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間的勾稽關系_第1頁
財務報表間的勾稽關系_第2頁
財務報表間的勾稽關系_第3頁
財務報表間的勾稽關系_第4頁
財務報表間的勾稽關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財務報表間的勾稽關系:1、 資產負債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潤”=損益表中“凈利潤”+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年初數。 2、資產負債表中期末“應交稅費”期末數=應交增值稅(按損益表計算本期應交增值稅)+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按損益表計算本期應交各項稅費)+應交所得稅(按損益表計算本期應交所得稅)+應交稅費期初數-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項稅費”金額。這幾項還必須與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項稅費”相互聯系。這其中按損益表計算各項目計算方法如下: 本(上)應交增值稅本期金額=本(上)損益表中的“營業(yè)收入”*17%-本(上)期進貨*17%; 本(上)期營業(yè)收入=本(上)期損益表

2、中的“營業(yè)收入”金額 本(上)進貨金額=本(上)期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末金額+本(上)期損益表中“營業(yè)成本”金額-本(上)期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初金額 本(上)期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本(上)期損益表中的“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本(上)期應交所得稅=本(上)期損益表中的“所得稅”金額 本(上)期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本(上)期應交增值稅*(7或5%+3%) 若是小規(guī)模納稅人則以上都不考慮,可以用以下公式: 應交增值稅=損益表中“營業(yè)收入”*3%,(報表中的營業(yè)收入是不含稅價)。 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應交增值稅(損益表中“營業(yè)收入

3、”*3%)*(7或5%+3%) 應交所得稅=損益表中的“所得稅”金額 3、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額”=資產負責表中“貨幣資金”期末金額-期初金額 4、現金流量表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損益表中“主營業(yè)務收入”+“其他業(yè)務收入”+按損益表中(“主營業(yè)務收入”+“其他業(yè)務收入”)計算的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參照前面計算方法得來)+資產負債表中(“應收帳款”期初數-“應收帳款”期末數)+(“應收票據”期初數-“應收票據”期末數)+(“預收帳款”期末數-“預收帳款”期初數)-當期計提的“壞帳準備”。 5、現金流量表中“購買商品、接

4、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損益表中“主營業(yè)務成本”+“其他支出支出”+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末價值-“存貨”期初價值)+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參照前面計算方法得來)+(“應付帳款”期初數-“應付帳款”期末數)+(“應付票據”期初數-“應付票據”期末數)+(“預付帳款”期末數-“預付帳款”期初數) 6、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資產負債表中“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現在統一在“應付職工薪酬”中核算)+本期為職工支付的工資和福利總額。(包含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里面) 7、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項稅費(不包括耕地占用稅及退回的

5、增值稅所得稅等)” =按損益表中銷售額計算出來的“增值稅”+損益表中“所得稅”+“主營業(yè)務稅金及附加”+“應交稅費”期初數-資產負債表中“應交稅費”期末數。 8、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剔除各項因素后的費用:損益表中“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營業(yè)外收入-營業(yè)外支出”-資產負債表中“累計折舊”增加額(期末數-斯初數)(也就是計入各項費用的折舊,這部分是沒有在本期支付現金的)”-費用中的工資(已在“為職工支付的現金”中反映)。9、 現金流量表中“收回或支付投資所收到或支付的現金”=資產負債表中“短期投資”初和各項長期投資科目的變動數。1

6、0、 現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債券利息所收到的現金”=損益表中“投資收益”本期發(fā)生額-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股利”期末數-期初數-“應收利息”期末數-期初數。 11、現金流量表中“處置或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它資產收到或支付的現金”=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其他科目變動額(增加了計入收到的現金流量中,減少了計入支付的現金流量中)?,F金流量表附表的快速編制方法 一、現金流量表附表的會計平衡公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資產=廣義現金+存貨(包括生產成本)經營性應收項目+其他資產

7、0;   負債=經營性負債+其他負債    所有者權益=非本年利潤所有者權益+本年利潤    將、代入得:廣義現金+存貨(包括生產成本)+經營性應收項目+其他資產=經營性負債+其他負債+非本年利潤所有者權益+本年利潤移項得:廣義現金=本年利潤+ 經營性負債+其他負債+非本年利潤所有者權益存貨(包括生產成本)經營性應收項目其他資產此為靜態(tài)表達方式,如果考慮動態(tài),即:期末與期初比較的變化額,即可表達現金流量,即:    現金凈流量=凈利潤+經營性負債增加額(期末-期初)+其他負債增加額(期末期初)+非本年利潤所有者權益增加額(期

