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胺介質(zhì)交叉配血試驗操作規(guī)程_第1頁
凝聚胺介質(zhì)交叉配血試驗操作規(guī)程_第2頁
凝聚胺介質(zhì)交叉配血試驗操作規(guī)程_第3頁
凝聚胺介質(zhì)交叉配血試驗操作規(guī)程_第4頁
凝聚胺介質(zhì)交叉配血試驗操作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凝聚胺介質(zhì)交叉配血試驗操作規(guī)程(SOP文件)1目的作為介質(zhì)輔助用于完全抗體及不完全抗體的臨床篩選檢 測及輔助用于臨床交叉配血實驗。2檢驗原理紅細胞表面帶有大量的負電荷,以避免其產(chǎn)生自發(fā)性聚 集,當紅細胞懸浮在電解質(zhì)時,陽離子會被紅細胞的負電荷 所吸引,此時紅細胞則被擴散的雙層離子云所圍繞,而形成 Zeta電位,Zeta電位決定紅細胞之間的排斥作用。凝聚胺技術首先利用低離子溶液(LIM),降低介質(zhì)的離子 強度,減少紅細胞周圍的陽離子云, 以促進紅細胞和血清(血 漿)中的抗體結合。其后,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溶液,它是一種高價陽離 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劑,溶解后能產(chǎn)生很多正電荷,可以中 和

2、紅細胞表面帶有的負電荷,使紅細胞Zeta電位降低,縮短紅細胞之間的距離, 使紅細胞產(chǎn)生非特異性的凝聚。最后,加入懸浮液(Resuspending),Resuspending 具有中和凝聚胺(Polybrene)陽離子的作用,使正常的紅細胞非特異性凝聚 散開,試驗結果為陰性;但如果紅細胞被相應的抗體致敏, 則會被凝聚胺凝結,凝集就不會散開,試驗結果為陽性。3儲存條件及有效期未開封試劑應貯存于 2c25C、相對濕度不大于 80%無 腐蝕性氣體的室內(nèi);已開封試劑應貯存于相對濕度不大于80%無腐蝕性氣體和通風良好的室溫環(huán)境,試劑用后應及 時擰緊瓶蓋保存;未開封試劑的有效期為二年,在有效期內(nèi) 的已開封試

3、劑應在開封后的 6個月內(nèi)使用完。4樣本要求4.1 新鮮血清,含EDTM凝血漿、3%5%J紅細胞懸液。4.2 不能使用溶血標本及含枸檬酸鈉、肝素抗凝血漿標本。5檢驗方法輔助交叉配血試驗5.1 取試管二支,標主次側(cè),主側(cè)管加病人血清(血漿)2滴,加供血者3%5%E細胞懸液(洗滌或不洗滌均可) 1滴, 次側(cè)管反之。5.2 各加LIM0.65ml,混合均勻后,再各加 Polybrene 溶液2 滴,并混合均勻。5.3 用離心機3400轉(zhuǎn)/min(相當于1000g離心力)離心10秒, 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瀝干,讓管底殘留約0.1ml液體。5.4 輕輕搖動試管,目測紅細胞有無凝集,如無凝集,則必 須要重

4、做。5.5 最后加入Resuspending 2滴,輕輕搖動試管混合并同時 觀察結果。如果在 60秒內(nèi)凝集散開,代表是由 Polybrene 引起的非特異性聚集,配血結果相合;如凝集不散開,則為紅細胞抗原抗體結合的特異性反應,配血結果不相合。如反應可疑,可進一步倒在玻片上用顯微鏡觀察。6注意事項6.1 可以用含EDTA之血漿代替血清使用。6.2 若病人血清(血漿)含肝素,如洗腎患者,須多加 46 滴Polybrene溶液以中和肝素。6.3 本試劑盒的操作方法也適用于抗體鑒定。6.4 若試劑使用前為低溫貯存,請回復室溫再行操作。6.5 加做輔助性抗人球蛋白試驗,目的是增加檢測抗-K的敏感性。6.

