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全套)_第1頁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全套)_第2頁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全套)_第3頁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全套)_第4頁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全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億以內數的認識一、說教材1、教學內容:我選擇的說課內容是人教版數學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第一課時億以內數的認識。2、教材地位與作用: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學習了萬以內的數的讀寫認,而本單元則是在以前學習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億以內的數的讀寫并了解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這一單元是在小學階段對整數學習的最后一課。對以后學生在學習中接觸大數,并計算大數奠定了知識基礎,而且初步感知大的數目。3、教材的編排特點:a.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感受大數,產生學習需要。b.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經驗自主探索。本節(jié)課的學習,不僅是學生對數認識的一次擴展,也進一步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學習

2、,能加強學生對數據實際意義的理解,會用數學的眼光分析身邊一些數據的意義,這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服務于生活”的理念!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一般具有接觸面廣、獨立性增強、善于觀察和發(fā)現、樂于動手操作等特點,而且學生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系統(tǒng)的學習過萬以內的整數。結合學生的這些特點,我會做一些課前準備,一是準備了億以內數的認識的教學課件;二是準備計數器、游戲卡片等教具。二、教學目標:根據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和內容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條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使學生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

3、位之間的關系。(2)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學習較大數的必要性,使學生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感受億以上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和善于合作的能力。(二)過程與方法(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教學重難點:重點:1、學會讀、寫億以內的數;2、掌握億內數的數位順序表,了解十進制計數法。3、認識數級個級、萬級、億級,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億以內的數。教學億以上數的讀法與寫法。難點:1、讀寫數位較大的數目。2、理解“十進制”計數方法。四、說教法、學法:教法: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方法方面

4、,我會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和技能。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對大數的感受,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大數對于學生讀起來比較困難,教師應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創(chuàng)設具體教學情境,讓學生對大數獲得豐富感受,注意放手讓學生探索,理解大數的讀法后,通過獨立練習,小組合作交流訓練,達到熟練程度。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給學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間,對于數位、數級,十進關系等知識,應該讓學生牢固掌握,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去發(fā)現,去體會,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達到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密切了大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

5、學生的數學意識,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收集大數的習慣和能力,數的產生與發(fā)展都是生活實踐的需要,認識數是為了用它來交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意識。學法:學生主體參與;動手操作;多向交流;教學游戲五、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為學生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諧發(fā)展打基礎。遵循兒童心理規(guī)律和認知規(guī)律。加強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學生必須獲得有價值的數學,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師精心組織下充分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探索億以內數的規(guī)律,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成功的體驗。數學教學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師應

6、教給學生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得新知識能力,培養(yǎng)學生敢于自主學習、嘗試新知的研究學習。小學生已有的數學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為其獨立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了可能。為此,在教學“延伸性、遷移性知識”時,我直接讓學生自己自主嘗試、積極探索,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比較、推理、發(fā)現和總結,給學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間、時間,為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發(fā)展。六、說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學前準備:口答:一千里面有10個百,一萬里面有10個千;口述萬以內的數位順序。(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2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中,還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利用課件出示20

7、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圖片)你們會讀這些數嗎?瞧,這些數比以前學習的萬以內的數更大,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更大的數,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認識。(二)、探究新知。1、請學生拿出計數器,一千一千地數,當數到10個一千時問: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多少?(一萬)強調:千位上的10個珠子怎么辦?2、請學生10個10個地數,當數到10個一萬時問:是多少?利用計數器問:怎么表示10個一萬?3、照這樣繼續(xù)數下去。10個十萬是多少?10個一百萬是多少?10個一千萬是多少?。師: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都是計數單位。想一想: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什么關系?(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即十

8、進關系)角的度量說課稿一、教材與學情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2單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冊教學幾何初步知識的第二節(jié)課。學生已經在二年級上冊的時候初步認識了角,知道了角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也已經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跟角的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跟角的邊長的長短無關。但是第一學段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進行感知,而四年級的學生正是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轉折點,所以本單元主要學習的是抽象出來角的各個特征。同時在這個單元的第一課時,學生也學習了直線、射線、知道了角是有兩條射線組成的。這節(jié)課是學生在此基礎上認識量角器,進一步學習角的測量,會用度數來表示角的大小,

