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等級PPT._第1頁
防護等級PPT._第2頁
防護等級PPT._第3頁
防護等級PPT._第4頁
防護等級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培訓內(nèi)容 一、規(guī)定電氣設備下述內(nèi)容的外殼防護等級 1 1)防止人體接近殼內(nèi)危險部件;)防止人體接近殼內(nèi)危險部件; 2 2)防止固體異物進入殼內(nèi)設備;)防止固體異物進入殼內(nèi)設備; 3 3)防止由于水進入殼內(nèi)對設備造成有害影響)防止由于水進入殼內(nèi)對設備造成有害影響 二、防護等級的標識 三、各防護等級的要求 四、按標準要求對外殼做驗證試驗術語 外殼(enclosure):能防止設備受到某些外部影響并在各個方向上直接接觸的設備部件。 防護等級(degree of protection):按標準規(guī)定的檢驗方法,外殼對接近危險部件、防止異物進入或水進入所提供的保護程度 IP代碼(I

2、P code):表明外殼對人接近危險部件、防止固體異物或水進入的防護等級以及與這些防護有關的附加信息的代碼系統(tǒng) 危險部件(hazardous part):接近或接觸時有危險的部件??煞譃槲kU帶電部件和危險機械部件兩類標示 IP代碼的組成及意義 IPIP代碼由代碼字母代碼由代碼字母IPIP(國際防護(國際防護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Protection)、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附加)、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附加字母、補充字母組成。字母、補充字母組成。 不要求規(guī)定特征數(shù)字時,該處由字母不要求規(guī)定特征數(shù)字時,該處由字母“X”X”

3、代替(如果代替(如果兩個字母都省略則用兩個字母都省略則用“XX”XX”表示)。表示)。 附加字母和(或)補充字母可省略,不需代替。附加字母和(或)補充字母可省略,不需代替。 當使用一個以上的補充字母時,應按字母順序排列當使用一個以上的補充字母時,應按字母順序排列 當外殼采用不同安裝方式提供不同的防護等級時,制造當外殼采用不同安裝方式提供不同的防護等級時,制造廠應在相應安裝方式的說明書上表明該防護等級廠應在相應安裝方式的說明書上表明該防護等級IP代碼的組成及含義第一個特征數(shù)字數(shù)數(shù)字字對設備防護的意義對設備防護的意義(防止固體異物進入)(防止固體異物進入)對人員防護的意義對人員防護的意義(防止接近

4、危險部件)(防止接近危險部件)0無防護無防護無防護無防護150mm手背手背212.5mm手指手指32.5mm工具工具41.0mm金屬線金屬線5防塵防塵金屬線金屬線6 塵密塵密 金屬線金屬線 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 防止進水造成有害影響0無防護無防護1垂直滴水垂直滴水 215滴水滴水 3淋水淋水 4濺水濺水 5噴水噴水 6猛烈噴水猛烈噴水 7短時間浸水短時間浸水 8連續(xù)浸水連續(xù)浸水 附加字母和補充字母(可選擇) 附加字母附加字母(可選擇)(可選擇)防止接近危險部件A手背手背B手指手指C工具工具D金屬線金屬線補充字母補充字母(可選擇)(可選擇)專門補充的信息H高壓設備高壓設備M 做防水試驗時試樣運行做防水

5、試驗時試樣運行S做防水試驗時試樣靜止做防水試驗時試樣靜止W 氣候條件氣候條件IP代碼舉例1 無附加字母和補充字母的IP代碼 3防止人手持直徑不小于2.5mm的工具接近危險部件;防止直徑不小于2.5mm的固體異物進入設備外殼內(nèi)。4防止由于在外殼各個方向濺水對設備造成有害影響。 IP 3 4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代碼字母IP代碼舉例2IPX5不要求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IP2X不要求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IPX5/IPX7針對不同的作用,給出防噴水和防短時間浸水的兩種不同防護等級。IP代碼舉例32防止人用手指接近危險部件;防止直徑不小于12.5mm的固體異物進入外殼內(nèi)。3防止淋水造成外殼內(nèi)設備的有害影響

6、C防止人手持直徑不小于2.5mm長度不超過100mm的工具接近危險部件S防止進水造成有害影響的試驗是在所有設備部件靜止時進行IP 2 3 C S補充字母附加字母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代碼字母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1.對接近危險部件的防護2.對固體異物進入的防護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所代表的防護等級試驗條件第一位特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征數(shù)字 防護試驗防護試驗 防止接近危險部件防止接近危險部件 防止固體異物進去防止固體異物進去0不要求試驗不要求試驗不要求試驗不要求試驗1直徑直徑50mm的球不得完全進入外殼,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的球不得完全進入外殼,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2鉸接試指可進入鉸接試指可進入80

