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我國刑事訴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_第1頁
淺析我國刑事訴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_第2頁
淺析我國刑事訴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_第3頁
淺析我國刑事訴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_第4頁
淺析我國刑事訴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析我國刑事訴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摘 要當代刑事訴訟體系的完備不僅僅需要訴訟程序的完整、庭審實質化的實現,以及被追訴人刑事責任相關制度,也需要被追訴人認罪認罰并通過與被害人等相關者平等協(xié)商后處理刑事案件的模式。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指被訴訟人在引導和鼓勵等情況下,出于自愿承認自身罪行,經過訴訟程序簡化或終止對被訴訟人以從寬處理和處罰的一系列法律制度,該制度兼具程序性與實體性,能夠有效而快速的解決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表現在合作性的司法精神,是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的具體化和制度化。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我國依法治國大目標下的必然趨勢與需求,因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契合我國當前刑事司法穩(wěn)步運行的

2、需求,具有特定的時代背景,能為解決“案多人少”的辦案壓力。由于我國目前對于刑事訴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還處于司法實踐試點階段,我國還沒有建立起來完整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并且各地的司法習慣和認知也不盡相同,這就使得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很難得到有效的同意的運行。本文從我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相關理論入手,進而比較類似的制度得出可借鑒經驗,基于此再對我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司法現狀及潛在問題進入深入的探討,最后結合我國現實國情,逐步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關鍵詞: 認罪認罰從寬,自愿認罪認罰,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Brief Analysis on Confession, Punishment and Punishmen

3、t in Criminal Lawsuit in ChinaABSTRACTThe completeness of the modern criminal procedure system requires not only the integrity of the proceeding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ubstantive trial of the court, and the related system of the accused's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the defendant's

4、punishment and the mode of dealing with the criminal case through the equal consultation with the victims and other related persons. The system of confession and punishment leniency refers to a series of legal systems that have been voluntarily admitted to their own crime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5、 guidance and encouragement by the litigants, and the procedure simplifies or terminates a series of legal systems for the lenient treatment and punishment of the litigants. The system has both procedural and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effectively and quickly solve criminal cases. Leniency

6、and leniency are reflected in the cooperative spirit of justice, which is the concre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criminal policy of temper justice with mercy. I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and demand of our country to rule the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system of conf

7、ession and punishment in criminal procedure, because the system of confession and punishment fits the demand of the steady operation of the current criminal justice of our country. It has the specific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can solve the pressure of the case of "few cases". Since our

8、country is still in the pilot stage of judicial practice, our country has not established a complete legal system, and the judicial habits and cognition are not the same everywhere,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get the effective consent of the system of admission and punishment. This article starts w

9、ith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the plea and punishes leniency 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then compares the similar system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judicial status and potential problems of the plea leniency system in China, and finally, in the

10、 light of our country's actual conditions, gradually consumes the system of confession and punishment.KEYWORDS Plea and punishes leniency system,voluntary confession and punishment, Plea bargaining目 錄一、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概述及意義I(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基本內容I(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提出的意義I二、 與類似制度的比較和借鑒III(一)類似制度以辯訴交易為例III(二)我國認罪認罰

11、從寬制度與他國相似法律異同比較IV三、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司法現狀及潛在問題V(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司法現狀V(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分析VI四、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機制完善VIII(一)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認罪協(xié)商程序VIII(二)證明認罪認罰從寬案件的標準不能降低VIII(三)將認罪認罰從寬案件納入強制法律援助的范圍IX五、結語IX致 謝參考文獻II一、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概述及意義(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基本內容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指被訴訟人在引導和鼓勵等情況下,出于自愿的角度,如實的承認自身罪行,并對指控的犯罪事實無異議,經過訴訟程序簡化或終止對被訴訟人以從寬處理和處罰的一系列

12、法律制度,該制度兼具程序性與實體性,能夠有效而快速的解決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根植于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很大程度上體現著當擔司法寬容精神,以人權、民主、公正、平等、寬容為主要元素。基于“寬嚴相濟”政策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寬”并不是無原則的寬大處理,而是該輕而輕,該重而重,“重重輕輕”相結合。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從寬”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實體上的從寬,二是在程序上的從簡,進而兼具當代刑事司法程序性與實體性的特征,能夠促進司法公正與刑事司法效率。具體的如基層法院所管轄下的認罪認罰的案件可能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審判可以適用速裁程序;而判處3年以上的案件責可以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判。且在審

