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版科學四上教案_第1頁
洋思版科學四上教案_第2頁
洋思版科學四上教案_第3頁
洋思版科學四上教案_第4頁
洋思版科學四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第一課 空氣的性質(zhì)【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2-5頁內(nèi)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空氣是占據(jù)一定空間的,是不能隨意縮小的·知道空氣的質(zhì)量比水輕,能浮上來·知道空氣是有壓力的過程與方法:·會運用感官和工具認識到空氣是有體積的,占據(jù)一定空間,而且不能隨意縮小·會利用小工具制作驗證假設的工具·小組動手完成空氣水“火箭”的制作 情感與態(tài)度:·發(fā)現(xiàn)生活中常見的利用空氣也占據(jù)空間的例子,體驗身邊事物的重要性教學重點:空氣不僅占據(jù)一定空間,而且有質(zhì)量,不能隨意壓縮占據(jù)的空間。教學難點:探究壓縮空氣的力量教具

2、準備:課文插圖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要一起研究一個人最不能缺少的東西空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課:空氣的性質(zhì)。(板書課題)二、出示學習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要掌握以下目標: ·知道空氣是占據(jù)一定空間的,是不能隨意縮小的·知道空氣的質(zhì)量比水輕,能浮上來·知道空氣是有壓力的師:要達到目標,靠大家的自學,你們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三、自學指導一師:打開課本第2頁,看圖看文字,利用桌上的實驗材料試著做一做,并思考并解釋課本中提出的問題。8分鐘后匯報交流,比誰學得最認真!師:自學的時候,比一比,看誰看書最認真,坐姿最端

3、正。下面,自學競賽開始。四、看一看(先學)學生認真看書,實驗、思考、記錄。教師巡視,督促人人都在認真看書、實驗、思考。五、議一議(后教)1、師:剛才同學們自學的都非常認真,下面請說一說你有什么方法證明空氣的存在?1)學生匯報,其他同學可以給予補充。2)教師小結: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轉會看到有氣泡冒出;把海綿放到水里擠壓會看到有氣泡冒出;把餅干、磚頭放到水里也會看到有氣泡冒出。這些都能證明空氣的存在2、如果我把紙團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進水槽,你認為杯子里的紙團會濕嗎?說說看為什么?學生評議,教師歸納總結:因為空杯子并不是真正空的,杯子里的空間被空氣占據(jù)著。3、班上哪個同學肺活量大?我請

4、他來吹一個氣球 我這里有一個塑料瓶,還是那個氣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讓他吹看看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既然發(fā)現(xiàn)了問題,就要想辦法解決,你們小組能解釋嗎?(3)做了2個實驗了,你發(fā)現(xiàn)了空氣的什么性質(zhì)?歸納、總結:空氣占據(jù)空間空氣要占據(jù)一定的空間,你能告訴我空氣有多重嗎?小組討論有什么方法能大概知道一部分空氣的重量 ?六、出示自學指導二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第3頁的內(nèi)容、邊看書、邊動手、邊思考課本中的問題, 5分鐘后回答:七、看一看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動手實驗、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師:完成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的自學效果。八、議一議

5、(后教)1、把兩只充氣的氣球吊在小棍上,并使他們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想一想,實驗的結果說明了什么? 歸納、小結: 刺破氣球的那端木棍翹起來,說明空氣有質(zhì)量。2、解開氣球的繩子,讓氣球的口對著自己的臉,你有什么感覺?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小結:有風吹過臉龐,(不必統(tǒng)一答案,具體依據(jù)學生的回答)說明空氣具有流動性。3、用手壓“氣墊”有什么感覺?再用力壓一壓,感覺又怎樣?松開手后你看見了什么?怎樣解釋這些現(xiàn)象? 小結::感覺用手壓時塑料袋內(nèi)有東西向上彈(或者像上頂)手。再用力壓一壓,感覺向上彈(或者像上頂)力氣變大。松開手后看見“氣墊”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說明(1)塑料袋內(nèi)有空氣

6、存在。(2)空氣占據(jù)了袋內(nèi)的空間。(3)空氣可以被壓縮。(4)壓縮空氣有彈性。九、出示自學指導三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第4、5頁的內(nèi)容、邊看書、邊動手、邊思考課本中的問題, 5分鐘后回答。十、看一看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動手實驗、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師:完成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的自學效果。十一、議一議(后教)1、水和空氣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歸納、小結 相同點:都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沒有一定的形狀,都是透明的,都會流動,都占據(jù)一定的空間。不同點空氣是氣體,水是液體;空氣容易被壓縮,水不容易被壓縮;空氣比水輕等。2、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壓縮空氣? 歸納、小結

7、氣錘、噴霧器、氣墊船、氣墊懸浮列車、氣槍、橡皮艇、氣壓鉚釘槍、汽車上的氣壓開關門等都是利用壓縮空氣來工作的。3、探究噴氣式氣球充氣量的多少與他跑的距離是否有關? 歸納、小結:課本上的空填“遠”。結論充氣量多,氣球跑得遠。十二、練一練1、課堂作業(yè)。練習冊上相關練習。2、課外實踐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察或者調(diào)查生活中還有那些物品也用到了壓縮空氣的性質(zhì),它們怎樣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十三、板書設計第一課 空氣的性質(zhì) 性質(zhì):  要占據(jù)一定空間        有質(zhì)量   

