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及分析【劉希國】_第1頁
2019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及分析【劉希國】_第2頁
2019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及分析【劉希國】_第3頁
2019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及分析【劉希國】_第4頁
2019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閱讀及分析【劉希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 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真題分模塊匯編及精品解析之古代詩歌閱讀(一)(2019全國I卷)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 1415題。題許道寧畫注 陳與義滿眼長江水,蒼然何郡山?向來萬里意,今在一窗間。眾木俱含晚,孤云遂不還。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 注 許道寧:北宋畫家詞句注釋1. 許道寧:北宋河間人,一作長安人,善畫,自成一家。2. “向來”二句:山谷以椰子茶瓶寄德孺:“往時萬里物,今在籬落間?!贝擞闷渚涫?。一窗間,指畫幅不大。3. 晚:晚照或晚氣。4. “此中”句:陶淵明飲酒:“此中有真意。 ”【白話譯文一】畫作望去,滿眼都是浩浩蕩蕩的山水,蒼蒼茫茫的是哪一個

2、郡的山。一向都是萬里無邊的意境,今卻畫在尺幅不大的一窗間。樹木映照在夕陽的余暉中,孤零零的云朵還沒有落下去。這幅畫中含有不尋常詩句,吟詠不斷也體會不出其意境。【白話譯文二】畫作望去,滿眼都是長江水,山體蒼翠。萬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牘之間。白云飄蕩在傍晚的樹木上空。畫作里蘊含著美好的詩句,但是怎么吟誦也難以與畫意相合,也吟不盡畫作包含的豐富意蘊。創(chuàng)作背景此詩為一首圖畫詩,當作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 年)。詩人所題之畫疑為徐道寧的漁父圖(又名秋江漁艇圖漁舟晚唱圖)。作品鑒賞“滿眼長江水, 蒼然何郡山”起筆兩句, 就使畫中山水呼之欲出,躍然紙上。尤妙在以“滿眼”強調水之浩浩蕩蕩, 用“何郡”把對“

3、蒼然”的贊嘆隱在一片疑問之中。 起筆十字,獨造其妙, 意境全出。三、 四句“向來萬里意, 今在一窗間”承接上二句意脈, 作一小結:萬里的山水,萬里的意境,竟被作者凝固在尺幅畫間,仍將掩飾不住的贊嘆溢于詩表,不同的是前之贊嘆是對山水而發(fā),此之贊嘆是對畫的意境而發(fā)。及至第五、六句“眾木俱含晚,孤云遂不還”,其物與心之互相感發(fā)的關系,至此已脫穎而出。末兩句作一種總結式的感嘆,“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鳖H有“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之風,同時也是對深一層意境之引發(fā)。全詩到此戛然而止,只覺余韻裊裊,又都在不言之中,真所謂“盡而不盡”。全詩寫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卻于簡談中見新奇。古人認為“天下事有意

4、為之, 輒不能盡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間,詩尤然”,簡齋此詩,可證此論。全詩自然至極,淡泊至板。然而這淡泊卻是“豪華落盡見真淳”之淡, 是“淡極始知花更艷”之淡。 絕非索然寡味,深遠就寓在這淡泊之中。無限的絢爛,也融于淡泊之中,真乃淡而有致,淡而有味。昔人謂陳與義“天分即高。用心亦苦,意不拔俗,語不驚人,不輕出也。”看來此論是公道的。 614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這首題畫詩寫景兼抒情,并未刻意進行雕琢,卻能夠于簡淡中見新奇。B.山水是這幅畫的主要元素,特別是江水,占據(jù)了畫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詩人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領略其表現(xiàn)的遼闊萬里之勢。D 頸聯(lián)具

5、體寫到蒼茫暮色中的樹木與浮云,也蘊含了欣賞者的主觀感受。14. C 【解析】“詩人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錯誤,作者表達的是萬里江山濃縮在尺牘之間的畫作里。故C錯誤。15詩的尾聯(lián)有什么含意?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這幅畫有什么樣的評價?(6 分)15.【答】“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意思是畫作里蘊含著美好的詩句,但是怎么吟誦也難以與畫意相合,也吟不盡畫作包含的豐富意蘊。從中可以看到詩人對這幅畫高度贊美,稱贊畫之精妙。(二)(2019全國H卷)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 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 1415題。投長沙裴侍郎杜荀鶴此身雖賤道長存,非謁朱門謁孔門。只望至公將卷讀注 ,不求朝士致

