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PAGE28 頁 共 NUMPAGES28 頁古詩所見教學設計課題名稱:所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認識9個生字,會寫6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所見,背誦所見。過程與方法: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2、借助插圖和生活積累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體會詩歌的韻味美、意境美。 2、對朗讀古詩感興趣。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所見,背誦所見。 教學難點: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 學習者分析p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力持續(xù)的時間比較短暫,形象思維占主體。因此,我采取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
2、卡片,課文朗讀錄音。 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老師知道,咱們班的很多同學學過很多的古詩,也會背很多的古詩,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背給大家聽?(指名背誦)展示學生平時的古詩積累2、看圖激趣出示課文插圖:圖中畫了誰?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指名說)清代有一位詩人袁枚作了一首詩,你想讀讀嗎?板書課題,指導讀準平舌音“所”。3、揭題,釋題。齊讀課題。所見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指名說說)小結(jié):所見-所看見的事物(東西)3、出示課文插圖投學習古詩所見。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4、出示課文插圖多媒體課件:所見這首詩,寫的就是詩人所看到的圖上的景物
3、。讓我們也來看看圖,你能用幾句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嗎?二、初讀課文。1、出示小黑板:預習三讀法:一讀:讀準讀通課文。(大聲朗讀)二讀:劃出生字,記住字形(不出聲音默讀)三讀:讀懂句子,學會提問。(輕聲讀)2、請同學們用我們學古詩的預習三讀法來預習一下課文。把不懂的字、詞、句子用橫線加上?劃下來。如:?3、學習生字。(1)預習好了,你能把古詩中的生字讀出來嗎?(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自己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2)老師相信你們不用看拼音也能讀出來。(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自己練讀、指名讀、齊讀。(3)同桌對讀,檢查。三、精讀課文。1、你能把這首詩流利地讀出來嗎?指名讀(兩名)2、播放音樂,教師范讀。學
4、生閉上眼睛聽,初次感悟、體會詩句的意思。3、學生練讀全詩。(4人組內(nèi)合作朗讀)指名1號做朗讀匯報。4、在4人組內(nèi)交流:古詩寫了畫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嗎?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師相機解決問題)預設問題:什么叫“振林樾”?(傳遍了樹林)“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6、理解詩意。(1)出示課文插圖。A師指牛與牧童圖問:這是怎樣的一個情景?(牧童騎黃牛)B放錄音(牧童歌唱的聲音)聽!牧童高興地唱起了歌,他的歌聲怎么樣?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出示詩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C齊讀詩句。(2)演示牧童捕蟬的動作及蟬叫聲。說說第二句話的意思。心想捕捉鳴叫的知
5、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出示詩句: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齊讀詩句。(3)你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嗎?(小組合作完成)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心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4)挑一句自己最喜歡的讀一讀。(指名讀)(5)多美的一首詩??!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ㄅ渖弦魳罚R讀、指名讀-、男女生讀四、讀詩想畫面。1、教師配樂朗誦,學生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畫面背誦。(引背、同桌對背、齊背)五、讀一讀,想一想從“林樾”、“鳴蟬”可以知道這首古詩是寫哪個季節(jié)的?(夏季)六、編故事學完了這首詩,你覺得牧童捕到蟬了嗎?小小組里討論一下,試著編一個故事。
