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學專題 無機框圖與推斷高考考向?qū)W科內(nèi)重點熱點分析無機框圖及推斷一直是近年高考的熱點之一,主要考查的是無機化學中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識。其主要內(nèi)容及要求為:(1)A和A族元素及典型的金屬:以鈉、鎂為例,了解典型金屬的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掌握最重要的兩種堿性化合物(NaOH和Na2CO3)的性質(zhì)和用途;(2)鹵族元素及典型的非金屬:以氯為例,了解鹵族元素的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以氯化氫為例,了解鹵化氫的性質(zhì)和用途,掌握鹽酸的制備、性質(zhì)、用途,了解幾種重要的金屬鹵化物的性質(zhì)和用途,了解HClO(次氯酸)的重要性質(zhì)和用途,并掌握漂白粉的組成、性質(zhì)和用途。(3)其它常見的非金屬元素(如:H、O、S、N、P、
2、C、Si):了解這些元素的單質(zhì)和氫化物的重要性質(zhì),并進行比較,了解這些元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質(zhì),以Na2O2為例,了解過氧化物的性質(zhì),掌握硫酸和硝酸的制備原理、性質(zhì)、用途,了解磷酸和硅酸的主要性質(zhì)和用途,了解常見鹽類的性質(zhì)和用途;(4)其它常見的金屬(如:Fe、Al、Zn、Cu):掌握若干常見金屬的活動順序。以Fe(II)、 Fe(III)的相互轉(zhuǎn)化為例,了解變價金屬元素的氧化還原性。以Al(OH)3為例,了解兩性氫氧化物。 跨學科重點熱點分析無機框圖題考查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識是化學原理等的載體,化學與相關學科的交叉和融合必然借助于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識。在無機推斷題中以某幾種元素為中心來契合各學科使
3、它們成為一個整體來實施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是理科綜合測試的常用手段之一。學科內(nèi)綜合能力測試例釋例1 氧化物A單質(zhì)B氧化物C單質(zhì)D單質(zhì)E化合物F單質(zhì)G單質(zhì)H化合物I反應高溫高溫燃燒反應反應反應室溫 如上圖,已知: 單質(zhì)E可作為半導體材料; 化合物F是不能生成鹽的氧化物; 化合物I能溶于水呈酸性,它能夠跟氧化物A起反應。據(jù)此,請?zhí)羁眨海?)化合物F是 。(2)化合物I是 。(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質(zhì),是一道常規(guī)的框圖推斷題。要求學生能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元素及化合物性質(zhì)的基礎上,善于抓住某些元素的特殊性質(zhì)為解題的突破口和切入點。由題中所敘述的條件,單
4、質(zhì)E為半導體材料,化合物F為不成鹽氧化物,結(jié)合框圖中的反應可推知E和F分別為Si和CO。反應為:SiO2+2C=Si+2CO。氧化物A是SiO2,它除了跟氫氟酸反應以外不跟任何酸反應,由此可判斷化合物I為HF。由“氧化物C+單質(zhì)D HF+單質(zhì)H”可推知該反應為:2F2+2H2O=4HF+O2。至此即可突破全題。答案(1)CO;(2)HF;(3)2H2+O2=2H2O;(4)2F2+2H2O=4HF+O2。ABCDEX Y Z Y例2 下列關系中,A是一種正鹽,D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C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16,E是酸。當X無論是強酸還是強堿都有如下轉(zhuǎn)化關系: 當X是強酸時,A、B、C、D、E均含有同一種
5、元素;當X是強堿時,A、B、C、D、E均同時含有另一種元素?;卮鹣铝袉栴}:(1)A是 ,Y是 ,Z是 ;(2)當X是強堿時,E是 ;(3)當X是強酸時,E是 ;(4)寫出A與X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解析 此類題的解答一般有以下步驟:思維起點的選擇:思維起點是指開始時的思維指向、思維對象或思維角度,推斷題中的思維起點應是最具特征的某個條件(包括文字敘述或某個變化過程);思維過程的展開:解題者在確定思維起點的基礎上,利用題目所給信息,結(jié)合已有的化學知識和解題經(jīng)驗,不斷地縮小問題狀態(tài)與目標狀態(tài)的距離;思維過程的檢驗:將上述思維過程的結(jié)果代入題中,檢查一下是否符合題中條件。本題中C D的變化和D的相對分
