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第二污水處理廠強夯工程試夯技術方案_第1頁
廣元第二污水處理廠強夯工程試夯技術方案_第2頁
廣元第二污水處理廠強夯工程試夯技術方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元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地基強夯工程試 夯 方 案核工業(yè)西北建設工程總公司2011年01月08日廣元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地基強夯工程試夯方案審核:編制:核工業(yè)西北建設工程總公司2011年01月08日目錄一、工程概況二、試夯執(zhí)行依據(jù)、標準和加固技術要求1、試夯執(zhí)行依據(jù)、標準2、試夯加固技術要求三、試夯技術參數(shù)1、主要施工參數(shù)2、強夯收錘標準四、試夯施工1、試夯區(qū)的施工2、試夯施工技術及質(zhì)量控制3、強夯振動監(jiān)測五、試夯效果的檢測六、試夯施工機械及人員配備1、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機械、設備一覽表2、測量儀器配備清單3、人員組織七、安全控制措施八、施工記錄及資料整理附:1、強夯施工記錄表2、強夯試夯位置圖廣元市第

2、二污水處理場地基強夯工程試夯方案一、工程概況廣元市第二污水處理場整體項目包括:廠坪液化地基處理(一次強夯)、廠坪回 填土強夯壓實(二次強夯)及至設計廠坪的機械碾壓回填,以及廠區(qū)北、西、東面 的排洪溝(含護坡)工程,本工程內(nèi)容為廣元市第二污水處理場配套地基處理強夯 工程?,F(xiàn)需地基處理強夯面積約為134940角在強夯場地選取1#、2#兩個區(qū)作為試夯 區(qū)進行試驗性施工。該試夯工程的主要內(nèi)容為防震溝開挖、強夯、夯坑回填整平, 檢測等。、試夯執(zhí)行標準、依據(jù)和加固技術要求1、試夯施工執(zhí)行標準、依據(jù)1. 廣元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廠坪強夯地基處理圖(一)廠-結(jié)-01(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2廣元市第二污水

3、處理廠廠坪強夯地基處理圖(二)廠-結(jié)-02(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3廣元市第二污水處理廠擬建場地巖土勘察報告4.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2002,國家標準)5.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2002,國家標準)6.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2002,國家標準)7. 擬建場地周邊條件,歷年來強夯地基加固施工經(jīng)驗。2、試夯加固技術要求1. 加固后的復合地基:強夯有效處理深度不小于4.5 8m強夯處理范圍應大于 建筑物基礎范圍,每邊超出基礎承臺外緣的寬度為3m2. 加固后的復合地基:廠坪液化地基處理(一次強夯)基礎地基標貫擊數(shù)10, 液化指數(shù)W 3。廠坪回

4、填土強夯壓實(二次強夯)地基土承截力特征值不小于f ak180kPa壓縮模量Es> 12MPa(停夯面以下2 m范圍土體密實度0.96, 24 m 范圍土體密實度0.94,余下二次強夯土體密實度0.90,3. 加固后的復合地基:地基土成為強度高、壓縮小、固結(jié)穩(wěn)定較均勻的場地,消 除新近填土層的自重沉降及液化。4. 加固后的復合地基:強夯后的場地整體沉降為5070cm三、試夯技術參數(shù)1、主要試夯施工參數(shù) 夯擊能量:夯擊能量為300(4500kN.m 滿夯能量為1000kN.m 夯擊遍數(shù):分四遍夯擊,第一、二、三遍為點夯,第四遍為滿夯。 夯擊次數(shù):第一遍點夯夯擊擊數(shù)暫定為23擊,第二遍點夯夯

