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校信息化水平評估指標體系設計研究摘要:在認真參考國家信息化和企業(yè)信息化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通過應用專家打分法(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AHP法),本文提出一套完整的高校信息化水平評估指標體系,并對各指標的內涵和評判標準進行了詳細的說明。關鍵詞:高校,信息化,評估,指標體系。近年來,高校的信息化建設如火如荼,在校園網、電子政務、門戶網站、信息資源建設等許多方便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也還存在諸如“重硬輕軟”、“重建設輕應用”、“盲目攀比”等問題,為規(guī)范、引導高校的信息化建設工作朝著快速、健康的方向發(fā)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完整的高校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和相應的測度及評價方法,以便對不同高校的信息化建設
2、水平進行合理的測度和評價,進而指導其下一步的信息化實踐。國內外對信息化程度的分析與研究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有所嘗試,指標體系和評估方法也很多。國外比較典型的有日本的信息化指數法和美國的波拉特方法(GDP比重法和就業(yè)結構分析法),但都側重于社會信息化程度的分析。國內近年來對信息化水平評估的相關研究也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如信息產業(yè)部推出了統(tǒng)一的國家信息化和企業(yè)信息化指標體系,并且明確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信息化主管部門結合工作實際,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試行,要逐步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信息化指標體系,今后凡全國性信息化水平比較,須嚴格按照構成方案的統(tǒng)一規(guī)定進行。1指標體系初步方案的確定為貫徹執(zhí)行信息產業(yè)部
3、關于“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信息化指標體系”以及“今后凡全國性信息化水平比較,須嚴格按照構成方案的統(tǒng)一規(guī)定進行”的相關指示精神,筆者在設計高校信息化水平評估指標體系時重點參考了國家信息化和企業(yè)信息化指標體系,經過分析,發(fā)現:國家信息化和企業(yè)信息化指標體系都由六個基本要素構成。國家信息化體系的六個要素為:信息資源,信息網絡,信息技術應用,信息技術和產業(yè),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規(guī)和標準。信息網絡是基礎,信息資源是核心,信息資源的利用與信息技術的應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術產業(yè)和信息化政策、法規(guī)和標準是其保障。其權重設置為:信息資源18,信息網絡16,信息技術應用18,信息產業(yè)18,信息化人才14
4、,政策和效果16。企業(yè)信息化指標體系的六個要素為:戰(zhàn)略地位,基礎建設,應用狀況,人力資源,安全,效益指數。其權重設置為:戰(zhàn)略地位:10%;基礎建設:20%;應用狀況和效益指數:50%;人力資源:15%;安全:5%。在借鑒河南、云南、黑龍江等省市教育信息化評估指標體系構成方案和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對專家訪談、調查,筆者在設計高校信息化水平評估指標體系時,也將高校信息化評估的要素分為六大類: 戰(zhàn)略地位 基礎設施 應用系統(tǒng) 信息資源 人力資源 組織機構和管理筆者把確定的這六大基本要素作為一級指標,并且給每個一級指標分配了若干個二級指標(總計30個),構成了高校信息化水平評估指標初步方案如下:表
5、1高校信息化水平評估指標體系初步構成方案序號一級指標二級指標評估等級ABCD1戰(zhàn)略地位U1組織地位U11信息化規(guī)劃和預算U12人均經費U13經費增長率U14目標定位U15建設思路U162基礎設施網絡設備U21上聯速率U22網絡覆蓋率U23工作用計算機U24多媒體教室U25衛(wèi)星數字傳輸系統(tǒng)U26服務設施U273應用狀況OA系統(tǒng)的應用U31教務管理系統(tǒng)U32科研管理系統(tǒng)U33數字化校園系統(tǒng)U344信息資源基本信息數據庫U41多媒體軟件及課件U42教學管理系統(tǒng)建設U43電子圖書U44http和ftp資源U455人力資源信息技術培訓計劃及措施U51信息技術達標合格率U52信息技術課程及師資U53網絡信