6、書論。垂綸雨結漁鄉(xiāng)思,吹木風傳雁夜瑰。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恩。 注 至公:科舉時代對主考官的敬稱。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詩人表示,雖然自己的社會地位低下,但對儒家思想的信奉堅定不移。B. “朱門” “孔門”分別代指世俗的權勢與精神的歸依,形成鮮明的對比。C.詩人希望自己能憑借真才實學通過正常渠道進身,而不愿去尋找捷徑。D.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待恩惠的態(tài)度,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恩惠,受恩必報。14 . D 【解析】D 項 “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恩惠, 受恩必報”分析不正確。尾聯(lián) “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

7、符合自己原則立場,即符合“道義”。故選D。15 詩歌的頸聯(lián)描寫了兩個具體場景,與其他各聯(lián)直抒胸臆的寫法不同,這樣寫在情感表達和結構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 分 )15.【答】 情感表達:頸聯(lián)所寫場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懷的形象化表達,可使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結構安排:舒緩詩歌全篇的節(jié)奏,使整首詩歌有委婉從容之致。【 15 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把握詩歌表達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鑒賞詩歌表達技巧題的答題步驟:準確地指出用了何種手法;結合詩句,闡述為什么用這種手法;闡述此手法有效傳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本題頸聯(lián)“垂綸雨結漁鄉(xiāng)思,吹木風傳雁夜魂?!庇玫涔省按贯灐眮肀磉_自己熱愛田園生活的情趣,用大雁

8、夜半乘風來歸,表達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對取得功名的渴望。這兩句從情感表達角度來看,寫出了作者雖有求仕之心,但高潔耿介情懷沒有改變,使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從結構安排來看,首聯(lián)、頷聯(lián),表達了求仕的心。尾聯(lián)表達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則。頸聯(lián)起到過渡的作用,舒緩全篇的節(jié)奏,使整首詩歌有委婉從容之致。詩歌表達了詩人立身剛直、不卑不亢、高潔耿介的品格。(三)(2019全國出卷)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插田歌 (節(jié)選)劉禹錫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農婦白纻裙,農父綠蓑衣。齊唱郢中歌,嚶嚀如竹枝。劉禹錫插田歌 全文岡頭花草齊,

9、燕子東西飛。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農婦白纻裙,農父綠蓑衣。齊唱郢中歌,嚶佇如竹枝。但聞怨響音,不辨俚語詞。時時一大笑,此必相嘲嗤。水平苗漠漠,煙火生墟落。黃犬往復還,赤雞鳴且啄。路旁誰家郎,烏帽衫袖長。自言上計吏,年幼離帝鄉(xiāng)。田夫語計吏,君家儂定諳。一來長安道,眼大不相參。計吏笑致辭,長安真大處。省門高軻峨,儂入無度數(shù)。昨來補衛(wèi)士,唯用筒竹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前言】插田歌是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詩作。這首樂府體詩歌寫于劉禹錫貶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期間。詩以俚歌形式記敘了農民插秧的場面以及農夫與計吏的一場對話,意在諷喻朝政?!咀⑨尅? 插田:即插秧。2 連州:地名,治所在今廣東省連縣

10、。3 郡樓:郡城城樓。4 適:偶然。5 俚歌:民間歌謠。6俟(s i ):等待。采詩者,采集民謠的官吏。漢書藝文志;“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資)考證也”。這一句指有意仿照民謠,中含諷諭,希望能下情上達,引起皇帝注意。7參差(ce n c i ):原指長短不齊的樣子,這里形容稻田水光閃爍,明暗不定。8白紋(zh u )裙:白麻布做的裙子。9 郢中歌:楚歌。一說俚歌。楚辭宋玉對楚王問: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和者數(shù)千人?!?0嚶嚀(y i ng n f ng):形容相和的聲音。如竹枝:象川東民歌竹枝詞一樣(句中句尾有和聲)。11 怨響音:哀怨的曲調。12 不辨

