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文學作品——了解人物_第1頁
鑒賞文學作品——了解人物_第2頁
鑒賞文學作品——了解人物_第3頁
鑒賞文學作品——了解人物_第4頁
鑒賞文學作品——了解人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主要指鑒賞詩歌所描寫的人、事、物的特征和意義,以及一些特定的文化意象的含義及其對于抒情的意義。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有別于小說中的“我”(非作者本人)。景物形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xiàn)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事物形象。 詩人借助具有某種特定內(nèi)涵的事物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如詠物詩。 常見人物形象類舉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 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寫前不見圣賢之君,后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的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

2、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 陸游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鮮明。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xiāng)的形象。 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訴衷情 陸游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注:滄洲,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游晚年居于紹興鏡湖邊的三山。 例二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題葡萄圖 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注:徐渭,字

3、文長,號青藤居士。天資聰穎,才華橫溢,詩文書畫戲劇皆佳,然終生不得志于功名。詩歌塑造了一個飽嘗辛酸、懷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首句既寫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寫出了現(xiàn)狀的落魄;但“獨立書齋嘯晚風”一句卻寫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氣概;三四句以“明珠”為喻,既指畫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詩人借此表達了自己對當時社會的傲視和嘲諷。小結:人物形象鑒賞的方法1知人論世,結合背景了解人物當時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為、語言、心理等,把握人物特征。3借助意象和典故,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感知形象。4注意細節(jié)描寫。人物形象題的答題模式1什么形象(概括形象)2形象的特征(結合詩句分析)3形象的意義(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

4、思想情感)二、鑒賞詩歌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謁金門(唐馮延巳)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問題:“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情景交融,請簡析之。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寫了環(huán)境中的春天景色;而且用融情于景的手法,把女主人公不平靜的內(nèi)心世界巧妙地揭示了出來。春風攪動了池水,也攪亂了思婦的內(nèi)心。光陰的流逝,季節(jié)的更迭交替,春天又悄悄地來到她身旁。春風乍起,春色迷人,這一切怎能叫她無動于衷而不勾起春思的愁緒呢!西 樓 曾 鞏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shù)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問:此詩描寫了

5、什么景色?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這首詩描寫了海面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連天的海浪隨著陣陣雷聲洶涌而來,在北風的呼嘯中波浪不斷拍打堤岸,又咆哮著遠去。這種壯美景象的描寫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從而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滿腔的豪情。早 梅 張 渭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消。問:詩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本詩展現(xiàn)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fā)的形象。“寒”字點明早梅生存條件的惡劣;“迥”字表現(xiàn)出早梅的孤單;“白玉條”之喻、疑梅為雪之錯覺,鮮明地表現(xiàn)出早梅冰清玉潔之質(zhì)。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白鷺圖劉羽芳草垂楊

6、蔭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無人識,獨向斜陽嘆白頭。問題:這是一首題畫詠物詩,詩人筆下的白鷺是一個怎樣的形象?白鷺是一個孤獨、寂寞、追求清高而無人理解的悲劇形象。景物形象類題目的答題方法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答題步驟: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忌鷳プ≡娭械闹饕拔铮米约旱恼Z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像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情調(diào)。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

7、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事物形象的解題方法及答題步驟欣賞這類詩時,一要注意物象的特點,挖掘物象內(nèi)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鑒賞的依據(jù)事物形象的自然屬性。 鑒賞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會屬性(作者借此抒發(fā)的感情、表現(xiàn)的寓意等)。鑒賞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韻、品格詩人的理想情操答題步驟:總結概括出詩中描繪歌詠的主要物象。結合詩句分析所詠物象的特點,關注描寫用語及評價用語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內(nèi)在神韻。結合詩人自身經(jīng)歷、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三、意象與意境意象就是(物)象與(情)意的組合。即詩中的形象,它不僅包

8、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詩中所寫的景和物,還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詩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單一的,有的是多個的。如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詞人的悵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鴻”、“寒枝”等意象來表達的。 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詩歌創(chuàng)作離不開意象,意象的選擇只是第一步,是詩的基礎;組合意象創(chuàng)造出“意與境諧”的詩的藝術境界才是目的。意境與意象在本質(zhì)上有一定的聯(lián)系,它們都是主觀與客觀統(tǒng)一的