9、更進一步體會角的大小跟角的邊長的長短無關,跟角的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同時這節(jié)課的學習是學生下節(jié)課學習畫精確的角的基礎,也是學生進行角的分類以及四年級下冊學習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的基礎。因此,本節(jié)課的內容掌握對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為使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本節(jié)課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直觀演示,舊知過渡,設疑引入,感受新知。通過師生的畫角操作,引出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通過直接的比較,學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為引入角的度量進行間接比較角的大小作了鋪墊。第二部分,認識量角器。讓學生觀察,初步認識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稱及作用,建立角的計量單位度和符號“°

10、;”第三部分,教學角的度量。在學生認識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單位、符號的基礎上,再介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過實際測量說明:角的大小要看兩邊叉開的大小,與邊長無關。在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了集中教學角的度量上,使學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為下幾節(jié)課教學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打好基礎。(一)根據以上分析以及課標要求,我擬訂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通過自主學習,觀察,相互介紹來認識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了解角的計量單位。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匯報,自主歸納出角的測量方法,并能運用量角器進行角的測量,正確讀出角的度數。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測量,進一步體會角的大小跟角的兩邊叉開有關,而與邊長的長短無關。4、通過上

11、面的一系列的操作和活動,逐步形成自主學習,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在交流匯報時,學會傾聽。(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進行測量角的大小,會正確讀出角的度數。教學難點:自主歸納出測量角的度數的方法,以及內外圈刻度線的認識。量角器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也是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但對于量角器上面的內圈與外圈兩個刻度線學生很難區(qū)分開來。讀度數的時候不知道是看內圈還是外圈,因此我設定為本節(jié)課的難點。(三)教學準備為較好的完成本節(jié)教學任務,必須認真作好課前準備工作,要求學生帶好量角器、三角板等,教師準備好作業(yè)紙張(上面有兩個不同的角,就是情境中的角1和角2)。二、教法與學法:量角器的認識

12、、用量角器度量角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很抽象,掌握起來也很困難。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1、創(chuàng)設情境法,激發(fā)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2、自主探索法,同伴交流等方式來掌握測量角的技能。3、動手操作法,通過畫一畫、比一比等親身體驗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容易達到在學生頭腦建立各種角的表象。從而加快學生對度量角的操作技能的形成目標。三、教學過程為了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把學生發(fā)展放在首位,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程序設計如下。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二探究新知、展開討論;三動手操作、鞏固內化;四課堂小結,布

13、置作業(yè)。下面我把這節(jié)課的設計教學流程做如下說明:邊(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頂點復習角的各部分名稱請學生來說說角的各部分的名稱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讓學生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并進一步推進說說哪個角大多少。一方面讓學生回顧第一段所學的知識角的大小跟兩邊長短無關;另一方面由于角的度數對于多數學生還沒接觸到,還不知道角的計量單位,因此不能說出準確的度數來。此時,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到底是大多少呢?之后課件演示“那到底角2比角1要大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度量,學了這部分內容之后我們就知道了,到底角2比角1大多少了。(板書:角的度量)(二)探究新知,展開討論1.認識量角器先讓學生自學課本P37頁

14、,給予提示:量角的大小要用哪個工具?角的計量單位是什么?觀察量角器,你知道了量角器哪些名稱。通過自主學習,學生能夠初步構建起知識框架。之后讓學生小組之間相互介紹量角器,再請學生匯報,與此同時,教師出示PPT演示,并加以輔助和完善學生的知識,知道量角器是測量角的大小的工具,計量單位用符號表示“°”。2.觀察量角器,找出常見角的大小在第一段的時候,學生已經學習了直角,因此先讓學生觀察90°的大小,并體會到與直角相聯系,得出直角就是90°。之后再讓學生相互之間找一找30°45°60°120°有多大。3.學生自主探索角的測量方法。先

15、小組間進行討論,如何測量角1與角2的度數,并動手嘗試測量,教師巡視指導。之后再組內交流,得出測量角的方法。最后小組代表匯報并進行演示。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小結測量方法,并板書。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習量角器的測量方法,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同時通過小組派代表匯報,集體評價,學生能自主歸納出測量的過程與方法,突破了教學的難點。(三)動手操作,鞏固內化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必要手段。本節(jié)課的練習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層次:1、完成“做一做”第二題、第三題,動手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各個角的度數和三角板的度數。通過這兩道題的練習,不僅能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

