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兩漢經濟的發(fā)展》(53張)課件(共53張PPT)_第1頁
第13課《兩漢經濟的發(fā)展》(53張)課件(共53張PPT)_第2頁
第13課《兩漢經濟的發(fā)展》(53張)課件(共53張PPT)_第3頁
第13課《兩漢經濟的發(fā)展》(53張)課件(共53張PPT)_第4頁
第13課《兩漢經濟的發(fā)展》(53張)課件(共53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導入新課導入新課漢長安遺址漢長安遺址兩漢經濟的發(fā)展n治理黃河和農業(yè)的進步治理黃河和農業(yè)的進步n絲織和冶煉技術的提高絲織和冶煉技術的提高n加強集權的經濟措施和商業(yè)的繁榮加強集權的經濟措施和商業(yè)的繁榮課程標準課程標準 了解兩漢時期經濟發(fā)展的情況,興修了解兩漢時期經濟發(fā)展的情況,興修水利,農業(yè)生產的進步,手工業(yè)等方面的水利,農業(yè)生產的進步,手工業(yè)等方面的提高,體會兩漢盛世繁榮的主要史實。提高,體會兩漢盛世繁榮的主要史實。知識與能力知識與能力 思考和概括兩漢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成就,培思考和概括兩漢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成就,培養(yǎng)綜合歸納的能力,思考和總結兩漢時期經濟養(yǎng)綜合歸納的能力,思考和總結兩漢時期經濟繁榮的主

2、要原因,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并初繁榮的主要原因,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并初步認識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步認識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辯證關系。筑之間的辯證關系。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認識到兩漢時期是我通過學習本課,認識到兩漢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時期,農業(yè)和手工國封建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時期,農業(yè)和手工業(yè)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當時居于世界領業(yè)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當時居于世界領先地位,是我國的驕傲。先地位,是我國的驕傲。難點難點 正確分析和認識兩漢時期經濟發(fā)展正確分析和認識兩漢時期經濟發(fā)展的原因。的原因。重點重點 兩漢經濟的發(fā)展的表現(xiàn),農業(yè)和兩

3、漢經濟的發(fā)展的表現(xiàn),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成就。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成就。一、治理黃河和農業(yè)的進步一、治理黃河和農業(yè)的進步1.治理黃河治理黃河2.農業(yè)的進步農業(yè)的進步 古代的黃河下游經常決口,給當古代的黃河下游經常決口,給當?shù)氐陌傩赵斐闪藰O大的災難,漢武帝地的百姓造成了極大的災難,漢武帝和東漢明帝都曾經下令治理黃河。和東漢明帝都曾經下令治理黃河。 漢代的農具有了很大的進步,農漢代的農具有了很大的進步,農業(yè)生產水平大大提高。業(yè)生產水平大大提高。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干流貫穿九個省、自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干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qū),流經青海、四川

4、、甘肅、寧夏、內蒙治區(qū),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全長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全長5464千千米,米, 流域面積流域面積75萬平方千米,年徑流量萬平方千米,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匯集有珠江大,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兩岸缺乏湖泊,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很小,流兩岸缺乏湖泊,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很小,流入黃河的

5、河流很少。黃河的入??诤訉捜朦S河的河流很少。黃河的入??诤訉?500米,一般為米,一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米,較窄處只有300米,水深米,水深一般為一般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米。 黃河黃河 黃河水患,根在泥沙。黃河水患,根在泥沙。這條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這條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河流素有“斗水七沙斗水七沙”之之稱,每年攜帶稱,每年攜帶16億噸泥沙億噸泥沙進入下游,其中有進入下游,其中有4億噸淤億噸淤積在下游河床,使之以每積在下游河床,使之以每年平均年平均10厘米的速度抬升,厘米的速度抬升,目前下游河床平均高出臨目前下游河床平均高出臨河地面河地面46