8、60;    不能隨意壓縮所占據(jù)的空間,有壓力,壓縮空氣有彈性 教學小記:第二課 熱空氣和冷空氣【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6-8頁內(nèi)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空氣是會流動的,空氣的流動形成了風·知道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了解熱氣球和孔明燈的升空原理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學會由看風向來了解冷熱空氣的對流   ·會分析風的形成和流動,熱空氣上升情感與態(tài)度:·有興趣研究空氣的其他性質(zhì)·樂于親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教學重點、難點:空氣的冷熱空氣對流形

9、成了風教具準備:氣球、蠟燭、紙蛇、水槽、蚊香,有關孔明燈及熱氣球的資料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板書課題1、談話:我這里有個會“跳舞”的紙蛇,先來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是什么力量讓蛇“跳舞”的呢?把手放在蠟燭上方和側面,你感覺到了什么?有能說明什么呢? 通過這2個實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2、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小結:空氣受熱后會上升,受冷后會下沉3、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二課:熱空氣和冷空氣(板書課題)二、出示學習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要掌握以下目標: ·知道空氣是會流動的,空氣的流動形成了風·知道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

10、83;了解熱氣球和孔明燈的升空原理師:要達到目標,靠大家的自學,你們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三、自學指導一師:打開課本第6-8頁,看圖看文字,動手做做書上的實驗,并思考以下問題:1、熱空氣為什么會上升?2、如果在地面上各個地方的空氣冷熱不同,它們會怎樣?風是怎么形成的嗎?3 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有人發(fā)明了一些可以飛行的物體,你知道有什么嗎?五分鐘后匯報交流,比誰學得最認真!師:自學的時候,比一比,看誰看書最認真,坐姿最端正、最遵守紀律。下面,自學競賽開始。四、看一看(先學)學生認真看書,實驗、思考、記錄。教師巡視,督促人人都在認真看書。五、議一議(后教)1、空氣為什么會上升

11、? 交流、歸納: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輕,就會上升。2、演示P6實驗二  小組先實驗再討論,記錄觀察結果 適當點撥 讓學生自我總結板書  上升 板書猜想答案(下沉)  3、如果在地面上各個地方的空氣冷熱不同,它們會怎樣?風是怎么形成的嗎?  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有人發(fā)明了一些可以飛行的物體,你知道有什么嗎?(3)請學生介紹熱氣球和孔明燈的升空原理 畫流動圖   板書   熱氣球孔明燈4、制冷空調(diào)、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

12、合適?為什么? 交流、歸納:制冷空調(diào)應掛在上方,這樣,可以利用冷熱空氣的對流使冷空氣自然向下流動,較快降低室內(nèi)的氣溫。而取暖器則相反,應放置在下方,讓熱空氣自然上升,較快提高室內(nèi)氣溫。六、練一練練習冊相關內(nèi)容十、板書設計第二課 熱空氣和冷空氣 空氣是會流動的    熱空氣   上升                   冷空氣 &

13、#160; 下沉                   熱氣球     孔明燈教學小記:第三課 空氣中有什么【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9-11頁內(nèi)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空氣是由不同氣體混合而成的,空氣中包含氧氣和二氧化碳。.知道氧氣支持燃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過程與方法:.學習用觀察、實驗、思考、閱讀資料的方法分析空氣的成分。.培養(yǎng)初步的化學實

14、驗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重證據(jù)的科學品質(zhì)。教學重點、難點:了解空氣的成分。教具準備:三只相同的蠟燭、大小不同的兩只玻璃杯、火柴、固定在玻璃上的蠟燭、去底塑料瓶、水槽、藍色水、細鐵絲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板書課題1、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教材第9頁上的三支蠟燭圖片 1)提問:請同學們猜一猜,下面的三支蠟燭哪支最先熄滅,哪支燃燒得最持久?2)學生猜測。3)教師演示實驗:同時點燃三支蠟燭,并給其中兩支蠟燭罩上大小不等的玻璃杯,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4)學生匯報實驗結果。5)討論:你怎樣解釋這些現(xiàn)象呢?6)學生回答。2、設疑自探:實驗之后,你的心中還有什么疑問嗎?今天我

15、們就來學習空氣里有什么(板書課題)二、出示學習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要掌握以下目標: .知道空氣是由不同氣體混合而成的,空氣中包含氧氣和二氧化碳。.知道氧氣支持燃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師:要達到目標,靠大家的自學,你們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三、自學指導一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第9-10頁的內(nèi)容、5分鐘后比一比誰能利用準備的材料來作一個研究空氣成分的實驗。思考:1、水涌進瓶子的現(xiàn)象說明什么? 為什么杯內(nèi)空氣會減少了?2、空氣是一種單純的氣體嗎?其中含有幾種氣體?四、看一看(先學)生認真地看書自學,設計出實驗步驟。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師:看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