16、內容,又能及時了解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2、小組活動,動手,動腦,用一副三角板制作各種各樣的角。鞏固本節(jié)課的內容,還可以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三)課堂小結,拓展延伸讓學生自己說說,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小結,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既能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最后讓學生在生活中找一找角并測一測,要求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體現了生活與數學的聯系。四、板書設計角的度量零線對一邊邊中心對頂點對邊看度數頂點邊內外要分辨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說課稿【說課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49頁例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說教材】三位數乘兩位數

17、是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學生在三年級下冊已經學過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筆算。本節(jié)課在此基礎上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基本方法。三年級時,學生已經掌握了三位數乘一位數與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因此,對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會感到困難。但是,由于因數數位的增加,計算的難度也會相應的增加,計算中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情況,因此,這一課的學習對學生來說也是非常必要的。學習這部分內容,有利于學生完整地掌握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小數乘法打好基礎。教材提供的情景中,讓學生建立速度的概念,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時間、路程和速度的關系,并應用這種關系去解決問題。【說教學目標】根據以

18、上分析以及新課標提出的要求:要讓學生在獲得新知的同時,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和培養(yǎng),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2、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讓學生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的體會,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3、能力目標: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系,能主動總結、歸納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yǎng)類比及分析,概括能力,發(fā)展應用意識?!菊f教學重點、難點】由于學生對筆算乘法已有一定的經驗,通過知識的遷移學生能很好的掌握,所以本課的

19、重點制定為: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因為在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時,學生在把第二個因數的十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時,就不知道積應該寫在什么位置上。所以本課的難點為:理解豎式中,第二個因數的十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時,積的末尾要與十位對齊的道理?!菊f教學方法】一、說教法: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而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1、情景教學法: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和喜愛的情景,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迫不及待獲取新知的欲望,發(fā)現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產生積極的數學情感。2、任務教學法:學生通過猜測、思考、驗證、合作、交流等活動學習新知,完成教學任務。在這過程中我注意使用啟發(fā)式

20、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角色?!菊f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知?!拔逡弧眲趧庸?jié)媽媽、爸爸和小明計劃出游的打算:有這樣的四條路線從湖州到南京,爸爸決定自駕游,時間大概是3小時,汽車每小時可以行79千米。從湖州到云南大理,如果坐快客的速度是每小時85千米,一共需要32個小時。從湖州到北京故宮,如果坐特快列車的速度是162千米,大約需要9小時。從湖州到四川臥龍,如果坐火車的速度是145千米,大約需要12小時。請你提出數學問題,并且解決問題。設計意圖: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和筆算方法,但這已經是三年級學習的內容,好多學生已經忘記,所

21、以進行復習非常有必要,且很自然地把舊知遷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來。并且在具體的情景中,復習和學習新知都比較容易接受,效果也比較好。(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1、讓學生列出算式“145×12”,提問:你會算嗎?學生可能會出現課本第49頁所列舉的方法,這時,教師適時優(yōu)化出用豎式來做。生1:145×10=1450,145×2=290,1450+290=1740。生2:145150,150×10=1500,150×2=300,1500+300=1800,比1800少一些,5×12=60,1800-60=1740。生3:100×12=120

22、0,40×12=480,5×12=60,1200+480+60=1740。生4:145×12=1740145×12-問題1:290怎么來的?290145問題2:145就是145了嗎?是怎么來的?-1740學生獨立嘗試計算,不規(guī)定算法,給予他們充裕的思考空間,培養(yǎng)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不僅理解了新知,同時在這個充滿探索和體驗的過程,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讓學生明白筆算和口算的思考過程是一樣的。2、挑學生不同的豎式板書在黑板上,集體訂正。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錯誤:第二個因數的十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的積,積的末尾對準了個位。當遇到連續(xù)進

