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總復習知識點_第1頁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總復習知識點_第2頁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總復習知識點_第3頁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總復習知識點_第4頁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總復習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蘇教版 六年級下冊科學總復習知識點蘇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復習資料第一單元一、填空題。 1、 測量體重的工具是:(體重稱)。在成長中,我們的身體長高了,體重變重了。 2、 我們出生時沒有牙齒,最先長出來的牙齒是(乳牙),乳牙脫落后長出來的是(恒牙)。 3、測量身高和體重要脫掉鞋子、身體直立、眼平視、壓板輕壓頭頂最高處。在測體重時,應盡量減少隨身 攜帶的物品和穿著。人剛站在體重稱上時,體重稱的指針會不斷變化,所以應該等體重稱(指針穩(wěn)定后)讀數。 .*.*.*.4.記錄成長的證據據有:(小時候的衣服、鞋子、乳牙、照片、身高、體重)等 5、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現快速生長。

2、6、體重并非每年勻速增長。出生后,我們經歷了了生長發(fā)育的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內),第二個高峰期是進入(青春期)后。 .*.*.*.7、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外,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性發(fā)育)的開始。性發(fā)育包括(生殖器官的形態(tài)發(fā)育、功能發(fā)育)、和(第二性征發(fā)育)。青春期的重要標志是(女性的月經初潮)和(男性的首次遺精)。 .*.*.*.8、(青春期)是我們(兒童)向(成年人)過渡的時期,女孩大約(10歲)開始,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這個時期我們的(身體形態(tài))、(心理方面)都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 .*.*.*. 9、在斯芬克司之迷中,把人的一生分為三個階段: 即“四條腿走路”指(幼年時期)

3、,“三條腿走路”指(老年時期),“兩條腿走路”指(壯年時期)。人的一生還可以分為(幼年期)、(青春發(fā)育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四個時期;人的發(fā)育是一個漸進又相互聯系的過程,科學劃分七個時期:人的一生要經過(胎兒期)、(嬰幼兒期)、(學齡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學齡期:(6、7歲12、13歲) 青春期:(1020歲)青年期:(2025歲) .*.*.*.10、根據父母身高預測: 男孩成人后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1.08 女孩成人后身高=(父親身高×0.928+母親身高)÷2 11、人的一生中身高最高的時期是(

4、成年時期),人在(嬰幼兒期和老年期)需要特殊照顧。 12、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國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體格發(fā)育增長顯著,20年間7-17歲兒童青少年身高平均增長量,男生為(6.9厘米),女生為(5.5厘米);體重增長更為迅猛,男生增長為(6.6千克),女生增長為(4.5千克)。伴隨著身體素質的提高,青少年(青春期發(fā)育)和(性發(fā)育)年齡也不斷提高。 .*.*.*.13.一個人的成長意味著他(她)將更自覺地承擔更多的責任,所以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要學會用成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增強(社會角色感)和(社會責任感),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學習和鍛煉。 .*.*.*

5、.14、影響生長諸因素:(遺傳)、(營養(yǎng))、(體育鍛煉)、(疾?。ⅲㄗ匀画h(huán)境)、(環(huán)境污染)、(社會因素)。 .*.*.*.15、連線 十月懷胎胎兒期  牙牙學語嬰幼兒期  勤奮求學學齡期  生長迅速青春期    努力工作青年期   撫育后代成年期   頤養(yǎng)天年老年期 .*.*.*. 第二單元遺傳與變異1、子女和父母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叫(遺傳)。 2、(遺傳)和(變異)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 3、一個物體的個體產生同一物種后代,每一物種的

