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三單元8《說“木葉”》教學設計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5/ef9d00df-78dc-4c9c-afbc-f0c587763951/ef9d00df-78dc-4c9c-afbc-f0c5877639511.gif)
![【教案】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三單元8《說“木葉”》教學設計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5/ef9d00df-78dc-4c9c-afbc-f0c587763951/ef9d00df-78dc-4c9c-afbc-f0c5877639512.gif)
![【教案】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三單元8《說“木葉”》教學設計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5/ef9d00df-78dc-4c9c-afbc-f0c587763951/ef9d00df-78dc-4c9c-afbc-f0c5877639513.gif)
![【教案】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三單元8《說“木葉”》教學設計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5/ef9d00df-78dc-4c9c-afbc-f0c587763951/ef9d00df-78dc-4c9c-afbc-f0c5877639514.gif)
![【教案】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三單元8《說“木葉”》教學設計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5/ef9d00df-78dc-4c9c-afbc-f0c587763951/ef9d00df-78dc-4c9c-afbc-f0c58776395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 說“木葉”教學目標語言建構與運用通讀文本,梳理脈絡;辨析“樹葉”“木葉”“落葉”等語言表達的不同意味,明確“木葉”意象的藝術特征;理解古典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質,把握其意蘊,進而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途徑。思維發(fā)展與提升了解詩歌意象的相對穩(wěn)定性,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悟力。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升古典詩歌鑒賞能力。文化傳承與理解激發(fā)學生對古典詩詞的興趣,引導學生感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淀,培養(yǎng)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 理解“樹葉”“木葉”“落葉”等在藝術領域的差別,把握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教學難點 分析古詩中“木葉”的藝術特征,
2、進而把握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教學方法 誦讀鑒賞法、圈點勾畫法、合作探究法。教學課時 2課時教學過程一、燃情木葉,激趣導新師生同吟杜甫七律之冠登高。 想象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描摹的畫面。老杜登高仰望,但見漫天落葉蕭蕭下,滾滾長江東逝水,不由感慨萬端。 由此看來,“落木”就是飄落的樹葉。那杜甫為何不用樹葉、枯葉、落葉,而用落木呢?還是有請著名學者林庚先生為我們解開這一懸疑吧。二、感知木葉,提要鉤玄1.知人論世。林庚,字靜希。著名詩人、詩歌理論家。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與季羨林等人并稱清華園“四劍客”。任教于北京大學中文系。1986年,年事已高的先生
3、決意退出講壇,為學生最后一次講屈原和李白。開講那日,名流如云,燕園為之擁塞。整整一節(jié)課,先生只講了一首詩,卻講得激情飛揚,貫通古今,出神入化。在先生的講授中,長眠千古的屈子和詩仙神奇般地復活了。一堂課下來,聽者皆感慨:詩歌竟然可以講到如此境界!2.速讀精思。 (1)正音釋義。 裊裊(nio) 灼灼(zhuó) 亭皋(go) 寒砧(zhn) 涔陽(cén) 窸窣(x s) 言荃(quán) 照浦(p) (2) 初讀文本,批注存疑。逐段標出序號,劃出段中古詩句。 存疑1 這些詩句中都是用“葉”做意象嗎? 有的是“木葉”,有的用“葉”,有的是“落木”,有的是“
4、樹”。 存疑2 對于“樹葉”這個物象,融入詩歌后稱呼最多的是什么? “木”字。 存疑3從課文看,“木”與“樹”含意有別,你從中悟出什么?(3)分組討論,提取整合體現(xiàn)行文脈絡的疑問句。提煉各段關鍵句,理清文脈,把握文意。第一部分(13)“木葉”為詩人所鐘愛。(現(xiàn)象)鐘愛木葉=樹葉木葉落木 (關鍵在一個“木”字)第二部分(46)“木”被人喜歡的原因。(特征及原因)兩個藝術特征:1、含有落葉的因素;2、有微黃和干燥之感,帶來疏朗的秋天氣息。第三部分(7)“木葉”與“樹葉”在概念上相差無幾,藝術形象上的差別幾乎是一字千里。3.授之以漁。本文是林庚先生關于詩歌意象的文化隨筆,篇幅很長,引用詩詞頗多。不妨
5、運用教材所說讀書方法,整體把握,抓住關鍵,把書讀薄。弱水三千,我獨取一瓢而飲。三、美品木葉,知微見著1.擺現(xiàn)象中國古代詩人鐘愛“木葉”。文題說“木葉”明確本文討論的中心是“木葉”,文中告訴我們一個有關“木葉”的什么現(xiàn)象?快速瀏覽第一段,篩選有效信息?,F(xiàn)象:中國古代詩人鐘愛“木葉”一詞。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葉微脫。謝莊月賦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云歇山。 陸厥臨江王節(jié)士歌 過渡:一般來說,“木葉”可解為“樹葉”,為什么古代詩人幾乎不使用“樹葉”一詞呢?2.析問題分析“樹葉”“木葉”“落葉”“落木”的藝術差別。(1)“樹葉”與“木葉