11、俚語詞:聽不懂歌詞的內容。13 嘲嗤:嘲諷、譏笑。14 漠漠:密布的樣子。15 烏帽:官帽,烏紗帽。東晉時為宮官所戴,至唐代普及為官帽。16 上計吏:入京辦理上報州郡年終戶口、墾田、收入等事務的小吏。亦稱“計吏”。17 帝鄉(xiāng):帝王所在,即京都長安。18儂:我,方言。諳(a n):熟悉?!痉g】岡上頭花草一抹齊,燕子飛東呵又飛西。遠望田塍像條線呵,一片白水波光參差。農婦穿著白麻布裙,農夫披著綠草蓑衣。一齊唱起田中歌呀,輕聲細語好似竹枝。但聽哀怨的歌聲響,不懂俚語不辨歌詞。時不時的一陣大笑,定是互相嘲笑嬉戲。水田平平苗兒漠漠,煙火升在村村落落。大黃狗,來回地走,紅公雞,邊叫邊啄。路旁誰家的小伙子,

12、戴烏帽穿著大袖衣。自報說他是上計吏,年初才剛剛離京師。田夫對計吏把話講:“您家我可非常熟悉。您一從長安回鄉(xiāng)里,見人就裝作不認識?!庇嬂粜χ锨按鹪挘?“長安真大得了不起。省禁大門高大又威嚴,我可進去過無數(shù)次。近來補衛(wèi)士的缺額,用一筒竹布就可以。您看二三年以后吧,我一定作個官人去?!薄捐b賞】此詩序文說希望中央派官吏來采集歌謠,明確表示詩人作詩的目的是諷諭朝政、匡正時闕。中唐新樂府詩雖然大都有意仿效樂府民歌通俗淺顯的風格,但像 插田歌這樣富于民歌天然神韻的作品也并不多見。這首詩將樂府長于敘事和對話的特點與山歌俚曲流暢清新的風格相結合,融進詩人善于諧謔的幽默感,創(chuàng)造出別具一格的詩歌意境。首六句用清淡

13、的色彩和簡潔的線條勾勒出插秧時節(jié)連州郊外的大好風光,在工整的構圖上穿插進活潑的動態(tài):岡頭花草嶄齊,燕子穿梭飛舞,田埂筆直如線,清水粼粼閃光。農婦穿著白麻布做的衣裙,農夫披著綠草編的蓑衣,白裙綠衣與綠苗白水的鮮明色彩分外調和。這幾句筆墨雖淡,卻渲染出南方水鄉(xiāng)濃郁的春天氣息?!褒R唱郢中歌”以下六句進一步通過聽覺來描寫農民勞動的情緒。在農夫們一片整齊的哼唱中時時穿插進一陣陣嘲嗤的大笑,憂郁的情調與活躍的氣氛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因而歌聲雖然哀怨,但并無沉悶之感?!暗劇?、“不辨”、“此必”扣住詩人從郡樓下望的角度描寫,雖然樓上人聽不真歌詞和嘲嗤的內容,卻傳神地表現(xiàn)了農民們樸野而又樂天的性格特征,繪出了富

14、有特色的民風鄉(xiāng)俗。 “怨響音”是農民們在繁重勞動和艱難生活的重壓下自然流出的痛苦呻吟,而 “時時一大笑”則爆發(fā)出他們熱愛生活、富于幽默感的旺盛活力。時怨時嘲的情緒變換,暗示了農民對現(xiàn)實的不滿,這就與下文農夫對計吏的嘲諷取得了照應。尤其高明的是,詩人沒有描寫勞動時間的推移過程,而僅用“水平苗漠漠”一句景物描寫點明插秧已畢,使場景自然地從水田轉移到村路。炊煙裊裊、雞犬奔啄的四句景色點綴承上啟下,展現(xiàn)了農民勞動歸來時村落里寧靜和平而微帶騷動的氣氛,同時引出計吏的登場,將全詩前后兩部分對比的內容天衣無縫地接合成一個完整的場面。計吏烏帽長衫的打扮出現(xiàn)在這青田白水的背景上, 在農婦田夫白裙綠衣的襯托下,不