5、擊擊數(shù)暫定為35擊,第三遍點夯夯擊擊數(shù)暫定為46擊,滿夯為23擊。 夯點間距:第一遍夯點間距為8.0 x 8.0m正方形布點,第二遍夯點間距為8.0X 8.0m正方形布點,第三遍夯點間距為4.0 X8.0m布點,第四遍滿夯錘印彼此 搭接。 間隙周期:兩遍夯擊之間應有一定的間隔時間,前后兩遍夯擊間歇時間2天,以 滿足兩遍夯擊之間的超靜孔隙水壓力消散達80%以上,消散時間視填土土質(zhì)情 況決定,對于滲透性好的地基可以連續(xù)夯擊。 強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H(m與強夯工藝有密切關系,法國梅那(Menard)氏 曾提出以下公式估算:H-VM? h式中:M夯錘重(t);h 落距(m。經(jīng)國內(nèi)外大量試驗研究和工程實

6、測資料表明,采用梅那公式估算有效加固深度 將會得到偏大的結(jié)果,實際影響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很多,除錘重和落距外,與 地基土性質(zhì)、不同土層的厚度和埋藏順序、地下水位以及強夯工藝參數(shù)(如夯擊 次數(shù)、錘底單位壓力等)都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國內(nèi)經(jīng)大量實測統(tǒng)計分析,采用 以下修正公式估算,比較接近實際情況,加固深度和寬度可按下式計算:h= KVMHb=2htg B+ L式中:h有效加固深度(m ;K折減系數(shù),與土質(zhì)、能級、錘型、錘底面積、工藝選擇等多種因素有關, 一般粘性土取0.5 ;砂性土取0.7 ;黃土取0.350.50,為保險起見本工程取0.5。M錘重(t),本工程取18t。H夯錘落距(錘底至起夯面距

7、離)(m,本工程取22m9 壓力擴散角,一般取B =22o30ol夯錘直徑(m,本工程取2.1m設計提供要求夯錘直徑2.5米,點夯擊能量為300(4500KN/m換算成每平方 單位面夯擊能量為612917 KN/m,我們采用2.1米直徑的夯錘時點夯 擊能只需21143175 KN/m就能等同于設計提供點夯擊能量為3000- 4500KN/mo根據(jù)上式計算得有效加固深度為10米,大于要求處理深 度4.58.0米。有效處理寬度10米,大于夯點間距。 機械設備:點夯采用強夯機為W100型50T履帶式起重機,夯錘重為180kN,直徑為2.1m,滿夯采用錘重為140kN直徑為2.5m。2、收錘標準夯點的

8、夯擊數(shù)按現(xiàn)場試夯的夯擊次數(shù)和夯沉量關系曲線確定且應滿足下列條件: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50mm;夯坑周圍地面不應發(fā)生過大隆起(隆起量/夯沉量為0.25);不因夯坑過深而發(fā)生提錘困難。1 2 3 4 5第三遍夯點滿夯平面布置示意圖m壬AC孫十亠八八、22m:已第一遍夯點第二遍夯點點夯平面布置示意圖)A()A (丹:4m|4m4m |4m 2. .1#、2#試夯區(qū)強夯夯點布置圖四、試夯施工1、試夯區(qū)施工在1#、2# (選擇有代表性加固難度較大,25.0 X 25.0m區(qū)域)兩個區(qū)進行強 夯法試驗性施工,對設計所確定的施工技術參數(shù)進行檢驗,選取最佳施工參數(shù)進行 大面積施工。1#試夯區(qū)第一遍夯點a.單點

9、夯試驗單點夯試驗目的是測量夯坑及夯坑周圍地面變形,計算有效夯實系數(shù)(a), 以便選擇最佳夯擊能量,最佳夯擊擊數(shù)(N)、夯點間距(L)等設計參數(shù)。試驗參 照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02,國家標準)設計和執(zhí)行。a = (Vi-V2)/Vi式中夯坑下沉體積V2夯坑周圍地面變形體積施工工藝及步驟(1)測出該試驗區(qū)的起夯面標高并計算出平均值。 按8.0 x 8.0m的間距用紅色膠袋(裝砂)放出第一遍夯點,誤差控制在士 5cm(詳見1#、2#試夯區(qū)強夯夯點布置圖)觀測點平面布置示意圖(3)試夯區(qū)以第一個夯點作為單點夯試驗點,試夯前圍繞單點夯試驗點對稱埋設12 個沉降觀測點,這幾個點布置分別為

