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年一級注冊建筑師場地設計作圖題考試題庫(含答案)簡答題(總共68題)1.設計條件已知某場地的標高為10.05,平面尺寸28m×24m,西南角缺一塊6m×6m,呈L形的平面。圖中設有A點、B點。答案:B2.設計條件1.如圖,擬在某自然坡地內(nèi)平整出大小為16m×20m的場地一塊,場地內(nèi)標高為50m。2.高于場地部分擬設置1:1放坡,低于場地部分采用擋土墻。答案:B3.設計條件1.某坡地上已平整出三塊臺地,如圖所示,試卷比例1:200。2.每塊臺地均高于相鄰坡地,臺地與相鄰坡地的最小高差為0.15m。答案:B4.設計條件1.某坡地上擬建多層住宅,建筑、道路及場地
2、地形如圖所示。2.住宅均為六層,高度均為18.00m,當?shù)厝照臻g距系數(shù)為1.5。3.每個住宅單元均建在各自高程的場地平臺上,單元場地平臺之間高差需采用擋土墻處理,場地平臺、住宅單元入口引路與道路交叉點需相同標高,建筑室內(nèi)外高差為0.30m。4.車行道坡度為4.0%,本題不考慮場地與道路的排水關系。5.場地豎向設計應順應自然地形。答案:D5.設計條件1.下頁圖為一城市廣場和城市道路關系圖,道路路面寬24m,廣場120m×45m。2.廣場坡度為1%,道路橫坡坡度為2.5%,縱坡坡度為1%。3.廣場C、D、E點的高程分別為85.00、85.00、85.60。答案:解題要點1.繪制等高線。2
3、.掌握等高距的概念。3.熟練計算等高線間距。4.正確理解與確定場地和道路的排水坡向。作圖提示1.廣場等高線繪制:(1)已知廣場C、D、E點的高程,根據(jù)等高距為0.15m,可知EC和ED間應分別有85.45、85.30、85.15三個高程點,其距離為0.15÷1%=15m。(2)由C、D點高程可求出A、B點高程為85.00-45×1%=84.55m。CA和DB間應分別有84.84、84.70兩個高程點,其距離也為15m。(3)同理可求出F點高程點84.55+60×1%=85.15m。AF和BF間也有三個高程點84.70、84.85、85.00。(4)在廣場的一側連接
4、上述同值的高程點,則可得廣場該側的等高線,對稱繪制另一側,即可得廣場的全部等高線。2.道路等高線繪制:(1)根據(jù)F點高程值和道路的橫向坡度為2.5%,可求出G點的高程為85.15+12×2.5%=85.45m。(2)通過A點的路面等高線與道路中心線的交點的高程為84.55,G點高程85.45,且等高距為0.15m,所以通過A點的路面等高線與道路中心線的交點距G點的水平距離為(85.45-84.55)÷1%=90m。(3)根據(jù)等高距0.15m,通過A點的路面等高線與道路中心線的交點距G點間有84.70、84.85、85.00、85.15、85.30五個高程點。其間的距離應為0
5、.15÷1%=15m。(4)連接道路一側同值的高程點即可得到該側的道路等高線。另一側的等高線可對稱畫出。6.設計條件1.沿正南北走向的場地剖面如圖所示。2.在城市道路與已建商住樓之間的場地上擬建層高為4.5m的商業(yè)建筑一座。3.城市規(guī)劃要求擬建建筑退后道路紅線不小于15m,并保證在人行道上視點高度1.5m處至少能看到觀光塔60m以上部分。4.已建、擬建建筑均為條型建筑,且南北向布置;耐火等級多層為二級,高層為一級。5.當?shù)刈≌ㄖ娜照臻g距系數(shù)為1.5。6.應滿足國家有關規(guī)范要求。答案:B7.設計條件1.某社區(qū)活動中心擬擴建室外停車場,用地見下頁圖。2.要求在活動中心建筑東側原有場地
6、布置自行車停車場,保留原門衛(wèi)和出入口,其余用地范圍內(nèi)盡可能多布置小汽車停車位(含殘疾人停車位6個),停車位尺寸及布置要求見停車位平面圖。3.停車場內(nèi)車行道寬度不小于7m,要求車行道貫通無盲端。停車方式采用3輛一組的成組垂直式。4.小汽車停放量超過50輛時,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兩個,兩個出入口的凈距應大于10m。5.停車場用地范圍及建筑周邊至少留出2m寬的綠化帶,殘疾人停車位及原門衛(wèi)處可不設。自行車停車帶與建筑物、道路以及小汽車停車位之間也應留出2m寬的綠化帶。6.停車場的汽車通道由城市道路引入,引道寬度,單車道為5m,雙車道為7m。答案:C參考評分標準8.設計條件1.某城市擬建一座綜合性展覽館,
7、用地南側為城市公園,用地范圍見圖。2.綜合性展覽館包括:展覽廳、序廳、庫房、餐廳、辦公樓、旅館、過街樓、中心廣場、卸貨廣場、停車場。各項目層數(shù)及尺寸見下圖。當?shù)厝照臻g距系數(shù)1.2。3.規(guī)劃及設計要求:用地紅線后退15m范圍內(nèi)不能安排建筑物及展場,作為綠化帶。答案:解題要點1.場地設計的主要任務是:(1)進行合理的功能分區(qū),包括主次、動靜、內(nèi)外、先后、潔污等空間的功能分區(qū):(2)選擇建筑與設施的最佳位置,即根據(jù)建筑朝向、間距、采光、通風、景觀及建筑規(guī)模等確定建筑物的落位;(3)布置順暢便捷的道路。系統(tǒng)包括主、次道路及消防道路等;(4)確定廣場空間及外部景觀環(huán)境。2.分析場地現(xiàn)狀及設計任務書的要求
8、,正確理解題意。3.滿足總體布局要求。4.合理選擇主出入口位置。5.進行有效的交通系統(tǒng)組織與場地布置。6.滿足展覽與辦公,客房與餐飲的功能關系要求。7.運用所學知識及個人經(jīng)驗(工程實踐或試前訓練)進行方案推敲。8.良好的空間感覺及思維是必不可少的。9.圖示表達準確快速。作圖提示1.展覽廳及辦公用地沿城市主、次干路展開布置。展覽廳面向城市主干路。高層建筑布置在場地北部(但應滿足日照間距要求),使總體布局均衡,空間形態(tài)完整。2.高層旅館用地位于場地西北。餐廳的位置應布置在場地的下風向上。3.高層辦公樓布置在用地的東面,其北面與高層旅館形成商務廣場。4.保留場地中心古樹。5.主要人流出入口及中心廣場
