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建筑工程測量》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_第1頁
《2013年建筑工程測量》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_第2頁
《2013年建筑工程測量》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_第3頁
《2013年建筑工程測量》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_第4頁
《2013年建筑工程測量》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卷班級: 課程名稱:建筑施工測量考試類型:閉卷/開卷 命題老師: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1、測量工作的實質是確定 的位置。2、在測量直角坐標系中,y軸表示 方向。3、確定地面點位的3個基本要素是水平距離、 、 。4、水準測量時,地面點之間的高差等于后視讀數 前視讀數。5、水準路線的布設形式通常有 、 、 。6、經緯儀的使用主要包括 、 、瞄準和讀數四項操作步驟。7、導線測量的外業(yè)工作有 、 、 、 。8、建筑物沉降觀測的主要內容有建筑物 觀測、建筑物 觀測和建筑物裂縫觀測等。9、建筑物主體施工測量的任務是將建筑物的 和標高正確的向上

2、引測。10、點的平面位置測設方法有 、 、 和距離交會法。二、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測量的基準面與準線分別是( )。A、水準面,鉛垂線 B、大地水準面,水平線C、水平面,鉛垂線 D、大地水準面,鉛垂線2、獨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原點一般設在( )。、測區(qū)東北角 、測區(qū)東南角 、測區(qū)西南角 D、測區(qū)西北角3、測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確定( )。、點的坐標和角度 、點的距離和角度 、點的坐標和高程 D、點的距離和高程4、水準測量時,由于尺豎立不直,該讀數值比正確讀數( )。、大 、小 C、可能大,也可能小 D、相同5、當經緯儀的望遠鏡上下轉動時,豎直度盤( )。、與望遠鏡一起轉動 、與望遠

3、鏡相對運動 、不動 D、不能確定6、經緯儀可以測量( )。A、磁方位角 B、水平角和磁方位角 C、磁偏角 D、水平角和豎直角7、某段距離測量中,測得往測距離為48.000m,返測為48.016,則相對誤差為( )。、1/2000 、1/3000 、1/5000 D、1/100008、某直線的方位角與該直線的反方位角相差( )。、90° 、180° 、270° D、360°9、在距離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標準是( )。、相對誤差 、中誤差 、往返誤差 D、真誤差10、等高線的密疏與地形之間有以下關系( )。A、等高線密集,則等高線平距較小,地面坡度較大,

4、地形陡峭B、等高線密集,則等高距較小,地面坡度較小,地形陡峭C、等高線稀疏,則等高線平距較大,地面坡度較小,地形平坦D、等高線稀疏,則等高距較大,地面坡度較小,地形平坦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1、經緯儀整平的目的是使豎軸豎直,水平度盤水平。( )2、測水平角讀數時,若測微尺的影像不清晰,要調節(jié)目鏡對光螺旋。( )3、用經緯儀測水平角瞄準目標時,應瞄準目標的頂部。( )4、建筑總平面圖是施工測設和建筑物總體定位的依據。( )5、在某次水準測量過程中,A測點讀數為1.432米,B測點讀數為0.832米,則實際地面A點高。( )6、同一直線的正反方位角相差900。( )7、圖上0.1mmm所

5、代表的實際距離即為比例尺精度。( )8、地面坡度越陡,其等高線愈密。( )9、尺的端點均為零刻度。( )10、在多層建筑物施工過程中,各層墻體的軸線一般用吊垂球方法測設。( )四、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21分)1、大地水準面2、絕對高程3、水準點4、水準路線5、盤右6、豎直角7、導線測量五、計算題(第1題5分,第2題7分,第3題6分,第4題6分,第5題5分,共29分)1、已知HA=358.236m, HB=632.410m,求hAB和hBA解:2、試計算水準測量記錄成果,用高差法完成以下表格:測點后視讀數(m)前視讀數(m)高 差(m)高 程(m)備 注 BMA2.142 

6、 123.446已知水準點 TP10.9281.258  TP21.6641.235 TP31.6721.431 B 2.074總和a=b=h=HB-HA=計算校核a-b= 3、水平角計算。測站目標豎盤位置水平度盤讀數° 半測回角° 一測回角° OA左 90 01 06B180 00 54A右270 00 54B 0 01 004、豎直角觀測成果整理。測站目標豎盤位置豎盤讀數° 半測回角° 指示差一測回角° 備注OA左94 23 18盤左視線水平時讀數為9

7、0°,視線上斜讀數減少右265 36 00B左82 36 00右277 23 245、欲測量建筑物軸線A、B兩點的水平距離,往測DAB=215.687m,返測DBA=215.694m,則A、B兩點間的水平距離為多少?相對誤差是多少?解:×××學校2012-2013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卷答案班級: 課程名稱:建筑施工測量考試類型:閉卷/開卷 命題老師: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2020102129100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1、測量工作的實質是確定地面點的位置。2、在測量直角坐標系中,y軸表示東西方向。3、確定地面點位的3個基本要素是水平距離、高差測量