23、位的情況時不進位。受以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影響,忘乘百位上的數。設計意圖:不管是正確的豎式還是錯誤的豎式,都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思維過程,通過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4、歸納算法,著重強調: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乘第一個因數得的是多少個“十”,乘得的積的末尾要和因數的十位對齊。(三)課堂練習,鞏固知識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起到了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作用。考慮到學生在40分鐘學習中難以始終集中注意力,我在練習中特別加進情境中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1、豎式計算134×12=176×47=425×36=82×23

24、7=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把豎式寫在蘋果上。有的學生在計算82×237這種兩位數在前三位數在后的乘法時,不知該如何計算,這時教師適時引導,可以把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再計算,以便更好的計算,練習的設計從易到難比較容易學習和接受。2、要求繞地球59周的時間和5天比大小,這里要把5天化成以分鐘為單位,學生可能已經把天、小時、分鐘之間的進率忘了或者不知道該怎么比,需要教師適時點撥。這樣的設計的題目可以讓學生明白三位數乘兩位數可以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需要應用。3、這道題目可以使得學生充分的利用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并且以前的知識也運用進去,使得計算題更加充實。4、技巧題:師: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第一行

25、和第二行)規(guī)律如:13×11的積的方法是:兩頭拉開,中間相加。如:121×11=1331,兩頭拉開,中間依次相加。由此可見筆算還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一些計算的規(guī)律呢!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平時的計算中有很多的技巧,讓學生養(yǎng)成細心計算和觀察總結計算技巧的方法。(四)小結反思,回顧新知“筆算乘法有哪幾個步驟”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在總結的過程中慢慢回憶起今天這堂課的重點和難點,也讓學生可以培養(yǎng)說數學的能力,同時養(yǎng)成學生“學習,總結,學習”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評價反思能力。【說板書設計】好的板書可以說是一個微型教案,其概括性強,條理清楚,突出重點,起到一種畫龍點睛的

26、作用。為此我設計了下列板書: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145×12=1、145×10=1450,145×2=290,1450+290=1740。2、145150,150×10=1500,150×2=300,1500+300=1800,比1800少一些,5×12=60,1800-60=1740。3、100×12=1200,40×12=480,5×12=60,1200+480+60=1740。4、145×12=1740(最方便)145×12-問題1:290怎么來的?290145問題2:145就

27、是145了嗎?是怎么來的?-1740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說課稿我說課的內容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七冊第四單元第二部分內容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第一課時。一、說教學內容1、教材分析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初步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認識了垂直與平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這一部分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而且進一步發(fā)展了學生對“空間與圖形”的興趣,對學生理解、掌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有著重要價值。2、教學目標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物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從而使它們真正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理解數學思

28、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為此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1)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掌握特征,理解四邊形間的關系。(2)經歷把四邊形分類,抽象概括特征的過程,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探討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正方形之間的關系。(3)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3、教學重難點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把理解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確定為教學難點。二、說教法與學法指導本課設計理念為:1、課堂教學首先是情感成長的過程,然后才是知識成長的過程。2、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

29、,教師要激活學生的原有經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經歷、體驗和運用中真正感悟新知。3、數學學習理應成為學生享受教師服務的過程。基于以上理念,教學中,我遵循“引導探究學習,促進主動發(fā)展”的教改思路,采用如下教學方法:(1)引導學生采取“觀察、分類、比較、操作”等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2)組織學生開展有意識的小組合作交流學習。(3)適時運用多媒體教學,充分發(fā)揮現代教學手段的優(yōu)越性。學法:學生在學習時通過實際操作,動手實驗,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方法,經歷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進而在交流中體驗圖形的特征,使他們的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三、說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1

30、、說說什么是平行線?2、畫一組平行線。設計意圖:教學的任務是解決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與教育要求之間的矛盾,我們必須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為擴展新知作好鋪墊。(二)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1、課件出示主題圖,說說你從圖中了解到了什么?2、請同學們再認真觀察,這幅校園情景圖中,哪兒用到了四邊形呢?(小組討論交流)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并感興趣的現實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三)認識特征,明確關系。新課程要求學生能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根據這一要求,我有序地安排了七個層次探究活動。1、畫四邊形。同學們,剛才我們在圖中觀察到很多四邊形。在你們的生活中

