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宋代文學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文風與詩風宋初文壇的復古傾向柳開、田錫、穆修1.柳開先驅,宋代為古文者實自柳開始,最初覺醒的儒者代表。最早起來反對五代體,標舉文統(tǒng)和道統(tǒng),主張問道合一,有鼓吹復古、倡導質樸文風的篳路藍縷之功。一定程度上大幾宋初華而不實的文風。主要從明道、致用角度看待文章社會功利價值。作品:應用文居多。河東先生集2.田錫過渡性作家,文人氣質,改革自覺。詩文理論方面頗有建樹.論詩,主性情、意,強調自然生氣,豪健雅麗。散文崇尚韓、柳,從創(chuàng)作角度提倡道統(tǒng)、文統(tǒng)。作品貽宋小著書意味著道體就在心體之中,并用道家“任運用而且自然”的觀點解釋心體。任運用:性情自由抒發(fā);自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然3.穆
2、修響應者,積極傳承。曾??添n柳文集。文章力求結構章法的變化,不求華靡艷麗。王禹偁與宋初詩風和文風1.王禹偁:促進宋初詩風、文風的變革宋初“三體”詩:白體、昆體、晚唐體王禹偁歸入宋初“白體”詩派:在西昆體流行之前,王禹偁早已成為名家。創(chuàng)作大量反映社會現實、民間疾苦的作品,學習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諷喻詩。小法白居易平易詩風,格調平淡清遠。王禹偁:村行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2.西昆體和晚唐體在真宗一朝繁盛。晚唐體詩派中,林逋最受時人推崇。林逋梅妻鶴子。筆法流露晚唐詩人賈島、姚合影響,孤澹清逸。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3.王禹偁的散文與文論:王禹偁小畜集致力倡導古文,古雅
3、簡淡。多有現實內容,鮮明思想傾向。繼承韓愈“文從字順”,表達恰當明白。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風方面有開創(chuàng)之功,成為歐陽修改革文風的先聲。文論:在文以傳道外,又要求文以明心,即可在傳道之文里抒發(fā)自己的政見和心聲,做到敘事言理和抒情結合。于“有言”外,提出“有文”。明心:自己的內心世界臻于高尚,立身無愧,要求文道合一、文行合一。楊億與西昆體:以楊億為代表的西昆體,是宋初影響極大的重要文學流派。狹義的西昆體單指其近體律詩廣義的西昆體兼指其四六文西昆:因創(chuàng)始人在秘閣唱和的詩集稱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冊府之意。以楊億、錢淮演、劉筠為魁首。楊億南朝,寫法效仿李商隱,最大特點是精于用典,加之音節(jié)流傳、辭采華麗,體現
4、西昆體“取材博贍,練詞精整”的 特色。西昆詩派和昆體功夫:西昆體形成是個流派的標志西昆酬唱集的編撰結集創(chuàng)作特色:學李商隱的近體律詩,講究聲律文采,修辭重用典。長處:文辭密麗,氣象雅典,創(chuàng)造純宋人詩歌短處:太雕琢、不自然,太堆砌、少意味昆體功夫:講究修辭對宋詩發(fā)展影響很大。注意修辭,重格律、借代,頗具李商隱的“沉博絕麗”之風。資書以為詩,大量用典。以學問為詩,是宋詩形成自身特色的第一步。第二章 歐陽修與北宋詩文革新詩文革新運動:北宋中葉興起的古文運動,確立古文在散文領域的正宗地位,且影響到詩歌創(chuàng)作,作詩也講究“氣格”,產生以“以文為詩”的現象。歐陽修文壇盟主的領袖推動北宋文學發(fā)展,使宋文、宋詩能
5、夠自具面目而獨樹一幟。宋代士風和文風的根本轉變,自歐陽修始。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他“蓄道德而能文章”的行為方式從根本上決定了宋代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的淑世精神。歐陽修在詩文革新運動中的領袖地位:三蘇皆出歐陽門下糾正雕刻過甚的昆體流弊。實踐自己“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的創(chuàng)作主張。撰寫平易生動的古文。利用政治手段,排抑“太學體”。建立流暢自然的風格作為宋代古文運動的基本目標。扭轉古文復興之后脫離社會現實的傾向。確立散文體的正宗地位。不少詩人團結在歐陽修周圍,樹立一代新風。歐陽修寫詩重氣格、好議論。歐陽修的散文及其六一風神歐陽修文學創(chuàng)作以散文成就最大、影響最大歐陽修散文:發(fā)
6、展“文從字順”,建立起平易流暢、委屈婉轉的文章風格對宋代散文發(fā)展的最大貢獻敘事簡括有法,議論紆徐有致,多用語助詞,大量化用駢文語句注意語氣的輕重、聲調的和諧,善于文句的長短變化、語氣停頓轉換語句圓融輕快,文氣流轉散文基本風格平易流暢中富于曲折變化佳處:從平易近人處出發(fā),從入情入理的具體事物出發(fā),從極平凡的道理出發(fā)。六一風神:歐陽修散文的美學風格,散文措辭平易,用當時通行語言寫成。自然地敘事、抒懷,看似散漫不經中體悟出難以言傳的高遠境界。本質是散文的詩化和情感的外顯。筆觸多情,文章結構吞吐往復、參差離合,語言平易自然。六一風神特點:偏于陰柔之美,紆徐委備而婉曲有致,詩味醇濃,含蓄蘊藉。歐陽修的詩
7、:自成一家,平易,宋詩創(chuàng)始者。提出“詩窮而后工”學韓愈“以文為詩”,最長于七言古體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用類于散文語句,筆勢矯健。學韓愈詩,主氣格而賤麗藻。多以古文句法、氣勢入詩,可稱為古文詩體,是宋詩中最富權威的一體。作詩以氣格為主,宋詩風氣為之一變。歐陽修詩歌創(chuàng)作的散文化傾向主要表現為:用古文的章法寫詩,講究轉折頓挫、虛實正反。句子散行,長短雜出,造成散文調。常用語助詞,或散文式介詞。命意上追求深刻創(chuàng)新。歐陽修開創(chuàng)了取材廣泛、命意新穎、以文為詩、以議論為詩的一代詩風。詩在由唐而宋的轉變中,歐詩實為樞紐。建立了一種不講究均衡而以古拙取勝的宋詩格調。律詩戲答元珍: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8、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借景抒發(fā)寂寞愁悶,伴以感慨議論,平易風格的核心是追求表達上的深入淺出和明白易懂。思致通達,融入說理,創(chuàng)造詩歌新的表現方式。梅堯臣、蘇舜欽是開創(chuàng)宋代詩風的重要作家。歐陽修詩文革新的先鋒。梅詩覃思精微,蘇詩超邁橫奇。葉燮原詩認為,開宋詩一代之面目者,梅堯臣、蘇舜欽二人。梅堯臣:宛陵先生集梅詩題材可分兩類:干預政治、反映社會現實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陶者小村汝墳貧女個人日常生活的瑣碎事物:愿嚏捫虱得蚤梅堯臣聚焦日常生活細節(jié),開拓尋找前人未注意題材,或在前人題材上翻新,開宋詩好為新奇、力避陳熟的風氣。以瑣碎日常生活題材入詩,以哲理性思考貫穿其中,耐人咀嚼。作為“宋調”的開創(chuàng)