13、理過程中如果出現被訴訟人存在異議的情況,人民法院可依法轉為普通程序進行審理。 (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提出的意義我國自1979年出臺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到2009年將近三十年間,陸續(xù)多次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相繼出臺的相關司法解釋。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三條“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從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較重的,如果有立功表現,也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979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三條之規(guī)定 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貪污、受賄、投機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須在限期內坦白自首的通告“被采取強制措施

14、后坦白全部罪行,積極退贓的,或者有檢舉立功變現的,參照前款規(guī)定,酌情予以從寬處理” 1989年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貪污、受賄、投機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須在限期內坦白自首的通告之規(guī)定1996年刑事訴訟法增設了簡易程序,規(guī)定了被告人認罪的刑罰在三年以下的刑事案件可以快速處理,無需公訴人出庭。這加快了簡單案件的辦理速度也顯著提升了訴訟效率。然而簡易程序使用范圍狹窄,不能緩解司法機關日益增長的刑事訴訟壓力,并且刑事訴訟并未賦予當事人可以自由選擇程序的權利,仍要依靠法院和檢察院的自由裁量。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

15、以免除處罰” 1997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年)第四條“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罪行屬同種罪行的,可以酌情從輕處罰;如實供述的同種罪行較重的,一般應當從輕處罰?!?1998年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司法部聯合發(fā)布的關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的若干意見和關于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2003年3月)是首次在簡易程序

16、里加入了控辯雙方合作的因素,賦予刑事被告人程序選擇權和實體處分權。2006年12月,為徹底貫徹黨中央提出的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關于依法快速辦理輕微刑事案件的意見等文件,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也相繼制定了相應的規(guī)范性文件。對于被告人認罪較輕的案件,根據寬嚴相濟的刑事要求,在處理程序上進一步的簡化,及時化解社會矛盾,恢復社會秩序,開啟輕案認罪從快的辦理模式。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職務犯罪案件認定自首、立功等 量刑情節(jié)若干問題的意見“犯罪分子依法不成立自首,但如實交代犯罪事實,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2009年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

17、辦理職務犯罪案件認定自首、立功等 量刑情節(jié)若干問題的意見之規(guī)定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第一次從刑事政策方面提出了“被告人認罪”的概念,賦予了“被告人認罪”的實體地位。刑法修正案(八)中第一次將“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納入了刑法典中。關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這一概念逐步的有了顯微的形成。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專門的在第五編“特別程序”中增設第二章“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在對刑事訴訟法的的修改過程中可以發(fā)現其在簡易程序上的調整十分明顯,包括適用范圍、適用條件等方

18、面。2014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全國十八個城市開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工作。關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試點方案(2016年7月22日起實施)指出,要不斷對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進行系統(tǒng)性、程序化的完善,并且明確實施細則,明確法律依據及適用范圍和條件等,不斷規(guī)范規(guī)范審前和庭審程序。選擇部分地區(qū)依法有序穩(wěn)步推進試點工作。標志著我國刑事訴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取得了新的進展。二、 與類似制度的比較和借鑒 我國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被學術界成為“中國式辯訴交易”,然而在不同的司法背景中,我國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其他類似制度還是存在較大的區(qū)別,這不妨礙我們在研究完善我國的認

19、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同時,對其他類似制度的程序機制及其相關的保障體系進行適當的借鑒與參考。(一)類似制度以辯訴交易為例在全世界刑事司法的發(fā)展上看,不管是英美法系國家還是大陸法系國家或者是我國的臺灣地區(qū)等,在刑事司法制度設計上都存在著與我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類似的制度。就如同美國的辯訴交易制度,英國的“罪狀認否程序” 張吉喜:“被告人認罪案件處理程序的比較法考察”時代法學,2009年第3期,法國的“庭前認罪答辯程序”, 施鵬鵬:“法國庭前認罪答辯程序評析”,現代法學2008年第5期德國的“認罪協(xié)商程序與刑事處罰令程序”,日本的“即決裁判程序”, 張吉喜:“被告人認罪案件處理程序的比較