5、6 在冬天室溫極低的情況下,操作交叉配血試驗, 莫些病人血清中可能含有冷凝集素等因素,而導致假陽性的結果由 現(xiàn)。若有此懷疑,建議在最后滴入Resuspending時,將試管立即置入37c水溶中,輕輕搖動試管混合,并在60秒內(nèi)觀察結果。6.7 紅細胞抗原檢測步驟同抗體篩檢試驗,具檢測標準血清用已知標準血清。6.8 用戶可使用IgG抗D抗體(效價A 64)與RhD陽性紅細 胞反應做陽性對照實驗,測試本試劑的有效性。ABO 血型定型操作規(guī)程(SOPC件)1目的用于鑒定人ABO血型2檢驗原理本品系用產(chǎn)生抗 A或抗B血型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培養(yǎng)上清 液(或在上清液中加入少量同型腹水)配制而成,采用凝集 試驗

6、原理,專供鑒定人 ABO血型用。3樣本要求本試劑適用于全血或10%、5 %紅細胞懸液。4檢驗方法平板法(玻片法):本品與受檢者全血或 10%紅細胞生理 氯化鈉懸液按1:1攪勻,不必再稀釋,按照有無凝集判定結 果5結果判斷血型抗A試劑抗B試劑A+B+OAB+注:“+”有凝集反應,“-”無凝集反應6檢驗結果的解釋將已知的抗 A、抗B血型定型試劑與受檢者的紅細胞混合時,與抗A血型定型試劑發(fā)生凝集者即為 A型血型,與抗 B 血型定型試劑發(fā)生凝集者即為 B型血型,與抗 A、抗B血型 定型試劑均發(fā)生凝集者即為 AB型血型,與抗A、抗B血型定 型試劑均不發(fā)生凝集者即為 O型血型。7注意事項7.1 對含有較多

7、自身冷凝集的受檢者,在鑒定血型時往往被誤認為AB血型,遇到此種情況,需用 37生理氯化鈉溶 液洗滌受檢者細胞 2-3次,以去除吸附在紅細胞上的凝集素, 然后再鑒定血型。7.2 在做配型試驗時,如發(fā)現(xiàn)有不配合現(xiàn)象,則取受檢者 血清,用已知 A血型或B血型細胞進行反定型試驗,以核實 原鑒定的血型是否正確。7.3 用立即試管法不能測由亞型(如 Ax),需延長作用時 問。7.4 本品如由現(xiàn)渾濁或變色則不能使用,若開瓶使用時間 較長后,最好用已知 ABO血型紅細胞檢查結果是否與已知血 型相符,以防制品污染,變質(zhì)失效,而造成鑒定錯誤。7.5 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ABO血型反定型操作規(guī)程(SOP文件)1目的用于

8、ABO血型的反定型檢測,該產(chǎn)品不用于血源篩查。2檢驗原理本品系采用三人份同型混合的A1型、B型和O型合格人紅細胞經(jīng)洗滌后懸浮于紅細胞保存液中配制而成。采用凝集試驗原理,用已知的 A1, B, O型紅細胞測定被檢者血清/血漿 中有無相應的抗 A或抗B抗體(反定型試驗),結合正定型 結果判定ABO血型。3檢驗方法試管法3.1 取被檢者血清/血漿各50ul分別加入3支標記好的試管 中;3.2 分別各加50ulA1、B、O試劑紅細胞;3.3 搖動試管,混勻。于 900g離心15s,或室溫靜止1h;3.4 首先檢查是否溶血,(溶血可能是陽性結果,或是細菌污染。)輕輕搖動懸浮紅細胞。3.5 觀察凝集情況,

9、并立即記錄結果。必要時可借助顯微鏡 觀測。4檢驗結果的解釋ABO血型正反定型反應格局表正定型反定型血型抗A試劑抗B試劑A1細胞B細胞O細胞+A+B+O+AB注:“+”有凝集反應,“-”無凝集反應5注意事項5.1 如果在反定型試驗中, 受檢者的血清/血漿與O血型紅細 胞試劑產(chǎn)生陽性反應,則需要添加自身對照試驗。如果自身 對照為陽性,表明是冷凝集素導致。如果自身對照為陰性, 則表明被檢者血清或血漿中可能存在ABO 系統(tǒng)以外的其他血型系統(tǒng)的抗體干擾定型。請按照相關的試驗方法解決上述定 型問題。5.2 本品如由現(xiàn)紅細胞顏色變成暗紫色或紅細胞自發(fā)凝集, 由現(xiàn)菌落或溶血,則不能使用。若開瓶使用時間較長后,