6、米,形成舉世米,形成舉世聞名的聞名的“地上懸河地上懸河”,“懸河懸河”如同懸掛在下游如同懸掛在下游兩岸頭上的一個大水盆,兩岸頭上的一個大水盆,嚴重威脅著沿黃河下游地嚴重威脅著沿黃河下游地區(qū)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區(qū)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黃河黃河黃河黃河黃河黃河 漢武帝時期,由于黃河下游經常決口,漢武帝時期,由于黃河下游經常決口,給兩岸百姓帶來了極大的洪澇災難,因此給兩岸百姓帶來了極大的洪澇災難,因此漢武帝下令治理黃河,并親自到達黃河岸漢武帝下令治理黃河,并親自到達黃河岸邊,指導治河工程,經過這次治理之后,邊,指導治河工程,經過這次治理之后,八十多年里黃河下游沒有發(fā)生過大的洪澇八十多年里黃河下游

7、沒有發(fā)生過大的洪澇災害。與此同時,接受白公的建議開鑿了災害。與此同時,接受白公的建議開鑿了連接涇水和渭水的白渠,再加上為關中的連接涇水和渭水的白渠,再加上為關中的農業(yè)生產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農業(yè)生產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 白渠開鑿于西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白渠開鑿于西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由于是趙中大夫白公的建議,因此得名年),由于是趙中大夫白公的建議,因此得名白渠,也常與原有的鄭國渠合稱鄭白渠。白渠白渠,也常與原有的鄭國渠合稱鄭白渠。白渠西起自池陽谷口鄭國渠南岸(水經注:西起自池陽谷口鄭國渠南岸(水經注:“水出水出鄭渠南鄭渠南”),引出涇河水流向東南,經池陽、),引出涇河水流向東南,

8、經池陽、櫟陽向東到下邦后折向南注入渭河,全長櫟陽向東到下邦后折向南注入渭河,全長100千米,受益農田四千五百余頃。由于涇河含有千米,受益農田四千五百余頃。由于涇河含有較多泥沙,白渠也為關中平原農田帶來了肥沃較多泥沙,白渠也為關中平原農田帶來了肥沃的沉積土壤。當時的人寫詩稱贊道:的沉積土壤。當時的人寫詩稱贊道:“涇水一涇水一石,其泥數(shù)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石,其泥數(shù)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師,億萬之口?!?白渠白渠白渠遺址白渠遺址關中地區(qū)水利工程圖關中地區(qū)水利工程圖 中國東漢皇帝劉莊(公中國東漢皇帝劉莊(公元元28年年公元公元75年),字子年),字子麗,漢族。漢光武帝

9、劉秀第四麗,漢族。漢光武帝劉秀第四子,公元子,公元57年公元年公元75年在年在位,共十九年。年號永平。初位,共十九年。年號永平。初名陽,封東海王。公元名陽,封東海王。公元43年,年,立為皇太子,公元立為皇太子,公元57年,即年,即皇帝位。明帝即位后,一切遵皇帝位。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明帝及其子章帝奉光武制度。明帝及其子章帝在位的三十年間,政治清明,在位的三十年間,政治清明,社會經濟繁榮,國家相對穩(wěn)定,社會經濟繁榮,國家相對穩(wěn)定,史稱史稱“明章之治明章之治”。 漢明帝劉莊漢明帝劉莊 王景是中國東漢水利名臣。字仲通,原籍王景是中國東漢水利名臣。字仲通,原籍瑯邪不其(今山東即墨縣西南)人。

10、生于樂浪瑯邪不其(今山東即墨縣西南)人。生于樂浪 邯縣邯縣(在今朝鮮境在今朝鮮境),卒于廬江郡舒縣,卒于廬江郡舒縣(今安徽省今安徽省廬江縣西南廬江縣西南)。青年時好學,擅長天文、數(shù)學,。青年時好學,擅長天文、數(shù)學,多技能。,特別擅長水利工程技術,對治理黃多技能。,特別擅長水利工程技術,對治理黃河的措施有著獨到的見解,所以在漢明帝召見河的措施有著獨到的見解,所以在漢明帝召見他并詢問治理黃河措施的時候,王景說出了自他并詢問治理黃河措施的時候,王景說出了自己的詳細規(guī)劃,受到漢明帝的賞識,因此被任己的詳細規(guī)劃,受到漢明帝的賞識,因此被任命為治理黃河的主要負責人。這次治理黃河,命為治理黃河的主要負責人。

