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測試題一、選擇題。1反應A(g)+3B(g)2C(g)+2D(g),在不同情況下測得反應速率,其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D)=0.4 mol / (L·s) B(C)=0.5 mol / (L·s) C(B)=0.6 mol / (L·s) D(A)=0.15 mol / (L·s)2某化學反應其H= 122 kJ/mol,S= 231 J/(mol·K),則此反應在下列哪種情況下可自發(fā)進行( ) A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自發(fā)進行 B在任何溫度下都不能自發(fā)進行C僅在高溫下自發(fā)進行 D僅在低溫下自發(fā)進行3可逆反應N2+3H22
2、NH3的正逆反應速率可用各反應物或生成物濃度的變化來表示。下列關系中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 A正(N2)=逆(NH3) B3正(N2)=正(H2)C2正(H2)=3逆(NH3) D正(N2)=3逆(H2)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增大壓強,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化學反應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可能增大C加入反應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增大D一般使用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化學反應速率5在2L密閉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發(fā)生以下反應:4A(g)+6B(g) 4C(g) +5D(g)。若經5s后,剩下的A是
3、2.5mol,則B的反應速率是( )A0.45 mol / (L·s) B0.15 mol / (L·s) C0.225 mol / (L·s) D0.9 mol / (L·s) 6有一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反應:X(s)3Y(g) 2Z(g),H0。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應選擇的條件是( ) 高溫 低溫 高壓 低壓 加催化劑 分離出ZAB CD7同質量的鋅與鹽酸反應,欲使反應速率增大,選用的反應條件正確的組合是( )反應條件:鋅粒 鋅片 鋅粉 5%鹽酸 10%鹽酸 15%鹽酸 加熱 用冷水冷卻 不斷振蕩 迅速混合后靜置 A B C D8某溫度下,在固定
4、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A(g)+3B(g)2C(g)達到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n(A)n(B)n(C)=221。保持溫度不變,以221的物質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則( )A平衡不移動B再達平衡時,n(A)n(B)n(C)仍為221C再達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增大 D再達平衡時,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9從植物花中可提取一種簡寫為HIn的有機物,它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平衡:HIn(溶液,紅色)H(溶液,無色)In( 溶液,黃色) 而用作酸堿指示劑。往該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則溶液顏色為( )A紅色變深 B黃色變淺 C黃色變深 D褪為無色10向Cr2(SO4) 3的水溶液中
5、,加入NaOH溶液,當pH=4.6時,開始出現Cr(OH)3沉淀,隨著pH的升高,沉淀增多,但當pH13時,沉淀消失,出現亮綠色的亞鉻酸根離子(CrO2)。其平衡關系如下: Cr3+3OH Cr(OH) 3CrO2+H+H2O (紫色) (灰綠色) (亮綠色)向0.05mol/L的Cr2(SO4) 3溶液50mL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50mL,充分反應后,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象為( )A溶液為紫色B溶液中有灰綠色沉淀 C溶液為亮綠色 D無法判斷11某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2A(g)+B(g)2C(g),若開始時充入2mol C氣體,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的壓強比起始時增
6、大了20%;若開始時只充入2molA和1mol B 的混合氣體,達到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 )A20%B40%C60%D80%12(雙選)接觸法制硫酸通常在400500、常壓和催化劑的作用下,用SO2與過量的O2反應生成SO3。2SO2(g)O2(g) 錯誤!未找到引用源。2SO3(g) ;H < 0。在上述條件下,SO2的轉化率約為90%。但是部分發(fā)達國家采用高壓條件生成SO3,采取加壓措施的目的是( ) A發(fā)達國家電能過量,以此消耗大量能源 B高壓將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有利于進一步提高SO2的轉化率 C加壓可使SO2全部轉化為SO3,消除SO2對空氣的污染D高壓有利于加快反應速率,