6、”。“樹葉”與“木葉”的差別在于“樹”與“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快速瀏覽第3、4段,篩選有效信息,目標達成。樹有生命力的,翠綠的,枝葉繁密的 木沒有活力的,枯黃的,樹葉落盡的朗讀第四段最后兩句,歸納要點?!案邩洹憋枬M,“高木”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澳尽北取皹洹备@得單純,本身含有落葉因素,這是“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征。(2)“落葉”與“木葉”?!皹淙~”會讓人聯(lián)想到飽滿青翠的葉子,的確不適合秋風葉落的季節(jié),改用“落葉”是不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快速瀏覽第5、6段)落葉強調的只是樹葉落下的動態(tài)木葉不僅強調樹葉落盡,樹干光禿禿的樣子,還暗含著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
7、感朗讀第六段,歸納要點。第一句:“木”讓我們想起樹干,還會帶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第三句:“木”可能透著黃色,在觸覺上可能是干燥而不是濕潤的。第五句:“木”普遍潛在的暗示左右這一形象?!澳救~”有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帶來疏朗的清秋氣息。過渡:“木葉”一詞生動形象地詮釋了秋天疏朗干燥的特點。古代詩人特別鐘愛“木葉”一詞,甚至推陳出新,運用“落木”一詞。比如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比起“木葉”又有什么暗示性的信息呢?(3)“木葉”與“落木”。朗讀第六段倒數(shù)三至六行,思考整合。“木葉”屬于風而不是雨,屬于爽朗晴空而不是沉沉陰天,這是清秋的典型性格?!奥淠尽北取澳救~”更顯得空闊,它
8、把“葉”字保留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3.下結論“木葉”與“樹葉”在藝術領域有巨大差別;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四、探究木葉,融會貫通1.合作探究。探究一 試比較“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與“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兩句的不同。 將“木”與“樹”相比較,突出各自特征?!案邩涠啾L,海水揚其波”給人一種飽滿感,感覺到了層層樹葉的波動;而“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則是一種落木千山的畫面,感覺到的是“空闊”。探究二 為什么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木”暗示了“落葉”呢?“木”具有“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讓人更多地想起了樹干,把“葉”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探究三 本文僅僅是為了介紹“木葉”的
9、藝術特征嗎?寫“木葉”的真正目的何在?不是。寫“木葉”的真正目的是為了闡述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探究四 文中大量引用古代詩句,作用何在?引出話題;用以例證;增添文化意味。探究五 古代詩歌使用“落木”而不用“木葉”,比起“木葉”,“落木”又有什么暗示性的信息呢?(1)古人常借深秋季節(jié)寫愁緒,他們對“秋”有特殊的敏感。寫“秋”,莫過于葉子凋零的樹木。古人為了借秋景寫愁緒,在詩中常用“木”(木葉)而不用“樹”(樹葉)。(2)由于“木葉”一詞更生動形象地詮釋了秋天疏朗干燥的特點,古代詩人就特別鐘愛“木葉”一詞了,但杜甫在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卻使用“落木”而不用“木葉”,比起“木
10、葉”,“落木”又有什么暗示性的信息呢?“木”有疏朗之意,“葉”有綿密之意。屈原的“木葉”是“木”與“葉”的統(tǒng)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襯托了湘夫人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葉”,洗凈了“葉”字的綿密之意,意境更顯空闊,生動地描繪了三峽蕭索的秋色,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感。(3)詩歌語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點就會差得很多。在概念上相差無幾的詞語,在藝術形象上的差別幾乎是一字千里。通過學習,我們明白了詩歌語言運用上的暗示性問題,更是看到了詩歌語言獨特的魅力,也體會到了中國文化的燦爛與博大精深,也為泱泱華夏五千年文明所折服。探究六 詩人鐘愛“落紅”“落英”而很少用“落花”
11、的原因初探?!皹淙~”與“木葉”不過一字之差,在藝術形象領域的差別卻一字千里,這種一字千里的差別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十分常見。“落英”“落紅”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詩歌中“落英”出現(xiàn)的情況不少,全唐詩約有16句,全宋詩中約有36句,而全宋詞就約有26句,但其中也有個別句“落英”不是做“落花”的意思。以“落紅”表落花意的也不勝枚舉,全唐詩中約26處,全宋詞中約91處。詩人們?yōu)楹卧诋斢谩奥浠ā睍r而棄之不用,卻鐘情于“落英”“落紅”呢?花字出現(xiàn)的時間比英字晚,“英”在詩經(jīng)中就有,如有女同車中“有女同行,顏如舜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見辭源)。 “落英”“落紅”與“落花”相比,前兩者雅致,后者通俗。 意