6、七、寫字指導。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字形。(指名說說)2、說說你認為最好記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呢?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林:左邊的木的捺改成點。黃、童:中間一橫要寫長,其他的橫要寫短。范寫黃、童八、課后作業(yè)。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2、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或者畫下來。教學反思:一年級的孩子在學前就有一定的古詩積累,詩歌特有的韻文形式利于學生朗讀,教材為詩歌選配的畫面生動、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內(nèi)容的難度。詩句中的文字注音,對于有一定自讀能力的孩子來講難度不大。但是我覺得應通過多種生動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以利于學生對詩句內(nèi)容的理解感悟。古詩文字精煉,
7、感情深韻,讀起來朗朗上口,細細品味意義深遠。小學生學古詩,重在“讀”, 從讀中品味,從品味中悟意。 在多形式的誦讀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在進行所見教學設計時,最好能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配以動畫,讓學生從動畫中了解古詩中所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并由此引出古詩文字雖少,但卻表達意思詳細,耐人尋味,從而激發(fā)學生發(fā)出感嘆,最而愛上古詩,為以后更高一級的學習打下基礎。設計讀詩的環(huán)節(jié)也應是多樣性的,可以有指名讀、展示讀、比賽讀等。讀時要配以音樂,要以豐富學生恰到好處的讀書感情去詮釋古詩??傊?,對于一年級學生學習古詩,我個人認為要把握好幾個度,即是“愛上古詩”、“感嘆古詩”、“讀好古詩”,絕不要讓這幾個度過火
8、或不到火,收效反之,令學生討厭古詩、不讀古詩。所以,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要考慮該如何去吸引學生,怎樣讓學生自覺、喜歡讀古詩,甚至為以后他們喜歡寫詩打下扎實的基礎。這節(jié)課的教學,讓我更深的感受到: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課堂設計只能是這一旅程的基礎,絕不是不許改變的框框。有意外的生成,有生成的浪花,才是好的設計,好的教學。這節(jié)課也有不足之處:激勵性的語言過于單調(diào),雖說課堂氣氛非?;钴S,但老師表現(xiàn)不夠幽默。17 古詩兩首夜書所見教材:語文(S)二年級下冊 課文:17 古詩兩首夜書所見 板塊:教學設計 設計思路:夜書所見也是七言絕句,作者是宋代詩人葉紹翁。全詩描繪了深秋
9、夜晚,兒童提著燈籠捉蟋蟀的情景,富有生活情趣。教學目標:1認識生字,會寫“客、借”等 字。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從夜書所見中感悟詩人孤獨、寂寞的心情以及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 之情。重難點分析p :教學重點:.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感情詩意,體會情感。課前準備:1.生字卡片。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學習新知(一)背誦古詩小兒垂釣(二)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另外一首古詩。(三)板書課題夜書所見。(四)齊讀課題。二、初讀古詩,認識生字(一) 學生自由讀古詩,圈出古詩中的生字。(二) 試著拼讀生字,把字音讀準,把古詩讀通順。(三)認讀生字。
10、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拼讀,重點讀好“借”“應”。2.請讀對的學生領讀。3.小組交流: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 4.全班交流。(四)讀詞語。 1.出示詞語指名讀。 2.開火車讀。(五)指名讀古詩。(六)師范讀古詩。(七)學生齊讀古詩。(讓學生有學習主人的意識,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三、細讀古詩,理解詩意(一) 這首詩寫了什么呢?看了這幅圖,你一定會明白的。(二) 請同學們仔細看圖,你看到了什么?(三)學生反饋。(四) 你們說的這些,都能從這首詩中找到相對應的字或詞,請大家找一找。(五)小組內(nèi)交流找到的內(nèi)容。(六)全班交流。(讓學生從形象直觀的圖入手,找文中相對應的景,圖文結(jié)合理解詩意。)(七