10、:距夯點中心2m 4個;距夯點中心3.0m, 4個;距夯點中心4.0m, 4個。測量夯前標高。說明;0點為夯點中心b 2為現(xiàn)測點(4)選用W100型 50T履帶式強夯機,配備底面直徑為2.1 m重180kN的鑄鋼錘提 升設計高度自由下落。(5) 強夯機和夯錘就位夯錘對準夯點中心,誤差控制在± 15cm內(nèi)。(6) 測出夯錘頂標高,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強夯施工記錄表上。(詳見附表)(7) 提起夯錘至設計要求的高度,夯錘自由下落。(8) 當夯錘落下后,測出錘頂標高(在強夯施工記錄表上記下標尺讀數(shù)),計 算出第1擊的夯沉量填入表內(nèi)(并測出沉降觀測點的標高。(9) 按照第1擊的施工方法進行第2擊,第3

11、擊的施工。(10) 當最后兩擊夯沉量不大于50m(即達到收錘標準)停止對該試驗點的夯擊。(11) 測量員計算擊該試驗點的最后兩擊平均夯沉量和累計夯沉量填入記錄內(nèi)。(12) 通過單點夯建立夯擊擊數(shù)與夯沉量關系曲線、夯擊擊數(shù)與觀測點變形量關系 曲線確定夯擊擊數(shù)和夯點間距。b.第一遍群夯試驗群夯試驗目的是根據(jù)場地整體變形情況修改、確定夯擊能量、夯點間距、夯擊遍數(shù)、間隔周期、地面下沉量及強夯地基承載力、壓縮模量、有效處理深度。(1) 按單點試夯施工方法完成試夯區(qū)所有第一遍夯點的施工。(2) 用推土機整平場地測量并計錄夯后場地標高。第二遍、第三遍夯點施工同第一遍試夯點。滿夯點夯完成后,場地推平后選用W1

12、00型 50T履帶式強夯機進行滿夯,施工配備底 面直徑為2.5米、重140 kN的夯錘提升7.2m高度自由下落,夯擊能為1000kN.m擊 數(shù)23擊,錘印彼此搭接。(詳見1#、2#試夯區(qū)強夯夯點布置圖)(滿夯完成后 測出試夯區(qū)的夯后標高(根據(jù)試夯可以計算強夯施工后場地總下沉量;通過強夯試驗 區(qū)的施工可以估算強夯工程量來確定施工工期。2#試夯區(qū)同1#試夯區(qū)施工。2、試夯施工技術及質(zhì)量控制1. 試夯施工過程見試夯施工工序圖(試夯施工工序圖開工回填平整*標高測定1強夯施工參數(shù)測量放線、定位復核點夯記錄第一、二、三遍點夯夯坑填平復核標高測定第四遍滿夯整平2.施工準備階段須搜集和熟悉下述資料:工程的性質(zhì)

13、和規(guī)模;工程加固的目的、強夯后要達到的目標值;工期要求; 場地的地質(zhì)條件、地下水位、地面狀態(tài)及周圍環(huán)境等。這些資料是擬定試驗性方 案、編制進度計劃基礎。3. 試夯施工的依據(jù):試夯施工應嚴格按照合同、設計文件與圖紙、由甲方(或監(jiān)理 單位)批準的試夯方案、以及由設計單位、甲方及監(jiān)理單位簽署的設計變更通知 單、批準的施工變更報告進行施工。4. 施工設備進場前(1)強夯場地要滿足“三通一平”的要求,清除場內(nèi)所有障礙物(包括空中的可 能影響強夯機起重臂移動各種拉線、電線等),清除地下管線,或按要求將地 下管線移位。(2) 測量放線:根據(jù)設計圖在平整好的場地上放出試夯場地的邊界線。(3) 定位測量放線(包

