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上第三章第二節(jié)中國的土地資源學案設計含答案_第1頁
湘教版八上第三章第二節(jié)中國的土地資源學案設計含答案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節(jié) 中國的土地資源一、學習目標1知道土地資源開發(fā)利用中的主要問題。2知道耕地、草地、林地三種最主要的土地類型的分布,以及它們內部的地區(qū)差異和特 點。3記住我國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了解其特點。二、學習重難點三種主要土地類型的內部差異和特點。三、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我國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1土地資源屬_資源。答案:可再生2根據(jù)土地利用的情況,土地資源主要可以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我國土 地資源的特點一一_ 。答案:土地資源類型多樣3. 我國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復雜多樣,因而土地開發(fā)利用的途徑和方式就不同,土地 利用類型多種多樣。它為農、林、牧、畐 V、漁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4.

2、 雖然我國土地資源類型多樣,但各類土地類型的比例卻不盡合理,耕地、林地共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 23.1%、難以利用的土地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9.1%、改造后可利用的土地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 17%。耕地、林地比重小,難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后備土地資源不 足。土地資源的分布1._ 耕地的分布: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盆地和低溫的丘陵,北方 _ 以為主,南方以_ 為主。答案:旱田;水田2.草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區(qū),以高原和山地及青藏高原區(qū)。草地的和產草地也隨著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3.林地分布:集中在東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區(qū)和邊疆地區(qū),以及東南部的山地。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耕地、

3、 林地、草地是我們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物質基礎,但是這些土地的比重小,雖然是可 再生資源,但現(xiàn)在利用卻不合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所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具體措施是:1.遵守法規(guī),用法律來控制。2.開源、節(jié)流。3.加強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二)合作探究1.目前我國的土地資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下面資料所說:(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農業(yè)耕種的國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區(qū)幾乎變成不毛之 地了。據(jù)估計,我國水土流失面積達 150 萬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約 50 億噸。僅黃河水 系每年流失土壤就達 16 億噸之多。如果將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寬各 1 米的堤壩,就可以 繞

4、地球 20 圈以上。(2)目前,我國沙漠、 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積已達 149.6 萬平方千米, 占到我國國土面積 的15.5 ,也就是說我國的 960 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超過 1/7 的土地已沙化。另外,尚有 15.8 萬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 393 公頃農田和 493 萬公頃草場。據(jù)專家估計, 目前我國的沙漠正在以每年 1560 平方千米的速度繼續(xù)擴大。(3)我國的草場過度放牧問題十分嚴重,草場的退化因而也十分嚴重。據(jù)我國北方和青藏高原等 10 個牧業(yè)省區(qū)統(tǒng)計,建國后,牧場放養(yǎng)牲畜頭數(shù)增加了23 倍,而草場面積卻在減少。嚴重地過度放牧,使我國的草場退化問題十分嚴重。(4)我國的

5、森林資源日益減少,從1952 年至 1985 年人口由 5.7 億增加到了 10.59 億,幾乎增加了 1 倍,而同期我國的森林實際消耗量大約為 6080 億立方米,相當于現(xiàn)有森林都 已采伐了一遍。例如,新中國成立初期,東北地區(qū)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資源約3.1 億立方米,目前已減少了 2/3,有些地區(qū)已到了無林開采的地步。2.面對土地資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問題,國家有以下幾種措施:(1)由國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國家的法令,違者要追究責任,受到處罰。(2)做到土地資源的“開源”與“節(jié)流”相結合,開荒與植樹造林相結合,控制建筑用地。(3)加強土地資源的建設與

6、保護,在牧區(qū)建設人工草場,在風沙危害的地區(qū)建設防護林 體系等。四、課堂練習1.中國目前土地資源的基本國情是( )A. 人多地多B.人少地少C .人少地多D. 人多地少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土地資源的基本國情,盡管陸地面積居世界第3 位,但人口眾多,人均土地面積不到世界人均土地的1/3。因此,基本國情就是“人多地少”,D 項正確。答案: D2.下列各地形區(qū)中,主要土地利用類型以耕地為主的是()A. 內蒙古高原B. 青藏高原C. 塔里木盆地D. 東北平原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 內蒙古高原地形以高原為主, 大部分處 于半干旱、干旱地區(qū),為草地;青藏高原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處半干旱、干旱地區(qū), 為高寒草原區(qū);塔里木盆地地勢低平,但降水稀少,屬于干旱地區(qū);東北平原地勢低平,氣 候濕潤,水熱條件配合好,適宜發(fā)展耕作業(yè)。答案: D五、自學檢測1.我國土地利用的基本國策是()A. 實行計劃生育B .保護有限的土地資源C.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D. 依照有關土地法規(guī)進行管理 解析: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答案: C2.我國各種土地資源分布不均的重要原因是()A. 開發(fā)歷史的長短B. 光、熱、水等自然條件的不同C .生產方式和人文特點不同D. 人的生活習慣不同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