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代寓言兩則(蘇教版七年級上)_第1頁
五、古代寓言兩則(蘇教版七年級上)_第2頁
五、古代寓言兩則(蘇教版七年級上)_第3頁
五、古代寓言兩則(蘇教版七年級上)_第4頁
五、古代寓言兩則(蘇教版七年級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古代寓言兩那么(蘇教版七年級上)教學要求: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讀懂字詞,能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寓意。教學重難點:對照注釋把課文讀通讀懂,理解寓意。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第一課時?鄭人買履?教學目的 :學習?鄭人買履?,理解意思,體會深化的寓意。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明確學習方法。同學們,以前學過哪些寓言?是怎樣學習寓言的?使學生知道,學習寓言要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講的道理。本課的兩那么寓言與以前學過的寓言相比有什么不同?使學生知道,這兩那么寓言是文言文,學習文言文要先把語句讀通順,再借助注釋理解句子意思,然后講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最后到達熟讀成誦。今天,我們用這樣的

2、方法先來學習?鄭人買履?。二、自讀自悟,研究讀懂,讀通每句話。1、學生自讀?鄭人買履?,邊讀句子邊看注釋,同桌合作,嘗試說一說句子的意思;研究怎樣讀,才能讀通順,試著讀一讀。2、全班交流:句子怎么讀,句子是什么意思;學生評議,教師點撥引導。一句一句地研讀,指導理解句子意思,讀通順,使學生領悟,只有理解了詞句的意思,才能把語句讀得正確、通順。重點檢查難句。三、講寓言故事,理解寓義,聯(lián)絡生活實際想開去。1、自己練習講寓言故事,再小組講,全班講。2、小組、班級討論:鄭國那個買鞋的人可笑在哪里?從這那么寓言聯(lián)絡生活實際想開去,你能悟出寓言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舉出實例說一說。教師點撥:這那么寓言挖苦了

3、那些辦事過于死板,只信教條,講形式,不相信實際的人,告訴人們做事不能過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實際。四、熟讀、背誦課文,領悟、積累語言。1、練習熟讀,分角色演讀,體會寓言意境。2、出示課后考慮練習第2題中的五個句子,練習講清句子的意思,注意比較認識之的不同意思。五、作業(yè) :課后練習:一、第二課時?刻舟求劍?教學目的 :1. 能正確理解刻舟求劍的寓意。2能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劍的道理,明白必須根據(jù)情況的變化去處理事情。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通過理解詞句,懂得刻舟求劍的意思和含義。難點: 理解課文,明白那個人的想法錯在哪里。教學方法:想象描繪法、直觀演示法教學步驟 :一、帶

4、入情境,揭題初讀。1全班同學分成兩隊進展成語接龍競賽。5分鐘教師評點:比賽進展得非常劇烈,看來同學們學過的成語很多而且記得很牢,今后繼續(xù)努力。2揭題: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新的成語刻舟求劍。板書課題。3學生齊讀課文。4教師范讀課文。 請同學們邊聽邊想:課文講的是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誰做的什么事?這個放事發(fā)生在江上。江中有一小舟,舟上立一佩劍之人。他.在船舷上刻記號、撈寶劍。二、創(chuàng)設情境,品詞析句:1劍掉到哪里?自舟中墜于水2寶劍掉進水里,讓人多著急啊,那個人會怎樣做呢?遽契其舟,曰:lsquo;是吾劍之所從墜rsquo;。3、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他找得到劍嗎?不能。4、為什么?舟已行矣,而劍不行。三、想象情境,領悟寓意1有感情地齊讀課文。2.引導想象,續(xù)說故事。師:是啊,他這樣撈永遠也撈不著寶劍。可他是否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誰愿意幫助他,給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