8、末-期初)存貨增加額(期末期初)經營性應收項目增加額(期末-期初其他資產增加額(期末期初)進一步調整,即:均調整為相加關系加項關系,公式如下:現金凈流量=凈利潤+經營性負債增加額(期末-期初)+其他負債增加額(期末-期初)+非本年利潤所有者權益增加額(期末-期初)+存貨減少額(期初期末)+經營性應收項目減少(期初期末)其他資產增加額(期初期末)此公式,就是現金流量表附表的調整的來源,以及相關原理,只不過此現金凈流量,為全部的現金凈流量,而附表要求的是調整為經營性現金凈流量。    依據公式,將現金流量公式表達為經營性現金流量,如下所示:    經營性現金

9、流量=凈利潤+經營性負債增加額(期末-期初)+存貨減少額(期初期末)+經營性應收項目減少(期初期末)±調整項目二、調整項目說明1.調增項目:不是經營性活動產生的計入當期損益類費用,對凈利潤有降低的影響額,涉及的科目主要有:財務費用、營業(yè)外支出、其他業(yè)務支出等,如:為在建工程發(fā)生的財務費用,會計處理時,是計入當期的“財務費用“,但因其不是經營性活動,屬于投資性活動,故應調增2.調減項目:不是經營性活動產生的計入當期損益類利得,對凈利潤有增加的影響額,涉及的科目主要有:其他業(yè)務收入、營業(yè)外收入等,如:固定資產處置時產生的凈收益,會計處理時,是計入當期的“營業(yè)外收入“,使當期凈利潤增加,但

10、因其不是經營性活動,故應調減;從公式,我們可以得出,對其運用,是否與主表能夠保持邏輯關系的準確性,關鍵在于我們日常會計處理,對會計科目的運用,即:如何區(qū)分經營性會計科目與非經營性會計科目,以及會計科目對應的現金流量項目,一般地講,經營性會計科目,對應的是經營性現金流量項目,但也有特例,例如:購入固定資產形成的負債,此負債,不屬于長期負債,因此,不可能在“長期應付款“中進行處理,而是屬于流動負債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在”其他應付款“中進行處理(從此處我們也可看出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會計科目并不一定全部是經營性現金流量的會計科目),對此情況,我們應在其他應付款下設置二級科目如:“非經營性應付款”,在“

11、經營性應付項目增加”的現金流量表處理時,將此“非經營性應付款”因素賜除。同理,非經營性應收項目按此原則處理。預提費用、待攤費用按科目屬性應歸入“經營應付性項目”、“經營性應收項目”。其處理方式及調整方式,參照“經營應付性項目”、“經營性應收項目”,生產成本的結余金額表示期末在制品的結余情況,因此,可視同存貨處理建筑施工企業(yè)稅費稅法規(guī)定,從事建筑、修繕、裝飾工程作業(yè),無論怎樣結算,營業(yè)額均包括工程所用原料及其他物資和動力的價款。從事安裝工程作業(yè),凡所安裝的設備價值作為安裝工程價值的,營業(yè)額包括設備的價款,根據此規(guī)定,納稅人可通過籌劃取得節(jié)稅效果。根據上述規(guī)定,對于前者,無論是包工包料工程還是包工

12、不包料工程,其營業(yè)額均應包括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及其他物資和動力價款。但包工包料與包工不包料的最大區(qū)別在于是否將材料的供應納入施工企業(yè)的施工過程中。一項工程雖然使用同樣的材料,但由于材料的供應渠道不同,必然會使施工企業(yè)的計稅依據不同。建設單位一般是直接從市場上購買,價格較高,會使施工企業(yè)的計稅依據過高,而施工企業(yè)一般與材料供應商有長期合作關系,購進材料價格相對便宜,這樣就直接降低了計入營業(yè)稅依據的原材料價值,達到節(jié)稅目的。例1:建設單位A建造一棟商業(yè)大樓,以包工不包料的形式出包給施工企業(yè)B,工程總承包價為3000萬元,另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由建設單位A供應,材料價款為2100萬元。價款結清后施工企業(yè)

13、B應納營業(yè)稅額=(3000+2100)×3%=153(萬元)。若B企業(yè)對該工程進行納稅籌劃,采取包工包料的方式,材料由施工企業(yè)B自行購買,B企業(yè)利用其業(yè)務優(yōu)勢以2000萬元買到所需同樣材料。這樣總承包價為5000萬元,此時B企業(yè)應納營業(yè)稅額=5000×3%=150(萬元),從而少納3萬元。對后者,安裝企業(yè)在從事安裝工程作業(yè)時,應盡量不將設備價值作為安裝工程產值,而由建設單位提供機器設備,安裝企業(yè)只負責安裝,取得的收入只是安裝收入,從而達到節(jié)稅目的。例2:安裝企業(yè)A承包制造企業(yè)B設備的安裝工程,經雙方協商,設備由安裝企業(yè)A提供并負責安裝,工程總價款為400萬元(其中安裝費60

