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從外貿大國轉變成外貿強國_第1頁
中國如何從外貿大國轉變成外貿強國_第2頁
中國如何從外貿大國轉變成外貿強國_第3頁
中國如何從外貿大國轉變成外貿強國_第4頁
中國如何從外貿大國轉變成外貿強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各國都必須在不同程度上發(fā)展對外貿易。對外貿易是世界各國對外經濟關系的核心,在各國經濟發(fā)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中國的對外貿易將如何面對一個全新的,強手如林的外部環(huán)境,如何在國際全球化的競爭中茁壯成長,這是每一個關心中國命運,從事經濟研究的人應該思考的。另外,中國已經發(fā)展成為貿易大國,這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關于我國如何從外貿大國轉變成外貿強國的討論已經持續(xù)了很長時間。近年來,中國經濟發(fā)展迅速,也促使了外貿的發(fā)展,使中國成為了貿易大國,但與那些世界外貿強國還存在很大差距。中國要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在金融危機后,像美國那樣的世界貿易強國受到了重創(chuàng),

2、中國應該要抓住這個機會來提升國際地位。由于中國還沒打開市場,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大,在這種條件下,中國更應該努力改善外貿體制,使中國向世界外貿強國靠近。 本文從戰(zhàn)略視角的貿易理論的演變出發(fā),著重介紹了比較優(yōu)勢理論和國際貿易理論。立足于我國的外貿發(fā)展現狀,本文介紹了我國作為貿易大國崛起的歷程以及我國作為貿易大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發(fā)生后,中國處于優(yōu)勢的條件下,應該利用哪些條件去改變現狀,去努力向外貿強國進軍。但是我國是貿易大國不是貿易強國,所以緊接著分析了我國的現狀及其表現,世界外貿強國的基本特征,中國作為貿易大國與世界貿易強國的差距以及如何改變現狀。關 鍵 詞:對外貿易 貿易大

3、國 外貿現狀 外貿強國 AbstractAlong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conomical globalization, the various countries all must develop the foreign trade in the varying degree. The foreign trade is the various countries foreign economy relations core, and plays the role in the various countries economy development. With

4、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how will the Chinas foreign trade face a new, strong competitor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how to adapt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the robust global growth, those are people who was concerned about the fate of china and engaged in economic r

5、esearch should think about. In addition, China has become the largest trading nation, this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e discussion of how our country becomes foreign powers has been going on for a very long time. In recent year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6、of foreign trade, making China into the largest trading nation, but the foreign powers of world is still a big gap. How will China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some world trade power like the U.S. has been hit; China should seize this opportunity to enhance their internation

7、al status. As China has yet to open up the market,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 is not, in such conditions, China should strive to improve the foreign trade system to make china around the world foreign trade powersThis paper forms through the staring of the strategic perspective of the e

8、volution of trade theory, highlights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Based on the status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rm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the rise of China as a trading nation and the country as a trading nation on the world econ

9、omy. Especially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 dominant position in China, what conditions should be us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and how to enter the foreign powers. But China is a trading nation is not a trade power, so immediately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China and

10、its performanc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world trade power, China as a trading nation and the world trade power gap and how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Key words: The foreign trade The largest trading nation The status quo Trade power 目 錄摘 要I 緒 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通過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經濟獲得快速發(fā)展。在拉動經濟增長

11、的三駕馬車中,出口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突出,尤其是加入了WTO以來,作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經濟不斷融入世界,穩(wěn)定較快的增長使之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并對世界經濟的穩(wěn)定與增長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大。處在世界貿易大國的行列的中國,雖然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外貿也發(fā)展迅速,但與世界貿易強國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特別是在兩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使得世界經濟發(fā)展格局出現了一些重要變化,也使得中國經濟在金融危機及世界經濟中的表現越來越突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更應該把握機會提升國際地位,使得自己與世界貿易強國的差距越來越小,最終加入這個領頭行列。那么,中國要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

12、這也是本課題研究的意義所在。1中國外貿發(fā)展現狀 1.1中國以及其他主要國家進出口總額 2010 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單位:億美元指標絕對數比上年增長%貨物進出口總額2972834.7貨物出口額1577931.3其中:一般貿易720736.0加工貿易740326.2其中:機電產品933430.9高新技術產品492430.7其中:國有企業(yè)234422.7外商投資企業(yè)862328.3其他企業(yè)481342.2貨物進口額1394838.7其中:一般貿易768043.7加工貿易417429.5其中:機電產品660334.4高新技術產品412733.2其中:國有企業(yè)387634.3外商投資企業(yè)738