11、這次治理黃河,歷時一年,花費了上百億錢,動用了歷時一年,花費了上百億錢,動用了10萬多人萬多人修筑了修筑了500多千米的黃河大堤,使黃河與汴水多千米的黃河大堤,使黃河與汴水分流,這樣從此以后的分流,這樣從此以后的800多年里黃河下游地多年里黃河下游地區(qū)再也沒有發(fā)生洪水災害。區(qū)再也沒有發(fā)生洪水災害。漢代牛耕圖漢代牛耕圖 西漢時期牛耕已經普遍采用了二牛抬杠的耕西漢時期牛耕已經普遍采用了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同時耕犁也已經安裝了便于翻土碎土的作方法,同時耕犁也已經安裝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這樣就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直到犁壁,這樣就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直到1000多年以后,歐洲在農業(yè)上才開始采用這種技術

12、。多年以后,歐洲在農業(yè)上才開始采用這種技術。耬車耬車 耬也叫耬也叫“耬車、耬車、“耬犁耬犁”、“耩子耩子”。一種畜力條播機。西一種畜力條播機。西漢趙過作耬,已有兩漢趙過作耬,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由耬架、千多年歷史。由耬架、耬斗、耬腿、耬鏟等耬斗、耬腿、耬鏟等構成。有一腿耬至七構成。有一腿耬至七腿耬多種,以兩腿耬腿耬多種,以兩腿耬播種較均勻。可播大播種較均勻。可播大麥、小麥、大豆、高麥、小麥、大豆、高粱等。粱等。 新型播種工具耬車的使用,大大加快了農作新型播種工具耬車的使用,大大加快了農作物的播種速度,同時也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北物的播種速度,同時也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北方普遍的種植小麥,而南方則

13、廣泛的種植水稻。方普遍的種植小麥,而南方則廣泛的種植水稻。還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種植桑麻的地區(qū)。還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種植桑麻的地區(qū)。漢代耕車圖漢代耕車圖漢代耕耘圖漢代耕耘圖 漢代農業(yè)工具的進步,為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提漢代農業(yè)工具的進步,為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提高了農業(yè)生產力,為漢代社供了有效的保障,提高了農業(yè)生產力,為漢代社會穩(wěn)定和人民富足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會穩(wěn)定和人民富足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絲織和冶煉技術的提高二、絲織和冶煉技術的提高1.漢代的絲織業(yè)漢代的絲織業(yè)2.漢代的冶煉技術漢代的冶煉技術 漢代的絲織水平技術已經十分高漢代的絲織水平技術已經十分高超,不僅被國內的人民所喜愛,還受超,

14、不僅被國內的人民所喜愛,還受到外國人民的歡迎。到外國人民的歡迎。 漢代的冶煉技術是當時世界上最漢代的冶煉技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先進的。古代織造技術的最高成就古代織造技術的最高成就提花機提花機 提花的工藝方法源于原始腰機挑花,漢代時這種工藝提花的工藝方法源于原始腰機挑花,漢代時這種工藝方法已經用于斜織機和水平織機。通常采用一躡(腳踏板)方法已經用于斜織機和水平織機。通常采用一躡(腳踏板)控制一綜(吊起經線的裝置)來織制花紋,為了織出花紋,控制一綜(吊起經線的裝置)來織制花紋,為了織出花紋,就要增加綜框的數(shù)目,兩片綜框只能織出平紋組織,就要增加綜框的數(shù)目,兩片綜框只能織出平紋組織,34片綜框能

15、織出斜紋組織,片綜框能織出斜紋組織,5片以上的綜框才能織出緞紋組織。片以上的綜框才能織出緞紋組織。因此,要織復雜的、花形循環(huán)較大的花,必須把經紗分成因此,要織復雜的、花形循環(huán)較大的花,必須把經紗分成更多的組,多綜多躡的花機逐步形成。據(jù)更多的組,多綜多躡的花機逐步形成。據(jù)西京雜記西京雜記載:載:有巨鹿人陳寶光妻所織散花綾有巨鹿人陳寶光妻所織散花綾“機用一百二十躡機用一百二十躡”,這么,這么多的綜躡織造起來十分煩瑣,到了三國時馬均多的綜躡織造起來十分煩瑣,到了三國時馬均“舊綾機喪舊綾機喪功費日乃思綾機之變功費日乃思綾機之變”改六十綜躡為十二綜躡,采用束綜改六十綜躡為十二綜躡,采用束綜提花的方法,即