16、的自學效果。五、檢測自學效果(后教)1、交流:你是如何設計實驗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勵學生盡量使用身邊現(xiàn)有的材料來做簡單的實驗)。2、評點學生的實驗設計,并作指導。3、指名演示4、學生按假設的不同分組實驗,收集相關數(shù)據(jù),填寫活動記錄。5、匯報實驗現(xiàn)象,交流實驗收獲。6、小結: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知道,空氣中至少有兩種氣體:一種是支持燃燒的,另一種氣體是不支持燃燒的。7)讀書,自學這兩種氣體是什么。 8)學生借助教具到前面講解空氣成分。六、出示自學指導二師:打開課本第10-11頁,看圖看文字, 5分鐘后比一比誰能利用準備的材料來作一個研究空氣成分的實驗。思考:1、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質(zhì)?五分鐘后匯報交流

17、,比誰學得最認真!師:自學的時候,比一比,看誰看書最認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學競賽開始。七、看一看(先學)學生認真看書,思考、實驗、記錄。教師巡視,督促人人都在認真看書。八、議一議(后教)指名演示、匯報、交流、小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比空氣重、可以用來滅火。九、練一練課堂作業(yè):練習冊本課相關練習。十、板書設計第三課 空氣中有什么,空氣中至少有兩種氣體:一種氣體是支持燃燒的,另一種氣體不能支持燃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比空氣重、可以用來滅火。教學小記:第四課 空氣也是生命之源【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2-14頁內(nèi)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空氣和水一樣,也

18、是生命之源,要防治空氣污染·了解保護潔凈的空氣,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過程與方法:·會研究車輛尾氣對植物的影響·學會小組調(diào)查、訪問的方法,及總結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情感與態(tài)度:·從身邊的環(huán)境變化和動植物變化意識到空氣對人類、全世界的重要性  ·空氣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  ·意識到我們有責任呼吁大家一起來防治空氣污染 教學重點、難點:空氣也是生命之源,我們有責任保護它。教具準備:盆栽植物兩盆,塑料袋,空氣污染的圖片,讓學生準備有關空氣污染的資料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9、60; 世界環(huán)境日是什么時候?口號是什么? 其實空氣也是生命之源  (板書課題)二、出示學習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 ·知道空氣和水一樣,也是生命之源,要防治空氣污染·了解保護潔凈的空氣,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師:要達到目標,靠大家的自學,你們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三、出示觀察指導一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第12-14頁的內(nèi)容、看圖看文字。思考:1、 為什么說空氣也是生命之源呢?觀察P12三幅圖,你想到了什么?   2、空氣是我們不能離開的,但是我們現(xiàn)在處在怎樣的空氣中呢?空氣污染會造成哪些

20、危害3、空氣被污染了,而且還在不斷污染著。我們能做什么呢?四、看一看(先學)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師:看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的自學效果。五、檢測自學效果(議一議)指名匯報、交流、小結:1、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2、人類一直不斷的在污染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3、植樹造林、減少交通工具尾氣的排放,不焚燒垃圾六、練一練1、課堂作業(yè)。練習冊中本課練習2、調(diào)查我們周圍的空氣是否受到了污染?七、板書設計第四課 空氣也是生命之源1、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2、人類一直不斷的在污染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3、植樹造林、減少交通工具尾氣的排放,不焚燒垃圾教學小記:第二單元 冷和熱第一課

21、 冷熱與溫度【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6-17頁內(nèi)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么是溫度。2知道在熱水變涼的過程中,溫度下降是有規(guī)律的。過程與方法:1學會測量水溫的方法。2能夠收集數(shù)據(jù)并發(fā)現(xiàn)熱水變涼過程中的溫度下降規(guī)律。情感與態(tài)度: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體會到科學探究的快樂。教學重點、難點:熱水變涼的過程中,溫度下降是有規(guī)律的教具準備:燒杯、熱水、溫度表等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板書課題講述:桌子上有三杯水,其中一杯是熱水,一杯是溫水,還有一杯是冷水。如果把兩只手的食指先分別插入冷水杯和熱水杯中,過5秒鐘后再同時插入溫水杯中,兩個手指的感覺會一樣嗎?1、學生分

22、組實驗。2、請你說說實驗時的感受。 3、你能對自己的感受進行解釋嗎? 4、光憑自己的感覺能準確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嗎? 5、要準確測出物體的溫度,要借助溫度計。今天我們學習冷熱與溫度二、出示學習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 1知道什么是溫度。2知道在熱水變涼的過程中,溫度下降是有規(guī)律的。師:要達到目標,靠大家的自學,你們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三、出示觀察指導一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第16-17頁的內(nèi)容、重點看溫度計的使用方法,認真觀察、記錄、熱水變涼的規(guī)律四、看一看(先學)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實驗。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師:看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的自學效果。五、檢測