15、但顯示出計吏與農夫身份地位的差別,而且使人聯(lián)想到它好像一個小小的黑點玷污了這美好的田野,正如他的庸俗污染了田間辛勤勞動的純樸氣氛一樣。計吏的自我介紹引出田夫與他的對話,著一“自”字,巧妙地表現(xiàn)了計吏急于自炫身份的心理。田夫對計吏的應酬頗含深意。 “君家儂定諳”,說明田夫知道計吏本來也是出身于附近鄉(xiāng)村的。 “一來長安道,眼大不相參”,諷刺計吏一旦當上官差,去過一趟長安,便與鄉(xiāng)鄰不是一路人了。話雖是對“這一個”計吏而發(fā),卻也概括了封建社會世態(tài)炎涼的普遍現(xiàn)象,揭示了官貴民賤的社會關系的本質。計吏沒有聽出田夫話里的諷刺意味,反而“笑”著致辭,借機大肆吹牛。這一“笑”正顯出他的愚蠢?!伴L安真大處,省門高

16、軻峨,儂入無度數(shù)”,活畫出尚未脫掉土氣的計吏鄙俗可笑的神情和虛榮淺薄的性格。 “昨來補衛(wèi)士,唯用筒竹布”是全詩諷刺的重點。既然計吏的姓名補入朝廷禁軍的缺額,只須拿出些筒竹布便賄賂得來,那么官職當然也可隨意買賣了。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這種推測既是計吏的自夸,也道出了詩人的憂慮。但讓這話出自一個小小的計吏之口,則收到比詩人直接議論更強烈的效果。連計吏都覺得官價便宜,更可見出皇家衛(wèi)士名額之賤,朝廷賣官鬻爵之濫。全詩寫到計吏得意忘形地預卜自己將會高升的前途時便戛然而止。聽了這一席話田夫的反應如何,則讓讀者自己去想象,這就留下了無窮的余味。這一段對話全用口語,寥寥數(shù)言,樸素無華,卻傳神地表現(xiàn)出

17、農夫與計吏這兩個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和性格特征,體現(xiàn)了詩人通俗活潑而又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語言特色。這首詩繼承漢樂府緣事而發(fā)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以俚歌民謠揭露重大的社會問題,在詼諧嘲嗤中寄寓嚴肅的政治意義,以平凡真實的生活顯示深刻的主題思想,從藝術結構、敘事方式、細節(jié)描寫到人物對話都深得漢樂府民歌的真髓,但又表現(xiàn)出詩人明快簡潔幽默的獨特風格,因而以高度的思想藝術價值為中唐新樂府運動增添了光彩。14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詩歌以花鳥發(fā)端,通過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麗畫面。B.詩人舉目眺望,能看到遠處田展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時隱時現(xiàn)。C.詩中寫到了農父農婦的衣

18、著,白裙綠水映照綠苗白水,色調分外和諧。2019 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真題之名篇名句默寫及詩歌題匯編6D.詩的七、八兩句通過聽覺描寫,表現(xiàn)農民們的勞動場面以及愉悅心情。14 . B【解析】B "能看到遠處田騰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時隱時現(xiàn)”,“田睦望如線,白水光參差”意思是遠望田塍像條線,一片白水波光參差。故選B。15 與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 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有什么不同?( 6分) 15. 【 答】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對仗工整,用典精當,語言雅麗平整,這幾句特別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xiàn)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插田歌這幾句詩則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xiàn)

19、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15 題詳解】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語言風格能力。古代詩歌語言的風格特色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樸。有的詩絢麗多彩,有的詩卻質樸無華。有的詩語言明朗,有的卻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詩平易近人,有的卻險怪奇特。體會其風格特色,就是要體會語言的美,體會其內蘊。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一首七律。此詩首先緊承白居易詩末聯(lián)“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然后寫自己歸來的感觸:老友已逝,只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無限悲痛悵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詩人于是推開一步,沉舟側畔

20、,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萬木爭春。一洗傷感低沉情調,盡顯慷慨激昂氣概。末聯(lián)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現(xiàn)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全詩感情真摯,沉郁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記敘了農民插秧的場面以及農夫與計吏的一場對話。 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簡潔的線條勾勒出插秧時節(jié)連州郊外的大好風光以及農婦農夫的衣著,色彩協(xié)調,具有濃郁的南方水鄉(xiāng)氣息。接著六句以自己的聽覺寫出農民勞動的情緒。全詩用白描手法,語言通俗,對話全用口語,樸素無華,生動有趣,傳神地表現(xiàn)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和性格特征,深得漢樂府民歌的真髓。(四)(

