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方藥施護(ymm)_第1頁
第5章-方藥施護(ymm)_第2頁
第5章-方藥施護(ymm)_第3頁
第5章-方藥施護(ymm)_第4頁
第5章-方藥施護(ymm)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五章第五章方藥施護方藥施護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中藥與方劑中藥與方劑v我國分布著種類繁多、產(chǎn)量豐富我國分布著種類繁多、產(chǎn)量豐富的天然藥物資源,主要包括植物、的天然藥物資源,主要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物。動物和礦物。v由于天然藥物以植物藥為主,應(yīng)由于天然藥物以植物藥為主,應(yīng)用最廣泛,故稱為用最廣泛,故稱為“本草本草”,又稱,又稱為為“中藥中藥”。v中藥通過加工炮制,配伍組合,中藥通過加工炮制,配伍組合,制成一定的劑型,稱為制成一定的劑型,稱為“方劑方劑”。一、中藥基本知識一、中藥基本知識v(一)中藥的性能(一)中藥的性能1. 1.四氣四氣 又稱四性,即寒、熱、又稱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藥性,是從藥物作

2、溫、涼四種藥性,是從藥物作用于人體所發(fā)生的反應(yīng)概括出用于人體所發(fā)生的反應(yīng)概括出來的,用以說明藥物的作用性來的,用以說明藥物的作用性質(zhì)。質(zhì)。溫熱性屬陽,寒涼性屬陰。溫熱性屬陽,寒涼性屬陰。凡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凡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一般屬于一般屬于寒性或涼性寒性或涼性,如板藍,如板藍根、蒲公英。根、蒲公英。凡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藥物,凡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藥物,一般屬于一般屬于熱性或溫性熱性或溫性,如干姜、,如干姜、肉桂。肉桂。藥物寒熱之性不甚明顯者,稱藥物寒熱之性不甚明顯者,稱為為平性平性,如茯苓、豬苓。,如茯苓、豬苓。2.2.五味五味 指辛、甘、酸、苦、咸五種指辛、甘、酸、苦、咸

3、五種藥味。藥味。辛辛:發(fā)散、行氣、活血發(fā)散、行氣、活血的作用。的作用。解表藥、行氣藥、活血藥等多具辛解表藥、行氣藥、活血藥等多具辛味。味。如發(fā)散的生姜、行氣的木香、活血如發(fā)散的生姜、行氣的木香、活血的紅花。的紅花。辛味藥多辛散燥烈、易耗氣傷津,辛味藥多辛散燥烈、易耗氣傷津,氣虛、陰津虧虛、表虛多汗者不宜氣虛、陰津虧虛、表虛多汗者不宜使用。使用。v甘甘:補益和中、緩急止痛補益和中、緩急止痛、調(diào)和藥性、調(diào)和藥性的作用。的作用。如補氣的人參、緩急止痛的如補氣的人參、緩急止痛的蜂蜜、和中作用的麥芽、調(diào)蜂蜜、和中作用的麥芽、調(diào)和藥性的甘草。和藥性的甘草。甘味多滋膩,易助濕礙脾,甘味多滋膩,易助濕礙脾,脾

4、虛濕滯慎用。脾虛濕滯慎用。v酸酸:收斂、固澀收斂、固澀的作用。的作用。如澀精、斂汗的五味子、斂如澀精、斂汗的五味子、斂肺氣止咳嗽、澀腸止瀉的烏肺氣止咳嗽、澀腸止瀉的烏梅,止血的五倍子,固精、梅,止血的五倍子,固精、縮尿的金櫻子??s尿的金櫻子。酸能斂邪,有實邪者慎用。酸能斂邪,有實邪者慎用。v苦苦:清熱瀉火、通泄、降氣清熱瀉火、通泄、降氣、燥濕、堅陰、燥濕、堅陰的作用。的作用。清熱、瀉下、祛風濕的藥物多清熱、瀉下、祛風濕的藥物多具苦味。具苦味。如梔子、龍膽草、杏仁、大黃如梔子、龍膽草、杏仁、大黃、黃連等。、黃連等。苦燥易傷陰津,陰津不足者慎苦燥易傷陰津,陰津不足者慎用。用。v咸咸:軟堅散結(jié)、瀉下