11、) 討論詩意。 詞的意思我們理解了, 現(xiàn)在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整首詩的意思相信大家也能理解。請大家四人一組討論詩意。(八)交流:重點提示,引導學生從圖中看“江中的詩人在很冷的夜晚還不睡”,來想象他不睡的原因,從而體會出詩人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第二行詩也可引導學生想象:詩人看到小孩子在捉蟋蟀時想到了什么。(抓住文中的字詞來理解詩文內(nèi)容,讓學生看圖,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p 想象,使感受更深入。)四、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一)聽朗讀錄音,學生練習讀。(二)誰給我們展示一下?(三)學生讀詩。(四)學生自由背一背。(五)師生背,師背前一句,生接后一句。(六)齊背。五、總結(jié)升華,課外拓展(一)學生談學習收獲。(
12、二)師小結(jié):今天的學習就到這里,大家的收獲不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能有更多的收獲。(讓學生進行探究,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使學生的認知不斷得到完善和升華,最后對課文內(nèi)容形成初步的理解。) 篇1:古詩所見教學反思古詩小學語文所見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二冊第四組“快樂的夏天”中的一首古詩,這首詩非常的富有情趣,那個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當他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是那樣自在神氣!當他想著捉蟬的時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專注??!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赡镣纳罡魧W生遠,當然的情境也難能把握,如何在教學中幫助學生領悟到這種情趣
13、呢?我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運用多種藝術手段,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覓得詩趣。想象是通往詩境的佳徑,只要通過想象,才能欣賞到絕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節(jié)課的教學,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段,引導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在快樂的小牧童的笛聲中,仿佛看到小牧童朝我們走來,讓學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蟬的神情中,想象閃現(xiàn)于牧童腦中的念頭,讓學生扮演小牧童,去捉蟬,體會那種妙趣于是,整首詩不再是20個漢字的排列,破紙而出的是嘹亮的歌聲,是生動的畫面,是盎然的詩趣。第二,通過反復朗讀,在吟誦中吟出情,誦出趣。歌是唱出來的,詩是誦出來的,詩只有朗讀出來,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這一課中,詩歌的
14、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悟,都是通過吟誦來完成的。在吟誦中,學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十足;在吟誦中,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在吟誦中,孩子們化牧童為“我”,化“我”為牧童。真正達到了物我一體,為更好地學文打基礎。針對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本課教學還有許多不足之處:1、在前幾組的教學中已積累了很多學習生字的方法,針對本課生字少的情況,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來教認字方法,也可以在學習古詩時糾正個別發(fā)音強化認字,了解詩意的過程中學會組詞,學會詞語的靈活運用,積累語言。2、古詩教學學生畢竟見得少,所以學習一首古詩時要從朗讀、背誦、領會詩人的感情入手,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讓學生以