9、應在場地最南面選定。6.停車場主出入口設在東邊次干路距交叉口70m處。停車場要有兩個出入口。7.建筑退紅線15m。8.場地內(nèi)應分別設有展覽廳、高層辦公樓、高層旅館以及獨立的貨物出入口。9.中心廣場沿主次干路布置,面積9000m。10.停車場布置位置合理集中緊湊,面積2400m。滿足6輛大型貨車的停放要求。11.卸貨廣場應方便展臺使用,面積1800m。12.旅館與辦公的商務廣場布置合理。13.道路系統(tǒng)布置合理,符合消防規(guī)范要求。高層建筑周圍設有環(huán)形的消防車道。14.序廳、庫房與展覽廳關系緊密而合理。15.辦公樓、過街樓與展覽廳的關系符合要求。16.高層旅館與餐廳關系良好。17.標注建筑物及場地名
10、稱、場地主要標高。18.用文字說明中心廣場、卸貨廣場、內(nèi)院、停車面積以及客車車位等內(nèi)容。參考評分標準9.設計條件:·某坡地上已平整出三塊臺地,如圖(a)所示。·每塊臺地均高于相鄰坡地,臺地與相鄰坡地的最小高差為0.15m。比例:1:200單位:m答案:B10.設計條件1.某文化館(建筑耐火等級二級)擬建機動車停車場,場地平面如圖所示。2.在用地紅線內(nèi)盡可能多地布置停車位(含殘疾人停車位4個)。3.停車場應分別設置人行、車行出入口、車行出入口可由城市道路引入(可穿越綠地),也可利用內(nèi)部車行道,但不應通過人行廣場。4.停車場內(nèi)車行道要求貫通,寬度不應小于7m:停車方式采用垂直式
11、,停車位尺寸及布置要求見示意圖。5.停車場設一個機動車出入口時,出入口寬度不應小于7m;設兩個機動車出入口時,兩個出入口寬度均不應小于5m。6.停車場用地紅線內(nèi)側需留出寬度不小于2m的綠化帶,出入口通道處可不設。答案:C11.設計條件1.某超市擬建停車場,用地界線如圖所示。2.沿用地界線內(nèi)側至少留出2m寬綠化帶,如果設計成縱橫垂直排列停車方式時,其轉角處應退讓1m。3.垂直小轎車停車位尺寸為3m×6m,班車為15m×6m與2m寬的專用通道,班車停車位不應少于3個,應設置不少于4個殘疾人停車位與2m寬的專用通道,并應設無障礙通道通向建筑入口。4.車行道寬7m,并盡可能形成環(huán)形
12、車道。答案:D參考評分標準12.設計條件1.某場地南側有兩棟保護建筑,北側為教學樓,擬在保護建筑和教學樓之間建一棟綜合樓,一層為商店,層高5.6m,二層以上均為住宅。保護建筑和教學樓位置、高度如圖所示。2.在兩棟保護建筑之間任何一點,視高在1.6m的情況下,擬建綜合樓不能有視線遮擋。3.擬建綜合樓距保護建筑不小于12m。4.擬建綜合樓退道路紅線8m。5.當?shù)厝照臻g距系數(shù)為1.5。答案:解題要點1.掌握視線控制擬建建筑空間范圍問題。2.滿足建筑退線和日照間距要求。作圖提示1.根據(jù)條件,確定擬建綜合樓商店距保護建筑12m,并根據(jù)住宅日照間距確定住宅距保護建筑的距離(17.6-5.6)×1
13、.5=18m。2.根據(jù)條件與要求,正確確定視高點1.6m的位置及視線控制擬建建筑空間范圍,根據(jù)控制線的交叉點,確定擬建綜合樓南面的最大檐高為31.6m。3.根據(jù)條件與要求,求出用地北面退道路紅線8m后與教學樓的距離為66m,根據(jù)日照間距要求,確定擬建綜合樓北面的最大檐高為44m。13.設計條件1.湖岸山坡地地形如右圖所示。2.擬在該場地范圍內(nèi)選擇一塊坡度不大于10%,面積不小于1000m的集中建設用地。3.當?shù)爻D旰樗粯烁邽?10.50m,建設用地最低標高應高于常年洪水位標高0.5m。答案:C14.【設計條件】·某市擬建一停車場,有兩塊地塊可供選擇,其場地平面如圖(b)所示。
14、83;規(guī)劃要求停車場用地退道路界線10m,沿停車場周邊至少留出1.5m綠化帶,停車場出入口由城市道路引入,引道不得超出地塊用地界線。·要求在滿足停車場規(guī)劃設計規(guī)則前提下,選擇能多布置停車位的地塊。·在所選地塊內(nèi)盡可能多布置停車位,停車位大小及布置見圖(a)要求,停車場內(nèi)車行道寬度不得小于7m,要求車道貫通,一律采用垂直式停車方式。·停車場內(nèi)設置管理用房一處,平面尺寸為4m×5m,設在出入口處。答案:D15.設計條件1.某醫(yī)院用地內(nèi)有一棟保留建筑,用地北側有一棟三層老年公寓,場地剖面如圖所示。2.擬在醫(yī)院用地內(nèi)AB點之間進行改建、擴建。保留建筑改建為門診、
15、急診樓,擬建一棟貴賓病房樓,一棟普通病房樓(低層作為醫(yī)技用房,二層及以上作為普通病房)。3.貴賓病房樓為4層,建筑層高均為4m,總高度16m;普通病房樓低層層高5.5m,二層及以上建筑層高均為4m,層數(shù)通過作圖來決定(擬建建筑剖面見圖所示)。擬建建筑高度計算均不考慮女兒墻高度及室內(nèi)外高差,建筑頂部不設置退臺。4.建筑物退界,多層建筑退場地變坡點A不小于5m,高層建筑退場地變坡點A不小于8m。5.病房建筑、老年公寓建筑日照間距系數(shù)為2.0,保留建筑及擬建建筑均為條形建筑且正南北方向布置;耐火等級均為二級。6.應滿足國家有關規(guī)范要求。答案:解題要點1.滿足設計任務書與題意要求。2.滿足建筑退線和日
16、照間距要求。3.畫出日照線。作圖提示與參考評分標準1.首先確定兩棟擬建建筑的南北向的前后關系。2.經(jīng)過日照分析,貴賓病房樓布置在沒有遮擋的場地最南面最為合理,退A點5m,擬建建筑與A點的間距為5m。3.接下來布置普通病房樓,因為層數(shù)與樓高待定,經(jīng)過分析,從北向南推算94m(37+15+30+12,綜合醫(yī)院建筑設計規(guī)范第4.2.6條“病房的前后間距應滿足日照要求,且不宜小于12m”的衛(wèi)生間距),按1:2的日照關系,得出樓高57m,經(jīng)過測試調(diào)整為45.5m,11層45.5-5.5(醫(yī)技樓層高)=40m,40m可建10層普通病房。經(jīng)過分析增減一層都是不可能的。計算并畫(標)出擬建普通病房樓的高度為4
