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學案_第1頁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學案_第2頁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學案_第3頁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學案_第4頁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4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學習目標1 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及其對于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nèi)容。2 理解本文從正反兩方面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的論證方法。相關資料一 作者:丁肇中(1936),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74年丁肇中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新粒子(J粒子),并導致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新粒子的發(fā)現(xiàn),推翻了過去認為世界只由三種夸克組成的理論,為人類認識微觀世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被稱為是“物理學的十一月革命”。因此于1976年與里克特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繼李政道、楊振寧后,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物理學家。二 “格物致知”及其出處“格物致知”出自大學開篇之“大學之道

2、”,原文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后來人們把這幾句話叫做大學的“三綱領”“八條目”?!案裎铩焙汀爸轮奔础鞍藯l目”之二。三 “四書五經(jīng)”“四書五經(jīng)”是儒家的主要經(jīng)典。“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是指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自讀思考題1 本文針對什么問題提出了什么觀點?2 大學里“格物致知”的含義是什么?作者所說的真正

3、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么?3 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為什么不重視真正的“格”?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有什么弊端?4 根據(jù)你對課文的理解,你認為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關鍵是什么?5 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現(xiàn)實意義?6 文中舉了王陽明“格”竹子的事例以及作者自己到美國念物理時吃的苦頭,有什么作用?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提出問題:(1節(jié)):應該怎樣了解自然科學傳統(tǒng)教育弊端(25節(jié))實驗精神重要性(612節(jié))解決問題(13節(jié)):要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論題論證結論分析問題(212節(jié))課文結構:基礎練習1、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孜孜不倦 一番風順 模式 B、根深蒂固 不言而喻 修身C、

4、袖手旁觀 不知所措 汲取 D、格物致知 實驗精神 誠意2、下列句子畫橫線的詞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A、為什么歷史上學術的進展只靠很少數(shù)人關鍵性的發(fā)明。B、中國學生大部分都偏向于理論而歧視實驗。C、因為這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便被埋沒了。D、經(jīng)驗告訴我們,這種觀點是不適應現(xiàn)在的世界的。3、“刺網(wǎng)的捕獲率極高,所有比網(wǎng)孔稍大的東西都無法脫逃。”這句話是從下面文段中抽出來的,將它放回原文,恰當?shù)奈恢檬牵?)刺網(wǎng)就是用刺來卡住魚類的網(wǎng),使用遍及全世界。甲這種網(wǎng)長2公里,厚度有4.5公里,有的被固定在海底,有的被安置在特定的海流中漂浮。乙1996年,加利福尼亞在對刺網(wǎng)捕撈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每捕到22條旗魚

5、,就會有一條鯨或海豚成為誤獲物死掉。丙由于廉價,使用廣泛,刺網(wǎng)誤獲的鯨類比例高。丁專家們認為,只要有刺網(wǎng)的地方,就會有無辜死亡物。A、甲 B、乙 C、丙 D、丁4、請用一句話概括下列新聞的主要內(nèi)容(不超過個10字)新華書店北京6月8日電 8日晨6時23分,機身上繪著奔跑的火炬手黃色圖案和雅典奧運會藍色會徽的“宙斯”號專機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將雅典奧運會圣火火種送到北京。這是奧運會圣火首次飛抵中國首都北京。6時40分,“官斯”號專機艙門打開,雅典奧運會“奧運大使”斯皮羅斯蘭布利迪斯手提載有雅典奧運會火種的“馬燈”走下飛機。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常務副主席劉敬民、組委會副主席蔣效愚、秘書

6、長顧耀銘等在停機坪迎接圣火,數(shù)百名專程前來迎接圣火的北京各界人士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在隆重而簡短的歡迎儀式后,雅典奧運圣火火種被送往慕田峪長城舉行展示活動。9日,北京將舉行大規(guī)模的奧運會圣火傳遞活動,屆時將有148名火炬手參與。這是雅典奧運會圣火全球傳遞活動中的第五站。6月4日正式啟動的這項活動,經(jīng)過了澳大利亞的悉尼、墨爾本,日本的東京和韓國的漢城后飛抵北京。 閱讀練習世紀之交的科學隨想(節(jié)選)楊振寧今天,大家在講科技的時候都要講創(chuàng)新?!皠?chuàng)新”在中國已經(jīng)是一個非常流行的名詞,在報上經(jīng)??梢钥吹?。究竟怎樣才能鼓勵創(chuàng)新呢?這甲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個人有深深的感受。因為我是在中國出生