7、可以提高生產效率13(雙選)反應A+BC的反應速率方程式為:vk·c(A)·c(B),v為反應速率,k為速率常數。當c(A)c(B)1 molL時,反應速率在數值上等于速率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A)增大時,v也增大 Bc(B)增大時,k也增大C升高溫度時,k值不變 D升高溫度時,v值增大14在4L密閉容器中充入6molA氣體和5molB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3A(g)+B(g)2C(g)+xD(g),達到平衡時,生成了2molC,經測定D的濃度為0.5mol/L,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x=1 BB的轉化率為20% C平衡時A的濃度為1.50mol/LD
8、達到平衡時,在相同溫度下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壓強是反應前的85%15(雙選)用來表示可逆反應2A(g)+B(g)2C(g);H < 0的正確的圖象為( )16(雙選)某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盛有適量的A和B的混合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A+3B2C,若維持溫度和壓強不變,當達到平衡時,容器的體積為VL,其中C氣體的體積占10%,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原混合氣體的體積分數為1.2VLB原混合氣體的體積為1.1VLC反應達到平衡時,氣體A消耗0.05VLD反應達到平衡時,氣體B消耗掉0.05VL17現有反應X(g)+Y(g) 2Z(g),H0。右圖表示從反應開始到t1 s時達到平衡,在t2
9、s時由于條件變化使平衡破壞,到t3 s時又達平衡。則在圖中t2 s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A增大壓強 B使用了催化劑C降低溫度D減小了X或Y的濃度0.61.21.82.43.0tt0n/mol0ZXY18(雙選)在一定溫度下,將等量的氣體分別通入起始體積相同的密閉容器和中,使其發(fā)生反應,t0時容器中達到化學平衡,X、Y、Z的物質的量的變化如圖所示。則下列有關推斷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X+2Y 2Z B若兩容器中均達到平衡時,兩容器的體積V()V(),則容器達到平衡所需時間大于t0 C若兩容器中均達到平衡時,兩容器中Z的物質的量分數相同,則Y為固態(tài)或液態(tài) D若達平衡后,對容器
10、升高溫度時其體積增大,說明Z發(fā)生的反應為吸熱反應三、填空題(本題包括3小題)。19對于A+2B(g)nC(g),H<0。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后,改變下列條件,請回答: (1)A量的增減,平衡不移動,則A為_態(tài)。 (2)增壓,平衡不移動,當n=2時,A為_態(tài);當n=3時,A為_態(tài)。 (3)若A為固態(tài),增大壓強,C的組分含量減少,則n_。 (4)升溫,平衡向右移動,則該反應的逆反應為_熱反應。20將4 mol SO3氣體和4 mol NO置于2 L容器中,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可逆反應(不考慮NO2和N2O4之間的相互轉化):2SO3(g) 2SO2(g)+O2(g)、2NO(g)+O2(g)
11、2NO2(g)。當上述系統(tǒng)達到平衡時,O2和NO2的物質的量分別為n(O2)=0.1 mol、n(NO2)=3.6 mol,則此時SO3氣體的物質的量為 。當上述系統(tǒng)達到平衡時,欲求其混合氣體的平衡組成,則至少還需要知道兩種氣體的平衡濃度,但這兩種氣體不能同時是SO3和 ,或NO和 (填它們的分子式)。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若改為起始時在1 L容器中充入2 molNO2和2 molSO2,則上述兩反應達到平衡時,c (SO2)平= mol/L。21甲烷蒸氣轉化反應為:CH4(g)+H2O(g)CO(g)+3H2(g),工業(yè)上可利用此反應生產合成氨原料氣H2。已知溫度、壓強和水碳比對甲烷蒸氣轉
12、化反應的影響如下圖:圖1(水碳比為3) 圖2(水碳比為3) 圖3(800)該反應平衡常數K表達式為_。升高溫度,平衡常數K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降低反應的水碳比,平衡常數K_。圖2中,兩條曲線所示溫度的關系是:t1_t2(選填>、=或<);在圖3中畫出壓強為2 MPa時,CH4平衡含量與水碳比之間關系曲線。(4)工業(yè)生產中使用鎳作催化劑。但要求原料中含硫量小于5×107%,其目的是_。四、填空題(本題包括1小題)。22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在研究氨氧化制硝酸的過程中,查到如下資料:氨氣催化氧化為NO的溫度在600左右。NO在常壓下,溫度低于150時,
13、幾乎100%氧化成NO2。高于800時,則大部分分解為N2。NO2在低溫時,容易聚合成N2O4,2NO2N2O4,此反應且能很快建立平衡,在21.3時,混合氣體中N2O4占84.1%,在150左右,氣體完全由NO2組成。高于500時,則分解為NO。NO與NO2可發(fā)生下列可逆反應:NONO2N2O3,N2O3很不穩(wěn)定,在液體和蒸氣中大部分離解為NO和NO2,所以在NO氧化為NO2過程中,含N2O3只有很少一部分。亞硝酸只有在溫度低于3和濃度很小時才穩(wěn)定。試問:(1)在NO氧化為NO2的過程中,還可能有哪些氣體產生?(2)在工業(yè)制硝酸的第一步反應中,氨的催化氧化需要過量的氧氣,但產物為什么主要是N
