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元質量評估(四)第7章(45分鐘 100分)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之一綜合進化論認為,生物進化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梢远ㄏ蚋淖兎N群基因頻率的是( )A.基因突變 B.基因重組C.自然選擇 D.遷移2.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選擇的實質是保留種群的有利基因B.地理隔離不會導致種群基因庫間的差異C.自然選擇過程中,直接選擇的是基因型D.基因突變的方向和生物進化的方向總是不一致3.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B.只有在新物種形成時,才會發(fā)生基
2、因頻率的改變C.無性生殖的生物不發(fā)生基因重組,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改變,因而進化緩慢D.突變、基因重組和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4.與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不相符的描述是 ( )A.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都是隨機的、不定向的B.種群間由于地理上的障礙不能發(fā)生基因交流的現象叫生殖隔離C.新物種的形成意味著生物能夠以新的方式利用環(huán)境條件D.表現型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個體有更多的機會產生后代而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5.埃及斑蚊是傳播登革熱病毒的媒介之一。有一地區(qū)在密集噴灑殺蟲劑后,此蚊種群數量減少了99%,但是一年后,該種群又恢復到原來的數量,此時再度噴灑相同的殺蟲劑后,僅殺死了40%的斑蚊。下列敘述正
3、確的是( )A.殺蟲劑導致斑蚊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基因B.斑蚊體內累積的殺蟲劑增加了自身的抗藥性C.原來的斑蚊種群中少數個體有抗藥性基因D.第一年的斑蚊種群沒有基因突變6.種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區(qū)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種群中的個體通過繁殖將各自的基因傳遞給后代。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使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的因素是自然選擇B.種群基因頻率改變生物一定進化C.一長頸鹿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此長頸鹿發(fā)生了進化D.東北虎和華南虎是一個物種7.假設某動物種群中,最初一對等位基因B、b的頻率B=0.75,b=0.25,若環(huán)境的選擇作用使B基因的頻率不斷降低,若干代后B、b的頻率B0.25,b=0.75,則
4、在整個進化過程中,群體中基因型為Bb的頻率變化規(guī)律是( )A.不斷增加 B.不斷降低C.先增加后降低 D.基本不變8.有關突變和基因頻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A.突變可以改變核苷酸序列,不能改變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B.基因頻率越大,基因突變率也越大C.某人群的女性中正常者占99.5%,則色盲基因的頻率為0.5%D.自然界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不一定引起基因頻率的改變9.從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看,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缺陷主要是( )自然選擇學說能科學地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適應性、多樣性的形成自然選擇學說認為生物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自然選擇學說對遺傳變異的本質未能作出科學的解釋自然選擇學說不能
5、解釋物種大爆發(fā)等現象A. B. C. D.10.某植物種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頻率如圖甲所示,種群中每種基因型的個體繁殖成功率如圖乙所示。種群隨機交配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的變化最可能是( )A.增加、減少 B.減少、減少 C.減少、增加 D.增加、增加11.(2012·南京高一檢測)普氏野馬是目前地球上惟一存活的野生馬。據蘭州晨報報道,甘肅瀕危動物研究中心精心挑選出了兩個家族的25匹普氏野馬被放歸到保護區(qū)中。有人預計,數年后,這些野馬將發(fā)展成為一個野生種群。根據以上材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野外的普氏野馬的基因突變頻率將不斷增加B.野外的普氏野馬有助于保
6、護區(qū)恢復力穩(wěn)定性的增強C.野外的普氏野馬在自然選擇的壓力下,其某些基因的頻率可能會發(fā)生變化D.野外的普氏野馬與圈養(yǎng)的普氏野馬因環(huán)境不同而產生了生殖隔離12.如圖所示為某群島上物種演化的模型,A、B、C、D、E、F為六個物種,據圖分析,正確的敘述是(多選)( )A.A物種進化為B、C兩個物種的兩個外部因素是突變與選擇B.B物種遷到乙島時與C物種之間已經形成了生殖隔離C.D物種與C物種之間最可能是競爭關系D.E、F兩物種之間可能沒有經過地理隔離,直接形成了生殖隔離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共40分)13.(20分)加拉帕戈斯群島由許多互不相連、彼此獨立的小島組成。1835年,達爾文在該群島發(fā)現地雀有
7、13種,如圖表示這13種地雀之間的進化關系。(1)從圖中可以看出這些不同種的地雀都是由_這一共同祖先進化而來的。(2)每一種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覓食場所,這些場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島上。每一種地雀喙的大小、形狀、尺寸等性狀存在差異,這是由于各小島上不同的_環(huán)境因素作用的結果。該因素在地雀的進化過程中起到了_的作用。(3)由于各小島彼此獨立,生活在這些小島上的原始地雀之間存在著_隔離。在長期的進化歷程中,各個小島上的地雀分別累積各自的有利變異,從而彼此之間逐漸形成_隔離,最終形成了地雀新種。(4)若某個小島上的地雀均為鶯雀,則該小島上的全部鶯雀個體稱為_。這是生物進化的_。(5)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13種
8、地雀體現了生物的_多樣性。14.(20分)細菌對各種抗生素的藥敏程度實驗方法如下圖:將含有一定濃度不同抗生素的濾紙片放置在已接種被檢菌的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圍擴散,如果抑制生長,則在濾紙片周圍出現抑菌圈(圖中里面的圈),結果如下圖所示。(1)衡量本實驗結果的指標是_。(2)上述圖中最有效的是_培養(yǎng)皿中的抗生素。(3)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對細菌進行處理,并測定細菌數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向培養(yǎng)基中加抗生素的時刻為_點。細菌種群的進化是定向的,而變異是_,細菌的抗藥性產生于環(huán)境變化之_(填“前”、“中”或“后”),抗生素對細菌變異的作用不是“誘導”而是_。盡管有抗藥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