6、個體都繼承上代的各種特征,概括的說父母通過生育過程把遺傳物質傳遞給子女,使后代表現出和親代相似的特征,如體貌、體態(tài)、氣質、音容等。 .*.*.*.3、(孟德爾)是著名的遺傳學家,也是現代遺傳學之父。 4、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會打洞 就是(遺傳現象)。 5、后代的智力與遺傳有關,但并不完全由遺傳決定,應該說智力是先天遺傳和后天教育兩方面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因此,就智力而言,遺傳可以提供智力的上下限度,即智力高低的可能性。 .*.*.*.5、子代與父代之間,同一物種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不同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變異)。 6、有關變異的諺語或俗語如: 一顆之果有苦有甜;

7、    黃鼠狼生鼠輩  一代不如一代;    龍生九子個個不同; 一母之子有愚有賢;     一豬生九崽   連母十個樣 .*.*.*.7、三葉草通常有三片葉子,但也有極少數是四片,這是因為(變異)現象。 8、(變異)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遺傳物質發(fā)生變化而引起的變異,稱為(可遺傳的變異),。另一種是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遺傳物質沒有發(fā)生變化的變異,稱為(不可遺傳的變異)如:用眼不當造成近視。   大自然如此的千姿百態(tài)、豐富多彩,那是因為生物(變異)

8、的緣故。 9、可遺傳變異的變異來源主要有三個面:(基因重組)、(基因 突變)和(染色體突變)。 .*.*.*.10、(袁隆平)是我國著名水稻專家,他經過多年選育培育雜交水稻新品種,2001年2月,他榮獲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被國際上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11、生物除父母的結合會出現變異外,生物自身也會產生變異,有的變異對生物(是有害的),有的變異對生物是(有益的),有的變異對生物(既無害也無益)。 .*.*.*.12、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遺傳物質發(fā)生變異,比如用(X射線)照射種子??蒲腥藛T利用人工變異培育出許多優(yōu)良品種,如:無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豬。

9、.*.*.*.13、“豐田十號”的玉米種子種植出來的玉米都是穗大粒飽的,這是遺傳。 14、將種子帶到太空環(huán)境中,然后帶回地面是屬于(人工變異培育)。 15、形態(tài)各異的金魚是人們有意識的利用(野生鯽魚)的后代與親代存在的(變異)培育而成的。世界各國的金魚基本上是我國傳出去的,金魚是中國的(國魚)。 .*.*.*.16. 10萬株三葉草才有一株變異為四葉草,所以四葉草也是幸運的象征,它包含了人生想要的四種東西:愛、健康、名譽、財富。 .*.*.*.1、生物的每一個特征都是能遺傳的。          

10、;              (  ×   ) 2、生物界,各種各樣的昆蟲都是遺傳和變異的結果。          (     ) 3、父母都是高個子,因為遺傳的緣故,子女一定是高個的。    (  ×   ) 4、青春發(fā)育期是人體的第一快

11、速增長期。                    (   ×  ) 5、袁隆平是雜交水稻之父,他的發(fā)明被當作中國繼四大發(fā)明之后的第五大發(fā)明。 (      )   第三單元 進化1、第一塊恐龍化石是1822年被人們發(fā)現的,恐龍屬于爬行動物,它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恐龍是卵生的。地球上大部分地區(qū)都曾有過恐龍的分布。所

12、有關于恐龍的知識都是來源于對(化石)的研究。 .*.*.*.2、寫出你知道的幾種恐龍,會飛的恐龍如(翼龍)(飛龍),水里游的恐龍(魚龍)(蛇頸龍),吃肉的恐龍有(霸王龍),吃植物的的恐龍有(梁龍)。 .*.*.*.3、科學家推測:小鳥、鱷魚、蜥蜴可能是恐龍的后代,但大熊貓不可能是恐龍的后代。 4、(化石)是在地層巖石中保存幾百萬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殘?。┗颍ㄟz跡),如:骨骼、外殼、葉子、腳印等。 .*.*.*.5、根據化石的成因,古生物學家把它劃分成(實體化石)(鑄?;┖停ㄟz跡化石)三類。 6、(化石)是生物進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證據?;侨祟愓J識古生物、研究地質運動的重要依據和線索。