9、者之一,梅堯臣詩歌經歷轉變:前期“本人情、狀風物”的清理平淡后期追求古樸審深遠。梅詩的平淡古淡,老樹著花的美。東溪:語言樸素,感情真實,深刻雋永,耐人咀嚼。梅堯臣作詩追求:苦硬、瘦勁,喜歡平淡內核:深遠,淡而屢深。平淡特點:取材平平,用意深遠,感情深厚,語句淡而有味。蘇舜欽:滄浪亭記為宋代古文名篇,情感真切,語言簡潔流暢。早期詩歌:重視現實,揭露社會黑暗,大膽直言,充滿激情,語言明快豪邁。風格特色豪獷雄放而超邁橫絕淮中晚泊犢牛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王安石:號半山,進行“熙寧變法”。提出“繼天道而成性”的命題。詩文集有兩個系統(tǒng):臨川本、龍舒本。臨川集拾遺是現有王安石文集中最完備的版本。王安石的文論
10、與散文以政治改革家的眼光論文,主張“以適用為本”,“務為有補于世”。屬于經世派的政教文學說,強調文章現實功能和社會功效,經世致用,主張文道合一。把文章內容等同于“禮教治政”,把表達形式稱之為“辭”,比之為“器之有刻鏤繪畫”明確把文章看作“器”,即為政治服務的工具。推崇樸實自然、簡潔明快、不加雕飾的文風。散文特點:議論說理游褒禪山記傷仲永多為政令教化、適于世用之作。政論文在唐蘇八大家中突出,結構嚴謹,語言樸素,說理透徹,概括性強。形象不夠,藝術感染力較弱。傾向于把文章寫成文件布告。敘事抒情之作,隨筆揮灑、曲盡其妙。王安石的詩歌藝術:分為早期和晚期,詩風不同早期直道其胸中事,意味較薄。寄托政治抱負
11、和批判精神。打破常規(guī),詩句求工: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反映詩人高瞻遠矚、不畏艱險晚年感慨懷抱趨于冷淡,藝術修養(yǎng)進步,多寫山水自然: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江上: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新穎別致、雅麗精絕,形成“深婉不迫”的風格題金陵此君亭詩:誰憐直節(jié)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王安石自贊詩歌藝術的評價:題張司業(yè)詩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奇崛,以瘦勁剛健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種藝術境界。早年奇險勁峭,晚年化奇崛于尋常中,被稱為“半山詩”,主要體裁是絕句。王荊公體、半山詩、半山絕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詩歌創(chuàng)作。重煉意、重修辭,新奇工巧、含蓄深婉。主要載體
12、是其晚期雅麗精絕的絕句。下字工、用事切、對偶精。生硬奇崛處,實為江西派先驅。王安石是宋代詩人中較早學習杜甫而有成就的一個。王安石的詞:把政治上的革新精神引入詞的創(chuàng)作中,開拓詞的題材內容和表現范圍。多寫景抒懷和懷古之作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賞識的詩人王令。被王安石稱之為“奇才”假山:舊山風老狂云根,重湖凍脫秋波骨。感憤:二十男兒面似冰,出門噓氣玉蜺橫。詩歌特點:氣勢雄壯、粗獷豪邁,采用鋪陳手法,多用虛字,別開生面曾鞏、蘇洵、蘇轍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占了六家,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曾鞏、蘇洵、蘇轍。曾鞏:南豐先生元豐類稿。寄歐陽舍人書中講“蓄道德而能文章”比韓愈、歐陽修更強調“貫道”與“振文”、“經世”
13、的關系曾鞏與歐陽修一道是開文章“義法”的人物。作文多引經據古、明白詳盡,以“古雅平正”見稱。強調六經為本源,追求雍容典雅。平淡沖和、委屈周詳、布局嚴謹、語言干凈、思致明晰。文章有“醇于儒”的守正特色,屬于“文以載道”的“雜”文學。先大夫集后序墨池記寄歐陽舍人書曾鞏的文章在唐宋八大家中是最便于學習的。明清唐宋文派和桐城派散文作者,學古文多由摹仿曾鞏入手。蘇洵:嘉佑集文章以議論為主,舒以縱橫家之捭闔,切事理、明是非,筆鋒老辣六國論幾策上歐陽內翰第一書蘇轍:欒城集把委婉紆徐、一唱三嘆的藝術情趣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文風淡泊平和、穩(wěn)健秀杰第三章 蘇軾宋文學發(fā)展到巔峰時期的偉大代表作家東坡居士東坡樂府蘇軾
14、詩集蘇軾文集寫詩對新法實施過程中暴露的弊端進行諷諫,遭新黨中小人陷害,引發(fā)“烏臺詩案”。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不系之舟:對自己無所系念、隨緣自適的生活態(tài)度的比喻,含有隨波漂泊于生滅流轉的人生苦海而毫不在乎的意思。貶謫黃州蘇軾思想和創(chuàng)作的重要轉折點前期:以儒家思想為主,充滿積極入世精神和社會歷史責任感。行文講究引物連類和醞釀氣氛,形成縱橫磅礴氣勢、委曲必盡。后期:參入佛、道思想,外儒內佛,以求身處逆境時的精神解脫,入世而超世,清曠達觀。能以出世的態(tài)度做入世的事業(yè)。蘇軾以蘇東坡的文名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主要是由其后期的思想、創(chuàng)作奠定的。自號“東坡居士”后,