13、035.3其他企業(yè)269356.6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18312009年111月對主要國家和地區(qū)貨物進出口額及其增長速度單位:億美元 國家和地區(qū)貨物出口額比上年增長%貨物進口額比上年增長%歐盟2118.26-21.81144.45-6.4 美國1986.14-14.8679.31-9.0中國香港1464.13-16.777.38-35.9日本874.38-17.61158.9-17.3東盟931.81-11.7938.71-14.5韓國479.34-30.6916.27-13.2俄羅斯聯邦154.2148.1193.1714.3印度263.739.8119.3437.9中國臺灣18125.

14、1762.222.31.2快速發(fā)展動因分析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人們把對外貿易作為發(fā)展本國經濟的最初推動力。世界自由化政策的效果,世界經濟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為我國外貿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外貿體制改革,以及9左右的實際增長率為外貿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內部環(huán)境,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加快了貿易和投資政策的改革。我國在勞動力資源、市場規(guī)模和經濟發(fā)展?jié)摿ι嫌志哂斜容^優(yōu)勢。外資對我國增加出口,改善國際貿易地位起了積極作用,外商企業(yè)出口額占我國出口總值的57,進口占58%。 1.3外貿方式的轉變 改革開放以前一般貿易一直是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方

15、式,改革開放后加工貿易異軍突起,超過一般貿易的增長,目前已經占到出口總額的55,進口總額的39%,尤其是進料加工貿易發(fā)展尤為迅速。 1.4 進入貿易摩擦高發(fā)期 在我國出口數量、品種急劇擴大積累巨額貿易順差的同時,我國遭遇越來越多的貿易摩擦,貿易摩擦強度加大,花樣翻新,領域不斷延伸。主要有“兩反兩?!?。如:2005年共有18個國家、地區(qū)對我國發(fā)起“兩反兩?!闭{查63起,涉案金額21億美元。其中,反傾銷51起,涉案金額17.9億美元;特保案件7起,涉案金額2.2億美元;保障措施5起,涉案金額0.9億美元。美國還對我國7種產品發(fā)起“337”調查,涉案金額12億美元;歐盟、美國、土

16、耳其等國對我國紡織品啟動“242”調查或實施限制措施。近兩年我國企業(yè)遭遇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居世界第一。2 中國外貿的表現2.1 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對我國對外貿易發(fā)展已形成重大的障礙 近年來一些發(fā)達國家以環(huán)保標準、質量標準、技術標準、衛(wèi)生標準等多種形式的非關稅壁壘對進口實行限制,并濫用反傾銷手段保護國內市場。國際上針對我國出口商品的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越來越多,嚴正影響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 2.2 我國國有出口企業(yè)的國際競爭力普遍偏低 近年來,我國在國有企業(yè)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許多企業(yè)特別是國有外貿企業(yè)的現代企業(yè)制度建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國有外貿企業(yè)布局過于分散,效益低下,缺乏核心競

17、爭力。債務負擔嚴重,資產負債狀況惡化。國有外貿企業(yè)的出口增速不斷下降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這一點。 2.3我國出口市場上勞動密集型產品低價競銷的現象嚴重,外貿經營秩序亟待改善 隨著外貿經營權的逐漸放開,更多的企業(yè)走向國際市場。但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盲目競爭,低價競銷,不講信譽的現象。出口低價競銷的主體是受生產源頭“多、低、散、亂”嚴重影響的行業(yè)和企業(yè)。我國出口低價競銷現象在那些市場體系不發(fā)達的發(fā)展中國家和經濟轉軌國家表現尤為嚴重。 2.4外貿發(fā)展的質量有待提高,出口的增長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 2002年出口大幅增長,但從具體商品來看,出口數量大幅增長的同時,出口價格持續(xù)走低。這種情況在傳統(tǒng)勞動密集型的