9、產(chǎn)物,都是情與物的結合體。但它們又有區(qū)別:從形式上看,意象與詞句相關,意境則與全篇對應。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詩有如下意象:黃鶴樓、煙花、孤帆、長江等。這些意象組合起來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畫面:詩中沒有直抒對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過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邊若有所失的詩人形象,表達送別友人的深情摯意。字面上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 在意境的創(chuàng)設上,畫面:或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或幽清明凈,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曠天底樹,江清月近人”;或和諧靜謐,

10、如“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或開闊蒼涼,如“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或高遠遼闊,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意境常見的表達程式有兩兩相對的四組概念: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壯闊、深遠 細膩空寂、纏綿、幽靜、幽美、寧謐、婉轉、朦朧繁復繁麗、熱烈、高亢、繁華、淳樸、喧鬧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蕭條、荒涼、冷寂 一些常見意象比較固定的文化內(nèi)涵離別、游子:楊柳 孤帆 驛路 浮云 沙鷗(飄零傷感)凄涼悲愁:大風 長云 寒霜 飛雪 苦雨 梧桐 猿猴 杜鵑 寒蟬 丁香高潔隱逸:梅花 翠竹 松柏 幽蘭 菊花國君:美人 神女 靈修 思鄉(xiāng):羌笛 竹笛 羌管 蟋蟀 月亮音信、書信:青鳥 鴻雁

11、雁足 尺素 高潔:白雪 玉壺 冰心離情別緒:芭蕉 芳草 流水 鷓鴣傷春:落花 梅子(懷春)愛情:蓮 鴛鴦(恩愛夫妻)琴瑟(夫婦感情和諧)練習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注陸鴻漸,名羽,終生不仕,隱居在苕溪(今浙江嘉興),以擅長品茶著名,著有茶經(jīng)一節(jié),后人尊為“茶王”、“茶神”。帶郭,意即靠近外城。問: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步驟1)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驟2)前四句通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后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

12、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步驟3)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xiàn)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3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詩歌語言鑒賞的要求:主要著眼于一個“懂”字,即理解語言的意蘊,體會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表達出的思想感情和表達作用,并能體會語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評述.晴景王駕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蜂蝶飛來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王安石改“飛來”為“紛紛”,因為只有蜂忙蝶亂的側寫妙筆才能令人真實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1煉字體味關鍵詞的意味 值得注意的字詞動詞: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關照動詞,特別是具有“多重含義”的動詞。 你記得跨清溪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

13、。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哀江南孔尚任)不用“留”、“見”,其妙處就在“?!?是被動的,且有“殘存”,“殘余”之意;另外“?!庇袝r間性,給人一種“無可奈何”之感?!傲簟眲t無這么多含義。“見”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給人以今昔對比的變遷感。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怨”字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盀R”、“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nèi)心痛苦。 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它在詩詞鑒賞中也是關注的重點對象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一個“孤”字,寫盡環(huán)境之孤苦,由此可達人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細,表明這是伴和

14、風而來的細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所以無聲地下,細細地下,落實了“好雨”的“好”字。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閨怨王昌齡)前兩句寫少婦經(jīng)過梳妝打扮之后,興沖沖地登上翠樓,去賞春景。一個“忽”字,漫不經(jīng)心而恰到好處地突出闖入眼簾的柳色,使她想起了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的場景,想起了丈夫,不禁傷感。“忽”字將這種情緒上的變化寫得淋漓盡致,而這正是本詩耐人尋味之處。 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讀者能很快找到它們。疊詞、擬聲詞、顏色詞等a.疊詞: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diào)作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李清照) b.擬聲詞:

15、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杜甫) c.表顏色的詞:顏色一般表現(xiàn)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凹t”與“綠”道出了感嘆時光匆匆,春光易逝的這份兒“著色的思緒”。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抓住能表現(xiàn)色彩組合的字眼,體會詩歌的濃郁的畫意與鮮明的節(jié)奏: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jié)奏感。詩歌語言的變形 在語法上主要表現(xiàn)為:一、改變詞性二、省略句子三、顛倒詞序成分主要目的:建立格律以造成音樂美,給讀者留下藝術想

16、象和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而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了解詩歌語言組織的規(guī)律,就能迅速進入詩歌的語境。一、改變詞性:把握詞性的改變,體會詩人所煉之“意” 中國古代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改變了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詩的“詩眼”或一首詞的“詞眼”。要詳加分辨。 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這些詞語各有妙用,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增強了詩詞的表現(xiàn)力、感染力。二、省略句子:注意詩詞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聯(lián)想去填補留下的空白。詩詞的省略跟意象的組合有關。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到的一種題目。意