15、創(chuàng)作大量優(yōu)秀作品,形成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個高峰。蘇軾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兼納道家、佛家學說。外儒內佛。顯著特點是“雜”,他倡導的蜀學就是融合佛、道、儒三家的雜學。以佛老莊禪空無思想化解人生憂患,也含有儒家士大夫追求到的人格挺立的意味。援佛道入儒,成就虛靜高潔心境和淡泊超逸人格。蘇軾的散文成就在宋代古文家里,蘇軾是最重視“文”的一位。主張創(chuàng)作要“求物之妙”,標準是“隨物賦形”。散文分為:議論文、記敘文、小品文等蘇軾散文作品的出現,標志著宋代古文運動的最高成就和完全勝利,開辟了文學散文發(fā)展的廣闊道路。蘇軾的議論文:在早期占比重較大。雄辯滔滔、氣勢縱橫,文采、議論交融,感情理智并注,語言明快暢達,長
16、于形象說理,頗具文學價值。以政論、史論為突出政論文:思治論策略策別策斷精神上繼承賈誼、陸贄傳統(tǒng),文筆縱橫恣肆,顯見戰(zhàn)國策影響史論:留侯論賈誼論晁錯論論封建深入淺出、通俗明曉、說理透辟。蘇軾的記敘文:以山水游記和亭臺堂閣記為代表,是蘇軾散文中文學價值最高、最具獨創(chuàng)性的作品。蘇軾是繼柳宗元之后大量創(chuàng)作山水游記的作家,他的游記記敘、描寫、議論并重。憑借議論給文章辟出新境界:赤壁賦石鐘山記:月夜乘舟至絕壁探索自然奧秘亭臺記喜雨亭記:把喜雨亭三字拆開,先敘為亭作序之由,次則記雨,再渲染人之喜樂。放鶴亭記醉白堂記凌虛臺記超然臺記記敘文最能展示蘇軾隨物賦形的作文本領。多是文學性散文,隨意揮灑、筆墨酣暢,詩情
17、畫意,簡練平易,覃思妙理,出于自然。蘇軾的小品文:饒有趣味,篇幅短小,大都作于貶謫黃州、儋州時期。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記承天寺夜游書臨皋亭不拘格套、獨抒性靈,寓有曠觀達識、至理深情。信手拈來、漫筆寫成。蘇軾散文總的藝術特色:辭達、通脫,有圓活流轉、錯綜變化和自然真率之美。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維。議論妙趣橫生。有詩化傾向,以情感和才氣為文,富于想象。翻空出奇。蘇軾的詩歌創(chuàng)作:宋詩能于唐詩之后別開生面,蘇軾起關鍵作用蘇軾詩有“東坡體”之稱:于情無所不暢,于景無所不取,加之議論博辨,才氣縱橫。比喻新鮮、風格多樣。蘇軾是個現存二千七百余首,可以貶謫黃州為界。前期:富有批判精神的社會政事詩,針砭
18、時弊、諷刺新法。昂揚樂觀、動感強烈。后期:變化期、豐收期,抒寫人生感慨,以佛老思想為基礎。創(chuàng)作風格:由豪健清雄向平淡自然轉變蘇軾詩大體分為:社會政事詩、山水景物詩、和陶詩、題畫詩前期:夜泊牛口荔枝嘆吳中田婦嘆山村五絕山水景物詩:江上看山:江岸流動景色登州海市:東海奇幻煙云新城道中:江南秀美村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有美堂暴雨: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自緣身在最高層。蘇軾酷愛和陶詩,有一百二十多首和陶詩,是蘇軾詩歌風格轉變的標志,是探討其晚年風格的線索:和陶歸園田居六首書摩詰蘭田煙雨圖中第一次明確提出詩畫相通的看法。惠崇春江
19、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題畫詩:善于化靜為動,寄寓主觀情思,展開聯想,寫出象外之象。題畫作品中最杰出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蘇詩的藝術特色:開拓詩境和詩的表現手法,造就宋詩的新生命。以文為詩:多用散文句法,以氣格貫穿。詩的散文化。百步洪以才氣為詩:博喻體現豐富想象力。汲江煎茶以才學為詩:好議論、善用典,以理趣見勝。多具哲理,尤其是他的七古長篇。融合禪機詩意。琴詩以文字、議論為詩。東坡體成為宋詩的風格范式,以七言為擅長,七絕吐語清麗精美,七古氣格雄健豪放。蘇詩基本風格:剛健含婀娜的清麗雄健;豪放加平淡的清曠閑逸詩風主導傾向:高風絕塵獨覺: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詞的革新意
20、義:突破傳統(tǒng)詞作的題材限制,擴大詞境,以詩為詞。對詞境的開拓:詞至蘇軾為一大變。抒發(fā)磊落縱橫豪放襟懷,充分表現人格個性江城子獵詞: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詞的題材取向從應歌回歸到表現自我,多為感事之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詞的創(chuàng)作正視現實、面向社會和真是人生。蘇軾用詞展示政治抱負,吐訴人生感慨,抒寫生活情趣和感受。把詞家“緣情”與詩人“言志”結合起來。蘇軾的“以詩為詞”:將作詩的本領
21、用于作詞,是蘇軾革新詞體的關鍵。詞所反映的生活內容擴大。突破“詞為艷科”的傳統(tǒng)體制,把詞影響正統(tǒng)詩文道路,向“士大夫化”發(fā)展。詞中大量用經、子典故,把詞與詩看成是同等地位的文學樣式。有意識以詩的意境、創(chuàng)作方法入詞,促成詞體的解放。側重表現作者襟懷和態(tài)度,深入反映士大夫文人的精神風貌。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積極意義:增加詞的內容,豐富詞的體式,促使詞發(fā)展成為獨立的抒情詩樣式。以詞還詞,完其本色。蘇詞的風格:宋詞豪放派代表江城子悼亡之作蘇軾詞的豪放與法度對舉,是要打破法度陳規(guī)。纏綿清婉:蝶戀花春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22、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詞的影響:詞史上一個詞派的開創(chuàng)者,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的揭幕人。蘇詞創(chuàng)作最主要的是為詞的品味的提高開辟道路蘇軾詞分為南、北兩個支派:北:蔡松年、吳激南:葉夢得、陳與義、張元幹、張孝祥、陸游、辛棄疾、陳亮辛棄疾稼軒詞成就最高,于南宋別開宗派,與蘇軾并稱蘇、辛詞派第四章 黃庭堅與江西詩派黃庭堅與蘇軾并稱蘇、黃。宋詩代表人物。以黃庭堅為宗主的江西詩派,是宋代影響最大的詩歌流派。江西詩派中堅力量:陳師道、陳與義、呂本中黃庭堅:山谷道人,擅長書法,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宋朝四大書家。山谷內集山谷外集山谷別集黃庭堅“山谷體”:認為“詩詞高勝,要從學問中來”,作詩重視句法,強調