7、mm長,但必須與帶電長,但必須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直徑直徑12.5mm的球不得的球不得進入外殼進入外殼3直徑直徑2.5mm的試棒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的試棒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4直徑直徑1.0mm的試驗金屬線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的試驗金屬線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間隙5直徑直徑1.0mm的試驗金屬線不得進入外殼,的試驗金屬線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不能完全防止塵埃進入,但不能完全防止塵埃進入,但進入的灰塵量不得影響設備進入的灰塵量不得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不得影響

8、安全。的正常運行,不得影響安全。6直徑直徑1.0mm的試驗金屬線不得進入外殼,的試驗金屬線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無灰塵進入無灰塵進入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所代表的對接近危險部件的防護等級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所代表的對接近危險部件的防護等級第一位第一位特征數(shù)特征數(shù)字字 防護等級防護等級 簡要說明簡要說明 含義含義0無防護無防護1防止手背接近危險部件防止手背接近危險部件直徑直徑50mm的球的球不得完全不得完全進入外殼,并與帶電進入外殼,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2防止手指接近危險部件防止手指接近危險部件直徑直徑12.5mm,長,長80mm的絞接試指可

9、進入的絞接試指可進入80mm長,但必須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長,但必須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3防止工具接近危險部件防止工具接近危險部件直徑直徑2.5mm的試棒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帶電部的試棒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分保持足夠的間隙4防止金屬線接近危險部件防止金屬線接近危險部件直徑直徑1.0mm的試驗金屬線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帶的試驗金屬線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5防止金屬線接近危險部件防止金屬線接近危險部件直徑直徑1.0mm的試驗金屬線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帶的試驗金屬線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6防止金屬線接近危險部件

10、防止金屬線接近危險部件直徑直徑1.0mm的試驗金屬線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帶的試驗金屬線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電部分保持足夠的間隙對接近危險部件防護的試驗 將試具以規(guī)定的力推向外殼的任何開口。如試具能進入一部分或全部進入,應在每一個可能的位置上活動,但擋盤不得穿入開口。 內(nèi)部擋板可視為外殼的一部分。 對于低壓設備的試驗,應在試具與殼內(nèi)危險部件之間串接一指示燈,并供以4050V的安全特低電壓。如果危險的帶電部件表面有一層漆膜或氧化層或有其它類似方法的保護時,試驗時應包覆一層金屬箔,并與正常工作時帶電的部件作電聯(lián)結。 本指示燈電路也可用于高壓設備的危險運動部件。 如有可能,應使外殼內(nèi)的運

11、動部件緩慢運動。防止人接近危險部件的觸及試具(IP1X) 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1 附加字母:A 試具被推入或插入外殼的任何開口所用的力規(guī)定為505N,直徑50mm的試具不得完全進入開口,如果試具與危險部件之間有足夠的間隙,則防護合格 S50 約1004S05.0050 手柄 (絕緣材料) 擋板 (絕緣材料) 10 45 防止人接近危險部件的觸及試具(IP2X) 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2 附加字母:B 試驗用力:10101 1N N,鉸接試指可進入8080mmmm長,但擋盤(50mm20mm)不得進入開口。從直線位置開始,試指的兩個接點應繞相鄰面的軸線在90范圍內(nèi)自由彎曲。應使試指在每一個可能的位置上活動

12、。,如果試具與危險部件之間有足夠的間隙,則防護合格。 鉸接試指 (金屬) 12 絕緣材料 80擋盤(5020) 鉸接試指 防止人接近危險部件的觸及試具(IP3X) 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3 附加字母:C 試驗用力:3 30.30.3N N 直徑2.5mm的試棒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危險部件保持足夠的間隙,則防護合格 約100手柄 (絕緣材料) 剛性試棒 (金屬) 10 棱邊去毛刺 試棒,2.5mm,長 100mm 1000.2 05.005 .2 S350.2 擋板 (絕緣材料) 2.5 防止人接近 危險部件的觸及試具(IP4X) 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4,5,6 附加字母:D 試驗用力:1 10.10.1N