21、2019 天津卷)14.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9 分)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 唐 杜甫溪行衣自濕,亭午氣始散。冬溫蚊蚋在,人遠鳧鴨亂。登頓生曾陰,欹傾出高岸。驛樓衰柳側,縣郭輕煙畔。一川何綺麗,盡目窮壯觀。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傷時愧孔父,去國同王粲。我生苦飄零,所歷有嗟嘆?!咀⑨尅繉殤辏?62) 一自射洪至通泉作。通泉縣 : 故治在今四川射洪縣東南七十里。通泉釋在通泉山。太平寰宇記梓州通泉縣: “通泉山在縣西北二十里,東臨涪江,絕壁二十馀丈,水從山頂涌出,下注涪江。”孔父即孔子。亭午: 中午。蚊蚋 : 皆為小飛蟲。在: 全詩校 : “一作集?!钡穷D: 登登停停。曾陰:重

22、疊的陰云??h郭: 通泉縣城。一川: 指通泉山上的瀑布。2019 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真題之名篇名句默寫及詩歌題匯編7目:全詩校:“一作日?!毕ψ搪和碚赵鲚x。傷:全詩校:“一作知。”孔父:即孔子。父為古代男子的美稱。王粲:字仲宣,漢獻帝初平三年(192),董卓部將李傕、郭汜在長安作亂,粲乃離開長安,往荊州依劉表,其七哀詩云:“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遭患。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保?)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A. “溪行衣自濕” 一句側面描寫路上霧氣之濃重,“亭午氣始散”表明霧氣持續(xù)時間很長,直到正午才散。B.詩人冬季出行,蚊蚣在飛舞,岸邊的野鴨被詩人的到來驚擾,亂入河中

23、。一路行來,層云密布,山路崎嶇。C.在觀覽通泉山水的途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轉換,詩人所見景色呈現(xiàn)不同面貌, 情感也產生了變化。D.詩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運用“登頓” “綺麗”等詞使詩歌音韻鏗鏘,全詩 體現(xiàn)了 “沉郁頓挫”的風格。(1) B【解析】B項,“岸邊的野鴨被詩人的到來攪擾,亂入河中”錯,據(jù)詩句“人遠鳧鴨亂”,可知是人已經走遠,野鴨才亂入河中,寫出環(huán)境的幽僻。故選 B。(2) “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分)(3) 描繪了一幅山色蒼茫,空曠遠寂,夕照增輝,江水滿溢的寥廓壯美的畫面。(4) 本題考查對詩歌形象的鑒賞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看是鑒

24、賞景象、物象還是人物形象。本題是鑒賞景物,要找出用到來的意象, 想象整個畫面,概括出意境特點。本題問“山色遠寂寞, 江光夕滋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山色遠寂寞”描繪夕陽照射之下,遠遠望去,群山蒼茫, 籠罩著夕陽的余暉,給人寂寞空曠之感;“江光夕滋漫”寫滿溢的江水在夕陽余暉中閃耀著特有的光澤;整個畫面境界闊大壯美,而又給人寂寥孤獨之感。(5) 請指出全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4分)(6) 觀覽通泉山水的愉悅;生不逢時的苦悶;飄零他鄉(xiāng)的哀痛;對國家命運的憂慮。(7) 本題考查對詩歌情感主旨的鑒賞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聯(lián)系題目、注釋、背景等全面解讀,要仔細尋找能表露作者情感的詞語,或者分析詩歌中

25、的形象等,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由“一川何綺麗,盡目窮壯觀”,描寫通泉山水的壯麗美好,表達了詩人觀覽通泉山水的愉悅;“傷時愧孔父”詩人借孔子嘆鳳、泣麟的典故,表達自己“傷時”之痛,即生不逢時的苦悶;“我生苦飄零”則表達了飄零他鄉(xiāng)的哀痛;“所歷有嗟嘆”直抒身世之慨,“去國同王粲”是借王粲在國家動亂之時無奈依附劉表的典故,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憂慮。(五)(2019浙江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9-20題。(8分)早秋過龍武李將軍書齋(唐)王建高樹蟬聲秋巷里,朱門冷靜似閑居。重裝墨畫數(shù)莖竹,長著香兼一架書。語笑侍兒知禮數(shù),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愛讀英雄傳,欲立功勛恐不如。長著香兼一架書。 吟哦野客任狂