15、此拓展開,學習更多的古代詩詞。篇2:古詩所見教學反思當我再重新審視古詩所見的教學時,心中有了許多的想法。這是一首充滿了童趣的古詩。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古詩還是初步接觸。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應注意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所見這首詩包含的教學內(nèi)容比較多,認識“所、牧”等6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牧童“意欲捕鳴蟬”的情趣,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那么,怎樣把這么多的學習內(nèi)容融于一節(jié)課中,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呢?我把這節(jié)課分成了四大塊:生字教學,朗讀教學,詩意感悟,拓展學習。但這四大塊并不是獨立成塊的,而是互相融匯,只不過有時是突出
16、了生字的認讀,有時是突出了朗讀的感悟,有時突出了對詩意的理解,有時又注重了拓展學習。當然,古詩教學重點在于朗讀。整節(jié)課中“讀”應當占較大的比重,更應該體現(xiàn)出讀的層次性,讀的有所收獲。首先讓學生初讀,要求大聲朗讀,讀準讀通。糾正字音后,讀正確。第二步聽老師配樂范讀,讓學生初步感悟,粗知詩意。第三步自由朗讀,指導劃出節(jié)奏及韻律,讀出語感。第四步的讀,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想象畫面,讀出夏天的有趣,讀出牧童的天真可愛。讀的方式也可多樣化,如齊讀,指名讀,配樂讀等,適當讓學生互相點評,學生將讀得更有滋有味。抓文眼感悟詩意,是我的最大啟發(fā)。這首詩要感悟牧童“意欲捕鳴蟬”的情趣,我認為可以扣住“歌聲振林樾”的
17、“振”字進行理解,為什么牧童歌聲響亮?(因為牧童高興、活潑可愛。)那為什么又“忽然閉口立”呢?(因為牧童要捉知了,怕驚嚇了知了。)一幅天真可愛的牧童捕蟬圖就展示在了學生眼前。古詩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在課前導入中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創(chuàng)設了學古詩的意境;在學完所見后,又展示了課外的一首描寫小孩童趣的古詩讓學生讀一讀,加深感悟童趣;課外又讓學生回家收集有關描寫童趣的古詩,學習積累古詩。這樣就不是為了教古詩而學古詩,舉一反三,充分體現(xiàn)了大語文觀。篇3:古詩所見教學反思所見是一首充滿了童趣的古詩。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古詩還是初步接觸。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應注意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
18、意境。教學這一課的重點及難點是:通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詩中那個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當他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是那樣自在神氣!當他想著捕蟬的時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專注??!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因此,詩趣,應該是這堂課的靈魂所在。只有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到這種詩趣,他們才能在學習全過程中全心投入,渾然忘我。而一旦學生領悟到這種詩趣,那么他對詩的意境就體會得更真切。在教學中怎樣幫助學生領悟到這種情趣呢?我在教學本節(jié)課時是這樣做的:第一,運用多種藝術手段,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覓得詩趣。想覓得詩趣,須進
19、入詩境。想象是通往詩境的佳徑,只要通過想象,才能欣賞到絕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節(jié)課的教學,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段,張開學生想象的翅膀。1、利用課文插圖,把學生帶到綠色的樹林中,林蔭小道上,牧童和黃牛是那樣的充滿田園的氣息,感受著初夏的新綠和泥土的芬芳,學生的情緒瞬間萌動起來。2、借助錄音帶,播放快樂的小牧童,在悠揚的笛聲中,仿佛看到小牧童朝我們緩緩走來,一下子讓學生融入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中。3、與此同時,我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走在這林蔭小道,你仿佛聽見什么?很多學生一下子就說,聽到了牧童的歌聲,還有的說聽到知了的叫聲。我繼續(xù)追問,還有耳朵靈敏的同學還聽到什么?學生們楞了一會兒,馬上就有人