18、產品上尤為突出。出口增長仍然是低成本、低價格的數量增長為主的格局。 2.5我國對外貿發(fā)展的鼓勵性政策和體制仍有待進一步理順 我國鼓勵外貿發(fā)展的政策要同國際接軌、并且保持穩(wěn)定是外貿持續(xù)快速發(fā)展的條件。目前有些補貼政策仍未符合國際規(guī)范,一些政策雖然符合國際規(guī)范,但不能穩(wěn)定落實,如出口退稅機制仍不完善,跟不上外貿發(fā)展的需要。 26 電子商務市場亟待規(guī)范管理 近年來,許多境外商人利用國內一些人急于發(fā)家致富的心理,鉆了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管理不規(guī)范的空子,通過境外的國際商務公司,利用網絡在國內發(fā)展非法傳銷。很多人自己上當受騙,購買了許多進口的高價商品,還要去欺騙親朋好友,結果導致很多人的私人財產流失,國家的

19、關稅和增值稅流失,國家和個人的經濟利益都受到很大的損失。3世界外貿強國的基本特征3.1對外商品貿易規(guī)模和結構、對外服務貿易、對外貿易條件、資本流入和流出四個方面主要指標的綜合比較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世界8個貿易強國在對外經濟貿易方面的表現:首先表現出規(guī)模大的特征,商品和服務貿易、對外直接投資等各項主要指標在規(guī)模上均居世界前列;其次表現出實力強的特征,在國際貿易和資本市場上占居明顯的比較優(yōu)勢和競爭優(yōu)勢,憑借其強大的經濟、技術和資本實力,從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取得最大的經濟利益。3.2對外經濟貿易強國至少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貿易強國首先應該是貿易大國對外經濟貿易強國同時應該是經濟強國,比較優(yōu)勢和競爭

20、優(yōu)勢明顯對外經濟貿易強國應該是一個高度開放的國家3.3作為對外貿易強國來說應該具備的幾點 經濟高度發(fā)達2009年,在世界前8個貿易強國中,6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居世界前6位,加拿大和荷蘭分居世界第9位和第13位;7個國家人均GDP在20000美元以上, 加拿大也接近這一水平,而美國和日本超過30000美元。8個國家人均GDP 相當于世界人均GDP平均水平的4-6倍。作為經濟強國,它們的經濟、技術和資本實力雄厚,科學技術發(fā)展程度高,商品和服務的技術和質量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這是成為世界貿易強國的技術和物質基礎 對外經濟貿易規(guī)模大,其影響力強,輻射面廣, 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世界貿易和國

21、際市場價格的變化,以及國際資本流動的方向自80年代以來,這8個國家商品進出口總額穩(wěn)居世界前8位。其中,各國在鋼鐵、機器設備、 化學制品等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方面居世界前列。例如:美國化學制品、機器和交通設備出口總額居世界首位,汽車出口居世界第三位。德國鋼鐵產品、化學產品、紡織品、汽車出口居世界首位,機器和交通設備出口居世界第2位。日本鋼鐵產品出口居世界第2位,機器和交通設備出口居世界第3位,其中辦公和電信設備、汽車產品出口均居世界第2位。法國鋼鐵產品出口居世界第4位,化學制品出口居世界第3位,機器和交通設備居世界第4位。英國鋼鐵產品出口居世界第8位,化學產品出口居世界第4位, 機器和交通設

22、備出口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鋼鐵出口居世界第5位,機器和交通設備出口居世界第6位。 加拿大機器和交通設備出口居世界第7位,其中汽車產品出口居世界第4位。荷蘭化學產品出口居世界第7位。列表如下:國家 化學制品 機器和交通設備 汽車產品 鋼鐵產品 化學產品 辦公和電信設備 美國 1 1 3 德國 2 1 1 1 日本 3 2 2 2 法國 3 4 4 英國 5 8 4 意大利 6 5 加拿大 7 4 荷蘭 7 八大世界貿易強國一些出口產品的排名 在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占居明顯的競爭優(yōu)勢一是通過參與國際分工, 充分發(fā)揮本國資源的比較優(yōu)勢和經濟技術的競爭優(yōu)勢,在質量和技術上保持世界一流水平,高新技術產品