31、觀察到的可能不只是這些,下面請同學們把剛才觀察到的四邊形或在其他地方觀察到的四邊形,畫在你們的圖畫紙上,好嗎?設計意圖:通過看、想、畫這一過程,喚起學生頭腦中對四邊形的已有認知。2、作品展示。(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貼到黑板上)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表現欲,享受成功的喜悅,激起探究新知的欲望。3、作品分類。(為了敘述方便,將作品編上序號)(1)觀察這些圖形,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哪些是你知道的圖形?說出它們的名稱。(3)請小組合作把這些四邊形分分類,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分?(教師巡視,指導點撥)(4)根據學生分類,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并隨機板書:平行四邊形梯形)4、觀察圖形。(1)

32、想一想: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邊有什么特點(同學間互相交流、討論)(2)交流小結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一般的四邊形:沒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設計意圖: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觀察、思考、探究、質疑,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5、驗證結論。(1)請同學們打開書第72頁,找到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引導學生用直尺和三角板驗證剛才觀察到的結論。(2)看電腦博士是怎樣做的?你的方法和他一樣嗎?(3)檢驗自己畫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4)揭示概念。同學們的猜想通過驗證是正確的,請看大屏幕。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在動手實

33、踐、交流討論中探究新知,掌握圖形的特征,還有機地進行了教材的重組,引導學生認識梯形各部分的名稱。(5)練習。(出示課件:下列圖形哪些是平行四邊形?哪些是梯形?)設計意圖:及時反饋,既有利于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新知,內化新知,體驗成功之樂,又有利于教師了解學情,調控教學進度,以保證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6、生活中的應用。(1)說一說我們身邊哪些物體上有平行四邊形和梯形。(2)課件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聯系身邊的實物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時時為生活服務,并激發(fā)他們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強烈的探究欲望,培養(yǎng)善于觀察的良好

34、習慣。7、探討四邊形間的關系。(1)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邊形嗎?請說一下你的理由。分小組討論,然后交流結果。(2)教師歸納:我們可以用這樣的集合圖直觀地表示出它們之間的關系。(3)請學生說一說圖示的含義。(4)小組合作,用學具擺一擺,弄清四邊形間的關系。然后請一名學生上臺演示,其他同學認真觀察,共同解決問題。設計意圖: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和現有教學用具,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圖形間的關系,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四)引導看書,鞏固練習。1、自由看書,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設計意圖:學生經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反饋練習,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已基本達到,再引導學生將以前所學的零碎的、

35、不完整的、模糊的信息通過看書討論,進行整理歸納,使之上升為理性的、完整的真知,學生能清晰明了地正確理解、掌握新的知識。2、做一做:用小棒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設計意圖:通過分組練習,既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學生間的合作探究水平,在知識上還加深了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特征的認識,可謂是“一石三鳥”。3、課件出示:剪一剪,P733設計意圖:教會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新知拓展思維,加深認識,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滲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圖形分割和圖形拼組的知識,充分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的新課程理念。(五)總結反思,評價體驗。1、小結全課:談談你的收獲及感想。2、集體評價:學生自評、互評自己

36、在本課中的表現。3、教師評價。學生課堂學習情況,有代表性的行為表現等。設計意圖:通過總結評價,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領會學習方法,獲得數學學習經驗。(六)布置作業(yè),拓展應用。1、巧巧手(1)P745(2)你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剪成兩個完全相等的圖形嗎?設計意圖:將基礎知識進行拓展,提高應用要求,讓學生思維有發(fā)展的空間,有跳一跳摘果子的機會,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以達到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個性的目的。2、火眼金睛試一試你的好眼力P7612設計意圖:這道思維訓練題,一方面能加深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特征的認識,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有序的思考能力。四、板書設計(略)五、課堂評價本節(jié)

37、課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比較為主線,以師生互動、自主探究、分組合作為主要方式,輔之以多媒體教學,讓數學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原有經驗,使學生主動學數學,探究學數學,快樂學數學,充分體現了課堂教學中互動生成的動態(tài)結構模式,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首先我來說一下教材“兩位數除多位數”這部分內容是“除數是三位數除法”這一單元中重要組成部分,為使學生掌握試商方法,教材中采取分散難點,按由易到難的順序編寫了15道例題,先講除數是整十數的,然后講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先講在試商中不需要調商的,再講需要調商的;先講商是一位數的,使學生掌握求商的方法,然后講商是多位數的,當學生掌握一般試