7、、成長,念完了中學、大學,還拿到了一個碩士學位之后才到美國去的;博士學位是在美國拿的,然后做研究、教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五十多年。我覺得自己對中國、美國的教育哲學都有相當深入的認識。這兩個教育哲學是相當不一樣的,這兩個不同的教育哲學在怎樣鼓勵創(chuàng)新這件事情上的差異,值得我們深思。到底這兩種教育哲學哪個好?這乙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要用辯證的方法來仔細了解。我認為,這兩種教育哲學都能夠鼓勵創(chuàng)新,不過它們各自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產(chǎn)生的最大效應是不一樣的。我覺得,美國的教育哲學對排在前面30%40%的學生明益的,因為這些學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訓練,他們可以跳躍式學習,給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發(fā)展出很多東西,當然他

8、的知識不可避免地會有很多漏洞,但如果他真是很聰明的話,將來他自己可以彌補這些漏洞。所以這種學生受到美國式的教育訓練,會比較快、比較容易成功??墒莵喼薜慕逃軐W對排在后面30%40%的學生有益處。為什么?因為這些學生通過按部就班的訓練,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聰明的學生競爭;因為他有扎扎實實的知識,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幾天就可以學會的東西。這方面我有親身的體驗。記得我剛到美國芝加哥大學念研究院,兩三天后就看見很多同學都非常聰明,隨便講什么題目好像都知道,當時我覺得美國的學生很厲害。可是過了兩個月之后,我發(fā)現(xiàn)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為他們對名詞知道得很多,可是如果你連問他三個問題,他就回答不上來了

9、。所以到了考試的時候,我們的分數(shù)比他們的高得多?;氐絼偛拍莻€問題上,究竟哪一種教育哲學比較好呢?或者說,對于學生來講,應該著重哪一種教育哲學?我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你討論的是一個美國的學生,那就要鼓勵他多進行一些有規(guī)則的訓練;如果你討論的是一個亞洲學生,他的教育是從亞洲開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勵他去挑戰(zhàn)權威,以免他太膽怯。1、文中兩處加點的“這”指代的內(nèi)容各是什么?甲處: 乙處: 2、選取出對第選段中的兩個“相當”理解正確的一切( )(A)前者表示程度深,后者表示差別大。(B)前者表示差別大,后者表示程度深。(C)兩者都表示程度深。(D)兩者都表示差別大。3、楊振寧認為中國和美國在教育方式上的

10、差異是: 。4、作者在第段中寫自己“親身的體驗”,其目的是: 。5、怎樣才能鼓勵創(chuàng)新呢?作者最后得出的結論是:既要: ;又要 。6、對中國式和美國式的教育,你更喜歡哪一種?用一句話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自讀思考題2 本文針對什么問題提出了什么觀點?明確:針對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的問題,提出的觀點是:應有格物致知精神。2 大學里“格物致知”的含義是什么?作者所說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么?明確:大學里“格物致知”的含義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作者提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的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消極的袖手旁觀。3

11、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為什么不重視真正的“格”?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有什么弊端?明確: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不重視真正的“格”,是因為傳統(tǒng)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于抽象思維而不愿動手,缺乏對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4 根據(jù)你對課文的理解,你認為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關鍵是什么?明確: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格物致知”的精神,關鍵看他是否有對事物客觀的、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的、積極主動的探索,也就是要有努力探索的精神,能于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5 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現(xiàn)實意義?明確:之所以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是因為

12、:這是由于中國傳統(tǒng)教育導致的中國學生的弱點決定的;這是科學發(fā)展的歷史和實驗過程證明了的;這是應付今天世界環(huán)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精神,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tài)度,靠實踐來發(fā)現(xiàn)事物的真相,這對于今天素質教育中要求培養(yǎng)我們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精神有重要的指導意義。6 文中舉了王陽明“格”竹子的事例以及作者自己到美國念物理時吃的苦頭,有什么作用?明確:王陽明“格”竹子的事例,證明了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作者自己到美國念物理時吃的苦頭說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本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說理方法,論證有力、充分。作者在課文中第4節(jié)舉了王陽明“格”竹子

13、的事例,證明了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11節(jié)擺了中國學生大都偏向理論輕視實驗的事實;第12節(jié)又舉了自己到美國念物理時吃的苦頭,這些事例記述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在講道理上,課文第3節(jié)結合大學中的理論,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義被埋沒的原因;第610節(jié)從理論上記述了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第13節(jié)記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也是講道理。作者還運用對比論證的方法,使論證說理更加鮮明。中國傳統(tǒng)教育埋沒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強調(diào)知識的獲得是通過內(nèi)心體驗和自我檢討,與科學進展的歷史說明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得到形成鮮明的對比;王陽明“格”竹子,把探究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終因頭痛失敗的事例,與通過科學實驗了解竹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