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地球大氣運動專題訓練(二)_第1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地球大氣運動專題訓練(二)_第2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地球大氣運動專題訓練(二)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地球大氣運動專題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 下圖能正確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壓線與風向關系的是()【答案】A【解析】風向總是由高壓吹向低壓,北半球受向右偏的地轉偏向力,近地面風向最終與等壓線有一夾角;高空最終風向與等壓線平行。據(jù)此判斷A對。2. 圖中甲為南昌附近一個蔬菜大棚的照片;乙為地球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圖中數(shù)字代表某種輻射。照片拍攝季節(jié),南昌的農民一般會給大棚覆蓋黑色尼龍網(wǎng),而不是我們常見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照片拍攝的時間以及這樣做的目的分別是()A. 7-8月,削弱以減少農作物水分蒸騰B. 10-11月,阻擋以防止夜間溫度過低C. 12次年1月,增加以提高土壤的溫度

2、D. 6-7月,增強以降低白天大氣的溫度【答案】A【解析】照片拍攝季節(jié),南昌的農民一般會給大棚覆蓋黑色尼龍網(wǎng),目的是削弱太陽輻射強度,應是北半球夏季,照片拍攝的時間可能是7-8月份。這樣做的目的分別是減少太陽輻射,以減少農作物水分蒸騰,A對。10-11月是秋季,尼龍網(wǎng)不能阻擋地面輻射,防止夜間溫度過低,B錯。12-次年1月是冬季,不使用尼龍網(wǎng),C錯??赡苁?-7月,但不能增強,可能減弱,D錯。熱島效應強度是指城區(qū)與郊區(qū)的氣溫差。下圖是我國北方某特大城市某年12月熱島效應強度分布圖(單位:)。讀圖,回答下列下列各題。3. 公園可能位于圖中的()A.甲B.乙C.丙D.丁4. 由于熱島效應導致的城郊

3、間的熱力環(huán)流是()A.B.C.D.【答案】3.C4.D【解析】3 .公園綠地、水域面積廣,熱島效應最弱,中心氣溫最低。根據(jù)我國北方某特大城市某年12月熱島效應強度分布圖,公園可能位于圖中的丙地,C對。甲、乙兩地氣溫高,不可能是公園分布,A、B錯。丁地氣溫較高,沒有閉合等溫線,不會是公園地區(qū),D錯。4 .由于熱島效應導致的城郊間的熱力環(huán)流,城市區(qū)域氣溫高,是上升氣流。郊區(qū)氣溫低,是下沉氣流。結合圖示箭頭方面,圖D箭頭方向符合,D對。圖A郊區(qū)應是下沉氣流,A錯。圖B、圖C城區(qū)應是上升氣流,B、C錯。海子寫過一首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現(xiàn)在影視劇中往往讓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風吹拂下讓頭發(fā)向后飄逸以反映

4、女主角的快樂心情。甲、乙兩圖分別是“北半球某濱海地區(qū)海陸環(huán)流圖”和“氣溫變化特征圖”。讀后完成下列各題。5 .甲圖中、四處氣溫最高的是A.B.C.D.6 .為了完成女主角頭發(fā)向后飄逸的場景,如果你是導演,你會選擇什么時間段完成拍攝A.16時至次日8時B.8時至16時C.18時至次日6時D.6時至18時【答案】5.D6.B【解析】5 .甲圖吹海風,是白天;白天陸地受熱快,快速增溫,地面是大氣的熱源,所以地氣溫最高;海洋熱容量大,增溫慢,氣溫較陸地低。選D正確。6 .面朝大海在海風吹拂下讓頭發(fā)向后飄逸,吹海風應是在白天;圖乙示8時16時,陸溫高于海溫,吹海風,可拍到海風吹拂下讓頭發(fā)向后飄逸的鏡頭;