6、子質(zhì)量比C的大16是題中一個最具有特征的條件,通過分析可初步判斷D比C多一個氧原子。聯(lián)想已構建的中學化學知識網(wǎng)絡,符合這種轉(zhuǎn)化關系的有:SO2 SO3,NO NO2,Na2SO3 Na2SO4等。由此可出推斷Y為O2,由于E為酸,則D應為能轉(zhuǎn)化為酸的某物質(zhì),很可能為SO3、NO2等。若D為SO3,順推E為H2SO4,Z為H2O,逆推B為H2S,A為硫化物,此時X為強酸;若D為NO2,順推E為HNO3,Z為H2O,逆推B為NH3,A為銨鹽。綜合而得A應為(NH4)2S。答案(1)A為(NH4)2S,Y為O2,Z是H2O;(2)E是HNO3;(3)E是H2SO4;(4)NH4+OH-=NH3+H2
7、O,S2-+2H+=H2S。綜合能力測試1(4分)某無色混合氣體可能含有CO2、CO、H2O(水蒸氣)、H2中的一種或幾種,依次進行如下連續(xù)處理(假定每步處理均反應完全):通過堿石灰時,氣體體積變小;通過赤熱的氧化銅時,固體變?yōu)榧t色;通過白色硫酸銅粉末時,粉末變?yōu)樗{色;通過澄清的石灰水時,溶液變得渾濁。由此可以確定原混合氣體中A一定含有CO2、H2O,至少含有H2、CO中的一種B一定含有H2O、CO,至少含有CO2、H2中的一種C一定含有CO、CO2,至少含有H2O、H2中的一種D一定含有CO、H2,至少含有H2O、CO2中的一種2(12分)已知X為和的混合物,取兩份等質(zhì)量的X樣品進行下列實驗
8、:過量鹽酸氣體過量CO完全反應XABCXDEF 無色氣體固體酸性溶液 (1)寫出、和步所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設從步所得固體D的質(zhì)量為,溶液E中只含有一種金屬離子,氣體F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試計算取用的每份X的質(zhì)量和X中和的質(zhì)量比。3(11分)下圖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物質(zhì)A跟B反應生成物質(zhì)E、F和G;物質(zhì)C跟D反應生成物質(zhì)I,某溫度下該反應起始和某時刻的反應混合物組成如右上表格所示。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海?)物質(zhì)H的分子式是_。(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須注明反應條件)是_。4(10分)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
9、一定條件下可實現(xiàn)下圖所示的物質(zhì)之間的變化:A水沉淀溶液NaOH溶液沉淀溶液通入CO2反應溶液沉淀固體B過量氨水溶液蒸發(fā)、結(jié)晶固體E據(jù)此判斷:(1)固體B所含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 _;(2)固體E所含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 _;(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5(13分)提示:某些金屬氧化物跟熔融少見反應可生成鹽。根據(jù)以下化學反應框圖填空:粉狀化合物A粉狀單質(zhì)B單質(zhì)F溶液K單質(zhì)C化合物D單質(zhì)F溶液E化合物H紅褐色沉淀G溶液I沉淀J加強堿溶液加稀酸加固體燒堿稀酸L加強堿溶液 加水 加氨水 通入空氣 加氨水 加過量在一定條件下反應(1)單質(zhì)F是 。(2)寫出由E生成G的離子方程式(或化學方程式) 。(3)溶液I中所含
10、金屬離子是 。(4)由C E+F若改用濃酸,則不能選用的濃酸是(寫分子式) 。6(12分)在一定條件下可實現(xiàn)下圖所示物質(zhì)之間的變化:請?zhí)顚懸韵驴瞻?(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堿式碳酸銅),受熱易分解.圖中的F是 .(2)寫出明礬溶液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圖中所得G和D都為固體,混和后在高溫下可發(fā)生反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每生成1molD,同時生成 molE.7(10分)A、B、C是在中學化學中常見的三種化合物,它們各由兩種元素組成,甲、乙是兩種單質(zhì).這些化合物和單質(zhì)之間存在如下的關系:據(jù)此判斷:(1)在A、B、C這三種
11、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用A、B、C字母填寫)(2)單質(zhì)乙必定是 (填"金屬"或"非金屬"),其理由是 .(3)單質(zhì)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則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 .8(10分)已知硫粉跟亞硫酸鈉溶液共熱可制得硫代硫酸鈉.現(xiàn)以硫化亞鐵為主要原料,按下圖制取硫代硫酸鈉.圖中的A、B、C和D是硫單質(zhì)或硫的化合物,其它不含硫的反應產(chǎn)物已被略去,各步反應可以添加必要的試劑.請?zhí)顚懴铝锌瞻?(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物質(zhì)B的分子式是: .(3)物質(zhì)D的分子式: .9(6分)某待測液中可能含有Fe2+、Fe3+、Ag+、Al3+、Ba2+、Ca2+