13、 N 直徑1.0mm的試驗金屬線不得進入外殼,并與危險部件保持足夠的間隙,則防護合格 約100手柄 (絕緣材料) 剛性試棒 (金屬) 10 棱邊去毛刺 試棒,1.0mm,長 100mm 1000.2 05.000 .1 S350.2 擋板 (絕緣材料) 1 接受條件 如果試具與危險部件之間有足夠的間隙,則防護合格。 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為1的試驗,直徑50mm的試具不得完全進入開口 在進行第一個特征數(shù)字為2的試驗時,鉸接試指可進入外殼80mm的長度,但擋盤(50mm 20mm)不得通過開口。從直線位置開始,試指的兩個鉸接點應繞相鄰面的軸線在90范圍內(nèi)自由彎曲,應使試指在每一個可能的位置上活動。 第一

14、位特征數(shù)字為3,4,5,6的試驗,試棒或試驗金屬線不得進入外殼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所代表的防止固體異物進入的防護等級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所代表的防止固體異物進入的防護等級第一位第一位特征數(shù)特征數(shù)字字 防護等級防護等級 簡要說明簡要說明 試驗方法試驗方法試驗用力試驗用力0 0無防護無防護- -1 1防止直徑不小于防止直徑不小于5050mmmm的固體異物的固體異物沒有手柄和護板的直徑?jīng)]有手柄和護板的直徑 mmmm的剛性球的剛性球不得完全不得完全進入殼內(nèi)進入殼內(nèi)505N2 2防止直徑不小于防止直徑不小于12.512.5mmmm的固體異物的固體異物沒有手柄和護板的直徑?jīng)]有手柄和護板的直徑 mmmm的剛性球的剛性球

15、不得完全不得完全進入殼內(nèi)進入殼內(nèi)303N3 3防止直徑不小于防止直徑不小于2.52.5mmmm的固體異物的固體異物邊緣無毛刺的直徑邊緣無毛刺的直徑 mmmm的剛性鋼棒的剛性鋼棒完全不得完全不得進入殼內(nèi)進入殼內(nèi)30.3N4 4防止直徑不小于防止直徑不小于1.01.0mmmm的固體異物的固體異物邊緣無毛刺的直徑邊緣無毛刺的直徑 mmmm的剛性鋼線的剛性鋼線完全不得完全不得進入殼內(nèi)進入殼內(nèi)10.1N5 5防塵防塵圖圖2 2防塵箱,加或不加負壓防塵箱,加或不加負壓, ,不能完全防止不能完全防止塵埃進入,但進入的灰塵量不得影響設備塵埃進入,但進入的灰塵量不得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不得影響安全的正常運行,不

16、得影響安全6 6塵密塵密圖圖2 2防塵箱,加負壓防塵箱,加負壓, ,無灰塵進入無灰塵進入05. 00502 . 005 .1205. 005 . 205. 000 . 1玻璃窗 空氣流量計 閥門 護屏 滑石粉 振動器 壓力機 濾塵器 真空泵 用來保持滑石粉懸浮的循環(huán)泵或其他合適辦法 試樣 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為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為1 1、2 2、3 3、4 4的試驗條件的試驗條件和接受條件和接受條件 (1)試驗條件物體試具推入外殼開口所用的規(guī)定的力為: IP1X: 50505N; 5N; IP2X: 30303N; 3N; IP3X: 3 30.3N;0.3N; IP4X: 1 10.1N;0.1N;(

17、2)接受條件 如果試具的直徑不能通過任何開口,則試驗合格。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為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為5 5和和6 6的防塵試驗的防塵試驗的試驗條件的試驗條件 試驗應在防塵箱中進行,其基本原理如圖2所示。密閉試驗箱內(nèi)的粉末循環(huán)泵可使滑石粉懸浮. 被試外殼放在試驗箱內(nèi),殼內(nèi)壓力用真空泵保持低于大氣壓。 試驗目的是利用壓差把箱內(nèi)空氣抽到被試設備內(nèi),抽氣量為80倍被試外殼容積,抽泣速度每小時不超過60倍外殼容積。玻璃窗 空氣流量計 閥門 護屏 滑石粉 振動器 壓力機 濾塵器 真空泵 用來保持滑石粉懸浮的循環(huán)泵或其他合適辦法 試樣 圖2 檢驗防塵試驗裝置(防塵箱)玻璃窗 空氣流量計 閥門 護屏 滑石粉 振動器 壓