5、16時到次日8時,海溫高于陸溫,吹陸風,不可能拍到海風吹拂下讓頭發(fā)向后飄逸的鏡頭。選B正確。7 .“天雨新晴,北風寒徹”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雨后的夜晚必定氣溫很低受冷氣團影響,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氣逆輻射較弱晴朗的夜晚,地面輻射損失熱量少晴朗的夜晚,地面輻射損失熱量多A.B.C.D.【答案】D【解析】“天雨新晴,北風寒徹”說明是冷鋒天氣現(xiàn)象,冷鋒過境后,該地受冷氛圍控制,造成“是夜必霜”。暖鋒降雨的雨后的夜晚氣溫較高,錯。材料中冷鋒過境后,該地受冷氣團影響,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氣逆輻射較弱,對。晴朗的夜晚,大氣逆輻射弱,地面輻射損失熱量多,錯。晴朗的夜晚,地面輻射損失熱量多,對。D對,A、B、

6、C8 .與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氣溫日較差大的原因為青藏高原距離太陽近青藏高原比長江中下游平原太陽高度角大地勢高,空氣稀薄白天太陽輻射強云層厚夜晚大氣逆輻射弱A.B.C.D.【答案】C【解析】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號稱“世界屋脊”,大氣稀薄,白天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陽輻射強,氣溫高;夜晚大氣逆輻射弱,氣溫低,氣溫日較差大。故C正確。日地距離約1.5億千米,因此在距日遠近中,地表海拔高低可以忽略;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大致位于同一緯度,太陽高度角接近相等;青藏高原多晴朗天氣,云層薄。故A、B、D錯誤。讀某地高空同一等壓面上等高線變化圖。甲、乙、丙三地對應的近地面

7、為甲、乙、丙,由甲到丙海拔逐漸降低。據(jù)圖,完成910題。9 .最能反映沿MN線對應剖面的近地面氣壓分布狀況的是10 .此時乙點的風向為A.東南風B.南風C.西北風D.北風9.D10.D從高空同一等壓面上等高線變化圖分析,因甲到丙海拔逐漸降低,甲地等壓面向高空低壓區(qū)凸出,丙地等壓面向地面高壓區(qū)凹陷,故高空同一海拔高度甲地到丙地氣壓逐漸降低;根據(jù)熱力環(huán)流原理,甲、乙、丙三地對應的近地面甲、乙、丙等壓面分布與高空相反,甲、乙、丙氣壓由低到高。11 .圖I實線為中緯度某地區(qū)近地面等壓線分布示意圖,且圖示天氣系統(tǒng)氣流沿順時針方向流動,圖H示意圖I中虛線OP一線氣壓變化情況。圖I所示時刻()A.地降水幾率

8、較大B.地風力較大C.地的氣溫較高D.地的光照較低11、B根據(jù)圖n所示的沿虛線OP一線氣壓變化情況,圖I所示為中緯度某低壓槽。天氣系統(tǒng)氣流沿順時針方向流動,說明該天氣系統(tǒng)是南半球的鋒面氣旋,位于右側,是暖鋒。暖鋒降水在鋒前,地位于鋒后,降水幾率較地小,A錯。根據(jù)沿虛線OP一線氣壓變化情況,地據(jù)曲線斜率大,說明等壓線密集,風力較大,B對。地位于冷氣團一側,不能判斷氣溫較高,C錯。地的降水較少,光照較高,D錯二、綜合題。12 .讀“北半球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 A地氣溫比B、C兩地,氣壓比B、C兩地,D、E、F中,屬于高壓區(qū)的是。(2)用“一”畫出高、低空大氣水平運動方向,完成熱力

9、環(huán)流示意圖。空氣水平運動產生的根本原因是。(3)圖中M、N兩地實際風向分別為和。(4)熱力環(huán)流是指由于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它是大氣運動的形式。(5)若此圖表示白天的海陸間熱力環(huán)流,則AC中表示陸地的是?!敬鸢浮?1)高低E(2)高空:E到D、F,近地面:B、C到A太陽輻射差異(地面受熱不均)(3)西南、東北(4)地面冷熱不均,最簡單A【解析】【詳解】(1)氣溫高,氣流上升,氣溫低,氣流下沉。根據(jù)圖中箭頭方向,A地氣溫比B、C兩地高,氣壓比B、C兩地低。高空氣壓分布狀況與近地面相反,D、E、F中,屬于高壓區(qū)的是E。(2)水平方向上空氣由高壓吹向低壓,在近地面,氣溫高,氣壓低。高空大氣水平運動方向是由E到D、F。近地面大氣水平運動方向是由B、C到Ao空氣水平運動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太陽輻射差異,導致地面受熱不均。(3)在水平方向上,空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