17、5.5m。4.經(jīng)過分析、計算并畫(標)出貴賓病房樓和普通病房樓的距離為22m。運用日照原理或概念判定的。選擇題16.設計條件1.某坡地已建有兩棟建筑,南面建筑與北面建筑之間的間距是49m,其中坡地范圍(寬40m×長100m)如剖面圖所示。擬在兩棟已有建筑之間加建一棟新建筑,三棟建筑均為6m高。場地之間采用擋土墻分成三級水平臺地。2.要求確定新建建筑場地標高,達到土方平衡且土方工程量最小,并且離南面建筑的距離最小。3.日照間距系數(shù)為2.0。答案:A參考評分標準17.設計條件1.某場地剖面如圖所示,擬在場地內(nèi)建一棟高層住宅和一棟餐廳,場地南面與北面均為坡地。2.在場地北面設有圍墻,圍墻高
18、1.8m,墻寬0.3m,場地南面為綠化景區(qū),其邊緣有護坡,坡度為i=1:2。3.建筑單體尺寸和高度如圖所示。4.該場地日照間距系數(shù)為1.2。答案:C18.設計條件某住宅小區(qū),日照間距系數(shù)為1.25。若要達到a、b、c、d四幢建筑物間距及基底總長度最短應如何布置?答案:解題要點1.此題的任務是根據(jù)建筑日照間距與防火間距確定建筑物之間的距離。2.分析設計任務書的要求,正確理解題意。3.運用所學知識及個人經(jīng)驗(工程實踐或試前訓練)進行多方案比較。4.良好的空間感覺及思維是必不可少的。5.圖示表達準確快速。作圖提示1.商店與北側多層住宅應按日照間距10m來定,而不應采用6m的防火間距。2.多層住宅可遮
19、擋北面的會館,而不應遮擋北面的高層住宅。多層住宅與會館的距離應采用6m的防火間距。3.會館與高層住宅的距離為日照間距10m4.a、b、c、d四幢建筑物之間及基底總長度為8×1.25+6+8×1.25+15+10+10+15=76m19.設計條件1.已建高層建筑與城市道路間為建設用地,其剖面及尺寸如圖所示(單位:m)。2.已建高層建筑位于場地南側。3.擬建建筑高46m,其中10m以下為商場(退道路紅線5m);1026m為辦公區(qū),2646m為住宅區(qū)(均退道路紅線17m)。4.城市規(guī)劃要求沿街建筑高度不得超過以道路中心為原點的450控制線。5.住宅應考慮當?shù)?:1日照間距(從樓面
20、算起)。6.與已建高層建筑之間應滿足消防間距要求。7.假定場地為0坡度。答案:解題要點根據(jù)給定的條件確定場地內(nèi)可建建筑的最大空間范圍。1.滿足防火間距、日照間距、退后紅線以及限高等項要求。2.用剖面形式及陰影線來表示空間的范圍。作圖提示1.確定建筑各部分限高,即10m以下為商場;1026m為辦公區(qū);2646m為住宅區(qū)。2.按照高層與高層裙房之間的防火間距確定防火距離為9m,并根據(jù)后退道路紅線5m的要求,確定商場的剖面限寬。3.按照高層與高層之間的防火間距確定其防火距離為13m,并根據(jù)后退道路紅線17m的要求,確定辦公區(qū)部分的剖面限寬。4.按照日照間距1:1或防火間距(按有效間距控制),后退道路
21、紅線17m以及城市規(guī)劃要求沿街建筑高度不得超過以道路中心為原點的45°控制線,確定住宅區(qū)的剖面限寬。5.分別采用不同的陰影線表示住宅區(qū)、辦公區(qū)、商場等部分內(nèi)容。6.標注有關尺度(水平及垂直方向)及必要的文字說明。參考評分標準20.設計條件1.某坡地上擬建多層住宅,建筑、道路及場地地形如圖所示。2.住宅均為六層,高度均為18.00m,當?shù)厝照臻g距系數(shù)為1.5。3.每個住宅單元均建在各自高程的場地平臺上,單元場地平臺之間高差需采用擋土墻處理,場地平臺、住宅單元入口引路與道路交叉點需相同標高,建筑室內(nèi)外高差為0.30m。4.車行道坡度為4.0%,本題不考慮場地與道路的排水關系。5.場地豎向
22、設計應順應自然地形。答案:A21.設計條件1.某場地已有住宅樓、辦公樓,兩者間距為55m,擬在兩樓之間新建一幢綜合樓,住宅樓、辦公樓和綜合樓高度如圖所示。2.當?shù)厝照臻g距系數(shù)為1.5。要求從南向北布置,順序依次為住宅樓、綜合樓、辦公樓(耐火等級均為二級)。3.建筑布置時相互之間應考慮日照和消防間距要求。4.假定場地坡度為0。答案:B22.設計條件:·某坡地上已平整出三塊臺地,如圖(a)所示。·每塊臺地均高于相鄰坡地,臺地與相鄰坡地的最小高差為0.15m。比例:1:200單位:m答案:1.確定100.00等高線位置由于題目已知基地南側邊界線上100.00m高程A點位置,故我們
23、只需求出基地西側邊界線上高程為100.00m的點的位置,連接兩點即可確定100.00等高線位置。已知A點高程為100.00m,設定西南角為C點,C點與A點之間距離為5.00m,A、C點之間坡度為5%,由此可計算出C點高程為100.00m5.00m×5%=99.75m。下面我們可以找出西側邊界線上100.00標高點(H點)的位置。已知C點高程為99.75m,與100.00m高程相差0.25m,南北方向上坡度為3%,所以C點與H點之間的距離為0.25m/3%=8.33m。從C點垂直向北8.33m即為南北方向上高程為100.00m的點(H點)的位置。連接AH,即為100.00等高線,如圖(
24、b)所示。2.確定場地上其他等高線位置由于題目要求場地內(nèi)等高距為0.15m,已知東西方向上場地坡度為5%,可以得到東西方向上等高線間距為0.15m/5%=3.00m,所以從100.00等高線分別向西、東兩側以3.00m的距離依次作100.00等高線的平行線,得到99.85、100.15、100.30、100.45、100.60、100.75、100.90、101.05、101.20、101.35、101.50、101.65、101.80、101.95等高線,如圖(c)所示。3.確定三個臺地標高和B點標高根據(jù)題目要求,臺地高程必須高于坡地高程,且臺地與坡地之間的最小高差是0.15m。如圖(d)所