10、最 好用注冊上市的抗 A、抗B血型定型試劑檢查結果是否與已 知血型相符,以防制品污染、變質(zhì)失效、而造成檢定錯誤。5.3 為了便于鑒別,A1血型紅細胞試劑標簽為藍色,B血型紅細胞試劑標簽為黃色,O血型紅細胞試劑標簽為紅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操作規(guī)程(SOa件)1 .目的用于血液的篩查和臨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輔助診斷。2 .檢驗原理本品系用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抗-HBs)包被的微孔板和酶標記抗-HBs及其他試劑制成,應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法原 理檢測人血清和血漿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3 .適用儀器微量移液器;37 c恒溫水浴箱;振蕩器;洗板機或洗瓶; 計時器;酶標儀,檢測波長 45

11、0nm,參考波長630nmo 4.樣本要求1.1 樣本采集不需要特殊準備,按照正常的采血技術收集血液,全血樣本最好先放置 37c處理2小時,再將血樣本充分 離心,3000轉(zhuǎn)/分鐘離心6分鐘以上,使血清(血漿)不含 有或極少含有血細胞。如果為抗凝血樣本,應將血樣本充分 離心后,最好再放置室溫 2小時以上。1.2 樣本中含有疊氮鈉會影響試驗的結果,高度溶血的樣 本、沒完全收縮的血清樣本或有微生物污染的樣本可能會引 起錯誤的結果。1.3 新鮮的樣本在28c無菌條件下可保存一周,新鮮樣本 可長期貯存在-20 C或以下,避免反復凍融。5 .檢驗方法5.1 實驗準備:從冷藏環(huán)境中取由試劑盒,在室溫下平衡3

12、0分鐘,同時將洗滌液進行 1:40倍稀釋。5.2 設陽性對照2孔,陰性對照3孔,空白對照1孔。5.3 力口樣:在陽性對照、陰性對照孔內(nèi)分別加入陽性對照、 陰性對照50ul ,其余每孔加待測血清或血漿50ul o蓋上封孔膠片,置37 c水浴孵育60分鐘。5.4 洗滌:棄去孔內(nèi)液體,用稀釋后的洗滌液連續(xù)洗滌5次后,拍干孔內(nèi)液體。5.5 加酶結合物:空白孔除外,每孔各加酶結合物50ul。蓋上封孔膠片,置 37 c水浴孵育30分鐘。5.6 洗滌:棄去孔內(nèi)液體,用稀釋后的洗滌液連續(xù)洗滌5次后,拍干孔內(nèi)液體。5.7 加底物液:每孔先加底物液 A50ul,再加底物液B50ul, 混勻,蓋上封孔膠片,置 37

13、 c條件下避光顯色 30分鐘后, 加終止液50ul ,混勻,終止反應。6 .參考值(參考范圍)終止后盡快測定,波長450nm,先用空白孔校零,測OD®。 如果選用雙波長測定,不必設置空白對照空。按下列公式計 算:COV=陰性對照平均OD直X 2.1倍陰性對照平均 OD值低于或等于0.05 ,按0.05計算;高 于0.05時,按照實際OD直計算。7 .檢驗結果的解釋樣品OD值S/CO® 1時,待測樣本 HBsAg為陽性;樣品OD值S/COVc 1時,待測樣本HBsAg為陰性。8 .注意事項8.1 本品僅用于體外診斷,僅限檢測人體血清或血漿;檢 測結果作為診斷指標之一。8.2

14、使用時,從冷藏環(huán)境取由試劑盒, 置室溫平衡30分鐘 后,方可進行測試。剩余試劑應及時封存于冰箱內(nèi)保存,備用。8.3 結果判定需在反應終止后 10分鐘內(nèi)完成。8.4 封孔膠片不得重復使用。8.5 在有效期內(nèi),微孔板密封袋如有漏氣現(xiàn)象,不影響試 驗結果。試劑盒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不同批號不得混用。8.6 陽性對照應呈陽性,否則全部試驗無效。8.7 確保樣本加樣量的準確,如果加樣不準確可能會導致錯誤的試驗結果。8.8 使用微量移液器加樣時,每次應更換吸頭吸取樣本。8.9 在操作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反應微孔中產(chǎn)生氣泡。8.10 準確控制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8.11 洗板:1用洗板機洗板時,洗板機的加液量應注意