23、脫俗?!皩幝刹恢C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語俗”的創(chuàng)作追求為江西詩派作詩的綱領。提倡多讀書,學韓杜,以學問為詩。以故變新、變俗為雅,點鐵成金、奪胎換骨。造語好奇尚硬,出人意表,創(chuàng)制拗句、拗律。黃庭堅的山谷體詩歌是元祐時期宋詩發(fā)展的高峰期產物。元祐詩人以蘇軾享名最盛,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均出其門“蘇門四學士”四學士工于煉字用典,講究語意老重、規(guī)模宏大,筆勢奇縱,句法尤高。宋詩至山谷體,用功最為深刻,能整舊為新。山谷詩的題材內容:黃庭堅現存是個約一千九百余首分為三類:1.贈答詩、次韻詩、詠物詩2.反映民生疾苦和時事政治的詩,為數不多3.最出色、最有個性:表現自我人格和襟懷的寫意作品(思親懷友
24、、感時抒懷、羈旅行役),代表山谷體主流次元明韻寄子由: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寄黃幾復: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奉行“和光同塵”的處世哲學。大部分詩歌是靠“搜獵奇書,穿穴異聞”寫成的山谷體的藝術特點以學杜為宗旨,喜歡用拗句拗句:將律詩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變,打破平衡和諧效果,給人奇峭倔強之感超邁流俗,刻意求奇,造拗句、作硬語無一字無來處,點鐵成金、脫胎換骨用典脫胎換骨是點鐵成金的具體化,使古人的意向和用于產生質的變化,化平凡為奇趣,目的在于“以故為新”援用前人之語而另立新意,注重對典故的改造發(fā)揮登快閣: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山谷體
25、的風格特征生新瘦硬追求詩境的生新美,詩語峭拔美、詩韻兀拗美。瘦硬是黃庭堅詩風脫俗的表現。工于煉字,善用動詞、形容詞和語助虛詞。追求無意為文而文已至,強調自然平淡,無斧鑿痕跡。晚年詩作趨于“平淡而山高水深”的老成境界?;咎卣鳎呵笊苁?、求雅脫俗。藝術特點:1. 以學杜為宗旨,重句法,發(fā)展拗句、拗律體制2. 強調無一字無來處,用典以故為新、變俗為雅3. 好奇尚硬,風格生新瘦硬峭拔,瀏亮芊綿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滟預關。山谷詞:黃庭堅與秦觀并稱秦七、黃九。晚年詞風近于蘇軾。兩種風貌:青年時代的“淫詞艷曲”;晚年嚴肅的“言志”之作詞風前后如此迥異莫過于黃庭堅定風波次高做藏使
26、君韻陳師道、陳與義江西詩的鼓吹者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倡導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之說一祖為杜甫,三宗是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陳師道后山體,蘇門六君子之一后山體:講苦吟、求奇拙,與山谷體并稱,是典型的宋詩。標舉“寧拙勿巧,寧樸勿華”。力求減省字句,比黃庭堅深刻。用最質樸的語言表達真情實感。后山體的五言之佳者,以拙為工、簡妙雅淡、瘦而有骨、盡力無痕。春懷示鄰里夏日書事示三子陳與義簡齋體詩歌創(chuàng)作以南渡為界:前期多抒懷、詠物、唱和之類,風格清新可喜。后期寄托遙深,趨于沉郁悲壯、胸闊慷慨。墨梅鑒賞于宋徽宗。宋高宗最愛他懷天經智老因訪之: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陳與義在南渡詩人中最為顯達。春日二首中牟道中
27、二首:簡潔白描描繪景物,少用典故、比喻、想象。學杜詩那種直面社會現實的感慨遙深,能“以雄渾代尖巧”:登岳陽樓傷春寫景詠物,國家之思:牡丹。后期創(chuàng)作著重于上下句氣脈聯系,意境圓融,雄渾沉郁。簡齋體與江西詩派嚴羽滄浪詩話認為簡齋體“亦江西之派而小異”陳與義與陳師道師承黃庭堅有所不同,陳與義主張“不可有意于用事”,直致、淺語入詩江西派重修辭,重用典;簡齋體重意境,重白描。呂本中、韓駒、曾幾:當時主盟文壇的領袖人物呂本中:號紫微,作為南渡前后一位重要作家,他的重要性首先在于第一個用宗派觀念論詩人群體,作江西詩社宗派圖。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江西詩派之名起因主要是黃庭堅的追隨者和與呂本中關系密切的人。顯
28、示江西詩派的性質特色:江西詩派為觀念性的社集,非實際聚會。以風格和師承為判斷的根據,非地域劃分。江西詩派是元祐學術的一部分,作為紹述政治的對立物發(fā)展起來的,其盛衰與政局密切相關。宗派圖將江西詩派的發(fā)展分為三期:發(fā)展期:北宋后期,黃庭堅和追隨者全盛期:南宋初期,最高統(tǒng)治者提倡,出現“學者率宗江西”的局面衰落期:南宋中期以后,陸游、楊萬里等人先后突破江西詩派范圍呂本中的詩歌創(chuàng)作:學黃、陳瘦硬風格,才力不如,妥帖過之:夜雨。方回瀛奎律髓中說呂本中“其詩學江西而主于自然”。反映現實,感情沉痛深切,氣機流走,渾厚平易,透露南宋詩風轉變的消息:兵亂后雜詩避寇南行呂本中主張作詩學李白、蘇軾,以蘇詩的意思寬大
29、和流暢自然補救江西末流的拘束苦澀。講究“活法”、“悟入”,提倡好詩“流轉圓美如彈丸”:夏均父集序活法:以蘇濟黃,將江西詩派的“有意于文者之法”和東坡體的“無意于文者之法”辯證統(tǒng)一,較全面反映以蘇、黃為代表的宋代詩學精神,為宋詩發(fā)展開拓出新途徑韓駒:作詩講究“字字有來歷”,錘字煉字,近于黃庭堅夜泊寧陵:注重典故成語的點化運用,通體貫串,語氣順暢。曾幾:茶山居士,推崇黃庭堅,陸游老師。講究用字煉句,清勁雅潔:夜雨。南宋“中興四大家”里,有三家與曾幾有關。第五章 北宋詞與南渡詞前人有“詞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深”之說北宋詞分為三期:初期:晏殊、歐陽修,承續(xù)花間派和南唐詞風而有變化創(chuàng)造時期:柳永、蘇軾、