20、回答說,聽到了黃牛的叫聲,風吹過樹林的沙沙聲,甚至還有的學生說聽見山澗溪流的嘩嘩聲。他們在自己繪聲繪色的描述中來到了詩歌的情境中,和牧童一起騎牛,玩耍。第二,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在吟誦中吟出情,誦出趣?!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詩歌只有通過反復朗讀、吟誦,才能完成對它的全方位理解體會。在本課教學中,對于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悟,都是通過吟誦來完成的。通過集體吟誦,男女聲吟誦,師生吟誦,分組吟誦,表演吟誦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反復回環(huán)吟誦中,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在吟誦中,學生感受到牧童想捕蟬又生怕嚇跑蟬兒的憂慮以及“忽然閉口立”的機靈;在吟誦中,孩子們將自己化為牧童,真真切切地領會
21、了農(nóng)村孩子鄉(xiāng)間生活的樂趣。古詩所見課堂實錄橋鎮(zhèn)中心小學張老師今天,我將教學清代詩人袁枚寫的古詩所見,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1、通過教學,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最終達到背誦古詩。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詩句意思。3、想象詩歌描繪的生動景象,體會牧童機靈活潑、天真可愛。為了達到以上教學目標、為了迎接孩子們的種種突發(fā)奇想,我提前認真?zhèn)湔n,書上是“滿天星”。打上課鈴前,我興致勃勃的來到教室門前“候課”,孩子們很懂事,稚嫩的童聲唱著“課前一支歌”,讓我也禁不住唱了起來,師生互問好之后,我們很快進入了狀態(tài)一、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學習古詩兩首的第一首所見。學生跟著我一起書空:所見袁枚
22、(板書)二、初讀: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所見,同位互相解決生字問題。2、老師檢查生字自學情況:指名拼讀;領讀,帶詞讀。3、齊讀古詩,讀出詩的節(jié)奏。三、品讀古詩:1、想象每一句詩所描繪的情景。師:我?guī)е蠹易x一讀,請大家邊讀邊想象,你能想象出哪些畫面呢?師生共同讀詩歌。師:多讀幾遍吧,這樣你會想到更多的畫面。 學生又讀幾遍才停下來。師:誰來告訴大家:是誰騎黃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是牧童。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光著腳丫,穿著馬褂、戴著斗笠的小男孩騎在牛背上。師:很好!誰能說說這頭牛長得怎么樣?生:這是一頭很肥的黃牛,肚子吃得鼓鼓的,走起路來尾巴左搖右擺。師:真棒,你們很會想象!小男孩坐在結(jié)實的牛背
23、上開心嗎?你從哪句詩歌看出來的?生:從“歌聲振林樾”可以看出來。 師:你怎么理解這句詩的意思?生:牧童很高興,唱起歌兒,歌聲傳遍了整個樹林。 生:他的嗓子很好聽,又響亮,樹上的蟬也跟著唱起來了。師:你說的真好!這蟬真可愛!小男孩喜歡它嗎?你從哪句看出來的? 生:我從“意欲捕鳴蟬”這句看出來的。師:你真會讀書!那“忽然閉口立”又是啥意思呢? 生:小男孩立刻閉嘴不唱了,悄悄的站到樹下望著上的蟬。師:說的真好!這個孩子給了你什么印象? 生1:可愛。 生2:機靈。 生3:活潑。四:拓展:師:大家說的真不錯,請討論一下:接下來,小男孩會怎樣做?生1:我認為他沒爬上樹,因為這樣搖動樹枝后,蟬就會害怕,然后
24、飛走了。生2:是的,這樣就不能聽到蟬唱歌了。生3:我認為作者袁枚應該跟小男孩幫忙,回去拿網(wǎng)子來網(wǎng)它就行了??!生4:不行,老師講了:我們要愛護小動物,它是有生命的,它的家在樹上,我們帶回家它會死去的,它是屬于大自然的。生5:我認為他是個小科學家,他要仔細觀察蟬的樣子生6:黃牛得安靜才行,如果黃牛在樹下叫,一定會嚇走蟬的。師:你們知道的真多,老師真為你們高興!詩人袁枚看到這幅捕蟬的畫面就寫下了所見這首詩。假如你見到這情景會怎么樣做?生:詩人那時候沒我們現(xiàn)在條件好,如果是我,我會用媽媽的手機拍照,然后放在網(wǎng)上,讓大家看的。生:我爺爺在家耕田了,我家的牛也很溫順的,我也要騎在牛背上玩。師:你太可愛了,
25、有機會老師幫你拍照,好嗎?五、作業(yè):請把這美麗的畫面保存到我們的大腦中好嗎?師生共同背誦古詩所見古詩兩首-所見教學設計景孝婷教學目標:1、復習鞏固“所”、“牧”、“捕”、“蟬”等生字。2、理解古詩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讀、3、背誦這首詩。教學重點:在識字的基礎上朗讀并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理解古詩意思。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出示蘋果樹圖片)同學們,看到這課蘋果樹,你們想不想去摘蘋果???下面大家舉手來摘蘋果認字吧!出示生字,學生舉手認讀并組詞。(所、牧、捕、蟬、閉、立、詩、林童、黃)二、初讀詩歌1、播放詩歌錄音,學生認真聽詩歌中每個字的讀音,并感
26、受詩歌的韻味。2、理解題目所見見是什么意思?(看見)“所見”就是指所看見的東西。3、介紹作者。(袁枚是我國清代詩人)4、教師領讀古詩 ,學生跟讀,注意個別字的發(fā)音。5、要求學生朗讀古詩,畫 / 號表示停頓。三、精讀古詩,理解詩意1、出示課文插圖,學生觀察,說說圖中看到的畫面。圖中你看到了誰?他在干什么? (放牛的孩子,騎在牛背上。) 這是我們看到的,想象一下,他還在干什么? (他在唱歌) 2、出示詩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振:傳遍的意思?!傲珠小笔侵该艿臉淞?。師:他的歌聲怎么樣?詩人是怎么描述的?生:他的唱歌優(yōu)美動聽、響亮的歌聲在茂密的樹林中振蕩。過渡語:作者袁枚看到牧童騎在黃牛背上,