5、軟堅散結(jié)、瀉下的作用。的作用。瀉下、消散結(jié)塊的藥物多具咸味瀉下、消散結(jié)塊的藥物多具咸味如海藻、芒硝如海藻、芒硝此外,還有淡味和澀味此外,還有淡味和澀味淡:滲濕、利尿的作用,常附于淡:滲濕、利尿的作用,常附于甘,如豬苓、茯苓。甘,如豬苓、茯苓。澀:收斂、固澀的作用,常附于澀:收斂、固澀的作用,常附于酸。酸。3.3.升降浮沉升降浮沉 藥物作用的不同藥物作用的不同 趨向趨向升:上升,多治療瀉痢、崩漏、脫肛升:上升,多治療瀉痢、崩漏、脫肛等癥等癥降:下降,多治療嘔吐、咳喘等癥。降:下降,多治療嘔吐、咳喘等癥。?。合蛲獍l(fā)散,多治療表證、麻疹等?。合蛲獍l(fā)散,多治療表證、麻疹等病癥病癥沉:向內(nèi)收斂,多治療因

6、虛而致的自沉:向內(nèi)收斂,多治療因虛而致的自汗、盜汗等癥。汗、盜汗等癥。v升浮藥物,質(zhì)地多輕清上升升浮藥物,質(zhì)地多輕清上升,具有升陽發(fā)表、催吐、開竅,具有升陽發(fā)表、催吐、開竅等作用。等作用。v沉降藥物,質(zhì)地多重濁堅實沉降藥物,質(zhì)地多重濁堅實,具有清熱、瀉下、利水滲濕,具有清熱、瀉下、利水滲濕、止咳平喘等作用。、止咳平喘等作用。v另外,適當?shù)呐谥坪团湮橐擦硗猓m當?shù)呐谥坪团湮橐部筛淖兯幬锏纳蹈〕林呄蚩筛淖兯幬锏纳蹈〕林呄騰主要是指對某經(jīng)(臟腑及經(jīng)絡(luò))主要是指對某經(jīng)(臟腑及經(jīng)絡(luò))發(fā)生明顯作用,對其他經(jīng)則作用發(fā)生明顯作用,對其他經(jīng)則作用較小或沒作用。較小或沒作用。v歸經(jīng)不同,治療作用也不相同。

7、歸經(jīng)不同,治療作用也不相同。v毒性反應(yīng)與藥物的不良反應(yīng)不毒性反應(yīng)與藥物的不良反應(yīng)不同,它對人體的危害性較大,甚同,它對人體的危害性較大,甚至可以危及生命。至可以危及生命。v臨床上利用有毒藥物來治療疾臨床上利用有毒藥物來治療疾病,可通過必要的炮制、配伍、病,可通過必要的炮制、配伍、制劑等途徑來減輕或消除毒性。制劑等途徑來減輕或消除毒性。v1. 1.中藥的配伍中藥的配伍v(1 1)相須相須:即性能功效相似的藥:即性能功效相似的藥物配合應(yīng)用,可以增強原有療效。物配合應(yīng)用,可以增強原有療效。如如石膏石膏和和知母知母配合,能明顯增強清配合,能明顯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熱瀉火的治療效果v(2 2)相使相使

8、:性能功效方面有: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藥物配合應(yīng)用,以某些共性的藥物配合應(yīng)用,以一種藥為主,另一種藥為輔,一種藥為主,另一種藥為輔,能明顯提高主藥療效。能明顯提高主藥療效。v如補氣利水的如補氣利水的黃芪黃芪與利水健與利水健脾的脾的茯苓茯苓配合時,茯苓能提高配合時,茯苓能提高黃芪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黃芪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v(3 3)相畏相畏:一種藥物的: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yīng)或副作用,能被毒性反應(yīng)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v如如生半夏生半夏和和生南星生南星的毒的毒性能被性能被生姜生姜減輕或消除,減輕或消除,所以說生半夏和生南星畏所以說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生姜。