16、方便了操作又提高了效率。提花的方法,即方便了操作又提高了效率。 原始提花機原始提花機漢代提花機漢代提花機現(xiàn)代提花機現(xiàn)代提花機漢代絲織品漢代絲織品漢代絲織品漢代絲織品漢代絲織品嫦漢代絲織品嫦娥奔月娥奔月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衣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衣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絲織品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絲織品現(xiàn)代絲綢現(xiàn)代絲綢現(xiàn)代絲綢現(xiàn)代絲綢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各種絲織品和衣物,年代早,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各種絲織品和衣物,年代早,數(shù)量大,品種多,保存好,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紡數(shù)量大,品種多,保存好,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紡織技術的史料??椉夹g的史料。1號墓邊箱出土的織物,大部分放在幾號墓邊箱出土的織物,大部

17、分放在幾個竹笥之中,除個竹笥之中,除15件相當完整的單、夾綿袍及裙、襪、件相當完整的單、夾綿袍及裙、襪、手套、手套、 香囊和巾、袱外,香囊和巾、袱外, 還有還有46卷單幅的絹、紗、綺、卷單幅的絹、紗、綺、羅、錦和繡品,都以荻莖為骨干卷扎整齊,以象征成羅、錦和繡品,都以荻莖為骨干卷扎整齊,以象征成匹的繒帛。匹的繒帛。3號墓出土的絲織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殘破號墓出土的絲織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殘破不成形,品種與不成形,品種與1號墓大致相同,但錦的花色較多。最號墓大致相同,但錦的花色較多。最能反映漢代紡織技術發(fā)展狀況的是素紗和絨圈錦。薄能反映漢代紡織技術發(fā)展狀況的是素紗和絨圈錦。薄如蟬翼的素紗單衣,重不到

18、如蟬翼的素紗單衣,重不到1兩,是當時繅紡技術發(fā)展兩,是當時繅紡技術發(fā)展程度的標志。用作衣物緣飾的絨圈錦,紋樣具有立體程度的標志。用作衣物緣飾的絨圈錦,紋樣具有立體效果,需要雙經軸機構的復雜提花機才能織出這樣的效果,需要雙經軸機構的復雜提花機才能織出這樣的紋樣來,其發(fā)現(xiàn)證明絨類織物是中國最早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紋樣來,其發(fā)現(xiàn)證明絨類織物是中國最早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從而否定了過去誤認為唐代以后才有或從國外傳入的從而否定了過去誤認為唐代以后才有或從國外傳入的說法。而印花敷彩紗的發(fā)現(xiàn),表明當時在印染工藝方說法。而印花敷彩紗的發(fā)現(xiàn),表明當時在印染工藝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保存較好的麻布,發(fā)現(xiàn)于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保存

19、較好的麻布,發(fā)現(xiàn)于1號墓號墓的尸體包裹之中,系用苧麻或大麻織成,當時出土時的尸體包裹之中,系用苧麻或大麻織成,當時出土時仍具有很強的韌性。仍具有很強的韌性。 世界對中國的了解最早是從絲綢開始的。世界對中國的了解最早是從絲綢開始的。羅馬皇帝凱撒曾穿著絲綢袍服到戲院看戲,引羅馬皇帝凱撒曾穿著絲綢袍服到戲院看戲,引起了全場轟動,人們羨慕至極,凱撒所穿的絲起了全場轟動,人們羨慕至極,凱撒所穿的絲綢被認為是絕代的豪華。此后人們競相仿效,綢被認為是絕代的豪華。此后人們競相仿效,一時間絲綢成為當時最為流行的服裝面料,羅一時間絲綢成為當時最為流行的服裝面料,羅馬城里的男女貴族無不以穿上絲綢為榮。就這馬城里的男