6、息技術專門人才U546組織機構和管理機構設置U61規(guī)章制度U62安全管理U63網絡故障率U642各級指標及其權重的確定在初步方案確定后,筆者設計了調查表格,請20位專家對6個一級指標的相對重要性及其下的30個二級指標重要性進行判斷,調查結果收集回來后,首先采用層次分析法求出每個專家給6個指標分配的權重,再進行算術平均來確定6個一級指標的最后權重。具體操作步驟如下:2.1用層次分析法求解單個專家所賦的權重(1)建立判斷矩陣由20專家對6個一級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用判斷尺度進行判斷,以確定矩陣元素。判斷尺度的定義見下表表2判斷尺度定義表判斷尺度定 義1Ci與Cj的影響相同3Ci比Cj影響
7、稍強5Ci比Cj影響強7Ci比Cj影響明顯地強9Ci比Cj影響絕對地強2,4,6,8Ci與Cj的影響之比在上述兩相鄰等級之間1,1/21/9Ci與Cj的影響之比為上述aij的相反數(2)填寫判斷表并統(tǒng)計結果20位專家按上表的判斷尺度填寫判斷表,得到20份如表3所示的權值因子判斷表。表3 權值因子判斷表序號評 價指 標評 價 指 標指標指標指標指標(j)指標(n)1指標1a12a13a1 ja1n2指標a211a23a2ja2n3指標a31a321a3ja3ni指標(i)ai 1ai 2ai 31ai n1n指標(n)an1an2an3an j1將每位專家給出的判斷表按19標度建立正互反判斷矩陣
8、如下, A=()n×n公式1由線性代數“根法”計算出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即()1/n=公式2=1>0,(, )T(3)確定評價權重集: ,其中由公式2決定且有(4)一致性檢驗因為共有6個一級指標,所以必須進行一致性檢驗,且因為n=6,由表4可知,R.I.1.24。表4 R.I.表N23456789R.I.0.000.580.9021.411.45根據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方法,一致性指標為C.I.且C.I.越小,則說明一致性越大。由于一致偏離可由隨機因素引起,所以在檢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時,將C.I與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進行比較,得出檢驗數C.R即:C.
9、R=.C.I.R.I.公式3由公式(4-4、公式(4-5)可求出C.I.的值,代入公式(4-3)即可知其C.R.之值,本文中20位專家給出的判斷矩陣,經檢驗其C.R.全部小于0.1,故通過一致性檢驗,可以認為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評價結果是可靠的。CI=n-1公式4公式522確定各個指標的最終權重應用層次分析法求出每位專家給6個一級指標所賦的權重后,本文直接將其結果代入下表進行了綜合平均。序號評價指標專家1 專家2專家m 均值 歸一化b1=a1=b1/1 U1 B11 B12 B1m 2 U2 B21 B22 B2m b2=a2=b2/bn=an=bn/n Un Bn1 Bn2 Bnm 表
10、5專家打分法確定權重表中bij表示第j位專家對第i項指標的權重賦值(已經通過層次分析法得出),ai為第i項指標的最后權重,且本文中n=6,m=20。經過計算,最終得出6個一級指標的權重集為:A(0.1627,0.1815,0.1948,0.1773,0.1361,0.1476)2.3二級指標及其權重的確定為了分析的方便,筆者對二級指標的確定過程進行一般性描述,在下列分析過程中我們采用指標1、指標2、指標n的形式來代表某個一級指標下的n個二級指標,并假設專家數為m位,對m位專家打分的結果進行數學分析后即可確定某個一級指標下二級指標的最終個數。具體過程如下:在確定二級指標時,筆者設計過程中的第一次
11、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表6高校信息化評估指標體系專家意見第一次調查結果指 標專家打分結果1234m-1m指標1b11b12b13b14b1m-1b1 m指標2b21b22b23b24b2 m -1b2 m指標3b31b32b33b34b3 m -1b3 m指標4b41b42b43b44b4 m -1b4 m指標N-1bN-11bN-12bN-13b N-14bN-1 m -1bN-1 m指標NbN1bN2bN3bN4bN m -1bN m表7 高校信息化評估指標體系專家意見第一次調查結果分析表指 標總體均值總體標準差重要性排序指標1µ111指標2µ222指標3µ33