9、v(4 4)相殺相殺: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v如如生姜生姜能減輕或消除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生半夏和和生生南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說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說生姜生姜殺殺生半夏生半夏和和生南星生南星的毒。的毒。v(5 5)相惡相惡:兩藥合用后:兩藥合用后,由于相互牽制而使原有,由于相互牽制而使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功效降低甚至喪失。v如如人參人參惡惡萊菔子萊菔子,因萊,因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人參能削弱萊菔子的用,人參能削弱萊菔子的降氣作用。降氣作用。v(6 6)相反相反:兩種藥物合用,:兩種藥物合

10、用,能產(chǎn)生或增強毒性反應(yīng)或副作能產(chǎn)生或增強毒性反應(yīng)或副作用。用。v如如“十八反十八反”“”“十九畏十九畏”中的中的若干藥物。若干藥物。v(1 1)配伍禁忌:在復(fù)方配伍用)配伍禁忌:在復(fù)方配伍用藥中,有些藥物應(yīng)避免配合使用藥中,有些藥物應(yīng)避免配合使用,以免降低和破壞藥效,產(chǎn)生劇,以免降低和破壞藥效,產(chǎn)生劇烈的毒副作用。烈的毒副作用。v十八反十八反: :甘草甘草反反甘遂、大戟、海甘遂、大戟、海藻、莞花藻、莞花; ;烏頭烏頭反反貝母、瓜蔞、半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夏、白蘞、白芨; ;藜蘆藜蘆反反人參、沙人參、沙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藥。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藥。v十九畏十九畏: :硫黃硫黃

11、畏畏樸硝樸硝,水銀水銀畏畏砒砒霜霜,狼毒狼毒畏畏密陀僧密陀僧,巴豆巴豆畏畏牽牽牛牛,丁香丁香畏畏郁金郁金,川烏、草烏川烏、草烏畏畏犀角犀角,牙硝牙硝畏畏三棱三棱,官桂官桂畏畏石脂石脂,人參人參畏畏五靈脂五靈脂 。v(2 2)妊娠用藥禁忌)妊娠用藥禁忌v禁用藥:禁用藥大多數(shù)是毒性較禁用藥:禁用藥大多數(shù)是毒性較強或藥性猛烈的藥物,如水銀、強或藥性猛烈的藥物,如水銀、砒霜、雄黃、牽牛、蘆薈、蕪花砒霜、雄黃、牽牛、蘆薈、蕪花、大戟、甘遂、烏頭、三棱、莪、大戟、甘遂、烏頭、三棱、莪術(shù)等藥。術(shù)等藥。v慎用藥:慎用藥包括活血祛瘀慎用藥:慎用藥包括活血祛瘀、行氣破滯以及辛溫重鎮(zhèn)的藥、行氣破滯以及辛溫重鎮(zhèn)的藥物

12、,如桃仁、紅花、益母草、物,如桃仁、紅花、益母草、川芎、大黃、枳實、木通、附川芎、大黃、枳實、木通、附子、肉桂、赭石等藥。子、肉桂、赭石等藥。v(3 3)用藥飲食禁忌)用藥飲食禁忌服藥期間對某些食物的禁忌,服藥期間對某些食物的禁忌,簡稱食忌。簡稱食忌。一般忌食生冷、辛熱、油膩、一般忌食生冷、辛熱、油膩、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熱性??;寒性病;胸痹病人;熱性病;寒性??;胸痹病人;肝陽上亢;脾胃虛弱;瘡瘍、肝陽上亢;脾胃虛弱;瘡瘍、皮膚病。皮膚病。v(一)方劑的組成原則(一)方劑的組成原則 君藥、臣藥君藥、臣藥、佐藥、使藥。、佐藥、使藥。v1. 1.君藥君藥 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

13、要治療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不可缺少的藥物,又稱作用的藥物。不可缺少的藥物,又稱主藥,其藥力居方之首。主藥,其藥力居方之首。v2.2.臣藥臣藥 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和主證的藥物,或針對兼病病和主證的藥物,或針對兼病或兼證起治療作用的藥物,藥或兼證起治療作用的藥物,藥力小于君藥。力小于君藥。v3.3.佐藥佐藥 一是佐助君、臣藥起治療一是佐助君、臣藥起治療作用,或直接治療次要癥狀或兼證作用,或直接治療次要癥狀或兼證的藥物。二是減緩或消除君、臣藥的藥物。二是減緩或消除君、臣藥的毒性或峻烈之性的藥物。三是與的毒性或峻烈之性的藥物。三是與君藥性味相反,在治療中起反佐作君藥