17、象與意象之間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連接作用的詞語。溫庭筠: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馬致遠:枯藤 全部是名詞的連綴,“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卻有一種內(nèi)在的深沉的聯(lián)系,似離實合,似斷實連,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創(chuàng)造的可能。三、顛倒詞序成分:由于聲律的要求和修辭上的特殊需要,詩詞常有語序顛倒的現(xiàn)象。1主語后置。崔顥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漢陽樹歷歷(在目),鸚鵡洲芳草萋萋”?!皾h陽樹”和“鸚鵡洲”置于“歷歷”、“萋萋”之后,看起來好象是賓語,實際上卻是被陳述的對象2賓語前置。辛棄疾賀新郎:“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p>

18、 晉代的陶淵明怎么會酷似三國時的諸葛亮呢?原來作者是把他們二人都用來比喻友人陳亮的,分別說明陳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實為“看風流酷似淵明、臥龍諸葛”。賓語“淵明”跑到了主語的位置上。3主、賓換位。葉夢得賀新郎:“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 “霜信報黃花”顯然是“黃花報霜信”的意思。這種主賓換位的詞序表面上仍是“主動賓”的格式,但在意義上必須將它倒過來理解。盧綸塞下曲:“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林暗風驚草 4以賓語面貌出現(xiàn)的狀語。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笑春風”表面上是動賓詞組,實際上“春風”不受“笑”的支配,而是表示“在春風中笑”的意思。5定語挪后“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19、”?!耙辉乱癸w渡鏡湖”?!霸乱埂边@個偏正詞組本為句首的時間狀語,現(xiàn)被分拆為二,定語“月”遠離中心語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賓語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飛渡”的顯然只能是“鏡湖”,而不可能是“月”。“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錦官城花重 6其他:例1蘇軾念奴嬌:“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應笑我多情例2毛澤東沁園春: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寒秋,(我)獨立(于)橘子洲頭,(看到)湘江北去例3王之渙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欲目窮千里2詩歌的語言特色清新綺麗直白含蓄沉郁豪邁古詩中常見的語言風格 (一)、清新 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 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

20、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四句寫了四種景色,有動景,有靜景,有近景,有遠景,有實景,有虛景,色彩絢麗,語言清新生動。 (二)、絢麗 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詩。(三)、直白 其特點是多用口語,淺易如話,素樸真率。(四)、含蓄 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fā),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杜牧的絕句,李清照的詞。 (五)、豪放:豪邁奔放,謂之豪放。 其特點就詩人而言,情感激蕩,格調(diào)昂揚;想象奇特,夸張出格;志向高遠,襟懷曠達;氣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蕩不羈。就描繪對象而言,往往顯示出特有的壯

21、美、崇高,或顯示出渾茫、浩淼的無限闊大的景象,因而氣勢崢嶸,場面壯闊,境界縹緲,極目無垠。李白是豪放風格之集大成者。宋詞中的豪放派,以蘇、辛為最杰出代表。(六)、沉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渾厚、濃郁、憂憤、蘊藉?!俺羷t不浮,郁則不薄?!?如果說豪放是火山爆發(fā),沉郁就是海底潛流。當詩人飄逸飛動、奔放不羈時,就形成豪放;當詩人沉思默處、憂憤填膺時,就變得沉郁。李白豪放,其體輕,其氣清,故裊裊上升,飛入云霄,若野鶴閑云,隨處飄逸;杜甫沉郁,其體重,故沉沉下墜,潛入心海,感情激蕩,回旋紆曲。杜甫之詩,為沉郁之極至。憂愁是杜詩沉郁的主要內(nèi)容,他的憂愁,不只是個人的,更是國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這種憂愁

22、具有豐富的情感層次,使其沉郁獲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價值。(七)、平淡 又稱質(zhì)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簡陋和寒傖,它是用語上的返璞歸真,體現(xiàn)了詩人的真功夫。 如陶淵明的詩歸園田居(八)、明快 其特點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 如白居易的新樂府詩。(九)、自然 即不加雕飾的率真樸素的語言,較少煉字,讀來平白如話,自然生動,韻味無窮。如李白詩歌的語言,被譽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十)俊爽:即英俊豪縱,颯爽流利。 代表詩人是杜牧。 他的詩,縱橫古今,雄視萬代,暢談歷史,痛砭時弊,總結教訓,憂