18、力機 濾塵器 真空泵 用來保持滑石粉懸浮的循環(huán)泵或其他合適辦法 試樣 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為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為5 5和和6 6的防塵試驗的防塵試驗的接受條件的接受條件(1)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為5的防塵試驗的接受條件 試驗后,觀察滑石粉沉積量及沉積地點,如果同其它灰塵一樣,不足以影響設備的正常操作或安全,試驗即認為合格。在可能沿爬電距離導致漏電流起痕處不允許有灰塵沉積。(2) 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為6的防塵試驗的接受條件 試驗后殼內(nèi)無明顯的灰塵沉積,即認為試驗合格。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 表示外殼防止由于進水而對設備造成有害響的防護等級第二位特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征數(shù)字防護等級防護等級簡要說明簡要說明含義含義0無防護無防護1防

19、止垂直方向防止垂直方向滴水滴水垂直方向滴水應無有害影響垂直方向滴水應無有害影響2防止當外殼在防止當外殼在15 范圍內(nèi)傾斜時垂直方范圍內(nèi)傾斜時垂直方向滴水向滴水當外殼的各垂直方向在當外殼的各垂直方向在15 范圍內(nèi)傾斜時,垂直滴水應范圍內(nèi)傾斜時,垂直滴水應無有害影響無有害影響3防防淋水淋水各垂直面在各垂直面在60 范圍內(nèi)淋水,范圍內(nèi)淋水,垂直滴水應無有害影響垂直滴水應無有害影響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續(xù)表)第二位特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征數(shù)字 防護等級防護等級 簡要說明簡要說明 含義含義4防防濺水濺水向外殼各方向濺水無有害影響向外殼各方向濺水無有害影響5防防噴水噴水向外殼各個方向噴水無有害影響向外殼各個方向噴水無

20、有害影響6防防強烈噴水強烈噴水向外殼各個方向強烈噴水無有害向外殼各個方向強烈噴水無有害影響影響7防防短時間浸水短時間浸水浸入規(guī)定壓力的水中經(jīng)規(guī)定時間浸入規(guī)定壓力的水中經(jīng)規(guī)定時間后外殼進水量不致達有害程度后外殼進水量不致達有害程度8防防持續(xù)潛水持續(xù)潛水按生產(chǎn)廠和用戶雙方同意的條件按生產(chǎn)廠和用戶雙方同意的條件(應比數(shù)字為(應比數(shù)字為7嚴酷)持續(xù)潛水嚴酷)持續(xù)潛水后外殼進水量不致達有害程度后外殼進水量不致達有害程度防水試驗方法和主要試驗條件第二位特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征數(shù)字 試驗方法試驗方法滴水量或流量滴水量或流量試驗持續(xù)時間試驗持續(xù)時間0不需要試驗不需要試驗1使用圖使用圖3滴水箱,滴水箱,外殼置于轉外殼

21、置于轉臺上臺上 mm/min10min2使用圖使用圖3滴水箱,外殼在四個滴水箱,外殼在四個固定的位置上傾斜固定的位置上傾斜15 mm/min每一個傾斜位每一個傾斜位置置2.5min3使用圖使用圖4擺管,與垂直方向擺管,與垂直方向60范圍淋水,最大距離為范圍淋水,最大距離為200mm或或使用圖使用圖5淋水噴嘴,與垂直方淋水噴嘴,與垂直方向向60范圍淋水范圍淋水每孔每孔0.07L/min5乘以孔乘以孔數(shù)數(shù)10L/min510min1min/m2至少至少5min5 . 0015 . 003防水試驗方法和主要試驗條件(續(xù)表)第二位特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征數(shù)字 試驗方法試驗方法滴水量或流量滴水量或流量試驗持續(xù)

22、時間試驗持續(xù)時間4同數(shù)字為同數(shù)字為3的試驗,角度變?yōu)榈脑囼?,角度變?yōu)榕c垂直方向與垂直方向180 范圍淋水范圍淋水同數(shù)字同數(shù)字3同數(shù)字同數(shù)字35使用圖使用圖6噴嘴,噴嘴直徑噴嘴,噴嘴直徑6.3mm距離距離2.5-3m12.5L/min51min/m2至少至少3min6使用圖使用圖6噴嘴,噴嘴直徑噴嘴,噴嘴直徑12.5mm距離距離2.5-3m100L/min51min/m2至少至少3min7使用潛水箱,水面在外殼頂部使用潛水箱,水面在外殼頂部以上至少以上至少0.15m,外殼底面在,外殼底面在水面下水面下1m30min8使用潛水箱,水面高度由用戶使用潛水箱,水面高度由用戶和制造廠協(xié)商和制造廠協(xié)商協(xié)議