12、、NH 4+等離子,進行如下實驗(所加酸、堿、氨水、溴水都是過量的)。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1)判定待測液中有無Ba2+、Ca2+離子,并寫出理由.答: .(2)寫出沉淀D的分子式: .10(8分)某固體混合物可能由KNO3、K2SO4、KI、KCl、NaCl、CuCl2、CaCl2和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依次進行下列五步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如下:混合物加水得無色透明溶液;向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將該沉淀濾出,并將濾液分成兩份;上述白色沉淀可完全溶于稀鹽酸;將兩份濾液中的一份,滴加氯水并加入CCl4,振蕩后靜置,CCl4層無色;將另一份濾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
13、白色沉淀生成,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根據(jù)以上實驗,可以判斷出混合物中肯定含有 ;但不能判斷出是否含有 。11(6分)在一定條件下,單質(zhì)X和單質(zhì)Y反應,生成化合物Z,Z與水作用可生成氣體G和白色沉淀P(如下框圖所示),已知氣體G與空氣之密度比約為1.17 請?zhí)羁眨?組成單質(zhì)X和Y的元素分別屬第 族和第 族。 化合物Z的化學式為 。 每生成1mol的氣體G,同時應得到 mol的沉淀P。單質(zhì)X單質(zhì)Y 化合物Z氣體G沉淀P 12(10分)下圖表示AH八種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其中H為紅褐色沉淀。+C高溫ABEDFAGH鹽+c加氨水+B(1)根據(jù)圖示可知:A是 B是 (用化學式表示)。(2)寫出F轉(zhuǎn)化為H的離
14、子方程式 。X乙甲Y13(12分)X、Y、Z是中學化學中三種常見元素的單質(zhì),甲、乙是兩種常見的化合物,這些單質(zhì)和化合物之間存在如圖關系。試根據(jù)該圖推斷X、Y、Z的化學式。14(14分)已知甲、乙、丙為單質(zhì),A、B、C為化合物,它們之間有如下轉(zhuǎn)化關系:甲乙丙ACB乙+(1) 試推斷(填化學式)甲 ,乙 ,丙 ,A ,B ,C 。(2)寫出A+B C+乙的化學方程式 。A+B單質(zhì)NCADBE15(12分)A、B、C、D是四種人們熟悉的與生命運動密切相關的化合物,它們所含的元素不超過三種,并有下列關系(反應條件均未注明):目前化合物B在自然界含量呈上升的趨勢,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不利影響。E是一種生活中常見
15、的化合物,它在一定條件下可與單質(zhì)N進一步發(fā)生如下變化:E+3N3A+2B(1)A、B、C、D分別是什么物質(zhì)?常溫下,A和B轉(zhuǎn)化為C的途徑是什么?(2)假設在上述轉(zhuǎn)化中無損耗,若有0.1molE聲稱,求A和B轉(zhuǎn)化為C時能產(chǎn)生多少克N?參考答案1D2(1), , (2) , 則X質(zhì)量為,與的質(zhì)量比為953(1)HCl (2)Cl2+2NaOH=NaClO+NaCl+H2O (3) 4(1)Al2O3(2)K2SO4(3)2AlO2-+CO2+3H2O=2Al(OH)3+CO32-或AlO2-+CO2+2H2O=Al(OH)3+HCO3-5(1)H2;(2)Fe2+2NH3·H2O=Fe(
16、OH)2+2NH4+,4Fe(OH)2+O2+2H2O=4Fe(OH)3;(3)Al3+和Na+(4)H2SO4(或HNO3)。6(1)CO2(或二氧化碳)(2)Al3+4OH-=AlO2-+2H2O高溫(3)3CuO+2Al 3Cu+Al2O3(4)7(1)A,B(2)非金屬 ;因為A+B乙+C,且乙為單質(zhì),可知乙元素在A,B中分別呈正、負價,所以乙是非金屬.(3)S,H2S(或N2,NH3)8(1)FeS+2HCl=FeCl2+H2S或FeS+H2SO4=FeSO4+H2S(2)SO2(3)Na2SO39(1)含有Ba2+、Ca2+離子中的一種或兩種,因為BaSO4不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2)Fe(OH)310Na2CO3 ; KNO3,KCl,NaCl。11 A族A族 Al2S3 2/3mol 12(1)A是H2 B是HCl或H2SO4(2)Fe3+NH3·H2O=Fe(OH)3+3NH4+13XYZ甲乙1組Cl2Br2H2HBrHCl2組Cl2I2NaNaINaCl3組F2O2H2H2OHF4組Cl2SH2H2SHCl5組O2SH2H2SH2O6組CSiO2SiO2CO7組H2SiCl2SiCl4HCl8組O2N2H2NH3H2O9組Cl2N2H2NH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