30、秦觀,推動宋詞發(fā)展總結期:集大成詞人周邦彥晏殊、歐陽修晏殊:宋初詞壇影響最大,是詞從晚唐五代過渡到北宋的關鍵人物開拓宋詞婉約派的正宗風格世稱晏元獻,太平宰相、富貴詞人。北宋專攻令詞而且以詞名世的第一人。北宋初期詞家的始祖,是最先走入宋詞領域的作家。訴衷情很受馮延巳的影響。清平樂舒緩輕盈。晏殊詞有情語、有婦人語,描寫女性的作品最多,柔婉富有詩意。晏殊珠玉詞藝術特色:今存一百三十余首,以唐圭璋全宋詞所收最為完備感傷之作,表現人生哲理:采桑子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充分發(fā)揮令詞收斂濃縮的抒情形式的優(yōu)長。語言高度提煉,平淡而富有韻文。體驗深刻纖細。精美圓熟,雅致含蓄,展示宋詞風格的新特色。
31、歐陽修的詞:上乘五代南唐詞的情韻,下啟東坡詞的疏雋與少游詞的深婉。只有歐陽修能接續(xù)晏殊在詞史上的位置。歐陽修的詞呈現兩種風格:深婉含蓄、清新疏雋蝶戀花: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朝中措抒情詞兼?zhèn)浼毮伋林c豪放曠達的風格。蘇軾寫詞直抒胸臆,將詞作為與詩同等的抒情載體,是由歐陽修開風氣之先的。塑造多情女子形象:踏莎行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在歐詞中數量最多、寫的也比較好的就是描寫豆蔻相思、離情別恨的戀情詞。艷曲越溪春鼓笛慢看花回柳永:宋詞發(fā)展至柳永出而為一大變采教坊新聲和里巷謠歌俚曲之作慢詞長調,變舊聲為新聲,詞篇幅增長,有了馳騁才情的余地,為蘇軾革新詞體和“
32、以詩為詞”創(chuàng)造條件。原名三變,兄弟三人號“柳氏三絕”。科舉考試落第,黃鐘宮鶴沖天:忍把浮名,后了淺斟低唱。柳永世稱“柳屯田”,樂章集柳永在慢詞發(fā)展方面的貢獻:放下士大夫架子,和樂工歌女進行密切合作,為長調慢曲作詞,柳永實屬第一人。大量填寫慢詞,奠定長調的體制和形式。柳永慢詞多用新調,創(chuàng)體之功基于他的創(chuàng)調。在宋詞中有100多個調是柳永首創(chuàng)或首次使用,詞的體制至柳永始備。為宋詞在表現功能和藝術風格的拓展奠定基礎。柳詞的俚俗色彩柳詞以接近市民文藝的俚俗色彩而著名。將白話加入詞中,構成平民化的表述風格玉女搖仙佩佳人滿朝歡小鎮(zhèn)西少年游:墻頭馬上初相見,不準擬、恁多情。贏得“凡有井水飲處都能歌柳詞”的聲譽
33、。柳詞成為當時最通俗的大眾歌曲。題材內容多描寫城市生活和詞和歌妓詞。仙呂調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歌妓詞在柳永的言情詞中占的分量極重,與歌妓往來的詞有一百四十余首。采蓮令傾杯柳永筆下的歌女善解人意,絕無玩弄輕薄的態(tài)度,這種寫法成為市民文學的先聲。柳永雅詞的藝術特點:以賦為詞,善于融合曲詞和辭賦的長處。羈旅行役詞不減唐人高處。把賦體筆法引進詞中,增加敘事因素,將鋪排式的敘事與白描式的寫景抒情結合起來。層層鋪敘,情景交融,一筆到底。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八聲甘州,被蘇軾譽為“不減唐人高處”柳永的貢獻:創(chuàng)制和推動慢詞藝術的發(fā)展。將賦體鋪敘手法運用到體式開拓的長調慢詞上來。雅俗并
34、陳。秦觀、晏幾道、賀鑄秦觀“古之傷心人”的代言者?;春O壬?,淮海集秦觀詞為婉約詞的代筆。北宋詞自晏殊至歐陽修,因主要承續(xù)“詩莊詞媚”的傳統(tǒng)格局,形成婉約風格,至秦觀登峰造極,爐火純青。秦觀靈心善感、寄情深微。浣溪沙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男女情事,真情歌頌:鵲橋仙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含蓄蘊藉,力求維護詞體的本色。秦觀的作風是宋代婉約詞風過程中的重要轉折點。秦觀詞的情致和傷心處。多描寫兒女柔情,專主情致。語調深婉,幽約曼妙。望海潮滿庭芳善于通過凄迷景色,用婉轉的語調表達感傷,裊裊婷婷。這種情致是將傳統(tǒng)小令的含蓄蘊藉、秀雅縝密,
35、與柳永長調慢詞中和,形成新風格。情致韻味,被譽為北宋詞婉約派“大家”。葉夢得:“山抹微云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痹~境入于凄厲,氣格高,漸與東坡詞相近減字木蘭花借艷情寄慨身世,抒寫傷心人的孤憤。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踏莎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好事近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秦觀詞的情致和傷心處:抒情為主,少敘事,具有情辭兼勝的藝術特色。清麗典雅,婉曲蘊藉,輕描淡寫中蘊涵凄厲的情感。將身世之感寓于艷情中,幽微豐美。晏幾道小山詞:世稱“小晏”極度凄楚哀怨的感傷情調:蝶戀花紅燭自憐好無計,夜寒空替人垂淚。對歡樂體驗銘心刻骨,表現動人細節(jié):鷓鴣天彩袖殷勤
36、捧玉鐘,當年拼卻醉顏紅。小山詞抒情特色接近李煜。工于言情,尤其是對相見無緣的萍、蓮、鴻、云四位歌女的苦戀,流露惆悵傷感:清平樂借夢境抒情:臨江仙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蝶戀花晏幾道的“傷心”在于追懷情事的傷感,與秦觀內心神志之凄傷相比,自有淺、深之別小山詞善于運用不同的構思方式表現相似的題材,多用情景互襯的手法,造語曲折深婉、淺處皆深,不露雕琢痕跡。善于化用前人詩句:翁宏春殘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賀鑄:慶湖遺老,慶湖集東山詞賀鑄詞分為兩類:情思深婉的小詞:芳心苦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充滿騷情雅意而哀怨無端的雄奇峻偉之作,為南宋張孝祥、辛棄疾的前驅艷麗帶有幽凄的情韻,最