20、法考察”時代法學,2009年第3期我國臺灣地區(qū)的認罪協(xié)商程序等等。以美國的辯訴交易為例:從廣義上看辯訴交易包含了隱性的辯訴交易和顯性的辯訴交易。在以沉默權為基礎的美國刑事訴訟里,被告人作出有罪答辯體現了隱性的辯訴交易,這種答辯可以為其贏得較輕的量刑,而顯性的辯訴交易是被告人所在的辯方和作為控方的檢察官在訴訟前達成一致協(xié)議,以檢察官在起訴時做人讓步來換取被告人的認罪答辯。美國刑事法院訴訟程序中也有此定義。 美愛倫·豪切斯泰勒·絲黛麗、南希·弗蘭克:美國刑事法院訴訟程序,陳衛(wèi)東、徐美君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所以辯訴交易是指“起訴和辯訴雙方律師在庭外進行磋商和談判,起訴

21、方以撤銷部分指控,降格指控或者建議法官從輕判刑等許諾以換取被告人作有罪答辯,以便節(jié)省審判所需時間和開支,特別是避免審判的不確定性?!?卞建林,劉玫:外國刑事訴訟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二)我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他國相似法律異同比較當前我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辯訴交易之間有相似之處,均體現了以輕罰換取認罪,提高訴訟效率。但兩種制度在本國司法背景下在本質和程序上存在較大的差異。(1)相同點:能否試行該制度需法院審查確認;要求被告人自愿認罪;注重被告人的權利保護;被告人認罪之后都一定量減刑。(2)不同點:存在的理論依據不同,辯訴交易的建立基礎在于控方以放棄追求部分罪行的方式來換取被告人對其他罪行的自我

22、認罪,控方具有比較大的裁量權,有放縱罪犯的可能性;而我國試點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建立與在偵查檢控機關指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基礎中的一種制度延伸,是對我國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制度化發(fā)展。以認罪認罰換取相應的減刑等從輕處罰,事實上是站在了刑罰適當性視角上基于對犯罪行為的裁量責任刑罰,基于預防犯罪和恢復社會關系而裁量預防刑罰,兩者的結合確立了低于實際罪責的刑期。司法不同,辯訴交易是在廣泛的司法實踐里形成的一項制度;我國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正在試行的一種新制度。案件適用范圍不同,美國辯訴交易使用的范圍比較廣泛;而我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仍然主要適用于簡易程序,刑事和解程序與速裁程序所相對應的一審輕刑

23、案件。三、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司法現狀及潛在問題(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司法現狀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根據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確立的。“(1)、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要根據犯罪的具體情況,實行區(qū)別對待,做到該寬則寬,當嚴則嚴,寬嚴相濟,罰當其罪,打擊和孤立極少數,教育、感化和挽救大多數,最大限度地減少社會對立面,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維護國家長治久安。(2)、要正確把握寬與嚴的關系,切實做到寬嚴并用。既要注意克服重刑主義思想影響,防止片面從嚴,也要避免受輕刑化思想影響,一味從寬。(3)、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必須堅持嚴格依法辦案,切實貫徹落實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依照法律

24、規(guī)定準確定罪量刑。從寬和從嚴都必須依照法律規(guī)定進行,做到寬嚴有據,罰當其罪。(4)、要根據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治安形勢的變化,尤其要根據犯罪情況的變化,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適時調整從寬和從嚴的對象、范圍和力度。要全面、客觀把握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的經濟社會狀況和社會治安形勢,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安全感以及懲治犯罪的實際需要,注重從嚴打擊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社會治安和人民群眾利益的犯罪。對于犯罪性質尚不嚴重,情節(jié)較輕和社會危害性較小的犯罪,以及被告人認罪、悔罪,從寬處罰更有利于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依法可以從寬處理。(5)、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必須嚴格依法進行,維護法律的統(tǒng)一和權威,確保良好的法律效果。同時,必

25、須充分考慮案件的處理是否有利于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社會穩(wěn)定,是否有利于瓦解犯罪,化解矛盾,是否有利于罪犯的教育改造和回歸社會,是否有利于減少社會對抗,促進社會和諧,爭取更好的社會效果。要注意在裁判文書中充分說明裁判理由,尤其是從寬或從嚴的理由,促使被告人認罪伏法,注重教育群眾,實現案件裁判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最高人民法院印發(fā)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是我國基本的刑事政策,貫穿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罰執(zhí)行的全過程,是懲辦和寬大相結合政策在新時期的繼承、發(fā)展與完善,是司法機關懲罰犯罪,預防犯罪,保護人民,保障人權,正確實施國家法律的指