14、萬元)。價款結清后,A企業(yè)應納營業(yè)稅額=400×3%=12(萬元)。若A企業(yè)對該安裝工程進行納稅籌劃,協商好設備由B企業(yè)自行采購提供,A企業(yè)只負責安裝業(yè)務,收取安裝費60萬元,則A企業(yè)應納營業(yè)稅額=60×3%=1.8(萬元),與籌劃前相比,可節(jié)稅10.2萬元。對混合銷售行為進行籌劃稅法規(guī)定,從事貨物生產、批發(fā)或零售的企業(yè)、企業(yè)性單位及個體經營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貨物,應當繳納增值稅;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提供應稅勞務,應當繳納營業(yè)稅。同時稅法又規(guī)定,納稅人以簽訂建設工程施工總包或分包合同(包括建筑、安裝、裝飾、修繕等工程總包和分包合同,下同)方式開展經營活動

15、時,銷售自產貨物、提供增值稅應稅勞務并同時提供建筑業(yè)勞務(包括建筑、安裝、裝飾、修繕其他工程作業(yè),下同),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對銷售自產貨物和提供增值稅應稅勞務取得的收入征收增值稅,對提供建筑業(yè)勞務取得的收入(不包括按規(guī)定應征收的增值稅的自產貨物和增值稅應稅勞務收入)征收營業(yè)稅:(1)具備建設行政部門批準的建筑業(yè)施工(安裝)資質;(2)簽訂建設工程施工總包或分包合同中單獨注明建筑業(yè)勞務價款。凡不同時符合以上條件的,對納稅人取得的全部收入征收增值稅,不征收營業(yè)稅。例3:具備建設行政部門批準的建筑業(yè)施工(安裝)資質的A公司,2006年5月承建了建設單位B的辦公大樓,雙方簽訂承包合同注明:工程耗用鋁

16、合金門窗價值200萬元(不含稅)及玻璃幕墻價值300萬元(不含稅)均由A公司用其自產貨物提供;提供建筑安裝勞務取得收入100萬元(不含稅)。A公司應納增值稅額=(200+300)×17%=85(萬元);A公司應納營業(yè)稅額=100×3%=3(萬元);合計納稅=85+3=88(萬元)。上例中,若簽訂建設施工合同時沒有單獨注明建筑安裝勞務的條款,則應就納稅人取得的全部收入繳納增值稅,即A公司應納增值稅=(200+300+100)×17%=102(萬元)。通過上述案例可知具有建設行政部門批準的建筑業(yè)施工(安裝)資質的建筑公司,如果在簽訂合同時注意單獨注明建筑業(yè)勞務的價款,

17、即可節(jié)稅=10288=14(萬元)。利用承包合同進行籌劃稅法規(guī)定:建筑業(yè)的總承包人將工程分包或轉包給他人的,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額減去付給分包人或轉包人價款后的余額為營業(yè)額。工程承包公司承包建筑安裝工程業(yè)務,如果工程承包公司與建筑單位簽訂建筑安裝工程合同,無論其是否參與施工,均應按建筑業(yè)稅目適用3%的稅率征收營業(yè)稅;若建筑工程承包公司不與建設單位簽訂承包安裝工程合同,只是負責工程的組織協調業(yè)務,對工程承包公司的此項業(yè)務則應按服務業(yè)稅目適用5%的稅率征收營業(yè)稅。稅率的差異為建筑工程公司進行納稅籌劃提供了操作空間。例4:建設單位A有一工程需找一施工單位承建。在工程承包公司B的組織安排下,施工單位C承建

18、了該項工程。A與C簽訂了承包合同,合同金額為425萬元。此外,C還支付給B公司25萬元的服務費用。此時工程承包公司B應納營業(yè)稅額=25×5%=1.25(萬元)。上例中,若B與A直接簽訂合同。合同金額為425萬元,然后B再把工程轉包給C,簽訂轉包合同,合同金額為400萬元。完工后,B向C支付價款400萬元。這樣承包公司B應納營業(yè)稅額=(425400)×3%=0.75(萬元),應納印花稅額=425×0.03%+400×0.03%=0.2475(萬元),通過簽訂合同,B工程承包公司節(jié)稅總額=1.250.750.2475=0.2525(萬元)。對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