25、示,臺地1最高高程點為D點100.60m,則臺地1高程為100.60m0.15m=100.75m。臺地2最高高程點為E點101.20m,則臺地2高程為101.20m0.15m=101.35m。臺地3最高高程點為F點101.80m,則臺地3高程為101.80m0.15m=101.95m,所以選擇題第4題應選答案D。臺地1與臺地2相差高度為101.35m100.75m=0.6m,所以選擇題第2題應選答案C??磮D可知,101.50m等高線正好與B點相交,故B點高程為101.50m,選擇題第1題應選答案B。臺地2高程為101.35m,臺地2原地形中最低點高程為100.60m(D點),所以臺地2與原地形
26、最大高差為101.35m100.60m=0.75m,選擇題第3題應選答案B。23.設計條件1.某丘陵地區(qū)養(yǎng)老院的場地剖面如圖所示。場地兩側為已建11層老年公寓樓,其中1、2層為活動用房。場地北側為已建5層老年公寓樓,其中1層為停車庫。2.在上述兩棟建筑間擬建2層服務樓、9層老年公寓樓各一幢(見示意圖),并在同一臺地上設置一塊室外集中場地。3.規(guī)劃要求建筑物退場地變坡點A不小于12m,當?shù)乩夏旯⑷照臻g距系數(shù)為1.5。4.已建及擬建建筑均應正南北方向布置;耐火等級均為二級。5.應滿足國家有關規(guī)范要求。答案:C24.設計條件1.如圖,擬在某自然坡地內(nèi)平整出大小為16m×20m的場地一塊,
27、場地內(nèi)標高為50m。2.高于場地部分擬設置1:1放坡,低于場地部分采用擋土墻。答案:D25.設計條件1.某社區(qū)活動中心擬擴建室外停車場,用地見下頁圖。2.要求在活動中心建筑東側原有場地布置自行車停車場,保留原門衛(wèi)和出入口,其余用地范圍內(nèi)盡可能多布置小汽車停車位(含殘疾人停車位6個),停車位尺寸及布置要求見停車位平面圖。3.停車場內(nèi)車行道寬度不小于7m,要求車行道貫通無盲端。停車方式采用3輛一組的成組垂直式。4.小汽車停放量超過50輛時,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兩個,兩個出入口的凈距應大于10m。5.停車場用地范圍及建筑周邊至少留出2m寬的綠化帶,殘疾人停車位及原門衛(wèi)處可不設。自行車停車帶與建筑物、道
28、路以及小汽車停車位之間也應留出2m寬的綠化帶。6.停車場的汽車通道由城市道路引入,引道寬度,單車道為5m,雙車道為7m。答案:B26.設計條件1.某文化館(建筑耐火等級二級)擬建機動車停車場,場地平面如圖所示。2.在用地紅線內(nèi)盡可能多地布置停車位(含殘疾人停車位4個)。3.停車場應分別設置人行、車行出入口、車行出入口可由城市道路引入(可穿越綠地),也可利用內(nèi)部車行道,但不應通過人行廣場。4.停車場內(nèi)車行道要求貫通,寬度不應小于7m:停車方式采用垂直式,停車位尺寸及布置要求見示意圖。5.停車場設一個機動車出入口時,出入口寬度不應小于7m;設兩個機動車出入口時,兩個出入口寬度均不應小于5m。6.停
29、車場用地紅線內(nèi)側需留出寬度不小于2m的綠化帶,出入口通道處可不設。答案:解題要點1.滿足設計任務書與題意要求。2.滿足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要求。3.合理布置停車帶和行車道。4.盡可能形成環(huán)形車道,方便通行。應特別注意不同大小車輛的轉彎半徑布置。5.在滿足規(guī)范與內(nèi)外環(huán)境合理條件下,盡可能充分布置停車位。6.合理布置殘疾人停車位。7.滿足停車場周邊綠化帶退線要求。作圖提示與參考評分標準1.分析、計算與畫(標)出停車位總數(shù)為60個,在5762個車位選項里。2.分析、計算與畫(標)出停車場車行出入口數(shù)量為兩個,包括南側一個,寬度為5m;西側一個,寬度為7m。3.分析、計算與畫(標)出殘疾
30、人停車位位于場地的南側,應靠近人行廣場,并在后面設置殘疾人通道。4.停車場需滿足與西側文化館建筑防火間距6m的要求。盡管此項并未在給分點中出現(xiàn)。27.設計條件1.某場地已有住宅樓、辦公樓,兩者間距為55m,擬在兩樓之間新建一幢綜合樓,住宅樓、辦公樓和綜合樓高度如圖所示。2.當?shù)厝照臻g距系數(shù)為1.5。要求從南向北布置,順序依次為住宅樓、綜合樓、辦公樓(耐火等級均為二級)。3.建筑布置時相互之間應考慮日照和消防間距要求。4.假定場地坡度為0。答案:解題要點1.考慮日照間距的要求。2.考慮防火間距的要求。3.公共建筑與居住建筑多高層的概念。作圖提示1.綜合樓與南側住宅最近時,兩樓間的距離應為當?shù)厝照?/p>
31、間距的最小值,即:(30-10)×1.5=30m,因此綜合樓與南側住宅的距離為30-18=12m。根據(jù)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綜合樓的裙房與住宅樓(高層)的防火間距為9m。前式計算出的12m9m,所以12m即是滿足要求的最近距離。2.綜合樓與南側住宅最遠時,也就是綜合樓與北側辦公樓的距離最近時,綜合樓和辦公樓(多層)的最小距離應為二者的防火間距9m。則綜合樓與南側住宅的距離為55-9-30=16m。28.設計條件1.某超市擬建停車場,用地界線如圖所示。2.沿用地界線內(nèi)側至少留出2m寬綠化帶,如果設計成縱橫垂直排列停車方式時,其轉角處應退讓1m。3.垂直小轎車停車位尺寸為3m
32、5;6m,班車為15m×6m與2m寬的專用通道,班車停車位不應少于3個,應設置不少于4個殘疾人停車位與2m寬的專用通道,并應設無障礙通道通向建筑入口。4.車行道寬7m,并盡可能形成環(huán)形車道。答案:B29.設計條件某住宅小區(qū),日照間距系數(shù)為1.25。若要達到a、b、c、d四幢建筑物間距及基底總長度最短應如何布置?答案:D30.設計條件1.如圖,擬在某自然坡地內(nèi)平整出大小為16m×20m的場地一塊,場地內(nèi)標高為50m。2.高于場地部分擬設置1:1放坡,低于場地部分采用擋土墻。答案:解題要點1.掌握場地護坡的概念。2.掌握填方、挖方及擋土墻概念。作圖提示1.由于護坡1:1,所以A