20、女貴族無不以穿上絲綢為榮。就這樣這種風俗,綿綿數(shù)百年之間,但羅馬貴族對樣這種風俗,綿綿數(shù)百年之間,但羅馬貴族對于絲綢的喜愛卻是有增無減。但是,羅馬以及于絲綢的喜愛卻是有增無減。但是,羅馬以及歐洲各國并不出產絲綢,當時他們所穿的絲綢歐洲各國并不出產絲綢,當時他們所穿的絲綢是經過許多中間環(huán)節(jié),不惜重金,從遙遠的中是經過許多中間環(huán)節(jié),不惜重金,從遙遠的中國運來的。這條連結東西方之間的重要商道,國運來的。這條連結東西方之間的重要商道,也就因此而稱之為也就因此而稱之為“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這條絲路的。這條絲路的起點,則是被西方人稱為起點,則是被西方人稱為“賽里斯賽里斯”(意即絲(意即絲國)的中國。國)的

21、中國。 水排是我國古代一種冶鐵用的水利鼓風水排是我國古代一種冶鐵用的水利鼓風裝置。人類早期的鼓風器大都是皮囊。一座裝置。人類早期的鼓風器大都是皮囊。一座爐子用好幾個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爐子用好幾個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叫“排囊排囊”,用水力推動這些排囊,就叫,用水力推動這些排囊,就叫“水排水排”。水排發(fā)明于東漢早期,是南陽太。水排發(fā)明于東漢早期,是南陽太守杜詩在總結勞動人民實踐經驗基礎上發(fā)明守杜詩在總結勞動人民實踐經驗基礎上發(fā)明的。因為它的。因為它“用力少,見功多用力少,見功多”所以大家樂所以大家樂于使用。三國時期的韓暨把它推廣到了魏國于使用。三國時期的韓暨把它推廣到了魏國官營冶煉

22、作坊中,用水排代替過去的馬排、官營冶煉作坊中,用水排代替過去的馬排、人排,四季不歇。水排不但節(jié)省了人力、畜人排,四季不歇。水排不但節(jié)省了人力、畜力,而且鼓風能力比較強,因此促進了冶鐵力,而且鼓風能力比較強,因此促進了冶鐵業(yè)的發(fā)展。水排在我國沿用了很長一個時期,業(yè)的發(fā)展。水排在我國沿用了很長一個時期,直到本世紀七十年代,一些地方還在使用。直到本世紀七十年代,一些地方還在使用。 漢代的水排由同一時期的水碓和翻車結構組成,也是漢代的水排由同一時期的水碓和翻車結構組成,也是一種輪軸拉桿傳動裝置、我國古代水排構造的詳細技術最一種輪軸拉桿傳動裝置、我國古代水排構造的詳細技術最早見于元代的早見于元代的王禎農

23、書王禎農書,依水輪放置方式的差別,分,依水輪放置方式的差別,分為立輪式和臥輪式兩種。都是通過輪軸、拉桿及繩索把圓為立輪式和臥輪式兩種。都是通過輪軸、拉桿及繩索把圓周運動變成直線往復運動的,以此達到起閉風扇和鼓風的周運動變成直線往復運動的,以此達到起閉風扇和鼓風的目的。因為水輪轉動一次,風扇可以起閉多次,所以鼓風目的。因為水輪轉動一次,風扇可以起閉多次,所以鼓風效能大大提高。效能大大提高。 杜詩,河南汲縣(今衛(wèi)輝)人。光武帝時,任侍御史。杜詩,河南汲縣(今衛(wèi)輝)人。光武帝時,任侍御史。建武七年(公元建武七年(公元3131年),在任南陽太守時,通過總結前人勞年),在任南陽太守時,通過總結前人勞動生

24、產經驗而創(chuàng)造出水排(水力鼓風機),運用水力傳動機動生產經驗而創(chuàng)造出水排(水力鼓風機),運用水力傳動機械,使皮制的鼓風囊連續(xù)開合,將空氣送入冶鐵爐,鑄造農械,使皮制的鼓風囊連續(xù)開合,將空氣送入冶鐵爐,鑄造農具,用力少而見效多。他還主持修治陂池,廣開田池,使郡具,用力少而見效多。他還主持修治陂池,廣開田池,使郡內富庶起來。有內富庶起來。有“杜母杜母”之稱。南陽人稱贊說:之稱。南陽人稱贊說:“前有召父前有召父(召信臣),后有杜母(召信臣),后有杜母”。 杜詩水排杜詩水排冶鐵水排模型冶鐵水排模型 通過利用水排鼓風冶通過利用水排鼓風冶鐵,大大提高了鼓風效能,鐵,大大提高了鼓風效能,也節(jié)約了人力,提高了冶