15、控 制,既避免洗液過量而溢生,又能充滿反應微孔,并經(jīng)常檢查加液頭是否堵塞;2洗板機最好每次使用前、 后沖洗干凈, 防止管路堵塞或腐蝕;3洗板時所用的吸水紙請勿反復使用。8.12 本試劑盒及臨床樣本均應視為傳染性物質(zhì)或潛在傳染性物質(zhì),請按相關實驗室工作規(guī)范執(zhí)行和處理。9 .參考文獻中國藥典2010年版三部;體外診斷試劑說明書編寫指導原則(國食藥監(jiān)械20071 240 號)梅毒螺旋抗體操作規(guī)程(SOPC件)1 .目的本試劑盒定性檢測人血清或血漿中的梅毒螺旋體抗體。適用于血液的篩查及臨床梅毒螺旋體感染的輔助診斷。2 .檢驗原理本試劑盒采用雙抗原夾心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原理。在微孔條上預包被梅毒螺旋抗體

16、的基因重組抗原,配以酶標記抗 原及TMB顯色劑等其他試劑,檢測人血清或血漿中的梅毒螺 旋體抗體。3 .適用儀器加樣器、溫箱、洗板機、含波長450nm的酶標儀。4 .樣本要求4.1 本試劑使用樣品為人血清或血漿,含有 EDTA檸檬酸 鈉或肝素等抗凝劑的樣品可用于本實驗。4.2 不能檢測含懸浮纖維蛋白或聚集物、重度溶血的樣品。4.3 樣品中應無微生物,可在 28c儲存1周,長期儲存應 低溫凍存,避免反復凍融。4.4 使用前請將樣品室溫平衡 30分鐘以上,冷凍樣品實驗 前需混勻。5 .檢驗方法5.1 配液:將濃縮洗滌液用蒸儲水或去離子水20倍稀釋。5.2 編號:將樣品對應微孔板按序編號,每板應設陰性

17、對照3孔,陽性對照2孔和空白對照1孔。(用雙波長檢測,可不 設空白對照孔)。5.3 力口樣:分別在相應孔中加入待測樣品或陰性、陽性對照100ul。5.4 溫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 37±1C溫育60±2分鐘。5.5 洗板:小心揭掉封板膜,用洗板機洗滌5遍,最后一次盡量扣干。5.6 加酶:酶孔加入酶標試劑 100ul ,空白孔除外。5.7 溫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 37±1C溫育30±1分鐘。5.8 洗板:操作同步驟 5.55.9 顯色:沒孔加入顯色劑 A.B液各50ul ,輕輕震蕩混勻, 37±1C避光顯色30±1分鐘。6 .參考值臨

18、界值(CUTOFF計算臨界值=陰性對照孔A均值NC+0.18.7 .檢驗結果的解釋7.1 陰性對照孔 A值W 0.10,陽性對照孔 A值A 0.80.否則 實驗無效。7.2 若有1孔陰性對照A值大于0.1應舍棄,若兩孔或兩孔 以上陰性對照A值大于0.1 ,應重復實驗。7.3 陰性判定:樣品A值臨界值(CUTOFF)者為TP陰性。7.4 陽性判定:樣品A值A臨界值(CUTOFF看為TP陽性(注 意:初試陽性應重新取樣雙孔復試)。8 .注意事項8.1 本品僅用于體外診斷, 操作應按說明書嚴格進行。 封板 膜不能重復使用,不同批號酶標板。酶標試劑和陰性、陽性 對照不可混用,不能與其他廠家試劑混用。8

19、.2 避免在有揮發(fā)性物質(zhì)及次氯酸類消毒劑(如84消毒劑)的環(huán)境下操作。8.3 使用前請將試劑平衡至室溫(平衡30分鐘以上),實驗前將試劑輕輕振蕩混勻,使用后立即放回28CO未用完的微孔板條與干燥劑儀器用自封袋密封28 C保存。過期試劑請勿使用。8.4 加液時必須用加樣器,并經(jīng)常校對加樣器的準確性。加 入不同樣品或不同試劑組分時,應更換加樣器吸頭和加樣 槽,以防由現(xiàn)交叉污染。8.5 洗滌時各孔均需加滿洗液,防止孔內(nèi)有游離酶不能洗 凈。使用洗板機應設定 3060秒侵泡時間。在洗板結束后, 必須立即進行下一步,不可使酶標板干燥。避免長時間的中 斷實驗步驟,以確保每孔實驗條件的均一。8.6 結果判定必