23、由用戶和協(xié)議由用戶和制造廠協(xié)商制造廠協(xié)商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1的滴水箱試驗 試驗用設備應能在外殼整個面上產(chǎn)生均勻水流,滴水量 mm/min 外殼置于轉速為1r/min1r/min的轉臺上的轉臺上,偏心距(轉臺軸線與試樣軸線的距離)大約為100100mmmm 外殼在滴水箱下面置于正常工作位置,滴水箱底部應大于其俯視圖面 試驗進行1010minmin 當?shù)嗡涞撞勘缺辉囃鈿ばr,被試外殼可分成幾部分,每部分外殼表面的大小應能使滴水設備足以將其覆蓋可調的水面 200 100 試樣 轉臺 20 20 20 網(wǎng)絡狀線 5 . 001圖3 檢驗防垂直滴水試驗裝(滴水箱)可調的水面 200 100 試樣 轉臺

24、20 20 20 網(wǎng)絡狀線 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2的滴水箱試驗 滴水箱的規(guī)定同特征數(shù)字1, 滴水量 mm/min 不同于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1的試驗,支承外殼的臺不旋轉 被試外殼在四個傾斜的固定位置 各試驗2.5min,這四個位置 在兩個互相垂直的平面上 與垂線各傾斜15 試驗總持續(xù)時間為10min可調的水面 200 試樣 支承物 15 5 . 003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3的擺管試驗 使用圖4擺管的條件 擺管中點兩邊各60弧段內(nèi)布有噴水孔。支承物不必打孔 流量:每孔0.07L/min5乘以孔數(shù) 被試外殼放在擺管半圓中心。擺管沿垂線兩邊各擺動60 ,共120 ,每次擺動(2120 )約需4s,試驗持續(xù)時間

25、5min。然后把外殼沿水平方向 旋轉90 ,再試驗5min。 擺管最大允許半徑為1600mm平衡錘 孔0.1 200MAX 支承物 試樣 流量計 1600MAX 50 圖4 檢驗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3和4,防淋水和濺水試驗裝置(擺管)平衡錘 孔0.1 200MAX 支承物 試樣 流量計 1600MAX 50 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3的淋水噴頭試驗 本試驗應安裝帶平衡重物的擋板 調節(jié)水壓,達到規(guī)定出水量:10L/min5 。所需壓力在50150kPa的范圍。試驗期間壓力應維持恒定。 試驗時間按外殼表面積計算每平方米1min(不包括安裝面積),最少5min。300500 平衡錘 試樣 30 噴頭 活動擋板

26、75.5 15 蛇管 壓力表 閥門 15 15 15 2415=360 孔徑 0.5 100 102 12630=78 6030 A 向視圖(移去擋板) 圖5 檢驗第二位數(shù)字特征為3和4,防淋水和濺水手持式試驗裝置(噴頭)300500 平衡錘 試樣 30 噴頭 活動擋板 75.5 15 蛇管 壓力表 閥門 15 15 15 2415=360 孔徑 0.5 100 102 12630=78 6030 A 向視圖(移去擋板) 0.5 的孔 121 個,其中一個在中央 里面 2 圈共 12 個孔,間距 30 外面 4 圈共 24 個孔,間距 15 活動擋板:鋁, 噴頭:黃銅 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4的擺管

27、試驗 噴水孔布滿于擺管半圓180內(nèi)。調節(jié)水流量每孔0.07L/min5乘以孔數(shù),并用流量計測量。 擺管沿垂線兩邊各擺動180 ,共約360 ,每次擺動(2360 ),約需12s。 試驗進行10min 如果有關產(chǎn)品標準未做規(guī)定,被試外殼的支承物應開孔,以避免 成為擋水板。將擺管在每一方向擺動到最大限度,使外殼在各方向都受到濺水。平衡錘 孔0.1 200MAX 支承物 試樣 流量計 1600MAX 50 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4的淋水噴頭試驗 從噴頭上除去平衡重物的擋板,使外殼在各個可能的方向都收到濺水 水流速度和每單位面積的濺水時間與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3的規(guī)定相同(調節(jié)水壓,在50150kPa,試驗時間

28、每平方米1min,最少5min )300500 平衡錘 試樣 30 噴頭 活動擋板 75.5 15 蛇管 壓力表 閥門 15 15 15 2415=360 孔徑 0.5 100 102 12630=78 6030 A 向視圖(移去擋板) 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5的噴嘴試驗用圖用圖6 6所示標準試驗噴嘴在所有可能的方向向被試外殼噴水所示標準試驗噴嘴在所有可能的方向向被試外殼噴水試驗條件如下試驗條件如下a.a.噴嘴內(nèi)徑:噴嘴內(nèi)徑:6.36.3mmmm; ;b.b.水流量:水流量:12.512.50.6250.625L/minL/min; ;c.c.水壓:按規(guī)定水流量調節(jié);水壓:按規(guī)定水流量調節(jié);d.d.