26、疏。 欲立功勛恐不如。注釋書齋 : 書房。唐王勃贈李十四詩之四:" 直當花院里,書齋望曉開。"宋董解元西廂記諸宮呆呆地朝窗外望了一會兒,便慢慢走下樓去,一直走進了他的書齋。"朱門:紅漆大門。指貴族豪富之家。晉葛洪抱樸子嘉遹:”背朝華於朱門,保恬寂乎蓬戶。 "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明李攀龍平涼詩:"惟馀青草王孫路,不屬朱門帝子家。" 清吳偉業(yè) 蘆州行:" 金戈鐵馬過江來,朱門大第誰能顧。侍兒 : 使女 ; 女婢。唐白居易長恨歌:"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

27、澤時。"西游記第二七回:"三藏聞言道:女菩薩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又沒個侍兒隨從。這個是不遵婦道了。 E紅樓夢第一。九回:"只見妙玉頭帶妙常冠跟著一個侍兒,飄飄拽拽的走來。"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另一位是愿秋天薄暮,吐半口血,兩個侍兒扶著,恢恢的到階前去看秋 海棠。 " 19詩題中“過”字的意思是。首聯(lián)中“”一詞點出了李將的地位。(2 分)19 . 造訪; 朱門 【解析】解答此類題,要借助詩歌的詞、句理解詩句大意,然后才能準確作答。題目的意思是, 早秋時節(jié)去到龍武李將軍書齋去拜訪他, “過”的意思為“拜訪”。首聯(lián)的意思是,蟬聲從樹梢

28、傳來,深巷中的紅漆大門前如此的冷清,好像主人在閑居之中。 “朱門”指貴族豪富之家,這一 詞點出了李將軍的地位。 20全詩是如何運用多種手法塑造李將軍的獨特形象的?請結合詩句分析。(6 分)20 .通過環(huán)境描寫,如“高樹蟬聲” “冷靜似閑居”和“重裝墨畫” “香兼一架書”,分別寫 出了將軍住處的清幽安靜和書齋的素凈雅致,表現(xiàn)了將軍的文人趣味。運用襯托,用“侍兒 知禮數(shù)”襯托將軍的文化修養(yǎng)。通過“吟哦”“任狂疏”“愛讀英雄傳”等動作、神態(tài)描寫,寫出了李將軍的豪放和志趣。 【 20 題詳解】 解答此題,應先明確人物描寫手法直接描寫和側面烘托, 然后結合相關詩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點。詩歌前兩聯(lián)屬于環(huán)

29、境描寫,首聯(lián)描寫了李將軍宅院的外部環(huán)境, “蟬聲”“秋巷” “冷靜”渲染了清幽寧謐的氛圍,從而烘托出宅院主人的閑適高雅;頷聯(lián)描寫室內家居 布置, “數(shù)莖竹” “一架書”表現(xiàn)了室主人的高雅意趣;而頸聯(lián)第一句描寫有禮節(jié)的侍從,是為 了襯托李將軍的知禮有涵養(yǎng)。這些詩句都屬于側面描寫。最后三句則是對李將軍的直接描寫, “吟哦”“ 任狂疏”這些動作描寫寫出了李將軍的灑脫豪放,“愛讀英雄傳”“欲立功勛恐”寫出了李將軍的遠大理想和追求。總之, 這首詩通過直接描寫和側面烘托兩種手法,塑造了一位情趣高雅、知禮有涵養(yǎng)、灑脫豪放、心懷遠大理想和追求的將軍形象。據(jù)此組織答案即可。 【點睛】詩歌塑造形象手法類的題目組織