33、點沿垂直(豎向)方向至58m等高線的距離為58-50=8m。同理求出其他各等高線上1:1處點,連接繪制護坡線。2.從場地零點開始沿低于場地部分均為擋土墻。31.設計條件已知某場地的標高為10.05,平面尺寸28m×24m,西南角缺一塊6m×6m,呈L形的平面。圖中設有A點、B點。答案:B32.設計條件在城市道路邊布置小汽車停車場,位置如圖所示。在進行停車場布置時應滿足如下要求:1.要求在場地上分兩個臺地,爭取土方量最小,并達到挖填方平衡。臺地間坡度不大于10%,臺地匯水坡度忽略不計。2.布置3m×6m的小車位。其中無障礙停車位4個(尺寸如圖)。3.兩車背靠背停車時
34、,留出綠化帶大于2.5m。4.行車道需環(huán)道且道寬不小于7m。5.停車場入口處設5m×6m管理用房。6.用地范圍退2m做綠化帶,無障礙通道除外。7.殘疾人從通道緩坡進入人行道。答案:C33.設計條件1.某城市廣場及其緊鄰的城市道路如圖所示。2.廣場南北向及東西向排水坡度均為1.0%,A、B兩點高程為101.60。3.人行道縱向坡度為1.0%(無橫坡),人行道路面與廣場面之間為無高差連接。答案:C34.設計條件1.某城市廣場及其緊鄰的城市道路如圖所示。2.廣場南北向及東西向排水坡度均為1.0%,A、B兩點高程為101.60。3.人行道縱向坡度為1.0%(無橫坡),人行道路面與廣場面之間為
35、無高差連接。答案:B35.設計條件1.某丘陵地區(qū)養(yǎng)老院的場地剖面如圖所示。場地兩側為已建11層老年公寓樓,其中1、2層為活動用房。場地北側為已建5層老年公寓樓,其中1層為停車庫。2.在上述兩棟建筑間擬建2層服務樓、9層老年公寓樓各一幢(見示意圖),并在同一臺地上設置一塊室外集中場地。3.規(guī)劃要求建筑物退場地變坡點A不小于12m,當?shù)乩夏旯⑷照臻g距系數(shù)為1.5。4.已建及擬建建筑均應正南北方向布置;耐火等級均為二級。5.應滿足國家有關規(guī)范要求。答案:解題要點1.滿足設計任務書與題意要求。2.滿足建筑退線和日照間距要求。3.畫出日照線。作圖提示1.首先確定兩棟擬建建筑的南北向的前后關系。把本身不
36、高,又沒有日照要求的2層服務樓放在南側公寓樓的陰影里,而將9層公寓樓盡量向北靠,留出中間最大的室外場地的方案是正確的。2層服務樓與已建11層公寓樓最小間距按防火間距控制。經(jīng)過分析、計算與畫出(標)擬建2層服務樓與已建11層老年公寓之間的最近距離為9m。2.9層公寓樓定位受兩條限制:一是規(guī)劃退線,距A點12m;二是不能遮擋北面已建公寓樓的日照。擬建9層老年公寓樓與5層老年公寓樓之間的最近水平距離為58.5m,運用日照原理或概念判定的。3.分析、計算與畫(標)出室外集中場地的進深為63m。36.設計條件1.擬建停車場用地界線如圖。2.垂直停車位尺寸為3m×6m,水平停車位尺寸為3m
37、15;8m。不少于4個殘疾人停車位。行車道寬7m,并應形成環(huán)路。3.沿用地界線內(nèi)側至少留出2m寬綠化帶,當垂直轉角停車時應退讓1m。4.停車場入口處設5m×5.5m管理室一棟。答案:B參考評分標準37.設計條件1.某超市擬建停車場,用地界線如圖所示。2.沿用地界線內(nèi)側至少留出2m寬綠化帶,如果設計成縱橫垂直排列停車方式時,其轉角處應退讓1m。3.垂直小轎車停車位尺寸為3m×6m,班車為15m×6m與2m寬的專用通道,班車停車位不應少于3個,應設置不少于4個殘疾人停車位與2m寬的專用通道,并應設無障礙通道通向建筑入口。4.車行道寬7m,并盡可能形成環(huán)形車道。答案:解
38、題要點1.停車場出入口數(shù)量及其最小間距應滿足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要求。2.合理布置停車帶和行車道。3.盡可能形成環(huán)形車道,方便通行。特別是不同大小車輛的轉彎半徑布置。4.車位盡可能多。5.應設置殘疾人車位。作圖提示1.根據(jù)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停車場停車數(shù)量大于50輛時需設2個出入口,且出入口之間的距離應大于10m。2.停車場要貫通布置,形成回路。在班車通行的通道轉彎處轉彎半徑為8m,設置2m寬的班車人行通道。3.殘疾人車位應靠近建筑入口,并在后面設置殘疾人通道。38.設計條件1.某文化館(建筑耐火等級二級)擬建機動車停車場,場地平面如圖所示。2.在用地紅線內(nèi)盡可能
39、多地布置停車位(含殘疾人停車位4個)。3.停車場應分別設置人行、車行出入口、車行出入口可由城市道路引入(可穿越綠地),也可利用內(nèi)部車行道,但不應通過人行廣場。4.停車場內(nèi)車行道要求貫通,寬度不應小于7m:停車方式采用垂直式,停車位尺寸及布置要求見示意圖。5.停車場設一個機動車出入口時,出入口寬度不應小于7m;設兩個機動車出入口時,兩個出入口寬度均不應小于5m。6.停車場用地紅線內(nèi)側需留出寬度不小于2m的綠化帶,出入口通道處可不設。答案:D39.【設計條件】沿正南北方向的場地剖面,如圖(b)所示。·在保留建筑與已建商住樓之間的場地上擬建住宅樓、商住樓各一棟,其剖面圖及局部尺寸,如圖(a
40、)所示。·商住樓一、二層為商業(yè),層高為4.50m;住宅層高均為3.00m。·規(guī)劃要求該地段建筑限高為45.00m,擬建建筑后退道路紅線不小于15.00m。·保留、已建、擬建建筑均為條形建筑,正南北向布置,耐火等級多層為二級、高層為一級。·當?shù)刈≌ㄖ娜照臻g距系數(shù)為1.5。·應滿足國家有關規(guī)范要求。答案:A40.設計條件1.在如圖所示用地內(nèi)擬建停車場。停車場的車輛出入口和無障礙通道均由城市道路引入。停車場外2.5m寬的人行通道與住宅區(qū)相通。2.要求在用地內(nèi)盡可能多地布置停車位(含無障礙停車位4個)。停車位大小及布置要求見右圖。停車場出入口及場內(nèi)