23、自學效果(議一議)1、指名演示2、學生按假設的不同分組實驗,收集相關數(shù)據(jù),填寫活動記錄。3、匯報實驗現(xiàn)象,交流實驗收獲。4、小結:熱水變涼的過程中,溫度是逐漸下降的。繼續(xù)觀測下去,溫度將逐漸穩(wěn)定。(先快后慢)六、練一練練習冊中本課練習七、板書設計第一課 冷熱與溫度要準確測出物體的溫度,要借助溫度計熱水變涼的過程中,溫度下降是先快后慢教學小記第二課 熱的傳遞【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8-20頁內(nèi)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1、             會做固體熱傳導的實驗。2、

24、60;            會做液體對流的實驗。3、             知道熱總是從高溫處向低溫處傳遞。4、             知道傳導、對流、輻射是熱的三種傳遞方式。過程與方法:  能正確使用酒精燈。能解釋生活中有關熱傳導現(xiàn)

25、象。情感與態(tài)度:樂于進行有關研究活動。教學重點:認識熱的三種傳遞形式。教學難點:正確使用酒精燈。教具準備:熱、冷水、溫度表、計時器、蠟燭、管子、試管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板書課題談話:引導學生回顧熱水變涼的過程,是熱水放出熱溫度變低會變成涼水,其他物體(空氣、手等)吸收熱溫度會升高,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熱往哪里傳?熱在固體液體中是怎樣傳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熱的傳遞(板書課題)二、出示學習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 1、會做固體熱傳導的實驗。2、會做液體對流的實驗。3、 知道熱總是從高溫處向低溫處傳遞。4、  知道傳導、對流

26、、輻射是熱的三種傳遞方式。師:要達到目標,靠大家的自學,你們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三、出示觀察指導一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第18-20頁上面的內(nèi)容、5分鐘后比一比誰能利用準備的材料來做熱傳遞的實驗的實驗。思考:1、 熱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分別是怎樣傳遞的?2、 怎樣正確使用酒精燈?3、 不靠空氣、水或其他物質(zhì)能傳遞熱嗎?。四、看一看(先學)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動手實驗、專心思考師:看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的自學效果。五、檢測自學效果(議一議)1、提出問題:熱在金屬里是怎樣傳的?2、猜想與假設。(學生畫出假設圖示,并配有課件輔助)3、討論設計實驗

27、:怎樣能方便看見金屬是怎樣傳熱的?進行匯報交流,完善實驗方案。4、小組實驗,教師注意觀察指導,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5、各組匯報并展示實驗結果,交流后達成共識,總結金屬傳熱的規(guī)律。指名匯報、交流、小結:熱在固體中,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導溫度低的地方對流和輻射的教學方法同上。指名匯報、交流、小結:對流:液體受熱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熱液體相互混合。輻射:不靠空氣、水或其他物質(zhì)也能傳遞熱六、練一練1、練習冊中本課練習2、分析課本20圖中熱的傳遞方式傳導-爐子到水壺 對流-壺中的水輻射-爐中的熱傳遞到四周十、板書設計第二課 熱的傳遞傳導:熱在固體中,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導溫度低的地方對流:液體受熱上升,遇冷下

28、降,使冷熱液體相互混合。輻射:不靠空氣、水或其他物質(zhì)也能傳遞熱教學小記:第 三 課 加熱和冷卻【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21-23頁內(nèi)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通過加熱或冷卻可使水、空氣、銅球等體積大小發(fā)生變化即熱脹冷縮現(xiàn)象過程與方法:1、嘗試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假設猜想)-設計實驗-解決問題的科學研究方法去解決問題。2、在學生研究空氣有熱脹冷縮性質(zhì)的基礎上能作出推斷:固體和液體有這種性質(zhì)嗎?3、能夠設計實驗證明固體和液體有熱脹冷縮性質(zhì)情感與態(tài)度:體驗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的樂趣。教學重點:認識固體、氣體、液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理解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教學難點:怎樣設計實驗證明一些物體是

29、否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教具準備:1、 氣球、燒杯、燒瓶、酒精燈、乒乓球、玻璃小瓶、冷水、熱水、水槽、玻璃管、滴管、固體熱脹冷縮演示器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一、 談話導入新課,板書課題1提出問題:討論物體加熱和冷卻后會有哪些變化? 2學生討論、交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加熱和冷卻。(板書課題)二、出示學習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 了解通過加熱或冷卻可使水、空氣、銅球等體積大小發(fā)生變化即熱脹冷縮現(xiàn)象師:要達到目標,靠大家的自學,你們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三、出示自學指導一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第21-22頁的內(nèi)容、3分鐘后比一比誰能利用準備的材料來做研究物體的熱脹冷縮的實驗。思考:1