14、括每次夯點放線)須有校核者,并在施工日志上注明每次 施測的部位、時間及施測與校核者的姓名,并由甲方代表或監(jiān)理工程師簽名。(4) 檢查錘重和落距,確保單擊的夯擊能符合設計要求。(5) 試夯前應查明夯擊所產(chǎn)生的震動對現(xiàn)場周圍的建筑物及其它設施的影響,若 有影響,應采取可靠的防震措施,如挖防震溝等,并在強夯過程中加強對其 觀測。5. 施工設備進場后(1) 對于整平的場地測出其平均標高,以作為試夯后測量場地的平均沉降量的基 準數(shù)。(2) 測量時,應采用距離夯擊場地30m以外的坐標定位點。(3) 根據(jù)夯點布置圖,在場地上放出夯點的位置,并進行復核。錘位偏差不得超過5cm若發(fā)現(xiàn)偏差過量或漏夯,應及時糾正。

15、(4) 每個夯擊點都要編號,記錄員要對號進行記錄,不能錯號,不能漏夯和重夯。6. 夯擊作業(yè)(1) 每一錘在正式提升前,都要準確對好錘位;(2) 每一錘都要提升到設計要求的高度;(3) 錘落下后,如夯坑底有傾斜,當超過20度時,要用土將坑底補平,才能進行 下次夯擊;(4) 每個夯坑的每一擊,都要記錄下沉量;(5) 當施工場地及夯坑由于降雨或地下水位上升等原因積水時,要及時采取排水 措施,待水排干后,才能填坑。(6) 夯擊過程中,如遇到地基土含水量過高,形成“橡皮土”或夯坑周邊隆高過 大等異?,F(xiàn)象時,應停止作業(yè),采取適當?shù)拇胧┻M行處理。(7) 收錘控制標準:(I)每個夯擊點的夯擊次數(shù)不小于設計數(shù);

16、(H)最后兩擊的平均沉降量或沉降差要小于設計的要求值;(8) 每夯擊完一遍,要用新土或周圍土將夯坑填平,并測出本遍場地的平均標高, 求出沉降量;(9) 相鄰兩遍的間隔時間,要符合根據(jù)孔隙水壓水力消散要求的設計天數(shù);(10) 最后一遍完成后,應準確測定場地的平均標高(按既定的網(wǎng)格定點測量), 再求出場地的最終平均沉降量。3、強夯振動監(jiān)測由于施工場地附近有新建、已建的道路等建(構)筑物。為了確定強夯振動對 周圍環(huán)境、建(構)筑物的影響,應在試夯時對強夯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作出評估。采取 相應措施減小振動。為了減少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應設置隔震溝,對強夯振動起衰減作用。隔震溝深度 一般為2.5米,離強夯范圍

17、2米沿線布置。五、試夯效果的檢測試夯完成后一周后,采用載荷試驗和標準貫入試驗對強夯處理的地基效果進 行綜合檢測。質(zhì)量檢測的數(shù)據(jù)和位置,每試夯區(qū)不少于2處,檢測位置應選擇具有代 表性的地方,載荷試驗可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進行。1 .載荷試驗確定強夯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并與原狀地基載荷試驗結(jié)果對照,判斷強夯法 對提高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影響,載荷試驗可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進行,載荷板面積取1rrb2. 標準貫入試驗輔助載荷試驗判斷強夯加固工藝提高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并確定有效加固深度。標準貫入試驗可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進

18、行。標準貫入試驗 用于判斷強夯加固效果,強夯有效影響深度是非常直接和有效的。3 .其他土工試驗六、強夯施工機械及人員配備1、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機械、設備一覽表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機械、設備一覽表名稱型號或規(guī)數(shù)量額定功性能狀備注1強夯機W1001150T良好2強夯錘1180KN良好直徑2.1m的圓柱鑄鋼3強夯錘1140KN良好直徑2.5m的圓柱鑄鋼4挖掘機1PC200良好5推土機1D60良好2、測量儀器配備清單測量儀器配備清單序號儀器名稱型號數(shù)量產(chǎn)地備注1全站儀1臺北京2水準儀DZ22臺蘇州3塔尺5m2把4鋼尺50m1把3、人員組織主要施工人員一覽表工種人數(shù)崗位職責施工員1協(xié)調(diào)現(xiàn)場施工協(xié)調(diào)質(zhì)檢員1對工