41、通車道寬度不小于7.00m。停車方式一律采用垂直式。3.由城市道路引入的無障礙通道寬度不小于2.5m,坡度應符合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非機動車道的要求。4.沿用地周邊至少留出2.00m寬綠化帶(無障礙停車處不設),樹冠下不停車。5.停車場內(nèi)設置管理用房,面積尺寸見右圖。答案:解題要點1.停車位布置合理。2.停車場機動車出入口位置正確,布置合理。3.滿足無障礙停車位及無障礙車道要求。4.行車路線順暢,寬度正確。5.管理用房及綠化帶布置合理。6.注意引道的坡度與道路交叉點的設計。7.滿足停車場與住宅區(qū)相通的人行通道的使用要求。作圖提示1.超過50輛的停車場必須設置兩個機動車出入口,而50輛以下(含5
42、0輛)可設一個機動車出入口。采用垂直停車位布置,樹冠下不能停車。(本題停車位總數(shù)為50輛)。2.主入口寬度7m并設在場地東面。3.引道坡度小于或等于10%。4.無障礙停車位應靠近主入口布置,車位后面設輪椅通道。連接城市道路的通道位置合理,坡度3.5%,寬度2.5m。5.車行線貫通,其內(nèi)部車行線道寬7m。6.管理用房靠近機動車出入口。綠化帶繪制正確。7.繪制草圖,布置車位及計算車數(shù),調(diào)整出入口的位置及引道坡度。8.標注尺寸及必要的文字說明。參考評分標準41.設計條件1.某地擬建停車場,用地見圖,試卷比例1:500。2.要求在用地范圍內(nèi)盡可能多布置停車位(含殘疾人停車位4個),停車位大小及布置要求
43、見停車位示意圖。3.停車場內(nèi)車行道寬度不小于7m,要求車行道貫通,停車方式采用垂直式和平行式均可。4.停車帶與用地界線間需留出2m寬綠化帶,殘疾人停車位處可不設。5.停車場出入口由城市道路引入,引道寬度單車道為5m,雙車道為7m,要求引道盡可能少占用市政綠化用地。6.停車場內(nèi)設置一處管理用房,平面尺寸為6m×6m。答案:C參考評分標準42.【設計條件】·某城市擬建室外停車場。場地平面如圖(a)所示。·要求在用地范圍內(nèi)盡可能多布置停車位,停車位大小及布置要求如圖(b)所示。停車場內(nèi)車行道寬度7m,要求車道貫通,一律采用垂直式停車方式。·沿用地周邊至少留出2
44、m寬的綠化帶。·停車場內(nèi)設置管理用房,平面尺寸為5m×6m,設在入口處。·出入口設置在場地北側并滿足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的要求。答案:B【評分標準】注:1.未作圖全題無分。2.選擇答案錯誤,不復核。3.不按考試要求,用色筆、鉛筆繪圖扣全分。43.設計條件1.某地塊擬建停車場,場地內(nèi)坡度如圖所示。當場地內(nèi)坡度為5%時,只能垂直于坡度停車。2.沿用地界線內(nèi)側至少留出2m寬綠化帶,并保留東南角古樹。3.垂直停車位尺寸為3m×6m,不少于4個殘疾人停車位。水平停車位尺寸為3m×8m,管理用房尺寸為4m×4m,具體詳見圖例。4.設計出入口與南部道路
45、連接,車行道寬7m,并盡可能形成環(huán)形車道。答案:C44.設計條件1.某坡地上擬建多層住宅,建筑、道路及場地地形如圖所示。2.住宅均為六層,高度均為18.00m,當?shù)厝照臻g距系數(shù)為1.5。3.每個住宅單元均建在各自高程的場地平臺上,單元場地平臺之間高差需采用擋土墻處理,場地平臺、住宅單元入口引路與道路交叉點需相同標高,建筑室內(nèi)外高差為0.30m。4.車行道坡度為4.0%,本題不考慮場地與道路的排水關系。5.場地豎向設計應順應自然地形。答案:解題要點1.滿足設計任務書與題意要求。2.根據(jù)等高線、高程、坡度與坡向,正確理解場地條件,并進行三維空間思維。3.正確運用設計等高線法進行場地豎向設計。4.注
46、意擋土墻的正確表達。作圖提示與參考評分標準1.分析、計算并畫(標)出場地內(nèi)車行道最高點的絕對標高為103.50m。2.分析、計算并畫(標)出場地內(nèi)車行道最低點的絕對標高為96.50m。3.分析、計算并畫(標)出4號住宅單元建筑地面首層地坪標高(±0.00)的絕對標高為102.55m。4.分析、計算并畫(標)出B點擋土墻的最大高度為1.50m。B點處擋土墻最大高度則為4號平臺標高與路面B點標高之差。5.注意擋土墻的正確表達,是以細實線定位,再用粗虛線畫在土壤一側,起止點則須依據(jù)平臺高程,在道路標高相同處找到。45.設計條件1.下頁圖為一城市廣場和城市道路關系圖,道路路面寬24m,廣場1
47、20m×45m。2.廣場坡度為1%,道路橫坡坡度為2.5%,縱坡坡度為1%。3.廣場C、D、E點的高程分別為85.00、85.00、85.60。答案:D參考評分標準46.設計條件1.沿正南北走向的場地剖面如圖所示。2.在城市道路與已建商住樓之間的場地上擬建層高為4.5m的商業(yè)建筑一座。3.城市規(guī)劃要求擬建建筑退后道路紅線不小于15m,并保證在人行道上視點高度1.5m處至少能看到觀光塔60m以上部分。4.已建、擬建建筑均為條型建筑,且南北向布置;耐火等級多層為二級,高層為一級。5.當?shù)刈≌ㄖ娜照臻g距系數(shù)為1.5。6.應滿足國家有關規(guī)范要求。答案:B47.設計條件1.某地擬建停車場,
48、用地見圖,試卷比例1:500。2.要求在用地范圍內(nèi)盡可能多布置停車位(含殘疾人停車位4個),停車位大小及布置要求見停車位示意圖。3.停車場內(nèi)車行道寬度不小于7m,要求車行道貫通,停車方式采用垂直式和平行式均可。4.停車帶與用地界線間需留出2m寬綠化帶,殘疾人停車位處可不設。5.停車場出入口由城市道路引入,引道寬度單車道為5m,雙車道為7m,要求引道盡可能少占用市政綠化用地。6.停車場內(nèi)設置一處管理用房,平面尺寸為6m×6m。答案:C48.設計條件某場地南側為24m高辦公樓,耐火等級為二級,北側為10層的高層住宅樓,二者間距為68.6m,如圖。當?shù)厝照臻g距系數(shù)為1.2。答案:B參考評分