30、、物體加熱或冷卻后會有什么變化?2所有的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現(xiàn)象嗎?四、看一看(先學)生認真地看書自學,設計出實驗步驟。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師:看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的自學效果。五、檢測自學效果(后教)1、交流:你是如何設計實驗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勵學生盡量使用身邊現(xiàn)有的材料來做簡單的實驗)。2、評點學生的實驗設計,并作指導。3、指名演示4、匯報實驗現(xiàn)象,交流實驗收獲。5、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7、小結:絕大多數(shù)物體在受熱時,體積會膨脹,冷卻時,體積會收縮,這種現(xiàn)象叫做熱脹冷縮。六、自學指導二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第23頁的內(nèi)容、思考:1、溫度計是根據(jù)什么原理做成的?2 、生

31、活中,人們通過加熱和冷卻做哪些事情?為什么?七、看一看(先學)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師:看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的自學效果。八、檢測自學效果(議一議)指名匯報、交流、小結:1、溫度計是根據(jù)物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做成的2、熱脹冷縮的應用:使癟了的乒乓球變圓,溫度計3、防止熱脹冷縮:冬天、夏天電線的變化,鐵軌間的縫隙,大面積水泥地上的夾縫,橋面上的縫隙 九、練一練練習冊上的練習2、拓展 1、介紹神舟飛船的防熱,總結 學生談體會 讓學生關注我國的航天事業(yè),樹立從小學好科學知識,長大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十、板書設計第三課 加熱

32、和冷卻絕大多數(shù)物體在受熱時,體積會膨脹,冷卻時,體積會收縮,這種現(xiàn)象叫做熱脹冷縮。溫度計是根據(jù)物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做成的教學小記:第 四 課 吸熱和散熱【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24-25頁內(nèi)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2知道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的物體吸熱快。過程與方法:1能夠完成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2能夠設計物體顏色對吸熱和散熱性能影響的實驗。情感與態(tài)度:1意識到結論需要數(shù)據(jù)來驗證。2意識到身邊的許多現(xiàn)象蘊含著科學道理。3有認真、細致、嚴格操作的工作態(tài)度,并愿意與他人合作完成實驗任務。教學重點:知道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教學難點:做好水和油

33、吸熱、散熱性能的對比試驗教具準備:杯子、溫度表、水、沙、記錄表、黑白紙杯、不同顏色的氣球等。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一、 談話導入新課,板書課題上課,我們研究了熱傳遞的幾種方式。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性能一樣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這個問題。今天我們來學習吸熱和散熱(板書課題)二、出示學習目標:1知道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2知道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的物體吸熱快。師:要達到目標,靠大家的自學,你們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三、出示自學指導一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第24、25頁的內(nèi)容、并動手做一做書上的實驗。思考:1、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相同嗎?2深色的物體和淺色的物體哪個吸熱快

34、,為什么?四、看一看(先學)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動手做實驗。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師:看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的自學效果。五、檢測自學效果1、這個實驗應該怎么去做。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A需要控制哪些相同條件?需要哪些材料?小組內(nèi)應該怎樣分工?怎樣去做實驗?2、學生分組實驗:A水和沙要一樣多,杯子要一樣。B要陽光下觀測10分鐘,測量水和沙的溫度變化情況;再到陰涼處觀測10分鐘記錄下水和沙的溫度變化情況。匯報、交流、小結: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的物體吸熱快。九、練一練1、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回答課本25頁的問題2、練習冊本課練習十、板書設計第四課 吸熱

35、和散熱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的物體吸熱快。教學小記:第五 課 水在加熱和冷卻后【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26-28頁內(nèi)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云、霧、雨、露、雪、冰、雹上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2知道云、霧的成因。3知道雨、露的成因。4知道水蒸氣的成因。5知道水在蒸發(fā)和沸騰的時候要吸收大量的熱。6知道水會在一定條件下結冰,成為固體。7知道在一定條件下,物體三態(tài)會互相轉化。8知道在大自然中水的循環(huán)過程。過程與方法:1能夠通過云和霧的模擬實驗了解云、霧的形成原因。2能夠通過雨的模擬實驗了解雨的成因。3能夠通過蒸發(fā)和沸騰現(xiàn)象的研究,了解空氣中水蒸氣的形成。4能夠通過

36、親身感受認識到蒸氣會吸收熱量。5能夠通過實驗了解水結冰的條件。6能夠通過圖示法總結水的三態(tài)變化,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情感與態(tài)度:1愿意欣賞自然界水體的美麗。2愿意通過一些實驗了解大自然的奧秘。3體會到自然界神奇的變化。教學重點: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條件。教學難點:做造霧、雨、霜的模擬實驗。教具準備:聲色鋁制易拉罐,試管,溫度計,冰塊,鹽,兩只大小不同的盤子、水、濕抹布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一、 談話導入新課,板書課題(一)導入新課 1欣賞大自然美麗的水。 (1)展示水的圖片。 (2)談話:這里有什么形態(tài)的水?除此之外,你還見過哪些形態(tài)的水? 2提出關于水的問題。 談話:關于水的變化,你們