30、答案的步驟:第一步, 指明運用了哪一種描寫手法。第二步, 結合具體詩句分析這種描寫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第三步,明確有何效果和作用。要點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點。(六)(2019 江蘇卷)古詩詞鑒賞(11 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9 10 題。學諸進士作精衛(wèi)銜石填海韓愈鳥有償冤者,終年抱寸誠??阢暽绞?,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難見,區(qū)區(qū)命已輕。人皆譏造次,我獨賞專精。豈計休無日,惟應盡此生。何慚刺客傳,不著報讎名。詞句注釋學 : 仿效。諸進士: 指應進士試的舉子們。進士: 唐時凡應舉參加進士試的人,均稱進士。得第則稱前進士。精衛(wèi):一鳥名。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見山海經北山經。方世舉韓昌黎詩集

31、編年箋注云: “按詩類載此題為省試詩,蓋河南試士,而公為河南令主燕禮時效之也?!本l(wèi) : 鳥名。古神話中說,炎帝有個小女兒名叫女娃,溺死于東海,化為精衛(wèi)鳥,常銜西山之石以填東海。償冤 : 報仇。寸誠: 寸心,決心。心望: 希望。渺渺: 渺茫,毫無可能。功難見: 難以實現(xiàn)其事業(yè)。見 : 看見。區(qū)區(qū): 小小的。命已輕: 性命輕微。造次: 輕率?;奶瓶尚?。專精: 精誠專一。計:考慮。無休日: 沒有終止的日期。刺客傳 : 司馬遷史記中有刺客傳,記述俠客冒死行刺為人報仇之事。不著:沒有記載。(Ch (ch o u):同"仇"。【 白話譯文】 鳥類中也有的懂得報冤,能耐雖小卻奮斗不停。

32、嘴里銜著山上的細石,決心把滔滔的海浪填平??床灰娪卸啻蟮墓π?,依然視死如歸往前行。人們譏笑此舉太輕率,只有我欣賞其專一精誠。何必終日計較不休?本應如此度過一生。問心無愧報仇事,哪怕刺客傳不留名。創(chuàng)作背景唐憲宗元和五年(810 年 ) ,省試 ( 禮部試 ) 為進士出的詩題為精衛(wèi)銜石填海。當時韓愈為河南令,聽說了試題名,有所感,仿效作了此詩。、./. 1、r,, t j-文學賞析全詩十二句,前六句寫景狀物,后六句議理抒情。前六句,勾勒出一個生動感人的償冤報仇的小鳥形象。前四句,從正面破題。雖未直接點破" 精衛(wèi) " 二字,但" 償冤 " 一詞已暗示之。&qu

33、ot; 山石細 " 、 " 海波平 " 二詞運用對比手法,表現(xiàn)出了" 精衛(wèi) "的雄心壯志和堅強的意志。五六兩句描寫了精衛(wèi)填海的失敗。特別是用" 抱寸誠" 、 " 銜細石 " ,與" 心望海波平" 的宏愿進行反差極大的對比,充分顯示精衛(wèi)鳥的心誠志堅; 用 " 渺渺 " 、 " 區(qū)區(qū) " 等疊詞,與 " 功難見 " 、 " 命已輕 " 配搭,表達出對精衛(wèi)鳥命運的無限同情。后六句, "人皆譏造次,我獨賞

34、專精"一句, 是全詩主旨。從七八兩句起,作者開始抒發(fā)議論,運用對比手法,表達了作者個人的見解。" 專精 " 二字是作者賦予精衛(wèi)鳥的人格化的精神品質。"人皆譏造次" , 大致是指文人學士在對待精衛(wèi)填海這件事上,紛紛祖述陶淵明的" 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的無為、無奈的觀點。"我獨 "二字,表達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見的鮮明態(tài)度。"賞專精" ,是他立論的依據(jù),后四句圍繞" 賞專精 " 論點,充分展開議論。最后兩句作者以" 精衛(wèi) " 與刺客相類,且應人傳的