37、為賀詞勝境:橫塘路青玉案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注重音律。悲憤壯烈,為賀鑄的壓卷之作:六州歌頭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發(fā)聳。周邦彥:北宋詞集大成者北宋后期音樂機構大晟府的建立,促進詞風變化,有以周邦彥為代表的大晟詞派產生。作詞以協(xié)律為主,長調鋪敘,于音律和諧中求詞句的渾雅,極壯麗之觀和沉郁頓挫之致。北宋慢詞發(fā)展到周邦彥的“清真詞”,以知音律、備法度、風格醇雅著稱。既無柳永“詞語塵下”之病,又無蘇軾“多不協(xié)律”之譏。周邦彥詞的集大成:從詞調的搜求、審定和考證方面,有集成創(chuàng)制的公聊。寫作功力:善于體物言情,描繪工巧周至,善于融化前人詩句。清真詞集自柳永到賀鑄等人之成就而獨具特色。發(fā)展
38、柳永以賦為詞的鋪敘手法,兼取秦觀詞的柔婉、賀鑄詞的艷麗。形成精巧工麗的典雅作風。滿庭芳中呂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蘇幕遮般涉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周邦彥“清真詞”題材內容及藝術特色:早年寫男女艷情,后來作羈旅愁思。張炎用“周情柳思”來代指艷情。最能體現清真詞藝術特點的是他的詠物詞和羈旅行役詞。詠物詞:賦的體物描寫與詞的寫景言情結合,寄寓身世之感。傷情怨林鐘蘭陵王越調柳: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羈旅行役詞:反映宦游漂泊心路,曲折深細,結構嚴密。六丑中呂落花特色:以思力安排取勝。筆力深勁,意境渾厚,風格沉郁頓挫。語言流暢精美,能雅能俗。善于化用前人詩句入詞。妙解音律
39、,達到詞與樂的完美結合。西河大石金陵懷古:燕子不知何時,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里。李清照、朱敦儒李清照詞別是一家,易安居士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聲聲慢易安體:通俗易懂的語言,明白流暢的音律聲調。最突出特點是以尋常語度入音律?;诪檠拧H谌雵遗d亡的劇痛,凄婉悲愴。倜儻有丈夫氣,柔中有剛。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武陵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漁家傲: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朱敦儒朱希真體、樵歌體樵歌朝中措蘇幕遮語言明白,形象單純,風格自然飄逸,超然物外,自得其樂。朱敦儒是難度前后頗有影響的一位詞人。他的詞表
40、達“看透”思想,從樵歌開始,南宋詞壇上謳歌隱逸生活和出世思想的詞作盛行起來。第六章 辛棄疾南宋愛國詞人稼軒體鷓鴣天都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北伐計劃書九議摸魚兒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愛國主義精神是辛棄疾思想的主導傾向,系念中原,向往恢復統(tǒng)一,鄙視憤慨投降茍安者。政治思想:民為國本、仁政、法制、寬民理財。辛棄疾詞的題材內容:英雄詞、農村詞、艷情詞抒寫愛國情懷的英雄詞:稼軒詞中最具特色、藝術成就最高的作品,是他以英雄自許和以英雄許人的歌唱滿江紅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前韻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千古興亡多少事,悠
41、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英雄詞:愛國主義理想。理想無法實現時,苦悶悲憤。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描繪田園風光的農村詞:白描手法,接近自然、清新樸素,在詞風變革中開出新突破口鷓鴣天代人賦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野薺花。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詠春詞和艷情詞:祝英臺晚春辛棄疾詞的藝術成就:創(chuàng)立稼軒體,不僅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而且包羅萬象而別開生面。辛詞是南宋的第一大家。詞體的解放和詞境的開拓:以文為詞,用詞抒情詠物,也可鋪陳事實、講說道理。把詞從寫兒女柔情為主中解放出來。鄉(xiāng)村生活牧歌情調的詞在辛詞中較
42、多見,也是對詞境的開拓。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倩何人、喚取盈盈翠袖,揾英雄淚.清平樂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稼軒體的風格特色:以豪放格調出之,不失溫婉本色?;{:難以抑制的悲放。主導風格:豪放悲壯。豪放氣質和含蓄蘊藉相反相成,是稼軒詞最值得注意的特色。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小令最多絕妙之作。辛詞的語言藝術:議論縱橫,善于使事用典。有辛詞好“掉書袋”之說。散文句法入詞,深雄雅健。諷喻,托古喻今。吸收民間語言而通俗口語化。辛派詞人:南渡前后詞風與辛棄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張元幹、張孝祥、陳亮、劉過風格:濃郁愛