37、想研究些什么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第五課:水在加熱和冷卻后 二、出示學習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 1知道云、霧、雨、露、雪、冰、雹上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2知道云、霧的成因。3知道雨、露的成因。4知道水蒸氣的成因。5知道水在蒸發(fā)和沸騰的時候要吸收大量的熱。6知道水會在一定條件下結冰,成為固體。7知道在一定條件下,物體三態(tài)會互相轉化。8知道在大自然中水的循環(huán)過程。師:要達到目標,靠大家的自學,你們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三、出示自學指導一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第27頁的文字及圖片并動手做做課本中造雨、造霧、造霜的實驗。思考:1、水在什么條件下會形成云或霧?2、空氣中的水是從哪

38、里來的呢?四、看一看(先學)生認真地看書自學,設計出實驗步驟。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師:看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的自學效果。五、檢測自學效果1、交流:你是如何設計實驗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勵學生盡量使用身邊現(xiàn)有的材料來做簡單的實驗)。2、評點學生的實驗設計,并作指導。3、學生按分組實驗。4、匯報實驗現(xiàn)象,交流實驗收獲。5、小結:云、霧等都是由空氣中的水遇到低溫形成的。液體形態(tài)的水受熱后變成氣體形態(tài)的水蒸氣,這種現(xiàn)象叫蒸發(fā)。水蒸氣遇冷后,又從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叫做凝結,空氣中的水就是這樣得來的。六、自學指導二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第28頁的內(nèi)容及實驗、思考:1、蒸發(fā)的快慢與

39、什么因素有關?2、水在自然界是怎樣循環(huán)的?七、學生自學生認真地看書自學,設計出實驗步驟。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師:看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的自學效果。八、檢測自學效果(后教)1、交流:你是如何設計實驗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勵學生盡量使用身邊現(xiàn)有的材料來做簡單的實驗)。2、評點學生的實驗設計,并作指導。3、學生按假設的不同分組實驗,收集相關數(shù)據(jù),填寫活動記錄。4、匯報實驗現(xiàn)象,交流實驗收獲。5、提問:比較全班同學測得的數(shù)據(jù),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6、小結:水在常溫時會吸收周圍的熱,由液體形態(tài)的水變成眼睛看不見的氣體形態(tài)的水蒸氣,這種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 蒸發(fā)和沸騰都是水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

40、,而且都要吸收熱量。8、提問:在什么條件下,水會結冰呢?9、學生猜測。10、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易拉罐中裝上冰鹽混合物,在試管里面裝上一點兒水,插上溫度計,在冰鹽混合物中也插上一只溫度計。11、布置任務:你觀察到兩支溫度計有什么變化?尤其是試管中的那支溫度計的變化12、匯水可以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也可以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匯報、交流、小結:水可以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也可以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蒸發(fā)的快慢與溫度、面積、空氣流動的速度有關12、提問:水有哪幾種基本形態(tài)?在什么條件下,它們會互相轉化?九、練一練1、拓展,水結冰后會把蓋著蓋的玻璃瓶脹破嗎?2、課堂作業(yè)本課練習冊相關內(nèi)容十、板書設計第五課 水在加

41、熱和冷卻后水在吸收周圍的熱,由液體形態(tài)的水變成眼睛看不見的氣體形態(tài)的水蒸氣,這種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水蒸氣遇冷后,又從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叫做凝結,空氣中的水就是這樣得來的。蒸發(fā)的快慢與溫度、面積、空氣流動的速度有關教學小記:第三單元 奇妙的聲音萬國第1 課 聲音的產(chǎn)生【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30-31頁內(nèi)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過程與方法: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fā)聲和不發(fā)聲時的不同現(xiàn)象; 能從多個物體發(fā)聲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 可以借助其他物體來觀察不容易觀察到的振動現(xiàn)象。  情感與態(tài)度: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體會實驗探究的

42、樂趣; 樂于與他人合作,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tài)度。 教學重點:認識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教學難點: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發(fā)聲物體都在振動。 教具準備:塑料袋,尺子,大鼓、鼓槌、瓶子、細鹽、鈸。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板書課題1、先做一個搶答題,看誰說的多、說得快。從上節(jié)課下課到現(xiàn)在你都聽到了哪些聲音?2、同學們反應都很快,說明你們都很聰明。除了用眼睛看外,聲音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另一種重要方式。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各種各樣的聲音世界里。在我們周圍,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伴隨著我們。轟隆隆的雷聲提醒我們下雨了,叮鈴鈴的鈴聲告訴我們下課了。吵鬧聲使人煩躁,音樂聲使人舒暢,聲音的主要

43、功能是傳遞信息,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奇妙的聲音萬國,去探索有關聲音產(chǎn)生的奧秘。板書課題:聲音的產(chǎn)生二、出示學習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 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要達到目標,靠大家的自學,你們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三、出示自學指導一請同學們先認真看課本第30頁的內(nèi)容,然后試著完成課本中的實驗。比一比,誰的方法多。注意:制造聲音不要太用力,以免影響其他同學。四、看一看(先學)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實驗。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實驗。師:完成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的自學效果。五、檢測自學效果匯報、交流、小結:我們周圍充滿了各種聲音,