19、程質(zhì)量進行預檢測量員1測量坐標、高程及夯沉量觀測和記錄安全員2監(jiān)督、檢查技術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情況機長(主司機)1強夯機臺操作及日常維修管理挖土機司機2操作挖土機、操作推土機普工3掛鉤作業(yè)、輔助測量七、安全控制措施1. 項目經(jīng)理為第一責任人,下設建設項目安全技術鑒定小組,配備安全監(jiān)督檢查員、 建設安全管理網(wǎng)絡。2. 制定、貫徹安全生產(chǎn)條例及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加強職工安全教育。3. 強夯場地周圍有可能受強夯施工震動影響的建(構)筑物,要采取隔震措施;當 強夯時的飛濺的土石可能對周邊場外造成損傷時,要設立妥當?shù)姆里w石排柵網(wǎng)、 警示牌及其它安全標志,并派專人值班。4. 嚴格按照國家的消防條例規(guī)定,在施工現(xiàn)

20、場、臨設辦公、生產(chǎn)、生活區(qū)建立和執(zhí) 行防火管理制度,設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設施,并保持完好的備用狀態(tài)。5. 強夯施工中嚴格遵守本公司制定的安全生產(chǎn)操作規(guī)程(強夯)和國家規(guī)定的各工 種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A、強夯施工前的準備工作1、工程正式施工前,工程項目經(jīng)理要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加強安全 意識教育。2、施工人員必須熟悉并嚴格執(zhí)行各工種的有關安全操作規(guī)程、安全生產(chǎn)規(guī)程及 安全規(guī)程。3、每天做好班前安全提示工作。4、強夯起重機必須按照強夯等級的要求選用,嚴禁超負荷作業(yè),并嚴格按相應 起重機的安全技術規(guī)程操作。5、強夯起重機的臂桿、脫鉤器、夯錘及起重索具等主要構、部件的材料及制作質(zhì)量必經(jīng)過嚴格檢

21、查,凡不符合設計要求的一律不得使用。6、強夯機的臂桿與夯機應保持合理的角度。強夯機處于工作狀態(tài)時,臂桿仰角 應為69-71度。7、為防止強夯施工時地面石塊飛起打壞起重機操作室,擋風玻璃前應該設有防 護網(wǎng)。8、每天開機前必須檢查夯錘、自由落錘裝置、起重索具及各部件的連接處等, 如發(fā)現(xiàn)問題,必須及時處理。9、進入場地要戴安全帽;不準穿拖鞋進場。10、施工現(xiàn)場和機械周圍應設有明顯的標志。B、強夯作業(yè)1、應經(jīng)常檢查維修和保養(yǎng)好強夯機具,力求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2、施工現(xiàn)場必須統(tǒng)一指揮,起重指揮人員的指揮信號要明確,司機應按指揮信 號進行操作。3、起重機停穩(wěn),并將夯錘對好坑位后方可進行強夯操作。4、起吊夯錘時速度要均勻,夯錘及掛鉤不得碰吊臂。在吊桿臂的適當位置捆綁 廢汽車外胎進行保護5、從夯錘提升到夯錘落下,機下人員必須離開夯點20m以外,非工作人員應遠 離夯點30m以外。嚴禁在起重機正前方和起重機臂桿下站立。6、掛鉤人員在完成掛鉤工作后,應站在安全位置,觀察夯錘提升情況,等待下 次掛鉤。7、夯錘起升后,起重指揮人員及駕駛員要密切注意夯錘運動情況,防止在脫鉤 裝置失靈的情況下,發(fā)生夯錘上升過高引起事故。若夯錘不能落下,必須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