9、能治療由細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細菌種群中_。答案解析1.【解析】選C?;蛲蛔儽旧砭哂胁欢ㄏ蛐?,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都是可遺傳的變異,它們僅僅是進化的原材料,它們都可以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種群中如果含A基因的個體比含a基因的個體更多地遷移到另一個地區(qū),這個種群中A基因和a基因的頻率就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但不會定向地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自然選擇則可以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2.【解析】選A?;蛲蛔兙哂胁欢ㄏ蛐?,生物進化的方向是一定的,但其方向有可能一致;自然選擇是直接對表現型進行選擇而不是基因型;長期的地理隔離能使種群基因庫產生差別,使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使生物發(fā)生進化;自然選擇是適者生存、不適者
10、被淘汰的過程。3.【解析】選A。無性生殖的生物可以發(fā)生基因突變,所以基因頻率會發(fā)生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進化過程中基因頻率一直在改變,但是只有產生生殖隔離時才有新物種產生。4.【解析】選B。變異是不定向的;由于地理上的障礙而不能發(fā)生基因交流的現象叫做地理隔離;新物種的形成意味著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適應環(huán)境的表現型對應的基因頻率會增加。5.【解析】選C。密集噴灑殺蟲劑后,斑蚊種群數量減少了99%,說明該種群中有少數個體有抗藥性基因?;蛲蛔兪遣欢ㄏ虻?,殺蟲劑不能導致斑蚊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基因,只是對抗藥個體起到選擇作用,使抗藥性基因頻率增加。6.【解析】選
11、C。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而不是個體。自然選擇可定向改變生物的基因頻率。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東北虎和華南虎是一個物種。7.【解析】選C。設B基因的頻率為p,b基因的頻率為q,則p+q=1,Bb基因型的頻率是2pq,由于環(huán)境的選擇作用,使p不斷降低,q不斷升高,而2pq則先增加后降低,且p=q=0.50時2pq最大。8.【解析】選D。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的結構變異有可能改變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如倒位;基因突變率與基因頻率沒有關系;C項中女性中色盲患者占0.5%,則色盲基因的頻率為9.【解析】選D。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認為生物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而現代生物進
12、化理論則以種群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受當時科學發(fā)展的限制,還不能從分子水平闡述自然選擇對遺傳變異的作用機理;自然選擇是一個漫長的進化過程,不能解釋物種大爆發(fā)等現象。10.【解析】選C。由圖乙分析可知,aa的繁殖成功率較低,而AA的繁殖成功率較高,所以會使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減少,而A基因頻率增加。11.【解析】選C。基因突變是在某些誘變因素的誘發(fā)下發(fā)生的,不能判斷野外的普氏野馬的基因突變頻率將不斷增加;放歸普氏野馬,增加了物種的種類,保護區(qū)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增強;在自然選擇的情況下,不適應環(huán)境的普氏野馬被淘汰,導致某些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根據題干信息不能判斷野外的普氏野馬與圈養(yǎng)的普氏野馬之間產生了生
13、殖隔離。12.【解析】選B、C、D。突變是內因而不是外因;B、C兩物種在乙島中均有,不具有地理隔離,但獨立進化為兩個物種,說明它們具有生殖隔離;C、D兩物種具有同一祖先,很可能生活方式類似,且它們位于同一島嶼,很可能具有競爭關系;沒有經過地理隔離,直接形成生殖隔離是可能出現的,如多倍體的產生。13.【解析】(1)分析圖示可知,這些不同種的地雀都是由共同祖先(南美洲地雀)進化而來的。(2)喙是用來取食的,地雀喙存在差異,是各小島上不同的食物環(huán)境因素作用的結果,食物因素在地雀的進化過程中起到了自然選擇的作用。(3)由于小島的作用,原始地雀之間存在地理隔離,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由于各自有利變異的積累,產生了生殖隔離。(4)生活在一定地域內的同種生物的總和稱為種群,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5)該群島上的13種地雀體現了生物的物種多樣性。答案:(1)南美洲地雀 (2)食物 自然選擇(3)地理 生殖 (4)種群 基本單位 (5)物種14.【解析】(1)衡量實驗的指標即對實驗結果的表述。本實驗是利用抗生素抑制細菌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綜合布線試題及答案b卷
- 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考試難點解析試題及答案
- 病理考試題庫及答案
- 挑戰(zhàn)煙花測試題及答案
- 衛(wèi)生管理考試策略題目
- 藥品檢查與檢驗知識試題及答案
- 考電氣的試題及答案解析
- 醫(yī)技三基知識試題及答案
- 激光與生物技術相結合的前景試題及答案
- 心理咨詢師對青少年發(fā)展的影響與考試試題及答案
- 供水管道施工方案
- 醫(yī)療器械研究預測報告2025-2028年
- 生物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課件-2024-2025學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 2024年上海嘉定區(qū)區(qū)屬國有企業(yè)招聘筆試真題
- 政府專職消防隊滅火救援理論基礎
- 中職高教版(2023)世界歷史-第11課-近代職業(yè)教育的興起和發(fā)展【課件】
- 2025屆高三部分重點中學3月聯合測評(T8聯考)地理試卷(河北版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三乙二醇單甲醚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雨污水管道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 肝功能檢查的試題及答案
- 中國實景演出行業(yè)市場集中度、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2025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