44、有自然的,有人為的,它們?yōu)槲覀儌鬟f了各種信息。那么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體發(fā)出聲音?你知道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嗎?六、自學指導二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第31頁的內(nèi)容、然后試著完成課本中的實驗。通過聽一聽、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認真觀察每種物體發(fā)聲時、自身有什么變化?想一想: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七、學生自學生認真地看書自學,按實驗步驟進行試驗。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實驗,并做相應指導。師:看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的自學效果。八、檢測自學效果(后教)1、交流:誰來把自己的實驗經(jīng)過和結果告訴大家(鼓勵學生盡量使用身邊現(xiàn)有的材料來做簡單的實驗)。小結:你們都是細心的孩子,發(fā)現(xiàn)尺子發(fā)聲時

45、在抖動、鼓發(fā)聲時上面的細鹽會跳動、瓶子發(fā)聲時瓶壁在振動、里面的細鹽會跳動、口腔發(fā)聲時聲帶會振動(聲帶振動就會發(fā)出聲音。如果聲帶損壞了,人的聲音就會變得嘶啞、難聽、甚至發(fā)不出聲音,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保護聲帶,不要大喊大叫)。在科學上我們把這些物體快速地來回做的運動就叫做振動。2、 你能從以上活動中找出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嗎?把你的想法和同組的同學交流一下。匯報、交流、小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3、 既然物體振動產(chǎn)生聲音,那么振動停止是不是聲音也就停止了呢?有什么好辦法來證明你的猜測呢?大家看老師手上的鈸,師敲后,注意觀察鈸發(fā)出聲音時的變化,誰能讓它的聲音馬上停止呢?為什么這樣做,聲音就會停止呢?

46、因為這樣物體就不振動了。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了有振動才有聲音,沒有振動就沒有聲音。這也證明了聲音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九、練一練1、課堂作業(yè)。聲音的世界北風呼呼,是空氣在振動;小溪嘩嘩,是()在振動;蜜蜂嗡嗡,是()在振動;咚咚的鼓聲,是()在振動;滴答的鬧鐘,是()在振動;砰砰的心跳,是()在振動。??!聲音,正是有了你,我們的世界,才如此美妙!十、板書設計第1課 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主要功能是傳遞信息聲音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有振動才有聲音,沒有振動就沒有聲音。教學小記:第2課 聲音的傳播【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32-33頁內(nèi)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聲音是通過空氣、水及周圍的一些固體傳播的。理解假設在科

47、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過程與方法:能夠對聲音是怎樣傳播的作出假設。能夠設計活動驗證假設。情感與態(tài)度: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教學重點: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教學難點:比較物質(zhì)的傳聲效果。教具準備:三只分別裝有沙子、水和空氣的塑料袋,鉛筆、土電話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板書課題上節(jié)課后,同學們在家里用自行車、硬紙片做了振動發(fā)聲實驗。通過實驗,你發(fā)現(xiàn)紙片發(fā)聲的高低與什么有關系?(與紙片振動快慢有關系,紙片振動越快,發(fā)出的聲音越高。)2.講述:關于聲音,還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例如一個物體發(fā)出的聲音是通過什么傳到我們耳朵里的,是怎樣傳播的,傳播的方向是怎樣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聲音的傳

48、播。(板書課題)二、出示學習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要掌握以下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 知道聲音是通過空氣、水及周圍的一些固體傳播的。聲音可以向各個方向傳播。師:要達到目標,靠大家的自學,你們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三、自學指導一師:打開課本第32頁,看圖看文字,動手試試并思考以下問題:1、固體、液體能傳播聲音嗎?2、固體、液體、氣體傳播聲音的效果一樣嗎?如果不一樣,請你給它們進行排序。五分鐘后匯報交流,比誰學得最認真!師:自學的時候,比一比,看誰看書最認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學競賽開始。四、看一看(先學)學生認真看書,思考、記錄。教師巡視,督促人人都在認真看書。五、議一議(后教)1

49、、師:剛才同學們自學的都非常認真,下面請說一說你認為固體、液體能傳播聲音嗎?學生匯報、小結: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播聲音。2、固體、液體、氣體傳播聲音的效果學生評議,教師歸納總結:固體、液體、氣體傳播聲音的效果不一樣。固體的傳聲效果最好、其次是液體,最后是氣體。六、出示自學指導二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第33頁的內(nèi)容、邊看書、邊動手、邊思考下列問題, 5分鐘后回答:1、聲音是向什么方向傳播的?聲音是怎樣通過土電話傳播的?2、伏罌而聽運用了什么科學道理?七、看一看生認真地看書自學、操作,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師:看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的自學效果。八、議一議(后教)1、學生發(fā)言聲