23、國憂民,懷撐天之宏志,感報效之無門,另一方面,又矯健豪舉,瀟灑風流,流轉飛動,暢快爽利。其它: 雄渾:指力的至大至剛,氣的渾厚磅礴。 如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人。 悲慨: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悲壯慷慨。 如陳子昂的詩,辛棄疾的詞。沖淡:即沖和、淡泊,含有閑逸、靜穆、淡 泊、深遠的特點。 如王維的山水詩閑、靜、淡、遠。曠達:疏狂不羈,通脫豁達,瀟灑飄逸,高潔 特立,代表作家是蘇軾。請說說下面首詩歌為何種語言風格:秋浦歌 (李白)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愁生白發(fā),詩人在一、二句中用夸張的手法寫白發(fā)竟有“三千丈”那么長,可見愁思的深重。語言清新自然,明白如話。 3鑒賞文學作

24、品的表達技巧詩歌的表達技巧總的來說有以下三個方面: 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章法技巧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抒情、說明、描寫表現(xiàn)手法:描寫技巧、抒情技巧、修辭技巧一、抒情技巧1直接抒情2間接抒情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上 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2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詩人把所要抒發(fā)的情感或要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fā)。 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情景交融 (融情入景)在景物描寫中融入了

25、作者的主觀感情,使自然景物與作者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分不清哪里是景,哪里是情。 例:東船西舫悄無言, 唯見江心秋月白。 飲 酒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托物言志詩人借自然界中某種事物的客觀屬性,表達自我的某種品質(zhì)、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象帶上了人格化的色彩。 石灰吟(明)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竹石(清)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卜算子詠梅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

26、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用典抒情借用典故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諷刺時事。泊秦淮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借事抒情 通過對事情的敘述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古風中較為常見,如兵車行、賣炭翁;在格律詩中往往集中在某一細節(jié)上。 秋 思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借古諷今、借古抒懷 這是詠史詩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或借歷史事件來諷喻當朝,或借歷史人物來抒發(fā)個人感慨、表達抱負與心志。如念奴嬌赤壁懷古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臺 城劉禹錫臺城六代競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小結: 與直接抒情相

27、比,間接抒情更加含蓄蘊藉,耐人尋味,意蘊深長。所以鑒賞的難度比直接抒情大。只有結合全詩內(nèi)容,并充分挖掘有特定意象的內(nèi)涵,才能準確全面地把握蘊含在景物、事物和事件深處的思想和感情。二、描寫技巧1渲染鋪陳我國傳統(tǒng)畫技之一,一般是在需要強調(diào)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為突出。用于文學創(chuàng)作,就是從正面著意描寫,用鋪排、反復等手法對人物和環(huán)境作突出、強調(diào)。江南可采蓮 漢樂府民歌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渲染描寫,使得全詩生動活潑,音調(diào)優(yōu)美,把水上采蓮的畫面和青年男女采蓮時的歡愉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了出來。 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云。青雀白鵠舫,

28、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赍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 用鋪陳的手法描寫太守家迎娶蘭芝的場面,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的美麗高貴,為全詩增加了悲劇的氣氛。2烘托我國傳統(tǒng)畫技之一,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更為明顯突出。用于藝術創(chuàng)作,就是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正襯:用同類的相似的事物來襯托,此乃“烘云托月”之法。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反襯:用相反、相對的事物進行襯托,此乃“山高月小”之法。 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互襯:兩個事物相互映襯,無主次之分,此乃“綠葉襯紅花”之法。 如“

29、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3白描與工筆白描:中國傳統(tǒng)畫技之一,純用線條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寫作手法。用于文學創(chuàng)作,就是對所描寫的對象直接描寫敘述。 望江南溫庭筠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瀕洲。作者以白描手法,刻畫了一個從早到晚盼望情人歸來的女子的形象。 白描 工筆工筆:也是中國傳統(tǒng)畫技,后指精雕細刻、濃墨重彩的描繪形象。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這一段對蘭芝外貌的鋪陳描寫,著力表現(xiàn)蘭芝的美麗無雙,更進一步展現(xiàn)蘭芝秀外慧中的美好,同時更增添了

30、詩歌的悲劇色彩。 4動和靜藝術創(chuàng)作中離不開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有的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烘托、反襯),或動靜結合,相輔相成。 5虛和實中國畫中的“虛”和“實”。 “虛”,指的是圖畫中筆畫稀疏的部分或空白,它給人以想象的空間,讓人回味無窮。 “實”是指圖畫中筆畫細致豐富的地方。 詩歌中的“虛”和“實” 詩歌中的“虛” 是指直覺中看不見、摸不清,卻又能從字里行間體味出的虛像和空靈的境界。包括以下三類: a 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 b 已逝之景之境。 c 設想的未來之境。 “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 “虛實結合”或曰“虛實相生”,可以使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互相轉化,以達到