13、60; 腳印化石屬于遺跡化石; 三葉蟲化石屬于外殼化石,魚化石屬于殘骸化石。 7、大自然中的化石如:(恐龍化石、植物化石、三葉蟲化石、魚化石)。 .*.*.*.8、科學家們發(fā)現,許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在地球已經不存在了如:恐龍、奇蝦、渡渡鳥。 9、科學家們發(fā)現,現在一些生物與(遠古的生物)很相似,變化不太,我們稱為“活化石”如:大熊貓、銀杏、蟑螂、白鰭(qí)豚、水杉、中華鱘(xun)。 .*.*.*.10、科學家發(fā)現,海豚和非洲猩猩身體某些部位的骨骼排列基本相同。說明它們可能是由一個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 .*.*.*.11、對于生物進化的原因,科學家做出了種種解釋,這些解釋有的被證

14、明是錯誤的,有的被證明是正確的。 12、達爾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之一,他在觀察、研究大量動物的基礎上,于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13、達爾文的關于(生物進化)的觀點已成為現代生物學的經典理論。 14、1850年左右,英國曼徹斯特城地區(qū)的黑色尺蠖蛾數量要比淺色的數量多,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15、(澄江生物化石群)的發(fā)現對達爾文的經典進化學說提出了挑戰(zhàn)。 16、云南(澄江動物化石)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祖先)的化石。它們生活的時代為(5.3億年)前的寒武紀。在當時不到300萬年的時間里,它們一下子大規(guī)模爆發(fā)

15、式地出現了,這表明,生命從(單細胞形式)向(多細胞形式)的演變是一個(十分突然)的過程,而不是像達爾文認為的那樣,是很慢的、漸進的。 .*.*.*.17、生物的形態(tài)與其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是相適應的,是(進化)的結果。如:極地狐貍的耳(短圓),可減少(熱量的流失);非洲沙狐的耳(長而大),有利于在炎熱環(huán)境中(散熱)。 18、在自然選擇中,凡是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適應環(huán)境的)。 .*.*.*.19、生物不斷進化,是為了(適應它們生存的環(huán)境)。 二、問答題: 1、關于恐龍滅絕幾種假說。 答:(1)漸進說。環(huán)境變化恒溫動物興起,使恐龍在生存斗爭中處于劣勢,導致其大量死亡,乃至滅絕。 (2)隕石或行星撞

16、擊說;(3)超新星爆炸說。 .*.*.*.12、“適者生存,自然選擇”的含義是什么? 答:“適者生存,自然選擇“的含義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只有那些適合并主動適應周圍變化的生物才能在大自然中繼續(xù)生存,其他不能適應環(huán)境的生物將被淘汰。 .*.*.*.第四單元 共同的家園2、一種生物愿意長期生活的某個環(huán)境里,是因為這個環(huán)境為它提供了(生存)、(生長)和(繁殖)所必須的(食物)、(水)、(庇護所)等條件,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被稱為(生物的棲息地)。 .*.*.*.3、一棵樹可以成為許多生物的棲息地。 4、同一棲息地上不同種類的植物和動物之間會形成(互助合作)關系或(敵對)關系 5、合作關系的生物有:小丑魚

17、和海葵,蜜蜂和花,啄木鳥和樹,鳥和果實、鱷魚和鱷鳥。 生物為了生存,需要從周圍的環(huán)境中獵取食物,于是它們之間就形成了(敵對關系)。敵對關系的生物有:熊吃魚,小鳥吃蟲,捕蠅草和飛蟲。 .*.*.*.6、非洲大草原上生活著許多動物,它們之間的敵對關系:(1)吃與拒絕被吃的關系。(2)生存競爭關系。7、生物依賴(環(huán)境)生存,生物離不開合適的(環(huán)境)。動植物的生存本領是其(適應環(huán)境)的結果。 8、仙人掌適應沙漠的特征是:(1)仙人掌葉長成(針狀),以減少水分蒸發(fā)的面積; (2)仙人掌的莖葉外生(蠟質),也能減少水分蒸發(fā),(3)莖肥厚多汁,能(儲存水分)。 .*.*.*.9、駱駝是最能適應于干旱環(huán)境的動