26、南。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制度化,也是對刑事訴訟程序的創(chuàng)新,主要包括實體上的從寬處理和程序上的簡化處理,包括了實體上從寬處理,也包括了程序上從簡處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東犯罪嫌疑人、被訴訟人如實、資源供述事實,提高與司法機關案件處理過程中的配合程度,降低司法案件處理過程中不必要的消耗,提高司法效率,符合我國當前司法犯罪案件高效、高質處理的需求,同時也有利于和諧社會關系的建設?!胺乐拱l(fā)生無辜者被迫認罪和權權交易、權錢交易等問題”。改革不是單一環(huán)節(jié)的變動,而需要考慮實際問題及系統(tǒng)性,兼顧犯罪嫌疑人、被訴訟人、被害人的合法權利,并合理利用律師的力量,提高司法效率的同時完善辦案的全過程監(jiān)

27、督。 2016年司法改革七大看點 將試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6-07-242014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全國十八個城市開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工作。關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試點方案(2016年7月22日起實施)指出,要不斷對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進行系統(tǒng)性、程序化的完善,并且明確實施細則,明確法律依據及適用范圍和條件等,不斷規(guī)范規(guī)范審前和庭審程序。并選擇部分地區(qū)依法有序穩(wěn)步推進試點工作。2016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同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共同制定了具體的試點辦法,針對適

28、用范圍、條件、辦理程序、相關證據標準、從寬限度等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并在北京、上海、西安、重慶、大連等十八個地區(qū)開展試點工作。截至至2017年11月底,18個試點地區(qū)共確定試點法院、檢察院各281個,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審結的刑事案件91121件103496人,占試點法院同期審結刑事案件的45%。其中檢察機關建議適用的占98.4%。(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分析“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仍然面臨著一些立法上和實踐中的缺陷,我國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還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運行體系。對于量刑從寬標準的不完善我國刑法對各種認罪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但對于不同程度的認罪形式沒有針對性的建議。” 齊尚民:“完善認罪認罰

29、從寬制度研究”,法治與社會2015年第221期 目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存在的不完善之處在于存在部分案件不適用的問題,如從保障司法公正的角度出發(fā),部分案件存在不適用問題,具體如下:(1)犯罪嫌疑人、被訴訟人屬于沒有完全地喪失辨認或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2)身為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的是未成年人,其辯護委托人或者代理者對其認罪認罰存有異議的;(3)犯罪嫌疑人、被訴訟人可能不構成犯罪的情況;(4)其他不宜適用的情況。試點中另有規(guī)定,對符合標準的案件,其嫌疑人如果有重大立功的情況,檢察機關可以不起訴。另外,認罪認罰也有“反悔權”和“反悔后再反悔權”,也就是說在案件偵查、審查、起訴以及審判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中,

30、犯罪嫌疑人或者被訴訟人能夠隨時進行認罪認罰,即便是之前認罪認罰后期又有反悔的情況,也是被允許的,這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訴訟人的的權利,當然,這種情況下,起就不能享受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進入普通程序進行處理。并且,如果其后來又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一些權利和可能遇到的處罰等信息,同樣也可以重新進行認罪認罰供述,并且繼續(xù)享受認罪認罰制度。當然,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者被訴訟人認為其是在錯誤引導的影響下對認罪認罰存在錯誤理解和認知的,那么氣也能夠提出上訴。試點方案注重形式被害人的參與度及參與有效性,聽取被害人及其委托者、代理人的意見尤為重要,并且被告人與被害人之間是否有過有效溝通,是否有達成諒解協(xié)議等量刑等情況,

31、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與公安機關辦理認罪認罰案件過程中的重點參考因素,并且在該過程中敦促被訴訟人、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精神上的補償和撫慰,如道歉、退贓退賠等,這也將十分有利于矛盾化解、訴累的有效減輕以及社會關系的修復。 最高法刑一庭庭長:三類被告人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程序 人民網四、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機制完善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4年10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 明確要求“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關于人民法院進一步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意見(法發(fā)201614號 最高人民法院 )重也明確提出了“完善繁簡分流機制,完善認罪認罰從