20、須以酶標儀讀數(shù)為準。讀取結果時,應擦干酶標板底部,且孔內(nèi)不能有氣泡。不要觸碰孔底部的外壁, 指印或劃痕都可能影響板孔的讀值。8.7 所用樣品、廢液和廢棄物都應按傳染物處理。終止液為硫酸,使用時必須注意安全。8.8 顯色時必須加顯色劑 A液后再加顯色劑 B液,以免顯色 過低。8.9 由于ELISA反應原理的限制,本試劑檢測陰性并不排除 TP感染的可能。檢測的陽性結果必須結合臨床信息進行分 析。甲型肝炎病毒IgM抗體操作規(guī)程(SO我件)1 .目的用本試劑盒檢測人血清或血漿中的抗-HAV IgM,用于甲型肝炎的早期診斷。2 .檢驗原理本品系用抗人IgM(u鏈)包被的微孔板、甲型肝炎病毒(HAV) 抗

21、原和酶標記抗甲型肝炎病毒(抗-HAV)及其他試劑制成,應用捕獲法原理檢測人血清或血漿中的抗-HAV IgM,用于甲型肝炎的早期診斷。3 .適用儀器微量移液器;37 c恒溫水浴箱;振蕩器;洗板機或洗瓶;計時器;酶標儀,檢測波長 450nm,參考波長630nmo4 .樣本要求4.1 樣本采集不需要特殊準備,按照正常的采血技術收集血液,全血樣本最好先放置 37c處理2小時,再將血樣本充分 離心,3000轉(zhuǎn)/分鐘離心6分鐘以上,使血清(血漿)不含 有或極少含有血細胞。如果為抗凝血樣本,應將血樣本充分 離心后,最好再放置室溫 2小時以上。4.2 樣本中含有疊氮鈉會影響試驗的結果,高度溶血的樣本、沒完全收

22、縮的血清樣本或有微生物污染的樣本可能會引 起錯誤的結果。4.3 新鮮的樣本在28c無菌條件下可保存一周,新鮮樣本 可長期貯存在-20 C或以下,避免反復凍融。5 .檢驗方法二步法5.1 實驗準備:從冷藏環(huán)境中取由試劑盒,在室溫下平衡30分鐘,同時將洗滌液進行 1:40倍稀釋。5.2 設陽性對照2孔,陰性對照3孔,空白對照1孔。5.3 力口樣:在陽性對照、陰性對照孔內(nèi)分別加入陽性對照、陰性對照50ul ,其余每孔加待測血清或血漿 50ul (或?qū)⒋?測血清或血漿用生理鹽水 1:1000稀釋后,加入到反應孔內(nèi)), 蓋上封孔膠片,置 37 c水浴孵育30分鐘。5.4 洗滌:棄去孔內(nèi)液體,用稀釋后的洗

23、滌液連續(xù)洗滌5次后,拍干孔內(nèi)液體。5.5 加酶結合物:取由酶結合物,充分混勻,每孔加 50ul (空白孔除外),蓋上封孔膠片,置 37c水浴孵育30分鐘。5.6 洗板:同5.45.7 加底物液:每孔先加底物液 A50ul,再加底物液B50ul, 混勻,蓋上封孔膠片,置 37 c條件下避光顯色15分鐘后, 加終止液50ul ,混勻,終止反應。6 .參考值(參考范圍)終止后盡快測定,波長 450nm,空白孔調(diào)零,測 OD值。如 果選用雙波長測定,不必設置空白對照空。 按下列公式計算:COV=陰性對照平均OD直X 2.1倍樣品OD值S/COV> 1時為陽性樣品OD值S/COV< 1時為陰