49、標準49.設計條件1.下頁圖為一城市廣場和城市道路關系圖,道路路面寬24m,廣場120m×45m。2.廣場坡度為1%,道路橫坡坡度為2.5%,縱坡坡度為1%。3.廣場C、D、E點的高程分別為85.00、85.00、85.60。答案:C50.【設計條件】·某城市擬建室外停車場。場地平面如圖(a)所示。·要求在用地范圍內(nèi)盡可能多布置停車位,停車位大小及布置要求如圖(b)所示。停車場內(nèi)車行道寬度7m,要求車道貫通,一律采用垂直式停車方式。·沿用地周邊至少留出2m寬的綠化帶。·停車場內(nèi)設置管理用房,平面尺寸為5m×6m,設在入口處。·
50、;出入口設置在場地北側并滿足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的要求。答案:C51.【設計條件】沿正南北方向的場地剖面,如圖(b)所示。·在保留建筑與已建商住樓之間的場地上擬建住宅樓、商住樓各一棟,其剖面圖及局部尺寸,如圖(a)所示。·商住樓一、二層為商業(yè),層高為4.50m;住宅層高均為3.00m。·規(guī)劃要求該地段建筑限高為45.00m,擬建建筑后退道路紅線不小于15.00m。·保留、已建、擬建建筑均為條形建筑,正南北向布置,耐火等級多層為二級、高層為一級。·當?shù)刈≌ㄖ娜照臻g距系數(shù)為1.5。·應滿足國家有關規(guī)范要求。答案:1.確定擬建建筑最高高度根
51、據(jù)任務要求擬建建筑建設規(guī)模最大,且規(guī)劃要求該地段建筑限高為45.00m,則擬建住宅樓與商住樓最高高度均可設定為45m。因為住宅樓層高為3m,所以住宅樓可建15層,選擇題第3題應選D。商住樓要減掉底層2層商業(yè)高度:(45.00-4.5×2)/3=12,因此商住樓中住宅部分的層數(shù)為12層,選擇題第4題應選C。2.確定擬建住宅樓和商住樓位置因為擬建建筑分別為住宅樓和商住樓,而商住樓只需考慮建筑住宅部分日照,因此將住宅樓設置于商住樓南側,保留建筑北側,為最佳選擇。3.擬建建筑距南側保留建筑和北側已建商住樓的防火間距根據(jù)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可知:擬建住宅樓距南側保留建筑防火間距應9m,擬建
52、住宅樓距北側商住樓防火間距應13m,擬建商住樓與已建商住樓之間的防火建筑應13m。4.擬建建筑距南側保留建筑日照間距根據(jù)當?shù)厝照臻g距系數(shù)計算可知:D(保留建筑與擬建建筑的日照間距)=H×L=5m×1.5=7.5m因為日照間距要求小于防火間距要求,因此應以9m防火間距作為擬建住宅樓和保留建筑的可建控制間距。因此選擇題第1題應選B。擬建住宅樓與擬建商住樓12層商場的高差為遮擋高度,因此,遮擋高度H=459=36m,擬建住宅樓距北側擬建商住樓的日照間距:D(擬建住宅樓與擬建商住樓的日照間距)=H×L=36m×1.5=54m因為日照間距要求大于防火間距要求,因此
53、應以54m日照間距作為擬建住宅樓和擬建商住樓的可建控制間距。擬建商住樓與已建商住樓12層商場的高差為遮擋高度,因此,遮擋高度H=459=36m,擬建商住樓距北側已建商住樓的日照間距:D(擬建商住樓與已建商住樓的日照間距)=H×L=36m×1.5=54m因為日照間距要求大于防火間距要求,因此應以54m日照間距作為擬建商住樓和已建商住樓的可建控制間距。因此選擇題第2題應選A。綜合以上分析,擬建建筑與已建商住樓和保留建筑之間的間距滿足日照和防火間距要求,且擬建商住樓退道路紅線為147m15m×39m54m18m=21m,大于15m,符合題目要求。5.標注相關尺寸圖(c)
54、52.設計條件某城市中心用地平面如圖所示,業(yè)主擬建以下項目:1.商場:24層,建筑高度1020m,其中12層為商店,34層為娛樂、餐飲,屋頂設網(wǎng)球場,娛樂、餐飲部分能對外營業(yè),也為賓館服務。2.賓館:28層,建筑高度100m。3.辦公樓:10層,建筑高度45m。4.連廊:視需要設置,可為14層,10m寬。規(guī)劃要求1.建筑后退用地界線:東、南、西側均為8m,北側為12m。2.交通:(1)東側允許設一車輛出入口,南側允許設一車輛出入口及一消防緊急出入口;(2)設地面集中停車場,車位不少于25個,另在辦公、賓館的主入口前均應有45個臨時停車位;(3)停車場采用垂直式停放,車位尺寸3m×6m
55、,通道寬度7m;(4)在商場附近設不少于300m的非機動車停車場。3.綠化:用地內(nèi)需設置一個對市民開放的公共綠地,其面積不少于800m。4.用地內(nèi)有一視覺保護線通過,保護線以南建筑高度不超過12m,以北建筑高度不受限制。5.日照:建筑物的布置需保證用地北部兩棟高層住宅冬至日有效的日照時間不少于1小時。當?shù)氐挠行照諘r間為9:0015:00:若建筑物距住宅南墻的距離不小于該建筑物高度的1.2倍時,可不做日照分析;當?shù)氐娜照諈?shù)見下表:6.滿足消防規(guī)范要求。7.要求:圖示的擬建建筑平面具體尺寸及形狀不得改變,但方位可轉動。答案:解題要點1.掌握場地分析與規(guī)劃的綜合性知識;2.滿足關于建筑退后用地界
56、線的要求;3.對出入口及流線合理組織;4.建筑的落位及落位后對周圍建筑的日照影響必須滿足要求;5.對視覺保護線的理解及對建筑布局的影響;6.停車場布置;7.消防規(guī)范要求;8.綠地布置;9.日照分析線的表達。作圖提示1.根據(jù)視覺保護線的位置及要求,商場平面布置在場地與叉口處是合理的,10m高的商場在南,20m高的商場在北,并保證與北面的住宅有20m×1.2=24m的最小日照間距。2.將超高層賓館布置在北面兩棟住宅空地之間,它所形成的陰影區(qū)上午對B棟住宅影響較小,能滿足日照時間要求;而下午對A棟住宅影響較小,能滿足日照時間要求,這可通過日照分析線獲得承認。3.高層辦公樓置于場地西南角,滿