25、也節(jié)約了人力,提高了冶煉質量。使?jié)h代的鐵器數(shù)煉質量。使?jié)h代的鐵器數(shù)量大大增多,并被廣泛應量大大增多,并被廣泛應用于農業(yè)、軍事等領域,用于農業(yè)、軍事等領域,為社會生產的發(fā)展做出了為社會生產的發(fā)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漢代水排的很大的貢獻。漢代水排的應用,比歐洲的水排早了應用,比歐洲的水排早了10001000多年,這是我國古代多年,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辛勤汗水和偉勞動人民的辛勤汗水和偉大智慧的結晶。大智慧的結晶。臥式水排臥式水排三、加強集權的經濟措施和三、加強集權的經濟措施和商業(yè)的繁榮商業(yè)的繁榮 漢武帝時期,統(tǒng)漢武帝時期,統(tǒng)一鑄造了五銖錢,并一鑄造了五銖錢,并將地方上的鑄幣權和將地方上的鑄幣權和鹽鐵

26、的經營權收歸中鹽鐵的經營權收歸中央,抑制了地方上商央,抑制了地方上商人牟取暴利,增加了人牟取暴利,增加了中央財政收入,實現(xiàn)中央財政收入,實現(xiàn)了經濟上的大一統(tǒng)。了經濟上的大一統(tǒng)。漢代五銖錢漢代五銖錢 五銖錢始鑄于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五銖錢始鑄于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118年),年),錢重五銖,上有錢重五銖,上有“五銖五銖”二篆字,所以稱為五銖錢。二篆字,所以稱為五銖錢。 “五銖五銖”兩個字,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兩個字,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五五”左左“銖銖”。它的標準重量為。它的標準重量為4 4克,錢徑克,錢徑2.52.5厘米,厚厘米,厚0.120.12厘厘米。它繼承了秦半兩錢的

27、形制,確立了圓形方孔,內外米。它繼承了秦半兩錢的形制,確立了圓形方孔,內外有郭,并發(fā)展成為輕重大小適度的銅質錢幣。自漢武帝有郭,并發(fā)展成為輕重大小適度的銅質錢幣。自漢武帝元狩五年至西漢末年,幣制一直沿用五銖錢。東漢光武元狩五年至西漢末年,幣制一直沿用五銖錢。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40年)改鑄東漢五銖錢,錢徑年)改鑄東漢五銖錢,錢徑2.52.5厘厘米,重米,重3.43.53.43.5克,外郭較窄。靈帝時鑄克,外郭較窄。靈帝時鑄“四出五銖四出五銖”,其形制、質量與東漢五銖錢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其形制、質量與東漢五銖錢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蜀漢鑄直百五銖;魏孝文帝開始

28、鑄蜀漢鑄直百五銖;魏孝文帝開始鑄“太和五銖太和五銖”,宣武,宣武帝鑄帝鑄“永平五銖永平五銖”,孝莊帝鑄,孝莊帝鑄“永安五銖永安五銖”;西魏文帝;西魏文帝鑄鑄“大統(tǒng)五銖大統(tǒng)五銖”,形制似,形制似“永安五銖永安五銖”。蕭梁初期,曾。蕭梁初期,曾鑄鑄“大樣五銖大樣五銖”;北齊文宣帝鑄;北齊文宣帝鑄“常平五銖常平五銖”。公元。公元581581年,隋統(tǒng)一后,另鑄年,隋統(tǒng)一后,另鑄“開皇五銖開皇五銖”,結束了長達一百余,結束了長達一百余年幣制混亂的局面。唐初改鑄年幣制混亂的局面。唐初改鑄“開元通寶開元通寶”,廢止五銖,廢止五銖錢。五銖錢流通七百余年,是中國歷史上鑄造數(shù)量最多,錢。五銖錢流通七百余年,是中國