35、觀點再次表達了對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精神品質的褒揚與欣賞。全詩以理入詩,具有滔滔不絕的雄辯力,作者著力弘揚了一種精誠奮斗的精神,思想上更具積極意義。此詩完全跳出試律窠臼,多稱之。但關鍵在于作者當時不是進士身份,無汲汲于等第之心,故能格高品逸,寫得氣勢磅礴,雄渾嚴整,而其情哀切動人,是韓愈心志之自然吐露。9本讀前六句是怎樣運用對比手法勾勒精衛(wèi)形象的?請簡要分析。(6 分 )9 .“終年”與“寸誠”對比,表現(xiàn)了決心之堅;細石與大海對比,表現(xiàn)了抱負之大;任務重與性命輕對比,表現(xiàn)了命運之悲?!窘馕觥?本題要求簡要分析詩歌前六句怎樣運用對比手法勾勒精衛(wèi)形象。已經明確了手法是對比手法, 只需要找出對比手法

36、,并且分析對比手法怎樣勾勒精衛(wèi)形象即可。詩歌中 “山石細”和 “海波平”兩詞形成對比,嘴里銜著山上的細石,決心把滔滔的海浪填平,從中表現(xiàn)“精衛(wèi)”的雄心壯志和堅強的意志; “抱寸誠”的決心 “銜細石”的舉動與 “海波平”的宏圖大愿形成巨大反差,在對比中充分表現(xiàn)精衛(wèi)的心誠志堅。10 詩歌后六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5 分)10.獨抒己見,不隨大流;但求盡力,不計結果;貴在實干,無意顯名?!驹斀狻拷獯鸫祟愵}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目的具體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逐句翻譯詩句,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條理的按照題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題目要

37、求結合詩歌后六句分析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詩中“人皆”與“我獨”形成對比,表現(xiàn)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見的鮮明態(tài)度;“豈計”“惟應” 體現(xiàn)出作者對精衛(wèi)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的肯定,側面表現(xiàn)了作者孜孜以求毫不妥協(xié)的人生追求;尾聯(lián)作者以“精衛(wèi)”與刺客相類比,再次表達了對積極進取、鍥而不舍的精神品質的褒揚與欣賞?!军c睛】解答詩歌情感的答題方法如下: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從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chuàng)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

38、借景抒情。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xiàn)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和情感同時還要注意詩文前面的小序和詩文后面的注解。(七)(2019 北京卷)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3 15 題。(共12 分)和張規(guī)臣水墨梅五絕【 1】陳與義 其一 巧畫無鹽【 2】 丑不除,此花風韻更清姝。從教 【 3】 變白能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其四含章 【 4】 檐下春風面,造化功成秋免毫。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 5】 。注釋:【1】五首絕句題詠同一幅墨梅圖?!?】無鹽:戰(zhàn)國時齊國丑女鐘離春。【3】從教:任憑?!?】含章:即含章殿,傳說南朝時宋武帝壽陽公主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額頭形成美妝?!?】九方皋

39、:春秋時相馬名手?!咀⑨尅繌堃?guī)臣,字元東,陳與義的表兄。他為一位人稱花光仁老的和尚所畫的墨梅題了詩,這是 陳和作。 無鹽:戰(zhàn)國時齊國的一位婦女,姓鐘離,名春。因是無鹽(今山東東平東)人,后 人也就稱她為無鹽。她容貌丑陋,但有德行,后被宣王立為王后。清姝(音舒):清秀而美麗。這兩句是說一個女人長丑了,再畫得巧妙些,也不能將其丑除掉,可是,仁老筆下的水墨梅,雖然不紅不白,其風韻卻顯得分外秀美。從:同縱。從教:縱使。這兩句是說,在畫家筆下,雖然梅花由白的變成了黑的,但桃花李花無論多么鮮艷,依然只能算是梅花的奴仆。中國人民從古以來,就尊崇氣節(jié),贊賞堅貞,而鄙視趨炎附勢。所以認為能抵抗嚴寒的松、竹、梅是歲寒三友,而逢春暖就開放的夭桃濃李,在品格上卻不如它們。含章:漢代長安宮殿名。春風面:美麗的臉。這句是以美艷的宮女比喻所畫墨梅。也許所畫是 以宮殿作為背景,即所謂宮梅。造化:創(chuàng)造,化育;也指天地,自然界。秋兔毫:指筆。秋天的兔毛極細,稱為秋毫,適于制筆這句是說在畫家筆下,成功地再現(xiàn)了大自然。九方皋是春秋時代一位善于相馬的人。伯樂介紹給秦穆公,令他去找好馬。三個月后,九方皋回報說:已經找到了,是一匹黃色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