38、商方法后,為了提高試商的速度,再講用比較靈活的方法試商,如果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試商,有時需要幾次調商,如果用口算,那就很快的確定出商,所以本節(jié)課主要利用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來試商,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和孩子們的年齡特征,以及新課標的要求確定以下目標:1.知識目標:在學生學完除數試整十數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用除數進位商加1試商法,并通過計算熟練掌握法則。2.能力目標:通過口算法、筆算法有機結合,靈活運用試商法和多種器官協(xié)調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3.情感目標:通過試商和調商,使學生體會試商方法的內在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根據目標以及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我把試商的方法確

39、定為本課的重難點,因為試商是讓學生掌握除法計算的關鍵,學生計算的準確性和敏捷性取決于試商方法,因要想完成目標必須突破難點重點,那么如何突破呢?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啟發(fā),充分貫徹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以課本為示范。以訓練為主線等原則。在下面的教學過程中我以以下幾個結合:以舊引新,新舊結合;口算筆算結合;基本試商法與技巧試商法結合;學生嘗試與教師指導結合;學生練習與教師講解結合等。教師和學生處于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平等地位,這樣課堂能使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愛學,樂學,易學具體的做法是這樣的:突破重點:首位加1(五入法)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當通過復習首位試商(四舍法)過度道新課后,以口算

40、和筆算為主線來突出本課的重點突破難點:難點是教師感到難教,學生感到難學的關鍵性知識點,本課難點是“除數進位商加1法”的運用為突破難點,我用以下幾種方法復習5603÷63的計算,復習去尾商減1法,然后將其除數變?yōu)?8,就轉化為本節(jié)課的例7:5605÷68從而減緩了教學坡度。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大膽嘗試,從中發(fā)現“除數進位商加1”的試商規(guī)律,以筆算的形式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利用兒歌這一喜聞樂見的形式,使枯燥無味的問題具體形象化,我在設計本節(jié)課中,通過讓學生自己嘗試,找出規(guī)律,化難為易。把枯燥無味的知識變成一些易記的口訣,除數兩位看兩位,兩位不夠看三位,除到哪位商哪位,熟記

41、口訣定好位,試商方法要靈活,同頭夠除要商1,同頭無除商8、9,9除得商要相同,5除得商要加倍,不夠商1零占位,除首去尾商減1,除首進位商加1.這12句歌訣使試商方法具體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便于學生掌握,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做到了葉圣陶先生所說的:“要教的好,使學生受益,還要靠老師的善于運用,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蓖ㄟ^以上四種方法有利于突破難點小學四年級數學(上)統(tǒng)計說課稿一、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統(tǒng)計第一課時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二、教材分析: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認識兩種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并繼續(xù)注意

42、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tǒng)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這樣就把數據分析與解決問題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統(tǒng)計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統(tǒng)計觀念。三、學情分析: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初步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統(tǒng)計圖表表示統(tǒng)計的結果,能夠根據統(tǒng)計圖表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初步經歷了用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了解了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并初步建立了統(tǒng)計觀念。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思想是,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繪制方法,討論和交流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與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聯系和區(qū)別,進而從更高的角度認識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量,進

43、一步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四、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根據課程標準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的規(guī)定,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1、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認識并繪制縱向條形復式統(tǒng)計圖,2、能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問題并從統(tǒng)計圖中發(fā)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3、通過對現實生活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這一課時的教學重點是:1、認識和了解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2、能依據所給定的信息畫出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3、能根據統(tǒng)計圖發(fā)現信息并進行簡單分析。4、能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并回答簡

44、單的問題。教學難點為:1.正確畫出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2.根據統(tǒng)計圖發(fā)現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簡單問題。五、教學設計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數學課程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推理與交流”。所以在這節(jié)課中我有意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來,成為學習的主人,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緊密相連,使學生探索的經歷和得出新發(fā)現的體驗成為數學學習的重要途徑。六、說教法、學法:我認為這個例題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首次將“統(tǒng)計觀念”作為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統(tǒng)計與人們的學習工作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