14、O,而不是NO2?(3)為什么在處理尾氣時,選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而不用水吸收?五、計算題(本題包括1小題)。23一定溫度下,將3molA氣體和1molB氣體通過一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3A(g)+B (g)xC(g)。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海?)若容器體積固定為2L,反應1min時測得剩余1.8molA,C的濃度為0.4mol/L。1min內,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x=_;若反應經2min達到平衡,平衡時C的濃度_0.8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平衡混合物中,C的體積分數為22%,則A的轉化率是_;改變起始物質加入的量,欲使反應達到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分數與原平衡相等,起始加
15、入的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n(A)、n(B)、n(C)之間應滿足的關系式_。(2)若維持容器壓強不變達到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_2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改變起始物質加入的量,欲使反應達到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是原平衡的2倍,則應加入_molA氣體和_molB氣體。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測試題附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B 將四個選項都換成同一物質加以比較,A項中(A)=0.2 mol / (L·s);B項中(A)=0.25 mol / (L·s);C 項中(A)=0.2mol / (L·s);D項中(A)=0.15 mol / (L
16、·s)。2C 由公式G= HTS可知:G= 122×103 J/mol 231T J/(mol·K),要使G0,僅在高溫下自發(fā)進行。3C 如果對于同一物質的正=逆相等,或各物質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之比,那么就可以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顯然只有答案C符合題意。 4D 在A中增大壓強,活化分子數增大,但活化分子百分數沒有增大,但是對于固體或液體的反應,化學反應速率不會增大;在B中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化學反應速率一定增大;在C中加入反應物,使活化分子數增大,但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化學反應速率增大。5C (B)= 2.25 mol/2L÷5s=0
17、.225 mol / (L·s)。6C 降溫平衡可以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即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升高壓強平衡可以向體積縮小方向移動,即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分離出Z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7A 鋅粉表面積、,15%鹽酸濃度高、加熱、不斷振蕩,都能使反應速率增大。8C 保持溫度不變,以221的物質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則平衡要向右移動;但n(A)n(B)n(C) 它不是按221反應的,再達平衡時,n(A)n(B)n(C) 不是為221;再達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增大;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9D 因為2Na2O2 +2H2O=4NaOH+O2,生成堿使上述平衡向右移動,但又有氧氣生成,最
18、后溶液變?yōu)闊o色。10C 因為n(Cr3+)/n(OH)= 2×0.05mol/L×0.050L÷1.0mol/L×0.050L=1/10,則氫氧根離子過量,溶液中存在著大量的CrO2,溶液呈現亮綠色。二、選擇題(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11C 在兩種情況下,它們是等效平衡,則:2A(g)+B(g)2C(g) n (g)起始物質的量(mol) 0 0 2 1轉化物質的量(mol) 0.8 0.4 0.8 0.4平衡物質的量(mol) 0.8 0.4 1.2 新起始物質的量(mol) 2 1 0 新轉化物質的量(mol) 1.2 0.6 1.2新平衡
19、物質的量(mol) 0.8 0.4 1.2 達到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1.2 mol/ 2mol×100%=60%。12BD 部分發(fā)達國家采用高壓條件生成SO3,采取加壓措施的目的是:高壓將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有利于進一步提高SO2的轉化率;高壓有利于加快反應速率,可以提高生產效率。13AD 由反應速率方程式vk·c(A)·c(B)可知,反應速率v與c(A)·c(B)成正比例關系,速率常數k是溫度的函數。則c(A)增大時,v也增大;升高溫度時,v值增大。14B 3A(g)+B(g) 2C(g)+xD(g)起始物質的量濃度(mol/L) 1.5 1.25