57、足正午日照間距要求。4.在賓館與商場之間采用連廊連接。5.保證防火間距及消防通道要求。6.選擇合適位置布置停車場。7.進行日照時間分析。8.布置道路系統(tǒng)。9.布置綠地系統(tǒng)。10.標注必要的尺寸及文字說明。參考評分標準53.設計條件1.某城市擬建電視塔,場地平面見圖。2.電視塔及附屬的辦公樓、宿舍、職工食堂、噴泉、外部停車場等平面尺寸及層數(shù)見下圖。3.要求電視塔能對公眾開放,并考慮城市景觀。根據(jù)管理要求,電視塔場地須設置圍墻,圍墻外設置外部停車場及不小于5000m的集散綠化廣場。4.場地布置應符合使用及規(guī)劃要求,建筑退后主干道道路紅線15m,退后次干道道路紅線10m,場地內(nèi)原有樹木予以保留。答案
58、:解題要點1.場地設計的主要任務是:(1)進行合理的功能分區(qū),包括主次、動靜、內(nèi)外、先后、潔污等空間的功能分區(qū);(2)選擇建筑與設施的最佳位置,即根據(jù)建筑朝向、間距、采光、通風、景觀及建筑規(guī)模等確定建筑物的落位;(3)布置順暢便捷的道路系統(tǒng)包括主、次道路及消防道路等;(4)確定廣場空間及外部景觀環(huán)境。2.分析場地現(xiàn)狀及設計任務書的要求,正確理解題意。3.運用所學知識及個人經(jīng)驗(工程實踐或試前訓練)進行方案推敲。4.良好的空間感覺及思維是必不可少的。5.圖示表達準確快速。作圖提示1.電視塔位于場地西部,地勢最高處。建筑主入口向東并與場地主入口形成一軸線關系。噴水池位于廣場中央。電視塔前部設有寬闊
59、的廣場。辦公宿舍區(qū)位于場地北部,布置緊湊,形成院落,食堂位于下風向。2.通往市中心主干路景觀視線正對電視塔。主入口前集散廣場位置合理,面積不小于5000m。3.停車場位置合理,人車分流,面積符合要求。4.主入口、次入口、車輛入口布置恰當。圍墻布置正確。消防道路環(huán)通。電視塔周邊道路寬度4m;其他道路3.5m。5.建筑間距符合防火要求。6.標高正確并按要求標注尺寸。圖面表達正確。參考評分標準54.設計條件1.某地塊擬建停車場,場地內(nèi)坡度如圖所示。當場地內(nèi)坡度為5%時,只能垂直于坡度停車。2.沿用地界線內(nèi)側至少留出2m寬綠化帶,并保留東南角古樹。3.垂直停車位尺寸為3m×6m,不少于4個殘
60、疾人停車位。水平停車位尺寸為3m×8m,管理用房尺寸為4m×4m,具體詳見圖例。4.設計出入口與南部道路連接,車行道寬7m,并盡可能形成環(huán)形車道。答案:B參考評分標準55.設計條件1.場地剖面如下頁圖所示。2.擬在保護建筑與古樹之間建一配套用房,要求配套用房與保護建筑的間距最小,擬在古樹與城市道路之間建會所、9層住宅樓、11層住宅樓各一棟,要求建筑布局緊湊,使擬建建筑物與古樹及與城市道路的距離盡可能的大。3.建筑物均為條形建筑,正南向布局,擬建建筑物的剖面及尺寸見示意圖。4.保護建筑的耐火等級為三級,其他已建、擬建建筑物均為二級。5.當?shù)鼐幼〗ㄖ娜照臻g距系數(shù)為1.5。6.應滿足國家有關規(guī)范要求。答案:B56.設計條件1.某城市擬建機動車停車場,場地平面如圖所示,要求場地地形不變,保留場地內(nèi)樹木,樹冠投影范圍不布置停車位。2.要求在用地范圍內(nèi)盡可能多布置停車位(含殘疾人停車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聯(lián)通云賽道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年度共享出行個人司機雇傭管理協(xié)議4篇
- 委托居間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年度環(huán)保建筑材料ROHS檢測與質(zhì)量監(jiān)控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租賃合同(含司機培訓及考核)4篇
- 綠色照明引領未來學校教室健康照明戰(zhàn)略
- 2025年度住宅小區(qū)地下車庫車位產(chǎn)權轉讓及維修保養(yǎng)合同3篇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應用開發(fā)個人外包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寵物送養(yǎng)與領養(yǎng)公益合作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寵物領養(yǎng)中心項目合作協(xié)議3篇
- 2024輸血相關知識培訓
- 整式的加減單元測試題6套
- 股權架構完整
- 山東省泰安市2022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生物試題
- 注塑部質(zhì)量控制標準全套
- 人教A版高中數(shù)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章直線和圓的方程-經(jīng)典例題及配套練習題含答案解析
- 畢業(yè)設計(論文)-液體藥品灌裝機的設計與制造
- 銀行網(wǎng)點服務禮儀標準培訓課件
-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數(shù)一數(shù)(二)》 北師大版
- 晶體三極管資料
- 銀行內(nèi)部舉報管理規(guī)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