29、主水流的中心部分:離噴嘴主水流的中心部分:離噴嘴2.5m2.5m處直徑約為處直徑約為40mm40mm的圓的圓;e.e.外殼表面每平方米噴水時間:外殼表面每平方米噴水時間:約約1 1minmin; ;f.f.試驗時間:試驗時間:最少最少3 3minmin; ;g.g.噴嘴至外殼表面距離:噴嘴至外殼表面距離:2.52.53 3m m. .4 D 8 13 20 5 23 60 流量計 D=6.3 (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 5) D=12.5 (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 6) 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6的噴嘴試驗用圖用圖6 6所示標準試驗噴嘴在所有可能的方向向被試外殼噴水所示標準試驗噴嘴在所有可能的方向向被試外殼噴水試驗

30、條件如下試驗條件如下a.a.噴嘴內(nèi)徑:噴嘴內(nèi)徑:12.512.5mmmm; ;b.b.水流量:水流量:1001005 5L/minL/min; ;c.c.水壓:按規(guī)定水流量水壓:按規(guī)定水流量 調節(jié);調節(jié);d.d.主水流的中心部分:離噴嘴主水流的中心部分:離噴嘴2.5m2.5m處直徑約處直徑約為為120120mmmm的圓;的圓;e.e.外殼表面每平方米約噴水時間:約外殼表面每平方米約噴水時間:約1 1min;min;f.f.試驗時間:最少試驗時間:最少3 3min;min;g.g.噴嘴至外殼表面距離:噴嘴至外殼表面距離:2.52.53 3m.m.4 D 8 13 20 5 23 60 流量計 D

31、=6.3 (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5) D=12.5 (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6) 圖6 檢驗噴水試驗裝置(軟管噴嘴)4 D 8 13 20 5 23 60 流量計 D=6.3 (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 5) D=12.5 (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 6) 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7的試驗 被試外殼按生產(chǎn)廠規(guī)定的安裝狀態(tài)全部浸入水中,并滿足下列條件:a.高度小于小于850850mmmm的外殼的最低點,應低于水面10001000mmmm;b.高度等于或大于850850mmmm的外殼最高點,應低于水面150150mmmm;c.試驗持續(xù)時間3030minmin;d.水溫與試樣溫差不大于5k。如果試樣需在帶電和(或)在運行狀態(tài)進行試驗

32、時,有關產(chǎn)品標準可對本要求另作規(guī)定。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為8的試驗 根據(jù)協(xié)議連續(xù)潛水 若無相應的產(chǎn)品標準,試驗條件應由生產(chǎn)廠和用戶協(xié)商,但條件應比特征數(shù)字為7規(guī)定的嚴酷而且要考慮到在實際使用中外殼持續(xù)潛水的要求。第二位特征數(shù)字試驗的接受條件 外殼經(jīng)過試驗后,應檢查外殼進水情況。 如可能,有關產(chǎn)品標準應規(guī)定允許的進水量及耐電壓試驗的細節(jié)。 一般說來,如果進水,應不足以影響設備的各項功能或破壞安全性;水不積聚在可能導致沿爬電距離引起漏電起痕的絕緣部件上;水不進入帶電部件,或進入不允許在潮濕狀態(tài)下運行的繞組;水不積聚在電纜頭附近或進入電纜。 如外殼有泄水孔,應通過觀察證明進水不會積聚,且能排出而不損害設備。 對沒有泄水孔的設備,如發(fā)生水積聚并危及帶電部件時,有關產(chǎn)品標準應規(guī)定接受條件附加字母 附加字母表示對人接近危險部件的防護等級在下列兩種情況下使用a.接近危險部件的實際防護高于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代表的防護等級;b.第一位特征數(shù)字用“X”代替,僅需表示接近危險部件的防護等級附加字母所代表的對接近危險部件的防護等級附加字母所代表的對接近危險部件的防護等級附加字母 防護等級 簡要說明 含義A防止手背接近防止手背接近直徑直徑50mm的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