24、性注:陰性對照平均 OD直低于或等于0.05 ,按0.05計算; 高于0.05時,按照實際OD直計算。7 .檢驗結果的解釋7.1 陰性結果表明樣本中不含有抗 -HAV IgM或抗-HAV IgM 含量低于試劑盒的檢測范圍。7.2 陽性結果表明樣本中含有抗 -HAV IgM或產(chǎn)生非特異反 應。7.3 樣本的檢驗結果與臨床表現(xiàn)不符或存在疑問時應采用適當?shù)姆椒ㄟM行確認。7.4 對于待檢血清或血漿直接進行 50ul加樣,結果判為陽 性的標本,應對其用生理鹽水 1:1000稀釋后重復實驗并判 定結果。8 .注意事項8.1 本品僅用于體外診斷,僅限檢測人體血清或血漿;檢測結果作為診斷指標之一。8.2 使用

25、時,從冷藏環(huán)境取由試劑盒,置室溫平衡30分鐘后,方可進行測試。剩余試劑應及時封存于冰箱內(nèi)保存,備 用。8.3 結果判定需在反應終止后10分鐘內(nèi)完成。8.4 封孔膠片不得重復使用。8.5 在有效期內(nèi),微孔板密封袋如有漏氣現(xiàn)象,不影響試 驗結果。8.6 試劑盒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不同批號不得混用。8.7 確保樣本加樣量的準確,如果加樣不準確可能會導致錯誤的試驗結果。8.8 使用微量移液器加樣時,每次應更換吸頭吸取樣本;如果采用滴瓶滴加時,請將滴瓶中液體搖勻,并棄去 2滴后 垂直均速滴加,要避免組分中的液體觸到或濺到微孔邊緣上,特別是酶結合物。8.9 在操作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反應微孔中產(chǎn)生氣泡。8.10

26、準確控制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8.11 洗板:1用洗板機洗板時,洗板機的加液量應注意控 制,既避免洗液過量而溢生,又能充滿反應微孔,并經(jīng)常檢 查加液頭是否堵塞;2洗板機最好每次使用前、 后沖洗干凈, 防止管路堵塞或腐蝕;3洗板時所用的吸水紙請勿反復使用。8.12 本試劑盒及臨床樣本均應視為傳染性物質(zhì)或潛在傳染性物質(zhì),請按相關實驗室工作規(guī)范執(zhí)行和處理。9 .參考文獻中國生物制品規(guī)程 2000年版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操作規(guī)程(SOPC件)1 .目的用于血液的篩查和臨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輔助診斷2 .檢驗原理本品系用丙型肝炎病毒(HCV抗原包被的微孔板和酶標記 抗人IgG及其他試劑制成,應用簡接酶聯(lián)免疫法

27、原理檢測人 血清或血漿樣品中的 HCV抗體。3 .適用儀器微量移液器;37 c恒溫水浴箱;振蕩器;洗板機或洗瓶; 計時器;酶標儀,檢測波長 450nm,參考波長630nmo 4.樣本要求1.1 樣本采集不需要特殊準備,按照正常的采血技術收集 血液,全血樣本最好先放置 37 c處理2小時,再將血樣本充 分離心,3000轉(zhuǎn)/分鐘離心6分鐘以上,使血清(血漿)不 含有或極少含有血細胞。如果為抗凝血樣本,應將血樣本充 分離心后,最好再放置室溫 2小時以上。1.2 樣本中含有疊氮鈉會影響試驗的結果,高度溶血的樣 本、沒完全收縮的血清樣本或有微生物污染的樣本可能會引 起錯誤的結果。1.3 新鮮的樣本在28

28、c無菌條件下可保存一周,新鮮樣本 可長期貯存在-20 C或以下,避免反復凍融。5 .檢驗方法5.1 實驗準備:從冷藏環(huán)境中取由試劑盒,在室溫下平衡30分鐘,同時將洗滌液進行 1:40倍稀釋。5.2 設陽性對照2孔,陰性對照3孔,不加樣品稀釋液, 直接加入陽性對照。陰性對照100 ul ,另設空白對照1孔(只 加底物液及終止液)。5.3 加樣:在其余每孔加先加樣品稀釋液100ul ,再加待檢血清或血漿10ul (空白孔除外),充分混勻,蓋上封孔膠 片,置37 c水浴孵育60分鐘。5.4 洗滌:棄去孔內(nèi)液體,用稀釋后的洗滌液連續(xù)洗滌5次后,拍干孔內(nèi)液體。5.5 加酶結合物:空白孔除外,每孔各加酶結