50、音是向什么方向傳播的?聲音是怎樣通過土電話傳播的?小結:聲音是向各個方向傳播的。土電話的聲音是通過空氣棉線空氣傳播到另一個人的耳朵中的。2、伏罌而聽運用了什么科學道理? 小結:挖掘聲通過土壤和巖石這些固體物質(zhì)向四面八方傳播,傳到罌后引起罌壁的振動,又引起罌內(nèi)空氣的振動,于是空氣的振動把聲音傳到了人的耳朵。九、練一練1、課堂作業(yè)。1)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播聲音。2)固體、液體、氣體傳播聲音的效果不一樣。固體的傳聲效果最好、其次是液體,最后是氣體。3)聲音是向各個方向傳播的。土電話的聲音是通過空氣棉線空氣傳播到另一個人的耳朵中的。2、課外拓展想辦法使礦泉水瓶中的豆粒聲音變小或消失。(在瓶外使用吸

51、聲材料包裹或在里面裝上滿滿的水或有孔的柔軟材料使振動不能發(fā)生)十、板書設計第二課 聲音的傳播1、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播聲音。2、固體的傳聲效果最好、其次是液體,最后是氣體。3、聲音是向各個方向傳播的。教學小記:第三課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54-55頁內(nèi)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耳的構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建立聲音的傳導途徑。過程與方法:能根據(jù)現(xiàn)有材料對耳的的構造和作用提出假設。能在已有的資料、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對聲音的傳導途徑提出假設。學會搜集、整理信息、資料并通過科學探究活動驗證假設。情感與態(tài)度:認識到耳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培養(yǎng)對聽力有障礙的人的愛心和同情心。培養(yǎng)學生問的交

52、流合作養(yǎng)成與人合作的好習慣。教學重點:了解耳朵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教學難點:正確區(qū)分噪聲和非噪聲教具準備:課前教師準備好耳的各部分形狀的貼紙,并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聲音在耳朵中是怎樣傳導”的資料。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板書課題1)談話:“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可見,耳朵是我們認識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的一個重要的感覺器官。(直接導入突出耳的重要性)(2)組織學生討論:關于耳朵的知識你知道哪些?你想研究關于耳朵的哪些問題?(3)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回答。并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板書課題)二、出示學習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要掌握以下目

53、標:(這節(jié)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 能根據(jù)現(xiàn)有材料對耳的的構造和作用提出假設。能在已有的資料、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對聲音的傳導途徑提出假設。學會搜集、整理信息、資料并通過科學探究活動驗證假設。師:要達到目標,靠大家的自學,你們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三、自學指導一師:打開課本第34-35頁第一部分,看圖看文字,并思考以下問題:1、耳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它們都有什么作用呢?2、根據(jù)耳的構造和搜集到的資料你能畫出聲音的傳導途徑嗎?五分鐘后匯報交流,比誰學得最認真!師:自學的時候,比一比,看誰看書最認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學競賽開始。四、看一看(先學)學生認真看書,思考。教師巡視,督促人人都在認真看

54、書。五、議一議(后教)1、師:剛才同學們自學的都非常認真,下面請說一說耳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它們都有什么作用呢?1)學生匯報,其他同學可以給予補充。2)小結: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耳廓有收集聲波的作用 2、根據(jù)耳的構造和搜集到的資料你能畫出聲音的傳導途徑嗎?學生匯報、補充、小結:聲波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大腦。補充說明:在正常情況下,聲波經(jīng)外耳道振動鼓膜,鼓膜對各種聲音都可共振。鼓膜的振動引起了3塊聽小骨的振動。聽小骨的振動將聲音傳導給耳蝸卵圓窗,使卵圓窗產(chǎn)生了同樣的振動。卵圓窗的振動使螺旋器中的毛細胞產(chǎn)生興奮,興奮由位聽神經(jīng)傳導給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從而使人感知聲音。六、出示自學指導二

55、請同學們認真看課本第35頁的內(nèi)容。思考:什么是噪音?有什么危害?如何保護好我們的聽力?我們應該這樣關愛聽力有障礙的人?七、看一看生認真地看書自學,設計出實驗步驟。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師:看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你們的自學效果。八、議一議學生交流、匯報、小結:噪聲是聽起來不舒服的聲音。長期遭受噪聲侵擾,人就容易得病。戴上耳塞、捂住耳朵、離開噪聲區(qū)可以保護我們的聽力。對待聽力有障礙的人應該同情、關心、理解、幫助。九、練一練1、課堂作業(yè)。填空(1)耳是由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組成的。耳廓有收集聲波的作用(2)噪聲是聽起來不舒服的聲音。長期遭受噪聲侵擾,人就容易得病。(3)戴上耳塞、捂住耳朵、離開噪聲區(qū)可以保護我們的聽力。(4)對待聽力有障礙的人應該同情、關心、理解、幫助。十、板書設計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1)耳是由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組成的。耳廓有收集聲波的作用2)噪聲是聽起來不舒服的聲音。長期遭受噪聲侵擾,人就容易得病。3)戴上耳塞、捂住耳朵、離開噪聲區(qū)可以保護我們的聽力。4)對待聽力有障礙的人應該同情、關心、理解、幫助。教學小記:第四課 不同的聲音【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36-38頁內(nèi)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1、讓學生感受到聲音有音色、音量、音調(diào)的區(qū)別。2、能用實驗證明聲音強弱,音調(diào)高低具體和什么因素有關過程與方法:1、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