18、物,被人們稱為“沙漠之舟”駱駝適應沙漠的特征是:(1)駱駝腳掌寬大、腳墊厚實,有利于在沙漠行走;(2)鼻孔可關閉、睫毛粗長可抵御風沙;(3)駝峰可存儲水分和能量。 .*.*.*.11、動物的隱身妙法是動物適應環(huán)境,保護自己的一種特殊本領。生物學上把這種本領稱為(“擬態(tài))”。如(葉形魚)、(竹節(jié)蟲)。 .*.*.*.12、讓身體表面有著適當的顏色,避過敵人,在生存競爭中保護自己,這種保護自己的方法就是(保護色)。 13、生物之間普遍存在一種(“吃與被吃”)的關系,這種關系像(鏈條)一樣,把一些生物緊密地聯系起來,生物學家把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叫做(食物鏈)。 .*.*.*.14、食物鏈由(生產者)

19、和(消費者)組成。 15、“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說明生物之間存在吃與被吃的關系。(蟬   螳螂     黃雀) 16、食物鏈的源頭在(植物),終點是(兇猛的動物)。 17、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產者),以其他生物為食的叫(消費者),專門吃動植物殘骸或廢棄的食物,同時還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質,它們有一個榮譽稱號-大自然的清潔工,科學家稱它們?yōu)椋ǚ纸庹撸?。分解者如(蘑菇)、(蚯蚓)、(屎殼郎)?霉菌)(蛆蟲)等。 .*.*.*.18、完整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四大角色分別是:(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無生命物質)。生產者如植物和光合細菌;消費者如草食動

20、物和肉食動物。分解者,如細菌和真菌類微生物。它們能將消費者的糞便和尸體分解成簡單化合物,使物質在大自然中形成循環(huán)。無生命物質,如空氣、水、陽光、簡單化合物。 .*.*.*.19、自然界中的生物種類很多,它們之間的取食關系也很復雜,因此生物之間有很多條食物鏈。許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鏈構成了一張復雜的(食物網)。 .*.*.*.21、生物連同它們周圍的環(huán)境叫做(生態(tài)系統(tǒng))。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如果(植物)、(動物)及(微生物)的數量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且變化不大,這種狀態(tài)叫做(生態(tài)平衡)。 .*.*.*.22、自然界長期形成的(食物鏈)和(食物網)維系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這些鏈、網中的任何環(huán)節(jié)遭到破壞,都會帶

21、來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災難。 .*.*.*.23、人類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危害行為:(過度放牧);(過度捕撈);(濫施農藥)等。 24、中國是世界上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目前已建有(22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有80%的野生動物和60%的高等植物種類。(保護動植物資源)是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方面。 保護生態(tài)平衡、珍惜動物的途徑: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植樹造林、制作喂鳥器、建設生態(tài)工程。 .*.*.*.25、(桑基魚塘)是典型的生態(tài)農業(yè)模式,它通過桑葉養(yǎng)蠶、蠶糞喂魚、塘泥肥桑,實現了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    生態(tài)農業(yè)包括: (桑基魚塘)、(稻田養(yǎng)魚)、(立

22、體農業(yè))。   .*.*.*.二、問答題 1、生活在沙漠環(huán)境中的動物需要什么樣的本領? 答:需要有耐旱,保持體內水分,抗風沙等方面的本領。 2、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馬身上的條紋有什么作用? 答:這也是一種保護色。4、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生態(tài)平衡? 答: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植樹造林、制作喂鳥器、建設生態(tài)工程。   第五單元  神奇的能量1、能夠使物體(“工作”)或(運動)的本領叫做能量。雖然看不見它,但能感覺到它。 2、任何東西只要有(移動)、(發(fā)熱)(冷卻)、(生長)、(變化)、(發(fā)光)或(發(fā)聲)的現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3、能量的形式多種多樣,它們能以不