32、寬制度,進一步探索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改革,簡化工作流程,構建普通程序、簡易程序、速裁程序等相配套的多層次訴訟制度體系?!钡囊?。社會轉型新時期,社會矛盾增加,刑事犯罪數量逐年增加,且結構變動較大,故而推進認罪認罰制度,實現繁簡分流,促進刑法效率提高與司法資源合理配置尤為重要。同樣的,如果在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推進實施過程中,一旦相關制度設置不合理,流程梳理不明確等,不僅不能推進司法改革,更增大了司法腐敗的可能性,損害司法權威。接下來,結合當前我國刑事訴訟認罪認罰制度推進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一些對策上的探討。(一)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認罪協(xié)商程序認罪協(xié)商程序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必不可缺的重要組成,故而構

33、建與我國實際情況向符合的認罪協(xié)商程序十分必要。刑事訴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事是一個系統(tǒng)的框架愛,其中包括附條件不起訴制度、速裁程序、刑事和解程序以及簡易程序等詳細的制度、程序和規(guī)則。上述訴訟制度雖然已經體現了被告人或者嫌疑人與原告人之間的“合作”色彩,但是在此協(xié)商體系中,辨控雙方與國家的協(xié)商程度稍顯薄弱,故而要進一步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認罪協(xié)商程序。(二)證明認罪認罰從寬案件的標準不能降低認罪認罰從寬的考量中,對案件證明標準不能降低。證據是對犯罪嫌疑人、被訴訟人定罪處刑的前提。為了減少無辜被冤問題的情況,基于歷史 經驗教訓,我國刑事訴訟罪域證據方面的重視程度很高,基本要求有二:一方面僅憑口供不能對犯

34、罪嫌疑人頂嘴,另一方面追訴和定罪的標準應能夠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證據充分”。到那時我國當前的實踐過程中,冤假錯案仍然存在,例如“趙作海案件”、“呼格吉勒圖案件”等,這些冤案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是過分依賴于口供證明作為定罪證據。(三)將認罪認罰從寬案件納入強制法律援助的范圍法律援助是司法案件合理有效處理不可或缺的構成,認罪認罰從寬案件過程中,律師援助更為重要,因為保證被訴訟人和犯罪嫌疑人的訴訟權利以及律師援助是避免其遭到引誘、欺騙或威逼進而認罪的重要保障。試點辦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注重律師援助,

35、建立值班律師制度以為犯罪嫌疑人和被訴訟人提供有效的法律知識及律師幫助,且提出擴大法律援助范圍,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也納入其中,但是需要以犯罪嫌疑人、被訴訟人提出申請為適用前提。但是這并不能保證律師援助的全面性,以為存在一些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文化水平等問題而無法完成申請,因此,建議對于認罪認罰協(xié)商程序中沒有律師援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律指派提供律師為其提供法律援助。這也是落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擴大援助范圍”的重要舉措。另外,要進一步明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從寬”含義,準確把握量刑從寬的幅度與標準,對犯罪嫌疑人、被訴訟人是否適用認罪認罰,要綜合考慮其認罪態(tài)度以及其所犯案件的社會危害性,既不能超

36、出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為其進行“從寬”,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從寬”,在不同情況下其能夠獲得的從寬幅度也應有所不同。及比如在社會危害性及大的嚴重暴力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因為被當場抓獲,證據確鑿而無法狡辯情況下進行的如實認罪,也并不能抹殺其惡劣的出發(fā)點和主管惡性。故而,最高司法機關應根據認罪認罰從寬刑事政策以及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盡快完善量刑指南,使得司法機關在適用時有更加明確、具體的依據。同時為了更準確有效的進行實施,法律還需要做出進一步的明確,即使犯罪嫌疑人、被訴訟人不認罪認罰,最終其被定罪,也不能因為其不認罪認罰而被法外加重處罰。存在應從寬情況的情節(jié)也贏在法律范圍內進行從寬處罰。否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就有剝奪被告人合法權利,甚至有威逼被告人認罪之嫌。五、結語“訴訟本身應該在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