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有機氯摘要_第1頁
原油有機氯摘要_第2頁
原油有機氯摘要_第3頁
原油有機氯摘要_第4頁
原油有機氯摘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隨著勝利油田勘探開發(fā)的發(fā)展,特別是近十年來,以注水開發(fā)為主,多種采油集輸技術的應用,原油及回注水中的成分復雜,不僅給原油及污水的處理造成困難,而且對煉油裝置的穩(wěn)定操作、設備腐蝕、產(chǎn)品質(zhì)量帶來嚴重影響。 從地下開采出來的原油中都伴有水,這些水中都含有鹽,原油中鹽的成分和濃度與油田的地理位置、開采時間、開采方式等有關,鹽含量可從幾個mgL到幾千個mgL不等,對于同一種原油,鹽含量與鹽的濃度有關,還與水的含量有關。 由于人們認為原油中通常不會含有有機氯,因此在GBT25381988原油試驗法中未規(guī)定測試原油有機氯含量,各油田也沒有有機氯含量的控制指標。我們咨詢了大慶油田建設設計研究院、石油大學、濟

2、南煉油廠、稠油廠等單位,他們只是監(jiān)測原油的總氯含量,作為調(diào)整煉油廠的電脫鹽設備的脫鹽溫度、注水量、電場強度等參數(shù)的依據(jù),以往都未測試原油有機氯含量。同時,油田用化學藥劑除了清防蠟劑規(guī)定了有機氯含量的測試方法和控制指標以外,其它藥劑都沒有此項指標要求。 由于中石化針對煉廠提出的控制原油中有機氯含量的要求,著手制定原油有機氯含量的控制指標,勝利油田外輸原油已加入破乳劑,只有測試井排來液,才能初步掌握勝利原油有機氯的來源及含量,勝利油田才能確定一個合理的控制指標,否則勝利原油將面臨降價、造成巨大經(jīng)濟損失的局面。 各油站外輸原油有機氯含量和日產(chǎn)原油量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出各采油廠平均有機氯含量,即: 勝利

3、油田各油站及各采油廠的外輸原油都含有有機氯,它們總外輸原油有機氯含量水平基本一致。除了濱南采油廠以外,其它9個采油廠都低于5µg/g,最低的是純梁和樁西,分別是073µgg和072µgg。 勝利油田外輸原油有機氯總體含量較低,輸往齊魯石化的混合油有機氯離子含量為365µgg,滿足國內(nèi)小于5µgg的要求。輸往齊魯石化的混合原油包括清河原油、草橋稀油、草橋稀稠混合油和孤島油,草橋稀油、孤島油和清河原油的有機氯含量分別為Oµgg、09µgg和11µgg,含量都較低,達到國際標準。但是由于草橋稠油有機氯含量較高,經(jīng)過草橋稀

4、油稀釋后,有機氯含量仍達到589µgg,經(jīng)過孤島油和清河油的稀釋,有機氯含量進一步降低到365µgg。因此,應控制草橋稠油區(qū)塊有機氯含量,必定大幅度降低齊魯石化混輸原油的有機氯含量。 破乳劑和降粘劑的主要原料環(huán)氧乙烷和環(huán)氧丙烷,它們是由二氯乙烷和二氯丙烷聚合而成,因此原料中可能殘存微量的二氯乙烷和二氯丙烷,從而引入有機氯。清防蠟劑的原料中可能加入石油磺酸鹽,磺酸鹽中可能殘存未磺化的鹵代烷,從而引入有機氯。破乳劑加量約為30mgL,降粘劑現(xiàn)場最高加藥量為20mgL,清防蠟劑最高加藥量為5mgL,目前勝利油田采出液中平均含水率約90,因此有機氯在原油中可能殘存量平均約為l

5、81;gg。 勝利石油化工總廠對所加工的原料油中的氯分布進行的調(diào)查結果表明:原料油中的氯主要集中在100*C以下的低沸點餾分中: 通過對勝利油田各采油廠井排來液原油、各站外輸凈化油以及勝利總外輸原油的全面檢測,結論是有機氯含量平均水平僅是無機氯的幾分之一,原油有機氯含量在由00lOOµgg很小范圍所波動,總體含量相對于原油中的無機氯(鹽含量)水平是較低的:有機氯含量與各站所使用的原油破乳劑的品牌及使用量相關性不大,室內(nèi)腐蝕實驗的研究結果表明,原油中的有機氯在實驗條件下并不是影響原油腐蝕的首要因素。 油田化學助劑均不同程度的含有氯,各化學助劑可按溶解特性分為三類,能溶于水的稱為水基,溶

6、于油的稱為油基,通過原油的脫鹽脫水可以脫除,而油基和乳液類的含氯化學助劑則是原油有機氯的主要來源。因此要徹底避免原油開采過程中混入有機氯,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杜絕生產(chǎn)和使用各種含氯油田化學助劑,尤其是油溶類的含氯油田化學助劑。各采油廠要加強對化學助劑的采購,質(zhì)量檢測,使用等關鍵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管,杜絕使用含有機氯成分的化學助劑,定期對原油進行質(zhì)量檢測。 殘余油田化學劑以油溶性、水溶性和不溶性三類物質(zhì)存在于原油中。進一步分析表明, 這些殘余物主要存在于原油與常減壓渣油中, 對原油電脫鹽脫水、常減壓蒸餾、催化裂化和延遲焦化等單元操作造成不良影響。 原油中的有機氯一般存在于80130的餾分中,它們隨著重整原料一

7、起進入重整裝置,為了保持重整催化劑的酸眭功能,生產(chǎn)過程中應保持氯含量小于或等于3µgg,而80130的餾分油中的有機氯含量遠遠大于這個數(shù)值,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其含量。而原油中的有機氯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投加的化學劑引入的,那么為了降低原油有機氯含量,必須檢測和控制化學劑中有機氯含量。 近年來,由于原油開采難度加大,為提高采油率注入了多種含有機氯的采油助劑,如降粘劑、破乳劑、解堵劑、清防蠟劑等,使得原油中的有機氯質(zhì)量分數(shù)高達5 100 g /g。原油中的有機氯是以氯代烷烴、氯代芳烴、高分子氯化物等形態(tài)存在,在電脫鹽脫水時,因其不溶于水不能被脫除,進入蒸餾設備因被加熱到300 以上分解生成HC

8、l,進入分餾塔頂部,造成塔頂Cl 含量升高。 原油中的有機氯化物有不同的來源。部分有機氯化物以某種復雜的絡合物形式天然存在于原油中,主要濃縮在瀝青質(zhì)和膠質(zhì)中,但有機氯化物大部分來源于采油過程中加入的含氯油田化學助劑。近年來,隨著中國大批油田進入開采中后期,為了提高采收率,許多油田采用了含有氯代烴的清蠟劑、降凝劑、減黏劑、水處理劑等采油助劑,從而使原油中的有機氯化物大幅度增加。各種采油助劑可按溶解特性分為3 類: 能溶于水的稱為水基,能溶于油的稱為油基,既溶于水又溶于油的稱為乳液。其中僅水基類含氯采油助劑通過原油的脫鹽脫水可以脫除,因此油基和乳液類的含氯采油助劑是原油中有機氯的主要來源。 從原油中氯的來源及無機氯增加機理可知,除原油本身含有的少量有機氯外,有機氯主要來自采油助劑。要徹底消除有機氯的影響,最根本的措施是油田企業(yè)杜絕使用各類含氯的采油助劑,尤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