23、同的方式被(儲藏)和(運用)。 4、我們生活中各種能量的作用:光能使植物生長;熱能將水燒開;電能使電燈發(fā)亮;食物中的化學能使我們運動。聲能使紙片振動。 .*.*.*.5、如果沒有能量,人類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動都將停止。 6、能量的重要特點是:(它可以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 7、打開電視機,電能就轉換成(光能)和(聲能);搓手,動能就轉換成了(聲能)和(熱能)。 8、課本上圖例說明:描述圖例中能量是如何進行的。 太陽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輻射到地球,植物接收了來自太陽的光能,把光能轉換成化學能儲存在植物體內,人吸收植物的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發(fā)電機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電熱水壺把電能轉化為熱能。

24、光能       化學能:太陽光使西紅柿生長,西紅柿存儲化學能 化學能      機械能:吃西紅柿,有能力蹬自行車 機械能        電能:自行車齒輪帶動傳送帶,使發(fā)電機發(fā)電 電能       熱能:用電加熱水壺中的水 熱能       聲能:水沸騰后發(fā)出聲音 .*.*.*.10、家中和工業(yè)中使

25、用的能量大部分來自(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它們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稱為(不可以再生性能源);還有一些能源是(可以再生的),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它們被稱為(可再生性能源)。 .*.*.*.11、能源,按照其來源可劃分為四大類:(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和原子核能); 按照能源在自然界中形成的方式,又可以能源分成兩大類:(一次能源)和 (二次能源); 按照人類對各種能源利用的情況,還可以將一次能源分為(常規(guī)能源)和(新能源)兩類。 常規(guī)能源是指被人們廣泛使用的能源,例如煤、 .*.*.*.15、制作小水輪實驗中,利用的是可再生能源中的水能。 17、白熾燈和熒光

26、燈相比,(熒光燈)更節(jié)能。   18、地球上的幾乎所有的能源都來自(太陽能)。太陽是人類的(“能源之母”)19、幾種有開發(fā)前景的的新能源:(潮汐能)、(核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能不屬于新能源。 20、遼闊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庫。(潮汐能)就是在海水漲落過程中隨著水位的變化而形成的巨大能量,人們因此稱海洋潮汐為“藍色的煤海” .*.*.*.21、核能也叫(原子能),它的巨大能量是從小小的原子核內釋放出來的。1000克鈾核發(fā)生裂變時,放出的能量相當于燃燒2700噸標準煤。利用核能發(fā)電的電廠叫核電站。 .*.*.*.22、(生物質能)蘊藏在(植物)、(動物)和(微

27、生物)等可以生長的有機物中,它是由太陽能轉化而來的,例如,沼氣是由生物質能轉換的一種可燃氣體,通??梢怨┺r家用來燒飯、照明。 .*.*.*.23、(地熱能)來自地球內部,越往里面溫度越高,在距地面2050千米的地球深處溫度為(200-1000),(地熱發(fā)電)是開發(fā)地熱能的有效途徑。 .*.*.*.第六單元   拓展與應用1、“舉一反三、聞一知十”這些成語說的就是(拓展)能力。 2、我們要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盡可能的(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解釋)更多的現象,(探究)更多的問題。這樣,我們就能像滾雪球那樣,知識(越積越多),本領(越練越強)。 .*.*.*.3、火箭升空利用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原理,氣墊船能在水面高速滑行是利用了(物體與空氣的摩擦力?。┑脑?。 .*.*.*.4、瓶子吹泡泡的實驗是利用了空氣的(熱脹冷縮)原理。 5、“燒不死的魚”的實驗說明:水是熱的不良導體。 6、 氣墊汽車是利用(空氣動力)原理前進的。 7、像紙板托水杯、馬德堡半球實驗、吸盤掛鉤、虹吸管、鋼筆吸墨水等現象原因都是因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