14、性味相反,在治療中起反佐作用的藥物。用的藥物。v4.4.使藥使藥 一是引經(jīng)藥,引方中諸一是引經(jīng)藥,引方中諸藥直達病所的藥物;二是調(diào)和藥藥直達病所的藥物;二是調(diào)和藥,調(diào)和方中諸藥作用的藥物,一,調(diào)和方中諸藥作用的藥物,一般用量較輕,藥力較小。般用量較輕,藥力較小。v1. 1.藥味加減的變化藥味加減的變化v(1 1)隨癥加減:在主證、主藥)隨癥加減:在主證、主藥不變的情況下,因次要癥狀或不變的情況下,因次要癥狀或兼證的不同,增減次要藥物,兼證的不同,增減次要藥物,以適應(yīng)新病情。以適應(yīng)新病情。v(2 2)配伍變化:在主藥不變的情況)配伍變化:在主藥不變的情況下,改變臣、使藥的配伍,從而使該下,改變臣

15、、使藥的配伍,從而使該方的作用變化。方的作用變化。v(3 3)組方變化:更換方中主藥,增)組方變化:更換方中主藥,增減方中藥味,方劑的功用隨之改變,減方中藥味,方劑的功用隨之改變,方名也隨之發(fā)生改變。方名也隨之發(fā)生改變。v2.2.藥量增減的變化藥量增減的變化 方劑中的藥物組成不方劑中的藥物組成不變,而藥量發(fā)生了改變,使該方的功用和變,而藥量發(fā)生了改變,使該方的功用和主治亦隨之發(fā)生改變主治亦隨之發(fā)生改變v3.3.劑型更換的變化劑型更換的變化 方劑中藥物、藥量完方劑中藥物、藥量完全相同,只是根據(jù)病情需要,確定使用不全相同,只是根據(jù)病情需要,確定使用不同的劑型。劑型不同,藥力大小和峻緩也同的劑型。劑

16、型不同,藥力大小和峻緩也不同。不同。v1. 1.湯劑湯劑 藥物配伍組成方劑后,加藥物配伍組成方劑后,加水浸泡煎煮,去渣取汁而服用者,水浸泡煎煮,去渣取汁而服用者,稱為湯劑。稱為湯劑。v特點:吸收快、作用強。特點:吸收快、作用強。v2.2.散劑散劑 藥物研成粉末,稱為散藥物研成粉末,稱為散劑劑v特點:節(jié)省藥材、不易變質(zhì)、便特點:節(jié)省藥材、不易變質(zhì)、便于服用和攜帶。于服用和攜帶。v3.3.丸劑丸劑 藥物研成粉末后,用水、藥物研成粉末后,用水、蜜、米糊、面糊、酒、藥汁等為賦蜜、米糊、面糊、酒、藥汁等為賦形劑制作而成的圓粒狀固體劑型。形劑制作而成的圓粒狀固體劑型。v特點:吸收較慢、藥效持久、節(jié)特點:吸

17、收較慢、藥效持久、節(jié)省藥材、便于服用、攜帶與貯存省藥材、便于服用、攜帶與貯存v4.4.膏劑膏劑 v 內(nèi)服:將藥物反復(fù)煎熬,去渣取汁,內(nèi)服:將藥物反復(fù)煎熬,去渣取汁,再用微火加熱濃縮,加入蜂蜜或冰糖再用微火加熱濃縮,加入蜂蜜或冰糖收膏而成。特點:滋潤補益,體積小收膏而成。特點:滋潤補益,體積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含量高,便于服用。v外用:外用:“薄貼薄貼” ” ,用油將藥物煎熬,用油將藥物煎熬,去渣加入黃丹、白蠟收膏而成,去渣加入黃丹、白蠟收膏而成,v5.5.糖漿劑糖漿劑 藥物煎煮后去渣取汁濃縮藥物煎煮后去渣取汁濃縮,加入高濃度蔗糖的藥物水溶液。特,加入高濃度蔗糖的藥物水溶液。特點:吸收較快、