43、國激情、慷慨悲壯張元幹蘆川詞;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寫給胡銓,山河之痛、牢騷抑郁力透紙背。張孝祥于湖詞六州歌頭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念奴嬌過洞庭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陳亮龍川詞;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念奴嬌登多景樓劉過龍洲詞:賀新郎第七章 陸游與南宋中期詩文南宋中期是宋代文學發(fā)展的又一個高峰,涌現出“中興四大詩人”,其中有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陸游,擅長寫“活法”詩的楊萬里,以田園詩著稱的范大成等。陸游:號放翁。劍南詩稿今存九千二百多首詩歌堪稱古代作家中最多產的詩人。詩歌創(chuàng)作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早年拜曾幾為師,忌參死句喜藻繪、清新拔俗中
44、期:從他四十六歲到達夔州后開始豪放悲壯晚期:自六十五歲罷歸山陰,到逝世清淡秀逸學“活法”,呂本中倡導的江西詩派的作詩訣竅。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詩歌的藝術成就:陸游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我國古代愛國主義文學發(fā)展的一個高峰。主要動力:恢復中原,渴望有機會歌頌勝利理想與現實政局的矛盾使他產生悲憤感情古體詩多豪壯語,喜言征伐事,豪邁堅挺,意境渾融、辭氣滂沛。金錯刀行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最顯著特征善為悲壯。七律感時傷事、悲憤激昂,對仗工整自然。
45、書憤鏤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律詩致力最勤,最為人稱賞,有“古今律詩第一”之譽。主要力量安排在中建四局,通常景一聯,情一聯,景聯多有佳句。臨安春雨初霽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沈園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晚年閑適詩:秋興小蝶一雙來又去,與人都在寂寥中。秋思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斜陽古柳趙家莊,服鼓盲翁正作場。陸游絕句以七言為主,善于咀嚼日常生活里的雋永滋味,領會景物曲折狀況,清淡細膩、簡練自然、明白如話。陸游的詞和散文詞:激昂慷慨、清淡秀逸。愛國詞接近稼軒詞:訴衷情謝池春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嘆流年又成虛度。造句圓融而富詩意:卜算子詠梅零落成
46、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纖麗處近秦觀:釵頭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散文:渭南文集;老學庵筆記、旅行日記入蜀記楊萬里、范成大楊萬里誠齋體,南宋詩風轉變的關鍵。由江西入,不由江西出是誠齋體得以成立的前提。第一部詩集江湖集誠齋體:以日常生活小情趣為題,活潑自然、風趣詼諧,超越江西派。白描手法做事,想象新奇、語言通俗明快、風格流轉圓活。閑居初夏午睡起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凍蠅日影欲移先會得,忽然飛落別窗聲。誠齋體以絕句最為出色,該表送人以人文意象為主的作詩習慣,變成以自然意象為主,恢復詩人感官的天真自然狀態(tài),寫出別具一格的“活法”詩
47、曉行望云山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過松源晨飲漆公店正如萬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活法詩寫出山水景觀蘊涵的自然靈性,新奇靈活、風趣流轉,層次曲折、變化無窮,追求詩歌語言淺近和口語化。誠齋體詩風轉變的出發(fā)點,來自對江西體詩法的背離,以及對晚唐體詩歌的把握。成為南宋后期四靈詩風和江湖詩風的先導。范成大田園大詩人,石湖居士使金日記攬轡錄州橋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最著名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詠寫農村田園大詩人中國古代寫農家生活的詩分為兩類:田園牧歌式的:陶淵明、王維,表現農村恬淡自然生活田家詞、憫農詩:王建、聶夷中,反映農民辛苦、艱難范成
48、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能融會上述兩者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之作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農忙歡歌)梅子黃金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田園景色)柳花深巷午雞聲,桑葉尖新綠未成。(鄉(xiāng)村生活)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官府剝削、租稅苛重)范成大的田園詩有泥土和血汗的氣息,擴大詩的境地。詩歌創(chuàng)作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風格輕巧而富于變化,清新婉麗、溫潤精雅。范成大的記游詩有鮮明日記體游記的意味。朱熹的文學思想與南宋散文朱熹別稱紫陽,人稱朱文公,理學家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詩集傳韓文考異朱文公文集春日等閑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觀書有感二首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以詩喻理,理性睿智。情理景物
49、和諧融洽,語言簡麗,句法平易,氣韻高古,詩風雅正明潔。詩歌思想:沖淡平和的中和之美南宋散文:南宋中葉是南宋散文發(fā)展的成熟階段。文壇分為兩派:講事功的功利派:陳亮、葉適,風格豪邁,接近蘇軾。道學派:朱熹、真德秀,師法歐陽修、曾鞏,平易簡潔。道學派中又分出呂祖謙代表的論文一派,以文貫道,講究章法。文天祥指南錄后序正氣歌序,鄭思肖文丞相敘,浩然正氣造就南宋散文最為光輝的篇章。南宋散文中,以扶危救傾的議論文成就最高。最能體現南宋散文繁榮狀況的筆記體大量出現,類于后來人們所稱的“小品文”以筆記雜文形式出現:洪邁容齋隨筆;羅大經鶴林玉露介乎游記與地理志之間的筆記文: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吳自牧夢梁錄第八章 南