19、進行籌劃稅法規(guī)定:營業(yè)稅的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為納稅人收訖營業(yè)收入款項或取得索取營業(yè)收入款項憑據的當天。施工企業(yè)適用的營業(yè)稅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具體規(guī)定如下。1.實行合同完成一次性結算價款辦法的工程項目,其營業(yè)稅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為施工單位與發(fā)包單位進行工程合同價款結算的當天;2.實行旬末或月中預支、月終結算、竣工后清算辦法的工程項目,其營業(yè)稅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為施工單位與月份終了與發(fā)包單位進行已完工程價款結算的當天;3.實行按工程形象進度劃分不同階段結算價款辦法的工程項目,其營業(yè)稅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為月份終了與發(fā)包單位進行已完工工程價款結算的當天;4.實行其他結算方式的工程項目,其營業(yè)稅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為

20、與發(fā)包單位結算工程價款的當天。根據以上規(guī)定,施工企業(yè)收到預付備料款和預收工程價款時不是施工企業(yè)營業(yè)稅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因此,施工企業(yè)在選擇結算方式時,要在保證款項按期到賬的前提下不將預收款的時間作為結算時間,且將結算時間盡量往后推遲,這就使得營業(yè)稅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也向后延遲。因稅款繳納時限的暫時延緩,增加了施工企業(yè)的運營資金,使企業(yè)獲取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從而為施工企業(yè)的經營活動提供了便利。 基本稅種: 1、營業(yè)稅按營業(yè)收入3%繳納; 2、城建稅按繳納的營業(yè)稅7%繳納; 3、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yè)稅3%繳納; 4、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yè)稅2%繳納; 5、印花稅:建筑工程合同按承包金額的萬分之

21、三貼花;帳本按5元/本繳納(每年啟用時);年度按“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之和的萬分之五繳納(第一年按全額繳納,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繳納); 6、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按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繳納(各地規(guī)定不一,XX元/平方米); 7、房產稅按自有房產原值的70%*1.2%繳納; 8、車船稅按車輛繳納(各地規(guī)定不一,不同車型稅額不同,XX元輛); 9、企業(yè)所得稅按應納稅所得額(調整以后的利潤)繳納:2008年起稅率為25%; 10、發(fā)放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上述稅種中除企業(yè)所得稅(2002年1月1日新設立的企業(yè))向國稅局申報繳納外,其他均向地稅局申報繳納。銀行借款的幾種還款方式及計算方法 &#

22、160;2012-04-25 07:32:52|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簽: |字號大中小 訂閱 本文引用自jdsgx銀行借款的幾種還款方式及計算方法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法:又稱期末清償法,借款人需在貸款到期日還清貸款本息,利隨本清。  假定貸款余額為y,貸款還款日距貸款發(fā)放日天數為t,貸款月利率為i,借款人歸還金額為m。那么:歸還本金=m÷1+(i÷30×t)歸還利息=m-m÷1+(i÷30×t)等額本息還款法: 是指在貸款期內每月以相等的額度平均償還貸款本

23、息,計算公式:每月還款額=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1   遇利率調整及提前還款時,應根據未償還貸款余額和剩余還款期對公式進行調整,并計算每期還款額每月歸還的本金和利息的配給比例逐月變化,利息逐月遞減,本金逐月遞增舉例說明, 假定借款人從銀行獲得一筆20萬元的個人住房貸款,貸款期限20年,貸款月利率4.2,每月還本付息。按照上述公式計算,每月應償還本息和為1324.33元。 上述結果只給出了每月應付的本息和,因此需要對這個本息和進行分解。仍以上例為基礎,一個月為一期,第一期貸款余額20萬元,應支付利息

24、840.00元(200000×4.2),所以只能歸還本金484.33元,仍欠銀行貸款199515.67元;第二期應支付利息837.97元(199515.67×4.2),歸還本金486.37元,仍欠銀行貸款199029.30元,以此類推。 此種還款模式相對于等額本金還款法的劣勢在于支出利息較多,還款初期利息占每月供款的大部分,隨本金逐漸返還供款中本金比重增加。但該方法每月的還款額固定,可以有計劃地控制家庭收入的支出,也便于每個家庭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確定還貸能力。該方法比較適用于現期收入少,預期收入將穩(wěn)定或增加的借款人,或預算清晰的人士和收入穩(wěn)定的人士,一般為青年人,特別是剛開始工作的年輕人也適合選用這種方法,以避免初期太大的供款壓力。 等額本金還款法:是指在貸款期內每月等額償還貸款本金,貸款利息隨本金逐月遞減,計算公式: 每月還款額=貸款本金÷還款期數+(貸款本金-已歸還貸款本金累計額)×月利率貸款余額以定額逐漸減少,每月付款及貸款余額也定額減少  舉例說明, 假設需要向銀行借款20萬元,還款年限為20年,按照目前大部分銀行的利率,選擇等額本金法,在還款初期,第一年每月還款額在1700元左右;最后一年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