8、 、水平角測量。4、水準測量時,地面點之間的高差等于后視讀數減前視讀數。5、水準路線的布設形式通常有附合水準路線、閉合水準路線、支水準路線。6、經緯儀的使用主要包括對中、整平、瞄準和讀數四項操作步驟。7、導線測量的外業(yè)工作有踏勘選點、建立標志、量邊、測角。8、建筑物沉降觀測的主要內容有建筑物沉降觀測、建筑物傾斜觀測和建筑物裂縫觀測等。9、建筑物主體施工測量的任務是將建筑物的軸線和標高正確的向上引測。10、點的平面位置測設方法有直角坐標法、極坐標法、角度交會法和距離交會法。二、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測量的基準面與準線分別是( D )。A、水準面,鉛垂線 B、大地水準面,水平線C、水

9、平面,鉛垂線 D、大地水準面,鉛垂線2、獨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原點一般設在( C )。、測區(qū)東北角 、測區(qū)東南角 、測區(qū)西南角 D、測區(qū)西北角3、測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確定( C )。、點的坐標和角度 、點的距離和角度 、點的坐標和高程 D、點的距離和高程4、水準測量時,由于尺豎立不直,該讀數值比正確讀數( B )。、大 、小 C、可能大,也可能小 D、相同5、當經緯儀的望遠鏡上下轉動時,豎直度盤( A )。、與望遠鏡一起轉動 、與望遠鏡相對運動 、不動 D、不能確定6、經緯儀可以測量( D )。A、磁方位角 B、水平角和磁方位角 C、磁偏角 D、水平角和豎直角7、某段距離測量中,測得往測距離為

10、48.000m,返測為48.016,則相對誤差為( B )。、1/2000 、1/3000 、1/5000 D、1/100008、某直線的方位角與該直線的反方位角相差( B )。、90° 、180° 、270° D、360°9、在距離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標準是( A )、相對誤差 、中誤差 、往返誤差 D、真誤差10、等高線的密疏與地形之間有以下關系( A )A、等高線密集,則等高線平距較小,地面坡度較大,地形陡峭B、等高線密集,則等高距較小,地面坡度較小,地形陡峭C、等高線稀疏,則等高線平距較大,地面坡度較小,地形平坦D、等高線稀疏,則等高距較大,

11、地面坡度較小,地形平坦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1、經緯儀整平的目的是使豎軸豎直,水平度盤水平。()2、測水平角讀數時,若測微尺的影像不清晰,要調節(jié)目鏡對光螺旋。()3、用經緯儀測水平角瞄準目標時,應瞄準目標的頂部。(×)4、建筑總平面圖是施工測設和建筑物總體定位的依據。()5、在某次水準測量過程中,A測點讀數為1.432米,B測點讀數為0.832米,則實際地面A點高。(×)6、同一直線的正反方位角相差900。(×)7、圖上0.1mmm所代表的實際距離即為比例尺精度。()8、地面坡度越陡,其等高線愈密。()9、尺的端點均為零刻度。(×)10、在多層

12、建筑物施工過程中,各層墻體的軸線一般用吊垂球方法測設。()四、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21分)1、大地水準面:人們設想以一個靜止不動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陸地,形成一個閉合的曲面包圍了整個地球稱為大地水準面,即與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準面。2、絕對高程:地面點到大地水準面的鉛垂距離。3、水準點:用水準測量的方法測定的高程控制點。4、水準路線:在水準點間進行水準測量所經過的路線。5、盤右:豎盤位于望遠鏡的右側。6、豎直角:在同一豎直面內,一點到目標的方向線與水平線之間的夾角。7、導線測量:依次測定各導線邊的長度和各轉折角;根據起算數據,推算各邊的坐標方位角,從而求出各導線點的坐標。五、計算題(第1題5分,

13、第2題7分,第3題6分,第4題6分,第5題5分,共29分)1、已知HA=358.236m, HB=632.410m,求hAB和hBA分析:hAB指B點相對于A點高差,即B點比A點高多少(用減法),hBA亦然。解:hAB=HB-HA=632.410-358.236=274.174mhBA=HA-HB=358.236-632.410=-274.174m2、試計算水準測量記錄成果,用高差法完成以下表格:測點后視讀數(m)前視讀數(m)高 差(m)高 程(m)備 注 BMA2.142 0.884 123.446已知水準點 TP10.9281.258124.330

14、 -0.307 TP21.6641.235124.0230.233 TP31.6721.431124.256-0.402 B 2.074123.854總和 a=6.406b=5.998h=0.408HB -HA=0.408 計算校核a-b=0.408 3、水平角計算測站目標豎盤位置水平度盤讀數° 半測回角° 一測回角° OA左 90 01 0689 59 4889 59 57B180 00 54A右270 00 5490 00 06B 0 01 004、豎直角觀測成果整理測站目標豎盤位置豎盤讀數° 半測回角° 指示差一測回角° 備注OA左94 23 18-4 23 1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