12、韻不同,“落英”狀花瓣繽紛飄落之態(tài),“落紅”盡顯花的明艷之色,這都是“落花”一詞所不能勾畫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2.融會貫通?;顒右?預設:賞“柳”詩 品柳之意象 詠柳 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垂柳 唐彥謙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 詠柳 曾 鞏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更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賀詩:亭亭玉立,碧綠豐茂,枝條分披,細葉精致。詩人借詠柳贊美春色的美麗和自然的活力。唐詩:纖柔輕盈,妖媚多情。反襯邀寵取媚的小人的無恥和朝政的腐敗。曾詩:亂條狂舞,柳絮紛飛。諷
13、刺攀附權貴、得勢猖狂的奸佞之臣?;顒佣?預設:感知下列詩句,請辨別“青”與 “綠”意味的不同。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綠”指具體的現(xiàn)實世界,“青”則仿佛帶有某種概括性的深遠意義。綠,原是一種諧和的色調,在萬紫千紅的春天,綠乃多樣統(tǒng)一的典范。青,則更為單純,凝凈,清醒,永久,而松樹因此被一律稱為青松。所謂青山綠水,何嘗不正是兩種性格的解說呢? 木空闊 黃色 樹飽滿 綠色 梅高潔 堅貞 柳柔美
14、;依戀 活動三 即興口占,徜徉詩海。讀詩可獲得心靈的撫慰,寫詩也是一種情感的寄托。根據(jù)木葉形象,老師即興賦詩一首,與同學們分享。配樂詩朗誦聽見葉落的聲音。傍晚,天灰蒙蒙的,像個委屈的孩子,眼里噙滿了淚水;秋夜,眼簾緊閉,在她微微的鼾聲中,我聽見,一片葉落的聲音;清晨,窗子微合間,溜進一絲泥土的氣息,我看見,一地斑斕;原來,銀杏與紅楓,相約在昨夜,悄悄和秋天見了個面。 3.課堂總結。我國古代的詩歌可謂汪洋恣肆,儀態(tài)萬方。其中有許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xiàn)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我們應該像林庚先生那樣,勤于鉆
15、研,探究詩歌創(chuàng)作與鑒賞的玄機,也應該像林庚先生那樣,將深奧的文學理論滲透于古詩“木葉”意象的捕捉和闡釋中。這樣,方能使我們不知不覺地參悟蘊藏其中的道理,()走進詩歌的殿堂,感受詩歌的魅力。五、涵泳木葉,遷移拓展1.搜集整理古典詩歌中常見意象的含義及情感特征。2.仿照下面的句式,改變地點和內(nèi)容,寫兩個句式相同的句子(要有古詩中關于“月”的句子)。示例:我夢想,坐在家鄉(xiāng)的明月下,在滿月的銀輝中,體會“月是故鄉(xiāng)明”的感慨;3. 很多意象在長期的文化進程形成了比較穩(wěn)定的感情色彩。它們?nèi)纭澳救~”一樣,成為難以言傳的的精妙語言。請根據(jù)本節(jié)課所學的方法,任選一個意象,進行體味賞析。示例:雨寒雨連江夜入?yún)求E雨初歇夜來風雨聲渭城朝雨浥輕塵紅雨隨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葉上初陽千宿雨山色空濛雨亦奇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齊天 街小雨潤如酥 燭何當共剪西窗燭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云母屏風燭影深銀燭秋光泛畫屏紅燭自憐無好計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洞房昨夜停紅燭 月月上柳梢頭殘月臉邊明楊柳岸曉風殘月別時茫茫江浸月山高月小煙籠寒水月籠沙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月是故鄉(xiāng)明舉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近水樓臺先得月明月幾時有秦時明月漢時關 杜鵑杜鵑夜半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蔬菜采購合同范本
- 2025年晴綸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統(tǒng)授權及售后服務合同
- 瓦楞紙箱項目建議書寫作參考范文
- (技術規(guī)范標準)高標準農(nóng)田建設項目技術標
- 烏魯木齊外貿(mào)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慧社區(qū)建設合同終止書
- 企業(yè)股權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廣告素材制作采購合同
- 2025年度汽車銷售區(qū)域代理合同
- 商業(yè)綜合體市場調研報告
- 少兒素描課件
- 天津市部分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含解析
- 《對私外匯業(yè)務從業(yè)資格》開放式測試答案
- 《保險法解讀》課件
- 非煤礦山復工復產(chǎn)安全培訓
- 變壓器投標書-技術部分
-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研究》
- 2024九省聯(lián)考適應性考試【甘肅省】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
-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集體備課】(教材解讀+教學設計)
- 蘇教版小學信息技術五年級下冊五年級下冊教案全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