18、服用方便、味甜量小點:吸收較快、服用方便、味甜量小v6.6.沖劑沖劑 藥物濃縮浸膏與適量輔料混藥物濃縮浸膏與適量輔料混合制成的顆粒狀散劑。特點:體積較合制成的顆粒狀散劑。特點:體積較小、作用迅速、味道可口、便于服用小、作用迅速、味道可口、便于服用。v7.7.片劑片劑 藥物經(jīng)過加工和提煉與適量輔料藥物經(jīng)過加工和提煉與適量輔料混合壓制而成的劑型。特點:體積小、用混合壓制而成的劑型。特點:體積小、用量準確、便于服用。量準確、便于服用。v8.8.注射劑注射劑 藥物加工精煉而成的滅菌溶液藥物加工精煉而成的滅菌溶液或粉末,供皮下、肌肉、靜脈、腧穴注射或粉末,供皮下、肌肉、靜脈、腧穴注射的一種制劑。特點:劑

19、量準確、藥效迅速的一種制劑。特點:劑量準確、藥效迅速、適用面廣、不受消化系統(tǒng)影響。、適用面廣、不受消化系統(tǒng)影響。v9.9.酒劑酒劑 又稱藥酒,將藥物浸泡于酒中又稱藥酒,將藥物浸泡于酒中,使其有效成分溶于酒中而得到的一種,使其有效成分溶于酒中而得到的一種澄清浸出液的劑型。特點:活血通絡(luò)澄清浸出液的劑型。特點:活血通絡(luò)v10.10.口服液口服液 將藥材提取制成的內(nèi)服液體將藥材提取制成的內(nèi)服液體制劑。特點:吸收快、服用方便、口感制劑。特點:吸收快、服用方便、口感適宜適宜v(一)中藥煎法(一)中藥煎法v1. 1.煎藥用具煎藥用具 用帶蓋的砂鍋、白色不用帶蓋的砂鍋、白色不掉瓷的搪瓷鍋、玻璃器皿等掉瓷的搪

20、瓷鍋、玻璃器皿等v禁用易與中藥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的鐵、銅禁用易與中藥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的鐵、銅、鋁、不銹鋼、錫等容器。、鋁、不銹鋼、錫等容器。v2.2.煎藥用水煎藥用水 水質(zhì)純凈、礦物質(zhì)水質(zhì)純凈、礦物質(zhì)少的涼水、涼開水,不可用開水少的涼水、涼開水,不可用開水。內(nèi)服藥第一煎加水超出藥面的。內(nèi)服藥第一煎加水超出藥面的35cm35cm,第二煎加水超出藥面,第二煎加水超出藥面的的23cm23cm。水量應(yīng)一次加足。水量應(yīng)一次加足。v3.3.浸泡浸泡 v 復(fù)方湯劑浸泡復(fù)方湯劑浸泡30603060分鐘;分鐘;v以根、莖、果實、種子類為主的以根、莖、果實、種子類為主的湯劑,浸泡湯劑,浸泡6060分鐘;分鐘;v花、葉、草類

21、為主的湯劑,浸泡花、葉、草類為主的湯劑,浸泡20302030分鐘。分鐘。v4.4.煎藥火候與時間煎藥火候與時間 v以以“先武后文先武后文”為原則。為原則。v5.5.特殊煎煮法特殊煎煮法v一些比較特殊的藥物,需要根據(jù)一些比較特殊的藥物,需要根據(jù)藥物的性質(zhì),采取不同的煎煮法。藥物的性質(zhì),采取不同的煎煮法。藥物種類藥物種類一煎一煎二煎二煎說明說明一般藥物一般藥物20203030分鐘分鐘10102020分鐘分鐘使有效成份充分溶出使有效成份充分溶出解表、芳香、清熱解表、芳香、清熱類藥物類藥物15152020分鐘分鐘10101515分鐘分鐘不宜久煎,以免藥性揮不宜久煎,以免藥性揮發(fā),甚至改變藥性發(fā),甚至改