29、合物100ul。蓋上封孔膠片,置 37 c水浴孵育30分鐘。5.6 洗滌:棄去孔內(nèi)液體,用稀釋后的洗滌液連續(xù)洗滌5次后,拍干孔內(nèi)液體。5.7 加底物液:每孔先加底物液 A50ul,再加底物液B50ul, 混勻,蓋上封孔膠片,置 37 c條件下避光顯色 30分鐘后, 加終止液50ul ,混勻,終止反應。6 .參考值終止后盡快測定,波長 450nm,空白孔調(diào)零,測 OD值。如 果選用雙波長測定,不必設置空白對照空。 按下列公式計算:COV=陰性對照平均OD直X 2.1倍陰性對照平均 OD值低于或等于0.1 ,按0.1計算;高于0.1 , 按照實際OD直計算。7結果判斷樣品OD值S/CO®

30、 1時,待測樣本為陽性;樣品OD值S/COVc 1時,待測樣本為陰性。8 .注意事項8.1 本品僅用于體外診斷, 僅限檢測人體血清或血漿;檢測結果作為診斷指標之一。8.2 使用時,從冷藏環(huán)境取由試劑盒,置室溫平衡30分鐘后,方可進行測試。剩余試劑應及時封存于冰箱內(nèi)保存,備用。8.3 結果判定需在反應終止后 10分鐘內(nèi)完成。8.4 封孔膠片不得重復使用。8.5 在有效期內(nèi),微孔板密封袋如有漏氣現(xiàn)象,不影響試 驗結果。8.6 試劑盒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不同批號不得混用。8.7 確保樣本加樣量的準確,如果加樣不準確可能會導致錯誤的試驗結果。8.8 使用微量移液器加樣時,每次應更換吸頭吸取樣本。8.9 在

31、操作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反應微孔中產(chǎn)生氣泡。8.10 準確控制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8.11 洗板:1用洗板機洗板時,洗板機的加液量應注意控 制,既避免洗液過量而溢生,又能充滿反應微孔,并經(jīng)常檢查加液頭是否堵塞;2洗板機最好每次使用前、后沖洗干凈,防止管路堵塞或腐蝕;3洗板時所用的吸水紙請勿反復使用。8.12 本試劑盒及臨床樣本均應視為傳染性物質(zhì)或潛在傳染性物質(zhì),請按相關實驗室工作規(guī)范執(zhí)行和處理。9 .參考文獻中國藥典2010年版三部體外診斷試劑說明書編寫指導原則(國食藥監(jiān)械【20071240 號)HIV抗體初篩實驗室操作規(guī)程(SORt件)1 .檢驗目的檢驗人體血清中是否感染HIV病毒2 .檢驗原理

32、本產(chǎn)品系用純化基因工程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型和“2”(HIV-1和HIV-2)抗原包被的微孔板和酶聯(lián)記的HIV-1和HIV-2抗原及其它試劑組成試劑盒,應用雙原夾心法原理檢 測人血清或血漿中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用于獻血員及 高危人群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篩查。3 .檢驗條件3.1 操作人員對本實驗應心中有數(shù),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3.2 洗板機,酶標儀,加樣器必須定期校正。試劑按規(guī) 定保存。4 .標本采集4.1 門診病人由檢驗科人員無菌抽取靜脈血2ml分離血清備用。4.2 住院病人由護士采血送檢驗科。4.3 要避免溶血。5 .設備和試劑5.1 設備全自動ZDM戲酶標洗板機,MR-96A酶標儀。

33、5.2 試劑 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抗HIV診 斷試劑盒6 .操作方法6.1 實驗準備從冷環(huán)境中取由試劑盒,室溫平衡半小時,同時將濃縮洗液用蒸儲水作1:20稀釋備用。6.2 編號 每板應設空白對照1孔,陽性對照2孔,陰 性對照2孔,質(zhì)控1孔。6.3 加樣 每孔加入50ul樣品稀釋液,并分別在相應孔 中加入待測樣品或陰、陽對照、質(zhì)控品 50ul o空白孔內(nèi)只加 稀釋液。6.4 溫育 用封板膜封板后置 37 c溫育60分鐘。6.5 加酶 除空白對照孔外,每孔加 50ul酶標記物,輕 輕震動混勻,用封板膜將板孔封好,置 37c溫育30分鐘。6.6 洗板 小心將封板膜揭掉,選擇 6次的程序洗板, 最后排干。6.7 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