參考系來觀察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會有所不同 ?由于運動描述的相對性,凡是提到運動,都應該弄清楚他是相對哪個參考系而言的 ?參考系的選擇是個重要的問題,選取得當,會使問題的研究變得簡潔、方便.(3 .路程和位移在初中的課本中我們就已經(jīng)知道 ,路程

11、(path )是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它只有大小,沒有方向;一般來說”當物體從某一點 A運動到另一點B時,盡管可能沿不同的軌跡,走過不同的路程,但位置的變動是相同的?在物理學中用一個叫做位移(displacement)的物理量來表示物體(質(zhì)點)的位置變化?我們從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條有向線段,用這條有向線段表示位移?位移是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這樣的物理量叫做矢量(sealar)(vector),路程是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它只有大小,沒有方向,這樣的物理量叫做標量4?矢量和標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等?(2)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如溫度

12、,路程等?5 .坐標系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為了定量描述物體的位置變化,可以以這BOA?203條直線為兀軸”在直線上規(guī)走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建立直線坐標系?如圖所示,若某一物體運動到A點,此時它的位置坐標忑=3m,若它運動到3點,則 此刻它的坐標心=一 2 口?一般來說,為了定量地 描述物體 的位置及 位置的變 化,需要在參考系上 建立適當 的坐標 系 (coordinate system ) ?物體運動情況不同。確走其位置所需的坐標數(shù)不同。坐標系也不同。中學物理常用的坐標系是一維坐標系和二維坐標系。二維(直角)坐標系:坐標(x , y)o常用于對物體在一平面內(nèi)做曲線運動的描述。例如 :汽車

13、在一個城 市內(nèi)行駛.以某建筑物為坐標原點,以東、北方向分別為二、y軸建立一個二維坐標系如 圖1-1-2所示?汽車從坐標原點出發(fā)先向東行駛100 m.再向南行駛 200 m,汽車所在的位 置可用坐標(100m.-200 m)表示。W(x IO2m) 一B OAr 1 61 3 花Ao 1 o m) I4汽車6?時間和時刻時刻是事物運動、發(fā)展、變化過程所經(jīng)歷的各個狀態(tài)先后順門顯 k序的標志,時間則是事物運動、發(fā)展、變化所經(jīng)歷的過程長短的量度. 時刻和時間可以在時間軸上表示出來,時間軸上的每一個點都表示一個不同的時刻,時間軸上的一段線段表示的是時間,如圖所示 ? 5 秒末 5 秒時第 5 秒初 第

14、5 秒末等指的都是時間軸上具體的點,是時刻而不是時間, "5 秒內(nèi) 前 5 秒內(nèi) 后 5 秒內(nèi) 第 5 秒內(nèi)等指的是時間軸上的一段,所以是時間而非時刻?我彳門平時所說的時間究竟是指時間還是時刻,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7 . 速度 ( velocity )(1)定義:速度等于物體運動的位移兀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 / 的比值?(2) 公式: - 蘭 t(3)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4 )單位: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符號是m/s (或 m-s1 ). 常用的單位還有:千米每時 ( km/h 或 km? 厘米每秒 ( cm/s 或 cm s'1

15、 )等等?(5)速度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其大小在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nèi)位移的大小,它的方向跟運動的方向相同?8 . 平均速度 ( average velocity )(1)定義: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 f 的比值 , 叫做平均速度?(2)公式: "宇(3 )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與一段時間 / 內(nèi)發(fā)生的位移的方向相同 ?在變速直線運動中,不同時間 ( 或不同位移 ) 內(nèi)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因此,求出的平均速度必須指明是對哪段時間 ( 或哪段位移 ) 而言的?9 . 瞬時速度 ( instantaneous velocity

16、) 和瞬時速率 ( instantaneous speed )(1)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 (或某一位置) 的速度,叫瞬時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有時簡稱速率?(2)瞬時速度的物理意義:精確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的物理量?(3 )對瞬時速度要明確以下五點:瞬時速度常稱為速度?方向性:速度與速率不同, 速率只反映質(zhì)點的運動快慢,而速度卻反映質(zhì)點運動的快慢和方向? 瞬時性:速度具有瞬時性,一般所提到的速度都是指瞬時速度,它反映物體在某時刻(或某位置)運動的快慢和方向?所謂勻速運動,實際上是各個時刻的速度都相同? 相對性:變換參考系時,同一物體的速度對不同參考系而言是不同的? 在一/圖象中,某時亥口的速度等于此時刻所對應的圖線的斜率 .10 力口速度(Acceleration )力口速度:67二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不是描述速度大小的物理量,所以與速度的大小沒有必然聯(lián)系;加速度實質(zhì)是由物體的受力和物體的質(zhì)量共同決定的,從運動學的角度來看,加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