12、3指標4µ444指標N-1µN-1N-1N-1指標NµNNN表6是M位專家的原始打分結果綜合,表7是對表6中的結果進行總體均值和總體方差統(tǒng)計分析,并依總體均值進行重要性排序。在處理過程中將均值位于最后幾位且總體標準差明顯高于其它幾個指標的指標在最后的統(tǒng)計分析過程中剔除,而選擇均值較高、總體標準差較低的指標作為最后確定的指標,。因為均值高低說明了專家們認為它們的重要性大小,而總體標準差大小則表明專家們對它們重要與否的意見統(tǒng)一程度,是否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實際應用中,我們按上述方法剔除掉高校信息化水平評估指標體系初步方案中的6個二級指標,最終確定24個二級指標(詳見表8
13、)。在確定24個二級指標后,筆者進行了第二次調查,請20位專家直接給24個二級指標的權重賦值,然后將打分結果直接代入表5處理后得出6類二級指標的權重集分別如下所示:A1=(0.2258,0.2612,0.2863,0.2267)A2=(0.1745,0.1653,0.1782,0.1568,0.1914,0.1338)A3=(0.2873,0.3154,0.3973)A4=(0.2526,0.2334,0.2465,0.2675)A5=(0.2415,0.2687,0.2712,0.2186)A6=(0.2676,0.3581,0.3743)3最后的具體構成方案按上述方法得到的最終方案如下:表
14、8高校信息化評估指標體系序號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權重(%)評估等級ABCD1戰(zhàn)略地位U1(16.27%)組織地位U1122.58信息化規(guī)劃和預算U1226.12人均經費U1328.63經費增長率U1422.672基礎設施U2(18.15%)網絡設備U2117.45上聯速率U2216.53網絡覆蓋率U2317.82工作用計算機U2415.68多媒體教室U2519.14衛(wèi)星數字傳輸系統(tǒng)U2613.383應用狀況U3(19.48%)OA系統(tǒng)的應用U3128.73教務管理系統(tǒng)U3231.54其它管理信息系統(tǒng)U3339.734信息資源U4(17.73%)基本信息數據庫U4125.26多媒體軟件及課件U422
15、3.34電子圖書U4324.65http和ftp資源U4426.755人力資源U5(13.61%)信息技術培訓計劃及措施U5124.15信息技術達標合格率U5226.87信息技術課程及師資U5327.12網絡信息技術專門人才U5421.866組織機構和管理U6(14.76%)機構設置U6126.76規(guī)章制度U6235.81安全管理U6337.434各指標的內涵及評估標準為便于實際評估中操作方便,筆者在認真查閱相關文獻和參考國家信息化指標體系及企業(yè)信息化指標體系和河南、遼寧、云南等地相關信息化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對高校信息化水平評估指標體系各指標的內涵及參考評估標準規(guī)定如下:表9高校信息化評估指標
16、內涵和評估參考標準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指標內涵評估標準AC戰(zhàn)略地位U1組織地位U11信息化最高領導者的地位及管理部門的地位信息化最高領導者為校長或書記,信息化工作管理部門校領導垂直管理。信息化最高領導者為校領導副職,信息化工作管理部門為校領導副職直接管理。信息化規(guī)劃和預算U12信息化規(guī)劃和預算的制定和執(zhí)行等有明確的信息化規(guī)劃和充足的預算資金。有信息化建設規(guī)劃和一定的預算資金。人均經費U13近三年人均教育信息化總經費A1800元A1400元A1600元經費增長率U14近三年人均教育信息化經費增長率A210%A26%A28%基礎設施U2網絡設備U21網絡設備的規(guī)格、性能等主交換機為三層交換機,二級交換
17、機為百兆交換機。交換機和服務器等設備能完全滿足各項網絡服務的需要。局域網主干為千兆,百兆到桌面。主干交換機為百兆,二級交換設備為百兆或10兆;交換機和服務器等網絡設備能基本滿足各項網絡服務的需要。局域網主干為千兆或百兆,十兆到桌面。上聯速率U22局域網連入CERNET的速率A3A31000M bps2 Mbps A310Mbps網絡覆蓋率U23校園網在校內的覆蓋情況。人均上網信息點數量A4所有樓宇均上網,并按有關國家標準布設信息點。A40.25有50%的樓宇上網,并按有關國家標準布設信息點。A40.1 人均計算機臺數U24教職員工和學生人均計算機臺數算術平均A5A50.3臺0.1臺A50.2臺
18、多媒體教室U25多媒體教室的功能和數量多媒體教室能滿足多媒體教學及現代遠程教育的需要。各專業(yè)有40%以上的必修課在多媒體教室上課。多媒體教室能基本滿足多媒體教學及現代遠程教育需要。各專業(yè)有15%以上的必修課在多媒體教室上課。衛(wèi)星數字傳輸系統(tǒng)U26有相應的傳輸設備,下載和上傳有關信息,并應用于實際工作中有完備的、高規(guī)格的衛(wèi)星數字傳輸系統(tǒng),能及時下載及上傳有關信息,這些信息已在工作中發(fā)揮實際作用。有相應的傳輸設備并開始下載有關信息。應用狀況U3OA系統(tǒng)U31辦公系統(tǒng)。有基于網絡和有關數據庫的完善的綜合辦公系統(tǒng),核心工作流程全部上網。有基于網絡和有關數據庫的綜合辦公系統(tǒng),部分工作流程網上完成。教務管