23、和服務進出口貿易所占的比重大,其貿易條件始終處于有利地位,能以較小出口產品換回更多的進口物品。統(tǒng)計數據表明,如果以1990年為100,近年來, 發(fā)達國家貿易條件指數為105左右,處于比較優(yōu)勢的地位,而發(fā)展中國家則為97,較為劣勢。尤其是日本的貿易條件一直趨于上升,從進出口貿易中獲取較大的經濟利益。其次是法國、意大利和美國,貿易條件始終呈有利態(tài)勢。德國、英國、荷蘭除了個別年份以外,貿易條件指數基本持平。加拿大貿易條件相對較差,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其商品進出口結構有關。 二是憑借國內充裕的資本實力和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通過海外直接投資和吸引外國投資,從國際融資中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對外開放度大作為WTO的

24、創(chuàng)始國,這8個國家普遍遵循國際貿易規(guī)則, 奉行自由化國際貿易政策,對外開放程度大。主要標志為:一是平均關稅率低。經過多個回合的多邊貿易談判, 8 個國家的平均關稅率大幅度下降, 其中平均關稅最低的是美國,1999年為4.8,其次是歐盟國家,為5.6,日本和加拿大分別為6.6和7.1。但在推進全球貿易自由化、打破世界貿易封鎖的同時,美、日、歐利用進口配額、出口補貼、傾銷反傾銷政策等各種非關稅壁壘,抵制外國商品進入,保護本國貿易,使得國際貿易的競爭日趨勢激烈。二是市場開放范圍大。4中國與世界外貿強國的差距4.1 從宏觀來分析中國與外貿強國存在的差距 4.1.1 貿易增長方式相對粗放,質量和效益有待

25、進一步提高在中國的進出口總額中,超過一半是加工貿易。進入21世紀以來,加工貿易仍然占據我國對外貿易的“半壁江山”。據統(tǒng)計,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額由2000年的2302億美元逐步上升到2008年的10536億美元。在此期間,除2007、2008年外,中國加工貿易進出口額占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穩(wěn)定在48%左右。而且2010年加工貿易出口在出口總額中所占比重為48.8%,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4.1.2 核心競爭力不強,缺乏自有品牌和營銷網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產品還比較少目前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yè)只有幾千家,約有99的企業(yè)沒有申請專利,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我國的加工貿易雖然有

26、較大的發(fā)展,但約有85%是使用外國品牌和技術,很多企業(yè)都是采取了貼牌生產,只賺取微薄的加工費。4.1.3 出口產品層次偏低不少產品仍處于國際分工價值鏈的低端,附加值不高?,F在中國生產的東西雖然很多,但同類產品中高質量的卻不多。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比例只有4,2010年雖然可以達到28左右,但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甚至與部分發(fā)展中國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如:美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例為44,荷蘭是44,日本是39,新加坡是72。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綜合實力強、能夠深度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企業(yè)目前來說,我國企業(yè)還是中小型企業(yè)偏多的。而企業(yè)文化是企業(yè)的靈魂,是推

27、動企業(yè)發(fā)展的不竭動力。所以,中小企業(yè)在發(fā)展的過程中要爭取與優(yōu)秀的企業(yè)合作,努力實現與合作伙伴的文化融洽,推動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努力用“文化力”提升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開創(chuàng)現代管理與文化管理相結合的新局面,這樣才有實力去和國際企業(yè)競爭與合作。 我國外貿還有一些不適應國民經濟發(fā)展要求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三高三低”一是對有形要素投入依賴程度高,對無形要素投入依賴程度低。我國外貿國際競爭力主要依賴資源、能源、土地、環(huán)境、勞動力等有形要素投入,而科技、管理、創(chuàng)新等無形要素投入不足;二是對二次產業(yè)發(fā)展貢獻度高,對一、三次產業(yè)發(fā)展貢獻度低;三是貿易不平衡較為突出。貿易摩擦明顯增多我國出口與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競

28、爭加劇,已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重災區(qū)”。2009年,我國遭遇的貿易摩擦案件116起,涉案金額127億美元;我國出口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傾銷卻占全球40%左右、反補貼占全球75%。貿易比較利益較少當前,我國處在國際貿易分工價值鏈低端,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自主營銷渠道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產品比重低。雖然我國的加工貿易有較大的發(fā)展,但約有85%是使用外國品牌和技術,很多企業(yè)都是采取了貼牌生產,只賺取微薄的加工費,這種情況下我們能獲得的利潤會少得多。貿易不平衡較為突出據海關統(tǒng)計,2010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727.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7%。其中出口15779.3億美