31、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虛景和實景的關系 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歐陽修的踏莎行,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寫虛。通過設“行人”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6“

32、欲揚先抑”與“欲抑先揚” 賈生李商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欲抑先揚寫孝文帝虛心求賢先揚寫孝文帝荒誕不經(jīng)后抑7描寫角度 遠近、高低、大小、內(nèi)外的角度; 點面結合、色形聲結合、全景與特寫結合,等等。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三、修辭技巧 比喻、比擬(擬人)、夸張、對比、雙關、通感、借代、反語、反問、互文等等。 四、章法技巧1結構上的常用術語 開門見山、直承文題、層層深入、先總后分、先分后總、卒章顯志、先景后情、以景結情、鋪設懸念、伏筆照應、過渡銜接、承上啟下、敘議結合、前后

33、照應、首尾圓合、點明文題、等等。2內(nèi)容表現(xiàn) 景情 事情 景、事情、志 事、物理、趣3謀篇章法首起頷承頸轉尾合3分析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理解,鑒賞的基礎 整體理解,大體把握-詩歌的內(nèi)容:具體指描寫(記敘)的對象、創(chuàng)造的意境、表達的思想感情等等。表現(xiàn)形式:具體指詩歌的體裁、脈絡結構、表現(xiàn)手法、語言特點等等。1詩歌按思想內(nèi)容分為哪幾類?常見的思想感情又有哪些? 按內(nèi)容分類:山水田園詩、邊塞征戰(zhàn)詩、詠史懷古詩、羈旅行役詩、閨怨思婦詩、詠物言志詩 常見的思想感情:寄情山水 歸隱田園 憂國憂民 建功報國 懷古傷今 蔑視權貴 憤世嫉俗 懷才不遇 惜春悲秋 思鄉(xiāng)懷人 離愁別恨方法歸納例一、閱讀下面一

34、首唐詩,完成后面問題。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問:從思想內(nèi)容分,這是什么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2請快速辨別以下詩歌的思想感情。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征人怨 柳中庸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偨Y方法 (一)看標題,抓題眼 標題往往對詩歌廣泛豐富的內(nèi)容有很明顯的提示總括作用。 1有些題目顯示事件、情感; 2有些題目交代寫

35、作目的和寫作背景; 3有些題目點明中心。 所以,有時抓住了題目,也就大體抓住了詩歌的基本內(nèi)容。 例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李白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經(jīng)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遷客,指西漢的賈誼,因指責時政,受到權臣的讒毀。貶官到長沙。古曲有梅花落。(1)詩歌前兩句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分)總結方法 (二)看注釋,抓暗示信息注釋是詩歌鑒賞中最值得注意的內(nèi)容,雖短短幾字,卻是出題人給你的暗示。有些介紹寫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詩的思想內(nèi)容或感情基調(diào);有些是介紹相關詩句,那是

36、在暗示你本詩的用典或寓意;有時介紹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詩的寫作風格或主旨;還有些是解釋詩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閱讀的難度。 例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 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這首詩豐富的感情蘊涵在景物與人物活動的描寫之中。結合全詩,對此作簡要分析。總結方法 (三)看作者,知人論世知人論世,就是說,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處的時代背景。其實,許多詩所表達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與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處的時代有關。我們要關注著名詩人的相關遭遇、境況,所處朝代國勢、朝政

37、如介紹詩歌是作者被貶某地時所作,則要考慮是否有懷才不遇、報國思用等情感;如介紹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則要考慮羈旅愁思、思鄉(xiāng)懷人之情;如介紹作者是南宋詩人(或朝代已滅亡),則要考慮收復失地之心 四、請背誦下列兩首詩,并談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楓橋夜泊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相見歡 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例四】閱讀下面詩詞,回答問題。 菩薩蠻 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試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偨Y方法 (四