22、變藥性滋補類藥物滋補類藥物40405050分鐘分鐘30304040分鐘分鐘使藥效盡量煎出,充分使藥效盡量煎出,充分發(fā)揮藥力發(fā)揮藥力有毒性的藥物有毒性的藥物需久煎,約需久煎,約60609090分鐘,可降低毒性分鐘,可降低毒性v湯劑通常每日一劑,分湯劑通常每日一劑,分2323次服。次服。峻下藥、攻積導(dǎo)滯藥宜空腹服峻下藥、攻積導(dǎo)滯藥宜空腹服補益藥宜飯前服補益藥宜飯前服健胃藥和對胃腸刺激性大的藥健胃藥和對胃腸刺激性大的藥宜飯后服宜飯后服安神藥宜睡前安神藥宜睡前1 1小時服小時服其他藥物一般宜飯后服其他藥物一般宜飯后服v一、常用中藥一、常用中藥v(一)解表類(一)解表類v凡以發(fā)散表邪、解除表證為主凡以發(fā)

23、散表邪、解除表證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為解表藥。要功效的藥物,稱為解表藥。v針對表證的寒熱,分為辛溫解針對表證的寒熱,分為辛溫解表藥和辛涼解表藥表藥和辛涼解表藥v(二)清熱類(二)清熱類v凡能清泄里熱,以治療里熱證為凡能清泄里熱,以治療里熱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清熱藥。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清熱藥。v分為:清熱瀉火藥、清熱燥濕藥分為:清熱瀉火藥、清熱燥濕藥、清熱解毒藥、清熱涼血藥、清虛、清熱解毒藥、清熱涼血藥、清虛熱藥。熱藥。v清虛熱藥:清虛熱藥:v青蒿青蒿,性苦、寒;退虛熱,涼血;治,性苦、寒;退虛熱,涼血;治療瘧疾、溫熱病后期、陰虛發(fā)熱療瘧疾、溫熱病后期、陰虛發(fā)熱v地骨皮地骨皮,性苦、寒;涼

24、血退蒸,清泄,性苦、寒;涼血退蒸,清泄肺熱;治療陰虛血熱、肺熱咳喘、吐肺熱;治療陰虛血熱、肺熱咳喘、吐衄。衄。v(三)瀉下類(三)瀉下類v凡能引起腹瀉或滑利大腸、促凡能引起腹瀉或滑利大腸、促進排便的藥物,稱為瀉下藥。進排便的藥物,稱為瀉下藥。v分為攻下藥、潤下藥和峻下逐分為攻下藥、潤下藥和峻下逐水藥水藥v(四)祛濕藥(四)祛濕藥v能祛除風濕、解除痹痛的藥物,能祛除風濕、解除痹痛的藥物,稱為祛風濕藥。凡功能為化除濕濁稱為祛風濕藥。凡功能為化除濕濁、醒悅脾胃的藥物稱芳香化濕藥;、醒悅脾胃的藥物稱芳香化濕藥;能通利水道、滲除水濕的藥物稱利能通利水道、滲除水濕的藥物稱利水滲濕藥。水滲濕藥。v(五)溫里

25、藥(五)溫里藥v凡能溫里祛寒,用以治療里寒凡能溫里祛寒,用以治療里寒證的藥物,稱為溫里藥,又稱證的藥物,稱為溫里藥,又稱祛寒藥。祛寒藥。v(六)理氣類(六)理氣類v以舒暢氣機為主要功效,常用以舒暢氣機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療氣滯證的藥物叫行氣藥以治療氣滯證的藥物叫行氣藥,也稱理氣藥,行氣力強者又,也稱理氣藥,行氣力強者又稱破氣藥。稱破氣藥。v(七)消食類(七)消食類v凡以消食化積、增進食欲為主凡以消食化積、增進食欲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消食藥,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消食藥,又叫消導(dǎo)藥。又叫消導(dǎo)藥。v(八)理血類(八)理血類v凡能調(diào)理血分,治療血分疾病凡能調(diào)理血分,治療血分疾病的藥物,稱為理血藥。的藥