27、聽到那悅耳的歌聲,正欣賞著,突然,歌聲停了,為什么呢?2、出示: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意欲:在詩中的意思是“心想”。 捕:“捉”的意思。 鳴蟬:“正在鳴叫的知了。提問:誰來說說為什么歌聲停了?(學生舉手回答)3、多可愛的孩子啊,多美的古詩啊,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出示古詩、請個別學生來讀一讀)四、背誦古詩。采用多種方法背誦這首古詩,看看誰先背會。五、課堂練習六、課堂小結(jié)在認識生字的基礎上我們學完了這首古詩,大部分同學都已經(jīng)背誦下來了,大家課后再去感受古詩中描寫的美景吧! 板書設計:所見牧童 黃牛林樾 鳴蟬古詩夜書所見教學設計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古詩夜書所見教學目標:1.會以“蕭”等3個生
28、字,會寫“促進、急促、深夜、深山、深情、寒冷”等詞;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3.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教學過程: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1.話說童年:童年是一首歌,童年是一幅畫,你們心中一定珍藏著許多童年的美好記憶,打開你們記憶的閘門說說童年的趣事。2.聯(lián)系舊知:放風箏、捉迷藏、學打仗多么令人難以忘懷??!我們學過的不少古詩詞就是回憶童年趣事。引導學生誦讀村居、小兒垂釣、所見。3.導入新課(板書:夜書所見宋葉紹翁)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詩人高鼎被趁著東風夜紙鳶的孩子吸引了,胡令能被蓬頭稚子學垂釣的場景逗樂了,袁枚卻讓牧童迷住了,葉紹翁見到什么有趣的畫面呢
29、?快打開課本自由朗讀夜書所見。提示:多讀幾遍,先要讀得通順,讀得字正腔圓,再按七絕223的停板法讀書古詩的音韻、節(jié)奏。1.查讀生字詞(先帶拼音讀,再去掉拼音讀)。蕭蕭梧葉篙落知道送寒聲動客情挑促織一燈明2.再讀課文,對照文中注釋和教師補充的注釋,初步理解詩句意思。三、品詞析句,想象悟情1.感受自然環(huán)境,觸摸詩人的郁結(jié)。(課件出示:配上插圖的詩歌)讀詩歌,看插圖,想象詩人這一夜是怎樣度過的。他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小組討論后匯報,師相應板書。秋風蕭蕭,落葉紛飛,寒風陣陣,夜深人靜,秋風吹皺一江水淘氣的孩子,矮矮的籬笆,挑燈起蟋蟀,送來一陣陣寒意音樂渲染:教師配樂朗讀詩歌的第一、第二句,并引導學生結(jié)合板書和生活經(jīng)歷,想象那是一個怎樣凄涼的秋夜。師:那一夜秋風吹皺一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借款合同范本規(guī)范
- 2023-2028年中國鹽酸曲托喹酚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硅鋁球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IHR人力資源管理系統(tǒng)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7 我們的衣食之源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10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五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購物展位合同范本
- 牛排供貨合同范本
- 人教版初中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 3.3 《漢武帝時代的大一統(tǒng)格局》教學設計
- 6怎么都快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2024)語文一年級下冊
- 2023年3月云南專升本大??肌堵糜螌W概論》試題及答案
- 一年級趣味數(shù)學幾和第幾
- 2024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chuàng)新班物理試題答案詳解
- 方案優(yōu)缺點對比表模板
- 數(shù)據(jù)真實性承諾書
- 山東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充電站風險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研究
- 類案檢索報告
- 數(shù)字媒體藝術概論數(shù)字媒體藝術理論概述
- 企業(yè)開展防震減災知識講座
- 中石油反恐風險評估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