19、理信息系統(tǒng)U32選課、排課、成績錄入、查詢等系統(tǒng)完全實現網上排課、選課、成績錄入、查詢等功能。部分實現網卡排課、選課、成績錄入、查詢等功能。其它管理信息系統(tǒng)U33校園一卡通等校園一卡能功能完全滿足需求。校園一卡能功能基本滿足需求。信息資源U4基本信息數據庫U41校內公用和特定信息的收集、整理,數據庫建設已全部完成校內全部公用信息及特定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數據庫建設。完成大部分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已建成部分數據庫。多媒體軟件及課件U42多媒體課件及軟件制作的數量、質量及應用效果(提供材料)有30%以上的教師會制作多媒體課件,必修課程中有80%制作多媒體課件或軟件,每門課程至少有80%的內容制成課件。
20、這些課件應用于教學中,效果良好。有1020%的教師會制作多媒體課件或軟件,必修課程中有5060%制成多媒體課件或軟件,每門課程至少有50%制成課件。這些課件應用于教學中,效果良好。電子圖書U43數字化圖書的比重A6A630%10%A620%http和ftp資源U44Web和FTP服務器的應用情況,如網頁的內容、形式、可讀性、交互性等網頁內容豐富、具有明顯特色,可視可讀性強,交互性強,可跨平臺瀏覽,能及時更新網頁內容。網站所有內容沒有違法行為。訪問量大。能向用戶及時提供各種優(yōu)質的服務。所有二級單位有主頁。網頁內容比較豐富,具有一定的可視性,可讀性和交互性,能及時更新網頁內容,網站所有內容沒有違法
21、行為。訪問量一般。能向用戶提供有關服務。能向用戶提供有關服務。60%以上的二級單位有主頁。人力資源U5信息技術培訓計劃及措施U51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和措施(提供材料)有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和有效的措施,實施后效果良好。有培訓計劃和相應的措施,有較好的培訓效果。信息技術達標合格率U5245歲以下職工計算機、多媒體及網絡等學科的獲證書人數占職工總人數的比例A7A750%30A750%信息技術課程及師資U53信息技術相關課程列入教學計劃的情況(提供材料)每百名學生信息技術課教師A8(本科以上)信息技術相關課程作為列入教學計劃,每門課程均根據專業(yè)需要有相應的教學大綱,已全部開始實施,效果良好。A80.5
22、主要課程已列入教學計劃并有教學大綱,部分課程已開始實施。0.1A80.3人力資源U5網絡信息技術專門人才U54本科以上從事網絡信息技術,具有一定專長的高級人才,每千人平均數A9A962A94組織機構和管理U6機構設置U61機構設置及職能情況,機構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情況,網絡(信息)中心或其它有關機構的辦公、學習、科研等情況(近三年)有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門,機構常設,職能健全,在校內信息化建設中能發(fā)揮重要作用。系統(tǒng)管理、網站開發(fā)、信息服務等方面均有專職的技術人員,不但能滿足正常工作需要,還能從事網絡技術方面的開發(fā)工作。設有網絡中心,且有相對良好的辦公、學習條件。人均每年發(fā)表有關論文或技術文章3篇以上,或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增資擴股入股協議
- 電子商務平臺運營銷售合作協議
- 股份制企業(yè)合同文書范例與解析
- 網絡直播行業(yè)版權使用許可協議
- 教育信息化產品采購安裝協議
- 經典個人手車轉讓合同
- 海洋資源開發(fā)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 電子發(fā)票開具專項協議
- 粵教版高中信息技術必修教學設計:4.1編制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
- 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 (完整版)蘇教版六年級下數學比例重難點練習
- 熱能與動力工程測試技術- 流量測量
- 中國古代文學史 建安文學與正始文學
- 課堂嵌入式評價及其應用
- 高中物理課程標準
- 化工原理傳質導論
- 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ppt課件(完整版)
- 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件(完整版)
- 跨境電商亞馬遜運營實務完整版ppt課件-整套課件-最全教學教程
- 中國傳媒大學《當代電視播音主持教程》課件
- 浙美版小學六年級美術下冊全冊精品必備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