29、元(增長31.3%),進口13948.3億美元(增長38.7%)貿易順差為1831億美元(減少6.4%)。而2011年15月貿易順差為353.9億美元。長期貿易不平衡既不是我國的政策選擇,也不利于我國外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fā)展,我國外貿發(fā)展方式必須進行主動性轉變。出口商品競爭力有待提高目前,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yè)只有幾千家,約有99的企業(yè)沒有申請專利,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我國需要更加注重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自主營銷渠道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出口產品。企業(yè)國際競爭力有待提高現在中國生產的東西雖然很多,但同類

30、產品中高質量的卻不多。拿鋼鐵行業(yè)來說,中國的鋼鐵產量世界第一,但高質量的鋼材卻還要從日本進口(我國是鋼鐵大國卻不是鋼鐵強國)。所以,我國需要更加注重從數量價格競爭向質量品牌競爭轉變,培育一批組織化程度高、國際競爭能力強的跨國公司。 行業(yè)組織協調能力有待提高中國已是世界第三貨物貿易大國。然而,既是大買主又是大賣主的中國,在國際市場上只是一個被動的價格接受者。(如: 中國是重要戰(zhàn)略資源-稀土的故鄉(xiāng),儲量、產量、銷售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產量占世界的95,由于缺乏國際市場定價權,這種中國具有得天獨厚優(yōu)勢的戰(zhàn)略資源的價格在國內外市場上大幅度下跌,以至于成了中國經濟界的心頭之痛。)所以,我國需要更加注

31、重從價格接受者向價格制定者轉變,培育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行業(yè)內有威信的商協會組織。 政府參與國際貿易規(guī)則制定能力有待提高2011年3月1日,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會長萬季飛 在“中國工商界紀念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周年會議”說到“中國企業(yè)通過中國國際商會和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等對外交流的專業(yè)平臺上積極的參與國際貿易規(guī)則的修改和制定,運用世貿規(guī)則和國際商業(yè)慣例來保護自身的權益的意識,能力都在不斷的提高。”但從國際貿易規(guī)則的執(zhí)行者到參與制定者,現在國際貿易規(guī)則我們是被動地接受。那我國需要更加注重從接受既定規(guī)則向主動參與國際規(guī)則轉變。5如何成為貿易強國 51 國有企業(yè)應加快進行重組和改革 國有外貿企

32、業(yè)對滿足市場需求和國民經濟的發(fā)展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國有企業(yè)作為一種計劃經濟的產物要適應市場經濟,就要加以完善和改革,國有企業(yè)要實現投資多元化,股權多元化,進行多種形式的重組和改革將大大的增強中國外貿實力。 52 我國鼓勵外貿發(fā)展的補貼政策進一步完善,同國際規(guī)范接軌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guī)定,嚴格禁止對出口進行補貼。所以今后我國作為鼓勵出口的補貼政策必須改變?yōu)橛脜R率、利率和稅率等經濟杠桿來調節(jié)。今后我國政府的補貼應向初級生產要素、基礎理論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fā)的投入。人才和高新技術的豐缺是企業(yè)在國際市場提高競爭力的重要保證,但企業(yè)缺乏資金又承擔不了對高新技術投資所帶來的風險,所以政府

33、以各種形式對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科研投資開發(fā)進行補貼對企業(yè)提高國際競爭力很有必要。 53 國家應重視對外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努力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增加進口原料和高新技術,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 雙邊貿易的過度不平衡,給另一方造成過大的壓力,就會造成貿易摩擦。解決雙邊不平衡的問題是當前我國對外貿易發(fā)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要不斷深入開拓有發(fā)展?jié)摿Φ氖袌?,尤其是加大對我國有貿易順差國家的出口。根據國內市場需求和我國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加大原料和高新技術的進口,從要素豐缺角度來看,我國是資源和高新技術短缺的國家,增加進口資源和高新技術。有利于我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產業(yè)結構的升級,提高我國國