20、0 0轉化物質的量濃度(mol/L) 0.75 0.25 0.5 0.25x=0.5平衡物質的量濃度(mol/L) 0.75 1.00 0.5 0.5則x=2;B的轉化率為0.25/1.25×100%=20%;平衡時A的濃度為0.75mol/L;因為反應前后氣體分子總數不變,則達到平衡時,在相同溫度下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壓強是不變的。15AC 運用勒沙特列原理可知: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進行,則A項正確;加壓平衡平衡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則C項正確。16BC 運用氣體差量法可知:A + 3B 2C V 1 3 2 1+32 = 2 0.05VL 0.15VL 0.1VL 0.1VL顯然原混
21、合氣體的體積為1.1VL;反應達到平衡時,氣體A消耗0.05VL。17C 在t2 s時由圖象看反應速率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而由反應式可知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降低溫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18BC 由圖象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Z3X +2Y;容器是恒溫恒容的,而容器是恒溫恒壓的,正反應是分子數增大的反應,若兩容器中均達到平衡時,兩容器的體積V()V(),容器對容器相當于減壓,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容器達到平衡所需時間大于t0;若兩容器中均達到平衡時,兩容器中Z的物質的量分數相同,必須氣體分子總數不變,則Y為固態(tài)或液態(tài);若達平衡后,對容器升高溫度時其體積增大,無法說明
22、Z發(fā)生的反應為吸熱反應。三、填空題(本題包括3小題)19(1) 固;(2) 固或液;氣。(3) n2或n3。(4) 放。200.2 mol SO2、NO2 1.9。21 K=;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則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平衡常數K增大;平衡常數K是溫度的函數,則降低反應的水碳比,平衡常數K不變; 當恒壓時,由t1到t2,CH4平衡含量降低,說明t1 < t2;因為在恒溫下,壓強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H4平衡含量增大,則圖象如右:(4)防止催化劑中毒。四、填空題(本題包括1小題)221(1)N2O3、N2O4。(2)高于500時,NO2分解為NO。(3)若用水吸收,生成的亞硝酸在常溫下不穩(wěn)定。五、計算題(本題包括1小題)23(1) 3A(g)+B (g)xC(g)起始物質的量濃度(mol/L) 1.5 0.5 0轉化物質的量濃度(mol/L) 0.6 0.2 0.2x=0.4平衡物質的量濃度(mol/L) 0.9 0.3 0.4 2、 1min內,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2 mol/L÷1min=0.2 mol/(L·min),x=2。3、 隨著反應的不斷進行濃度不斷下降,反應速率不斷減少,則答:小于。4、 同理列式可解得:3A(g)+B (g)2C(g)起始物質的量(mol) 3 1 0轉化物質的量(m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新規(guī)定:試用期必須簽訂正式合同
- 2025域名轉讓合同樣本模板
- 2025年超細合金粉末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抗瘧藥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家庭裝飾裝修合同范本
- 2025授權合同:房地產評估委托合同書
- 2025年血透后終末消毒試題
- 2025年電容器用鉭粉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工業(yè)清洗清理設備:工業(yè)吸塵設備合作協議書
- 2025年車庫坡道用漆項目建議書
-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實驗中學-主題班會-《陽光心態(tài)美麗青春》【課件】
- 提高單病種上報率
- The+Person+I+respect+高考應用文寫作+導學案 高三上學期英語一輪復習專項
- 2025年中考考前物理押題密卷(河北卷)(考試版A4)
- 臨床護理實踐指南2024版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標系-測試題及答案
- “煎炒烹炸”與中藥療效(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知道智慧樹章節(jié)答案
- 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規(guī)范專題講座
- 加油站卸油時跑冒油應急演練及方案
- 藥品供貨服務方案
- 137案例黑色三分鐘生死一瞬間事故案例文字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