26、物,稱為理血藥。v血分疾病分為血虛、血熱、血血分疾病分為血虛、血熱、血溢、血瘀四類;治法有補血、涼溢、血瘀四類;治法有補血、涼血、止血、活血化瘀。血、止血、活血化瘀。v(九)化痰止咳平喘藥(九)化痰止咳平喘藥v凡能祛痰或消痰,以治療痰證凡能祛痰或消痰,以治療痰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化痰藥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化痰藥以抑制或減輕咳嗽、氣喘為主要以抑制或減輕咳嗽、氣喘為主要作用的藥,稱為止咳平喘藥。作用的藥,稱為止咳平喘藥。v(十)平肝熄風類(十)平肝熄風類v凡具有平降肝陽、止息肝風凡具有平降肝陽、止息肝風作用的藥物,稱為平肝熄風作用的藥物,稱為平肝熄風藥。藥。v(十一)安神類(十一)安神類v凡

27、以安定神志為主要作用,凡以安定神志為主要作用,用治心神不安病癥的藥物,用治心神不安病癥的藥物,稱為安神藥。稱為安神藥。v(十二)補益類(十二)補益類v凡能補益正氣,增強體質(zhì),以凡能補益正氣,增強體質(zhì),以提高抗病能力,用治虛癥為主提高抗病能力,用治虛癥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補虛藥,要作用的藥物,稱為補虛藥,亦稱補養(yǎng)藥或補益藥。亦稱補養(yǎng)藥或補益藥。v分為補氣藥、補陽藥、補血藥分為補氣藥、補陽藥、補血藥和補陰藥和補陰藥v二、常用中成藥二、常用中成藥v見書上見書上67726772頁頁71一、內(nèi)服藥的護理一、內(nèi)服藥的護理(一)解表藥的用法與護理(一)解表藥的用法與護理(二)清熱藥的用法與護理(二)清熱藥

28、的用法與護理(三)瀉下藥的用法與護理(三)瀉下藥的用法與護理(四)祛濕藥的用法與護理(四)祛濕藥的用法與護理(五)溫里藥的用法與護理(五)溫里藥的用法與護理(六)理氣藥的用法與護理(六)理氣藥的用法與護理(七)消導(dǎo)藥的用法與護理(七)消導(dǎo)藥的用法與護理v(八)止血藥的用法與護理(八)止血藥的用法與護理v(九)活血化瘀藥的用法與護理(九)活血化瘀藥的用法與護理v(十)化痰止咳平喘藥的用法與護理(十)化痰止咳平喘藥的用法與護理v(十一)平肝熄風藥的用法與護理(十一)平肝熄風藥的用法與護理v(十二)開竅藥的用法與護理(十二)開竅藥的用法與護理v(十三)安神藥的用法與護理(十三)安神藥的用法與護理v(

29、十四)補益藥的用法與護理(十四)補益藥的用法與護理v(十五)收澀藥的用法與護理(十五)收澀藥的用法與護理二、外用藥的護理二、外用藥的護理v(一)膏藥的用法及護理(一)膏藥的用法及護理膏藥膏藥故稱薄貼,又稱硬膏,是以膏藥敷貼故稱薄貼,又稱硬膏,是以膏藥敷貼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法。用于治療外科癰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法。用于治療外科癰瘍癤腫,已成膿未潰,或已潰膿毒未盡和瘍癤腫,已成膿未潰,或已潰膿毒未盡和瘰疬、痰核、風濕、跌打損傷等病癥。瘰疬、痰核、風濕、跌打損傷等病癥。貼膏藥前,清潔患處皮膚,剃去患部毛發(fā)貼膏藥前,清潔患處皮膚,剃去患部毛發(fā)膏藥一般膏藥一般1 1日換日換1 1次次,厚型可,厚型可3535日換一次日換一次(二)中藥熏洗療法及護理(二)中藥熏洗療法及護理v中藥熏洗療法中藥熏洗療法是將藥物煎湯或用是將藥物煎湯或用開水沖泡后,趁熱進行全身或局部開水沖泡后,趁熱進行全身或局部的浸泡、淋洗、熏蒸、濕敷。用于的浸泡、淋洗、熏蒸、濕敷。用于跌打損傷、肢體關(guān)節(jié)疼痛和活動不跌打損傷、肢體關(guān)節(jié)疼痛和活動不利,以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