34、際競爭力。 54 應大力發(fā)展我國的競爭優(yōu)勢行業(yè)產品的出口,把我國的比較優(yōu)勢產品轉化為競爭優(yōu)勢產品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fā)展,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觀念也在不斷變化,人們對商品的需求也在變化。我國傳統(tǒng)的出口產品已不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努力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增加花色品種,滿足不同市場,不同層次的需求,不斷開發(fā)新產品,滿足消費需求的變化,這是我國企業(yè)所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要實現從比較優(yōu)勢向競爭優(yōu)勢的轉變,我國企業(yè)應努力從國外引進高新技術,彌補自身的不足,把高新技術同我國的傳統(tǒng)產業(yè)相結合,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要重視科技開發(fā),加大對科研的投入,不斷開發(fā)新產品,提高生產效率,不斷提高我國產品在國際上的

35、非價格競爭能力。 55 加強對出口產品價格的指導和協調,對出口市場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 建立和增強出口市場中介組織的作用,加強商會的指導、管理和協調功能。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許多國家在出口市場上,不僅有法律加以規(guī)范,還有中介組織的協調和管理,出口企業(yè)必須接受協調,以防止低價競爭,自相殘殺。為了加強對市場的管理,我國政府或商會應在出口市場建立中介組織,對市場價格進行監(jiān)督、指導和協調,對低價競爭的企業(yè)進行處罰,以創(chuàng)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和正常的經營秩序。 56 對電子商務市場進行規(guī)范化和法制化管理 國際電子商務使傳統(tǒng)的關稅制度受到挑戰(zhàn),對各國的關稅制度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我國政府應盡快出臺電子商務管理法

36、及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和政策。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通過國際間協調進行有效的管理。國家電子商務宏觀管理機構應對政府各有關部門間如海關、商務部、國家商檢局、稅收、工商管理部門等進行全方位的協調,聯合對電子商務市場進行有效的管理,狠狠打擊利用網絡進行非法傳銷的行為。57 轉變傳統(tǒng)的追求貿易順差的觀念,努力追求外貿平衡從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實踐來看,經濟增長快的年份,都是逆差或者順差較小的年份。因此,在對外貿易問題上,應當徹底轉變觀念,放棄以出口創(chuàng)匯、追求順差為目標的傳統(tǒng)觀念和做法,確立以國際收支平衡為目標的政策58 轉變原來的“出口導向”外貿戰(zhàn)略,轉向貿易平衡我國外經貿戰(zhàn)略應由傳統(tǒng)的出口導向轉向貿易平衡,由關注

37、出口額轉向提高生產率、促進國際競爭力持續(xù)增強的貿易導向戰(zhàn)略59 轉變原來的外貿增長方式,做到外貿規(guī)模的擴大和質量的提高并舉,實現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使得貿易對產業(yè)和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顯著增強在當前我國外貿從數量式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增長、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的關鍵階段,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一是促進核心競爭力的增強,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二是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延長國內產業(yè)鏈條、培育自主知識產權,由“候鳥經濟”轉變?yōu)椤伴艠浣洕?,增強對國內產業(yè)和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三是促進國際營銷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我國自己的跨國公司,把握市場主動權。四是促進行業(yè)協調,制止進口和出口中的惡

38、性競爭,特別是在資源進口中要建立多元、穩(wěn)定、可靠的資源供應基地。五是促進兩個市場的銜接與互補,增加國內急需的產品進口。既要注重進口資源、能源、技術,也要堅決控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產品出口。510 完善政策環(huán)境,政策是加快轉變外貿發(fā)展方式的重要支撐 要加快完善“四方面政策”,形成有利于加快外貿發(fā)展方式轉變的政策環(huán)境。一是在財稅政策上,穩(wěn)定財政對外貿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外貿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保持出口退稅政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進一步優(yōu)化關稅結構,發(fā)揮關稅的宏觀調控作用。二是在貨幣政策上,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wěn)定;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地區(qū)和規(guī)模,積極開展海外人民幣業(yè)務,穩(wěn)步推進人民幣區(qū)域化、國際化進程。三是在金融政策上,完善金融政策,支持外貿發(fā)展;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規(guī)模,提高出口信用保險覆蓋率,降低保費費率水平,擴大對風險國別和市場的承保范圍。四是在貿易政策上,不斷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推進多雙邊和自貿區(qū)談判;積極研究全球氣候談判對我國外貿發(fā)展帶來的影響,提前研究調整相關貿易政策。 結 束 語在金融危機之后,處于世界外貿強國的那些發(fā)達國家都受到了很大影響,作為世界貿易大國的中國要抓住機會去向世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