38、)看字詞,把握“情感關鍵字”。 詩歌中有一些能夠幫助我們把握作品思想內(nèi)容的字眼,我們都稱為“情感關鍵字”。閱讀時準確抓住情感關鍵字,無疑對正確理解分析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有重要的作用。如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又如錢塘湖春行:最愛湖東行不足, 五、背誦下列詩歌,談談它所表達的情感。天凈沙秋思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作者通過九個組合的意象營造了一種蕭瑟蒼涼的意境,并借此寫出了浪跡天涯的游子思念故鄉(xiāng)悲苦的情懷(或:有家歸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纠濉块喿x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宣城見杜鵑花 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9、。注:【宣城】今安徽宣城縣。【子規(guī)】一名杜鵑,相傳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鳴,相傳子規(guī)鳥的叫聲如蜀地方言 :不如歸去。此時杜鵑花亦盛開。【三巴】東漢末年置巴郡、巴東、巴西,合稱三巴。泛指蜀地。“子規(guī)鳥”在詩中起什么作用?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意象與情感 月亮 思鄉(xiāng) 、思親;人生的園滿、缺憾;幽靜、美好 楊柳 離別、留戀、傷感、春天的美好; 梧桐 凄涼悲傷 浮云 漂泊菊花 高潔、隱逸杜鵑 凄涼、哀傷 鷓鴣 旅途艱險、離愁別緒寒蟬 悲涼鴻雁 思鄉(xiāng)懷親之情、 羈旅傷感 、指代書信 總結方法(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在詩歌中,總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義,也往往寄托著特定的情感。例如,聞王昌齡左遷

40、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例六、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問題。 正宮叨叨令 無名氏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云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原來儂家鸚鵡洲邊住。 注儂:我。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 請結合全曲簡要分析“卻原來儂家鸚鵡洲邊住”所蘊含的思想情感。 總結方法 (六)看典故,取用原來意義 古詩很講究用典,典故是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用典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nèi)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41、典故有正用和反用兩種,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來意義入詩文;反用則在詩文中反用原典的意義。 例七、閱讀下面的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表達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思路點拔尾聯(lián)的抒情,直截了當,毫無拖泥帶水之感,充分展現(xiàn)了將士們?yōu)閲鴼?、建功立業(yè)的慷慨豪邁的情懷,展現(xiàn)了盛唐時期的積極向上、昂揚奮發(fā)的時代風貌。當然,是完全建立在前三聯(lián)的對軍隊艱苦生活的刻畫基礎上的。沒有前三聯(lián)的烘托,就沒有尾聯(lián)這種昂揚、樂觀、豪邁情感的直接抒發(fā)。(七)看尾句 ,卒章顯志

42、詩歌的結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或以景結句、或以情結句、或以理結句、或以問結句。不論以什么形式結尾,詩人都喜歡在結尾這個地方用點心機,因為結尾在全詩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3古詩詞鑒賞解題技巧匯總一、分析形象型 1提問格式:這首詩塑造了什么樣的形象? 試說說這首詩中的形象特點?通過詩中的形象塑造,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解答分析:形象(意象):A、人(詩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C、景(寫景詩或雜詩中的景象)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現(xiàn)形象。形象蘊涵詩人的思想和情感。分析詩歌形象要根據(jù)詩歌描寫的具體物象和畫面識別其性質(zhì),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概括出詩歌的象征意義和社

43、會意義。 3答題步驟:概說塑造了什么形象。結合詩句內(nèi)容或表達技巧具體分析形象特點。揭示形象表現(xiàn)的意義(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4、答題示例:早 梅張渭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消。問:詩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步驟一)本詩展現(xiàn)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fā)的形象。(步驟二)“寒”字點明早梅生存條件的惡劣;“迥”字表現(xiàn)出早梅的孤單;“白玉條”之喻、疑梅為雪之錯覺,鮮明地表現(xiàn)出早梅冰清玉潔之質(zhì)。(步驟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二、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

44、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某幾句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2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chǎn)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題步驟: 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忌鷳プ≡娭械闹饕拔铮米约旱恼Z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像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 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明凈絢麗、幽靜深寂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情調(diào)。 分析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切

45、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4答題示例: 絕句二首(其一)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注:此詩寫于詩人經(jīng)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步驟一)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二)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三)表現(xiàn)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 三、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

46、的表達技巧(表現(xiàn)手法、藝術手法、藝術技巧)? 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xiàn)手法(藝術手法、表達技巧)。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這首詩(某某詩句)在寫景(抒情、描寫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點? 2解答分析:這類提問注重的是詩歌整體的藝術表現(xiàn)特色,主要應從詩歌的整體構思、詩歌整體的藝術技巧方面來解答。3答題步驟:明手法: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釋理由:結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析作用:此手法怎樣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4答題示例: 早行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何效果? 答:(步驟一)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二)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huán)境的寂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