50、宋中后期詞清雅詞派崛起,姜夔為此詞派的開山大師。姜夔“白石詞”成為南宋雅詞的典范。姜夔白石道人,“白石詞”白石詞的格調與詞境內容承襲周邦彥詞寫戀情和詠物的傳統(tǒng)。在詞的音調和意境有清越高曠的格調,清空幽眇,格調高雅。不用藻飾而風情獨覺,無塵濁氣息。踏莎行念奴嬌淡黃柳玲瓏四犯高潔清雅意趣,多追求言外之意,詞境疏朗開闊。詠物詞往往從側面入筆,情景結合,意味深長。疏影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給人“野云孤飛,去留無跡”之感白石詞的風格及藝術特色清空、騷雅、古雅峭拔關鍵:清。人品清雅,筆法清剛,情韻清虛。以清虛為體而空靈淡遠的風格。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
51、、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只為誰生.善于遺貌取神,渲染氣氛,側面烘托,追求言外之意,意境空靈含蓄。以詩的筆法入詞,以江西詩瘦硬筆法入詞,以健筆寫柔情暗香以梅花象征戀人?;锰迫顺烧Z詞匯,走向用宋詩的句式造語,是姜夔作詞的新創(chuàng)造,也是白石詞風的重要因素。清雅的白石詞,表現幽趣和冷美,宋詞可分為豪放、婉約、清雅三派,姜夔就是剛柔并濟的“清雅”派的開山祖師和主要代表。在南宋詞壇與辛棄疾、吳文英鼎足而三,形成南宋中后期獨樹一幟的重要詞派,直接影響史達祖、王沂孫、張炎等人。吳文英夢窗詞,夢窗詞題材內容分三類:酬酢贈答之作,哀時傷世之作,憶舊悼亡之作。八聲甘州風入松夢窗情詞表達卑微寒士刻骨銘心的戀情,用
52、“情癡”語言。藝術特點:講究用事,修辭字面。目的是求雅,有深長之味。情思化作綺語艷字,纖麗為工,奇彩為妙。情緒性、裝飾性極強的組詞,喜用僻、代字,時空切換隨意,有“空寂轉身”之說。靈活運用借喻、暗示等修辭,現實與心理活動巧妙疊加,近似于“意識流”的結構方式。宴清都齊天樂黃鐘宮鶯啼序吳文英自制的宋詞里面字數最多的慢詞長調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招入仙溪:用劉晨、阮肇入天臺遇仙女的典故,喻示自己與杭女的艷遇歌紈金縷:歡愛事往花委:暗喻杭女亡去史達祖、周密、王沂孫、張炎、蔣捷史達祖可稱姜夔的羽翼,周密、張炎和王沂孫等受白石詞影響很大,同屬清雅派詞人。史達祖詠物詞梅溪詞。王國維人間詞話稱史達祖
53、為“鄉(xiāng)愿”雙雙燕詠燕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周密草窗詞蘋洲漁笛譜又名草窗詞武林舊事齊東野語工麗精巧、善于詠物處與吳文英夢窗詞旨趣相近并稱“二窗”玉京秋衣濕桐陰露冷,采涼花、時賦秋雪。一萼紅等蓬萊閣有感壓卷之作王沂孫璧山樂府(花外集)以善于詠物而見稱于世。因物起興,觸景生情。眉嫵新月最堪愛、一曲銀鉤小,寶奩掛秋冷。齊天樂蟬抒寫“銅仙鉛淚似洗”的哀傷張炎山中白云詞,宋詞的結束者,以后便是新興散曲的時代了。婉麗淡雅,筆墨疏淡,意趣高遠。寓情于景、寄情于物。尚寄托、藏悲傷于濃紅淡綠中。詞風清疏、凄咽。高陽臺西湖春感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黍離之悲甘州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高陽臺吹簫踏葉尋幽去,任船依斷石,袖里寒云。張炎詞源中,提出“清空騷雅”,推舉姜夔“野云孤飛,去留無跡”的詞風蔣捷竹山詞,四家里最有自然之趣而不受詞律束縛的。寫作方法和風格多樣,自然明快,風格清新,用口語表達輕靈之思和纏綿之情。一剪梅舟過吳江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虞美人聽雨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學永嘉四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農業(yè)科技園區(qū)建設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旅游紀念品店轉讓合同范本及品牌合作保障
- 2024年度青海省公共營養(yǎng)師之二級營養(yǎng)師自測模擬預測題庫
- 2024年度青海省公共營養(yǎng)師之二級營養(yǎng)師題庫綜合試卷A卷附答案
- 2024年度青海省公共營養(yǎng)師之三級營養(yǎng)師綜合練習試卷A卷附答案
- 2025年度個人裝修工程過橋資金借款合同3篇
- 2025年度油氣田廢棄井封堵安全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虛擬現實教育培訓平臺個人聘用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彩色打印紙研發(fā)與推廣合同4篇
- 2025個人個人房屋買賣合同范本(含產權轉移登記)4篇
- 平安產險陜西省地方財政生豬價格保險條款
- 銅礦成礦作用與地質環(huán)境分析
- 30題紀檢監(jiān)察位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詢價函模板(非常詳盡)
- 《AI營銷畫布:數字化營銷的落地與實戰(zhàn)》
- 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放射性藥品、醫(yī)療用毒性藥品及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等特殊管理藥品的使用與管理規(guī)章制度
- 一個28歲的漂亮小媳婦在某公司打工-被老板看上之后
- 乘務培訓4有限時間水上迫降
- 2023年低年級寫話教學評語方法(五篇)
- DB22T 1655-2012結直腸外科術前腸道準備技術要求
- GB/T 16474-2011變形鋁及鋁合金牌號表示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