29、歷史上鑄造數(shù)量最多,流通時間最久的錢幣。流通時間最久的錢幣。 兩漢時期,長兩漢時期,長安城和洛陽城是當安城和洛陽城是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大時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人口都在城市,人口都在50萬以上,布局萬以上,布局嚴謹,規(guī)模宏大,嚴謹,規(guī)模宏大,被人們稱為被人們稱為“東西東西二京二京”。西漢長安平面圖西漢長安平面圖 西漢長安城平面不規(guī)則,東垣平直,其西漢長安城平面不規(guī)則,東垣平直,其余三面墻隨地形河渠曲折。經實測,周長余三面墻隨地形河渠曲折。經實測,周長2525千米余,約合漢代六十二里長。城外挖有護千米余,約合漢代六十二里長。城外挖有護壕。每面城墻有壕。每面城墻有3 3門,由北至南,東墻為宣平門,由北

30、至南,東墻為宣平門、清明門、霸城門,西墻為雍門、直城門、門、清明門、霸城門,西墻為雍門、直城門、章城門,由東至西,北垣為洛城門、廚城門、章城門,由東至西,北垣為洛城門、廚城門、橫門,南垣為覆盎門、安門、西安門。經考橫門,南垣為覆盎門、安門、西安門。經考古發(fā)掘證實每門設古發(fā)掘證實每門設3 3個門道,每道寬個門道,每道寬6 6米,可米,可容容4 4個車軌。霸城、覆盎、西安、章城四門內個車軌。霸城、覆盎、西安、章城四門內對長樂、未央二宮,其余對長樂、未央二宮,其余8 8門各與城內一條筆門各與城內一條筆直的大街相通。每條街均分成直的大街相通。每條街均分成3 3條并行的道路,條并行的道路,中為皇帝專用的

31、馳道,兩側道路供吏民行走。中為皇帝專用的馳道,兩側道路供吏民行走。班固班固西都賦西都賦“披三條之廣路,開十二之披三條之廣路,開十二之通門通門”,即指長安的道路和城門。,即指長安的道路和城門。東漢洛陽城平面圖東漢洛陽城平面圖 東漢洛陽城的布局:由各門引出的道路東漢洛陽城的布局:由各門引出的道路將洛陽分成若干區(qū)域,中為宮廷區(qū),包括南將洛陽分成若干區(qū)域,中為宮廷區(qū),包括南宮和北宮。官署區(qū)位于南宮之左,東城耗門宮和北宮。官署區(qū)位于南宮之左,東城耗門之內,在南宮的左前方,包括太尉府、司徒之內,在南宮的左前方,包括太尉府、司徒府和和司空府,組成了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府和和司空府,組成了全國最高行政機構。權貴

32、居住區(qū)分布于上東門之內,如步廣里、權貴居住區(qū)分布于上東門之內,如步廣里、永和里等。太倉、武庫在城西北角。東漢洛永和里等。太倉、武庫在城西北角。東漢洛陽陽“工商業(yè)區(qū)有南市、馬市和金市。南市和工商業(yè)區(qū)有南市、馬市和金市。南市和馬市都在城外,前者在南郊,后者在東郊,馬市都在城外,前者在南郊,后者在東郊,金市在城內,其位置在北宮的西南,南宮的金市在城內,其位置在北宮的西南,南宮的西北西北”。明帝永平五年。明帝永平五年(62)(62)于城東又設立了于城東又設立了粟市,位于城外的三市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自粟市,位于城外的三市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自然結果。由此又可以看出,在洛陽早期的布然結果。由此又可以看出,在洛陽早期的布局設計中,金市是被規(guī)劃在南宮之后,而官局設計中,金市是被規(guī)劃在南宮之后,而官署區(qū)在正宮之前,符合前朝后市的布局。署區(qū)在正宮之前,符合前朝后市的布局。 東漢市集畫像磚東漢市集畫像磚 兩漢時期在城市管理方面極為重兩漢時期在城市管理方面極為重視,交通、綠化、排水以及市坊和民視,交通、綠化、排水以及市坊和民居布局十分完善,專門交易生產原料、居布局十分完善,專門交易生產原料、工具以及日常用品的地方稱為工具以及日常用品的地方稱為“市市”,并且其貿易時間有著一定的時間限制。并且其貿易時間有著一定的時間限制。城市里車水馬龍,行人熙熙攘攘,一城市里車水馬龍,行人熙熙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